嵌套式组合内六角扳手

阅读: 评论:0

著录项
  • CN201020289790.7
  • 20100810
  • CN201783898U
  • 20110406
  • 贺礼
  • 贺礼
  • B25B13/56
  • B25B13/06 B25B13/56

  • 湖北省武汉市武汉大学工学部4舍529
  • 中国,CN,湖北(42)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嵌套式组合内六角扳手,包括一根实心内杆3、多个不同规格的六角套筒(根据现有螺栓或螺丝规格设计)和手柄1。每个六角套筒,任选两个对面在套筒一头加工长度一样的切口5,任意两个相邻的相对面上均增设一对伸向套筒内部的悬臂4,每一个六角套筒以及中间实心杆1超出大于自身一个规格的套筒的长度等于自身切口5的深度。本实用新型嵌套式组合内六角扳手的优点在于:结构简单、装配方便、存放空间小、快速改变规格等。
权利要求

1.本实用新型嵌套式组合内六角扳手,由一根实心内杆3、多个不同规格的六角套筒2(根据现有螺栓或螺丝规格设计),以及手柄1组成,同时扳手外壳既是最大型号六角套筒,又是其他扳手的保护壳,并且可以与整套扳手组合的手柄1焊接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嵌套式组合内六角扳手,其特征在于:每个六角套筒,任选两个对面加工长度一样的切口5(包括中间的实心六角杆的切槽);在切口5任意两个相邻的相对面上均增设一对伸向套筒内部的悬臂4;悬臂4伸入套筒内部的长度与比本六角套筒2壁厚(也是中间的实心六角杆的槽的深度)相同,可以根据具体要求,套合任意数目的六角套筒,满足要求的大小规格。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嵌套式组合内六角扳手,其特征在于:最大规格的六角套筒2与手柄1时焊接在一起的,焊接部位应在该套筒的切口5的稍下端,每一个六角套筒2以及中间实心杆1超出大于自身一个规格的套筒的长度等于自身切口5的深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嵌套式组合内六角扳手,其特征在于:不论使用哪个规格的套筒,整个扳手与螺栓或螺丝相套合的部位是实心的,手柄使力与外壳(最大规格套筒)相作用力的部位到下端也都是实心的,此实心效果由各个套筒以及中间实心杆3组合维持,在工作状态中不易改变,非工作状态中容易调整。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扳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嵌套式组合内六角扳手。

背景技术

公知,现在一般的一套内六角扳手组合都是由多个型号的个体组合而成。可是其存在着以下不可忽视的问题:不易快速准确地更换大小合适的内六角扳手;扳手均为单个个体,在使用过程中极易发生丢失现象;一套完整的普通内六角扳手组合,不论是否处于工作状态,都要占用比较大的空间。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内六角扳手组合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嵌套式组合内六角扳手,可以更方便地跟换扳手规格,减小占用空间,避免丢失,提高工作效率。

本实用新型嵌套式组合内六角扳手由一根实心内杆3、多个不同规格的六角套筒2(根据现有螺栓或螺丝规格设计)以及手柄1组成。

所述的嵌套式组合内六角扳手,其特征在于扳手外壳既是最大型号六角套筒,又是其他扳手的保护壳,并且可以与整套扳手组合的手柄1焊接固定。

所述的嵌套式组合内六角扳手,其特征在于每个六角套筒2,在套筒一头任选两个对面加工长度一样的切口5(包括中间的实心六角杆的切槽)。在切口5任意两个相邻的相对面上均增设一对伸向套筒内部的悬臂4,悬臂4伸入套筒内部的长度与比本六角套筒2壁厚(也是中间的实心六角杆的槽的深度)相同。大一号的套筒悬臂与小一号的套筒配合,由此可以根据具体要求,套合任意数目的六角套筒,满足要求的大小规格。

所述的嵌套式组合内六角扳手,其特征在于每一个六角套筒2的壁厚一样,每个套筒2以及中间实心杆3之间依靠相互之间的摩擦力保持不掉落。

所述的嵌套式组合内六角扳手,其特征在于最大规格的六角套筒2与手柄1时焊接在一起的,焊接部位应在该套筒的切口5的稍下端。

所述的嵌套式组合内六角扳手,其特征在于每一个六角套筒2以及中间实心杆1超出大于自身一个规格的套筒的长度等于自身切口5的深度。

所述的嵌套式组合内六角扳手,其特征在于不论使用哪个规格的套筒,整个扳手与螺栓或螺丝相套合的部位是实心的,手柄使力与外壳(最大规格套筒)相作用力的部位到下端也都是实心的。此实心效果由各个套筒以及中间实心杆3组合维持,在工作状态中不易改变,非工作状态中容易调整;

本实用新型嵌套式组合内六角扳手的优点在于:结构简单、装配方便;有效地利用了各个六角套筒内部的空间,存放使用占有空间小;根据实际要求,快速地改变大小;不易丢失等特点。

附图说明

图中:1为手柄;2为各个型号的六角套筒;3为中间实心杆;4为悬臂;5为切口。

图1是本实用新型使用最小规格杆时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使用中间某规格时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使用最大规格时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装配后在最大规格套筒使用状态(也是非工作状态)下的正向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在分解后的正向示意图,可以表示出各个套筒以及中间杆的长度和切口深度关系;

图6是本实用新型在分解后的俯视示意图,说明各个套筒以及中间杆之间的大小关系;

图7是本实用新型单个六角套筒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仔细的描述。

装配时,如图5、图6所示,先将六角套筒2以从小到大的顺序,以悬臂4对准切口5依次套合达到最低端,此时各个六角套筒2由于大小配合的关系依次在水平方向不能相互移动和转动,同时在悬臂与切口的作用下,各个六角套筒2达到最大限度的下降时,其底面与中间实心杆3下端底面平行。最后再将最大规格的六角套筒(已经焊接了手柄)相同方式套合上。

在使用时,可以对准螺栓或螺丝后直接或在手部的帮助下套合,螺栓会将大于它内六角规格的套筒顶出工作范围。操作者可以通过套筒上方的部分施以合适的力,将需要的套筒2由小到大与螺栓或螺丝进行套合。套合完成后,便可以通过带动手柄1的转动,通过套筒之间的各个面的相互作用,将力传递到螺栓或螺丝上,实现螺栓的紧固与拧松。操作手柄时其余没有使用的六角套筒不会影响扳手带动螺栓的转动

在非工作状态下,各个套筒依然嵌套状态,既不易遗失,又便于包装以及移动。

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实例,依照上述实例所做的套筒数目改变,固定方式的改变等一系列变形,均属于本技术方案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发布于:2023-03-27 09:32:4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patent/3/8044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