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30B9/06 C02F9/02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市政环卫污水收集装置,包括装置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本体(1)内设置有垃圾收集腔(2),所述垃圾收集腔(2)内布置有第一挤压板(3),所述第一挤压板(3)左侧通过螺钉固定有液压杆(4),所述液压杆(4)左侧贯穿过装置本体(1),所述液压杆(4)左端连接有与其配合使用的液压缸(5),所述液压缸(5)固定于装置本体(1)左侧,所述装置本体(1)右侧铰接有垃圾出口挡板(6),所述垃圾出口挡板(6)左侧通过螺钉固定有第二挤压板(7),所述装置本体(1)中部依次布置有过滤层(8)、连接件(10)和搅拌腔(16),所述过滤层(8)与装置本体(1)通过螺栓固定,所述连接件(10)左右两端设有与其为一体的连接柱(11),所述装置本体(1)与连接柱(11)位置对应处开有凹槽(9),所述连接柱(11)位于凹槽(9)内,且连接柱(11)与装置本体(1)转动连接,所述连接柱(11)与凹槽(9)之间连接有复位弹簧(12),所述搅拌腔(16)内布置有搅拌杆(15),所述搅拌杆(15)左端设有固定于装置本体(1)内的电机(14),所述搅拌杆(15)贯穿出搅拌腔(16)左侧与电机(14)的动力输出端连接,所述装置本体(1)右端通过螺栓固定有过滤液装置(13),所述过滤液装置(13)与搅拌腔(16)通过传输管相通,所述装置本体(1)底部设有污水收集腔(18),所述搅拌腔(16)与污水收集腔(18)之间开有出水口(1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市政环卫污水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挤压板(3)和第二挤压板(7)相对的一侧均布置有齿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市政环卫污水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挤压板(7)通过垃圾出口挡板(6)与装置本体(1)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市政环卫污水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挤压板(3)底部与过滤层(8)顶部位置齐平。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市政环卫污水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10)通过连接柱(11)与装置本体(1)转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市政环卫污水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10)受过滤层(8)底部的高度限制,挡板(10)的翻转角度小于90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市政环卫污水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10)的形状为圆形,且连接件(10)顶部开有圆形槽,并且连接件(10)的重心在下方。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收集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市政环卫污水收集装置。
污水处理:为使污水达到排入某一水体或再次使用的水质要求对其进行净化的过程。污水处理被广泛应用于建筑、农业、交通、能源、石化、环保、城市景观、医疗、餐饮等各个领域,也越来越多地走进寻常百姓的日常生活。传统的市政环卫污水收集装置大多仅用于收集污水,往往难以将污水进行过滤,且过滤后的垃圾需要人工进行单独处理,费时费力,并且仅经过简单的过滤,难以将垃圾中残留的污水排出,从而容易导致部分污水难以得到的正常排放,降低了工作效率,难以满足使用需要,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市政环卫污水收集装置,以解决上述提出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市政环卫污水收集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提出的传统的市政环卫污水收集装置难以将污水进行过滤,且过滤后的垃圾需要人工进行单独处理,并且难以将垃圾中残留的污水排出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市政环卫污水收集装置,包括装置本体,所述装置本体内设置有垃圾收集腔,所述垃圾收集腔内布置有第一挤压板,所述第一挤压板左侧通过螺钉固定有液压杆,所述液压杆左侧贯穿过装置本体,所述液压杆左端连接有与其配合使用的液压缸,所述液压缸固定于装置本体左侧,所述装置本体右侧铰接有垃圾出口挡板,所述垃圾出口挡板左侧通过螺钉固定有第二挤压板,所述装置本体中部依次布置有过滤层、连接件和搅拌腔,所述过滤层与装置本体通过螺栓固定,所述连接件左右两端设有与其为一体的连接柱,所述装置本体与连接柱位置对应处开有凹槽,所述连接柱位于凹槽内,且连接柱与装置本体转动连接,所述连接柱与凹槽之间连接有复位弹簧,所述搅拌腔内布置有搅拌杆,所述搅拌杆左端设有固定于装置本体内的电机,所述搅拌杆与电机的动力输出端连接,所述装置本体右端通过螺栓固定有过滤液装置,所述过滤液装置与搅拌腔通过传输管相通,所述装置本体底部设有污水收集腔,所述搅拌腔与污水收集腔之间开有出水口。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挤压板和第二挤压板相对的一侧均布置有齿条。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挤压板通过垃圾出口挡板与装置本体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挤压板底部与过滤层顶部位置齐平。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件通过连接柱与装置本体转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件的形状为圆形,且连接件顶部开有圆形槽,并且连接件的重心在下方。
进一步的,所述挡板受过滤层底部的高度限制,挡板的翻转角度小于90度。
与现有技术相比,
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有益效果:
通过液压缸使第一挤压板左右移动,使收集腔内垃圾的污水,通过第一挤压板和第二挤压板被挤出,第一挤压板和第二挤压板上的齿条,利于第一挤压板和第二挤压板对垃圾的挤压,利于污水的收集,同时便于垃圾收集腔内垃圾的收集;
通过污水下流使连接件受到重力,使其通过连接柱进行前后翻转,使得污水流入搅拌腔,连接件的形状为圆形,且连接件顶部开有圆形槽,并且连接件的重心在下方,所以当连接件上方不受污水的重力时,连接柱能够翻转回原位,而复位弹簧能够辅助连接件翻转,能够有效防止搅拌腔内的污水倒流,且能够有效阻挡污水异味散发;。
通过电机工作带动搅拌杆转动,将过滤液装置流入搅拌腔内的过滤液与污水进行搅拌,将过滤完成的污水储存于污水收集腔内,便于使用者对污水的过滤和收集。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连接柱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连接件的立体示意图。
图1-3中:1-装置本体,2-垃圾收集腔,3-第一挤压板,4-液压杆,5-液压缸,6-垃圾出口挡板,7-第二挤压板,8-过滤层,9-凹槽,10-连接件,11-连接柱,12-复位弹簧,13-过滤液装置,14-电机,15-搅拌杆,16-搅拌腔,17-出水口,18-污水收集腔。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畴。
请参阅图1至图3: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市政环卫污水收集装置,包括装置本体1,所述装置本体1内设置有垃圾收集腔2,所述垃圾收集腔2内布置有第一挤压板3,所述第一挤压板3左侧通过螺钉固定有液压杆4,所述液压杆4左侧贯穿过装置本体1,所述液压杆4左端连接有与其配合使用的液压缸5,所述液压缸5固定于装置本体1左侧,所述装置本体1右侧铰接有垃圾出口挡板6,所述垃圾出口挡板6左侧通过螺钉固定有第二挤压板7,通过液压缸5工作,使得第一挤压板3通过液压杆4左右移动,使从装置本体1上方进入垃圾收集腔2内的垃圾通过第一挤压板3和第二挤压板7进行挤压,使得垃圾内的污水被挤出,所述第一挤压板3和第二挤压板7相对的一侧均布置有齿条,利于第一挤压板3和第二挤压板7对垃圾的挤压,利于污水的收集,同时利于缩小垃圾所占用的空间,便于垃圾收集腔2内垃圾的收集;
根据上述实施例,所述第二挤压板7通过垃圾出口挡板6与装置本体1连接,垃圾收集腔2内的垃圾通过第一挤压板3和第二挤压板7挤压完成后,可通过打开垃圾出口挡板6,同时,第二挤压板7随之被移动,使得垃圾收集腔2右侧无遮挡,使液压缸5继续工作,使第一挤压板3通过液压杆4推动垃圾向右移动,直至垃圾被移出装置本体1,使得装置本体1内的垃圾不需要人工进行处理,提高工作效率;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挤压板3底部与过滤层8顶部位置齐平,第一挤压板3推动垃圾向右移动的同时,能够将过滤层8上方残留的垃圾向右推出装置本体1外部,能够有效防止过滤层8上方杂质堆积,导致过滤层8堵塞,影响过滤质量。
根据上述实施例所述,本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不同的是,所述装置本体1中部依次布置有过滤层8、连接件10和搅拌腔16,所述过滤层8与装置本体1通过螺栓固定,所述连接件10左右两端设有与其为一体的连接柱11,所述装置本体1与连接柱11位置对应处开有凹槽9,所述连接柱11位于凹槽9内,且连接柱11与装置本体1转动连接,所述连接件10通过连接柱11与装置本体1转动连接,所述连接柱11与凹槽9之间连接有复位弹簧12,垃圾收集腔2内的污水经过过滤层8过滤,进入连接件10上方,连接件10受到污水的重力,通过连接柱11进行前后翻转,使得污水流入搅拌腔16,因为所述连接件10的形状为圆形,且连接件10顶部开有圆形槽,并且连接件10的重心在下方,所以当连接件10上方不受污水的重力时,连接柱10能够翻转回原位,而复位弹簧12能够辅助连接件10翻转,能够有效防止搅拌腔16内的污水倒流,且能够有效阻挡污水异味散发;
进一步的,所述挡板10受过滤层8底部的高度限制,挡板10的翻转角度小于90度,能够有效防止挡板10翻转倒置,影响后续使用。
根据上述实施例,所述搅拌腔16内布置有搅拌杆15,所述搅拌杆15左端设有固定于装置本体1内的电机14,所述搅拌杆15与电机14的动力输出端连接,所述装置本体1右端通过螺栓固定有过滤液装置13,所述过滤液装置13与搅拌腔16通过传输管相通,所述装置本体1底部设有污水收集腔18,所述搅拌腔16与污水收集腔18之间开有出水口17,使用装置本体1之前,将过滤液装置13加入过滤液,污水通过连接件10进入搅拌腔16内,电机14工作带动搅拌杆15转动,将过滤液装置13流入搅拌腔16内的过滤液与污水进行搅拌,搅拌完成,通过打开出水口17,将过滤完成的污水储存于污水收集腔18内,最后将过滤完成的污水通过装置本体1右侧下方排出,便于使用者对污水的过滤和收集。
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本文发布于:2023-03-27 07:55:5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patent/3/8040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