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05B37/20
1、一种双键式百亿电子密码锁,是由密码输入键盘(1)、编码器(2)、集成电路控制器(3)和属于执行机构(15)的继电器(4)、舌片(5)、卡槽(6)、导杆(7)、锁孔(8)和支座(9)组成,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在于:集成电路控制器(3)驱动继电器(4)吸合或释放舌片(5)带动导杆(7)沿固定在支座(9)上的卡槽(6)滑动,使导杆(7)进出锁孔(8);舌片(5)安装于固定在支座(9)上的继电器(4)上部并与导杆(7)连接;密码输入键盘(1)、编码器(2)、集成电路控制器(3)和执行机构(15)通过导线连接构成整个锁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键式百亿电子密码锁,其特征在于:密码输入键盘(1)是一只双极二位开关按键A和一只单极二位开关按键B构成的双键式键盘,编码器(2)是由十只单极十位开关组成,集成电路控制器(3)是由码译码器(10)、位译码器(11)、开关门(12)、逻辑比较器(13)、误码高音报警器(14)、低电压低音提示报警器(16)组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双键式百亿电子密码锁,其特征在于:码译码器(10)、位译码器(11)是由两只十进制计数器组成,逻辑比较器(13)是由与非门电路组成,误码高音报警器(14)、低电压低音揭示报警器(16)是由与非门构成的多谐振荡器组成。
一种双键式百亿电子密码锁设计利用电子技术达到对保险柜、金库、机要部门进行密码锁控制,是一种自动安全装置。
日常见到的电子密码锁多为多键式键盘结构,有的多达十至十二键,虽然按键直观,输入方便,但保密性能较差,容易让旁人通过仔细观察使用者按键的使用过程或按键上磨痕推测到密码,从而造成泄密。另外,键盘体积较大,安装不便,给窃贼提供了较大的破坏入口。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双键式百亿电子密码锁是针对上述问题而设计的,它仅用两个按键,便可达到输入密码开锁的目的。这两个按键可以安装在一个比较隐蔽的地方,所占空间很小。开锁时两个按键同时使用,当出现误按键时,立即发出高音声响报警,并封闭输入若干分钟。当怀疑有泄密的可能时,可随意更换新密码,密码容量高达1010,即有一百亿个十位数字的密码供任意选择更换。当供电电池电压降低时,可发出低音提示报警,以便更换新电池。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双键式百亿电子密码锁由密码输入键盘(1)、编码器(2)、集成电路控制器(3)和属于执行机构(15)的继电器(4)、舌片(5)、卡槽(6)、导杆(7)、锁孔(8)和支座(9)组成。集成电路控制器(3)依照输入键盘(1)输入的密码指令,驱动继电器(4)吸合或释放舌片(5)带动导杆(7)沿固定在支座(9)上的卡槽(6)滑动,使导杆(7)进出锁孔(8),开启和关闭密码锁。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双键式百亿电子密码锁成本低、体积小、重量轻、隐蔽性强、保密度高,它平时不耗电,只有按键时才消耗微小电能,因而大大延长了电池的使用寿命。
下面对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本实用新型双键式百亿电子密码锁由密码输入键盘(1)、编码器(2)、集成电路控制器(3)和属于执行机构(15)的继电器(4)、舌片(5)、卡槽(6)、导杆(7)、锁孔(8)和支座(9)组成。集成电路控制器(3)驱动继电器(4)吸合或释放舌片(5)带动导杆(7)沿固定在支座(9)上的卡槽(6)滑动,使导杆(7)进出锁孔(8);舌片(5)安装于固定在支座(9)上的继电器(4)上部并与导杆(7)连接;密码输入键盘(1)、编码器(2)、集成电路控制器(3)和执行机构(15)通过导线连接构成整个锁体。
本实用新型双键式百亿电子密码锁的电路方框图由以下部分组成:编码器(2)、码译码器(10)、位译码器(11)、开关门(12)、逻辑比较器(13)、误码高音报警器(14)、执行机构(15)、低电压低音提示报警器(16)。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路方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路工作原理图。
下面根据电路工作原理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分析:
首先通过拨动编码器(2)上的开关,设定出十位数字地密码。开锁时,按动码键A和位键B输入一位密码信号,经过码译码器(10)和位译码器(11)译码,由开关门(12)送到逻辑比较器(13)中,与由编码器(2)设定的密码信号进行比较,若输入正确则不报警,可继续输入下一位密码,直至每一位密码都正确输入完毕;属于执行机构(15)的舌片(5)被继电器(4)吸合带动导杆(7)沿卡槽(6)滑动,使导杆(7)离开锁孔(8),达到开锁目的。
码键A由SA2组成。当按动码键A时,SA2-2闭合,干电池GB的电流通过R18向C12充电,因而整机获得正常工作电压。因整机耗电量微小,C12又为一大电容,当不断按动码键A时,可不断地向C12充电,因而可保证整机一直有正常的工作电压,直到开锁后停止按键,SA2-2断开,干电池则不再放电,所以干电池的使用寿命很长。
按动码键A时,SA2-1则打向动触点,由IC3-3,IC3-4与非门组成的码键输入整形电路IC3-3输出端则由高电平变为低电平,并输入到由十进制计数器IC1组成的码译码器(10)的CT输入端,使IC1开始计数,其Q0输出端由高电平变为低电平,Q1输出端则由低电平变为高电平。依照这一位的密码数值不断按动码键A的SA2开关,直 到按动码键A的SA2开关的次数与这一位的密码数值相同时停止,则IC1相应的Q输出端输出高电平。这一高电位信号同时输入到由SA3-SA12开关组成的编码器(2)的相应位上,当某一开关选择在这一位的密码数值上时,由IC4、IC5、IC6组成的开关门(12)中的开关门的输入端亦为高电平。这时,按着由SA1组成的位键B不抬起,SA1则打向动触点,使由IC3-1、IC3-2与非门组成的位键输入整形电路的IC3-2输出端由高电平变为低电平,IC3-1的输出端由低电平变为高电平,并分成两路输出:一路送到由十进制计数器IC2组成的位译码器(11)的CT输入端,使CT端由低电平变为高电平。因IC2端需下降沿触发,固而IC2并不计数。另一路则送到由IC7-1、IC7-2、IC8-3与非门组成的逻辑比较器(13)中的b、c、e输入端。这时,IC2相应的Q输出端已为高电平,与之相应的开关门已被打开,当开关门输入端为高电平时,其输出端亦为高电平,并送入逻辑比较器(13)中的d输入端。因此时的c、d、e端均为高电平,IC7-2的输出端仍为高电平,则由IC7-3、IC7-4等组成的单稳延时封锁电路不被触发,码、位译码器IC1、IC2不被清零,由IC9-1、IC9-2、IC9-3与非门组成的误码高音报警器(14)也不被触发。因这时的IC2的Q9端还仍为低电平,所以IC6-2、IC6-3开关门仍被关闭,IC8-3的a输入端仍为低电平,其输出为高电平,由IC10-1、IC10-2、IC10-3与非门电路组成的单稳延时开锁电路亦不被触发。
当抬起位键B时,SA1又打向静触点,IC3-2的输出端由低电平变为高电平,这一上升沿脉冲通过电容C1、电阻R5送到码译码器(10)IC1的R端,使IC1复位。同时,IC3-1的输出端由高电平变为低电平,这一下降沿脉冲送到位译码器(11)IC2的CT端,使之又进一位,相应的Q输出端由低电平变为高电平,并使与之相应的开关门打开。接着再不断按动码键A的SA2开关,码译码器(10)的IC1不断计数,直至按动SA2的次数与这一位的密码数值相同时停止。然后再按动位键B的SA1开关,使位译码器(11)的IC2又进一位。这样交替按动码键A的SA2开关和位键B的SA1开关,直至按动位键到第九位时,位译码器(11)的IC2中Q9输出为高电平,IC6-2、IC6-3开关门被同时打开。再接着按动码键A的SA2开关,输入第十位的密码数值,则码译码器(10)的IC1 相应的Q输出端为高电平经过编码器(2)的SA12开关,使IC6-2、IC6-3这两个开关门的输入端均为高电平,其输出也均为高电平,逻辑比较器(13)的a、b端亦为高电平。这时再按着位键B的SA1开关不抬起,IC3-1输出的高电平送到b、c、e端。此时IC8-3的a、b端均为高电平,其输出为低电平,触发由IC10-1、IC10-2、IC10-3组成的单稳延时开锁电路延时若干秒钟,由V1驱动继电器(4)吸合舌片(5),带动导杆(7)沿卡槽(6)滑动,使导杆(7)离开锁孔(8),密码锁便被打开。同时,由IC10-2输出的低电平又使IC10-4与非门输出高电平,并经过VD2、VD1使码译码器的IC1、IC2同时复位。至此,密码开锁过程结束。
当出现误按键时,由于按动码键A的SA2的次数与某一位的密码数值不相等,码译码器(10)的IC1相应的Q端不为高电平,则相应的开关门的输入、输出端仍为低电平,逻辑比较器(13)的d端也仍为低电平,在按动位键B的SA1开关时,因b、c、e端为高电平,因而IC7-2输出低电平,触发由IC7-3、IC7-4组成的单稳延时封锁电路延时若干分钟,其输出同时触发IC9-1、IC9-2、IC9-3、V2组成的误键高音报警器(14)工作,并使IC10-4输出高电平,使码、位译码器IC1、IC2立即复位。等若干分钟后,误码高音报警器(14)停止工作,方可再重新按键,输入密码。
编码器(2)是由十只单极十位开关SA3-SA12组成,SA3可任意设定第一位0-9的密码值。以此类推,SA12可任意设定第十位0-9的密码值。由IC8-1、IC8-2、R9、R10等电路组成低电压低音报警器(16),当电池电压不足时发出低音提示报警,以便及时更换电池。
本文发布于:2023-03-27 01:51:4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patent/3/8022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