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47J27/21 F24H1/18
1、一种自控电热壶,包括壶体、壶盖、提手、电源输入插座、发热管等几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在于电源输入插座[1]旁安装一只自动控制盒,自动控制盒上有按扭[3],在壶体与壶盖合处口缘外部固定一只感温探头[2],壶盖或壶体上开有一水壶排气口[15],感温探头[2]与水壶排气口[15]平行相对,感温探头[2]通过电线与自动控制盒内的电磁铁[11]相连接,按扭[3]上有一触点开关[9]触点开关[9]一端连接电源,另一端连接电磁铁//[11]和发热管[8],按扭[3]通过按扭顶簧[14]与自动控制盒的盒壁连接,按扭[3]的运动通过电磁铁[11]的衔铁自锁栓[10]控制。感温探头[3]的另一端与电源的另一输入端相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控电热壶,其特征在于感温探头〔3〕内有一只感温双金属片〔13〕和一只微动开关〔12〕,微动开关〔12〕的通、断动作由双金属片〔13〕控制。
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自控电热壶,其特征在于壶体内有一只与自动控制盒邻近的浮子〔5〕、浮子〔5〕内有一块永久磁铁〔6〕,自动控制盒内有一只与感温探头〔2〕并联的干簧管〔7〕,干簧管〔7〕的通、断动作由永久磁铁〔6〕控制。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控电热壶,其特征在于自动控制盒上有一只通电指示灯〔4〕、通电指示灯〔4〕一端与电磁铁〔11〕相连,另一端与感温探头〔2〕相连。
本实用新型属于日用电热水器。
目前人们使用的电热壶由于其本身结构的限制,当水壶中水烧开时,必须要人去断开电源,否则将白白地浪费电能甚至发生用电事故,同时时间一长,随着水的蒸发,当水位下降至露出发热管时,也将烧坏发热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电热壶的缺点,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具有自控能力的电热壶,以便节约电能,保护电热壶。
本实用新型的要点在于在现有电热壶的电源插座旁安装一只自动控制盒,自动控制盒上有一只带有触点开关的按扭,在水壶的壶体与壶盖的盖合处口缘外部固定一只感温探头,壶盖或壶体上开有一水壶排气口,感温探头与水壶排气口平行相对,感温探头与自动控制盒内的电磁铁相连接,通过感温探头控制电磁铁电源的通、断,进而通过 电磁铁的衔铁自锁栓控制按扭的动作来控制发热管电源的通断。
下列附图提供了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成本低、自控能力强,能较 好地保护发热管免遭损坏,同时节能效果亦较为明显。
图1是自控电热壶外形示意图
图2是控制机构局部剖视图
图3是自动控制机构示意图
图4是控制系统电原理图
下面结合附图给出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详细描述:
一种自控电热壶、包括壶体、壶盖、提手、电源输入插座、发热管等几部分,本实用新型在电源输入插座〔1〕 旁安装有一只自动控制盒,自动控制盒上有按扭〔3〕,在壶体与壶盖合处口缘外部固定安装一只感温探头〔2〕,壶盖或壶体上开有一水壶排气口〔15〕,感温探头〔2〕与水壶排气口〔15〕平行相对,感温探头〔2〕通过电线与自动控制盒内的电磁铁〔11〕相连接,按扭〔3〕上有一触点开关〔9〕,触点开关〔9〕一端连接电源,另一端连 接电磁铁〔11〕和发热管〔8〕,按扭〔3〕通过按扭顶簧〔14〕与自动控制盒的盒壁连接,按扭〔3〕的运动通过电磁铁〔11〕的衔铁自锁栓〔10〕控制,感温探头〔3〕的另一端与电源的另一输入端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感温探头〔3〕内有一只感温的双金属片〔13〕和一只微动开关〔12〕,微动开关〔12〕的通断动作由双金属片〔13〕控制。
为了在水壶内水位低于发热管〔8〕时使电热壶自动断电,本实用新型在壶体内有一只与自动控制盒邻近的浮子〔5〕,浮子〔5〕内有一块永久磁铁〔6〕,自动控制盒内有一只与感温探头〔2〕并联的干簧管〔7〕,干簧管〔7〕的通、断动作由永久磁铁〔6〕控制。
为使电热壶能直观地反映出电源的通、断情况,本实用新型在自动控制盒上安装有一只通电指示灯〔4〕,通电指示灯〔4〕一端与电磁铁〔11〕相连,另一端与感温探头〔2〕相连。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
当水壶中加入足够量的水时,插上电源,按下按扭〔3〕,通电指示灯〔4〕亮,电路接通将水加热,同时衔铁自锁栓〔10〕将按扭〔3〕自锁,当水烧开时,蒸气从水壶排气口〔15〕排出,使感温探头〔2〕发热,双金属片〔13〕张开推动微动开关〔12〕闭合,电磁铁〔11〕通电,吸引衔铁自锁栓〔10〕动作并释放按扭〔3〕,按扭〔3〕在按扭顶簧〔14〕推动下复位使触点开关〔9〕断开,停止供电,通电指示灯〔4〕熄灭。
当水壶中无水或水位低于发热管〔8〕时,此时浮子〔5〕下落使永久磁铁〔6〕与干簧管〔7〕处于同一水平位置,由于永久磁铁〔6〕的作用将使干簧管〔7〕接通,此时若接通电源并按下按扭〔3〕,电磁铁〔11〕将通过干簧管纹路形成闭合回路通电,吸引衔铁自锁栓/〔10〕而使按扭〔3〕复位,触头开关断开,电路自动断电。
本文发布于:2023-03-27 01:44:5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patent/3/8021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