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块化蓄电池多参数采集装置

阅读: 评论:0

著录项
  • CN200620001235.3
  • 20060119
  • CN2886595
  • 20070404
  • 北京世纪瑞尔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于东升
  • G01R31/36
  • G01R31/36

  • 北京市海淀区上地信息路22号实创科技综合大厦东区九、十层
  • 中国,CN,北京(11)
摘要
本实用新型属于计算机数据采集应用领域,特别是一种可采集蓄电池多种参数的模块化蓄电池多参数采集装置,其由微处理器、电池单体电压测量电路、电池单体内阻测量电路和通信扩展电路几部分组成;微处理器采用TI的MSP430F135混合信号处理器;电压信号经电池单体电压测量电路输入到微处理器的60脚,内阻信号经电池单体内阻测量电路输入到微处理器的59脚;测量结果通过32脚输出,经通信扩展电路输出到通信总线上;通信总线上的命令经过通信扩展电路后,由33脚输入到微处理器。本实用新型模块之间只有隔离的通信总线,连线简单,通用性和扩展性强;可以完整的测量具体到每个电池单体的电压、温度和内阻参数。
权利要求

1.一种模块化蓄电池多参数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本实用新 型所述的模块化蓄电池多参数采集装置,由微处理器、电池单体电压 测量电路、电池单体内阻测量电路和通信扩展电路几部分组成;微处 理器采用TI的MSP430F135混合信号处理器;电压信号经电池单体 电压测量电路输入到微处理器的60脚,内阻信号经电池单体内阻测 量电路输入到微处理器的59脚;测量结果通过32脚输出,经通信扩 展电路输出到通信总线上;通信总线上的命令经过通信扩展电路后, 由33脚输入到微处理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化蓄电池多参数采集装置,其特 征在于:所述电池单体电压测量电路包含分压电路和有源二阶低通滤 波器;R1和R2组成的分压电路,分压电路通过R3与有源二阶低通 滤波器相联;有源二阶低通滤波器由U1LMV358、R4、R5、C1和 C2组成,其中U1A通过R4、R5与U1B相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化蓄电池多参数采集装置,其特 征在于:所述电池单体内阻测量电路包括典型差分放大器、负半波检 波电路和峰值保持电路;典型差分放大电路由U3LM324的运放A、 B、D组成,其中,在前置放大器的正输入端增加由E10、R7、R4、 C6组成的滤波器,在前置放大器的负端增加了由E11、R8、R5、C16 组成的滤波器,在放大器的R22上并联滤波电容C11,典型差分放大 电路把极其微弱的电池内阻跳变信号放大后,进入负半波检波电路; 负半波检波电路由U3的运放C和D2、D3、R25、R29组成,其中 R25与典型差分放大器相联,在此完成负半波信号的检波和反相放 大,并消去正半波的信号,其输出信号进入峰值保持电路;峰值保持 电路由U5LMV358、D4、C21、R33组成,其中U5A通过D4与U5B 相联,U5B与微处理器的59脚相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化蓄电池多参数采集装置,其特 征在于:所述通信扩展电路由光藕U6、U7和外围电阻R34~R39组 成,U6的2、3脚与通信接口COM1相联,U7的2、3脚与通信接 口COM0相联,构成了背靠背的隔离通信方式,多个采集装置的通 信接口COM0和COM1串联在一起构成背靠背的级连隔离通信网, COM0接收来自总线的命令信息经隔离后输入微处理器的33脚并经 过COM1向下一级输出;微处理器32脚输出的响应信息直接驱动上 一级模块光藕的输入发光二极管6N137。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属于计算机数据采集应用领域,特别是一种可采集 蓄电池多种参数的模块化蓄电池多参数采集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蓄电池的检测技术广泛应用于各种监控例如通信、电 信机房、铁路小站、无人配电站等应用领域,现有的技术只能对蓄电 池的单体电压进行测量,分析后发现有如下不足:

1.由于其设计不是基于模块化原则,所以功能单一、通用性和 灵活性比较差;

2.只适合测点少、测点相对固定的应用场合。不具备扩展性;

3.不能对单体电池内阻进行测量;

4.不能对所有单体电池表面温度进行测量;

5.现场连线长、工作不可靠、安全性差;

6.测量通道无滤波环节,抗干扰程度差,很难在恶劣环境下应 用,测量精度低。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上述之弱点而提供一种 模块化蓄电池多参数采集装置,它是一种比较灵活、能够适应各种蓄 电池的参数采集装置,以适应不同场合、不同电池单体数量的数据采 集。本实用新型可以测量蓄电池的电压、表面温度和内阻参数。多个 相同的采集装置通过通信总线连接组网可以对多个蓄电池进行多参 数测量。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按如下的方式来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模块化蓄电池多参数采集装置,由微处理器、 电池单体电压测量电路、电池单体内阻测量电路和通信扩展电路几部 分组成;微处理器采用TI的MSP430F135混合信号处理器;电压信 号经电池单体电压测量电路输入到微处理器的60脚,内阻信号经电 池单体内阻测量电路输入到微处理器的59脚;测量结果通过32脚输 出,经通信扩展电路输出到通信总线上;通信总线上的命令经过通信 扩展电路后,由33脚输入到微处理器。

所述电池单体电压测量电路包含分压电路和有源二阶低通滤波 器;R1和R2组成的分压电路,分压电路通过R3与有源二阶低通滤 波器相联;有源二阶低通滤波器由U1LMV358、R4、R5、C1和C2 组成,其中U1A通过R4、R5与U1B相联。

所述电池单体内阻测量电路包括典型差分放大器、负半波检波电 路和峰值保持电路;典型差分放大电路由U3LM324的运放A、B、 D组成,其中,在前置放大器的正输入端增加由E10、R7、R4、C6 组成的滤波器,在前置放大器地负端增加了由E11、R8、R5、C16 组成的滤波器,在放大器的R22上并联滤波电容C11,典型差分放大 电路把极其微弱的电池内阻跳变信号放大后,进入负半波检波电路; 负半波检波电路由U3的运放C和D2、D3、R25、R29组成,其中 R25与典型差分放大器相联,在此完成负半波信号的检波和反相放 大,并消去正半波的信号,其输出信号进入峰值保持电路;峰值保持 电路由U5LMV358、D4、C21、R33组成,其中U5A通过D4与U5B 相联,U5B与微处理器的59脚相联。

所述通信扩展电路由光藕U6(6N137)、U7(6N137)和外围电 阻R34~R39组成,U6的2、3脚与通信接口COM1相联,U7的2、 3脚与通信接口COM0相联,构成了背靠背的隔离通信方式,多个 采集装置的通信接口COM0和COM1串联在一起构成背靠背的级连 隔离通信网,COM0接收来自总线的命令信息经隔离后输入微处理器 的33脚并经过COM1向下一级输出;微处理器32脚输出的响应信 息直接驱动上一级模块光藕的输入发光二极管6N137。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效果如下:

1.基于模块化设计,可以根据现场实际需求对模块数量自由配 置。

2.模块之间只有隔离的通信总线连接安全可靠,连线简单,通 用性和扩展性强。

3.多模块组成系统连接快速方便。系统连线少。通用性好,维 护成本低。

4.可以完整的测量具体到每个电池单体的电压、温度和内阻参 数。

5.适应面广,通过更换不同的电源管理芯片如(2V电池使用 SP6644;6V电池使用MAX763;12V电池使用LT11215)和电池单 体电压测量电路中R1和R2的比例参数就可以方便的应用于2V、6V 和12V的电池系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电路方框图

图2是电池单体电压测量电路图

图3是电池单体内阻测量电路图

图4是通信扩展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模块化蓄电池多参数采集装置, 由微处理器、电池单体电压测量电路、电池单体内阻测量电路和通信 扩展电路几部分组成;微处理器采用TI的MSP430F135混合信号处 理器,它具有集成度高、低功耗、高可靠的特点,是整个装置的控制 核心;电池单体电压测量电路负责测量蓄电池的电压信号,电池单体 内阻测量电路负责测量蓄电池的内阻信号,电压信号和内阻信号分别 输入到微处理器的60脚和59脚进行内部处理;电池表面温度通过微 处理器内嵌的温度传感器进行测量;测量结果也可以通过32脚输出, 经通信扩展电路输出到通信总线上;通信总线上的命令也可以经过通 信扩展电路后,由33脚输入到微处理器内部。

如图2所示,所述电池单体电压测量电路包含分压电路和有源二 阶低通滤波器,其中R1和R2组成的分压电路,通过改变R1和R2 的参数可以适应2V、6V和12V蓄电池的电压;分压电路通过R3与 有源二阶低通滤波器相联,有源二阶低通滤波器由U1LMV358、R4、 R5、C1和C2组成,其中U1A通过R4、R5与U1B相联,滤波器可 以过滤电池电压上的干扰信号,提高电池单体电压测量电路的抗干扰 能力,提高测量精度。

如图3所示,所述电池单体内阻测量电路包括典型差分放大器、 负半波检波电路和峰值保持电路;典型差分放大电路由U3LM324的 运放A、B、D组成,其中,在前置放大器的正输入端增加由E10、 R7、R4、C6组成的滤波器,在前置放大器的负端增加了由E11、R8、 R5、C16组成的滤波器,在放大器的R22上并联滤波电容C11,从而 降低了电池内阻信号上叠加的强干扰信号,对电池内阻的测量起到了 很好的作用,典型差分放大电路把极其微弱的电池内阻跳变信号放大 后,进入负半波检波电路;负半波检波电路由U3的运放C和D2、 D3、R25、R29组成,其中R25与典型差分放大器相联,在此完成负 半波信号的检波和反相放大,并消去正半波的信号,输出信号进入峰 值保持电路;峰值保持电路由U5LMV358、D4、C21、R33组成, 其中U5A通过D4与U5B相联,U5B与微处理器的59脚相联。

如图4所示,所述通信扩展电路由光藕U6(6N137)、U7(6N137) 和外围电阻R34~R39组成,U6的2、3脚与通信接口COM1相联, U7的2、3脚与通信接口COM0相联,构成了背靠背的隔离通信方 式,多个采集装置的通信接口COM0和COM1串联在一起构成背靠 背的级连隔离通信网,COM0接收来自总线的命令信息经隔离后输入 微处理器的33脚并经过COM1向下一级输出;微处理器32脚输出 的响应信息直接驱动上一级模块光藕的输入发光二极管6N137。

本文发布于:2023-03-27 01:14:5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patent/3/8020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下一篇:无尘黑板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