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21B21/10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油田油井上使用的井下工具,特 别是一种接在油管柱上的井下洗井阀,它由:密封圈(1)、洗 井孔(2)、环形空腔(3)、上接头(4)、压环(5)、阀座(6)、 隔套(7)、主体(8)、活塞(9)、底阀体(10)、衬套(11)、磁 芯过流器(12)、阀球13、底阀座(14)、底阀座接头(15)、 弹簧(16)、垫圈(17)、调解环(18)、下接头(19)组成,其特 征在于:连接有上接头(4)与下接头(19)的主体(8)内上部装 有阀座(6)和洗井活塞(9),洗井活塞(9)上部与主体(8)构成 环腔(3),此腔与主体(8)上洗井孔(2)相通;底阀体(10)下部 连有底阀座接头(15),底阀体(10)内装有磁芯过流器(12)和 底阀座(14),两者间装有阀球(13);主体(8)内下部装有调解 环(18),洗井活塞(9)与调解环(18)间装有弹簧(1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洗井阀,其特征是:阀座(6)与 主体(8)间装有压环(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洗井阀,其特征是:洗井活塞(9) 上部与主体(8)构成的环腔内装有内衬套(11)。
4.根据权利要求1的洗井阀,其特征是:洗井活塞(9)下 部装有密封圈(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油田油井上使用的井下工具,特别 是一种接在油管柱上的井下洗井阀。
在常规的抽油井生产过程中,油、套管之间的环形空间 是敞开的,其内存的液体和气体会干扰和影响抽油的工作效 率,同时在洗井过程中,洗井液对油层会产生回压,渗入到地 层,从而污染油层,降低油井产量。
本实用新型是提供一种洗井阀,它与井下封隔器配套使 用,可以改善油井的生产状态,提高抽油井工作效率,同时改 善抽油井的洗井状况,防止洗井液污染油层,提高抽油井的 洗井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它由:密封圈1、洗井 孔2、环形空腔3、上接头4、压环5、阀座6、隔套7、主体8、 活塞9、底阀体10、衬套11、磁芯过流器12、阀球13、底阀 座14、底阀座接头15、弹簧16、垫圈17、调解环18、下接 头19组成,在洗井阀主体8的两端连有上接头4和下接头19, 主体8内装有底阀体10和洗井活塞9,活塞9上部与主体8构成 环形空腔3,此腔与主体8上洗井孔2相通,底阀体10内装有磁 芯过流器12和底阀座14,两者间装有阀球13,底阀座接头15 与底阀体10螺纹连接,主体8内下部装有调解环18,活塞9与 调解环18间装有弹簧16,弹簧16的下端是垫圈17,活塞上方 是阀座6,阀座6上部是压环5,在环形空腔3内装有隔套7,主 体8内是衬套11。
工作原理:在抽油井正常生产过程中,洗井活塞在弹簧 的作用下顶在空座上,使阀处于关闭状态,底阀的阀球在井 腔内液体压力的作用下脱离底阀向上移动,被上方的磁芯流 器吸附,底阀在油井正常生产时处于常开状态。当油井需要 洗井时,洗井液从油、套管环形空间进入井内,由于抽油井 底端有封隔器的存在,洗井液的压力作用于洗井活塞,使其 克服弹簧的弹性力和井腔内液体的压力向下运动,洗井阀开 启,洗井液便进入洗井阀内,底阀的阀球在洗井液压力下克 服磁芯引力,落在底阀阀底上,使底阀关闭,洗井液便向上经 过抽油泵从管内返出。洗井完毕,活塞上移使阀关闭,底阀 开启,抽油井恢复正常生产。弹簧的予紧力根据洗井阀下入 油井内的浓度及井筒的液体压力来调解,以实现洗井的最佳 状态。
本实用新型的特点是与井下封隔配套使用,底端有封隔 器的存在,洗井液的压力作用于洗井活塞,使其克服弹簧的 弹性力和井腔内液体的压力向下运动,洗井阀开启,洗井液 便进入洗井阀内,经过抽油泵从管内返出,可以改善油井的 生产状态,提高抽油井工作效率,增加油井产量,同时改善抽 油井的洗井状况,防止洗井液污染油层,提高洗井效率,延长 洗井周期。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从图1结构示意图看出,本洗井阀具体结构如下:连接有 上接头4和下接头19的主体8上部有洗井孔2、主体8内部装 有阀座6,阀座6上部有压环5,主体8内壁装有隔套7和衬套11, 洗井活塞9上部与主体8构成环形空腔3,此腔与洗井孔2相通, 洗井活塞9下部与衬套11滑动配合,并装有两对密封圈1,洗 井活塞9的下部与底阀体10螺纹连接,底阀体10内接有磁芯 过流器12和底阀座14,两部件间装阀球13,阀体10的下端螺 纹连接底阀座接头15;主体8的下部螺纹连接调解环18,其上 装有垫圈17,弹簧16装于洗井活塞9下端与垫圈17之间。
本文发布于:2023-03-27 00:24:2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patent/3/8017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