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能源站
储能箱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具有抗冲击功能的能源站储能箱。
背景技术:
2.能源站储能箱是储能设备的基础单元,融合区域内的各种能源,可以实现多个能源系统之间的协调规划,优化运行,一个储能箱每天的储电量达到了5500度,像是一个大型的充电宝,相当于五百多户家庭一天的用电量,储能电站在综合能源站中启到调节峰谷用电的作用,但近些年来,能源站建设逐渐升温使安全问题也逐渐凸显出来,现有的能源站储能箱用于存放储能电池,但其在运输使用过程中如果遭受振动冲击,对结构安全以及内部电池的安全造成重大威胁,严重可产生爆炸、火灾事故,造成重大的人身财产损失。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抗冲击功能的能源站储能箱,解决了背景技术中现有的能源站储能箱用于存放储能电池,但其在运输使用过程中如果遭受振动冲击,对结构安全以及内部电池的安全造成重大威胁,严重可产生爆炸、火灾事故,造成重大的人身财产损失的问题。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抗冲击功能的能源站储能箱,包括储能箱本体,储能箱本体外开合设置有箱门,储能箱本体内部设置有
垫块,且垫块设置有两组,垫块下端固定连接有短柱,短柱外围套设有一号
弹簧,垫块一侧固定设置有长柱,长柱中间套设有二号弹簧,垫块下方设置有缓冲板,缓冲板上端开设有柱槽,且柱槽开设有两组,短柱一端处于柱槽内部。
5.优选的,
所述缓冲板内部固定设置有固定块,且固定块设置有两组。
6.优选的,所述固定块上端固定设置有连接短条,连接短条一端活动连接有连接长条,连接长条一端固定连接有缓冲块。
7.优选的,所述缓冲块一侧与二号弹簧固定连接,长柱贯穿缓冲块。
8.优选的,所述箱门内部设置有防撞板,防撞板下端固定连接有三号弹簧,且三号弹簧设置有两组,防撞板下端固定设置有固定短块固定短块下端转动设置有转动轴。
9.优选的,所述转动轴上设置有支撑脚,且支撑脚设置有两组,支撑脚一端转动设置有滚轮,防撞板一侧设置有底板,底板上开设有滑动槽,且滑动槽开设有两组,滚轮滚动设置在滑动槽内部。
10.优选的,所述储能箱本体后端设置有散热组件,散热组件外围设置有方框,方框内部设置有直板,且直板设置有两组,直板一侧开设有竖直槽,两组的直板间翻转连接有导风板。
11.优选的,所述直板上端转动连接有转轴,导风板一端固定连接有密封块,密封块下端活动连接有v型开合轴。
12.优选的,所述v型开合轴一端活动连接有一号连接杆,一号连接杆一端与转轴活动连接,一号连接杆另一端活动连接有一号支撑杆,一号连接杆一端中部活动连接有二号支撑杆,二号支撑杆一端滑动连接在竖直槽内部。
13.优选的,所述一号支撑杆一端滑动连接在竖直槽内部,一号支撑杆中部活动连接有联动杆,联动杆一端与二号支撑杆一端转动连接,联动杆另一端活动连接有三号支撑杆,三号支撑杆一端滑动连接在竖直槽中,三号支撑杆中部活动连接有二号连接杆,二号连接杆一端与一号支撑杆一端转动连接。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5.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具有抗冲击功能的能源站储能箱,通过垫块、短柱、一号弹簧、长柱、二号弹簧、缓冲板、柱槽、固定块、连接短条、连接长条和缓冲块的设置使得现有的能源站储能箱具有了良好的抗冲击能力,解决了现有的能源站储能箱用于存放储能电池,但其在运输使用过程中如果遭受振动冲击,对结构安全以及内部电池的安全造成重大威胁,严重可产生爆炸、火灾事故,造成重大的人身财产损失的问题。
16.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具有抗冲击功能的能源站储能箱,通过散热组件、方框、直板、竖直槽、导风板、密封块、v型开合轴、转轴、一号连接杆、二号连接杆、一号支撑杆、二号支撑杆、三号支撑杆和联动杆的设置使得现有的能源站储能箱具有了良好的散热性,解决了现有的能源站储能箱在使用过程中发热导致其内部的电子元件被烧坏,造成经济损失的问题。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垫块和缓冲板结构示意图;
19.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防撞板和底板结构示意图;
20.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方框结构示意图;
21.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直板和导风板结构示意图;
22.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v型开合轴和联动杆结构示意图。
23.图中:1、储能箱本体;12、箱门;13、垫块;131、短柱;132、一号弹簧;14、长柱;141、二号弹簧;15、缓冲板;151、柱槽;16、固定块;161、连接短条;162、连接长条;163、缓冲块;17、防撞板;171、三号弹簧;172、固定短块;173、转动轴;174、支撑脚;175、滚轮;18、底板;181、滑动槽;2、散热组件;21、方框;211、直板;212、竖直槽;22、导风板;23、密封块;231、v型开合轴;24、转轴;25、一号连接杆;251、二号连接杆;26、一号支撑杆;261、二号支撑杆;262、三号支撑杆;27、联动杆。
具体实施方式
24.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5.为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描述。
26.结合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有抗冲击功能的能源站储能箱,包括储能箱本体1,储能箱本体1外开合设置有箱门12,储能箱本体1内部设置有有垫块13,且垫块13设置有两组,垫块13下端固定连接有短柱131,短柱131外围套设有一号弹簧132,垫块13一侧固定设置有长柱14,长柱14中间套设有二号弹簧141,垫块13下方设置有缓冲板15,缓冲板15上端开设有柱槽151,且柱槽151开设有两组,短柱131一端处于柱槽151内部。
27.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28.实施例一:
29.结合图2和图3,储能箱本体1内部设置有有垫块13,且垫块13设置有两组,垫块13下端固定连接有短柱131,短柱131外围套设有一号弹簧132,垫块13一侧固定设置有长柱14,长柱14中间套设有二号弹簧141,垫块13下方设置有缓冲板15,缓冲板15上端开设有柱槽151,且柱槽151开设有两组,短柱131一端处于柱槽151内部,缓冲板15内部固定设置有固定块16,且固定块16设置有两组,固定块16上端固定设置有连接短条161,连接短条161一端活动连接有连接长条162,连接长条162一端固定连接有缓冲块163,缓冲块163一侧与二号弹簧141固定连接,长柱14贯穿缓冲块163,箱门12内部设置有防撞板17,防撞板17下端固定连接有三号弹簧171,且三号弹簧171设置有两组,防撞板17下端固定设置有固定短块172固定短块172下端转动设置有转动轴173,转动轴173上设置有支撑脚174,且支撑脚174设置有两组,支撑脚174一端转动设置有滚轮175,防撞板17一侧设置有底板18,底板18上开设有滑动槽181,且滑动槽181开设有两组,滚轮175滚动设置在滑动槽181内部,当储能箱本体1受到冲撞时,缓冲板15上升,短柱131进入柱槽151中,一号弹簧132被压缩,连接短条161与连接长条162之间的夹角变小,连接长条162推动缓冲块163在长柱14上移动,二号弹簧141被压缩,从而完成对冲击的吸收,当箱门12受到撞击时,防撞板17吸收冲击,同时两组的三号弹簧171被压缩,两组的支撑脚174之间夹角变大,同时滚轮175在滑动槽181内部滚动,进一步地吸收撞击。
30.实施例二:
31.结合图4-图6,储能箱本体1后端设置有散热组件2,散热组件2外围设置有方框21,方框21内部设置有直板211,且直板211设置有两组,直板211一侧开设有竖直槽212,两组的直板211间翻转连接有导风板22,直板211上端转动连接有转轴24,导风板22一端固定连接有密封块23,密封块23下端活动连接有v型开合轴231,v型开合轴231一端活动连接有一号连接杆25,一号连接杆25一端与转轴24活动连接,一号连接杆25另一端活动连接有一号支撑杆26,一号连接杆25一端中部活动连接有二号支撑杆261,二号支撑杆261一端滑动连接在竖直槽212内部,一号支撑杆26一端滑动连接在竖直槽212内部,一号支撑杆26中部活动连接有联动杆27,联动杆27一端与二号支撑杆261一端转动连接,联动杆27另一端活动连接有三号支撑杆262,三号支撑杆262一端滑动连接在竖直槽212中,三号支撑杆262中部活动连接有二号连接杆251,二号连接杆251一端与一号支撑杆26一端转动连接,当储能箱本体1内部需要导风散热时v型开合轴231向上移动的同时自身开合角度变大,从而带动一号连接杆25与方框21之间夹角变大,一号连接杆25带动一号支撑杆26和二号支撑杆261,一号支撑杆26带动联动杆27和三号支撑杆262,使其与方框21夹角变大,从而改变导风板22的倾斜角,改变导风方向,从而完成导风散热的工作,解决了储能箱本体1工作时内部温度较高的问题。
32.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33.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技术特征:
1.一种具有抗冲击功能的能源站储能箱,包括储能箱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储能箱本体(1)外开合设置有箱门(12),储能箱本体(1)内部设置有有垫块(13),且垫块(13)设置有两组,垫块(13)下端固定连接有短柱(131),短柱(131)外围套设有一号弹簧(132),垫块(13)一侧固定设置有长柱(14),长柱(14)中间套设有二号弹簧(141),垫块(13)下方设置有缓冲板(15),缓冲板(15)上端开设有柱槽(151),且柱槽(151)开设有两组,短柱(131)一端处于柱槽(151)内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抗冲击功能的能源站储能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板(15)内部固定设置有固定块(16),且固定块(16)设置有两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有抗冲击功能的能源站储能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块(16)上端固定设置有连接短条(161),连接短条(161)一端活动连接有连接长条(162),连接长条(162)一端固定连接有缓冲块(163)。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具有抗冲击功能的能源站储能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块(163)一侧与二号弹簧(141)固定连接,长柱(14)贯穿缓冲块(163)。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抗冲击功能的能源站储能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箱门(12)内部设置有防撞板(17),防撞板(17)下端固定连接有三号弹簧(171),且三号弹簧(171)设置有两组,防撞板(17)下端固定设置有固定短块(172)固定短块(172)下端转动设置有转动轴(173)。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具有抗冲击功能的能源站储能箱,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轴(173)上设置有支撑脚(174),且支撑脚(174)设置有两组,支撑脚(174)一端转动设置有滚轮(175),防撞板(17)一侧设置有底板(18),底板(18)上开设有滑动槽(181),且滑动槽(181)开设有两组,滚轮(175)滚动设置在滑动槽(181)内部。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抗冲击功能的能源站储能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储能箱本体(1)后端设置有散热组件(2),散热组件(2)外围设置有方框(21),方框(21)内部设置有直板(211),且直板(211)设置有两组,直板(211)一侧开设有竖直槽(212),两组的直板(211)间翻转连接有导风板(22)。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具有抗冲击功能的能源站储能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直板(211)上端转动连接有转轴(24),导风板(22)一端固定连接有密封块(23),密封块(23)下端活动连接有v型开合轴(231)。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具有抗冲击功能的能源站储能箱,其特征在于:所述v型开合轴(231)一端活动连接有一号连接杆(25),一号连接杆(25)一端与转轴(24)活动连接,一号连接杆(25)另一端活动连接有一号支撑杆(26),一号连接杆(25)一端中部活动连接有二号支撑杆(261),二号支撑杆(261)一端滑动连接在竖直槽(212)内部。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具有抗冲击功能的能源站储能箱,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号支撑杆(26)一端滑动连接在竖直槽(212)内部,一号支撑杆(26)中部活动连接有联动杆(27),联动杆(27)一端与二号支撑杆(261)一端转动连接,联动杆(27)另一端活动连接有三号支撑杆(262),三号支撑杆(262)一端滑动连接在竖直槽(212)中,三号支撑杆(262)中部活动连接有二号连接杆(251),二号连接杆(251)一端与一号支撑杆(26)一端转动连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抗冲击功能的能源站储能箱,涉及能源站储能箱技术领域,包括储能箱本体,储能箱本体外开合设置有箱门,储能箱本体内部设置有有垫块,垫块下端固定连接有短柱,短柱外围套设有一号弹簧,垫块一侧固定设置有长柱,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的能源站储能箱用于存放储能电池,但其在运输使用过程中如果遭受振动冲击,对结构安全以及内部电池的安全造成重大威胁,严重可产生爆炸、火灾事故,造成重大的人身财产损失的问题,本实用通过垫块、短柱、一号弹簧、长柱、二号弹簧、缓冲板、柱槽、固定块、连接短条、连接长条和缓冲块的设置使得现有的能源站储能箱具有了良好的抗冲击能力。抗冲击能力。抗冲击能力。
技术研发人员:
刘婷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苏开南京电力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2.10.14
技术公布日:
2023/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