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06Q10/06 G06Q50/18
1.一种企业创新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待评估对象的基础信息;所述基础信息包括文献信息、专利信息、社交信息、产品信息以及项目信息;
根据所述基础信息确定所述待评估对象在预设的每个创新维度上的创新值;所述创新维度包括:文献维度、专利维度、互动维度、产品维度以及项目维度;
根据所述文献维度、所述专利维度、所述互动维度、所述产品维度以及所述项目维度上的创新值,确定所述待评估对象的综合创新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企业创新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基础信息确定所述待评估对象在预设的每个创新维度上的创新值,包括:
根据所述文献信息中的文献下载量和文献分享量,确定所述文献维度上的文献创新值;
根据所述专利信息中的专利内容和专利数量,确定所述专利维度上的专利创新值;
根据所述社交信息中的技术交流信息和技术分享信息,确定所述互动维度上的互动创新值;
根据所述产品信息中的产品新生信息和产品改良信息,确定所述产品维度上的产品创新值;
根据所述项目信息中的项目申报信息和项目运作信息,确定所述项目维度上的项目创新值。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企业创新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专利信息中的专利内容和专利数量,确定所述专利维度上的专利创新值,包括:
根据所述专利内容和预设的词向量模型,确定每个专利所属的技术领域;
根据所述专利信息中的所述专利数量,确定所述待评估对象在每个所述技术领域中的专利数量;
根据每个所述技术领域对应的预设权重和每个所述技术领域中的专利数量,确定所述专利维度的所述专利创新值。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企业创新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专利内容和预设的词向量模型,确定每个专利所属的技术领域,包括:
根据所述专利内容和预设的词向量模型,从专利中识别出预设数量的关键词;
根据每个所述技术领域对应的预设关键词和所述预设数量的关键词,计算所述预设关键词与所述专利中的关键词之间的相似度;
识别所述相似度最大时的预设关键词所对应的技术领域作为所述专利所属的技术领域。
5.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企业创新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文献维度、所述专利维度、所述互动维度、所述产品维度以及所述项目维度上的创新值,确定所述待评估对象的综合创新度,包括:
确定所述待评估对象的企业类型;所述企业类型包括科研类企业、生产类企业或者服务类企业;
根据所述企业类型确定所述待评估对象在所述文献维度、所述专利维度、所述互动维度、所述产品维度以及所述项目维度上的预设权重;
根据所述待评估对象在所述文献维度、所述专利维度、所述互动维度、所述产品维度以及所述项目维度上的预设权重和创新值,计算所述待评估对象的综合创新度。
6.一种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存储器以及处理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下步骤:
获取待评估对象的基础信息;所述基础信息包括文献信息、专利信息、社交信息、产品信息以及项目信息;
根据所述基础信息确定所述待评估对象在预设的每个创新维度上的创新值;所述创新维度包括:文献维度、专利维度、互动维度、产品维度以及项目维度;
根据所述文献维度、所述专利维度、所述互动维度、所述产品维度以及所述项目维度上的创新值,确定所述待评估对象的综合创新度。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基础信息确定所述待评估对象在预设的每个创新维度上的创新值,包括:
根据所述文献信息中的文献下载量和文献分享量,确定所述文献维度上的文献创新值;
根据所述专利信息中的专利内容和专利数量,确定所述专利维度上的专利创新值;
根据所述社交信息中的技术交流信息和技术分享信息,确定所述互动维度上的互动创新值;
根据所述产品信息中的产品新生信息和产品改良信息,确定所述产品维度上的产品创新值;
根据所述项目信息中的项目申报信息和项目运作信息,确定所述项目维度上的项目创新值。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专利信息中的专利内容和专利数量,确定所述专利维度上的专利创新值,包括:
根据所述专利内容和预设的词向量模型,确定每个专利所属的技术领域;
根据所述专利数量,确定所述待评估对象在每个所述技术领域中的专利数量;
根据每个所述技术领域对应的预设权重和每个所述技术领域中的专利数量,确定所述专利维度的所述专利创新值。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专利内容和预设的词向量模型,确定每个专利所属的技术领域,包括:
根据所述专利内容和预设的词向量模型,从专利中识别出预设数量的关键词;
根据每个所述技术领域对应的预设关键词和所述预设数量的关键词,计算所述预设关键词与所述专利中的关键词之间的相似度;
识别所述相似度最大时的预设关键词所对应的技术领域作为所述专利所属的技术领域。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属于计算机应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企业创新评估方法、终端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在现在对很多企业进行资质评估的时候,需要考虑到很多方面的信息,例如,企业的注册时间、注册资金、上市时间以及企业的共享创新度等信息,随着互联网通信各种技术的进步以及各项技术开源化的潮流,企业的创新程度和资源分享程度也是衡量一个企业在创新方面最重要的信息,但是企业在创新分享中又存在很多方面的内容和方向,很难保证全面、统一的对一个企业在创新方面进行分析。
而现有技术中只是对企业在某一方向上对企业资质进行评估,并不能全面的涵盖和代表一个企业在创新方面的贡献和提升,而造成对企业在创新方面进行评估的片面性。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企业创新评估方法、终端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对企业在创新方面进行评估存在片面性的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企业创新评估方法,包括:
获取待评估对象的基础信息;所述基础信息包括文献信息、专利信息、社交信息、产品信息以及项目信息;
根据所述基础信息确定所述待评估对象在预设的每个创新维度上的创新值;所述创新维度包括:文献维度、专利维度、互动维度、产品维度以及项目维度;
根据所述文献维度、所述专利维度、所述互动维度、所述产品维度以及所述项目维度上的创新值,确定所述待评估对象的综合创新度
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终端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以下步骤:
获取待评估对象的基础信息;所述基础信息包括文献信息、专利信息、社交信息、产品信息以及项目信息;
根据所述基础信息确定所述待评估对象在预设的每个创新维度上的创新值;所述创新维度包括:文献维度、专利维度、互动维度、产品维度以及项目维度;
根据所述文献维度、所述专利维度、所述互动维度、所述产品维度以及所述项目维度上的创新值,确定所述待评估对象的综合创新度
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包括程序指令,所述程序指令当被处理器执行时使所述处理器执行上述第一方面的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与现有技术相比存在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获取待评估对象的基础信息,所述基础信息包括文献信息、专利信息、社交信息、产品信息以及项目信息;根据所述基础信息确定所述待评估对象在预设的每个创新维度上的创新值;根据所述文献维度、所述专利维度、所述互动维度、所述产品维度以及所述项目维度上的创新值,确定所述待评估对象的综合创新度。通过根据待评估对象的基础信息,进行量化和计算得到待评估对象在不同的创新维度上的创新值,再对创新值进行综合得到待评估对象的综合创新度,以在不同维度、全面的对待评估对象的创新信息进行评估和计算,提高了企业创新评估的全面性准确性。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企业创新评估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企业创新评估方法的流程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终端设备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四提供的终端设备的示意图。
以下描述中,为了说明而不是为了限定,提出了诸如特定系统结构、技术之类的具体细节,以便透彻理解本发明实施例。然而,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清楚,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其它实施例中也可以实现本发明。在其它情况中,省略对众所周知的系统、装置、电路以及方法的详细说明,以免不必要的细节妨碍本发明的描述。
为了说明本发明所述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进行说明。
参见图1,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企业创新评估方法的流程图。本实施例中企业创新评估方法的执行主体为终端。终端包括但不限于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可穿戴设备等移动终端,还可以是台式电脑等。如图所示的企业创新评估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S101:获取待评估对象的基础信息;所述基础信息包括文献信息、专利信息、社交信息、产品信息以及项目信息。
在现在对很多企业进行资质评估的时候,需要考虑到很多方面的信息,例如,企业的注册时间、注册资金、上市时间以及企业的共享创新度等信息,其中,企业的创新分享程度是衡量一个企业在创新方面最重要的信息,但是企业在创新分享中又存在很多方面的内容和维度,很难保证全面、统一的对一个企业在创新方面进行分析。
企业通过商业模式创新获得成功的经验引发了企学界对商业模式创新的积极探索。大量研究指出,商业模式创新有助于企业实现转型升级,是企业创造竞争优势的重要来源。但研究同时指出,相比于其他创新行为,多数企业,特别是传统加工制造企业在商业模式创新方面表现平庸,制约着转型升级的实现。如何达成商业模式创新成为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实际上,与技术创新等行为相似,企业进行商业模式创新前,会对可借鉴的先进模式进行研宄,对比分析自身不足,并加以创新改进。因此,识别行业中创新度较高的标杆模式,并确立自身商业模式创新水平以供对比与借鉴成为企业进行商业模式创新的首要任务。
在实际应用中,首先获取待评估对象的基础信息,在本实施中,基础信息可以包括文献信息、专利信息、社交信息、产品信息以及项目信息。其中,文献信息可以包括评估对象发表论文的数量、等级以及发表时间等信息;专利信息可以包括专利申请数量、专利授权数量、每个专利的领域、专利授权的年份等信息;社交信息可以包括待评估对象在公开的网站上发表的文章、博客数量等信息;产品信息可以包括待评估对象的产品研发数量、产品用户信息、产品运维信息等数据;项目信息可以包括待评估对象的项目数据、项目登记等信息。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待评估对象的基础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上述信息,为了保证对待评估对象的创造性进行评估的精确性,也可以获取更多类型的信息,并将获取到的信息进行量化,提高创新性评估的精确性。
在获取待评估对象的基础信息使,通过构建爬虫代码,获取待评估对象所在领域,如金融领域或者指定期刊,的文献下载量,实现方式主要是增量下载。通过传入待评估对象名称在国内和国外专利库进行检索过往几年的专利发表情况,并将相关列表下载到本地。获得各待评估对象主体的社交内容以及评论数据,得到网络社交信息;获取待评估对象相关语料内容,其中数据源主要是社交应用的、公司与财经网站等,进一步的,若是新闻数据,则可以附上新闻发布时间与渠道。
S102:根据所述基础信息确定所述待评估对象在预设的每个创新维度上的创新值;所述创新维度包括:文献维度、专利维度、互动维度、产品维度以及项目维度。
一个企业或者公司的创新情况可以分为很多方面,例如在论文发表方面和项目产品方面,企业类型不一样,其在不同方面的表现也不同。本实施例中,待评估对象的创新值分别设置为不同的维度上的创新值。其中,创新维度可以是文献维度、专利维度、互动维度、产品维度以及项目维度。
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文献维度用来衡量待评估对象在文献方面的创新值,专利维度用来衡量待评估对象在专利方面的创新值,互动维度用来衡量待评估对象在社交互动方面的创新值,产品维度用来衡量待评估对象在产品、生成物方面的创新值,而项目维度用来衡量待评估对象在项目申报、运营以及项目成果方面的创新值。需要说明的是,除此上述的维度之外,对待评估对象的创新值的评估还可以是在其他的维度上进行,例如在企业盈利维度等,此处不做限定。
在确定了待评估对象的各个创新维度之后,再根据每个维度上的信息进行量化。其量化方式可以是按照预设的量化方式进行。进一步的,还可以根据量化数据进行综合计算,得到对应维度上的数值。需要说明的是,这些数据具有统一的单位和标准,用来将各个维度上的创新值进行统一综合计算。
S103:根据所述文献维度、所述专利维度、所述互动维度、所述产品维度以及所述项目维度上的创新值,确定所述待评估对象的综合创新度。
在确定待评估对象在每个创新维度上的创新值之后,根据不同维度的创新值,综合计算得到待评估对象的综合创新度。具体的计算方法可以是将各个创新维度上的创新值进行简单相加的方法,也可以是按照不同创新维度预设的阈值进行加权平均,得到待评估对象的综合创新度。
上述方案,通过获取待评估对象的基础信息,所述基础信息包括文献信息、专利信息、社交信息、产品信息以及项目信息;根据所述基础信息确定所述待评估对象在预设的每个创新维度上的创新值;根据所述文献维度、所述专利维度、所述互动维度、所述产品维度以及所述项目维度上的创新值,确定所述待评估对象的综合创新度。通过根据待评估对象的基础信息,进行量化和计算得到待评估对象在不同的创新维度上的创新值,再对创新值进行综合得到待评估对象的综合创新度,以在不同维度、全面的对待评估对象的创新信息进行评估和计算,提高了企业创新评估的全面性准确性。
参见图2,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企业创新评估方法的流程图。本实施例中企业创新评估方法的执行主体为终端。终端包括但不限于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可穿戴设备等移动终端,还可以是台式电脑等。如图所示的企业创新评估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S201:获取待评估对象的基础信息;所述基础信息包括文献信息、专利信息、社交信息、产品信息以及项目信息。
在本实施例中S201与图1对应的实施例中S101的实现方式完全相同,具体可参考图1对应的实施例中的S101的相关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S202:根据所述基础信息确定所述待评估对象在预设的每个创新维度上的创新值;所述创新维度包括:文献维度、专利维度、互动维度、产品维度以及项目维度。
在本实施例中,所预设的创新维度包括文献维度、专利维度、互动维度、产品维度以及项目维度,在根据基础信息确定待评估对象在预设的每个创新维度上的创新值的过程中,具体可以包括步骤S2021~S2025:
S2021:根据所述文献信息中的文献下载量和文献分享量,确定所述文献维度上的文献创新值。
文献信息中包括了文献下载量、文献分享量。基于下载的文献文本,通过规则匹配方式的方式,例如获取到作者栏目,并检索出是否有待评估对象相关信息,若是有的话,认定待评估对象发表了该文献,在该领域的文献分享上做了一份力量,则获取到待评估对象在不同领域的文献分享情况,包括文献名称、发表时间、第一作者,进一步的为了保证文献创新中的信息可以足够详细,还可以包括文献发表的期刊、期刊所述数据库、期刊排名以及影响因子等数据。
S2022:根据所述专利信息中的专利内容和专利数量,确定所述专利维度上的专利创新值。
在对专利信息中的专利内容和专利数量进行处理时,步骤S2022可以包括S20221~S20223,具体如下:
S20221:根据所述专利内容和预设的词向量模型,确定每个专利所属的技术领域。
步骤S20221可以包括:
根据所述专利内容和预设的词向量模型,从专利中识别出预设数量的关键词。
根据每个所述技术领域对应的预设关键词和所述预设数量的关键词,计算所述预设关键词与所述专利中的关键词之间的相似度。
识别所述相似度最大时的预设关键词所对应的技术领域作为所述专利所属的技术领域。
具体的,首先导入基于百科语料训练得到的词向量模型,需要说明的是,词向量模型是一个比较词汇的相似性的模型,对于每个输入的词汇,都会提供一个256维度向量表示,以全面的将这个词汇表示出来。以百科语料作为参照语料,通过词频逆文本频率指数矩阵抽取专利信息的前十个关键词汇,并通过词向量模型生成对应的词向量。
其中,词频逆文本频率指数用以评估一字词对于一个文件集或一个语料库中的其中一份文件的重要程度。字词的重要性随着它在文件中出现的次数成正比增加,但同时会随着它在语料库中出现的频率成反比下降。词频逆文本频率指数加权的各种形式常被搜索引擎应用,作为文件与用户查询之间相关程度的度量或评级。
本方案采取基于平均值的方法生成文章的表示向量,将前十个的词向量平均求和,得到平均向量,作为模型的输入。获得不同领域关键词的词向量,并计算相似度。本方案选取的领域包括了金融、医疗、民生等领域;而金融领域内容,选取的关键词包括了银行、保险、基金、信托等;比如说选取了金融领域,我们可以得到领域关键词列表的词向量。比对专利文本文章向量和领域关键词列表的词向量的相似度,可选的,采用余弦相似度的方式进行相似度的计算。通过根据专利文本文章向量和领域关键词列表的词向量计算出来的相似度,确定与该专利文本最相近的领域关键词。即选择相似度最高的候选关键词和领域,做为可以描述该专利文本的专业方向的关键词,以及该专利文本所属的领域。
还可以根据当前专利的状态,公开、实审、授权等状态纵向的确定每个专利的新创性和重要程度,再根据每个专利分类号横向确定其所属的专业分类,确定不同的专利在本专业内按照其专利状态得到的分类结果和评价结果。即实现了专利文本分类,得到专利所属的技术领域。
S20222:根据所述专利数量,确定所述待评估对象在每个所述技术领域中的专利数量。
在确定了每个专利所属的技术领域之后,确定每个技术领域中的专利数量。以根据每个技术领域中的专利数量,确定待评估对象在每个领域中的研究力度和创新情况。
S20223:根据每个所述技术领域对应的预设权重和每个所述技术领域中的专利数量,确定所述专利维度的所述专利创新值。
本实施例中预先根据每个技术领域的创新程度和生产比重等信息,设定每个技术领域的权重,例如在金融、医疗技术领域的权重较高,而在人工智能、机器学习领域的权重最高。在确定了待评估对象在每个技术领域中的专利数量之后,根据每个技术领域对应的预设权重和每个技术领域中的专利数量,确定专利维度的专利创新值。
示例性地,可以将技术领域对应的预设权重与该技术领域的专利数量进行相乘的方法,确定专利维度的专利创新值。
S2023:根据所述社交信息中的技术交流信息和技术分享信息,确定所述互动维度上的互动创新值。
采用社交网络平台的主体之间的互动交流,评估待评估对象对外的技术分享情况;通过文本筛选的方法,筛选出与技术领域相关的文本;本方案采用的是基于关键词的规则匹配方法,即若待评估对象主体在社交网络平台中发表了相关领域的技术内容,包括了技术分享会、技术产品等,则纳入待评估对象主体在社交媒体的对外交流维度;同时记录相关社交网络平台中其他待评估对象的互动情况;从而得到待评估对象的互动创新信息。
基于细分领域记录下待评估对象主体的对外开放交流和与待评估对象互动双维度,具有时间维度的记录。其中,对外开放交流是指以待评估对象发表的相关文章为主,发表文章的形式可以为博客等,此处不做限定;待评估对象互动交流是以待评估对象在社交网络平台中与其他待评估对象进行互动、待评估对象在其他待评估对象发表相关文章的评论互动为主。
S2024:根据所述产品信息中的产品新生信息和产品改良信息,确定所述产品维度上的产品创新值。
评估待评估对象在新产品上线维度,我们监控的数据主要来自于社交网站、公司与财经网站等。通过主体筛选,得到筛选的语料库;本方案采用的主体筛选方法,是通过规则匹配的方法,通过主体名称识别,得到细分的语料库;通过内容筛选,得到待评估对象主体在新产品的语料内容;本方案采用的是结合了词库和规则匹配的方法实现。词库指的是,与新产品相关的关键词,比如说发布、推出、新品等词汇;通过规则匹配的方法获取到待评估对象主体在不同时间和领域发布新品的相关语料。
S2025:根据所述项目信息中的项目申报信息和项目运作信息,确定所述项目维度上的项目创新值。
通过内容筛选,得到待评估对象主体在创新奖项的语料内容;本方案采用的是结合了词库和规则匹配的方法实现。词库指的是,与创新奖项相关的关键词,比如说创新奖项、表彰大会、赢得头筹等词汇;通过规则匹配的方法获取到待评估对象主体在不同时间和领域获得奖项的相关语料。
S203:根据所述文献维度、所述专利维度、所述互动维度、所述产品维度以及所述项目维度上的创新值,确定所述待评估对象的综合创新度。
基于以上步骤,得到待评估对象在相关领域和时间阶段,在文献分享、专利创新、互动交流、新产品上市、创新奖项等五个维度的表现评分并汇总,得到待评估对象的综合创新度。具体的,在根据五个维度的创新信息进行汇总时,可以根据该待评估对象当前的运营状态或者待评估对象类型,确定每个维度的创新信息所对应的维度权值,根据不同的维度权值确定计算出待评估对象的综合创新度。
进一步的,步骤S203可以包括S2031~S2032:
S2031:确定所述待评估对象的企业类型;所述企业类型包括科研类企业、生产类企业或者服务类企业。
在实际应用中,待评估对象可以包括很多类型的企业,例如一般的互联网公司、学校、研究所等,而考虑到不同的类型的企业,他们的生产侧重点不同,因此将待评估对象按照一定的特点进行分类。本实施例中的企业类型包括科研类企业、生产类企业或者服务类企业,此处不做限定,还可以是其他类型的企业。
其中,科研类企业包括但不限于学校、研究所等,这一类的企业的表现是在生产维度上的创新值较低,而在论文或者专利维度上的创新值较高,同时在项目维度上的创新值也很高;生产类企业可以包括一般的互联网公司、科技公司等,这一类企业的表现是在论文维度的创新值较低,而在产品维度或者专利维度上具有较高的创新值;还有一类企业是服务类企业,这一类企业创新值基本都很低,但是在互动维度上可能会偏高一些。
S2032:根据所述企业类型确定所述待评估对象在所述文献维度、所述专利维度、所述互动维度、所述产品维度以及所述项目维度上的预设权重。
由于不同类型的企业在各个维度上的创新值不同,若直接根据不同维度的创新值对该企业进行创新评估的话,则不能完整、同一的体现出一个企业真正的创新情况,有失创新评估的公平性。考虑到上述这种情况,在本实施例中,将不用类型的企业的各个创新维度设置不同的权重,通过不同的权重值衡量一个企业在不同的创新情况。
S2033:根据所述待评估对象在所述文献维度、所述专利维度、所述互动维度、所述产品维度以及所述项目维度上的预设权重和创新值,计算所述待评估对象的综合创新度。
在确定了待评估对象的权重之后,根据待评估对象在每个创新维度的预设权重和创新值,计算待评估对象的综合创新度。
示例性的,若在评估一个科研院校的创新度时,考虑到当前科研院校对学术研究和科研项目的偏重,而在产品分享和互动交流方面相对较为薄弱,可以将文献创新信息、专利创新信息以及项目创新信息对应的维度权值进行相应的增加,而相应的降低该待评估对象的互动创新信息和产品创新信息对应的维度权值,保证在对待评估对象进行评估时,可以综合考虑该对象的优势和不足,客观的对其进行评估,提高创新评估的客观性和公平性。
上述方案,通过获取待评估对象的基础信息;所述基础信息包括文献信息、专利信息、社交信息、产品信息以及项目信息;根据所述基础信息确定所述待评估对象在文献维度、专利维度、互动维度、产品维度以及项目维度上的创新值;并在计算专利维度上的创新值时,通过专利内容和预设的词向量模型,确定每个专利所属的技术领域,并根据每个技术领域对应的预设权重和每个技术领域中的专利数量,确定专利维度的专利创新值。最后再根据待评估对象在每个创新维度的预设权重和创新值,计算待评估对象的综合创新度,以全面、精确地对待评估对象进行评估,并保证评估过程和结果的公平性和客观性。
参见图3,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一种终端设备的示意图。终端设备包括的各单元用于执行图1~图2对应的实施例中的各步骤。具体请参阅图1~图2各自对应的实施例中的相关描述。为了便于说明,仅示出了与本实施例相关的部分。本实施例的终端设备300包括:
接受单元301,用于获取待评估对象的基础信息;所述基础信息包括文献信息、专利信息、社交信息、产品信息以及项目信息;
计算单元302,用于根据所述基础信息确定所述待评估对象在预设的每个创新维度上的创新值;所述创新维度包括:文献维度、专利维度、互动维度、产品维度以及项目维度;
综合单元303,用于根据所述文献维度、所述专利维度、所述互动维度、所述产品维度以及所述项目维度上的创新值,确定所述待评估对象的综合创新度。
进一步的,所述创新维度包括:文献维度、专利维度、互动维度、产品维度以及项目维度;
进一步的,所述计算单元302可以包括:
第一计算单元3021,用于根据所述文献信息中的文献下载量和文献分享量,确定所述文献维度上的文献创新值;
第二计算单元3022,用于根据所述专利信息中的专利内容和专利数量,确定所述专利维度上的专利创新值;
第三计算单元3023,用于根据所述社交信息中的技术交流信息和技术分享信息,确定所述互动维度上的互动创新值;
第四计算单元3024,用于根据所述产品信息中的产品新生信息和产品改良信息,确定所述产品维度上的产品创新值;
第五计算单元3025,用于根据所述项目信息中的项目申报信息和项目运作信息,确定所述项目维度上的项目创新值。
进一步的,所述第三计算单元3023可以包括:
领域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专利内容和预设的词向量模型,确定每个专利所属的技术领域;
数量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专利数量,确定所述待评估对象在每个所述技术领域中的专利数量;
创新值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每个所述技术领域对应的预设权重和每个所述技术领域中的专利数量,确定所述专利维度的所述专利创新值。
进一步的,所述领域确定单元可以包括:
关键词识别单元,用于根据所述专利内容和预设的词向量模型,从专利中识别出预设数量的关键词;
相似度计算单元,用于根据每个所述技术领域对应的预设关键词和所述预设数量的关键词,计算所述预设关键词与所述专利中的关键词之间的相似度;
领域识别单元,用于识别所述相似度最大时的预设关键词所对应的技术领域作为所述专利所属的技术领域。
进一步的,所述终端设备还可以包括:
类型确定单元,用于确定所述待评估对象的企业类型;所述企业类型包括科研类企业、生产类企业或者服务类企业;
权重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企业类型确定所述待评估对象在所述文献维度、所述专利维度、所述互动维度、所述产品维度以及所述项目维度上的预设权重;
综合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待评估对象在所述文献维度、所述专利维度、所述互动维度、所述产品维度以及所述项目维度上的预设权重和创新值,计算所述待评估对象的综合创新度。
上述方案,通过获取待评估对象的基础信息;所述基础信息包括文献信息、专利信息、社交信息、产品信息以及项目信息;根据所述基础信息确定所述待评估对象在文献维度、专利维度、互动维度、产品维度以及项目维度上的创新值;并在计算专利维度上的创新值时,通过专利内容和预设的词向量模型,确定每个专利所属的技术领域,并根据每个技术领域对应的预设权重和每个技术领域中的专利数量,确定专利维度的专利创新值。最后再根据待评估对象在每个创新维度的预设权重和创新值,计算待评估对象的综合创新度,以全面、精确地对待评估对象进行评估,并保证评估过程和结果的公平性和客观性。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四提供的终端设备的示意图。如图4所示,该实施例的终端设备4包括:处理器40、存储器41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41中并可在所述处理器40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42。所述处理器40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42时实现上述各个企业创新评估方法实施例中的步骤,例如图1所示的步骤101至103。或者,所述处理器40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42时实现上述各装置实施例中各模块/单元的功能,例如图3所示单元301至303的功能。
示例性的,所述计算机程序42可以被分割成一个或多个模块/单元,所述一个或者多个模块/单元被存储在所述存储器41中,并由所述处理器40执行,以完成本发明。所述一个或多个模块/单元可以是能够完成特定功能的一系列计算机程序指令段,该指令段用于描述所述计算机程序42在所述终端设备4中的执行过程。
所述终端设备4可以是桌上型计算机、笔记本、掌上电脑及云端服务器等计算设备。所述终端设备可包括,但不仅限于,处理器40、存储器41。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4仅仅是终端设备4的示例,并不构成对终端设备4的限定,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例如所述终端设备还可以包括输入输出设备、网络接入设备、总线等。
所称处理器40可以是中央处理单元(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还可以是其他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现成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等。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
所述存储器41可以是所述终端设备4的内部存储单元,例如终端设备4的硬盘或内存。所述存储器41也可以是所述终端设备4的外部存储设备,例如所述终端设备4上配备的插接式硬盘,智能存储卡(Smart Media Card,SMC),安全数字(Secure Digital,SD)卡,闪存卡(Flash Card,FC)等。进一步地,所述存储器41还可以既包括所述终端设备4的内部存储单元也包括外部存储设备。所述存储器41用于存储所述计算机程序以及所述终端设备所需的其他程序和数据。所述存储器41还可以用于暂时地存储已经输出或者将要输出的数据。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了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仅以上述各功能单元、模块的划分进行举例说明,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而将上述功能分配由不同的功能单元、模块完成,即将所述装置的内部结构划分成不同的功能单元或模块,以完成以上描述的全部或者部分功能。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模块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另外,各功能单元、模块的具体名称也只是为了便于相互区分,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上述系统中单元、模块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或记载的部分,可以参见其它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所述集成的模块/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也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所述的计算机程序可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发布于:2023-03-13 09:15:0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patent/3/6969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