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发明涉及
人员管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在疫情下对人员识别管理的计算机管理技术。
背景技术:
2.现有的防疫措施是由防疫工作人员检查,存在以下问题:1、防疫人员工作强度大;2、个别人会用假的健康码蒙骗防疫人员;3、会造成漏检。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提供一种利用计算机的人员识别管理系统,解决了控制人员聚集场所疫情传播采用防疫工作人员检查,存在防疫人员工作强度大、有人用假的健康码蒙骗防疫人员、会有漏检等问题。
5.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利用计算机的人员识别管理系统,在公共场所c设置人流单向出入门,在人流出入门外侧设置有人员输出
通道12和人员输入通道11,人员输入通道11前段设置有快速通道闸3,人员输入通道11中段设置有分支的导出支路13,在人员输入通道11与导出支路13交叉位置设置有分流闸2;上述人员通道上设置信息采集装置4,该信息采集装置包括扫码器41、人脸识别摄像机43、红外线计数器44,信息采集装置分别连接控制器5的输入端,控制器5的输出端连接快速通道闸3、分流闸电机21、语音播放器8和报警铃9,控制器5连接计算机6;管理系统流程如下:(一)人员输入通道11进入口设置语音播放器8,提示人员出示健康码;(二)人员输入通道11前行段侧面设置扫码器41,用于扫描人员健康码,扫码器41将人员健康码传递至控制器5和计算机6,计算机6连接互联网,核对健康码人员的信息;(三)扫码完成后人员前行到快速通道闸3,控制器5控制快速通道闸3开启,人通过后快速通道闸3关闭;(四)在快速通道闸3后段的人员输出通道12侧面设置人脸识别摄像机43,人员通过人脸识别摄像机43识别,计算机6判断人员信息是否与(二)扫描的健康码信息对应;(五)计算机6控制分流闸2动作,控制方式为:1)计算机6通过(二)步骤识别的健康码核对该人员健康信息、行程信息、接种疫苗情况,以此判断该人员是否符合进入公共场所条件,不符合条件,则分流闸2关闭人员输入通道11、开启导出支路13,将人员导出;或,2) 计算机6通过(四)步骤识别的人脸与(二)步骤的健康码不对应,则分流闸2关闭人员输入通道11开启导出支路13,将人员导出;或,3) 计算机6通过(二)步骤识别的健康码核对该人员健康信息、行程信息、接种疫苗情况判断该人员是否符合进入公共场所条件,符合条件,且(四)步骤识别的人脸与健康码人员对应,则分流闸2关闭导出支路13开启人员输入通道11,将人员导入。
6.进一步地,在公共场所c的出入门处设置有红外线计数器44,红外线计数器44将出入人员计数信息传递给控制器5和计算机6,计算机6根据计数信息计算公共场所c内滞留人员数量,人数超过公共场所c内设定的人员数量,则控制器5控制快速通道闸3关闭,同时语音播放器8发出暂时停止入内的语音信息。
7.进一步地,所述人员输入通道11、人员输出通道12和导出支路13两侧均设置护栏14,护栏14由
柱体单元141和护栏杆单元142构成,柱体单元141和护栏杆单元142间隔设置,柱体单元141底端有配重底盘1411、上部有贯通的栏杆安装孔1412;护栏杆单元142两端有插头1421,插头1421插于栏杆安装孔1412中,进而将柱体单元141和护栏杆单元142连接形成护栏14。
8.进一步地,在栏杆安装孔1412内壁上有小孔,小孔端口处设置锁球1413,锁球1413后侧连接弹簧1414,弹簧1414顶在螺纹堵头1415上,螺纹堵头1415与小孔螺纹连接。插头1421插于栏杆安装孔1412中时锁球1413嵌于插头1421上的固定槽1422中,进而将柱体单元141与护栏杆单元142锁定在一起。
9.进一步地,护栏14由柱体单元141和护栏杆单元142组合构成,在每个柱体单元141设置有至少两个栏杆安装孔1412,栏杆安装孔1412之间互呈30度、45度、60度或90度夹角,进而护栏14可以根据场地的需要形成弯曲的角度。
10.进一步地,所述分流闸2安装于人员输入通道11与导出支路13交叉位置的柱体单元141上,分流闸2包括分流闸电机21、小齿轮22、弧形齿圈23、活动环24和门翼25,柱体单元141中部有环形凹槽,活动环24套装于该环形凹槽中且活动环24与柱体单元141之间开成转动式配合,活动环24是两个半环形对接而成,门翼25端部有凹槽,活动环24一侧的对接板插于该凹槽中并通过螺栓固定,进而将门翼25与活动环24固定在一起;弧形齿圈23扣于活动环24另外一对接口外面,螺钉将弧形齿圈23和活动环24固定在一起,在活动环24下方设置有固定环26,固定环26通过螺钉与柱体单元141固定在一起,分流闸电机21固定于固定环26上,分流闸电机21转轴上安装小齿轮22,小齿轮22与弧形齿圈23啮合;分流闸电机21正反转通过齿轮机构带动门翼25在人员输入通道11和导出支路13之间摆动,进而实现人员的导向作用。
11.进一步地,在分流闸电机21和齿轮机构外面还设置有防护罩27,防护罩27是半圆柱形结构,在防护罩27对面设置有两个半环固定体28,两个半环固定体28分别设置于活动环24的上下方,半环固定体28与防护罩27对接位置通过螺栓连接。
12.进一步地,在人脸识别摄像机43处还安装有指纹录入器42,指纹录入器42连接控制器5,人员事先录入指纹信息,在进入人员输入通道11的快速通道闸3后,通过指纹录入器42验证指纹信息替代人脸识别摄像机43进行识别。
13.进一步地,在人脸识别摄像机43上安装有红外线测温器45,在人脸或指纹识别的同时进行人员的体温监测,红外线测温器45连接控制器5,红外线测温器45将体温信息传递给控制器5,当体温不合格时,控制器5控制分流闸2关闭人员输入通道11开启导出支路13,将人员导出。
14.进一步地,还包括电器部件固定杆7,电器部件固定杆7下端有插头71,在柱体单元141顶端有圆孔,插头71插于该圆孔中将电器部件固定杆7固定于柱体单元141上,插头和圆孔上设置有相互配合的螺纹,电器部件固定杆7顶端固定有u形座72,u形座72的两侧一长一
短,信息采集装置4设置于u形座72内,u形座72短的一侧有固定螺栓73将信息采集装置4顶紧固定。
15.本发明的技术效果:1、全程无人化管理,自动人员识别,自动调取健康检测信息、行程信息、疫苗接种信息,自动对合格人员导入、不合格人员导出。减小防疫人员工作量,提高效率。
16.2、采用人脸识别,防止冒用健康码情况发生,提高防疫工作可靠性。
17.3、采用快速通道闸和分流闸,一人一闸,防止漏检。
18.4、采用由单元体组合构成的护栏结构,可以根据场地需要,随意组合,适用性强,采用场地小。
19.5、整体方便拆卸,安装方便,在疫情时随时安装,不使用时便于储存。
附图说明
20.图1是本发明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电器部件连接示意图;图3是护栏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的a-a剖视图;图5是分流闸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图5的b-b剖视图;图7是分流闸安装防护罩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电器部件固定杆结构示意图;图9是快速通道闸外观图。
21.符号说明:公共场所c,人员输入通道11,人员输出通道12,导出支路13,护栏14,柱体单元141,配重底盘1411,栏杆安装孔1412,锁球1413,弹簧1414,螺纹堵头1415,护栏杆单元142,插头1421,固定槽1422,分流闸2,分流闸电机21,小齿轮22,弧形齿圈23,活动环24,门翼25,固定环26,防护罩27,半环固定体28,快速通道闸3,信息采集装置4,扫码器41,指纹录入器42,人脸识别摄像机43,红外线计数器44,红外线测温器45,控制器5,计算机6,电器部件固定杆7,插头71,u形座72,固定螺栓73,语音播放器8,报警铃9。
具体实施方式
22.下面用最佳的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详细的说明。
23.实施例一如图1所示,利用计算机的人员识别管理系统,在公共场所c设置人流单向出入门,在人流出入门外侧设置有人员输出通道12和人员输入通道11,人员输入通道11前段设置有快速通道闸3,人员输入通道11中段设置有分支的导出支路13,在人员输入通道11与导出支路13交叉位置设置有分流闸2;如图2所示,上述人员通道上设置信息采集装置4,该信息采集装置包括扫码器41、人脸识别摄像机43、红外线计数器44,信息采集装置分别连接控制器5的输入端,控制器5的输出端连接快速通道闸3、分流闸电机21、语音播放器8和报警铃9,控制器5连接计算机6;管理系统流程如下:
(一)人员输入通道11进入口设置语音播放器8,提示人员出示健康码;(二)人员输入通道11前行段侧面设置扫码器41,用于扫描人员健康码,扫码器41将人员健康码传递至控制器5和计算机6,计算机6连接互联网,核对健康码人员的信息;(三)扫码完成后人员前行到快速通道闸3,控制器5控制快速通道闸3在(二)扫描完成后5秒内开启,人通过后快速通道闸3关闭;如图9所示,所述快速通道闸3采用现在市场上常规的快速通道闸又称速通门,它是摆动式门翼设计,控制人员进入,门翼关闭时处于行人视线正前方,不会由于行人躲避不及时对人造成伤害.。它由伺服电机驱动门翼,驱动过程轻柔,门翼关闭时,确保冲击力不会对人体造成伤害,较其它运行方式更安全可靠。
24.(四)在快速通道闸3后段的人员输出通道12侧面设置人脸识别摄像机43,人员通过人脸识别摄像机43识别,计算机6判断人员信息是否与(二)扫描的健康码信息对应;人脸识别可以应用支付宝人脸识别程序。
25.(五)计算机6控制分流闸2动作,控制方式为以下1)、2)或3)是:1)计算机6通过(二)步骤识别的健康码核对该人员健康信息、行程信息、接种疫苗情况,以此判断该人员是否符合进入公共场所条件,不符合条件,则分流闸2关闭人员输入通道11、开启导出支路13,将人员导出;2) 计算机6通过(四)步骤识别的人脸与(二)步骤的健康码不对应,则分流闸2关闭人员输入通道11通道开启导出支路13,将人员导出;人脸与健康码人员不对应控制器5控制报警铃9发出报警声音,提示管理人员处理。
26.3) 计算机6通过(二)步骤识别的健康码核对该人员健康信息、行程信息、接种疫苗情况判断该人员是否符合进入公共场所条件,符合条件,且(四)步骤识别的人脸与健康码人员对应,则分流闸2关闭导出支路13通道开启人员输入通道11,将人员导入;(六)在公共场所c的出入门处设置有红外线计数器44,红外线计数器44将出入人员计数信息传递给控制器5和计算机6,计算机6根据计数信息计算公共场所c内滞留人员数量,如果该人数超过公共场所c内设定的人员数量,则控制器5控制快速通道闸3关闭,同时语音播放器8发出暂时停止入内的语音信息。
27.如图3、4所示,所述人员输入通道11、人员输出通道12和导出支路13两侧均设置护栏14,护栏14由柱体单元141和护栏杆单元142构成,柱体单元141和护栏杆单元142间隔设置,柱体单元141底端有配重底盘1411、上部有贯通的栏杆安装孔1412;护栏杆单元142两端有插头1421,插头1421插于栏杆安装孔1412中,进而将柱体单元141和护栏杆单元142连接形成护栏14;所述栏杆安装孔1412和插头1421均为六棱形。在栏杆安装孔1412内壁上有小孔,小孔端口处设置锁球1413,锁球1413后侧连接弹簧1414,弹簧1414顶在螺纹堵头1415上,螺纹堵头1415与小孔螺纹连接。插头1421插于栏杆安装孔1412中时锁球1413嵌于插头1421上的固定槽1422中,进而将柱体单元141与护栏杆单元142锁定在一起。
28.护栏14由柱体单元141和护栏杆单元142组合构成,在每个柱体单元141上设置有自下面上设置有至少两个栏杆安装孔1412,栏杆安装孔1412之间互呈30度、45度、60度或90度夹角,进而护栏14可以根据场地的需要形成弯曲的角度,适用性更强。
29.如图5、6所示,所述分流闸2安装于人员输入通道11与导出支路13交叉位置的柱体单元141上,分流闸2包括分流闸电机21、小齿轮22、弧形齿圈23、活动环24和门翼25,柱体单
元141中部有环形凹槽,活动环24套装于该环形凹槽中且活动环24与柱体单元141之间开成转动式配合,活动环24是两个半环形对接而成,门翼25端部有凹槽,活动环24一侧的对接板插于该凹槽中并通过螺栓固定,进而将门翼25与活动环24固定在一起;弧形齿圈23扣于活动环24另外一对接口外面,螺钉将弧形齿圈23和活动环24固定在一起,螺钉设置于弧形齿圈23的非啮合位置。在活动环24下方设置有固定环26,固定环26通过螺钉与柱体单元141固定在一起,分流闸电机21固定于固定环26上,分流闸电机21转轴上安装小齿轮22,小齿轮22与弧形齿圈23啮合。控制器5控制分流闸电机21动作,分流闸电机21正反转通过齿轮机构带动门翼25在人员输入通道11和导出支路13之间摆动,进而实现人员的导向作用。
30.如图7所示,在分流闸电机21和齿轮机构外面还设置有防护罩27,防护罩27是半圆柱形结构,在防护罩27对面设置有两个半环固定体28,两个半环固定体28分别设置于活动环24的上下方,半环固定体28与防护罩27对接位置通过螺栓连接。
31.实施例二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不同之处在于:在人脸识别摄像机43处还安装有指纹录入器42,指纹录入器42连接控制器5,人员事先录入指纹信息,在进入人员输入通道11的快速通道闸3后,通过指纹录入器42验证指纹信息,这样可以替代人脸识别摄像机43进行识别。
32.实施例三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和二不同之处在于:在人脸识别摄像机43上安装有红外线测温器45,在人脸或指纹识别的同时进行人员的体温监测,红外线测温器45连接控制器5,红外线测温器45将体温信息传递给控制器5,当体温不合格时,控制器5控制分流闸2关闭人员输入通道11开启导出支路13,将人员导出。
33.实施例四如图8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不同之处在于:还包括电器部件固定杆7,电器部件固定杆7下端有插头71,在柱体单元141顶端有圆孔,插头71插于该圆孔中将电器部件固定杆7固定于柱体单元141上,插头和圆孔上设置有相互配合的螺纹,电器部件固定杆7顶端固定有u形座72,u形座72的两侧一长一短,信息采集装置4设置于u形座72内,u形座72短的一侧有固定螺栓73将信息采集装置4顶紧固定。
技术特征:
1.利用计算机的人员识别管理系统,在公共场所设置人流单向出入门,其特征在于:在人流出入门外侧设置有人员输出通道和人员输入通道,人员输入通道前段设置有快速通道闸,人员输入通道中段设置有分支的导出支路,在人员输入通道与导出支路交叉位置设置有分流闸;上述人员通道上设置信息采集装置,该信息采集装置包括扫码器、人脸识别摄像机、红外线计数器,信息采集装置分别连接控制器的输入端,控制器的输出端连接快速通道闸、分流闸电机、语音播放器和报警铃,控制器连接计算机;管理系统流程如下:(一)人员输入通道进入口设置语音播放器,提示人员出示健康码;(二)人员输入通道前行段侧面设置扫码器,用于扫描人员健康码,扫码器将人员健康码传递至控制器和计算机,计算机连接互联网,核对健康码人员的信息;(三)扫码完成后人员前行到快速通道闸,控制器控制快速通道闸开启,人通过后快速通道闸关闭;(四)在快速通道闸后段的人员输出通道侧面设置人脸识别摄像机,人员通过人脸识别摄像机识别,计算机判断人员信息是否与(二)扫描的健康码信息对应;(五)计算机控制分流闸动作,控制方式为:1)计算机通过(二)步骤识别的健康码核对该人员健康信息、行程信息、接种疫苗情况,以此判断该人员是否符合进入公共场所条件,不符合条件,则分流闸关闭人员输入通道、开启导出支路,将人员导出;或,2) 计算机通过(四)步骤识别的人脸与(二)步骤的健康码不对应,则分流闸关闭人员输入通道开启导出支路,将人员导出;或,3) 计算机通过(二)步骤识别的健康码核对该人员健康信息、行程信息、接种疫苗情况判断该人员是否符合进入公共场所条件,符合条件,且(四)步骤识别的人脸与健康码人员对应,则分流闸关闭导出支路开启人员输入通道,将人员导入。2.如权利要求1所述利用计算机的人员识别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在公共场所的出入门处设置有红外线计数器,红外线计数器将出入人员计数信息传递给控制器和计算机,计算机根据计数信息计算公共场所内滞留人员数量,人数超过公共场所内设定的人员数量,则控制器控制快速通道闸关闭,同时语音播放器发出暂时停止入内的语音信息。3.如权利要求1所述利用计算机的人员识别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人员输入通道、人员输出通道和导出支路两侧均设置护栏,护栏由柱体单元和护栏杆单元构成,柱体单元和护栏杆单元间隔设置,柱体单元底端有配重底盘、上部有贯通的栏杆安装孔;护栏杆单元两端有插头,插头插于栏杆安装孔中,进而将柱体单元和护栏杆单元连接形成护栏。4.如权利要求3所述利用计算机的人员识别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栏杆安装孔内壁上有小孔,小孔端口处设置锁球,锁球后侧连接弹簧,弹簧顶在螺纹堵头上,螺纹堵头与小孔螺纹连接;插头插于栏杆安装孔中时锁球嵌于插头上的固定槽中,进而将柱体单元与护栏杆单元锁定在一起。5.如权利要求4所述利用计算机的人员识别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护栏由柱体单元和护栏杆单元组合构成,在每个柱体单元设置有至少两个栏杆安装孔,栏杆安装孔之间互呈30度、45度、60度或90度夹角,进而护栏可以根据场地的需要形成弯曲的角度。
6.如权利要求5所述利用计算机的人员识别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闸安装于人员输入通道与导出支路交叉位置的柱体单元上,分流闸包括分流闸电机、小齿轮、弧形齿圈、活动环和门翼,柱体单元中部有环形凹槽,活动环套装于该环形凹槽中且活动环与柱体单元之间开成转动式配合,活动环是两个半环形对接而成,门翼端部有凹槽,活动环一侧的对接板插于该凹槽中并通过螺栓固定,进而将门翼与活动环固定在一起;弧形齿圈扣于活动环另外一对接口外面,螺钉将弧形齿圈和活动环固定在一起,在活动环下方设置有固定环,固定环通过螺钉与柱体单元固定在一起,分流闸电机固定于固定环上,分流闸电机转轴上安装小齿轮,小齿轮与弧形齿圈啮合;分流闸电机正反转通过齿轮机构带动门翼在人员输入通道和导出支路之间摆动,进而实现人员的导向作用。7.如权利要求6所述利用计算机的人员识别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在分流闸电机和齿轮机构外面还设置有防护罩,防护罩是半圆柱形结构,在防护罩对面设置有两个半环固定体,两个半环固定体分别设置于活动环的上下方,半环固定体与防护罩对接位置通过螺栓连接。8.如权利要求1所述利用计算机的人员识别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在人脸识别摄像机处还安装有指纹录入器,指纹录入器连接控制器,人员事先录入指纹信息,在进入人员输入通道的快速通道闸后,通过指纹录入器验证指纹信息替代人脸识别摄像机进行识别。9.如权利要求8所述利用计算机的人员识别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在人脸识别摄像机上安装有红外线测温器,在人脸或指纹识别的同时进行人员的体温监测,红外线测温器连接控制器,红外线测温器将体温信息传递给控制器,当体温不合格时,控制器控制分流闸关闭人员输入通道开启导出支路,将人员导出。10.如权利要求3所述利用计算机的人员识别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器部件固定杆,电器部件固定杆下端有插头,在柱体单元顶端有圆孔,插头插于该圆孔中将电器部件固定杆固定于柱体单元上,插头和圆孔上设置有相互配合的螺纹,电器部件固定杆顶端固定有u形座,u形座的两侧一长一短,信息采集装置设置于u形座内,u形座短的一侧有固定螺栓将信息采集装置顶紧固定。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利用计算机的人员识别管理系统,涉及在疫情下对人员识别管理的计算机管理技术。在公共场所设置人流单向出入门和导出支路,在人员输入通道与导出支路交叉位置设置有分流闸;采用计算机和设备进行如下管理:人员输入出示健康码;扫描人员健康码,扫码器将人员健康码传递至控制器和计算机,计算机连接互联网,核对健康码人员的信息;控制快速通道闸开启;人员通过人脸识别,计算机判断人员信息是否与健康码信息对应;分流闸动作控制人员的进入或分流。解决了防疫工作人员检查存在防疫人员工作强度大、有人用假的健康码蒙骗防疫人员、会有漏检等问题。会有漏检等问题。会有漏检等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
周屹 郁康博 郁哲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周屹
技术研发日:
2022.08.04
技术公布日:
2022/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