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科技成果转化平台的企业项目申报评估系统

阅读: 评论:0

著录项
  • CN202111264853.2
  • 20211028
  • CN113988629A
  • 20220128
  • 安徽同金科技有限公司
  • 徐磊;蔡翔
  • G06Q10/06
  • G06Q10/06 G06F17/18 G06Q10/10 G06Q50/18

  • 安徽省合肥市肥西县上派镇青年路中街水晶城14栋1403室
  • 安徽(34)
  • 安徽盛世金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宋萍
摘要
本发明涉及项目申报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基于科技成果转化平台的企业项目申报评估系统,包括:用户信息注册;企业信息、经营范围选择;知识产权材料提交;材料和数据库中信息进行对比;用户对专利证书中进行分类;对正在转化的专利信息填写;对于已转化的专利信息填写;对于专利申请文件未转化的专利信息进行填写;将反馈信息与预设信息进行对比;问题反馈,对不足的地方给与补足建议,本方案,通过用户的配合,对不同组合类型进行对应填写,系统将反馈的信息与各项预设信息进行对比,得出各个分项的预估得分,并最终以总分的形式反馈至终端供用户进行参考,以此实现为科技成果产业化评估提供快速、准确的科学方法与依据。
权利要求

1.一种基于科技成果转化平台的企业项目申报评估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用户信息注册;

2)、进行企业信息、经营范围选择;

3)、企业进行知识产权材料提交,系统对其提交的内容进行分析;

4)、系统将材料和数据库中信息进行对比,将材料分为专利申请文件和专利证书两个大类;

5)、用户对专利证书中进行分类,即正在转化专利和以转化专利,对于没有的选项选择跳过;

6)、对于正在转化的专利:用户进行转化程度、解决关键技术数量、开发产品数量、技术评价、预期经济和社会效益信息进行填写,并上传系统,没有则直接跳过;

7)、对于已转化的专利:用户进行投入产出、解决关键技术数量、开发产品数量、技术评价、经济和社会效益信息进行填写,并上传系统,没有则直接跳过;

8)、对于专利申请文件未转化的专利:用户进行成熟程度、技术评价、创新程度、预计产出、预期经济和社会效益信息进行填写,并上传系统,没有则直接跳过;

9)、针对步骤6)、7)、8)任意一项中涉及的转化程度、解决关键技术数量、开发产品数量、技术评价、预期经济和社会效益信息、投入产出、成熟程度、创新程度和预计产出的对应组合类型,系统将反馈的信息与预设信息进行对比,得出各个分项的预估得分,并最终以总分的形式反馈至终端;

10)、针对总分和个单项得分,系统根据对比过程中的信息进行问题反馈,对不足的地方给与补足建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科技成果转化平台的企业项目申报评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6)中,转化程度的预估方式为:用户输入已投资金额和总投资金额,系统计算投资金额占比,并将计算结果和预设范围进行对比,预设范围为:占比大于80%,得25分;占比60%<X≤80%,得19-24分;占比40%<X≤60%,得13-18分;占比20%<X≤40%,得7-12分;占比X≤20%,得1-6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科技成果转化平台的企业项目申报评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6)、7)中,解决关键技术数量的预估方式为:解决关键技术的数量Y≥4,得18-20分;2≤Y≤3,得13-17分;Y=1,得6-12分。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科技成果转化平台的企业项目申报评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6)、7)中,已开发新产品数量的预估方式为:用户使用技术内筒概括的方式,将信息上传,系统将专利的信息和现有技术数据库进行对比,对比后得出结论:技术内容国际领先,得15分;国际先进,得12-14分;国内领先,得9-11分;国内先进,得6-8分;省内先进,得2-5分。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于科技成果转化平台的企业项目申报评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现有技术数据库和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检索系统、以及国际专利检索系统之间进行对接,根据关键信息对比的反馈,计算出技术评价。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科技成果转化平台的企业项目申报评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6)、7)、8)中,技术评价的预估方式为:用户对销售收入及利税进行填写,系统根据金额的大小进行判断,金额>1亿,利税>1千万,为对区域经济有重大影响,得20分;5千万<金额≤1亿,利税>5百万,为对区域经济有较大影响,得15-19分;2千万<金额≤5千万,利税>2百万,为对某方面具有显著影响,得10-14分;1千万<金额≤2千万,利税>1百万,为对某方面具有较大影响,得5-9分;5百万<金额≤1千万,利税>10万,为对某方面具有一定影响,得1-4分。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科技成果转化平台的企业项目申报评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7)中,投入产出的预估方式为:用户对投入产出的净利润和总投资金额进行填写,系统将两者的比值和预设范围进行对比,比值A>25%,得15分;比值15%<A≤25%,得13-14分;比值10%<A≤15%,得10-12分;比值5%<A≤10%,得6-9分;比值A≤5%,得1-5分。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科技成果转化平台的企业项目申报评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8)中,成熟度的预估方式为:用户对成熟度情况进行反馈,对于已完成中试的,得25分;正在中试的,得18-24分;已完成小试的,得10-17分;正在小试的,得1-9分。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基于科技成果转化平台的企业项目申报评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8)中,创新程度的预估方式为:用户对创新程度进行选择,并自己进行预估,选择原始创新和集成创新、消化吸收创新两者中的一种,原始创新得11-15分,集成创新、消化吸收创新得5-10分。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基于科技成果转化平台的企业项目申报评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8)中,预计投入产出的预估方式为:用户对预计净利润和预计投资总额进行估算,两者的比值为预计投入产出,预计投入产出比值A>25%,得20分;比值15%<A≤25%,得16-19分;比值10%<A≤15%,得11-15分;比值5%<A≤10%,得7-10分;比值A≤5%,得1-6分。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项目申报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基于科技成果转化平台的企业项目申报评估系统。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科技成果产业化的需求也越来越高,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在国家或地区中的创新体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是我国的科技成果转化率不高,能在生产中稳定使用且具有一定规模的不足20%,最后形成产业的只有5%左右,其中原因之一就是尚未形成有效的技术市场评估方法与风险控制体制。

为此需要建立一套科学、完整的科技成果产业化评估指标体系,根据科技成果产业化评估的实际情况,采取“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建立和开发一套完善的科技成果产业化评估系统,为科技成果产业化评估提供快速、准确的科学方法与依据。

为了解决上述提出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科技成果转化平台的企业项目申报评估系统。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基于科技成果转化平台的企业项目申报评估系统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科技成果转化平台的企业项目申报评估系统,包括如下步骤:

1)、用户信息注册;

2)、进行企业信息、经营范围选择;

3)、企业进行知识产权材料提交,系统对其提交的内容进行分析;

4)、系统将材料和数据库中信息进行对比,将材料分为专利申请文件和专利证书两个大类;

5)、用户对专利证书中进行分类,即正在转化专利和以转化专利,对于没有的选项选择跳过;

6)、对于正在转化的专利:用户进行转化程度、解决关键技术数量、开发产品数量、技术评价、预期经济和社会效益信息进行填写,并上传系统,没有则直接跳过;

7)、对于已转化的专利:用户进行投入产出、解决关键技术数量、开发产品数量、技术评价、经济和社会效益信息进行填写,并上传系统,没有则直接跳过;

8)、对于专利申请文件未转化的专利:用户进行成熟程度、技术评价、创新程度、预计产出、预期经济和社会效益信息进行填写,并上传系统,没有则直接跳过;

9)、针对步骤6)、7)、8)任意一项中涉及的转化程度、解决关键技术数量、开发产品数量、技术评价、预期经济和社会效益信息、投入产出、成熟程度、创新程度和预计产出的对应组合类型,系统将反馈的信息与预设信息进行对比,得出各个分项的预估得分,并最终以总分的形式反馈至终端;

10)、针对总分和个单项得分,系统根据对比过程中的信息进行问题反馈,对不足的地方给与补足建议。

优选的,所述步骤6)中,转化程度的预估方式为:用户输入已投资金额和总投资金额,系统计算投资金额占比,并将计算结果和预设范围进行对比,预设范围为:占比大于80%,得25分;占比60%<X≤80%,得19-24分;占比40%<X≤60%,得13-18分;占比20%<X≤40%,得7-12分;占比X≤20%,得1-6分。

优选的,所述步骤6)、7)中,解决关键技术数量的预估方式为:解决关键技术的数量Y≥4,得18-20分;2≤Y≤3,得13-17分;Y=1,得6-12分。

优选的,所述步骤6)、7)中,已开发新产品数量的预估方式为:用户使用技术内筒概括的方式,将信息上传,系统将专利的信息和现有技术数据库进行对比,对比后得出结论:技术内容国际领先,得15分;国际先进,得12-14分;国内领先,得9-11分;国内先进,得6-8分;省内先进,得2-5分。

优选的,所述现有技术数据库和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检索系统、以及国际专利检索系统之间进行对接,根据关键信息对比的反馈,计算出技术评价。

优选的,所述步骤6)、7)、8)中,技术评价的预估方式为:用户对销售收入及利税进行填写,系统根据金额的大小进行判断,金额>1亿,利税>1千万,为对区域经济有重大影响,得20分;5千万<金额≤1亿,利税>5百万,为对区域经济有较大影响,得15-19分;2千万<金额≤5千万,利税>2百万,为对某方面具有显著影响,得10-14分;1千万<金额≤2千万,利税>1百万,为对某方面具有较大影响,得5-9分;5百万<金额≤1千万,利税>10万,为对某方面具有一定影响,得1-4分。

优选的,所述步骤7)中,投入产出的预估方式为:用户对投入产出的净利润和总投资金额进行填写,系统将两者的比值和预设范围进行对比,比值A>25%,得15分;比值15%<A≤25%,得13-14分;比值10%<A≤15%,得10-12分;比值5%<A≤10%,得6-9分;比值A≤5%,得1-5分。

优选的,所述步骤8)中,成熟度的预估方式为:用户对成熟度情况进行反馈,对于已完成中试的,得25分;正在中试的,得18-24分;已完成小试的,得10-17分;正在小试的,得1-9分。

优选的,所述步骤8)中,创新程度的预估方式为:用户对创新程度进行选择,并自己进行预估,选择原始创新和集成创新、消化吸收创新两者中的一种,原始创新得11-15分,集成创新、消化吸收创新得5-10分。

优选的,所述步骤8)中,预计投入产出的预估方式为:用户对预计净利润和预计投资总额进行估算,两者的比值为预计投入产出,预计投入产出比值A>25%,得20分;比值15%<A≤25%,得16-19分;比值10%<A≤15%,得11-15分;比值5%<A≤10%,得7-10分;比值A≤5%,得1-6分。

综上所述,本发明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通过用户的配合,在终端页面中对转化程度、解决关键技术数量、开发产品数量、技术评价、预期经济和社会效益信息、投入产出、成熟程度、创新程度和预计产出的对应组合类型进行对应填写,系统将反馈的信息与各项预设信息进行对比,得出各个分项的预估得分,并最终以总分的形式反馈至终端供用户进行参考,以此实现为科技成果产业化评估提供快速、准确的科学方法与依据。

图1是发明实施例的整体流程框图。

图2是发明实施例的转化程度流程框图。

图3是发明实施例的解决关键技术数量流程框图。

图4是发明实施例的已开发新产品数量流程框图。

图5是发明实施例的技术评价流程框图。

图6是发明实施例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流程框图。

图7是发明实施例的投入产出流程框图。

图8是发明实施例的成熟度流程框图。

图9是发明实施例的创新程度流程框图。

图10是发明实施例的预计投入产出流程框图。

以下结合附图1-10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一种基于科技成果转化平台的企业项目申报评估系统。

实施例一:

参照图1-10,一种基于科技成果转化平台的企业项目申报评估系统,包括如下步骤:

1)、用户信息注册,独立的企业采用独立的账号密码进行登录;

2)、进行企业信息、经营范围选择,弹出的界面中设置有多个选项,包括企业基本信息,经营范围,财务状况,专利情况等;

3)、企业进行知识产权材料提交,系统对其提交的内容进行分析,优选的对专利申请号进行填写,便于检测专利的有效性;

4)、系统将材料和数据库中信息进行对比,将材料分为专利申请文件和专利证书两个大类,数据库的信息为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检索系统中所能检索到的专利案件信息;

5)、用户对专利证书中进行分类,即正在转化专利和以转化专利,对于没有的选项选择跳过;

6)、对于正在转化的专利:用户进行转化程度、解决关键技术数量、开发产品数量、技术评价、预期经济和社会效益信息进行填写,并上传系统,没有则直接跳过;转化程度的预估方式为:用户输入已投资金额和总投资金额,系统计算投资金额占比,并将计算结果和预设范围进行对比,预设范围为:占比大于80%,得25分;占比60%<X≤80%,得19-24分;占比40%<X≤60%,得13-18分;占比20%<X≤40%,得7-12分;占比X≤20%,得1-6分;解决关键技术数量的预估方式为:解决关键技术的数量Y≥4,得18-20分;2≤Y≤3,得13-17分;Y=1,得6-12分;已开发新产品数量的预估方式为:用户使用技术内筒概括的方式,用户同样可以采用粘贴复制专利文件中信息的方式,将信息上传,系统将专利的信息和现有技术数据库进行对比,对比后得出结论:技术内容国际领先,得15分;国际先进,得12-14分;国内领先,得9-11分;国内先进,得6-8分;省内先进,得2-5分,现有技术数据库和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检索系统、以及国际专利检索系统之间进行对接,根据关键信息对比的反馈,计算出技术评价;技术评价的预估方式为:用户对销售收入及利税进行填写,优选的填写方式可以采用精准填写,对于正在转化的专利和为转化的专利进行预估填写,系统根据金额的大小进行判断,金额>1亿,利税>1千万,为对区域经济有重大影响,得20分;5千万<金额≤1亿,利税>5百万,为对区域经济有较大影响,得15-19分;2千万<金额≤5千万,利税>2百万,为对某方面具有显著影响,得10-14分;1千万<金额≤2千万,利税>1百万,为对某方面具有较大影响,得5-9分;5百万<金额≤1千万,利税>10万,为对某方面具有一定影响,得1-4分;

7)、对于已转化的专利:用户进行投入产出、解决关键技术数量、开发产品数量、技术评价、经济和社会效益信息进行填写,并上传系统,没有则直接跳过;解决关键技术数量的预估方式为:解决关键技术的数量Y≥4,得18-20分;2≤Y≤3,得13-17分;Y=1,得6-12分;已开发新产品数量的预估方式为:用户使用技术内筒概括的方式,用户同样可以采用粘贴复制专利文件中信息的方式,将信息上传,系统将专利的信息和现有技术数据库进行对比,对比后得出结论:技术内容国际领先,得15分;国际先进,得12-14分;国内领先,得9-11分;国内先进,得6-8分;省内先进,得2-5分,现有技术数据库和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检索系统、以及国际专利检索系统之间进行对接,根据关键信息对比的反馈,计算出技术评价;技术评价的预估方式为:用户对销售收入及利税进行填写,优选的填写方式可以采用精准填写,对于正在转化的专利和为转化的专利进行预估填写,系统根据金额的大小进行判断,金额>1亿,利税>1千万,为对区域经济有重大影响,得20分;5千万<金额≤1亿,利税>5百万,为对区域经济有较大影响,得15-19分;2千万<金额≤5千万,利税>2百万,为对某方面具有显著影响,得10-14分;1千万<金额≤2千万,利税>1百万,为对某方面具有较大影响,得5-9分;5百万<金额≤1千万,利税>10万,为对某方面具有一定影响,得1-4分;投入产出的预估方式为:用户对投入产出的净利润和总投资金额进行填写,系统将两者的比值和预设范围进行对比,比值A>25%,得15分;比值15%<A≤25%,得13-14分;比值10%<A≤15%,得10-12分;比值5%<A≤10%,得6-9分;比值A≤5%,得1-5分;

8)、对于专利申请文件未转化的专利:用户进行成熟程度、技术评价、创新程度、预计产出、预期经济和社会效益信息进行填写,并上传系统,没有则直接跳过;技术评价的预估方式为:用户对销售收入及利税进行填写,优选的填写方式可以采用精准填写,对于正在转化的专利和为转化的专利进行预估填写,系统根据金额的大小进行判断,金额>1亿,利税>1千万,为对区域经济有重大影响,得20分;5千万<金额≤1亿,利税>5百万,为对区域经济有较大影响,得15-19分;2千万<金额≤5千万,利税>2百万,为对某方面具有显著影响,得10-14分;1千万<金额≤2千万,利税>1百万,为对某方面具有较大影响,得5-9分;5百万<金额≤1千万,利税>10万,为对某方面具有一定影响,得1-4分;成熟度的预估方式为:用户对成熟度情况进行反馈,对于已完成中试的,得25分;正在中试的,得18-24分;已完成小试的,得10-17分;正在小试的,得1-9分;创新程度的预估方式为:用户对创新程度进行选择,并自己进行预估,选择原始创新和集成创新、消化吸收创新两者中的一种,原始创新得11-15分,集成创新、消化吸收创新得5-10分;预计投入产出的预估方式为:用户对预计净利润和预计投资总额进行估算,两者的比值为预计投入产出,预计投入产出比值A>25%,得20分;比值15%<A≤25%,得16-19分;比值10%<A≤15%,得11-15分;比值5%<A≤10%,得7-10分;比值A≤5%,得1-6分;

9)、针对步骤6)、7)、8)任意一项中涉及的转化程度、解决关键技术数量、开发产品数量、技术评价、预期经济和社会效益信息、投入产出、成熟程度、创新程度和预计产出的对应组合类型,系统将反馈的信息与预设信息进行对比,得出各个分项的预估得分,各分项预估得分相加后,最终以总分的形式反馈至终端;

10)、针对总分和个单项得分,系统根据对比过程中的信息进行问题反馈,对不足的地方给与补足建议。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本文发布于:2023-03-13 07:48:1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patent/3/6952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