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lng冷能综合利用系统
技术领域
1.本
实用新型涉及能源回收利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lng冷能综合利用系统。
背景技术:
2.lng(液化天然气)在进入天然气管网前需要提前气化升温,lng气化过程中会释放大量的冷能,目前这些冷能因为不能存储而损失在海水或者空气中,因此,亟待一种改进的技术来解决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这一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lng冷能综合利用系统,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lng冷能综合利用系统,包括lng储存
装置、lng深冷利用装置、一级换冷站、二级换冷站、终端应用,
所述lng储存装置通过第一lng输送管与lng深冷利用装置相连,所述lng深冷利用装置通过液态ng输送管与一级换冷站相连,所述一级换冷站通过第一冷媒输送管与若干二级换冷站相连,所述一级换冷站还与ng返回管相连,所述二级换冷站分别通过第二冷媒输送管与若干终端应用相连,所述lng储存装置还通过第二lng输送管与一级换冷站相连。
5.优选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lng冷能综合利用系统,其中,所述lng储存装置由lng接收站、lng卫星站及lng储罐构成。
6.优选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lng冷能综合利用系统,其中,所述lng深冷利用装置为lng冷能发电装置。
7.优选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lng冷能综合利用系统,其中,所述一级换冷站和二级换冷站之间还设置有第一级加压泵。
8.优选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lng冷能综合利用系统,其中,所述二级换冷站和终端应用之间还设置有第二级加压泵。
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0.通过液化天然气冷能直接应用和通过载冷介质之间的多级换热实现液化天然气的冷能的综合充分利用,从而实现能源回收利用,节省资源的同时,还节省成本。
附图说明
11.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框架结构示意图;
12.图2为lng冷能发电综合利用原理示意图。
13.图中:lng储存装置1、lng深冷利用装置2、一级换冷站3、二级换冷站4、终端应用5、第一lng输送管6、液态ng输送管7、第一冷媒输送管8、ng返回管9、第二冷媒输送管10、第二lng输送管11。
具体实施方式
14.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15.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内”、“外”、“上”、“下”、“两侧”、“一端”、“另一端”“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16.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lng冷能综合利用系统,包括lng储存装置1、lng深冷利用装置2、一级换冷站3、二级换冷站4、终端应用5,lng储存装置1由lng接收站、lng卫星站及lng储罐构成,lng储存装置1通过第一lng输送管6与lng深冷利用装置2相连,lng深冷利用装置2为lng冷能发电装置,lng深冷利用装置2通过液态ng输送管7与一级换冷站3相连,一级换冷站3通过第一冷媒输送管8与若干二级换冷站4相连,一级换冷站3和二级换冷站4之间还设置有第一级加压泵,以实现lng的加压输送,一级换冷站3还与ng返回管9相连,二级换冷站4分别通过第二冷媒输送管10与若干终端应用5相连,二级换冷站4和终端应用5之间还设置有第二级加压泵,以实现二级冷媒的加压输送,lng储存装置1还通过第二lng输送管与一级换冷站3相连。
17.请参阅图2,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lng接收站冷能综合利用的方法,利用lng冷能发电及发电后冷能综合利用,包括:从lng接收站输送来的低温高压状态的lng(-155℃,10mpa),进入lng冷能发电装置,经过#1换热器与循环
工质换热,温度升高至-70℃左右。经过#3换热器与透平出口循环工质换热后温度升高至-34℃左右,并被气化为气态。-34℃左右的液化天然气与lng接收站剩余的lng混合后,进入一级换冷站3,通过一级冷媒进行换热升温,得到高温的ng气及降温后的一级冷媒,ng气通过ng返回管道返回至lng接收站气化器或者空浴式气化器。一般的,lng冷能发电装置、一级换冷站3离lng接收站地理位置靠近。降温后的一级冷媒通过第一冷媒输送管输送至二级换冷站4,一般的,二级换冷站离一级换冷站地理位置较远,与终端应用地理位置较近。通过二级冷媒对一级冷媒进行二级换热升温,得到高温一级冷媒和低温的二级冷媒。所述的一级冷媒在一级换热器和二级换热器之间循环,二级冷媒通过第二冷媒输送管输送至终端应用。
18.本技术实例中,所述液化天然气冷能综合利用的方法还包括:
19.冷能发电装置中循环工质(r125)在#1透平中做功产生电量,做功之后的循环工质温度降低为-65℃左右,压力降低为0.03mpa;另外一个循环的循环工质(r125)在#2透平中做功产生电量,做功之后的循环工质温度降低为-25℃左右,压力降低为0.18mpa。#1透平出口的循环工质进入#1换热器,温度降至-70℃依次进入#1增压泵、#2换热器,工质被加热至-34℃;#2透平出口的循环工质被分为两部分,按照70%左右的循环工质进入#3换热器与lng换热,温度降低至-35℃左右;#2透平出口的循环工质被分为两部分,按照70%左右的循环工质进入#3换热器与lng换热,温度降低至-35℃左右;另一部分30%左右的循环工质进入#2换热器经换热后变为-35℃液态工质;经过#2、#3换热器换热后的工质换热后汇合进入#2增压
泵,将压力升高后进入#5换热器;经过#2、#3换热器换热后的工质换热后汇合进入#2增压泵,将压力升高后进入#5换热器;#2、#3换热器换热后的循环工质经过#4、#5换热器升温气化后进入#1、#2透平进行发电。其中,冷能发电工质为r125;一级冷媒为甲醇;二级冷媒为乙二醇水溶液。
20.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中冷能直接应用方式不限定lng冷能发电,包含所有冷能直接利用应用形式。
21.本技术通过液化天然气冷能直接应用和通过载冷介质之间的多级换热实现液化天然气的冷能的综合充分利用,从而实现能源回收利用,节省资源的同时,还节省成本。
22.本实用新型未详述之处,均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的公知技术。
23.最后所要说明的是:以上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和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技术特征:
1.一种lng冷能综合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lng储存装置(1)、lng深冷利用装置(2)、一级换冷站(3)、二级换冷站(4)、终端应用(5),所述lng储存装置(1)通过第一lng输送管(6)与lng深冷利用装置(2)相连,所述lng深冷利用装置(2)通过液态ng输送管(7)与一级换冷站(3)相连,所述一级换冷站(3)通过第一冷媒输送管(8)与若干二级换冷站(4)相连,所述一级换冷站(3)还与ng返回管(9)相连,所述二级换冷站(4)分别通过第二冷媒输送管(10)与若干终端应用(5)相连,所述lng储存装置(1)还通过第二lng输送管(11)与一级换冷站(3)相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lng冷能综合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lng储存装置(1)由lng接收站、lng卫星站及lng储罐构成。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lng冷能综合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lng深冷利用装置(2)为lng冷能发电装置。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lng冷能综合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级换冷站(3)和二级换冷站(4)之间还设置有第一级加压泵。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lng冷能综合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二级换冷站(4)和终端应用(5)之间还设置有第二级加压泵。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LNG冷能综合利用系统,包括LNG储存装置、LNG深冷利用装置、一级换冷站、二级换冷站、终端应用,LNG储存装置通过第一LNG输送管与LNG深冷利用装置相连,LNG深冷利用装置出来的液态NG与LNG储存装置LNG混合后通过输送管与一级换冷站相连,一级换冷站通过第一冷媒输送管与若干二级换冷站相连,一级换冷站还与NG返回管相连,二级换冷站分别通过第二冷媒输送管与若干终端应用相连,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通过液化天然气冷能直接应用和通过载冷介质之间的多级换热实现液化天然气的冷能的综合充分利用,从而实现能源回收利用,节省资源的同时,还节省成本。还节省成本。还节省成本。
技术研发人员:
吴国其 黄卫杰 周鼎程 孟庆岩 刘兴炜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江苏洋口港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2.11.29
技术公布日:
2023/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