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06Q50/18 G06Q10/06 G06F16/35 G06F16/33
1.一种基于ERP软件的知识产权布局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00:基于ERP数据库生成技术集、专利集、资金核算集;
步骤200:基于技术集生成至少一个技术属性,基于技术属性形成至少一个技术关键词;基于专利集生成至少一个专利属性,基于技术关键词形成至少一个专利关键词;基于技术关键词与专利关键词生成技术功效矩阵图及年度走势图;
步骤300:基于技术功效矩阵图、年度走势图核算技术成本,计算替代方案成本及自主改进方案成本;
步骤400:基于两部分的成本计算是否将技术进行专利申请、预估专利可能带来的价值、控制专利维持年限;
步骤500:生成导出专利价值评估报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ERP软件的知识产权布局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00中
所述技术集是基于ERP系统中生产管理系统数据链、工具管理系统数据链、设备管理系统数据链生成的集合;包括问题子集、与问题集对应的替代方案集、自主的改进方案集;
专利集包括是基于技术集整合的专利集合;包括现有生产管理系统数据链、工具管理系统数据链、设备管理系统数据链存在的现有专利子集、完全自主专利子集、外部接入的专利数据集;
资金核算集是基于ERP系统所产生的成本集合;包括现有技术生产成本集、替代技术方案成本集、自主的改进方案成本集。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ERP软件的知识产权布局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200中基于技术集生成至少一个技术属性,基于技术属性形成至少一个技术关键词;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211:提取数据;从基于ERP系统基于ERP系统中生产管理系统数据链、工具管理系统数据链、设备管理系统数据链生成的集合中提取BOM表、事故处理报告单;提取BOM表中的物料编号备用;提取事故处理报告单质量事故的部分备用;
步骤212:数据合并;基于事故处理报告将具有相连关系放入物料编号归类至一组;再基于事故处理报告单的频次将所有的组进行分类;
步骤213:筛选数据;对于物料部分,提取BOM表对应的数量及价格即可获取对应的成本;对于事故处理部分先进行损失计算获得单次成本,同时叠加入分为同一组的物料成本,在与频次相乘获得总的成本;再基于成本的顺序进行排列;以自主方案的成本作为阈值筛除物料及事故处理报告的数据;
步骤214:提取关键词;基于算法提取事故处理报告中的事故原因部分,提取事故的关键词作为技术关键词。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ERP软件的知识产权布局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200中基于专利集生成至少一个专利属性,基于技术属性形成至少一个专利关键词;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221:基于IPC分类号对专利进行分类,每个专利生成至少一个专利属性;
步骤223:基于专利属性与技术关键词进行关联度分析;
步骤224:基于关联度分析获得专利关键词列表;
步骤225:基于置信度对专利关键词列表进行数据筛除,生成筛除后的专利关键词列表。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ERP软件的知识产权布局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200匹配关系生成技术功效矩阵图及年度走势图的步骤如下:
步骤231:基于技术关键词作为技术功效矩阵图的纵坐标;
步骤232:将专利关键词基于发明原理进行归类,将发明原理作为技术功效矩阵图的横坐标;
步骤233:生成技术功效矩阵图;
步骤234:基于专利关键词进行检索,生成年度走势图。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ERP软件的知识产权布局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00基于技术功效矩阵图、年度走势图核算技术成本步骤如下:
步骤311:基于技术功效矩阵图确定技术密集区、技术稀疏区、技术空白区;
步骤312:基于技术稀疏区、技术空白区对所有的专利进行分类;
步骤313:基于年度走势图确定萌芽期、成长期、成熟区、衰退区将专利再次分类获得萌芽期、成长期部分的数据;
步骤314:基于分类好的数据中的专利关键词在专利池中进行筛选,建立许可协议的成本。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ERP软件的知识产权布局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00计算替代方案成本及自主改进方案成本步骤如下:
步骤321:基于现有技术的数据寻替代方案,建立替代成本;
步骤322:基于自主改进方案计算自主方案成本。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ERP软件的知识产权布局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00具体的步骤如下将生成的许可协议的成本、替代成本、自主方案成本进行比较分析,具体的如下:
步骤410:是否将技术进行专利申请;依据许可协议的成本与替代成本的结果进行分级评判;
步骤420:预估专利可能带来的价值;确定自主方案成本处在年度走势图,确定萌芽期、成长期、成熟区、衰退区的权重因子;基于权重因子计算价值预估结果;
步骤430:控制专利维持年限;步骤420得到的预估结果生成专利维持年限预估结果。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ERP软件的知识产权布局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00生成导出专利价值评估报告的具体内容包括技术功效矩阵图、年度走势图、是否将技术进行专利申请的预估结果、预估专利可能带来的价值的预估结果、控制专利维持年限的预估结果。
一种基于ERP软件的知识产权布局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知识产权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ERP软件的知识产权布局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国家对知识产权的重视,我国知识产权的创造和环境发展水平明显提升,对于高价值专利逐渐重视。但在已获专利权的专利在法律稳定性、运用维权等方面都存在一定问题,专利价值难以实现,更无从谈及高价值。常提及的专利价值定量评估可以缓解该问题,但专利价值评估报告一般由专利律师、专利交易专家、财务专家、技术专家四类经过繁杂的分析、调研、评估才能对专利的价值进行定量的评估。另外,根据上述评估方法作出的专利价值评估报告能否应对未来面临的技术压力是一方面,另一方面从上文的内容便可知道完成一份专利价值评估报告不仅对人力要求以外还对物力、资金有所要求,任一个环节出现问题,评估准确性将受到实际的影响。
基于上述问题进而衍生出如下两个问题:
1、专利价值评估报告只是一种从旁的辅助手段,但仍旧无法保证能够应对未来的技术风险;基于此如何简化上述提到的方法里中间的流程和步骤,衍生出可以帮助评估专利价值的手段?
2、从上文可知专利价值评估报告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极富含金量的,尽管在能否应对未来的技术风险仍旧存在一定的疑问,但不可否认其所需要投入的人力、物力的要求极高,因此一般而言只有大中型企业会在产品布局时专门定制专利价值评估报告;那么对于中小型企业如何确定自有的知识产权是有价值的,从现有的研究来看中小型企业对于知识产权方面的资金投入占比较低;专利是技术映射,而技术衍生于人及资金;在无法确定知识产权对于自身带来的效益有多高的情况下加大专利的投入那必然需要面对几个风险:
1)自主研发的技术形成专利之后,知识产权的贬值率无法确定;尤其是现在的技术日新月异的情况下,同等替代的技术越多,意味着技术风险越大,贬值率越高;随之而来就容易让中小型企业主产生在知识产权方面的投入容易打水漂,申请专利无法带来价值的想法,进而逐渐减少对知识产权的投入。
2)专利公开后也代表技术相应的公开,如果要完整的保护专利,则需要依赖专利构建技术壁垒,是一笔较大的投入;若不构建技术壁垒,竞争对手利用专利规避手段对专利进行技术规避;这样一来自主研发的技术可能会付之东流,专利的投入也打了水漂,随之而来的影响就是企业主更愿意将自己的技术作为商业秘密而不进行专利保护。
基于上述的内容,申请人提出一种基于ERP软件的知识产权布局方法,其核心在于利用ERP软件的特点与知识产权结合;ERP的主要特点简而言之就是财务管理出发形成整体的管理系统;基于ERP的知识产权的布局就是从财务管理出发来管理自有的技术,决定是否将技术进行专利申请、预估专利可能带来的价值、控制专利维持年限;相较于传统的知识产权布局依赖于专利评估、专利挖掘的方式而言,从财务管理的角度出发更容易满足中小型企业对于知识产权保护的需求,确定需要、确定有价值,从这些角度出发更符合中小型企业的要求。
发明内容
(一)技术方案
本发明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基于ERP软件的知识产权布局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00:基于ERP数据库生成技术集、专利集、资金核算集;
步骤200:基于技术集生成至少一个技术属性,基于技术属性形成至少一个技术关键词;基于专利集生成至少一个专利属性,基于技术关键词形成至少一个专利关键词;基于技术关键词与专利关键词生成技术功效矩阵图及年度走势图;
步骤300:基于技术功效矩阵图、年度走势图核算技术成本,计算替代方案成本及自主改进方案成本;
步骤400:基于两部分的成本计算是否将技术进行专利申请、预估专利可能带来的价值、控制专利维持年限;
步骤500:生成导出专利价值评估报告。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说明,所述步骤100中
所述技术集是基于ERP系统中生产管理系统数据链、工具管理系统数据链、设备管理系统数据链生成的集合;包括问题子集、与问题集对应的替代方案集、自主的改进方案集;
专利集包括是基于技术集整合的专利集合;包括现有生产管理系统数据链、工具管理系统数据链、设备管理系统数据链存在的现有专利子集、完全自主专利子集、外部接入的专利数据集;
资金核算集是基于ERP系统所产生的成本集合;包括现有技术生产成本集、替代技术方案成本集、自主的改进方案成本集。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说明,所述步骤200中基于技术集生成至少一个技术属性,基于技术属性形成至少一个技术关键词;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211:提取数据;从基于ERP系统基于ERP系统中生产管理系统数据链、工具管理系统数据链、设备管理系统数据链生成的集合中提取 BOM表、事故处理报告单;提取BOM表中的物料编号备用;提取事故处理报告单质量事故的部分备用;
步骤212:数据合并;基于事故处理报告将具有相连关系放入物料编号归类至一组;再基于事故处理报告单的频次将所有的组进行分类;
步骤213:筛选数据;对于物料部分,提取BOM表对应的数量及价格即可获取对应的成本;对于事故处理部分先进行损失计算获得单次成本,同时叠加入分为同一组的物料成本,在与频次相乘获得总的成本;再基于成本的顺序进行排列;以自主方案的成本作为阈值筛除物料及事故处理报告的数据;
步骤214:提取关键词;基于算法提取事故处理报告中的事故原因部分,提取事故的关键词作为技术关键词。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说明,所述步骤200中基于专利集生成至少一个专利属性,基于技术属性形成至少一个专利关键词;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221:基于IPC分类号对专利进行分类,每个专利生成至少一个专利属性;
步骤223:基于专利属性与技术关键词进行关联度分析;
步骤224:基于关联度分析获得专利关键词列表;
步骤225:基于置信度对专利关键词列表进行数据筛除,生成筛除后的专利关键词列表。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说明,所述步骤200匹配关系生成技术功效矩阵图及年度走势图的步骤如下:
步骤231:基于技术关键词作为技术功效矩阵图的纵坐标;
步骤232:将专利关键词基于发明原理进行归类,将发明原理作为技术功效矩阵图的横坐标;
步骤233:生成技术功效矩阵图;
步骤234:基于专利关键词进行检索,生成年度走势图。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说明,所述步骤300基于技术功效矩阵图、年度走势图核算技术成本步骤如下:
步骤311:基于技术功效矩阵图确定技术密集区、技术稀疏区、技术空白区;
步骤312:基于技术稀疏区、技术空白区对所有的专利进行分类;
步骤313:基于年度走势图确定萌芽期、成长期、成熟区、衰退区将专利再次分类获得萌芽期、成长期部分的数据;
步骤314:基于分类好的数据中的专利关键词在专利池中进行筛选,建立许可协议的成本。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说明,所述步骤300计算替代方案成本及自主改进方案成本步骤如下:
步骤321:基于现有技术的数据寻替代方案,建立替代成本;
步骤322:基于自主改进方案计算自主方案成本。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说明,所述步骤400具体的步骤如下将生成的许可协议的成本、替代成本、自主方案成本进行比较分析,具体的如下:
步骤410:是否将技术进行专利申请;依据许可协议的成本与替代成本的结果进行分级评判;
步骤420:预估专利可能带来的价值;确定自主方案成本处在年度走势图,确定萌芽期、成长期、成熟区、衰退区的权重因子;基于权重因子计算价值预估结果;
步骤430:控制专利维持年限;步骤420得到的预估结果生成专利维持年限预估结果。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说明,所述步骤500生成导出专利价值评估报告的具体内容包括技术功效矩阵图、年度走势图、是否将技术进行专利申请的预估结果、预估专利可能带来的价值的预估结果、控制专利维持年限的预估结果。
(二)有益效果
本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发明的核心在于利用 ERP软件的特点与知识产权结合;ERP的主要特点是简而言之从就是财务管理出发形成整体的管理系统;基于ERP的知识产权的布局就是从财务管理出发来管理自有的技术,决定是否将技术进行专利申请、预估专利可能带来的价值、控制专利维持年限;相较于传统的知识产权布局依赖于专利评估、专利挖掘的方式而言,从财务管理的角度出发更容易满足中小型企业对于知识产权保护的需求,确定需要、确定有价值,从这些角度出发更符合中小型企业的要求。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步骤100:基于ERP数据库生成技术集、专利集、资金核算集;
所述技术集是基于ERP系统中生产管理系统数据链、工具管理系统数据链、设备管理系统数据链生成的集合;包括问题子集、与问题集对应的替代方案集、自主的改进方案集;
专利集包括是基于技术集整合的专利集合;包括现有生产管理系统数据链、工具管理系统数据链、设备管理系统数据链存在的现有专利子集、完全自主专利子集、外部接入的专利数据集;
资金核算集是基于ERP系统所产生的成本集合;包括现有技术生产成本集、替代技术方案成本集、自主的改进方案成本集。
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本实施例是基于已经应用ERP软件的中小型企业,其次本实施例所应对的领域是以制造业为主的中小型企业。其原因在于制造业为主的数据文件较为成熟,将其进行转化与分析的结果可信度较高,相对于新兴行业而言如互联网企业等结果的可信度较为不足;究其原因就在于传统的制造行业较为成熟,其生长的态势都符合一定的规律;而现有如互联网、芯片制造行业的规律仍处在摸索当中,诸如传统的18-24 个月更新迭代的摩尔定律放置于现有的互联网行业也不一定适应,结果更容易出现偏差;同时本实施例所提及的是否将技术进行专利申请的预估结果、预估专利可能带来的价值的预估结果、控制专利维持年限的预估结果其结果对应的是以实用新型与发明为主要出发点的分析结果;对于外观专利,因其具有较强的主观特性,所以在本实施例中所得到的结果不对应于外观专利的分析研判。同时需要声明的是,本实施例是依赖于企业拥有自主研发的技术角度出发的,若是企业没有拥有自主研发的技术,那么本发明方法的也就没有开始的基础。
步骤200:基于技术集生成至少一个技术属性,基于技术属性形成至少一个技术关键词;基于专利集生成至少一个专利属性,基于技术关键词形成至少一个专利关键词;基于技术关键词与专利关键词生成技术功效矩阵图及年度走势图;
具体的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211:提取数据;从基于ERP系统基于ERP系统中生产管理系统数据链、工具管理系统数据链、设备管理系统数据链生成的集合中提取 BOM表、事故处理报告单;提取BOM表中的物料编号备用;提取事故处理报告单质量事故的部分备用;
步骤212:数据合并;基于事故处理报告将具有相连关系放入物料编号归类至一组;再基于事故处理报告单的频次将所有的组进行分类;
步骤213:筛选数据;对于物料部分,提取BOM表对应的数量及价格即可获取对应的成本;对于事故处理部分先进行损失计算获得单次成本,同时叠加入分为同一组的物料成本,在与频次相乘获得总的成本;再基于成本的顺序进行排列;以自主方案的成本作为阈值筛除物料及事故处理报告的数据;
步骤214:提取关键词;基于算法提取事故处理报告中的事故原因部分,提取事故的关键词作为技术关键词。
步骤211至214的最终目的在于从ERP系统的各个模块中提取关键词,而关键词的提取方法依赖于关键词背后所依赖的物料、事故的成本进行筛除,从成本的角度出发获得对应的关键词;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关键词的提取方法有很多种,本实施例采用的是词库+词频的思路出发,具体的如下:
a.将分类好的物料编号转化为其对应的物料名称,如“100214011”对应“曲轴箱”;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BOM表在每个企业中定制的规律、要求都不一样,具体的需要看企业ERP系统中对于物料编号与规格的映射方式,此处不再过多赘述;物料名称生成为关键词;
b.事故处理报告中的事故原因部分进行文本提取,采用JIEBA词库对文本进行分词、去停用词,将整段文本划分,获得所需要的关键词;在采用较为常用的TF-IDF算法对关键词进行排序,TF-IDF法的优点在于算法较为简单,关键词的提取也较为有效;具体的原理如下:
TF=(某个关键词在文档中出现的次数)/(文档的总次数)
IDF=log((语料库的文档总数)/(包含某个关键词的文档数+1))
TF-IDF=TF*IDF
上述三个式子中TF代表词频,IDF代表逆文档频率,TF-IDF是对文本所有候选关键词进行加权处理,根据权值对关键词进行排序。TF-IDF 法是较为常见的手段,上述内容仅为展示该算法的原理,对于如何实施及运行不再做过多的赘述。
通过上述的两个步骤即可获得我们所需要的关键词;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步骤212:数据合并的目的是因为事故处理往往也会建立BOM表格,形成物料成本的计算,如果不讲两个部分进行重合,则直接导致后续步骤发生偏离,最后影响评判的结果。
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步骤213:筛选数据;对于物料部分,提取BOM 表对应的数量及价格即可获取对应的成本;对于事故处理部分先进行损失计算获得单次成本,同时叠加入分为同一组的物料成本,在与频次相乘获得总的成本;再基于成本的顺序进行排列;以自主方案的成本作为阈值筛除物料及事故处理报告的数据;其目的在于更加精确的核算成本,频次的计算方法可以是单个月度、季度或者年度进行计算,并无限制,但从实际的保证结果精度的角度出发,本实施例以年度作为频次这一数值的提取时间段,即次/年。
技术关键词提取完成后需要对现有的专利技术进行提取筛选和分析;并到对应的关键词;
步骤221:基于IPC分类号对专利进行分类,每个专利生成至少一个专利属性;
步骤223:基于专利属性与技术关键词进行关联度分析;
步骤224:基于关联度分析获得专利关键词列表;
步骤225:基于置信度对专利关键词列表进行数据筛除,生成筛除后的专利关键词列表。
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步骤221至步骤225所提及的专利涵盖所用设备、装置、系统的所有专利,既包括自主研发的已经申请的专利,也包括许可实施的专利,也包括现有的专利数据库,并无限制;那么基于数据量庞杂的专利数据库而言,需要利用上述步骤完成的技术关键词构件检索公式对专利数据进行筛选,基于此种角度出发衍生出步骤221至步骤225;其中步骤223具体的是将技术关键词转化为IPC分类号,在基于IPC分类号与专利属性进行关联性分析,获得专利关键词列表;此时仍存在较大的问题就是专利数据库得到的数据仍较为庞杂,需要近一步筛除不需要的关键词;在此处采用较为简单的置信度计算进行筛除;置信度是专利数据中专包括多个技术关键词的条件概率,置信度的计算公式如下:
Confidence=Freq(A∩B)/Freq(A)
如某个关键词A其的专利申请次数是10000次,包含关键词A又包括关键词B的专利申请次数是8000次;包含关键词A又包括关键词C的专利申请次数是2000次,说明A∩B组合申请专利的置信度是80%,A∩C组合申请专利的置信度是20%;这说明A与B在技术上的关联性比B强,基于置信度可以进行两种方向的筛除一种是置信度大于60%的进行保留,一种是置信度大于40%的进行筛除;前者可以忽的更多的现有技术方案,后者可以形成技术规避的辅助性意见;上述的例子只是选择简单地三种关键词进行解释说明,也可以选择更多的关键词进行进一步细化,此处不再做过多的赘述。
步骤231:基于技术关键词作为技术功效矩阵图的纵坐标;
步骤232:将专利关键词基于发明原理进行归类,将发明原理作为技术功效矩阵图的横坐标;
步骤233:生成技术功效矩阵图;
步骤234:基于专利关键词进行检索,生成年度走势图。
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此处所说的发明原理其源自于TRIZ理论提出的 40条发明原理,其公信力较高,并非是自主分析归纳的原理;其分类的方式采用人工标注分类的手段进行处理,正常的技术功效矩阵图横纵坐标为技术特征和技术功效,但事实上如果需要解决流程繁杂的问题,需要利用计算机提出一种可以利用计算机解决技术功效可替代数据的方式,因此在此处将发明原理作为坐标,其原因还在于基于发明与案例可使进一步利用技术矛盾矩阵解决问题。
步骤300:基于技术功效矩阵图、年度走势图核算技术成本,计算替代方案成本及自主改进方案成本;具体的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311:基于技术功效矩阵图确定技术密集区、技术稀疏区、技术空白区;
步骤312:基于技术稀疏区、技术空白区对所有的专利进行分类;
步骤313:基于年度走势图确定萌芽期、成长期、成熟区、衰退区将专利再次分类获得萌芽期、成长期部分的数据;
步骤314:基于分类好的数据中的专利关键词在专利池中进行筛选,建立许可协议的成本。
此步骤的目的在于确定专利实施许可的成本,现有的主要依赖与专利池的价格最为考量,未来可依照开放许可的成本来计算;许可协议的成本主要的如下:
a.依据关键词检索专利池获取专利数据;
b.基于专利数据提取与之对应的许可价格,基于许可价格从高到低排序取,取平均值作为最终的许可价格;
c.基于许可价格乘以1.2-1.8的权重因子;
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权重因子应对的是萌芽期、成长期、成熟区、衰退区四个部分,每个部分的权重因子如下:萌芽期1.8、成长期1.6、成熟区1.4、衰退区1.2;设立权重因子的目的在于专利只是技术文件,而引入专利还需要设备等因素的成本考量,而一般而言技术萌芽期时价格最贵,其权重因子就最高,而衰退区与其相反。
计算替代方案成本及自主改进方案成本步骤如下:
步骤321:基于现有技术的数据寻替代方案,建立替代成本;
步骤322:基于自主改进方案计算自主方案成本。
计算替代方案成本及自主改进方案成本就正常而言企业都有一个较为清晰的区间范围,因此此处不再过多赘述。
步骤400:基于两部分的成本计算是否将技术进行专利申请、预估专利可能带来的价值、控制专利维持年限;具体的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410:是否将技术进行专利申请;依据许可协议的成本与替代成本的结果进行分级评判;
自主改进方案成本是X则分级公式如下:
a.X<(1.2-1.8)*许可价格*(0.3-0.7);
b.X<替代成本*(0.3-0.7);
当X同时满足a、b两式时建议申请;当X满足a、b两式中的一式时可以申请;当X都不满足a、b两式时建议不申请;
步骤420:预估专利可能带来的价值;确定自主方案成本处在年度走势图,确定萌芽期、成长期、成熟区、衰退区的权重因子;基于权重因子计算价值预估结果;
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预估结果并不代表真正的价格区间,其代表的应该解释为专利可能带来价值的概率大小;
以实用新型为例;
设定专利可能带来价值的概率为Y,权重因子为萌芽期1-0.9、成长期0.8-0.6、成熟区0.5-0.4、衰退区0.3-0.1;
Y=(X*权重因子)/许可成本
步骤430:控制专利维持年限;步骤420得到的预估结果生成专利维持年限预估结果。
以实用新型为例;
维持年限Z为E*10;
式中E代表权重因子,权重因子为萌芽期1-0.9、成长期0.8-0.6、成熟区0.5-0.4、衰退区0.3-0.1;因此Z对应的维持年限为10-9年、8- 6年、5-4年、3-1年;
步骤500:生成导出专利价值评估报告。导出专利价值评估报告的具体内容包括技术功效矩阵图、年度走势图、是否将技术进行专利申请的预估结果、预估专利可能带来的价值的预估结果、控制专利维持年限的预估结果。
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上述内容计算得到的结果仅仅是评估报告,其主要作为辅助的用处,因此可以说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将庞杂的数据库进行规整、计算结果形成专利报告,实现专利价值评估报告的作用,但显而易见的相较于传统的专利评估报告的评估流程,本发明方法更为简便,对于中小型企业而言,更能够了解自主的技术是否将技术进行专利申请、预估专利可能带来的价值、控制专利维持年限;从某种角度而言,从财务出发更能够辅助中小型企业进行决策。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本文发布于:2023-03-13 06:07:0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patent/3/6935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