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06Q50/18 G06F17/30
1.一种基于后向引用的技术寿命指数数据库生成方法,包括:
引用期间核算部针对属于特定分类的多个注册专利全部,按所述注册专利,核算作为 注册专利的注册年度与所述注册专利的被引用专利的注册年度的差异值的引用期间的步 骤;
第一统计值核算部针对所述多个注册专利全部,按所述注册专利,核算按所述注册专 利核算的作为引用期间统计值的第一统计值的步骤;及
第二统计值核算部核算作为关于按所述注册专利核算的第一统计值全部的统计值的 第二统计值的的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后向引用的技术寿命指数数据库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特定分类为
IPC分类、CPC分类、US Class分类、F-Term分类及FI分类中某一种以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后向引用的技术寿命指数数据库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统计值为按所述注册专利核算的引用期间的最大值、最小值、平均值、中央 值、Q1及Q3中某一种以上,
其中Q1为后25%的平均值,而Q3为前25%的平均值。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后向引用的技术寿命指数数据库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统计值为按所述注册专利核算的第一统计值的最大值、最小值、平均值、中央 值、Q1及Q3中某一种以上。
5.一种利用基于后向引用的技术寿命指数数据库的注册专利的收益预计期间核算方 法,包括:
中央值选择部在基于后向引用的技术寿命指数数据库中,选择要核算收益预计期间的 注册专利所属特定分类的中央值的步骤;
经济寿命核算部利用所述选择的中央值,核算所述要核算收益预计期间的注册专利的 经济寿命的步骤;
残存寿命核算部利用所述核算的经济寿命,核算所述要核算收益预计期间的注册专利 的残存寿命的步骤;
有效经济寿命核算部利用所述核算的残存寿命和所述要核算收益预计期间的注册专 利的法律残存权利期间,核算所述要核算收益预计期间的注册专利的有效经济寿命的步 骤;及
收益预计期间核算部利用所述核算的有效经济寿命和所述要核算收益预计期间的注 册专利的产业化所需期间,核算所述要核算收益预计期间的注册专利的收益预计期间的步 骤。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利用基于后向引用的技术寿命指数数据库的注册专利的收益 预计期间核算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核算经济寿命的步骤通过如下数学式进行核算:
经济寿命=要核算收益预计期间的注册专利所属特定分类的中央值*(1+技术寿命影 响因素评价合计/20)。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利用基于后向引用的技术寿命指数数据库的注册专利的收益 预计期间核算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核算残存寿命的步骤是,
在所述核算的经济寿命中,减去所述要核算收益预计期间的注册专利的注册年度经过 年数进行核算。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利用基于后向引用的技术寿命指数数据库的注册专利的收益 预计期间核算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核算有效经济寿命的步骤是,
选择所述核算的残存寿命与所述要核算收益预计期间的注册专利的法律残存权利期 间中较小者进行核算。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利用基于后向引用的技术寿命指数数据库的注册专利的收益 预计期间核算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核算收益预计期间的步骤是,
在所述核算的有效经济寿命基础上,加上所述要核算收益预计期间的注册专利的产业 化所需期间进行核算。
10.根据权利要求5~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利用基于后向引用的技术寿命指数数据库的 注册专利的收益预计期间核算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Web上提供所述利用基于后向引用的技术寿命指数数据库的注册专利的收益预计期 间核算方法。
本发明涉及基于后向引用的技术寿命指数数据库生成方法及利用其的注册专利 的收益预计期间核算方法。更详细而言,涉及一种将作为注册专利的注册年度和相应注册 专利的被引用专利的注册年度的差异值的引用期间,按照既定的统计进行数据库化,能够 利用其核算注册专利的收益预计期间的方法。
以往曾只局限于有形对象的价值评价已扩大到诸如技术的无形对象,将其称为技 术价值评价。无形对象由于对象自身不象有形有对象那样可以看到,同时象市场及经济状 况等一样大量受到多样因素影响,所以技术价值评价只能依赖于专家的经验,因此,技术价 值评价的结果存在主观方面非常强的问题。
为了解决这种问题,提出了利用反映了技术发展动向的专利数据来执行定量性分 析的技术价值评价方法,结果,能够预测相应技术可以在市场中利用的期间及收益预计期 间。但是,作为以往利用专利数据的技术价值评价方法,CLT(Cited-patent Life Time)指 数利用法利用了美国专利分类(USPC),在技术寿命的决定方面,应用领域的选择不方便,采 用了算出前向引用期间的方式,因此,需新计算关于全体基础数据的引用寿命期间,因而数 据更新消耗过多时间和精力,存在难以定期最新化的问题。
另一方面,作为另一种以往利用专利数据的技术价值评价方法,TCT(Technology Cycle Time)指数利用法为了完善CLT指数利用法的问题,虽然采用了算出后向引用期间的 方式,但由于以美国专利说明书为基准全盘考虑引用文献(References Cited),因而连与 相应注册专利类似度低的被引用专利也全部包括在内,存在技术寿命指数的准确度低的问 题,同时,由于连注册年度久远的被引用专利也全部包括在内,因而存在技术寿命指数无法 适宜地反映最新技术发展动向的问题。因此要求一种新型进步的技术寿命指数数据库及利 用其的注册专利的收益预计期间核算方法,只包含与注册专利类似度高的被引用专利,在 能够提高技术寿命指数的准确度的同时,能够在技术寿命指数中忠实反映最新技术发展的 动向。本发明与此相关。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日本公开专利公报第2008-046963号(2008.02.28)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课题是提供一种能够提高要核算收益预计期间的注册专利 的技术寿命指数准确度的数据库及利用其的注册专利的收益预计期间核算方法。
本发明要解决的另一技术课题是提供一种能够在要核算收益预计期间的注册专 利的技术寿命指数中忠实反映最新技术发展动向的数据库及利用其的注册专利的收益预 计期间核算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课题不限于以上言及的技术课题,未言及的其它技术课题是普通技 术人员可以从以下记载而明确理解的。
技术方案
旨在达成所述技术课题的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基于后向引用的技术寿命指数数 据库生成方法包括:引用期间核算部针对属于特定分类的多个注册专利全部,按所述注册 专利,核算作为注册专利的注册年度与所述注册专利的被引用专利的注册年度的差异值的 引用期间的步骤;第一统计值核算部针对所述多个注册专利全部,按所述注册专利,核算按 所述注册专利核算的作为引用期间统计值的第一统计值的步骤;及第二统计值核算部核算 作为关于按所述注册专利核算的第一统计值全部的统计值的第二统计值的步骤。
根据一个实施例,所述特定分类可以为IPC分类、CPC分类、US Class分类、F-Term 分类及FI分类中某一种以上。
根据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统计值可以为按所述注册专利核算的引用期间的最大 值、最小值、平均值、中央值、Q1(后25%的平均值)及Q3(前25%的平均值)中某一种以上。
根据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统计值可以为按所述注册专利核算的第一统计值的最 大值、最小值、平均值、中央值、Q1及Q3中某一种以上。
旨在达成所述技术课题的本发明又一实施例的利用基于后向引用的技术寿命指 数数据库的注册专利的收益预计期间核算方法包括:中央值选择部在基于后向引用的技术 寿命指数数据库中,选择要核算收益预计期间的注册专利所属特定分类的中央值的步骤; 经济寿命核算部利用所述选择的中央值,核算所述要核算收益预计期间的注册专利的经济 寿命的步骤;残存寿命核算部利用所述核算的经济寿命,核算所述要核算收益预计期间的 注册专利的残存寿命的步骤;有效经济寿命核算部利用所述核算的残存寿命和所述要核算 收益预计期间的注册专利的法律残存权利期间,核算所述要核算收益预计期间的注册专利 的有效经济寿命的步骤;及收益预计期间核算部利用所述核算的有效经济寿命和所述要核 算收益预计期间的注册专利的产业化所需期间,核算所述要核算收益预计期间的注册专利 的收益预计期间的步骤。
根据一个实施例,所述核算经济寿命的步骤可以通过如下数学式进行核算:
经济寿命=要核算收益预计期间的注册专利所属特定分类的中央值*(1+技术寿 命影响因素评价合计/20)。
根据一个实施例,所述核算残存寿命的步骤可以在所述核算的经济寿命中,减去 所述要核算收益预计期间的注册专利的注册年度经过年数进行核算。
根据一个实施例,所述核算有效经济寿命的步骤可以选择所述核算的残存寿命与 所述要核算收益预计期间的注册专利的法律残存权利期间中较小者进行核算。
根据一个实施例,所述核算收益预计期间的步骤可以在所述核算的有效经济寿命 基础上,加上所述要核算收益预计期间的注册专利的产业化所需期间进行核算。
根据一个实施例,可以在Web上提供所述利用基于后向引用的技术寿命指数数据 库的注册专利的收益预计期间核算方法。
有益效果
根据如上所述的本发明,在核算技术寿命指数方面,只将在审查过程中,审查员因 与注册专利类似度高的理由而引用的被引用专利包含在内,因而具有能够提高核算的技术 寿命指数的准确度的效果。
另外,可以利用中央值与标准偏差,过滤未能反映最新技术发展动向的注册年度 久远的被引用专利,因而具有核算的技术寿命指数能够忠实反映最新技术发展动向的效 果。
本发明的效果不限于以上言及的效果,未言及的其它效果是普通技术人员可以从 以下记载而明确理解的。
图1是显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基于后向引用的技术寿命指数数据库生成装置的 全体构成的图。
图2是显示注册年度久远的被引用专利通过过滤基准而去除的样子的图。
图3是显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基于后向引用的技术寿命指数数据库生成方法的 整体顺序图的图。
图4是显示针对2015年在美国注册的注册专利,按IPC分类构建技术寿命指数数据 库的样子的图。
图5是显示本发明又一实施例的利用基于后向引用的技术寿命指数数据库的注册 专利的收益预计期间核算装置的全体构成的图。
图6是显示技术寿命影响因素评价指标的图。
图7是显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利用基于后向引用的技术寿命指数数据库的注册 专利的收益预计期间核算方法的整体顺序图的图。
图8是显示在Web上提供利用基于后向引用的技术寿命指数数据库的注册专利的 收益预计期间核算方法的画面的图。
附图标记的说明
100:基于后向引用的技术寿命指数数据库生成装置
110:引用期间核算部
120:第一统计值核算部
130:第二统计值核算部
200:利用基于后向引用的技术寿命指数数据库的注册专利的收益预计期间核算 装置
210:中央值选择部
220:经济寿命核算部
230:残存寿命核算部
240:有效经济寿命核算部
250:收益预计期间核算部
下面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如果参照后面与附图一同详细叙 述的实施例,本发明的优点及特征以及达成其的方法将会明确。但是,本发明并非限定于以 下公开的实施例,可以以互不相同的多样形态体现,不过,本实施例提供用于使本发明的公 开更完整,向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完整地告知发明的范畴,本发明只由权利要 求项的范畴所定义。在通篇说明书中,相同参照符号指称相同构成要素。
如果没有不同的定义,本说明书中使用的所有术语(包括技术及科学术语)可以用 作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共同理解的意义。另外,只要未明确地特别定义,一 般使用的字典中定义的术语不得过于或过度地解释。本说明书中使用的术语用于说明实施 例,并非要限制本发明。在本说明书中,只要语句中未特别言及,单数型也包括复数型。
本说明书中使用的“包括(comprises)”及/或“包括的(comprising)”,意指言及的 构成要素、步骤、动作及/或元件不排出一个以上其它构成要素、步骤、动作及/或元件的存 在或追加。
下面根据附图,对本发明进行更详细说明。
图1是显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基于后向引用的技术寿命指数数据库生成装置 100的全体构成的图。这只是用于达成本发明目的的优选实施例,当然可以根据需要而添加 或删除一部分构成。
引用期间核算部110针对属于特定分类的多个注册专利全部,按注册专利,核算作 为注册专利的注册年度与注册专利的被引用专利的注册年度的差异值的引用期间。其中, 如果更具体地说明引用期间,例如,如果注册专利1的注册年度为2015年,注册专利1的被引 用专利1的注册年度为2013年,那么,引用期间为2015年减去2013年后的2年。另外,当注册 专利1的被引用专利的个数为多个时,例如,如果被引用专利1的注册年度为2013年,被引用 专利2的注册年度为2011年,那么,引用期间为2015年减去2013年后的2年,2015年减去2011 年后的4年。并非一个注册专利的被引用专利必须只存在一个,这是因为,根据情况,存在多 个被引用专利的情形比比皆是。因此,在被引用专利为3个的情况下,引用期间核算3个,在 被引用专利为4个的情况下,引用期间核算4个。但是,无论哪种情形,被引用专利必须是已 注册的专利。这是因为注册年度的差异为引用期间。
另外,其中,被引用专利可以是注册专利的被引用专利全部,但可以只以审查过程 中被审查员引用的被引用专利为对象来核算引用期间。例如,如果注册专利1的被引用专利 存在被引用专利1、被引用专利2、被引用专利3等3个,审查过程中被审查员引用的被引用专 利为被引用专利2和被引用专利3,那么,引用期间核算部110可以只核算被引用专利2与被 引用专利3的引用期间,由此可以提高最终核算的技术寿命指数的准确度。这是因为审查员 引用的被引用专利可以视为与相应注册专利类似度高,因此可以容易地预测技术寿命也将 显示出类似的趋势。
引用期间核算部110针对多个注册专利全部核算引用期间,例如,个别地核算注册 专利1的引用期间、注册专利2的引用期间乃至注册专利n(其中,n为正整数)的引用期间。这 是因为如果通过一个注册专利的引用期间而核算技术寿命指数,则其可靠性会下降,无法 反映统计性数值的结果。
另外,其中,优选多个注册专利是按国家分类的。这是因为专利权由于属地主义原 则,权利范围只在注册的国家内发挥作用,技术寿命指数也会因各个国家的市场及经济状 况而异。因此,优选对美国国内注册专利全部的引用期间、韩国国内注册专利全部的引用期 间、日本国内注册专利全部的引用期间、中国国内注册专利全部的引用期间等进行分类并 核算。
另一方面,多个注册专利所属的特定分类可以为IPC分类、CPC分类、USClass分类、 F-Term分类及FI分类中的某一种,最优选利用所有国家普遍大量使用的IPC分类。这是因为 在核算互不相同国家中的技术寿命指数方面,如果使用不同的分类,则其可靠性会下降,在 统一性方面也不推荐。
第一统计值核算部120针对多个注册专利全部,按注册专利,核算作为按注册专利 核算的引用期间的统计值的第一统计值。其中,第一统计值更具体而言,可以为按注册专利 核算的引用期间的最大值、最小值、平均值、中央值、Q1(后25%的平均值)及Q3(前25%的平 均值)中某一种以上,最优选包括全部而核算第一统计值。这是因为根据注册专利所属的技 术分类,利用何种项目来核算技术寿命指数会不同。
举一个例子进行说明。如果注册专利1的被引用专利为5个,引用期间分别为10年、 9年、12年、6年、8年,那么,注册专利1的第一统计值为最大值12年、最小值6年、平均值9年、 中央值9年、Q1 6年、Q3 12年。
另一方面,第一统计值核算部120按注册专利核算第一统计值,针对所述说明的注 册专利1~注册专利n,个别地全部核算第一统计值,此时,第一统计值也核算n个。另外,曾 提到优选多个注册专利是按国家分类的,因此,优选第一统计值也针对在特定国家注册的 注册专利进行分类并核算。
第二统计值核算部130核算作为按注册专利核算的第一统计值全部的统计值的第 二统计值。其中,第二统计值可以为第一统计值核算部120按注册专利核算的第一统计值的 最大值、最小值、平均值、中央值、Q1(后25%的平均值)及Q3(前25%的平均值)中某一种以 上,最优选象第一统计值一样,包括全部而核算第二统计值。由此,可以生成关于注册专利 所属特定分类的技术寿命指数数据库。
进一步地,第二统计值核算部130可以还核算按注册专利核算的第一统计值的标 准偏差。由此,可以过滤未反映最新技术发展动向的注册年度久远的被引用专利。如果参照 图2而可以确认,例如,如果把过滤基准定为中央值+标准偏差,那么,与图2中斜线部分相应 的注册年度久远的被引用专利通过过滤而去除,因此只留下注册年度比较近的被引用专 利,可以更好地反映最新技术发展的动向。
下面利用所述说明的基于后向引用的技术寿命指数数据库生成装置100的个别构 成,说明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基于后向引用的技术寿命指数数据库生成方法。
图3是显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基于后向引用的技术寿命指数数据库生成方法的 整体顺序图的图。这只是用于达成本发明目的的优选实施例,当然可以根据需要而添加或 删除一部分步骤。
首先,引用期间核算部110针对属于特定分类的多个注册专利全部,按注册专利, 核算作为注册专利的注册年度与注册专利的被引用专利的注册年度的差异值的引用期间 S310。
其中,如果更具体说明引用期间,例如,如果注册专利1的注册年度为2015年、注册 专利1的被引用专利1的注册年度为2013年,那么,引用期间为2015年减去2013年后的2年。 另外,如果注册专利1的被引用专利的个数为多个,例如,被引用专利1的注册年度为2013 年、被引用专利2的注册年度为2011年,那么,引用期间为2015年减去2013年的2年,2015年 减去2011年的4年。一个注册专利的被引用专利并非必须只存在一个,这是因为根据情况, 存在多个被引用专利的情形比比皆是。因此,在被引用专利为3个的情况下,引用期间核算3 个,在被引用专利为4个的情况下,引用期间核算4个。但是,无论哪种情形,被引用专利必须 是已注册的专利。这是因为注册年度的差异为引用期间。
另外,其中,被引用专利可以是注册专利的被引用专利全部,但可以只以审查过程 中被审查员引用的被引用专利为对象来核算引用期间。例如,如果注册专利1的被引用专利 存在被引用专利1、被引用专利2、被引用专利3等3个,审查过程中被审查员引用的被引用专 利为被引用专利2和被引用专利3,那么,引用期间核算部110可以只核算被引用专利2与被 引用专利3的引用期间,由此可以提高最终核算的技术寿命指数的准确度。这是因为审查员 引用的被引用专利可以视为与相应注册专利类似度高,因此可以容易地预测技术寿命也将 显示出类似的趋势。
引用期间核算部110针对多个注册专利全部核算引用期间,例如,个别地核算注册 专利1的引用期间、注册专利2的引用期间乃至注册专利n(其中,n为正整数)的引用期间。如 果通过一个注册专利的引用期间核算技术寿命指数,则其可靠性会下降,无法反映统计性 数值的结果。
另外,其中,优选多个注册专利是按国家分类的。这是因为专利权由于属地主义原 则,权利范围只在注册的国家内发挥作用,技术寿命指数也会因各国家的市场及经济状况 而异。因此,优选对美国国内注册专利全部的引用期间、韩国国内注册专利全部的引用期 间、日本国内注册专利全部的引用期间、中国国内注册专利全部的引用期间等进行分类并 核算。
另一方面,多个注册专利所属的特定分类可以为IPC分类、CPC分类、USClass分类、 F-Term分类及FI分类中的某一种,最优选利用所有国家普遍大量使用的IPC分类。这是因为 在核算互不相同国家中的技术寿命指数方面,如果使用不同的分类,则其可靠性会下降,在 统一性方面不推荐。
然后,第一统计值核算部120针对多个注册专利全部,按注册专利,核算作为按注 册专利核算的引用期间的统计值的第一统计值S320。
其中,第一统计值更具体可以为按注册专利核算的引用期间的最大值、最小值、平 均值、中央值、Q1(后25%的平均值)及Q3(前25%的平均值)中某一种以上,最优选包括全部 而核算第一统计值。这是因为根据注册专利所属的技术分类,利用何种项目来核算技术寿 命指数会不同。
举一个例子进行说明。如果注册专利1的被引用专利为5个,引用期间分别为10年、 9年、12年、6年、8年,那么,注册专利1的第一统计值为最大值12年、最小值6年、平均值9年、 中央值9年、Q1 6年、Q3 12年。
另一方面,第一统计值核算部120按注册专利核算第一统计值,针对所述说明的注 册专利1~注册专利n,个别地全部核算第一统计值,此时,第一统计值也核算n个。另外,曾 提到优选多个注册专利为按国家分类的,因此,优选第一统计值也针对在特定国家注册的 注册专利进行分类并核算。
最后,第二统计值核算部130核算作为按注册专利核算的第一统计值全部的统计 值的第二统计值S330。
其中,第二统计值可以为第一统计值核算部120按注册专利核算的第一统计值的 最大值、最小值、平均值、中央值、Q1(后25%的平均值)及Q3(前25%的平均值)中某一种以 上,最优选象第一统计值一样,包括全部而核算第二统计值。
进一步地,第二统计值核算部130可以还核算按注册专利核算的第一统计值的标 准偏差。由此,可以过滤未能反映最新技术发展动向的注册年度久远的被引用专利。如果参 照图2则可以确认,例如,如果把过滤基准定为中央值+标准偏差,则与图2中斜线部分相应 的注册年度久远的被引用专利通过过滤而去除,因此只留下注册年度比较近的被引用专 利,可以更好地反映最新技术发展的动向。
另一方面,其中作为过滤基准的中央值+标准偏差只是一个实施例,根据需要,当 然也可以利用诸如平均值+标准偏差、Q3+标准偏差等的第一统计值中的某一种和标准偏差 来设置过滤基准。
根据所述说明的S210~S230步骤,生成基于后向引用的技术寿命指数数据库,这 可以在图4中确认。图4显示了针对2015年在美国注册的注册专利,按IPC分类构建技术寿命 指数数据库的样子,作为代表被引用专利全体的个数的指数的CNT、作为全部合算引用期间 的指数的SUM、作为代表分散的指数的V,可以视为并非必须包含的选择事项。
生成的技术寿命指数数据库存储于服务器(图中未示出,包括云服务器),获得授 权的用户可以利用,由此,可以核算注册专利的收益预计期间。下面,对本发明又一实施例 的利用基于后向引用的技术寿命指数数据库的注册专利的收益预计期间核算装置200及方 法进行说明。
图5是显示本发明又一实施例的利用基于后向引用的技术寿命指数数据库的注册 专利的收益预计期间核算装置200的全体构成的图。这只是用于达成本发明目的的优选实 施例,当然可以根据需要而添加或删除一部分构成。
其中,收益预计期间可视为可以通过相应注册专利的实施而产生收益的期间,即, 技术寿命期间,应理解为与注册专利的存续期间相异的概念。
中央值选择部210在基于后向引用的数据库中,选择要核算收益预计期间的注册 专利所属的特定分类的中央值。例如,当要核算收益预计期间的注册专利所属的IPC分类为 A01D时,在基于后向引用的数据库中,选择A01D的中央值。此时,如果参照图4,选择12年。
另一方面,中央值选择部210是在核算收益预计期间方面,在要利用中央值的情况 下所利用的构成,在要核算平均值或Q3等的情况下,可以利用其平均值选择部(图中未示 出)或Q3选择部(图中未示出)。
经济寿命核算部220利用中央值选择部210选择的中央值,核算要核算收益预计期 间的注册专利的经济寿命。其中,经济寿命可以通过如下数学式核算。
经济寿命=要核算收益预计期间的注册专利所属的特定分类的中央值*(1+技术 寿命影响因素评价合计/20)
另一方面,技术寿命影响因素评价可以视为会对核算收益预计期间造成影响的关 于内部及外部环境的10种评价指标,图示于图6中。一般是由相关技术领域的专家进行评 价,但经济寿命核算部220也可以通过相应注册专利的名称等,在Web上收集资料并自行评 价。下面根据图6所示,以技术寿命影响因素评价合计为-1分的情形为基准进行说明。
作为要核算收益预计期间的注册专利所属分类的A01D的中央值为12年,技术寿命 影响因素评价合计为-1分,因此,根据所述数学式,相应注册专利的经济寿命为12*(1+(-1/ 20)),核算为11.4年。
残存寿命核算部230利用经济寿命核算部220核算的经济寿命,核算要核算收益预 计期间的注册专利的残存寿命。这是从经济寿命中减去相应注册专利的注册年度经过年数 进行核算,如果要核算收益预计期间的注册专利注册经过2年,那么,11.4年-2年,残存寿命 核算为9.4年。
有效经济寿命核算部240利用残存寿命核算部230核算的残存寿命和要核算收益 预计期间的注册专利的法律残存权利期间,核算相应注册专利的有效经济寿命。这是选择 残存寿命与相应注册专利的法律残存权利期间中较小者,要核算收益预计期间的注册专利 的残存寿命为9.4年,如果法律残存权利期间(从专利权的存续期间到期日中减去申请日至 注册日的期间及注册年度经过年数后的期间)为17年,则有效经济寿命核算为作为更小值 的9.4年。由于是核算有效经济寿命,因而反映了即使法律残存权利期间长却也无法始终产 生收益的状况,有效经济寿命比法律残存权利期间长的相反情形也一样。
收益预计期间核算部250利用有效经济寿命核算部240核算的有效经济寿命和要 核算收益预计期间的注册专利的产业化所需期间,核算要核算收益预计期间的注册专利的 收益预计期间。其中,产业化所需期间意味着为了利用相应注册专利而产生收益的产业化 所需的时间,每项注册专利会各不相同。因此,优选产业化所需期间由用户输入获取,收益 预计期间核算部250也可以通过相应注册专利的名称等,在Web上收集资料并自行输入。另 一方面,收益预算期间在有效经济寿命基础上加上注册专利的产业化所需期间而核算。如 果要核算收益预计期间的注册专利的有效经济寿命为9.4年、产业化所需期间为1年,那么, 9.4年+1年,最终收益预计期间核算为10.4年。
下面利用所述说明的利用基于后向引用的技术寿命指数数据库的注册专利的收 益预计期间核算装置200的个别构成,说明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利用基于后向引用的技术 寿命指数数据库的注册专利的收益预计期间核算方法。
图7是显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利用基于后向引用的技术寿命指数数据库的注册 专利的收益预计期间核算方法的整体顺序图的图。这只是用于达成本发明目的的优选实施 例,当然可以根据需要而添加或删除一部分步骤。
首先,中央值选择部210在基于后向引用的数据库中,选择要核算收益预计期间的 注册专利所属的特定分类的中央值S710。
例如,当要核算收益预计期间的注册专利所属的IPC分类为A01D时,在基于后向引 用的数据库中,选择A01D的中央值。此时,如果参照图4,选择12年。
另一方面,中央值选择部210是在核算收益预计期间方面,在要利用中央值的情况 下所利用的构成,在要核算平均值或Q3等的情况下,其平均值选择部(图中未示出)或Q3选 择部(图中未示出)执行S710步骤。
然后,经济寿命核算部220利用中央值选择部210选择的中央值,核算要核算收益 预计期间的注册专利的经济寿命S720。
其中,经济寿命可以通过如下数学式核算。
经济寿命=要核算收益预计期间的注册专利所属的特定分类的中央值*(1+技术 寿命影响因素评价合计/20)
另一方面,技术寿命影响因素评价可以视为会对核算收益预计期间造成影响的关 于内部及外部环境的10种评价指标,图示于图6中。一般是由相关技术领域的专家进行评 价,但经济寿命核算部220也可以通过相应注册专利的名称等,在Web上收集资料并自行评 价。下面根据图6所示,以技术寿命影响因素评价合计为-1分的情形为基准进行说明。
作为要核算收益预计期间的注册专利所属分类的A01D的中央值为12年,技术寿命 影响因素评价合计为-1分,因此,根据所述数学式,相应注册专利的经济寿命为12*(1+(-1/ 20)),核算为11.4年。
然后,残存寿命核算部(230)利用经济寿命核算部220核算的经济寿命,核算要核 算收益预计期间的注册专利的残存寿命S730。
这是从经济寿命中减去相应注册专利的注册年度经过年数进行核算,如果要核算 收益预计期间的注册专利注册经过2年,那么,11.4年-2年,残存寿命核算为9.4年。
然后,有效经济寿命核算部240利用残存寿命核算部230核算的残存寿命和要核算 收益预计期间的注册专利的法律残存权利期间,核算相应注册专利的有效经济寿命S740。
这是选择残存寿命与相应注册专利的法律残存权利期间中较小者,要核算收益预 计期间的注册专利的残存寿命为9.4年,如果法律残存权利期间(从专利权的存续期间到期 日中减去申请日至注册日的期间及注册年度经过年数后的期间)为17年,有效经济寿命核 算为作为更小值的9.4年。由于是核算有效经济寿命,因而反映了即使法律残存权利期间长 却也无法始终产生收益的状况,有效经济寿命比法律残存权利期间长的相反情形也一样。
最后,收益预计期间核算部250利用有效经济寿命核算部240核算的有效经济寿命 和要核算收益预计期间的注册专利的产业化所需期间,核算要核算收益预计期间的注册专 利的收益预计期间S750。
其中,产业化所需期间意味着为了利用相应注册专利而产生收益的产业化所需的 时间,每项注册专利会各不相同。因此,优选产业化所需期间由用户输入获取,收益预计期 间核算部250也可以通过相应注册专利的名称等,在Web上收集资料并自行输入。另一方面, 收益预算期间在有效经济寿命基础上加上注册专利的产业化所需期间而核算。如果要核算 收益预计期间的注册专利的有效经济寿命为9.4年、产业化所需期间为1年,那么,9.4年+1 年,最终收益预计期间核算为10.4年。
通过所述说明的S710~S750步骤,可以核算注册专利的收益预计期间,当各步骤 中核算的寿命包含小数点单位时,可以将其进位或四舍五入进行核算,也可以直接按包含 小数点单位的形态核算。
另一方面,所述说明的利用基于后向引用的技术寿命指数数据库的注册专利的收 益预计期间核算方法,也可以以存储于服务器(图中未示出,包括云服务器)的形态在Web上 提供,在Web上提供的画面图示于图8中。最终核算的收益预算期间以虚线标识。
以上参照附图,说明了本发明的实施例,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理 解,本发明在不变更其技术思想或必需特征的前提下,可以以其它具体形态实施。因此,以 上记述的实施例在所有方面应理解为只是示例而非限定。
本文发布于:2023-03-13 05:34:3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patent/3/6930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