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卫生桶注塑模的制作方法

阅读: 评论:0



1.本实用新型属于模具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塑料卫生桶注塑模。


背景技术:



2.塑料卫生桶是常用的日用家居品,一般为一体成型造型,采用注塑模具进行生产制造。现有的塑料卫生桶注塑模在生产过程中,其成型部件和脱模部件分开,结构不紧凑,脱模麻烦,实用性较差。
3.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人们经过不断探索,提出了各种各样的解决方案,如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垃圾桶注塑模具[申请号:201911253760.2],包括动模和定模,所述动模上设有模芯,定模上设有模腔,模芯与模腔之间形成用于成型垃圾桶的型腔,所述定模上与动模向背的一侧设有与模腔连通的浇口;所述动模上位于模芯根部设有卸料组件,所述卸料组件被装配为当动模与定模分离时能够将模芯上的垃圾桶向定模所在方向顶出。但是该方案在生产过程中,其成型部件和脱模部件仍然分开,存在结构不紧凑,脱模麻烦,实用性较差的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0004]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塑料卫生桶注塑模。
[0005]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
[0006]
一种塑料卫生桶注塑模,包括注塑下模和注塑上模,所述的注塑上模上方设有注塑件,所述的注塑上模内设有易脱模外框型腔成型组件,所述的注塑下模上设有中心抽芯件,所述的中心抽芯件与易脱模外框型腔成型组件的位置相对应,所述的注塑件与中心抽芯件正对设置。
[0007]
在上述的塑料卫生桶注塑模中,所述的易脱模外框型腔成型组件包括设置于注塑上模内的两个成型侧座,所述的成型侧座内设有半圆柱状成型腔,相邻的两个成型侧座相抵接配合,所述的成型侧座内设有内嵌式斜脱连接件。
[0008]
在上述的塑料卫生桶注塑模中,所述的成型侧座呈半圆台状,所述的中心抽芯件贯穿通过半圆柱状成型腔。
[0009]
在上述的塑料卫生桶注塑模中,所述的内嵌式斜脱连接件包括设置于成型侧座内的内嵌式斜脱连接杆,所述的内嵌式斜脱连接杆贯穿通过成型侧座,所述的内嵌式斜脱连接杆底部设有承托卡部,所述的承托卡部与成型侧座相抵接配合。
[0010]
在上述的塑料卫生桶注塑模中,所述的承托卡部包括设置于内嵌式斜脱连接杆底部的承托侧卡块,所述的承托侧卡块与成型侧座底部相抵接配合。
[0011]
在上述的塑料卫生桶注塑模中,所述的中心抽芯件包括设置于注塑下模上的中心抽芯成型杆,所述的中心抽芯成型杆与成型侧座交错设置。
[0012]
在上述的塑料卫生桶注塑模中,所述的成型侧座底部设有底台,所述的注塑下模和注塑上模之间设有定位卡接部,所述的定位卡接部与底台相抵接配合。
[0013]
在上述的塑料卫生桶注塑模中,所述的定位卡接部包括设置于注塑下模和注塑上模之间的两块侧部定位板,所述的侧部定位板与底台相抵接配合。
[0014]
在上述的塑料卫生桶注塑模中,所述的注塑件包括设置于注塑上模上方的注塑主板,所述的注塑主板内设有注塑主孔,所述的注塑主孔与中心抽芯成型杆正对设置。
[0015]
在上述的塑料卫生桶注塑模中,所述的注塑下模底部设有承托底板,所述的承托底板内设有侧部空槽,所述的承托侧卡块与侧部空槽的位置相对应。
[0016]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0017]
1、本实用新型在注塑过程中,将注塑下模和注塑上模相互靠近,使得中心抽芯件与易脱模外框型腔成型组件相靠近形成完整的型腔,熔融物料从注塑件注入至型腔内,完成注塑,注塑完成后,开模,通过将易脱模外框型腔成型组件向上移动,使得易脱模外框型腔成型组件与中心抽芯件进行脱离,并将塑件从中心抽芯件处脱模即可,采用外模脱模结构,结构紧凑,便于将桶状塑件进行脱模,脱模方便,实用性较强。
[0018]
2、本实用新型在注塑完成后,开模,通过将内嵌式斜脱连接杆向上移动,承托侧卡块与成型侧座相抵接配合,带动成型侧座上移,使得成型侧座的半圆柱状成型腔与中心抽芯件进行脱离,同时内嵌式斜脱连接杆向下可进行抽芯,便于维修更换。
[0019]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实用新型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附图说明
[0020]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21]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22]
图3是本实用新型另一个方向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23]
图4是本实用新型另一个方向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24]
图中:注塑下模1、注塑上模2、注塑件3、易脱模外框型腔成型组件4、中心抽芯件5、成型侧座6、内嵌式斜脱连接件7、内嵌式斜脱连接杆8、承托卡部9、承托侧卡块10、中心抽芯成型杆11、底台12、定位卡接部13、侧部定位板14、注塑主板15、注塑主孔16、承托底板17。
具体实施方式
[0025]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说明。
[0026]
如图1-4所示,一种塑料卫生桶注塑模,包括注塑下模1和注塑上模2,所述的注塑上模2上方设有注塑件3,所述的注塑上模2内设有易脱模外框型腔成型组件4,所述的注塑下模1上设有中心抽芯件5,所述的中心抽芯件5与易脱模外框型腔成型组件4的位置相对应,所述的注塑件3与中心抽芯件5正对设置。
[0027]
在本实施例中,在注塑过程中,将注塑下模1和注塑上模2相互靠近,使得中心抽芯件5与易脱模外框型腔成型组件4相靠近形成完整的型腔,熔融物料从注塑件3注入至型腔内,完成注塑,注塑完成后,开模,通过将易脱模外框型腔成型组件4向上移动,使得易脱模外框型腔成型组件4与中心抽芯件5进行脱离,并将塑件从中心抽芯件5处脱模即可,采用外模脱模结构,结构紧凑,便于将桶状塑件进行脱模,脱模方便,实用性较强。
[0028]
结合图1-4所示,所述的易脱模外框型腔成型组件4包括设置于注塑上模2内的两
个成型侧座6,所述的成型侧座6内设有半圆柱状成型腔,相邻的两个成型侧座6相抵接配合,所述的成型侧座6内设有内嵌式斜脱连接件7。
[0029]
具体地说,在注塑过程中,将注塑下模1和注塑上模2相互靠近,使得中心抽芯件5与成型侧座6相靠近形成完整的型腔,熔融物料从注塑件3注入至型腔内,完成注塑,注塑完成后,开模,通过将内嵌式斜脱连接件7向上移动,带动成型侧座6上移,使得成型侧座6的半圆柱状成型腔与中心抽芯件5进行脱离,并将塑件从中心抽芯件5处脱模即可,采用外模脱模结构,结构紧凑,便于将桶状塑件进行脱模,脱模方便,实用性较强。
[0030]
结合图2、图3所示,所述的成型侧座6呈半圆台状,所述的中心抽芯件5贯穿通过半圆柱状成型腔。
[0031]
本实施例中,成型侧座6呈半圆台状,使得脱模时保证单向移动,无法进行向下移动脱模。
[0032]
所述的内嵌式斜脱连接件7包括设置于成型侧座6内的内嵌式斜脱连接杆8,所述的内嵌式斜脱连接杆8贯穿通过成型侧座6,所述的内嵌式斜脱连接杆8底部设有承托卡部9,所述的承托卡部9与成型侧座6相抵接配合。
[0033]
本实施例中,注塑完成后,开模,通过将内嵌式斜脱连接杆8向上移动,承托卡部9与成型侧座6相抵接配合,带动成型侧座6上移,使得成型侧座6的半圆柱状成型腔与中心抽芯件5进行脱离,并将塑件从中心抽芯件5处脱模即可,采用外模脱模结构,结构紧凑,便于将桶状塑件进行脱模,脱模方便,实用性较强。
[0034]
结合图4所示,所述的承托卡部9包括设置于内嵌式斜脱连接杆8底部的承托侧卡块10,所述的承托侧卡块10与成型侧座6底部相抵接配合。
[0035]
本实施例中,注塑完成后,开模,通过将内嵌式斜脱连接杆8向上移动,承托侧卡块10与成型侧座6相抵接配合,带动成型侧座6上移,使得成型侧座6的半圆柱状成型腔与中心抽芯件5进行脱离,同时内嵌式斜脱连接杆8向下可进行抽芯,便于维修更换。
[0036]
所述的中心抽芯件5包括设置于注塑下模1上的中心抽芯成型杆11,所述的中心抽芯成型杆11与成型侧座6交错设置。
[0037]
本实施例中,在注塑过程中,通过中心抽芯成型杆11配合成型侧座6的半圆柱状成型腔,可形成完整的型腔。
[0038]
所述的成型侧座6底部设有底台12,所述的注塑下模1和注塑上模2之间设有定位卡接部13,所述的定位卡接部13与底台12相抵接配合。
[0039]
本实施例中,通过定位卡接部13与底台12之间的抵接配合,在注塑过程中对成型侧座6起到定位的作用,避免成型侧座6发生滑动,稳定性较高。
[0040]
结合图2所示,所述的定位卡接部13包括设置于注塑下模1和注塑上模2之间的两块侧部定位板14,所述的侧部定位板14与底台12相抵接配合。
[0041]
本实施例中,通过侧部定位板14与底台12之间的抵接配合,在注塑过程中对成型侧座6起到定位的作用,避免成型侧座6发生滑动,稳定性较高。
[0042]
结合图1、图2所示,所述的注塑件3包括设置于注塑上模2上方的注塑主板15,所述的注塑主板15内设有注塑主孔16,所述的注塑主孔16与中心抽芯成型杆11正对设置。
[0043]
本实施例中,在注塑过程中,熔融物料通过注塑主板15内的注塑主孔16注入至型腔内,完成注塑。
[0044]
结合图4所示,所述的注塑下模1底部设有承托底板17,所述的承托底板17内设有侧部空槽,所述的承托侧卡块10与侧部空槽的位置相对应。
[0045]
本实施例中,承托底板17用以承托抵接注塑下模1,侧部空槽可避免承托侧卡块10与承托底板17发生碰撞,结构合理紧凑,空间利用率高。
[0046]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
[0047]
在注塑过程中,将注塑下模1和注塑上模2相互靠近,通过中心抽芯成型杆11配合成型侧座6的半圆柱状成型腔,可形成完整的型腔,熔融物料通过注塑主板15内的注塑主孔16注入至型腔内,完成注塑,注塑完成后,开模,通过将内嵌式斜脱连接杆8向上移动,承托侧卡块10与成型侧座6相抵接配合,带动成型侧座6上移,使得成型侧座6的半圆柱状成型腔与中心抽芯件5进行脱离,使得成型侧座6的半圆柱状成型腔与中心抽芯件5进行脱离,并将塑件从中心抽芯件5处脱模即可,采用外模脱模结构,结构紧凑,便于将桶状塑件进行脱模,脱模方便,实用性较强,同时内嵌式斜脱连接杆8向下可进行抽芯,便于维修更换,
[0048]
通过定位卡接部13与底台12之间的抵接配合,在注塑过程中对成型侧座6起到定位的作用,避免成型侧座6发生滑动,稳定性较高,
[0049]
通过侧部定位板14与底台12之间的抵接配合,在注塑过程中对成型侧座6起到定位的作用,避免成型侧座6发生滑动,稳定性较高,
[0050]
承托底板17用以承托抵接注塑下模1,侧部空槽可避免承托侧卡块10与承托底板17发生碰撞,结构合理紧凑,空间利用率高。
[0051]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
[0052]
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注塑下模1、注塑上模2、注塑件3、易脱模外框型腔成型组件4、中心抽芯件5、成型侧座6、内嵌式斜脱连接件7、内嵌式斜脱连接杆8、承托卡部9、承托侧卡块10、中心抽芯成型杆11、底台12、定位卡接部13、侧部定位板14、注塑主板15、注塑主孔16、承托底板17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实用新型精神相违背的。

技术特征:


1.一种塑料卫生桶注塑模,包括注塑下模(1)和注塑上模(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注塑上模(2)上方设有注塑件(3),所述的注塑上模(2)内设有易脱模外框型腔成型组件(4),所述的注塑下模(1)上设有中心抽芯件(5),所述的中心抽芯件(5)与易脱模外框型腔成型组件(4)的位置相对应,所述的注塑件(3)与中心抽芯件(5)正对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塑料卫生桶注塑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易脱模外框型腔成型组件(4)包括设置于注塑上模(2)内的两个成型侧座(6),所述的成型侧座(6)内设有半圆柱状成型腔,相邻的两个成型侧座(6)相抵接配合,所述的成型侧座(6)内设有内嵌式斜脱连接件(7)。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塑料卫生桶注塑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成型侧座(6)呈半圆台状,所述的中心抽芯件(5)贯穿通过半圆柱状成型腔。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塑料卫生桶注塑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嵌式斜脱连接件(7)包括设置于成型侧座(6)内的内嵌式斜脱连接杆(8),所述的内嵌式斜脱连接杆(8)贯穿通过成型侧座(6),所述的内嵌式斜脱连接杆(8)底部设有承托卡部(9),所述的承托卡部(9)与成型侧座(6)相抵接配合。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塑料卫生桶注塑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承托卡部(9)包括设置于内嵌式斜脱连接杆(8)底部的承托侧卡块(10),所述的承托侧卡块(10)与成型侧座(6)底部相抵接配合。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塑料卫生桶注塑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心抽芯件(5)包括设置于注塑下模(1)上的中心抽芯成型杆(11),所述的中心抽芯成型杆(11)与成型侧座(6)交错设置。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塑料卫生桶注塑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成型侧座(6)底部设有底台(12),所述的注塑下模(1)和注塑上模(2)之间设有定位卡接部(13),所述的定位卡接部(13)与底台(12)相抵接配合。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塑料卫生桶注塑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定位卡接部(13)包括设置于注塑下模(1)和注塑上模(2)之间的两块侧部定位板(14),所述的侧部定位板(14)与底台(12)相抵接配合。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塑料卫生桶注塑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注塑件(3)包括设置于注塑上模(2)上方的注塑主板(15),所述的注塑主板(15)内设有注塑主孔(16),所述的注塑主孔(16)与中心抽芯成型杆(11)正对设置。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塑料卫生桶注塑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注塑下模(1)底部设有承托底板(17),所述的承托底板(17)内设有侧部空槽,所述的承托侧卡块(10)与侧部空槽的位置相对应。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属于模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塑料卫生桶注塑模。本实用新型,包括注塑下模和注塑上模,所述的注塑上模上方设有注塑件,所述的注塑上模内设有易脱模外框型腔成型组件,所述的注塑下模上设有中心抽芯件。本实用新型在注塑过程中,将注塑下模和注塑上模相互靠近,使得中心抽芯件与易脱模外框型腔成型组件相靠近形成完整的型腔,熔融物料从注塑件注入至型腔内,完成注塑,注塑完成后,开模,通过将易脱模外框型腔成型组件向上移动,使得易脱模外框型腔成型组件与中心抽芯件进行脱离,并将塑件从中心抽芯件处脱模即可,采用外模脱模结构,结构紧凑,便于将桶状塑件进行脱模,脱模方便,实用性较强。实用性较强。实用性较强。


技术研发人员:

韩英 叶芝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台州华森日用品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2.10.14

技术公布日:

2023/3/9

本文发布于:2023-03-13 02:54:3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patent/3/6895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注塑   所述   柱状   中心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