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抛石船舶结构的制作方法

阅读: 评论:0



1.本实用新型涉及船舶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抛石船舶结构。


背景技术:



2.随着航道整治和水利工程项目逐渐增多,水下抛石工程量也越来越大。水下抛石在航道整治、导流堤、围堰、防波堤、护岸及应急抢险等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且防护效果显著。水下抛石具有导流、消能、防冲等作用,且具有可变形性大、结构稳定、耐久性好、便于维修、取材便利廉价、施工简单等优点,是江河防护工程中最常见的结构形式之一。现有的抛石船在抛石前,需与运石船靠近停靠,从而从运石船上取石,将施工区域划分成若干抛石网格,在抛石网格内进行抛石,但由于波浪的影响,抛石船无法停靠平稳,会与运石船发生撞击,抛石作业时抛石精度下降,安全性较低,抛石设备的操作人员也无法准确定位到水下的抛石网格。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抛石船舶结构,能够避免运石船与抛石船平行靠近时发生碰撞,靠泊平稳,且抛石设备的操作人员能够准确定位到水下的抛石网格。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抛石船舶结构,包括一船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船体的甲板的两侧边均设置有定位刻度;所述船体的靠近所述定位刻度的两侧船舷沿船体长度方向等距离设置有若干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经第一连接件固定在所述船体上,所述安装板的外侧面中部设置有靠墩,所述靠墩的末端经第二连接件连接设置有缓冲件。
5.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连接件包括第一螺纹孔、第二螺纹孔、第一螺栓,所述安装板等距离上开设有若干所述第一螺纹孔,所述第一螺纹孔位于所述靠墩的两侧,所述船体的两侧船舷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一螺纹孔相对应的所述第二螺纹孔,所述安装板经所述第一螺栓与所述第一螺纹孔、第二螺纹孔螺纹连接固定在所述船体上。
6.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连接件包括第二螺栓、第三螺纹孔、第四螺纹孔,所述缓冲件上开设有所述第三螺纹孔,所述靠墩末端开设有与所述第三螺纹孔相匹配的所述第四螺纹孔,所述缓冲件经第二螺栓与所述第三螺纹孔、所述第四螺纹孔螺纹连接固定在所述靠墩上。
7.进一步的,所述缓冲件包括第一橡胶护舷块、所述第三螺纹孔、通孔,所述第一橡胶护舷块末端开设有与所述第二螺栓相匹配的通孔,所述第一橡胶护舷块的靠近所述靠墩一侧开设有所述第三螺纹孔,所述通孔与所述第三螺纹孔连通设置,所述第二螺栓穿入所述通孔与所述第三螺纹孔螺纹螺纹连接。
8.进一步的,所述缓冲件包括第二橡胶护舷块、所述第三螺纹孔,所述第二橡胶护舷块的末端为格栅状设置,所述第二橡胶护舷块的靠近所述靠墩一侧开设有所述第三螺纹孔,所述第三螺纹孔穿透至所述第二橡胶护舷块的末端,所述第二螺栓与所述第三螺纹孔
螺纹连接。
9.进一步的,所述靠墩的两侧均设置有加固板,所述加固板固定在所述安装板上。
10.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实现了能够避免运石船与抛石船平行靠近时发生碰撞,靠泊平稳,且抛石设备的操作人员能够准确定位到水下的抛石网格,同时提高了作业安全性。在装置中加入了定位刻度,能够在抛石的过程中,通过gps定位,使得定位刻度与水下的抛石网格重合,抛石设备操作人员能够准确定位到水下的抛石网格进行精准抛石;在装置中加入了靠墩,能够防止抛石船靠近运石船时发生碰撞,确保抛石船靠泊平稳;在装置中加入了缓冲件,能够减少抛石船靠泊时的冲击。
附图说明
11.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12.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13.图3为所述靠墩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4.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15.请参阅图1至图2,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实施例:一种抛石船舶结构,包括一船体1,所述船体1的甲板2的左右两侧边均设置有定位刻度3;所述船体1的左右两侧船舷沿船体1长度方向均等距离设置有3个安装板4,两侧船舷的安装板4对称设置,所述安装板4经第一连接件5固定在所述船体1上,所述安装板4的外侧面中部设置有靠墩6,所述靠墩6的末端经第二连接件7连接设置有缓冲件8。船体1上设置有抛石机器,船体1与抛石机器均为现有技术,船长55米,船宽12米,合理增大了船舶作业面,提高了船体1的吃水深度,定位刻度3用于在抛石的过程中,通过船体1自带的gps定位,使得刻度与水下的抛石网格重合,抛石设备操作人员既能够准确定位到水下的抛石网格,又能更好地控制施工网格内块石抛投量,定位刻度3的最小刻度值可根据实际情况由人为设定,安装板4用于将靠墩6安装到船体1的船舷上,便于靠墩6的安装拆卸,第一连接件5用于将安装板4固定在船体1的船舷上,靠墩6用于防止船体1靠近运石船时发生直接碰撞,确保船体1靠泊平稳,靠墩6的长度为两米,第二连接件7用于将缓冲件8固定在靠墩6上,缓冲件8能够吸收船体1靠近运石船时碰撞带来的冲击,从而使得船体1靠泊更加平稳。
16.请继续参阅图1与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件5包括第一螺纹孔(未图示)、第二螺纹孔(未图示)、第一螺栓51,所述安装板4等距离上开设有若干所述第一螺纹孔(未图示),所述第一螺纹孔(未图示)位于所述靠墩6的两侧,所述船体1的两侧船舷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一螺纹孔(未图示)相对应的所述第二螺纹孔(未图示),所述安装板4经所述第一螺栓51与所述第一螺纹孔(未图示)、第二螺纹孔(未图示)螺纹连接固定在所述船体1上。第一螺栓51与第一螺纹孔(未图示)螺纹连接后与第二螺纹孔(未图示)螺纹连接,从而将安装板4固定在船体1的船舷上。
17.请继续参阅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连接件7包括第二螺栓(未图示)、第三螺栓(未图示)、第四螺纹孔71,所述缓冲件8上开设有所述第三螺栓(未图示),所述靠墩6末端开设有与所述第三螺栓(未图示)相匹配的所述第四螺纹孔71,所述缓冲件8
经第二螺栓(未图示)与所述第三螺栓(未图示)、所述第四螺纹孔71螺纹连接固定在所述靠墩6上。第二螺栓(未图示)与第三螺栓(未图示)螺纹连接后与第四螺纹孔71螺纹连接,从而将缓冲件8固定在靠墩6上,也便于在缓冲件8损耗后从靠墩6上拆卸下来。
18.请继续参阅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缓冲件8的第一实施例:所述缓冲件8包括第一橡胶护舷块81、所述第三螺栓(未图示)、通孔82,所述第一橡胶护舷块81末端开设有与所述第二螺栓(未图示)相匹配的通孔82,所述第一橡胶护舷块81的靠近所述靠墩6一侧开设有所述第三螺栓(未图示),所述通孔82与所述第三螺栓(未图示)连通设置,所述第二螺栓(未图示)穿入所述通孔82与所述第三螺栓(未图示)螺纹螺纹连接。第一橡胶护舷块81对船体1受到的冲击进行缓冲,通孔82使得将第一橡胶护舷块81固定在靠墩6上的第二螺栓(未图示)长度无需与第一橡胶护舷块81的厚度一样,节省了第二螺栓(未图示)的用料。
19.请继续参阅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缓冲件8的第二实施例:所述缓冲件8包括第二橡胶护舷块83、所述第三螺栓(未图示),所述第二橡胶护舷块83的末端为格栅状设置,所述第二橡胶护舷块83的靠近所述靠墩6一侧开设有所述第三螺栓(未图示),所述第三螺栓(未图示)穿透至所述第二橡胶护舷块83的末端,所述第二螺栓(未图示)与所述第三螺栓(未图示)螺纹连接。第二橡胶护舷的末端设置为格栅状,不仅能够节省橡胶用料,还能进行进一步的缓冲,当靠墩6受到冲击时,先由第二橡胶护舷块83的格栅状末端吸收冲击能量,再由第二橡胶护舷块83的靠近靠墩6一端吸收冲击能量,最后才由靠墩6接收冲击。
20.请继续参阅图1与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靠墩6的两侧均设置有加固板9,所述加固板9固定在所述安装板4上。加固板9用于加固安装板4与靠墩6之间的连接,加强结构强度,在靠墩6受到撞击后不易从安装板4上断裂脱落。
21.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实用新型的涵盖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抛石船舶结构,包括一船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船体的甲板的两侧边均设置有定位刻度;所述船体的靠近所述定位刻度的两侧船舷沿船体长度方向等距离设置有若干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经第一连接件固定在所述船体上,所述安装板的外侧面中部设置有靠墩,所述靠墩的末端经第二连接件连接设置有缓冲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抛石船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件包括第一螺纹孔、第二螺纹孔、第一螺栓,所述安装板等距离上开设有若干所述第一螺纹孔,所述第一螺纹孔位于所述靠墩的两侧,所述船体的两侧船舷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一螺纹孔相对应的所述第二螺纹孔,所述安装板经所述第一螺栓与所述第一螺纹孔、第二螺纹孔螺纹连接固定在所述船体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抛石船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件包括第二螺栓、第三螺纹孔、第四螺纹孔,所述缓冲件上开设有所述第三螺纹孔,所述靠墩末端开设有与所述第三螺纹孔相匹配的所述第四螺纹孔,所述缓冲件经第二螺栓与所述第三螺纹孔、所述第四螺纹孔螺纹连接固定在所述靠墩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抛石船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件包括第一橡胶护舷块、所述第三螺纹孔、通孔,所述第一橡胶护舷块末端开设有与所述第二螺栓相匹配的通孔,所述第一橡胶护舷的靠近所述靠墩一侧开设有所述第三螺纹孔,所述通孔与所述第三螺纹孔连通设置,所述第二螺栓穿入所述通孔与所述第三螺纹孔螺纹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抛石船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件包括第二橡胶护舷块、所述第三螺纹孔,所述第二橡胶护舷块的末端为格栅状设置,所述第二橡胶护舷块的靠近所述靠墩一侧开设有所述第三螺纹孔,所述第三螺纹孔穿透至所述第二橡胶护舷块的末端,所述第二螺栓与所述第三螺纹孔螺纹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抛石船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靠墩的两侧均设置有加固板,所述加固板固定在所述安装板上。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抛石船舶结构,包括一船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船体的甲板的两侧边均设置有定位刻度;所述船体的靠近所述定位刻度的两侧船舷沿船体长度方向等距离设置有若干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经第一连接件固定在所述船体上,所述安装板的外侧面中部设置有靠墩,所述靠墩的末端经第二连接件连接设置有缓冲件。本实用新型实现了能够避免运石船与船体平行靠近时发生碰撞,靠泊平稳,且抛石设备的操作人员能够准确定位到水下的抛石网格,同时提高了作业安全性。了作业安全性。了作业安全性。


技术研发人员:

杨再常 张楚 李赟 刘明 钮毅 金日初 余艳辉 刘丹 钟鸣 李扬 刘宇晨 沈海静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长江武汉航道工程局

技术研发日:

2022.07.05

技术公布日:

2022/11/8

本文发布于:2023-03-13 02:12:5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patent/3/6884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所述   螺纹   船体   螺栓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