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玻璃切割机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便于更换切割
刀头的玻璃切割机。
背景技术:
2.现有的双向玻璃切割机的切割刀头与机器之间为固定连接,目前切割刀头均采用金刚石制成,但是金刚石经过长时间使用后是需要更换的,但是现有的设备存在以下缺点;
3.1、现有的切割刀头与切割机之间使用螺栓配合卡紧件固定,锁紧力度大,操作需要专业工具,装卸十分不便。
4.2、现有的切割刀头装卸时,无法将切割刀头调整到合适的位置,需要在切割机与玻璃承载板之间进行装卸操作,空间有限,增加操作难度,更换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要素:
5.针对背景技术中提到的相关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便于更换切割刀头的玻璃切割机,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切割刀头与切割机之间使用螺栓配合卡紧件固定,装卸十分不便,并且装卸时空间有限,不便于更换的问题。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7.便于更换切割刀头的玻璃切割机,包括工作台,
所述工作台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驱动轨,所述驱动轨的顶部安装有立柱,所述立柱的外侧转动连接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内部固定连接有
液压缸,所述液压缸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卡接件,所述卡接件的底部卡接有刀头
本体,所述立柱与支撑架之间安装有驱动组件,所述工作台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托块,所述托块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撑开环,所述撑开环与卡接件相配合。
8.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卡接件包括卡接盘、四个卡紧机构、四个导引头,所述卡接盘的顶部与液压缸固定连接,四个所述卡紧机构活动均活动安装至卡接盘的内部,四个所述卡紧机构相对的一端均与刀头本体卡接,四个所述导引头相对的一侧分别贯穿并滑动连接至卡接盘的内部,所述导引头位于卡接盘的内部的一端与卡紧机构固定连接。
9.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卡紧机构包括定位块、两个强力弹簧、滑动杆和卡头,所述定位块的外侧固定连接有卡接盘的内部,所述滑动杆的一端与导引头固定连接,所述滑动杆的另一端与卡头固定连接,所述卡头的另一侧卡接至刀头本体的内部,两个所述强力弹簧相对的一端均与定位块固定连接,两个所述强力弹簧均套设于滑动杆的外侧,左侧的所述强力弹簧的左端与导引头固定连接,右侧的所述强力弹簧的右端与卡头固定连接。
10.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卡接盘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卡杆,所述刀头本体的顶部开设有契合槽,所述刀头本体的内部开设有转动卡槽,所述转动卡槽与契合槽相啮合。
11.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驱动组件包括伺服电机、齿轮和齿环,所述伺服电机的外侧与立柱固定连接,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端与齿轮固定连接,所述齿环的顶部与支撑架固定连接,所述齿环的外侧与齿轮相啮合。
12.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托块的内部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位于撑开环的内侧中心处。
13.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4.本方案通过工作台对装置进行支撑固定,切割玻璃时,将玻璃固定放置在工作台上,然后启动液压缸带动刀头本体接触玻璃,然后启动驱动轨带动立柱上的支撑架直线运动,以带动刀头本体沿着玻璃进行切割,当需要更换刀头时,先启动液压缸带动刀头本体复位,然后启动驱动组件带动支撑架以立柱为轴心转动一百八十度,将刀头本体调节至托块的正上方,然后启动液压缸带动刀头本体下降穿过托块,并使得卡接件接触撑开环,在撑开环的反向挤压力下将卡接件撑开,然后手动握住刀头本体转动,使其与卡接件分离,然后更换刀头本体将其顶部转动卡接至卡接件的内部,然后启动液压缸带动卡接件和刀头本体上升,使得卡接件与撑开环分离,卡接件重新自动对刀头本体卡紧,完成更换,从而实现了装置具备无需螺栓操作,拆卸方便快速,并且便于将刀头调节至玻璃承载板之外的空间进行拆卸,更加方便操作,提高更换效率的优点。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组合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17.图3为图2中a部结构放大示意图;
18.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部分正视立体拆分结构示意图。
19.图中标号说明:
20.1、工作台;2、驱动轨;3、立柱;4、支撑架;5、液压缸;6、卡接件;61、卡接盘;611、卡杆;62、卡紧机构;621、定位块;622、强力弹簧;623、滑动杆;624、卡头;63、导引头;7、刀头本体;71、契合槽;72、转动卡槽;8、驱动组件;81、伺服电机;82、齿轮;83、齿环;9、托块;91、通孔;10、撑开环。
具体实施方式
21.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22.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中,便于更换切割刀头的玻璃切割机,包括工作台1,工作台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驱动轨2,驱动轨2的顶部安装有立柱3,立柱3的外侧转动连接有支撑架4,支撑架4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液压缸5,液压缸5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卡接件6,卡接件6的底部卡接有刀头本体7,立柱3与支撑架4之间安装有驱动组件8,工作台1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托块9,托块9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撑开环10,撑开环10与卡接件6相配合。
23.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工作台1对装置进行支撑固定,切割玻璃时,将玻璃固定放置在工作台1上,然后启动液压缸5带动刀头本体7接触玻璃,然后启动驱动轨2带动立柱3上的支撑架4直线运动,以带动刀头本体7沿着玻璃进行切割,当需要更换刀头时,先启动液压缸
5带动刀头本体7复位,然后启动驱动组件8带动支撑架4以立柱3为轴心转动一百八十度,将刀头本体7调节至托块9的正上方,然后启动液压缸5带动刀头本体7下降穿过托块9,并使得卡接件6接触撑开环10,在撑开环10的反向挤压力下将卡接件6撑开,然后手动握住刀头本体7转动,使其与卡接件6分离,然后更换刀头本体7将其顶部转动卡接至卡接件6的内部,然后启动液压缸5带动卡接件6和刀头本体7上升,使得卡接件6与撑开环10分离,卡接件6重新自动对刀头本体7卡紧,完成更换,从而实现了装置具备无需螺栓操作,拆卸方便快速,并且便于将刀头调节至玻璃承载板之外的空间进行拆卸,更加方便操作,提高更换效率的优点,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切割刀头与切割机之间使用螺栓配合卡紧件固定,锁紧力度大,操作需要专业工具,装卸十分不便,并且装卸时,无法将切割刀头调整到合适的位置,需要在切割机与玻璃承载板之间进行装卸操作,空间有限,增加操作难度,更换效率低下的问题。
24.请参阅图3,其中:卡接件6包括卡接盘61、四个卡紧机构62、四个导引头63,卡接盘61的顶部与液压缸5固定连接,四个卡紧机构62活动均活动安装至卡接盘61的内部,四个卡紧机构62相对的一端均与刀头本体7卡接,四个导引头63相对的一侧分别贯穿并滑动连接至卡接盘61的内部,导引头63位于卡接盘61的内部的一端与卡紧机构62固定连接。
25.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四个卡紧机构62对刀头本体7进行卡紧定位,固定稳固,并且拆卸时,液压缸5带动卡接盘61下降,使得四个导引头63接触并被撑开环10反向挤压撑开,以带动四个卡紧机构62与刀头本体7分离,然后手动转动刀头本体7即可将其拆卸,操作方便快捷。
26.请参阅图3与图4,其中:卡紧机构62包括定位块621、两个强力弹簧622、滑动杆623和卡头624,定位块621的外侧固定连接有卡接盘61的内部,滑动杆623的一端与导引头63固定连接,滑动杆623的另一端与卡头624固定连接,卡头624的另一侧卡接至刀头本体7的内部,两个强力弹簧622相对的一端均与定位块621固定连接,两个强力弹簧622均套设于滑动杆623的外侧,左侧的强力弹簧622的左端与导引头63固定连接,右侧的强力弹簧622的右端与卡头624固定连接。
27.本实用新型中,通过两个强力弹簧622配合以带动滑动杆623和卡头624相卡接盘61内部产生推力,使得卡头624与刀头本体7之间卡接效果更紧密稳固,并且通过导引头63被撑开环10撑开,向外运动以拉动滑动杆623和卡头624同步运动,与刀头本体7分离实现松开固定,使得装置结构更加合理稳固,装卸更加方便。
28.请参阅图3与图4,其中:卡接盘6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卡杆611,刀头本体7的顶部开设有契合槽71,刀头本体7的内部开设有转动卡槽72,转动卡槽72与契合槽71相啮合。
29.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卡杆611通过契合槽71卡入转动卡槽72内部,然后转动刀头本体7卡杆611与转动卡槽72卡合固定,以实现对刀头本体7的初步定位,然后在卡接盘61升起时可带动刀头本体7同步上升,而卡紧机构62则自动对刀头本体7进行锁紧,安装方便精确,且效率高。
30.请参阅图1与图2,其中:驱动组件8包括伺服电机81、齿轮82和齿环83,伺服电机81的外侧与立柱3固定连接,伺服电机81的输出端与齿轮82固定连接,齿环83的顶部与支撑架4固定连接,齿环83的外侧与齿轮82相啮合。
31.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启动伺服电机81带动齿轮82转动,齿轮82带动齿环83转动,齿环83则带动支撑架4在立柱3上转动一百八十度,以带动刀头本体7实现位置调节,方便进行
拆卸操作。
32.请参阅图1与图3,其中:托块9的内部开设有通孔91,通孔91位于撑开环10的内侧中心处。
33.本实用新型中,通过通孔91使得装卸时方便对刀头本体7进行取下和安装,使得装置结构更加合理。
34.工作原理:使用时,首当需要更换刀头时,先启动液压缸5带动刀头本体7复位,然后启动伺服电机81带动齿轮82转动,齿轮82带动齿环83转动,齿环83则带动支撑架4在立柱3上转动一百八十度,以带动刀头本体7实现位置调节,将刀头本体7调节至托块9的正上方,然后启动液压缸5带动刀头本体7下降穿过托块9,并使得卡接件6接触撑开环10,在撑开环10的反向挤压力下导引头63被撑开环10撑开,向外运动以拉动滑动杆623和卡头624同步运动,与刀头本体7分离实现松开固定,然后手动握住刀头本体7转动,然后通过契合槽71下拉使其与卡杆611分离,使刀头本体7与卡接件6分离,然后更换刀头本体7将其顶部转动卡接至卡接件6的内部,然后启动液压缸5带动卡接件6和刀头本体7上升,使得卡接件6与撑开环10分离,卡接件6重新自动对刀头本体7卡紧,完成更换,从而实现了装置具备无需螺栓操作,拆卸方便快速,并且便于将刀头调节至玻璃承载板之外的空间进行拆卸,更加方便操作,提高更换效率的优点,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切割刀头与切割机之间使用螺栓配合卡紧件固定,锁紧力度大,操作需要专业工具,装卸十分不便,并且装卸时无法将切割刀头调整到合适的位置,需要在切割机与玻璃承载板之间进行装卸操作,空间有限、增加操作难度,更换效率低下的问题。
35.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改进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便于更换切割刀头的玻璃切割机,包括工作台(1),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驱动轨(2),所述驱动轨(2)的顶部安装有立柱(3),所述立柱(3)的外侧转动连接有支撑架(4),所述支撑架(4)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液压缸(5),所述液压缸(5)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卡接件(6),所述卡接件(6)的底部卡接有刀头本体(7),所述立柱(3)与支撑架(4)之间安装有驱动组件(8),所述工作台(1)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托块(9),所述托块(9)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撑开环(10),所述撑开环(10)与卡接件(6)相配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更换切割刀头的玻璃切割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件(6)包括卡接盘(61)、四个卡紧机构(62)、四个导引头(63),所述卡接盘(61)的顶部与液压缸(5)固定连接,四个所述卡紧机构(62)活动均活动安装至卡接盘(61)的内部,四个所述卡紧机构(62)相对的一端均与刀头本体(7)卡接,四个所述导引头(63)相对的一侧分别贯穿并滑动连接至卡接盘(61)的内部,所述导引头(63)位于卡接盘(61)的内部的一端与卡紧机构(62)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于更换切割刀头的玻璃切割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卡紧机构(62)包括定位块(621)、两个强力弹簧(622)、滑动杆(623)和卡头(624),所述定位块(621)的外侧固定连接有卡接盘(61)的内部,所述滑动杆(623)的一端与导引头(63)固定连接,所述滑动杆(623)的另一端与卡头(624)固定连接,所述卡头(624)的另一侧卡接至刀头本体(7)的内部,两个所述强力弹簧(622)相对的一端均与定位块(621)固定连接,两个所述强力弹簧(622)均套设于滑动杆(623)的外侧,左侧的所述强力弹簧(622)的左端与导引头(63)固定连接,右侧的所述强力弹簧(622)的右端与卡头(624)固定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于更换切割刀头的玻璃切割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盘(6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卡杆(611),所述刀头本体(7)的顶部开设有契合槽(71),所述刀头本体(7)的内部开设有转动卡槽(72),所述转动卡槽(72)与契合槽(71)相啮合。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更换切割刀头的玻璃切割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8)包括伺服电机(81)、齿轮(82)和齿环(83),所述伺服电机(81)的外侧与立柱(3)固定连接,所述伺服电机(81)的输出端与齿轮(82)固定连接,所述齿环(83)的顶部与支撑架(4)固定连接,所述齿环(83)的外侧与齿轮(82)相啮合。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更换切割刀头的玻璃切割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托块(9)的内部开设有通孔(91),所述通孔(91)位于撑开环(10)的内侧中心处。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属于玻璃切割机技术领域,公开了便于更换切割刀头的玻璃切割机,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驱动轨,所述驱动轨的顶部安装有立柱,所述立柱的外侧转动连接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液压缸,所述液压缸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卡接件。该实用新型启动驱动组件带动支撑架以立柱为轴心转动一百八十度,将刀头本体调节至托块的正上方,然后启动液压缸带动刀头本体下降穿过托块,并使得卡接件接触撑开环,在撑开环的反向挤压力下将卡接件撑开,从而实现了装置具备无需螺栓操作,拆卸方便快速,并且便于将刀头调节至玻璃承载板之外的空间进行拆卸,更加方便操作,提高更换效率的优点。提高更换效率的优点。提高更换效率的优点。
技术研发人员:
王伟 陈小累 姚瑞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蚌埠市聚精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2.07.14
技术公布日:
2023/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