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对比长焦投影银幕的制作方法

阅读: 评论:0



1.本实用新型涉及投影银幕,尤指一种高对比长焦投影银幕。


背景技术:



2.投影银幕,为用以供投影机投影出画面影像的设备;其中一种市面上常见的投影银幕为长焦投影银幕,用来搭配长焦投影机,投影时,长焦投影机投影成像的焦距较长,会放置在离长焦投影银幕有一段距离的位置。
3.在判断投影银幕的性能时,对比度是重要且常用的指标之一,当投影机在投影银幕投影出的画面的对比度越高,代表画面颜越清晰、彩越鲜艳,当投影机在投影银幕投影出的画面的对比度越低,代表画面越朦胧不清,彩越不鲜明。
4.市面上多数的现有长焦投影银幕,投影机在其上所投影出的画面的对比度容易受到环境光源的影响,举例来说,于室内的环境光源(一般为灯光)存在的情况下进行放映时,环境光源的光线与长焦投影机投影的光线会一同自现有长焦投影银幕反射到人眼中,造成人眼所看见现有长焦投影银幕上投影出的画面模糊不清,也就是画面对比度较低;因此,使用长焦投影机在现有长焦投影银幕上投影画面时,通常都需要先隔断环境光源(切断灯光),使用上较为麻烦。


技术实现要素:



5.为解决使用长焦投影机在现有长焦投影银幕上投影画面时,通常都需要先隔断环境光源,使用上较为麻烦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能在环境光源存在时,依然保持投影出的画面具有良好对比度的高对比长焦投影银幕。
6.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所提出的高对比长焦投影银幕,其包含:
7.一基材,其为一片体;
8.一支撑层,其铺设于该基材的一侧;
9.一反射层,其为能反光的材质所制成的层体;该反射层铺设于该支撑层的一侧,且该支撑层介于该基材与该反射层之间;
10.多个微珠球体,各该微珠球体为能透光材质所制成的球体;各该微珠球体自该反射层远离该支撑层的一侧部分埋入该反射层;以及
11.一吸收层,其设置于该多个微珠球体之间,且该反射层介于该吸收层与该支撑层之间;该吸收层为能吸收可见光的材质所制成的层体;
12.其中,各该微珠球体定义一入射弧面及一反射弧面;该入射弧面为所述微珠球体的表面未连接该吸收层且未连接该反射层的部分;该反射弧面为所述微珠球体的表面与该反射层连接的部分。
13.上述的高对比长焦投影银幕,其包含多个表面处理层;该多个表面处理层分别设于该多个微珠球体的所述入射弧面;各该表面处理层采能透光材质所制成,且具有一折射率,各该微珠球体具有一折射率,各该表面处理层的折射率小于各该微珠球体的折射率。
14.上述的高对比长焦投影银幕,其中所述的吸收层铺设于该反射层、连接任两相邻的所述微珠球体、介于该多个表面处理层及该反射层之间。
15.上述的高对比长焦投影银幕,其中各所述表面处理层延伸而连接相邻的其他所述表面处理层,使该吸收层受相连接的该多个表面处理层所覆盖。
16.上述的高对比长焦投影银幕,其中各所述表面处理层与该反射层相连接;该吸收层铺设于该反射层,且连接任两相邻的所述表面处理层。
17.上述的高对比长焦投影银幕,其中各所述表面处理层延伸而连接相邻的其他所述表面处理层,且与该反射层相连接;该吸收层设于相连接的该多个表面处理层上,该多个表面处理层介于该吸收层及该反射层之间。
18.上述的高对比长焦投影银幕,其中各所述微珠球体的折射率大于等于1.5且小于等于2.5;各该表面处理层的折射率大于等于1.3且小于等于2.3。
19.上述的高对比长焦投影银幕,其中所述的吸收层具有一厚度;各该微珠球体具有一直径;该吸收层的厚度为各该微珠球体的直径的二十分之一。
20.上述的高对比长焦投影银幕,其中各所述微珠球体半埋入所述反射层。
21.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可获得的功效增进在于:本实用新型的高对比长焦投影银幕,通过部分埋入该反射层的该多个微珠球体,搭配设置在该多个微珠球体之间的该吸收层,即使不关闭室内灯光,也就是不切断环境光源,同样能通过球状且能透光的该多个微珠球体的所述入射弧面及与该反射层结合的所述反射弧面,让投影机的光线能反射到观看者的眼中,借以投影出画面,且同时以该吸收层将部分环境光源所发出的光线吸收,让投影出的画面能维持良好的对比度,观看者在室内灯光存在的情况下,依然能看到清晰明显的画面,相较现有长焦投影银幕,使用上较为方便,不需要在每次使用前关闭室内的灯光。
附图说明
22.以下附图仅旨在于对本实用新型做示意性说明和解释,并不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其中:
23.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优选实施例的局部的侧视剖面示意图。
24.图2是图1的局部放大图。
25.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一优选实施例的局部的侧视剖面的光线路径示意图。
26.图4是本实用新型第一优选实施例在亮室中的使用示意图。
27.图5是本实用新型第二优选实施例的局部的侧视剖面示意图。
28.图6是图5的局部放大图。
29.图7-8是本实用新型第二优选实施例的表面处理层调整厚度的示意图。
30.图9是本实用新型第二优选实施例的局部的侧视剖面的光线路径示意图。
31.图10是本实用新型第二优选实施例进行耐磨测试的示意图。
32.图11是本实用新型第三优选实施例的局部的侧视剖面示意图。
33.图12是本实用新型第四优选实施例的局部的侧视剖面示意图。
34.图13是本实用新型第五优选实施例的局部的侧视剖面示意图。
35.图14是本实用新型表面处理层调整覆盖率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36.为能详细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及实用功效,并可依照实用新型内容来实现,现进一步以如附图所示的优选实施例,详细说明如后:
37.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第一优选实施例的高对比长焦投影银幕,其包含有一基材10、一支撑层20、一反射层30、多个微珠球体40及一吸收层50。
38.该基材10为一片体,且作为设置该高对比长焦投影银幕的其他元件的基础,其中,该基材10可以是一布料,但不限于此;如图1及图2所示,该支撑层20铺设于该基材10的一侧,该反射层30铺设于该支撑层20的一侧,且该支撑层20介于该反射层30与该基材10之间并连接该反射层30与该基材10,该反射层30为能反光材质所制成的层体,其中,该反射层30能采用任意一种已知的能反光的材质制成,由于能反光的材质为光学领域的习知技术,在本优选实施例中就不特别限定该反射层30具体采用何种能反光的材质。
39.如图2所示,各该微珠球体40自该反射层30远离该支撑层20的一侧部分埋入该反射层30,在本优选实施例中,各该微珠球体40是半埋入该反射层30,所谓半埋入,是指所述微珠球体40占体积的二分之一的部分埋入该反射层30,而所述微珠球体40占体积的另外二分之一的另一部分则显露于该反射层30外;该多个微珠球体40能等间隔地排列、紧密地排列或是不规则地排列;各该微珠球体40为能透光的材质所制成的球体,其中,各该微珠球体40能采用任意一种已知的能透光的材质,由于能透光的材质为光学领域的习知技术,在本优选实施例中就不特别限定各该微珠球体40具体采用何种能透光的材质;各该微珠球体40具有一折射率,在本优选实施例中,各该微珠球体40的折射率大于等于1.5且小于等于2.5。
40.如图1所示,该吸收层50设置于该多个微珠球体40之间,在本优选实施例中,该吸收层50铺设于该反射层30,该反射层30介于该吸收层50与该支撑层20之间且连接该吸收层50与该支撑层20,且该吸收层50环绕各该微珠球体40并连接任两相邻的所述微珠球体40;该吸收层50为能吸收可见光的材质所制成的层体,具体来说,该吸收层50在外观上呈黑,其中,该吸收层50能采用任意一种已知的能吸收可见光的材质制成,由于能吸收可见光的材质为光学领域的习知技术,在本优选实施例中就不特别限定该吸收层50具体采用何种能吸收可见光的材质。
41.如图2所示,其中,各该微珠球体40定义一入射弧面41及一反射弧面42,该入射弧面41是指所述微珠球体40的表面显露于该反射层30外,且未与该吸收层50连接的部分,也就是所述微珠球体40的表面未连接该反射层30且未连接该吸收层50的部分,而该反射弧面42则是指所述微珠球体40的表面与该反射层30连接的部分;在第一优选实施例中,该多个微珠球体40的所述入射弧面41以及该吸收层50与外界接触的表面定义了该高对比长焦投影银幕的一投影侧。
42.如图3所示,当一光线l由外界往第一优选实施例的高对比长焦投影银幕的投影侧行进时,若行进至该吸收层50处,则会被该吸收层50所吸收,而若行进至任意一所述微珠球体40处时,会先通过所述入射弧面41进入所述微珠球体40的内部,通过所述入射弧面41时,由于介质由外界环境的空气变为所述微珠球体40,因而产生一次折射,随后所述光线l继续行进至所述反射弧面42处,而由于所述反射弧面42与该反射层30连接,所述光线l会在所述反射弧面42被反射;最后,所述光线l受到反射而又行进回到所述入射弧面41处,通过所述入射弧面41离开所述微珠球体40回到外界,由于介质由所述微珠球体40重新变回外界环境
的空气,因而所述光线l又产生一次折射。
43.如图2所示,该基材10具有一厚度t1,该支撑层20具有一厚度t2,该反射层30具有一厚度t3,各该微珠球体40具有一直径d,该吸收层50具有一厚度t4;在第一优选实施例中,具体的尺寸上,该基材10的厚度t1大于等于100微米(um)且小于等于500微米,而更佳地,该基材10的厚度t1为285微米;该支撑层20的厚度t2大于等于5微米且小于等于50微米;该反射层30的厚度t3大于等于12.5微米且小于等于125微米,而更佳地,该反射层30的厚度t3介于40~50微米之间;各该微珠球体40的直径d大于等于25微米且小于等于250微米;该吸收层50的厚度t4则为各该微珠球体40的直径d的二十分之一,即该吸收层50的厚度t4大于等于1.25微米且小于等于12.5微米。
44.欲测试在未切断所述环境光源s时,利用投影机在投影银幕上所投影出的画面的对比度,可通过一全开/全关对比度测试,即如图4所示,将本实用新型第一优选实施例的高对比长焦投影银幕置于一环境光源s(室内灯光)处于开启状态的亮室中,并以一长焦投影机p搭配该高对比长焦投影银幕进行投影;借由让所述长焦投影机p在该高对比长焦投影银幕上分别投影出全白以及全黑的画面,并通过一辉度计分别量测投影全白以及全黑的画面时,该高对比长焦投影银幕的亮度,将该高对比长焦投影银幕在投影全白的画面时的亮度比上投影全黑的画面时的亮度便能得到未切断所述环境光源s时,投影机在该高对比长焦投影银幕所投影出的画面的对比度。
45.以下将四个第一优选实施例的高对比长焦投影银幕进行上述的全开/全关对比度测试,具体实验条件如下:所述环境光源s(室内灯光)的照度为600lx(lux),且所述环境光源s的光照与所述高对比长焦投影银幕的夹角为30
°
;所述长焦投影机p的照度为1000lx;其中,制作形成所述吸收层50时,由于尺寸精密,通常会使用点胶的方法,进行点胶时采用的原料的浓度称作出胶量的浓度,而上述四个第一优选实施例的差异在于制作形成所述吸收层50的出胶量的浓度互不相同,在四个第一优选实施例中,制作形成所述吸收层50的出胶量的浓度分别为10%、20%、30%以及50%。
46.根据上述的内容进行实验,可以得到下表,其中,下表中的亮度为通过所述辉度计测得,其单位为nit(同cd/m2,烛光/每平方米),而对比则是将在该高对比长焦投影银幕投影出全白画面时的亮度比上在该高对比长焦投影银幕投影出全黑画面时的亮度可以得到。
47.48.图4中所示,光线行进的路线大致如下所述;自所述环境光源s发出的光线行进至该高对比长焦投影银幕时,如果是行进至该吸收层50,则所述环境光源s发出的光线会被该吸收层50所吸收,而如果是行进至任意一个所述微珠球体40,则通过所述微珠球体40的入射弧面41进入所述微珠球体40的内部时发生折射、于所述微珠球体40的反射弧面42处被反射,最后再次通过所述微珠球体40的入射弧面41离开所述微珠球体40而再次发生折射;而当所述长焦投影机p投影时发出的光线,行进至任意一个所述微珠球体40时,通过所述微珠球体40的入射弧面41进入所述微珠球体40的内部时发生折射、于所述微珠球体40的反射弧面42处被反射,最后再次通过所述微珠球体40的入射弧面41离开所述微珠球体40而再次发生折射,最后被一观看者的眼睛e接收,所述观看者可以看到所述长焦投影机p投影在该高对比长焦投影银幕上的画面。
49.如图5及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第二优选实施例的高对比长焦投影银幕,其大致与第一优选实施例相同,差别在于,在第二优选实施例中,该高对比长焦投影银幕还包含有多个表面处理层60,该多个表面处理层60相间隔、分别设于该多个微珠球体40的所述入射弧面41上,且各该表面处理层60与该吸收层50相连接;在第二优选实施例中,该多个表面处理层60与外界接触的表面及该吸收层50与外界接触的表面定义了该高对比长焦投影银幕的投影侧;各该表面处理层60为能透光材质所制成的层体,其中,各该表面处理层60能采用任意一种已知的透光材料,由于透光材料为投影银幕领域的习知技术,在本优选实施例中就不特别限定各该表面处理层60具体采用何种透光材料;各该表面处理层60具有一折射率,各该表面处理层60的折射率小于各该微珠球体40的折射率,准确而言,各该表面处理层60的折射率略低于各该微珠球体40的折射率,在本优选实施例中,各该表面处理层60的折射率大于等于1.3且小于等于2.3。
50.借由该多个表面处理层60来保护该多个微珠球体40,避免所述微珠球体40受到刮伤、磨损;如图7及图8所示,各该表面处理层60具有一厚度r(r’),且各该表面处理层60的厚度r(r’)能根据该高对比长焦投影银幕的使用频率调整,当该高对比长焦投影银幕的使用频率高,则如图7所示,各该表面处理层60能设计为具有较大的厚度r,而当该高对比长焦投影银幕的使用频率低,则如图8所示,则将各该表面处理层60能设计为具有较小的厚度r’;具体来说,各该表面处理层60的厚度r(r’)大于等于1微米且小于等于10微米。
51.如图9所示,当一光线l由外界往第二优选实施例的高对比长焦投影银幕的投影侧行进时,若行进至该吸收层50处,则会被该吸收层50所吸收,而若行进至任意一所述表面处理层60处,会先通过所述表面处理层60的表面进入所述表面处理层60的内部,由于介质由外界环境的空气变为所述表面处理层60,产生一次折射,接着所述光线l通过所述入射弧面41进入所述微珠球体40的内部,通过所述入射弧面41时,由于介质由所述表面处理层60变为所述微珠球体40,因而再次折射,随后所述光线l继续行进至所述反射弧面42处而被反射;所述光线l受到反射后又行进回到所述入射弧面41处,通过所述入射弧面41离开所述微珠球体40进入所述表面处理层60、最后再通过所述表面处理层60的表面离开所述表面处理层60回到外界环境,随着介质由所述微珠球体40变回所述表面处理层60,再变回外界环境的空气,因而所述光线l又产生两次折射。
52.将本实用新型的高对比长焦投影银幕,进行一耐磨测试,具体来说,如图10所示以第二优选实施例为例,通过一耐磨测试机的一测试压头i,以500克的力量抵于该高对比长
焦投影银幕的投影侧并来回摩擦,将第一优选实施例及第二优选实施例以上述方式进行来回摩擦多次,并在来回摩擦固定次数后检测第一优选实施例及第二优选实施例的高对比长焦投影银幕的该多个微珠球体40的状况可以得出下表:
[0053][0054]
根据前四段的内容以及上表可知,通过将采用透光材料制成的该多个表面处理层60分别设于该多个微珠球体40的所述入射弧面41,可以在保持该高对比长焦投影银幕能正常投影的情况下,大幅降低该多个微珠球体40受损的机率,提高该高对比长焦投影银幕的使用寿命,此外,在该高对比长焦投影银幕的投影侧有灰尘堆积或是沾染脏污时,也较容易清洁,不必担心清洁作业造成所述微珠球体40受损的问题。
[0055]
如图11所示,本实用新型第三优选实施例的高对比长焦投影银幕,其大致与第二优选实施例相同,差异在于,在第三优选实施例中,各该表面处理层60延伸而与其他相邻的所述表面处理层60相连接,使该吸收层50受到相连接的该多个表面处理层60所覆盖,在第三优选实施例中,该高对比长焦投影银幕的投影侧由该多个表面处理层60与外界接触的表面所定义;相较于第二优选实施例,该多个表面处理层60相间隔而分别设于该多个微珠球体40的所述入射弧面41上,制作该多个表面处理层60时需要分别在尺寸较小的该多个微珠球体40上一一形成,制作上的难度较高,而在第三优选实施例中,该多个表面处理层60相连接形成一个整体,制作形成该多个表面处理层60时能一次性地铺设于该吸收层50及该多个微珠球体40上即可,制作上的难度较低,同时该多个表面处理层60覆盖该吸收层50而能同时保护该吸收层50。
[0056]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第四优选实施例的高对比长焦投影银幕,其大致与第二优选实施例相同,差别在于,在图7所示的第二优选实施例中,该吸收层50铺设于该反射层30、连接任两相邻的所述微珠球体40,且该吸收层50介于该多个表面处理层60与该反射层30之间,而在图12所示的第四优选实施例中,该吸收层50同样铺设于该反射层30,但各该表面处理层60与该反射层30相连接,该吸收层50并非连接任两相邻的所述微珠球体40,而是连接任两相邻的所述表面处理层60,该高对比长焦投影银幕的投影侧则同样由该多个表面处理层60与外界接触的表面及该吸收层50与外界接触的表面所定义。
[0057]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第五优选实施例的高对比长焦投影银幕,其大致与第四优选实施例相同,差别在于,在图12所示的第四优选实施例中,该多个表面处理层60相间隔,该吸收层50铺设于该反射层30,且连接任两相邻的所述表面处理层60,而在图13所示的第五优选实施例中,各该表面处理层60延伸而连接相邻的其他所述表面处理层60、与该反射层30相连接,该吸收层50设于相连接的该多个表面处理层60,该多个表面处理层60介于该吸收层50及该反射层30之间,在第五优选实施例中,该高对比长焦投影银幕的投影侧由该多个表面处理层60与外界接触的表面及该吸收层50与外界接触的表面所定义;相较于第四优选实施例,该多个表面处理层60相间隔且分别设于该多个微珠球体40的所述入射弧面41上,分别在该多个微珠球体40上一一制作形成该多个表面处理层60的难度较高,在第五优选实施例中,该多个表面处理层60相连接形成一个整体,制作形成该多个表面处理层60时能一次性铺设于该反射层30及该多个微珠球体40上即可,难度相对较低。
[0058]
综观本实用新型第二、第三、第四与第五优选实施例,皆包含有该多个表面处理层60,并将该多个表面处理层60分别设于该多个微珠球体40的入射弧面41,其中的差异在于制造过程中的工序顺序不同,以图7所示的第二优选实施例及图11所示的第三优选实施例而言,在将该多个微珠球体40半埋入该反射层30后,是先于该多个微珠球体40之间形成该吸收层50,而后才将该多个表面处理层60分别形成于该多个微珠球体40的入射弧面41上,因而该吸收层50会连接任两相邻的所述微珠球体40;而以图12所示的第四优选实施例而言,在将该多个微珠球体40半埋入该反射层30后,是先将该多个表面处理层60分别形成于该多个微珠球体40的入射弧面41上,而后才在该多个微珠球体40之间形成该吸收层50,因而该吸收层50连接任两相邻的所述表面处理层60而非微珠球体40;而以图13所示的第五优选实施例而言,其制造过程中的工序顺序与第四优选实施例相同,但由于先制作形成相连接成一个整体的该多个表面处理层60,在该多个微珠球体40之间形成该吸收层50时,该吸收层50是形成于该多个表面处理层60上,而不与该反射层30连接。
[0059]
此外,在上述的第二、第三、第四与第五优选实施例中,各该表面处理层60覆盖对应的所述微珠球体40的所述入射弧面41的覆盖率是100%,而实际上,只要该多个表面处理层60分别设于该多个微珠球体40的所述入射弧面41,便能达到降低该多个微珠球体40受损的机率、提高该高对比长焦投影银幕的使用寿命,且较容易清洁的效果,在其他的实施例中,各该表面处理层60覆盖对应的所述微珠球体40的覆盖率,具体可以是10%-100%,并不受到上述的优选实施例所限制,具体来说,如图14所示,能将各该表面处理层60视为自对应的所述微珠球体40的表面上距离该反射层30最远的一顶点沿着所述微珠球体40的表面朝向四周等距地延伸,通过延伸不同的距离来决定各该表面处理层60覆盖对应的所述微珠球体40的覆盖率。
[0060]
以下将两个第一优选实施例的高对比长焦投影银幕、两个第二优选实施例的高对比长焦投影银幕以及一常见的现有长焦投影银幕(席白布)进行如前所述的全开/全关对比度测试,具体实验条件与前所述的全开/全关对比度测试的条件相同;其中,两个第一优选实施例的高对比长焦投影银幕的差异在于,两个第一优选实施例的高对比长焦投影银幕的所述吸收层50的出胶量的浓度分别为15%及25%;两个第二优选实施例的高对比长焦投影银幕的差异与两个第一优选实施例的高对比长焦投影银幕的差异相同,同样是所述吸收层50的出胶量的浓度分别为15%及25%,而在两个第二优选实施例的高对比长焦投影银幕
中,所述表面处理层60同样采用点胶的方式,且两个第二优选实施例的高对比长焦投影银幕的所述表面处理层60的出胶量的浓度皆为80%。
[0061]
根据前两段所述的内容进行实验,可以得到下表,其中,下表中的亮度为通过所述辉度计测得,其单位为nit(同cd/m2,烛光/每平方米),而对比则是将在该高对比长焦投影银幕投影出全白画面时的亮度比上在该高对比长焦投影银幕投影出全黑画面时的亮度可以得到。
[0062][0063]
根据上表可知,通过所述吸收层50来吸收所述环境光源s,能够有效降低所述环境光源s对于投影的影响,相较习知的长焦投影银幕,如实验中采用的席白布,在该高对比长焦投影银幕投影出的投影画面的对比度能大幅提高,让观看者利用本实用新型观看投影画面时有更好的体验;而当进一步采用所述表面处理层60时,既能保护所述微珠球体40,也不会过度降低投影的对比效果。
[0064]
本实用新型的高对比长焦投影银幕,通过部分埋入该反射层30的该多个微珠球体40,搭配设置在该多个微珠球体40之间的该吸收层50,即使不关闭室内灯光,也就是不切断环境光源时,能通过球状且能透光的该多个微珠球体40的所述入射弧面41及与该反射层30结合的所述反射弧面42,让投影机的光线能反射到观看者的眼中,借以投影出画面,并以该吸收层50将部分环境光源所发出的光线吸收,借此让在该高对比长焦投影银幕上所投影出的画面能维持良好的对比度,观看者在室内灯光存在的情况下,依然能看到清晰明显的画面,相较现有长焦投影银幕,使用上较为方便,不需要在每次使用前关闭室内的灯光。
[0065]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优选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
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高对比长焦投影银幕,其特征在于,其包含有:一基材,其为一片体;一支撑层,其铺设于该基材的一侧;一反射层,其为能反光的材质所制成的层体;该反射层铺设于该支撑层的一侧,且该支撑层介于该基材与该反射层之间;多个微珠球体,各该微珠球体为能透光材质所制成的球体;各该微珠球体自该反射层远离该支撑层的一侧部分埋入该反射层;以及一吸收层,其设置于该多个微珠球体之间,且该反射层介于该吸收层与该支撑层之间;该吸收层为能吸收可见光的材质所制成的层体;其中,各该微珠球体定义一入射弧面及一反射弧面;该入射弧面为所述微珠球体的表面未连接该吸收层且未连接该反射层的部分;该反射弧面为所述微珠球体的表面与该反射层连接的部分。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对比长焦投影银幕,其特征在于,其包含多个表面处理层;该多个表面处理层分别设于该多个微珠球体的所述入射弧面;各该表面处理层采用能透光材质所制成,且具有一折射率,各该微珠球体具有一折射率,各该表面处理层的折射率小于各该微珠球体的折射率。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对比长焦投影银幕,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吸收层铺设于该反射层、连接任两相邻的所述微珠球体、介于该多个表面处理层及该反射层之间。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对比长焦投影银幕,其特征在于,其中各所述表面处理层延伸而连接相邻的其他所述表面处理层,使该吸收层受相连接的该多个表面处理层所覆盖。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对比长焦投影银幕,其特征在于,其中各所述表面处理层与该反射层相连接;该吸收层铺设于该反射层,且连接任两相邻的所述表面处理层。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对比长焦投影银幕,其特征在于,其中各所述表面处理层延伸而连接相邻的其他所述表面处理层,且与该反射层相连接;该吸收层设于相连接的该多个表面处理层上,该多个表面处理层介于该吸收层及该反射层之间。7.根据权利要求2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高对比长焦投影银幕,其特征在于,其中各所述微珠球体的折射率大于等于1.5且小于等于2.5;各该表面处理层的折射率大于等于1.3且小于等于2.3。8.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高对比长焦投影银幕,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吸收层具有一厚度;各该微珠球体具有一直径;该吸收层的厚度为各该微珠球体的直径的二十分之一。9.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高对比长焦投影银幕,其特征在于,其中各所述微珠球体半埋入所述反射层。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对比长焦投影银幕,其特征在于,其中各所述微珠球体的折射率大于等于1.5且小于等于2.5。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高对比长焦投影银幕,包含基材、支撑层、反射层、多个微珠球体及吸收层;基材为片体,支撑层铺设于基材的一侧且连接基材与铺设于支撑层的反射层;反射层采用能反光的材质;微珠球体采用能透光的材质,且部分埋入反射层;吸收层采用能吸收可见光的材质、设置于多个微珠球体之间;通过微珠球体与反射层搭配来反射投影机所投射的光线,并以吸收层吸收部份的环境光源,本实用新型能在环境光源存在时依然能让观看者看到清晰、对比度佳的画面,相较现有长焦投影银幕容易受到环境光源影响,每次使用前都必须隔断环境光源,本实用新型在使用上较为便利。用新型在使用上较为便利。用新型在使用上较为便利。


技术研发人员:

陈明立 李郁慧 苏振荣 王思旻 陈鸿玮 林柏州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和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2.09.22

技术公布日:

2023/1/24

本文发布于:2023-03-12 23:03:0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patent/3/6842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球体   所述   反射层   多个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