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45分钟压缩氧气自救器的制作方法

阅读: 评论:0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救器,特别是涉及一种45分钟压缩氧气自救器。


背景技术:



2.压缩氧自救器又叫隔绝式压缩氧自救器,是以高压压缩氧气作为氧气源的可重复使用的自救逃生器材。根据防护时间有15、30、45min几种规格。
3.现有技术中,市面上的压缩氧气自救器换药不方便,必须在降湿降潮的环境下进行换装药,且换装劳动强度较大,换药速度慢且药的利用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45分钟压缩氧气自救器,解决传统技术不方便换药,换药效率低的问题。
5.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45分钟压缩氧气自救器,包括下壳体、氧气钢瓶、药缸组、气囊组、减压阀组和上壳体;
6.所述氧气钢瓶设置在所述下壳体内部一侧,所述药缸组设置在所述下壳体的内部另外一侧;所述气囊组处于所述药缸组的上方,所述气囊组连接所述药缸组;所述减压阀组处于所述氧气钢瓶的上方,所述氧气钢瓶通过所述减压阀组连接所述气囊组;所述上壳体对接在所述下壳体的上方,所述上壳体覆盖在所述气囊组和所述减压阀组的上方;
7.所述药缸组包括药筒,所述药筒的内部填充有二氧化碳吸收剂;
8.所述药筒的底端连接有承载底板,所述承载底板的下方设有凸起柄,所述下壳体对应所述承载底板的位置设有底盖。
9.作为45分钟压缩氧气自救器的优选方案,所述下壳体和所述上壳体之间连接有开启扳手扣;所述下壳体的上端连接有背带。
10.作为45分钟压缩氧气自救器的优选方案,所述下壳体侧部连接有腰带板。
11.作为45分钟压缩氧气自救器的优选方案,所述减压阀组连接有压力表,所述压力表用于指示所述氧气钢瓶的压力。
12.作为45分钟压缩氧气自救器的优选方案,所述减压阀组和所述气囊组的连接处设有补气压板。
13.作为45分钟压缩氧气自救器的优选方案,所述气囊组的侧部连接有排气阀;所述气囊组的顶部连接有呼吸阀组。
14.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设有下壳体、氧气钢瓶、药缸组、气囊组、减压阀组和上壳体;氧气钢瓶设置在下壳体内部一侧,药缸组设置在下壳体的内部另外一侧;气囊组处于药缸组的上方,气囊组连接药缸组;减压阀组处于氧气钢瓶的上方,氧气钢瓶通过减压阀组连接气囊组;上壳体对接在下壳体的上方,上壳体覆盖在气囊组和减压阀组的上方;药缸组包括药筒,药筒的内部填充有二氧化碳吸收剂;药筒的底端连接有承载底板,承载底板的下方设有凸起柄,下壳体对应承载底板的位置设有底盖。本实用新型换药方便,二氧化碳吸收
剂到期后,不受环境和其它条件约束,可以快速子弹式的换装新药筒,利用率高。
附图说明
1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示例性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引伸获得其它的实施附图。
16.本说明书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发明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发明所揭示的技术内容能涵盖的范围内。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45分钟压缩氧气自救器气囊组充气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45分钟压缩氧气自救器未使用状态下的内部示意图;
19.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45分钟压缩氧气自救器未使用状态下的外部示意图。
20.图中,1、下壳体;2、氧气钢瓶;3、药缸组;4、气囊组;5、减压阀组;6、上壳体; 7、药筒;8、二氧化碳吸收剂;9、承载底板;10、凸起柄;11、底盖;12、开启扳手扣; 13、背带;14、腰带板;15、压力表;16、补气压板;17、排气阀;18、呼吸阀组。
具体实施方式
21.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22.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23.参见图1、图2和图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45分钟压缩氧气自救器,包括下壳体1、氧气钢瓶2、药缸组3、气囊组4、减压阀组5和上壳体6;
24.所述氧气钢瓶2设置在所述下壳体1内部一侧,所述药缸组3设置在所述下壳体1的内部另外一侧;所述气囊组4处于所述药缸组3的上方,所述气囊组4连接所述药缸组3;所述减压阀组5处于所述氧气钢瓶2的上方,所述氧气钢瓶2通过所述减压阀组5连接所述气囊组4;所述上壳体6对接在所述下壳体1的上方,所述上壳体6覆盖在所述气囊组 4和所述减压阀组5的上方;
25.所述药缸组3包括药筒7,所述药筒7的内部填充有二氧化碳吸收剂8;
26.所述药筒7的底端连接有承载底板9,所述承载底板9的下方设有凸起柄10,所述下
壳体1对应所述承载底板9的位置设有底盖11。
27.本实施例中,当需要更换药筒7时,拧下底盖11,通过凸起柄10可以取下承载底板9,然后倒出药筒7,更换未使用的新的二氧化碳吸收剂8药筒7,然后放入承载底板9再拧紧底盖11,从而实现快速更换药筒7的效果。
28.本实施例中,所述下壳体1和所述上壳体6之间连接有开启扳手扣12。具体的,在未使用状态下,上壳体6和下壳体1通过开启扳手扣12组合在一起,当需要使用时,松开开启扳手扣12可以取下上壳体6,从而使气囊组4和减压阀组5裸露出来以供使用。
29.本实施例中,所述下壳体1的上端连接有背带13;所述下壳体1侧部连接有腰带板 14。具体的,通过背带13方便将自救器背起来,而腰带板14可以配置腰带,背起时,通过腰带固定在用户腰部,起到稳定作用。
30.本实施例中,所述减压阀组5连接有压力表15,所述压力表15用于指示所述氧气钢瓶2的压力。所述减压阀组5和所述气囊组4的连接处设有补气压板16。具体的,打开减压阀组5,压缩氧气从氧气钢瓶2经补气压板16处的补气口进入到气囊组4,气囊组4展开充气。补气压板16本身属于现有技术,在自救器上已经使用,可以手动按压补气压板 16对气囊组4进行补气。
31.本实施例中,所述气囊组4的侧部连接有排气阀17;所述气囊组4的顶部连接有呼吸阀组18。当气囊组4内的气压过高时,通过排气阀17起到气囊组4的泄压作用。呼吸阀组18配备呼吸头,供用户进行呼吸。
32.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设有下壳体1、氧气钢瓶2、药缸组3、气囊组4、减压阀组5 和上壳体6;氧气钢瓶2设置在下壳体1内部一侧,药缸组3设置在下壳体1的内部另外一侧;气囊组4处于药缸组3的上方,气囊组4连接药缸组3;减压阀组5处于氧气钢瓶 2的上方,氧气钢瓶2通过减压阀组5连接气囊组4;上壳体6对接在下壳体1的上方,上壳体6覆盖在气囊组4和减压阀组5的上方;药缸组3包括药筒7,药筒7的内部填充有二氧化碳吸收剂8;药筒7的底端连接有承载底板9,承载底板9的下方设有凸起柄10,下壳体1对应承载底板9的位置设有底盖11。当需要更换药筒7时,拧下底盖11,通过凸起柄10可以取下承载底板9,然后倒出药筒7,更换未使用的新的二氧化碳吸收剂8药筒 7,然后放入承载底板9再拧紧底盖11,从而实现快速更换药筒7的效果。在未使用状态下,上壳体6和下壳体1通过开启扳手扣12组合在一起,当需要使用时,松开开启扳手扣12可以取下上壳体6,从而使气囊组4和减压阀组5裸露出来以供使用。通过背带13 方便将自救器背起来,而腰带板14可以配置腰带,背起时,通过腰带固定在用户腰部,起到稳定作用。打开减压阀组5,压缩氧气从氧气钢瓶2经补气压板16处的补气口进入到气囊组4,气囊组4展开充气。当气囊组4内的气压过高时,通过排气阀17起到气囊组4 的泄压作用。呼吸阀组18配备呼吸头,供用户进行呼吸。本实用新型换药方便,二氧化碳吸收剂8到期后,不受环境和其它条件约束,可以快速子弹式的换装新药筒7,利用率高。
33.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34.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
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技术特征:


1.一种45分钟压缩氧气自救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壳体(1)、氧气钢瓶(2)、药缸组(3)、气囊组(4)、减压阀组(5)和上壳体(6);所述氧气钢瓶(2)设置在所述下壳体(1)内部一侧,所述药缸组(3)设置在所述下壳体(1)的内部另外一侧;所述气囊组(4)处于所述药缸组(3)的上方,所述气囊组(4)连接所述药缸组(3);所述减压阀组(5)处于所述氧气钢瓶(2)的上方,所述氧气钢瓶(2)通过所述减压阀组(5)连接所述气囊组(4);所述上壳体(6)对接在所述下壳体(1)的上方,所述上壳体(6)覆盖在所述气囊组(4)和所述减压阀组(5)的上方;所述药缸组(3)包括药筒(7),所述药筒(7)的内部填充有二氧化碳吸收剂(8);所述药筒(7)的底端连接有承载底板(9),所述承载底板(9)的下方设有凸起柄(10),所述下壳体(1)对应所述承载底板(9)的位置设有底盖(1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45分钟压缩氧气自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壳体(1)和所述上壳体(6)之间连接有开启扳手扣(12);所述下壳体(1)的上端连接有背带(13)。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45分钟压缩氧气自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壳体(1)侧部连接有腰带板(14)。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45分钟压缩氧气自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减压阀组(5)连接有压力表(15),所述压力表(15)用于指示所述氧气钢瓶(2)的压力。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45分钟压缩氧气自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减压阀组(5)和所述气囊组(4)的连接处设有补气压板(16)。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45分钟压缩氧气自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组(4)的侧部连接有排气阀(17);所述气囊组(4)的顶部连接有呼吸阀组(18)。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45分钟压缩氧气自救器,设有下壳体、氧气钢瓶、药缸组、气囊组、减压阀组和上壳体;氧气钢瓶设置在下壳体内部一侧,药缸组设置在下壳体的内部另外一侧;气囊组处于药缸组的上方,气囊组连接药缸组;减压阀组处于氧气钢瓶的上方,氧气钢瓶通过减压阀组连接气囊组;上壳体对接在下壳体的上方,上壳体覆盖在气囊组和减压阀组的上方;药缸组包括药筒,药筒的内部填充有二氧化碳吸收剂;药筒的底端连接有承载底板,承载底板的下方设有凸起柄,下壳体对应承载底板的位置设有底盖。本实用新型换药方便,二氧化碳吸收剂到期后,不受环境和其它条件约束,可以快速子弹式的换装新药筒,利用率高。利用率高。利用率高。


技术研发人员:

蒋尊涛 郭建湘 卢建伟 王胜初 王英 伍斌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湖南煤矿安全装备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2.05.22

技术公布日:

2023/3/9

本文发布于:2023-03-12 21:32:2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patent/3/6822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所述   壳体   气囊   药筒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