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平可调式预制设备支撑梁的制作方法

阅读: 评论:0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气设备底座,尤其涉及了一种预制设备支撑梁。


背景技术:



2.新型模块化变电站建设中,电气设备底座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主要构件为独立基础、基础梁,均采用工厂预制、现场安装的方式建设。预制独立基础、预制梁,全部采用吊车吊装。独立基础上部为短柱,预制梁与基础短柱连接。
3.传统方法中预制梁两端安装在预制基础上部的基础短柱上,待梁柱节点灌入混凝土,混凝土养护强度达到设计强度后,方可安装上部设备,此种方案无法满足预制构件缩短工期的目的。
4.另外传统的设备支撑梁不能够进行水平调节,当预制基础和预制梁加工精度偏差和安装精度偏差,致使设备底座各条预制梁顶部出现整体水平高度差,上部设备则不能直接平稳就位在预制梁上。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预制设备支撑梁存在的问题,提供了一种预制设备支撑梁及其施工方法。
6.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
7.一种水平可调式预制设备支撑梁,包括预制基础和端部安装在预制基础上的预制梁,还包括设置在预制基础上的连接构件一和设置在预制梁上的连接构件二,连接构件一包括固定在预制基础上端面边缘处的螺栓,螺栓竖直向上设置且螺栓上螺纹连接有调节螺母,连接构件二包括设置于预制梁的端部下端面上的灌浆孔,预制梁的端面上设有与灌浆孔连通的出浆孔和进浆孔,预制梁安装在预制基础上时螺栓插入灌浆孔内且调节螺母处于预制梁下端面与预制基础上端面之间。
8.作为优选,预制基础包括基础短柱和设置于基础短柱外侧的牛腿柱,牛腿柱高度低于基础短柱高度,螺栓固定在牛腿柱的上端面上。
9.作为优选,预制梁内预埋有下端开口的灌浆套筒,灌浆套筒内部构成灌浆孔,灌浆套筒的侧壁上连接有上下布置且均与灌浆套筒内部连通的出浆管和进浆管,出浆管和进浆管的远离灌浆套筒的端部伸出预制梁端面且构造成出浆孔和进浆孔。通过灌浆处理使得在节点浇筑混凝土之前,该连接处能够达到较佳的结构强度,灌浆套筒的设置能够实现对灌浆料与混凝土之间的分离,避免相互干涩影响使用效果。
10.作为优选,预制梁下端面上设有开孔钢板,开孔钢板的下端面与预制梁的下端面齐平,开孔钢板上开设有多个钢板孔,每个钢板孔处均对应连接有一灌浆套筒,牛腿柱上端面上设有多个与灌浆套筒一一对应的螺栓。开孔钢板的设置能够使得多个灌浆套筒连接为一体,保证多个灌浆套筒处于同一直线上,从而实现多个灌浆套筒与多个螺栓之间的精准配合,加强预制梁与预制基础之间的连接稳定性和位置精准性。
11.作为优选,预制基础还包括基础承台,基础短柱和牛腿柱均设置于基础承台上,基础承台上还均匀设有吊环。吊环的设置能够实现对预制基础的稳定吊装。
12.作为优选,预制梁上端面上预埋有与预制梁上端面齐平的设备安装钢板。设备安装钢板的设置能够使得后续预制舱能够焊接在预制梁上,保证预制舱的安装稳定性。
13.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具有显著的技术效果:
14.本实用新型能够实现预制梁在预制基础上安装的精准快速定位,可以有效缩短整体工期,同时能够调节预制梁端部水平高度,保证上部设备平稳就位在预制梁上。
附图说明
15.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16.图2是图1中预制梁与预制基础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17.图3是图2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18.图4是图2中横梁的局部放大图。
19.图5是图1中角部基础的结构示意图。
20.图6是图1中部基础的结构示意图。
21.图7是图6中钢筋锚固杆的结构示意图。
22.图8是本实用新型预制梁模板结构示意图。
23.图9是预制梁内连接构件二的结构示意图。
24.图10是图9中灌浆套筒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5.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26.实施例1
27.一种水平可调式预制设备支撑梁,如图1-图10所示,包括预制基础1和端部安装在预制基础1上的预制梁2,预制梁2包括预制横梁14和预制纵梁15,所有的预制横梁14和预制纵梁15在预制基础1上安装好后能够构成矩形框架结构。
28.其中预制基础1包括基础短柱12和设置于基础短柱12外侧的牛腿柱13,还包括基础承台34,基础短柱12和牛腿柱13均设置于基础承台34上,基础承台34上还均匀设有用于实现预制基础1吊装的吊环35,牛腿柱13高度低于基础短柱12高度且基础承台34、基础短柱12以及牛腿柱13三者一体浇筑成型。
29.还包括设置在预制基础1上的连接构件一3和设置在预制梁2上的连接构件二4,连接构件一3包括固定在预制基础1上端面边缘处的螺栓5,螺栓5竖直向上设置且螺栓5上螺纹连接有调节螺母6,连接构件二4包括设置于预制梁2的端部下端面上的灌浆孔7,预制梁2的端面上设有与灌浆孔7连通的出浆孔8和进浆孔9,预制梁2安装在预制基础1上时螺栓5插入灌浆孔7内且调节螺母6处于预制梁2下端面与预制基础1上端面之间;螺栓5固定在牛腿柱13的上端面上。
30.本实施例中每个牛腿柱13上均设置三个并排设置的螺纹,预制梁2内设置三个对应的灌浆孔7,其中灌浆孔7的形成结构如下:
31.在预制梁2内预埋有下端开口的灌浆套筒23以及位于预制梁2下端面上的开孔钢
板26,灌浆套筒23内部构成灌浆孔7,灌浆套筒23的侧壁上连接有上下布置且均与灌浆套筒23内部连通的出浆管24和进浆管25,出浆管24和进浆管25的远离灌浆套筒23的端部伸出预制梁2端面且构造成出浆孔8和进浆孔9。
32.开孔钢板26的下端面与预制梁2的下端面齐平,开孔钢板26上开设有多个钢板孔27,本实施例中设置三个钢板孔27和三个灌浆套筒23,每个钢板孔27处均对应连接有一灌浆套筒23。
33.本实施例中通过螺栓5、灌浆孔7的配合,一方面能够实现预制梁2在预制基础1上安装的精准快速定位,另一方面还能够使得在对预制设备支撑梁组装时起到较好的各个预制梁2之间的连接稳定作用,实现在预制梁2连接节点浇筑混凝土后无需待混凝土养护至所需强度既可以在整个预制设备支撑梁上安装预制舱,能够有效缩短整体工期。
34.另外预制梁2与预制基础1之间的连接方式,使其在进行灌浆处理之前能够通过调节螺母6进行水平调节,旋转调节螺母6,改变其在螺栓5上的位置,继而实现对预制梁2端部高度的调节,消除预制构件加工和安装产生的水平偏差,使得预制设备支撑梁在所有节点最终浇筑完成后所有的预制梁2上端面上的设备安装钢板36能够处于同一水平面上,保证上部设备平稳就位在预制梁2上。
35.本实施例中为了进一步保证预制梁2安装的稳定性,其在制备预制梁2时即对其内的灌浆套筒23进行限位,具体为预制梁钢筋11包括位于预制梁2高度方向中部且分布于灌浆套筒23的沿预制梁2宽度方向两侧的中部预制梁钢筋28,中部预制梁钢筋28上固定有对拉钢筋29,对拉钢筋29分布于灌浆套筒23的沿预制梁2长度方向的两侧,对拉钢筋29与所述的中部预制梁钢筋28共同构成对灌浆套筒23在预制梁2内进行限位的限位部,从而使得灌浆套筒23在预制梁2内能够保证位置稳定,不会因为混凝土的形变而偏移位置,保证后续灌浆套筒23与螺栓5能够精准配合。
36.本实施例中预制基础1的中间位置处设有竖直向上伸出预制基础1上端面的短柱钢筋10,短柱钢筋10设置于基础短柱12上端面上,预制梁2上沿预制梁2长度方向设有贯通预制梁2的预制梁钢筋11,预制梁2安装在预制基础1上时预制梁钢筋11与短柱钢筋10垂直交错布置。
37.预制基础1上设有多个与预制横梁14和预制纵梁15一一对应的牛腿柱13,预制梁钢筋11包括分布于预制横梁14和预制纵梁15的沿高度方向的上下两端且处于同一水平面上间隔设置的多根端部预制梁钢筋30,预制横梁14和预制纵梁15上的端部预制梁钢筋30纵横交错布置且预制横梁14上的端部预制梁钢筋30处于预制纵梁15上的端部预制梁钢筋30下方。
38.预制横梁14、预制纵梁15以及预制基础1三者的连接节点处各个钢筋纵横交错,能够使得该节点浇筑混凝土后节点连接强度得到保障,本实施例中节点安装模板后采用c35混凝土进行浇筑,并振捣密实。
39.预制基础1包括角部基础31和中部基础32,其中角部基础31上设有一根预制横梁14和一根预制纵梁15,中部基础32上设有两个相对设置的预制纵梁15和一与预制纵梁15垂直设置的预制横梁14,两预制纵梁15上的预制梁钢筋11端部对齐且通过一螺纹套筒二33连接,通过螺纹套筒实现两预制纵梁15上相对的预制梁钢筋11之间的连接,能够进一步加强预制纵梁15之间的连接稳定性。
40.由于预制基础1与预制梁2之间连接节点处钢筋密集,预制构件安装时,传统的预制梁2端部采用锚固弯筋,锚固弯筋易导致节点拥堵,使得预制梁2无法在预制基础1上快速安装,因此本实施例中短柱钢筋10和预制横梁14上的预制梁钢筋11的端部均设有钢筋锚固板16,钢筋锚固板16包括外六角螺母17和与外六角螺母17一体成型的垫板18,钢筋锚固板16通过外六角螺母17的内螺纹与短柱钢筋10或预制梁钢筋11连接。
41.由线性钢筋弯折锚固改为锚固板面性锚固,锚固板锚固性能更好,工艺简略,加快施工进度;节约钢材耗费,降低工程成本。
42.另外,由于连接节点处有上下布置且纵横交错的预制梁钢筋11,还设有短柱钢筋10,其会对预制梁2的安装产生干涉,因而本实施例中通过对短柱钢筋10进行设计,使得短柱钢筋10包括固定于基础短柱12上且伸出基础短柱12上端面的预留钢筋19和可拆卸的连接于预留钢筋19端部且与预留钢筋19同轴设置钢筋锚固杆20,钢筋锚固板16连接于钢筋锚固杆20的远离预留钢筋19的端部,其中预留钢筋19长度为20cm,其能够不会对预制纵梁15安装产生干涉,同时为了保证该处短柱钢筋10的长度,通过螺纹套筒来实现锚固杆的方式来在预制纵梁15安装到位后加长预留钢筋19,以保证节点连接强度。
43.具体为钢筋锚固杆20包括锚杆21,锚杆21的一端设有螺纹连接有螺纹套筒一22,锚杆21通过螺纹套筒一22安装在短柱钢筋10上,锚杆21的另一端用于安装钢筋锚固板16。
44.另外,本实施例中预制梁2上端面上预埋有与预制梁2上端面齐平的设备安装钢板36,使得预制舱坐落在预制梁2上后能够与设备安装钢板36焊接,保证设备安装稳定性。
45.另外为了进一步提高连接节点处的结构强度,将预制梁2的端面为采用马牙槎构造的凹凸面37,使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克服混凝土形变。
46.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预制设备支撑梁的施工方法,其能够实现对前述水平可调式预制设备支撑梁进行工厂预制、现场安装,其包括以下步骤:
47.步骤s1、预制设备支撑梁构件的制备,在工厂预制得到预制基础1、预制横梁14和预制纵梁15;
48.步骤s2、将预制基础1、预制横梁14和预制纵梁15运送至施工现场,并且在施工现场设置基础垫层,并对基础垫层进行细沙平;
49.步骤s3、吊装预制基础1到基础垫层的指定位置处,使得所有的预制基础1呈矩形阵列排布;
50.步骤s4、将预制横梁14吊装到横向相邻的预制基础1上,自上而下吊装使得预制横梁14底部的灌浆孔7套入对应的螺栓5;
51.步骤s5、吊装预制纵梁15,先将预制纵梁15吊装至预制基础1外侧,保持预制纵梁15下端面距离预制基础1顶面30cm,然后使得预制纵梁15沿预制横梁14长度方向由外向内朝向预制横梁14水平移动,使得预制纵梁15以及预制纵梁15端部伸出的预制梁钢筋11越过预留钢筋19和螺栓5,直到预制纵梁15底部的灌浆孔7与螺栓5一一对应,然后向下吊装预制纵梁15,使得预制纵梁15落于预制基础1上;
52.步骤s6、在预留钢筋19上安装钢筋锚固杆20,在预制梁钢筋11上安装钢筋锚固板16;
53.步骤s7、通过调节螺母6水平调节预制横梁14和预制纵梁15,使得所有预制横梁14和预制纵梁15的水平偏差小于3mm;
54.步骤s8、通过水泥基灌浆料对灌浆孔7内进行灌浆处理,养护24h;
55.步骤s9、最后对预制横梁14与预制纵梁15的连接节点处进行混凝土浇筑,得到预制设备支撑梁。
56.其中,步骤s1中预制横梁14和预制纵梁15在制备时,预先在钢模板下端面上设置4块限位片,然后将一开孔钢板26嵌入4块限位片之间构成限位,完成开孔钢板26以及开孔钢板26上灌浆套筒23的安装,接着在钢模板上穿设贯通的预制梁钢筋11,然后在预制梁钢筋11上设置对拉钢筋29,实现对灌浆套筒23中部的限位,最后浇筑混泥土,养护完成后得到预制横梁14或预制纵梁15。
57.步骤s2中需要对基础垫层进行细沙平,是因为预制基础1的轴线与水平度偏差、相邻基础高差直接决定预制舱能否平稳就位,预制基础1是成品吊装直接坐落在垫层上,基础轴线偏离,致使上部预制梁2成“菱形”构造,甚至无法安装;基础垫层水平度偏差使基础短柱12偏离轴线;相邻垫层高度偏差,致使预制梁2不平,预制舱不能平稳就位。
58.具体平方式为:预制基础1就位前,清理垫层杂物,在砼垫层表面均匀铺上厚度为1cm左右的细沙,采用水平仪进行测试调整,保证底面的平整。就位过程中采用两线十字交叉定位法进行定位,即基础中心线和底角边线对应法,保证基础中心线对齐。
59.步骤s8中灌浆处理过程中所采用的灌浆料是一种由水泥、细骨料、多种外加剂复配而成的水泥基灌浆材料,现场按照要求加水搅拌均匀后形成自流浆体,具有黏度低、流动性好、早强高强、微膨胀无收缩等特点,操作过程是通过进浆孔9灌入灌浆料,待出浆孔8溢出浆体后封闭灌浆口和出浆口。
60.通过灌浆处理且24h养护后该连接处的强度可到达35mpa,3天养护强度可达到60mpa,能够有效保证在预制基础1与预制梁2之间节点处混凝土未达到设计强度之前也能够安装预制梁2上的预制预制舱,从而有效缩短建设工期。
61.容易理解的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提供的一个或几个实施例基础上,可以对本技术的实施例进行结合、拆分、重组等得到其他实施例,这些实施例均没有超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62.总之,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实用新型专利的涵盖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水平可调式预制设备支撑梁,包括预制基础(1)和端部安装在预制基础(1)上的预制梁(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预制基础(1)上的连接构件一(3)和设置在预制梁(2)上的连接构件二(4),连接构件一(3)包括固定在预制基础(1)上端面边缘处的螺栓(5),螺栓(5)竖直向上设置且螺栓(5)上螺纹连接有调节螺母(6),连接构件二(4)包括设置于预制梁(2)的端部下端面上的灌浆孔(7),预制梁(2)的端面上设有与灌浆孔(7)连通的出浆孔(8)和灌浆孔(7),预制梁(2)安装在预制基础(1)上时螺栓(5)插入灌浆孔(7)内且调节螺母(6)处于预制梁(2)下端面与预制基础(1)上端面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平可调式预制设备支撑梁,其特征在于:预制基础(1)包括基础短柱(12)和设置于基础短柱(12)外侧的牛腿柱(13),牛腿柱(13)高度低于基础短柱(12)高度,螺栓(5)固定在牛腿柱(13)的上端面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水平可调式预制设备支撑梁,其特征在于:预制梁(2)内预埋有下端开口的灌浆套筒(23),灌浆套筒(23)内部构成灌浆孔(7),灌浆套筒(23)的侧壁上连接有上下布置且均与灌浆套筒(23)内部连通的出浆管(24)和进浆管(25),出浆管(24)和进浆管(25)的远离灌浆套筒(23)的端部伸出预制梁(2)端面且构造成出浆孔(8)和进浆孔(9)。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水平可调式预制设备支撑梁,其特征在于:预制梁(2)下端面上设有开孔钢板(26),开孔钢板(26)的下端面与预制梁(2)的下端面齐平,开孔钢板(26)上开设有多个钢板孔(27),每个钢板孔(27)处均对应连接有一灌浆套筒(23),牛腿柱(13)上端面上设有多个与灌浆套筒(23)一一对应的螺栓(5)。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水平可调式预制设备支撑梁,其特征在于:预制梁(2)内且位于预制梁(2)高度方向中部设有两分布于灌浆套筒(23)的沿预制梁(2)宽度方向两侧的预制梁钢筋(11),预制梁钢筋(11)沿预制梁(2)长度方向贯通预制梁(2),所述的预制梁钢筋(11)上固定有对拉钢筋(29),对拉钢筋(29)分布于灌浆套筒(23)的沿预制梁(2)长度方向的两侧,对拉钢筋(29)与所述的预制梁钢筋(11)共同构成对灌浆套筒(23)在预制梁(2)内进行限位的限位部。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平可调式预制设备支撑梁,其特征在于:预制基础(1)还包括基础承台(34),基础短柱(12)和牛腿柱(13)均设置于基础承台(34)上,基础承台(34)上还均匀设有吊环(35)。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平可调式预制设备支撑梁,其特征在于:预制梁(2)上端面上预埋有与预制梁(2)上端面齐平的设备安装钢板(36)。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气设备底座,公开了一种水平可调式预制设备支撑梁,其包括预制基础和预制梁,还包括固定在预制基础上端面边缘处的螺栓和设置于预制梁的端部下端面上的灌浆孔,螺栓竖直向上设置且螺栓上螺纹连接有调节螺母,预制梁的端面上设有与灌浆孔连通的出浆孔和进浆孔,预制梁安装在预制基础上时螺栓插入灌浆孔内且调节螺母处于预制梁下端面与预制基础上端面之间。本实用新型能够实现预制梁在预制基础上安装的精准快速定位,可以有效缩短整体工期,同时能够调节预制梁端部水平高度,保证上部设备平稳就位在预制梁上。保证上部设备平稳就位在预制梁上。保证上部设备平稳就位在预制梁上。


技术研发人员:

朱天翔 范孝青 王文斌 刘刚 陈永贵 李冬 刘必庆 葛超 汤家明 张胜利 陈建华 丁飞龙 陈卫 孟祥云 倪洪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安徽宏源电力建设投资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2.11.23

技术公布日:

2023/3/9

本文发布于:2023-03-12 20:20:5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patent/3/6806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基础   套筒   端面   钢筋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