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装配式建筑
立柱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高强度装配式建筑立柱。
背景技术:
2.为快速建造建筑,需要使用各种装配式建筑构件,其中装配式建筑立柱是装配式建筑的重要部分,柱体的内部设置有钢筋笼,在建筑立柱内设置钢筋笼,有利于约束
混凝土,提高建筑立柱的整体性;
3.但现有的装配式建筑立柱,仅通过钢筋笼提高强度,上下柱体的连接强度以及柱体本身强度有待提高,柱体通过钢筋和混凝土构成,隔热效果较差,因此,我们提出一种高强度装配式建筑立柱,以便于解决上述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强度装配式建筑立柱,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的装配式建筑立柱连接强度以及柱体本身强度有待提高,隔热效果较差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强度装配式建筑立柱,包括:
6.混凝土柱
本体,
所述混凝土柱本体的顶端开设有限定孔,且混凝土柱本体的下表面固有限定杆,所述混凝土柱本体的顶端和底端均开设有混凝土槽,且混凝土槽位于限定孔的外侧,所述混凝土柱本体的顶端和底端外侧面均固定有连接片,且混凝土柱本体的外侧面粘贴连接有碳纤维布,所述碳纤维布的外侧面粘贴连接有隔热板;
7.钢筋笼,所述混凝土柱本体的内部设置有钢筋笼。
8.优选的,所述限定孔等角度开设在混凝土柱本体的顶端,且限定孔与限定杆一一对应设置。
9.优选的,所述连接片的内部开设有螺孔。
10.优选的,所述混凝土柱本体的顶端和底端纵截面均呈“凸”字型结构。
11.优选的,所述混凝土槽的纵截面呈梯形结构,且混凝土槽均匀分布在混凝土柱本体上。
12.优选的,所述碳纤维布包裹混凝土柱本体的外侧面。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高强度装配式建筑立柱,扩大用于增加连接强度的混凝土与混凝土柱本体的接触面,提高连接强度,利用碳纤维布粘贴形成环箍,提高该柱体的强度,提高隔热效果;
14.1.设置有混凝土柱本体和混凝土槽,混凝土柱本体与混凝土柱本体组合之后,在混凝土柱本体与混凝土柱本体形成的空间内浇筑混凝土,混凝土进入混凝土槽的内部,扩大用于增加连接强度的混凝土与混凝土柱本体的接触面,提高连接强度;
15.2.设置有混凝土柱本体、碳纤维布和隔热板,碳纤维布包裹混凝土柱本体,利用碳
纤维布粘贴形成环箍,提高该柱体的强度;
16.3.设置有碳纤维布和隔热板,隔热板粘贴连接在碳纤维布的外侧面,从而隔热板设置在混凝土柱本体的外侧,利用隔热板提高隔热效果。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本实用新型正视剖切结构示意图;
19.图3为本实用新型俯视结构示意图;
20.图4为本实用新型限定杆与限定孔连接正视结构示意图。
21.图中:1、混凝土柱本体;2、钢筋笼;3、限定孔;4、限定杆;5、混凝土槽;6、连接片;7、碳纤维布;8、隔热板。
具体实施方式
22.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3.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高强度装配式建筑立柱,包括混凝土柱本体1、钢筋笼2、限定孔3、限定杆4、混凝土槽5、连接片6、碳纤维布7和隔热板8,混凝土柱本体1的内部设置有钢筋笼2;
24.如图2、图3和图4所示,混凝土柱本体1的顶端开设有限定孔3,且混凝土柱本体1的下表面固定有限定杆4,限定孔3等角度开设在混凝土柱本体1的顶端,且限定孔3与限定杆4一一对应设置,连接组合上下2组混凝土柱本体1时,将混凝土柱本体1上的限定杆4卡入另一个混凝土柱本体1上的限定孔3内,此时上下2组连接片6对齐,连接片6的内部开设有螺孔,将螺钉穿过连接片6,然后在螺钉的底端拧紧螺帽,由于混凝土柱本体1的顶端和底端纵截面均呈“凸”字型结构,上下组合的混凝土柱本体1留有混凝土浇筑空间,浇筑混凝土后,混凝土留在混凝土槽5内,完成上下2组混凝土柱本体1的组合固定;
25.如图1和图3所示,碳纤维布7包裹混凝土柱本体1的外侧面,碳纤维布7与混凝土柱本体1粘贴连接,碳纤维布7在混凝土柱本体1形成外环箍,利用碳纤维布7增加该柱体的强度,碳纤维布7的外侧面粘贴连接有隔热板8,隔热板8的材料为玻璃纤维,利用隔热板8提高该柱体的隔热效果,以上便完成该高强度装配式建筑立柱的一系列操作,本说明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26.本实用新型使用到的标准零件均可以从市场上购买,异形件根据说明书的和附图的记载均可以进行订制,各个零件的具体连接方式均采用现有技术中成熟的螺栓、铆钉、焊接等常规手段,机械、零件和设备均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型号,加上电路连接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连接方式,在此不再详述。
27.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
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高强度装配式建筑立柱,其特征在于,包括:混凝土柱本体(1),所述混凝土柱本体(1)的顶端开设有限定孔(3),且混凝土柱本体(1)的下表面固有限定杆(4),所述混凝土柱本体(1)的顶端和底端均开设有混凝土槽(5),且混凝土槽(5)位于限定孔(3)的外侧,所述混凝土柱本体(1)的顶端和底端外侧面均固定有连接片(6),且混凝土柱本体(1)的外侧面粘贴连接有碳纤维布(7),所述碳纤维布(7)的外侧面粘贴连接有隔热板(8);钢筋笼(2),所述混凝土柱本体(1)的内部设置有钢筋笼(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强度装配式建筑立柱,其特征在于:所述限定孔(3)等角度开设在混凝土柱本体(1)的顶端,且限定孔(3)与限定杆(4)一一对应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强度装配式建筑立柱,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片(6)的内部开设有螺孔。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强度装配式建筑立柱,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柱本体(1)的顶端和底端纵截面均呈“凸”字型结构。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强度装配式建筑立柱,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槽(5)的纵截面呈梯形结构,且混凝土槽(5)均匀分布在混凝土柱本体(1)上。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强度装配式建筑立柱,其特征在于:所述碳纤维布(7)包裹混凝土柱本体(1)的外侧面。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强度装配式建筑立柱,包括:混凝土柱本体和钢筋笼,所述混凝土柱本体的顶端开设有限定孔,且混凝土柱本体的下表面固有限定杆,所述混凝土柱本体的顶端和底端均开设有混凝土槽,且混凝土槽位于限定孔的外侧,所述混凝土柱本体的顶端和底端外侧面均固定有连接片,且混凝土柱本体的外侧面粘贴连接有碳纤维布,所述碳纤维布的外侧面粘贴连接有隔热板,所述混凝土柱本体的内部设置有钢筋笼。该高强度装配式建筑立柱,扩大用于增加连接强度的混凝土与混凝土柱本体的接触面,提高连接强度,利用碳纤维布粘贴形成环箍,提高该柱体的强度,提高隔热效果。提高隔热效果。提高隔热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
韩强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江西国韬建设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2.10.21
技术公布日:
2023/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