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发明涉及洗涤
设备领域,具体提供一种便携式洗涤设备。
背景技术:
2.洗涤设备是常见的家用电器之一,例如滚筒洗衣机或波轮洗衣机。家用洗涤设备的尺寸往往较大,能够一次性清洗多件衣物,满足人们家居生活的需求。然而,对于内衣、内裤或袜子等小件贴身衣物,既需要分开洗涤又需要高频率清洗。如果每次都使用这种尺寸较大的洗涤设备将造成资源浪费。同时,对于需要短期出差或者租房居住的用户来讲,居住环境经常变动,而传统的洗涤设备由于尺寸过大,会在搬家过程中带来很多不便。虽然酒店或租房的区域设有公共的洗涤设备,但使用这种洗涤设备存在着细菌交叉感染的安全问题。因此,需要一种方便携带搬运的、小型的洗涤设备来应对以上诸多问题。
3.为此,现有技术中已经发展出了一种便携式洗涤设备。例如中国发明专利申请cn112442823a公开了一种小型便携式智能变频洗衣机。该小型便携式智能变频洗衣机包括壳体,在壳体的底部设底板,使底板与壳体固定连接;在壳体顶部设壳盖,使壳盖与壳体活动连接;壳体内包括洗衣区与控制区,在洗衣区下部设波轮,波轮与变频电机连接;在洗衣区内设与壳体分离式的脱水篮。为了进行脱水,该脱水篮通过位于其底部上的插块插入到设在波轮的凸条上的插孔与波轮形成固定连接,并且该脱水篮的顶部与壳盖之间预留很大的轴向间隔。波轮在高速旋转期间由于衣物质量分布不平衡等原因导致产生抖动或跳动,因此产生很大的噪音。另外,该脱水篮的顶部与壳盖之间预留很大的轴向间隔,导致洗衣机的脱水空间利用率不高。因此,该技术方案存在改进之处。
4.相应的,本领域需要一种新的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解决现有便携式洗涤设备振动大、噪音大、脱水空间利用率低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便携式洗涤设备。该便携式洗涤设备包括洗涤筒,
所述洗涤筒具有开口端和筒底,在所述筒底上设有可转动的波轮;脱水筒,所述脱水筒能够可移除地插入到所述洗涤筒内并且具有相对的开口边缘和底壁,在所述开口边缘上装配有周向上彼此间隔的多个可滚动单元;和筒盖,所述筒盖配置成能够可打开地覆盖所述开口端,并且在所述筒盖的内侧面上设有环槽,其中,在脱水过程中,所述多个可滚动单元抵靠所述环槽的槽底,并且所述底壁与所述波轮相配且在二者之间留有空间,使得所述波轮可带动所述脱水筒相对于所述洗涤筒旋转。
6.本发明便携式洗涤设备的脱水筒的开口边缘上装配有周向上彼此间隔的多个可滚动单元,这些可滚动单元能够绕自身轴线自由地转动。在该便携式洗涤设备的脱水期间,筒盖覆盖洗涤筒的开口端,脱水筒的开口边缘上的可滚动单元直接抵靠在筒盖的内侧面上的环槽的槽底,并且脱水筒的旋转能够带动这些可滚动单元绕自身轴线转动并且在环槽内滚动,从而使得脱水筒相对于筒盖更容易旋转,同时筒盖可限制脱水筒与波轮一起跳动或
抖动,进而可降低便携式洗涤设备的噪音。另外,脱水筒通过可滚动单元抵靠筒盖增大了内部的脱水空间,即从波轮到筒盖的内侧面之间的洗涤空间均能够用于脱水,并且脱水筒的底壁与波轮之间形成的轴向空间则可用于存储脱水过程中从衣物中甩出来的洗涤水。因此,与现有的便携式洗涤设备相比,在具有相同的脱水空间的条件下,本发明的便携式洗涤设备的体积明显减小,从而更方便携带和搬运。
7.在上述便携式洗涤设备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每个所述可滚动单元包括安装在所述开口边缘上且沿其径向延伸的固定轴和能够绕所述固定轴旋转的滚轮或轴承。通过上述的配置,在需要脱水时将筒盖覆盖在开口端上,此时滚轮或轴承的外环面与筒盖的内侧面上环槽的槽底接触并对脱水筒的上端进行限位。在脱水过程中,脱水筒在波轮的带动下高速旋转,滚轮或轴承与环槽的槽底抵靠,此时滚轮或轴承被脱水筒带动着沿环槽滚动。该过程中滚轮或轴承与环槽之间保持滚动摩擦。该结构能够在保证对脱水筒稳定限位的前提下,有效降低脱水筒与筒盖之间的摩擦,实现脱水筒的长时间、稳定高速旋转。
8.在上述便携式洗涤设备的优选技术方案中,在所述开口边缘上设有多个固定槽,每个所述固定槽容纳一个所述可滚动单元且允许所述滚轮或轴承在其中自由转动,每个所述固定轴固定在对应的所述固定槽中并沿所述开口边缘的径向延伸,所述固定槽具有朝向所述脱水筒的周向外侧或周向内侧的开口,并且所述开口配置成使所述滚轮或轴承沿着所述脱水筒的轴向露出所述开口边缘。通过上述的配置,在开口边缘布置固定槽,能够简化可滚动单元与脱水筒之间的装配结构,减少零部件的使用。另外,将滚轮或轴承设置在固定槽中,能够有效避免滚轮或轴承与其他部件之间产生阻碍干涉,使得滚轮或轴承能够更稳定、更安全的转动。
9.在上述便携式洗涤设备的优选技术方案中,在所述脱水筒的周向壁上对应每个固定槽的位置处设有装配孔,并且所述固定轴与对应的所述装配孔形成铆接。通过上述的配置,将固定轴直接与装配孔形成铆接,能够在保证固定轴与固定槽装配牢固的前提下,有效简化安装工艺。
10.在上述便携式洗涤设备的优选技术方案中,在所述洗涤筒的筒壁的内周面上设有沿其周向布置且彼此间隔的多个挡水凸起,并且当所述脱水筒被插入到所述洗涤筒中时,在每个所述挡水凸起与所述脱水筒的筒壁的外周面之间留有预定间隙。通过上述的配置,在脱水过程中,预定间隙能够保证挡水凸起不会妨碍脱水筒的旋转,同时挡水凸起能够对脱水筒的筒壁进行限位,避免脱水筒在高速旋转过程中发生侧向的倾斜或偏转,使得脱水筒能够始终绕自身旋转中心线稳定旋转。
11.在上述便携式洗涤设备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每个所述挡水凸起沿着所述洗涤筒的径向具有大致三角形横截面。通过上述的配置,每个所述挡水凸起的侧壁与洗涤筒的筒壁呈钝角相交,这种配合角度既能够改变洗涤水的流向,又不会过度阻碍洗涤水的冲洗力度,从而实现多个方向的有力清洁。
12.在上述便携式洗涤设备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波轮包括底盘和形成在所述底盘上的沿径向布置且彼此间隔的多个叶片,在所述脱水筒的底壁的外表面上设有可分别与多个所述叶片中的一个卡接的多个卡槽。通过上述的配置,利用卡槽与叶片匹配卡接,将脱水筒的底壁与波轮匹配连接,同时筒盖通过其内侧面上的环槽抵靠可滚动单元进而下压脱水筒,使得卡槽牢固地卡设在叶片上,从而在脱水筒的轴线方向形成稳定的限位。在脱水过程
中,波轮通过叶片与卡槽的卡接传动,带动脱水筒同步旋转。
13.在上述便携式洗涤设备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每个卡槽由从所述脱水筒的底壁的外表面向外延伸的两个卡脚围成。通过上述的配置,两个卡脚分别限位设置在叶片的两侧,从而保证无论波轮绕哪个方向旋转,卡脚均能够将旋转动力有效传动。同时,由于卡脚从脱水筒的底壁的外表面向外延伸,使得脱水筒的底壁与波轮的底盘之间形成具有一定高度的轴向空间,在脱水时能够方便脱出的洗涤水汇集于此,避免脱出的洗涤水再次浸湿衣物。
14.在上述便携式洗涤设备的优选技术方案中,在所述波轮的径向中心上设有朝向所述洗涤筒的开口端延伸的限位柱,并且在所述脱水筒的底壁上设有与所述限位柱匹配的限位孔。通过上述的配置,能够对脱水筒进行进一步的限位,使得脱水筒保持围绕波轮的中心轴线旋转。
15.在上述便携式洗涤设备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便携式洗涤设备还包括:加热室,所述加热室包括底部密封的加热托盘,所述加热托盘固定到所述洗涤筒的筒底的外表面上且被所述洗涤筒的筒底覆盖,在所述洗涤筒的筒底和所述波轮的底盘上分别设有分布开的导流孔,使得所述加热室可与所述洗涤筒的内部形成流体连通;和加热装置,所述加热装置布置在所述加热托盘中。通过上述的配置,洗涤水能够在洗涤筒和加热室内循环流动,并且加热装置能够对洗涤水进行持续加热,从而使洗涤水维持在高温状态,进而实现高温煮洗功能。
16.在上述便携式洗涤设备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便携式洗涤设备还包括
外壳,所述洗涤筒布置在所述外壳中,并且在所述加热室与所述外壳之间设有用于容纳驱动电机的电机室,所述驱动电机的驱动轴可旋转地穿过所述加热室与所述波轮形成固定连接。通过上述的配置,壳体与洗涤筒分离设计,既能够方便洗涤设备的装配,又能够根据用户喜好快捷的更换外壳样式,满足个性化需求。
附图说明
17.下面结合附图来描述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附图中:
18.图1是本发明便携式洗涤设备的实施例的正视图;
19.图2是本发明便携式洗涤设备的实施例的俯视图;
20.图3是本发明便携式洗涤设备的实施例沿图2的a-a剖面线截取的剖面图;
21.图4是图3所示的本发明便携式洗涤设备的实施例在隐去外壳后的爆炸结构的截面示意图;
22.图5是本发明便携式洗涤设备的实施例中筒盖的结构示意图;
23.图6是本发明便携式洗涤设备的实施例中洗涤筒与脱水筒配合时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24.图7是本发明便携式洗涤设备的实施例中脱水筒的立体结构图;
25.图8是图7中b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26.图9是本发明便携式洗涤设备的实施例中筒盖、脱水筒和波轮的配合示意图。
27.附图标记列表:
28.1、洗涤设备;11、外壳;111、外壳的顶端开口;112、外壳的底壁;113、外壳的周壁;1131、外壳周壁的内周面;114、控制按键;21、筒盖;211、筒盖的内侧面;212、筒盖的外侧面;
213、凸台;214、密封边;215、环槽;2151、环槽的槽底;31、洗涤筒;311、洗涤筒的开口端;312、洗涤筒的筒底;3121、洗涤筒筒底的导流孔;3122、转轴通孔;313、洗涤筒的周壁;3131、洗涤筒周壁的外周面;3132、洗涤筒周壁的内周面;314、第一固定环;315、第二固定环;316、挡水凸起;3161、第一挡水面;3162、第二挡水面;3163、限位面;317、排水管;318、装配空腔;41、波轮;411、波轮底盘;4111、波轮底盘上的导流孔;412、叶片;413、中心柱;4131、紧固孔;414、限位柱;51、加热托盘;510、加热室;511、加热托盘的底壁;5111、转轴密封孔;512、加热托盘的环壁;5121、加热托盘环壁的上环面;513、加热装置;61、驱动电机;611、驱动转轴;612、电机座;71、脱水筒;710、脱水孔;711、脱水筒的开口边缘;712、脱水筒的底壁;7121、限位孔;713、脱水筒的周壁;72、可滚动单元;721、固定槽;7211、装配孔;722、滚轮;723、固定轴;7231、固定轴的限位凸缘;73、卡槽;731、第一卡脚;732、第二卡脚。
具体实施方式
29.下面参照附图来描述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这些实施方式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的技术原理,并非旨在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30.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内”、“外”等指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的术语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这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述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31.此外,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装配”、“设置”、“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还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可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32.为了解决现有便携式洗涤设备振动大、噪音大、脱水空间利用率低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便携式洗涤设备1。该便携式洗涤设备1包括洗涤筒31,所述洗涤筒31具有开口端311和筒底312,在所述筒底312上设有可转动的波轮41;脱水筒71,所述脱水筒71能够可移除地插入到所述洗涤筒31内并且具有相对的开口边缘711和底壁712,在所述开口边缘711上装配有周向上彼此间隔的多个可滚动单元72;和筒盖21,所述筒盖21配置成能够可打开地覆盖所述开口端311,并且在所述筒盖21的内侧面211上设有环槽215,其中,在脱水过程中,所述多个可滚动单元72抵靠所述环槽215的槽底2151,并且所述底壁712与所述波轮41相配且在二者之间留有空间,使得所述波轮41可带动所述脱水筒71相对于所述洗涤筒31旋转。
33.上文所提及的“可滚动单元”有
多种具体形式,包括但不限于转轴与滚轮配合的形式,或者转动槽与滚珠配合的形式,或者转动槽与滚动柱配合的形式,或者其他合适的滚动形式,只要能够实现脱水筒71的旋转带动这些可滚动单元72绕自身轴线转动并且在环槽215内滚动即可。上文所提及的“筒盖21配置成能够可打开地覆盖开口端311”包括:筒盖21可转动地固定在外壳11或洗涤筒31上以打开或封闭洗涤筒的开口端311;或者筒盖21与外壳11或洗涤筒31可分离,当洗涤筒的开口端311需要封闭时盖在开口端311上,当需要敞开开口端311时直接从开口端311上拿掉。具体地,在筒盖21可转动地固定在外壳11或洗涤筒
31上的情形下,筒盖21例如可采用转轴连接方式形成翻盖结构,以便筒盖21能够通过绕轴旋转覆盖在开口端311上或从开口端311移开。
34.图1是本发明便携式洗涤设备的实施例的正视图;图2是本发明便携式洗涤设备的实施例的俯视图;图3是本发明便携式洗涤设备的实施例沿图2的a-a剖面线截取的剖面图;图4是图3所示的本发明便携式洗涤设备的实施例在隐去外壳后的爆炸结构的截面示意图。
35.如图1至图4所示,在一种或多种实施例中,本发明便携式洗涤设备1包括:外壳11、筒盖21、洗涤筒31、波轮41、加热托盘51、驱动电机61、和脱水筒71。为了方便用户携带及取放,可以在外壳11上设置把手(图中未示出)。此外,还可以在该便携式洗涤设备1的底部设置防滑垫,以提高机体稳定性。替代地,本发明便携式洗涤设备1的外壳11与洗涤筒31集成为一体。替代地,本发明便携式洗涤设备1取消加热托盘51配置。本发明便携式洗涤设备1可以使用锂电池供电。替代地,可以在外壳11上设置充电插口,使用电源线接交流电供电。本发明便携式洗涤设备体积小巧、重量较轻,能够设计成与1l瓶装水体积相当的尺寸。筒盖21的直径可以是手掌能够掌控的尺寸,比如10cm左右,从而可以实现单手托举,因此可称为“掌上洗涤设备”。因此,本发明便携式洗涤设备在出差、住校、租房时方便携带及使用。
36.该便携式洗涤设备具有洗涤、高温煮洗及脱水功能,不仅能够用于洗涤、消毒内裤、内衣或袜子等需要频繁清洁的小件贴身衣物,还可以用于清洁婴幼儿的口水巾、纱布及小件衣物。该便携式洗涤设备也可以放置在厨房用于洗涤抹布、手套等小件的厨房用品,以避免用户的手部皮肤长期遭受厨房清洁剂的伤害。此外,该便携式洗涤设备还可以用于洗涤衣物和厨房用品之外的其他需要频繁清洁的小件物品。
37.如图1至图3所示,在一种或多种实施例中,该便携式洗涤设备1的外壳11为大致圆筒形并且具有顶端开口111、底壁112、和形成在顶端开口111和底壁112之间的外壳11的周壁113,并且周壁113与底壁112密闭连接。在一种或多种实施例中,底壁112和周壁113一体成型加工。如图1所示,在外壳的周壁113上设有洗涤设备1的控制按键114。在一种或多种实施例中,控制按键114包括开关/启动、加热、和脱水按键。在一种或多种实施例中,控制按键114设置在周壁113的下部位置上。替代地,控制按键114设置在周壁113的上部位置上,以方便用户目视。在一种或多种实施例中,外壳11可拆卸并能够根据用户的偏好进行定制及更换。进一步地,外壳11的形状样式可以为茶壶状。替代地,外壳11的形状样式可以为动物形状、卡通形状、多边形柱筒状或其他符合用户偏好的形状。进一步地,外壳11表面的图案或配可以根据用户偏好进行定制,从而更好地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
38.如图1至图4所示,筒盖21装配在外壳11上并能够可打开地覆盖在洗涤筒31的开口端311上。在一种或多种实施例中,筒盖21与外壳11之间通过匹配的螺纹锁紧结构装配,并且筒盖21可从外壳11上完全取下或通过螺旋拧紧固定。替代地,筒盖21与外壳11之间通过匹配的卡扣锁紧结构装配,并且筒盖21可从外壳11上完全取下或通过卡扣锁紧固定。替代地,筒盖21与外壳11之间通过铰链及卡扣装配,筒盖21与外壳11之间通过铰链保持可转动连接并形成翻盖结构,使得筒盖21能够从外壳11的一侧上翻打开或通过卡扣与外壳11锁紧固定。当筒盖21与外壳11之间采用翻盖结构时,控制按键114可以设置在筒盖21上,以方便用户操作。
39.图5是本发明便携式洗涤设备的实施例中筒盖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至图5所示,筒盖21具有朝向外壳11和洗涤筒31的内侧面211和相对的外侧面212。在一种或多种实施例
中,在内侧面211上形成有凸台213。如图3所示,当筒盖21装配在外壳11上并将洗涤筒31的开口端311覆盖时,凸台213能够从洗涤筒31的开口端311伸入到洗涤筒31中。在一种或多种实施例中,筒盖21的内侧面211上具有环绕凸台213的密封边缘214。当筒盖21装配在外壳11上并将洗涤筒31的开口端311覆盖时,密封边缘214能够与洗涤筒31的开口端311密封抵靠,保证洗涤水不会从接合处渗漏,从而避免洗涤水进入洗涤筒31与外壳11之间,进而避免造成电路短路或烧坏电机。如图3至图5所示,在一种或多种实施例中,在凸台213上设有开口朝向洗涤筒31的环槽215,环槽215的槽底2151朝向洗涤筒31。
40.如图3和图4所示,洗涤筒31布置在外壳11内。洗涤筒31具有开口端311、筒底312、和形成在开口端311和筒底312之间且沿周向延伸的洗涤筒31的周壁313。如图3所示,在一种或多种实施例中,筒底312与周壁313之间圆弧过渡连接。在一种或多种实施例中,筒底312与周壁313一体成型。在一种或多种实施例中,洗涤筒31呈圆筒形。替代地,洗涤筒31呈六棱柱形或其他合适的形状。如图3和图4所示,在洗涤筒31的筒底312上设有多个分布开的导流孔3121。在一种或多种实施例中,在该筒底312的径向中心设有方便驱动电机61的驱动转轴611可转动地通过的转轴通孔3122。如图3所示,在一种或多种实施例中,在洗涤筒31的周壁313上的靠近筒底312的位置处装配有与洗涤筒31的内部连通的排水管317,用以排出脱水过程中积存在洗涤筒31底部的洗涤水。替代地,该排水管317装配在洗涤筒的筒底312上并与洗涤筒31的内部连通。
41.继续参考图3和图4,在一种或多种实施例中,在洗涤筒周壁313的外周面3131上设有第一固定环314,第一固定环314的外环面与外壳周壁113的内周面1131接触并形成固定连接。在一种或多种实施例中,第一固定环314位于外周面3131的上部,第一固定环314的上环面与洗涤筒31的开口端311齐平并形成开口端311的一部分。在一种或多种实施例中,在洗涤筒周壁313的外周面3131上还设有第二固定环315,第二固定环315的外环面与外壳周壁113的内周面1131接触并形成固定连接。在一种或多种实施例中,第二固定环315位于外周面3131的中部或下部。如图3所示,在一种或多种实施例中,第一固定环314和第二固定环315相对平行的间隔设置,并且在第一固定环314、第二固定环315、洗涤筒的周壁313、和外壳的周壁113之间形成装配空腔318。该装配空间318能够方便便携式洗涤设备1的布线。在一种或多种实施例中,在装配空间318内设置加强筋(图中未示出)以增强洗涤筒的周壁313和外壳的周壁113之间的结构强度。在一种或多种实施例中,第一固定环314、第二固定环315与洗涤筒31的周壁313一体成型加工。
42.图6是本发明便携式洗涤设备的实施例中洗涤筒与脱水筒配合时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如图3、图4和图6所示,在一种或多种实施例中,在洗涤筒周壁313的内周面3132上周向均布有彼此间隔的多个挡水凸起316。在一种或多种实施例中,内周面3132上周向均布有彼此间隔的四个挡水凸起316。在一种或多种实施例中,挡水凸起316与洗涤筒的周壁313一体成型。如图3和图4所示,在一种或多种实施例中,每个挡水凸起316沿洗涤筒31的中心轴线方向(洗涤筒31的竖直高度方向)延伸。在一种或多种实施例中,挡水凸起316的下端与洗涤筒31的筒底312之间具有预定距离,用以形成容纳洗涤水的空间,避免脱水过程中被甩出的洗涤水再次浸湿衣物。如图6所示,在一种或多种实施例中,挡水凸起316具有第一挡水面3161和第二挡水面3162。在一种或多种实施例中,挡水凸起316沿着洗涤筒31的径向方向截取的横截面具有大致三角形的形状,使得第一挡水面3161和第二挡水面3162分别与洗涤筒
周壁313的内周面3132形成钝角夹角。在一种或多种实施例中,第一挡水面3161和第二挡水面3162之间的接合处圆滑过渡并形成限位面3163。该限位面3163具有大致弧形的外表面,用于限制脱水筒71在径向上的偏移。
43.继续参考图3和图4,在洗涤筒31内部的靠近筒底312的位置处设置可相对于筒底312转动的波轮41。该波轮41与筒底312之间留有预定间隙。在一种或多种实施例中,该预定间隙为2mm-3mm。替代地,该预定间隙可以为其他合适的尺寸。如图4所示,波轮具有底盘411。在底盘411上设有多个分布开的导流孔4111。在一种或多种实施例中,在底盘411的上表面设有沿其周向间隔分布的多个叶片412。在一种或多种实施例中,在底盘411上旋转对称地分布有六个叶片412。替代地,叶片数量可以五个、七个或其他合适的数量。如图4所示,在一种或多种实施例中,在波轮41的中心轴线上设有中心柱413。在中心柱413上设有能够与驱动转轴611锁紧匹配的紧固孔4131,紧固孔4131在中心柱413的中心轴线上向下延伸并在底盘411的下表面形成开口,以便于驱动转轴611从开口处从下向上插接到紧固孔4131中。在一种或多种实施例中,在中心柱413上还设有限位柱414。
44.继续参考图3和图4,在一种或多种实施例中,在洗涤筒31的筒底312外部设有加热托盘51。加热托盘51具有底壁511和围绕底壁511的周向向上延伸的环壁512。底壁511和环壁512密闭连接。替代地,底壁511和环壁512一体成型。在一种或多种实施例中,在底壁511上设有方便驱动转轴611可转动地通过的转轴密封孔5111。如图4所示,环壁512的上环面5121形成加热托盘51的开口。在一种或多种实施例中,洗涤筒31的筒底312覆盖在开口上并与上环面5121密闭连接。洗涤筒的筒底312与加热托盘51合围出加热室510,筒底312上的导流孔3121将洗涤筒31与加热室510形成流体连通。如图3和图4所示,在加热室510内布置加热装置513,用以对洗涤水进行加热。在一种或多种实施例中,加热装置513为螺旋盘绕的加热条。替代地,加热装置513为加热盘、加热丝或其他合适的加热结构。在一种或多种实施例中,在加热托盘51的环壁512上设有电极并做防水绝缘处理,用以给加热装置513提供电力。在一种或多种实施例中,电极为防水电极。
45.继续参考图3和图4,在一种或多种实施例中,驱动电机61设置在加热托盘51与外壳11的底壁112之间。驱动电机61的驱动转轴611沿洗涤筒31的中心轴线向上延伸并依次穿过转轴密封孔5111和转轴通孔3122后插接到紧固孔4131中,从而与波轮41形成紧固连接并能够带动波轮41转动。在一种或多种实施例中,在转轴密封孔5111与驱动转轴611之间安装有油封。替代地,在转轴密封孔5111与驱动转轴611之间安装有密封轴承,或者同时安装油封和密封轴承,以保证驱动转轴611与转轴密封孔5111之间的密封性。如图3所示,在一种或多种实施例中,在驱动电机61与外壳11的底壁112之间设有电机座612,以便于固定驱动电机61并且提供减震效果。
46.如图3、图4和图6所示,脱水筒71能够可移除地插入洗涤筒31中。在一种或多种实施例中,脱水筒71呈圆柱筒形。替代地,脱水筒71可以呈中空的圆台形或其他合适的形状。脱水筒71具有底壁712和沿着底壁712的周向向上延伸的周壁713。在一种或多种实施例中,脱水筒71的底壁712与周壁713一体成型。如图3和图4所示,脱水筒71的周壁713的上端形成脱水筒71的开口边缘711。在一种或多种实施例中,脱水筒71的周壁713的下端与底壁712圆滑过渡连接。在脱水筒71的底壁712和周壁713上均设有分布开的脱水孔710。当脱水筒71插入到洗涤筒31后,洗涤筒31上的挡水凸起316的限位面3163与脱水筒的周壁713的外周面相
对并具有预定间隙。挡水凸起316对脱水筒周壁713形成限位,避免脱水筒71在径向上产生歪斜,保证脱水筒71能够始终保持围绕自身中心轴线旋转。
47.图7是本发明便携式洗涤设备的实施例中脱水筒的立体结构图;图8是图7中b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如图3、图4和图7所示,在脱水筒71的开口边缘711上装配有周向上彼此间隔的多个可滚动单元72。在一种或多种实施例中,可滚动单元72的数量为8个。替代地,可滚动单元72可以为6个、9个或其他合适的数量。在一种或多种实施例中,每个可滚动单元72包括沿着开口边缘711的径向延伸的固定轴723和能够绕固定轴723自由旋转的滚轮722。替代地,滚轮722由轴承替代,其中轴承的内环与固定轴723固定连接,轴承的外环能够相对于内环自由旋转。替代地,可滚动单元72为配对的转动槽和滚珠结构或其他合适的结构。
48.如图6至图8所示,在一种或多种实施例中,在脱水筒71的开口边缘711的周向上等距均布有多个固定槽721,每个固定槽721容纳一个可滚动单元72,并且滚轮722或轴承可在固定槽721内自由转动。在一种或多种实施例中,各固定槽721的开口朝向脱水筒71的周向外侧。替代地,各固定槽721的开口朝向脱水筒71的周向内侧。如图3和图4所示,在一种或多种实施例中,在脱水筒71的周向壁上对应每个固定槽721的位置处设有装配孔7211。如图8所示,在一种或多种实施例中,每个装配孔7211所在的局部周向壁沿径向朝脱水筒71内突起并且形成大致矩形壁,以方便在其上形成装配孔7211并且方便将固定轴723安装在其上。替代地,每个装配孔7211所在的局部周向壁沿径向朝脱水筒71外突起并且形成大致矩形壁。每个可滚动单元72的固定轴723与对应的装配孔7211形成铆接并且沿开口边缘711的径向延伸。在一种或多种实施例中,固定轴723的长度不大于固定槽721沿开口边缘711的径向的深度,以保证固定轴723的端部不会沿开口边缘711的径向延伸出固定槽721,从而避免与其他部件形成阻碍干涉。在一种或多种实施例中,在固定轴723靠近滚轮722的一端形成限位凸缘7231,用以限定滚轮722的活动范围,避免滚轮722从固定轴723上脱落。如图3和图4所示,当滚轮722安装在固定槽721中并套设在固定轴723上时,滚轮722的外周面能够沿着脱水筒71的轴向露出开口边缘711,以便于与筒盖21上的环槽215的槽底2151相抵接。当滚轮722安装在固定槽721中并套设在固定轴723上时,滚轮722的外周面不与固定槽721的槽壁接触,以允许滚轮722相对于固定槽721更容易转动。继续参考图3和图4,在一种或多种实施例中,在脱水筒71的底壁712的径向中心设有与限位柱414匹配的限位孔7121。
49.图9是本发明便携式洗涤设备的实施例中筒盖、脱水筒和波轮的配合示意图。如图3、图4和图9所示,在脱水筒71的外部并且在脱水筒71的底壁712上设有与叶片412配对的多个卡槽73。每个卡槽73的宽度与对应叶片412的宽度匹配,并且卡槽73的深度不小于叶片412的高度。在一种或多种实施例中,卡槽73的深度为2cm-3cm。替代地,卡槽73的深度可采用其他合适的尺寸。在一种或多种实施例中,卡槽73的数量与叶片412的数量相同,比如6个,使得卡槽73能够与叶片412一一配对卡接。替代地,卡槽73的数量小于叶片412的数量。在一种或多种实施例中,卡槽73由从脱水筒71的底壁712向下延伸的第一卡脚731和第二卡脚732围成,因此形成的卡槽73凸出于该底壁712。该配置的卡槽73在保证能够与叶片412卡接的情况下,可以有效支撑起脱水筒71,使得底壁712与波轮41之间形成轴向空间,以便于缓存衣物脱出的洗涤水,从而避免脱出的洗涤水再次浸湿衣物。如图4和图9所示,在一种或多种实施例中,第一卡脚731和第二卡脚732沿叶片412的径向延伸并形成与叶片412匹配的长条形卡脚(图中未示出)。该长条形卡脚形成的长条形卡槽能够完全覆盖叶片412,进而增
大与叶片412的接触面积,从而能够更稳定、高效的将波轮41的旋转力传递给脱水筒71。
50.为了进行洗涤,脱水筒71被从洗涤筒31中移除;将洗涤水及待洗物品从洗涤筒31的开口端311放入到洗涤筒31中;关闭筒盖21,使得密封边214与开口端311密封相抵。然后,通过控制按键114启动洗涤程序开始洗涤。在洗涤状态下,驱动转轴611带动波轮41高速旋转,促使洗涤水产生涡流。在一种或多种实施例中,波轮转速范围在500r/min-1000r/min之间。可选地,波轮转速为800r/min。挡水凸起316扰动涡流以改变洗涤水的流向,促使洗涤水对衣物进行多方位的冲击,从而提高清洁效果。在进行高温煮洗时,洗涤筒31内的洗涤水依次通过波轮41的底盘411上的导流孔4111和洗涤筒31的筒底312上的导流孔3121进入加热室510,经加热装置513加热后再流回洗涤筒31。洗涤水在洗涤筒31与加热室510之间不断循环,保证水温始终处于高温煮洗的温度范围,从而实现对待洗物品的杀菌、消毒。
51.在需要脱水时,将脱水筒71插入洗涤筒31中。具体地,如图4所示,将脱水筒71的底壁712上的限位孔7121与波轮41上的限位柱414配合对准,并且使卡槽73与对应的叶片412形成卡接,使得脱水筒71与波轮41形成稳定连接。然后,将待脱水的物品放入脱水筒71中,再盖上筒盖21。如图3所示,在筒盖21与洗涤筒31形成密封配合时,可滚动单元72的滚轮722与环槽215的槽底2151相抵靠,实现筒盖21下压并抵住脱水筒71。通过控制按键114启动脱水程序开始脱水。在脱水状态下,波轮41带动脱水筒71高速旋转。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待脱水物品上的洗涤水被甩出。在一种或多种实施例中,在脱水状态下,波轮转速范围在800r/min-1200r/min之间。可选地,波轮转速为1000r/min。脱出的洗涤水可从排水管317排出。替代地,洗涤筒31上中不设置排水管,以便于进一步简化结构、缩小洗涤设备的体积。在这种情形下,此脱出的洗涤水可以直接从洗涤筒31的开口端311倒出。需要指出的是,如果待脱水衣物中残留的洗涤水较多,可以分多次脱水,每次脱水后将洗涤水从开口端311倒出,经多次脱水后衣物可以达到合适的干燥程度。
52.至此,已经结合附图所示的优选实施方式描述了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是,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显然不局限于这些具体实施方式。在不偏离本发明的原理的前提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相关技术特征作出等同的更改或替换,这些更改或替换之后的技术方案都将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便携式洗涤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便携式洗涤设备包括:洗涤筒,所述洗涤筒具有开口端和筒底,在所述筒底上设有可转动的波轮;脱水筒,所述脱水筒能够可移除地插入到所述洗涤筒内并且具有相对的开口边缘和底壁,在所述开口边缘上装配有周向上彼此间隔的多个可滚动单元;和筒盖,所述筒盖配置成能够可打开地覆盖所述开口端,并且在所述筒盖的内侧面上设有环槽,其中,在脱水过程中,所述多个可滚动单元抵靠所述环槽的槽底,并且所述底壁与所述波轮相配且在二者之间留有空间,使得所述波轮可带动所述脱水筒相对于所述洗涤筒旋转。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洗涤设备,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可滚动单元包括安装在所述开口边缘上且沿其径向延伸的固定轴和能够绕所述固定轴旋转的滚轮或轴承。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携式洗涤设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开口边缘上设有多个固定槽,每个所述固定槽容纳一个所述可滚动单元且允许所述滚轮或轴承在其中自由转动,每个所述固定轴固定在对应的所述固定槽中并沿所述开口边缘的径向延伸,所述固定槽具有朝向所述脱水筒的周向外侧或周向内侧的开口,并且所述开口配置成使所述滚轮或轴承沿着所述脱水筒的轴向露出所述开口边缘。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便携式洗涤设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脱水筒的周向壁上对应每个固定槽的位置处设有装配孔,并且所述固定轴与对应的所述装配孔形成铆接。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便携式洗涤设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洗涤筒的筒壁的内周面上设有沿其周向布置且彼此间隔的多个挡水凸起,并且当所述脱水筒被插入到所述洗涤筒中时,在每个所述挡水凸起与所述脱水筒的筒壁的外周面之间留有预定间隙。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便携式洗涤设备,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挡水凸起沿着所述洗涤筒的径向具有大致三角形横截面。7.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便携式洗涤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波轮包括底盘和形成在所述底盘上的沿径向布置且彼此间隔的多个叶片,在所述脱水筒的底壁的外表面上设有可分别与多个所述叶片中的一个卡接的多个卡槽。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便携式洗涤设备,其特征在于,每个卡槽由从所述脱水筒的底板的外表面向外延伸的两个卡脚围成。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便携式洗涤设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波轮的径向中心上设有朝向所述洗涤筒的开口端延伸的限位柱,并且在所述脱水筒的底壁上设有与所述限位柱匹配的限位孔。10.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便携式洗涤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便携式洗涤设备还包括:加热室,所述加热室包括底部密封的加热托盘,所述加热托盘固定到所述洗涤筒的筒底的外表面上且被所述洗涤筒的筒底覆盖,在所述洗涤筒的筒底和所述波轮的底盘上分别设有分布开的导流孔,使得所述加热室可与所述洗涤筒的内部形成流体连通;和加热装置,所述加热装置布置在所述加热托盘中。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一种便携式洗涤设备,具体包括洗涤筒,洗涤筒具有开口端和筒底,在筒底上设有可转动的波轮;脱水筒,脱水筒能够可移除地插入到洗涤筒内并且具有相对的开口边缘和底壁,在开口边缘上装配有周向上彼此间隔的多个可滚动单元;和筒盖,筒盖配置成能够可打开地覆盖开口端,并且在筒盖的内侧面上设有环槽,在脱水过程中,多个可滚动单元抵靠环槽的槽底,并且底壁与波轮相配且在二者之间留有空间,使得波轮可带动脱水筒相对于洗涤筒旋转;该便携式洗涤设备在脱水期间通过筒盖上的环槽下压抵靠脱水筒上的可滚动单元并在脱水筒的底壁与波轮之间形成轴向空间,既能够进行高速旋转以实现脱水的目的,又显著减小了其体积,从而方便携带和搬运。从而方便携带和搬运。从而方便携带和搬运。
技术研发人员:
荆伟鑫 范景恩 王得军 张玉强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海尔智家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1.09.07
技术公布日:
2023/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