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缝纫模板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裤侧缝特长门襟缝制模板。
背景技术:
2.随着生活品质的提高,服装的类型也日益丰富,但在服装的批量生产中经常会出现袋盖,而裤侧缝特长门襟缝制操作拇指扣的难度大,外观品质难以保证,且效率低,定位不准确,人工缝制过程中次品较多。
技术实现要素:
3.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裤侧缝特长门襟缝制模板。
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5.一种裤侧缝特长门襟缝制模板,其中,包括:
6.底板,
所述底板上设有第
一门襟
布料放置
区域;
7.翻板,所述翻板和所述底板可转动地连接,所述翻板上设有第二门襟布料放置区域,所述第一门襟布料放置区域和所述第二门襟布料放置区域相连接;
8.其中,所述第一门襟布料放置区域上开设有第一缝纫槽,所述第二门襟布料放置区域上开设有第二缝纫槽,所述第一缝纫槽和所述第二缝纫槽相对应。
9.上述的裤侧缝特长门襟缝制模板,其中,所述翻板和所述底板的中部可转动地连接。
10.上述的裤侧缝特长门襟缝制模板,其中,所述底板的一端开设有和外部自动化缝纫机构相配合的定位槽。
11.上述的裤侧缝特长门襟缝制模板,其中,所述第一门襟布料放置区域和所述第二门襟布料放置区域相对应,所述第一门襟布料放置区域的形状和尺寸与所述第二门襟布料放置区域的形状和尺寸均相同。
12.上述的裤侧缝特长门襟缝制模板,其中,所述第一门襟布料放置区域内设有第一门襟边沿固定部,所述第一门襟边沿固定部设于所述第一门襟布料放置区域相背于所述第二门襟布料放置区域的一侧的边沿上。
13.上述的裤侧缝特长门襟缝制模板,其中,所述第二门襟布料放置区域内设有第二门襟边沿固定部,所述第二门襟边沿固定部设于所述第二门襟布料放置区域相背于所述第一门襟布料放置区域的一侧的边沿上。
14.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使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积极效果是:
15.(1)本实用新型可以实现全机械缝制,在实际工厂大货生产操作中,极大的提高了生产效率。
16.(2)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造价低廉,方便使用,易于生产。
17.(3)本实用新型降低了生产中的次品率。
附图说明
18.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裤侧缝特长门襟缝制模板的组合的示意图。
19.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裤侧缝特长门襟缝制模板的底板的示意图。
20.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裤侧缝特长门襟缝制模板的翻板的示意图。
21.附图中:1、底板;2、翻板;11、第一门襟布料放置区域;12、第一缝纫槽;13、定位槽;21、第二门襟布料放置区域;22、第二缝纫槽。
具体实施方式
22.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不作为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裤侧缝特长门襟缝制模板的组合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裤侧缝特长门襟缝制模板的底板的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裤侧缝特长门襟缝制模板的翻板的示意图,参见图1至图3所示,示出较佳实施例的一种裤侧缝特长门襟缝制模板,包括:底板1和翻板2,其中,底板1上设有第一门襟布料放置区域11;翻板2和底板1可转动地连接,翻板2上设有第二门襟布料放置区域21,第一门襟布料放置区域11和第二门襟布料放置区域21相连接;其中,第一门襟布料放置区域11上开设有第一缝纫槽12,第二门襟布料放置区域21上开设有第二缝纫槽22,第一缝纫槽12和第二缝纫槽22相对应。
23.在一种优选的实施例中,翻板2和底板1的中部可转动地连接。
24.在一种优选的实施例中,底板1的一端开设有和外部自动化缝纫机构相配合的定位槽13。
25.在一种优选的实施例中,第一门襟布料放置区域11和第二门襟布料放置区域21相对应,第一门襟布料放置区域11的形状和尺寸与第二门襟布料放置区域21的形状和尺寸均相同。
26.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及保护范围。
27.本实用新型在上述基础上还具有如下实施方式:
28.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实施例中,第一门襟布料放置区域11内设有第一门襟边沿固定部,第一门襟边沿固定部设于第一门襟布料放置区域11相背于第二门襟布料放置区域21的一侧的边沿上。
29.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实施例中,第二门襟布料放置区域21内设有第二门襟边沿固定部,第二门襟边沿固定部设于第二门襟布料放置区域21相背于第一门襟布料放置区域11的一侧的边沿上。
30.在一种优选的实施例中,包括本装置的使用方法,使用方法包括:
31.步骤s1:将门襟布料的一部分置于第一门襟布料放置区域11,将门襟布料的另一部分置于第二门襟布料放置区域21,铺平门襟布料;
32.步骤s2:将裤侧布料与门襟布料置于底板1上的一侧对齐,此时裤侧布料和门襟布料均覆盖第一缝纫槽12;
33.步骤s3:将翻板2翻转,此时,第二门襟布料放置区域21和第一门襟布料放置区域11重叠,门襟布料的两侧夹住将裤侧布料,第一缝纫槽12和第二缝纫槽22正对,且自第一缝纫槽12下依次为门襟布料的另一侧、裤侧布料、门襟布料的一侧和第二缝纫槽22;
34.步骤s4:将底板1和外部自动化缝纫机构通过定位槽13相配合,并使缝纫机构沿第一缝纫槽12进行缝纫,该缝纫过程自第一缝纫槽12贯穿至第二缝纫槽22,该缝纫过程连接门襟布料的另一侧、裤侧布料、门襟布料的一侧以形成门襟的缝制。
35.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及保护范围,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应当能够意识到凡运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图示内容所作出的等同替换和显而易见的变化所得到的方案,均应当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裤侧缝特长门襟缝制模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设有第一门襟布料放置区域;翻板,所述翻板和所述底板可转动地连接,所述翻板上设有第二门襟布料放置区域,所述第一门襟布料放置区域和所述第二门襟布料放置区域相连接;其中,所述第一门襟布料放置区域上开设有第一缝纫槽,所述第二门襟布料放置区域上开设有第二缝纫槽,所述第一缝纫槽和所述第二缝纫槽相对应。2.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裤侧缝特长门襟缝制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翻板和所述底板的中部可转动地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裤侧缝特长门襟缝制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的一端开设有和外部自动化缝纫机构相配合的定位槽。4.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裤侧缝特长门襟缝制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门襟布料放置区域和所述第二门襟布料放置区域相对应,所述第一门襟布料放置区域的形状和尺寸与所述第二门襟布料放置区域的形状和尺寸均相同。5.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裤侧缝特长门襟缝制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门襟布料放置区域内设有第一门襟边沿固定部,所述第一门襟边沿固定部设于所述第一门襟布料放置区域相背于所述第二门襟布料放置区域的一侧的边沿上。6.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裤侧缝特长门襟缝制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门襟布料放置区域内设有第二门襟边沿固定部,所述第二门襟边沿固定部设于所述第二门襟布料放置区域相背于所述第一门襟布料放置区域的一侧的边沿上。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裤侧缝特长门襟缝制模板,包括:底板和翻板,其中,底板上设有第一门襟布料放置区域;翻板和底板可转动地连接,翻板上设有第二门襟布料放置区域,第一门襟布料放置区域和第二门襟布料放置区域相连接;其中,第一门襟布料放置区域上开设有第一缝纫槽,第二门襟布料放置区域上开设有第二缝纫槽,第一缝纫槽和第二缝纫槽相对应。本实用新型可以实现全机械缝制,在实际工厂大货生产操作中,极大的提高了生产效率。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造价低廉,方便使用,易于生产。本实用新型降低了生产中的次品率。新型降低了生产中的次品率。新型降低了生产中的次品率。
技术研发人员:
何晨雄 陈勇 崔纪锋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宁波申洲针织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2.10.08
技术公布日:
2023/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