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06F17/27 G06F17/30
1、一种用于检索初次专利的初次专利检索装置,包括:
解析模块,用于基于语义知识库和关键词本体库,对接收到的用 户的检索输入中的关键词集合进行解析;
关键词扩展模块,用于基于关键词本体库,对解析模块解析后的 关键词进行扩展;以及
第一检索专利模块,用于使用关键词扩展模块扩展后的关键词在 专利数据库中进行检索,以得到初次检索专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初次专利检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初 次检索专利包括初次通用专利、初次类比专利、初次特例专利和初次 精确专利。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初次专利检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扩 展后的关键词包括原始关键词、上位关键词;同位关键词;下位关键 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初次专利检索装置,其特征在于使用原 始关键词检索到的专利称为精确专利;使用上位关键词检索到的专利 称为初次通用专利;使用下位关键词检索到的专利称为初次特例专利; 使用同位关键词检索到的专利称为初次类比专利。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初次专利检索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二检索专利模块,用于使用接收到的用户的检索输入中的专利号, 在专利数据库中检索初次精确专利。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初次专利检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专 利数据库包括网络专利数据库和本地专利数据库。
7、一种用于检索二次专利的初次专利检索装置,包括:
精确专利扩展模块,用于基于相关文献知识库和分类号本体库, 对初次专利检索所得到的初次精确专利进行扩展;
关键词扩展模块,用于基于关键词本体库,对精确专利扩展模块 对初次精确专利进行扩展得到的关键词进行扩展;
第一检索专利模块,用于使用关键词扩展模块扩展后得到的关键 词在专利数据库中进行检索;以及
分类号过滤模块,用于使用精确专利扩展模块对初次精确专利进 行扩展得到的分类号对第一检索专利模块的检索结果进行过滤,以得 到二次检索专利。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二次专利检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二 次检索专利包括二次通用专利、二次类比专利、二次特例专利和二次 精确专利。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二次专利检索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二检索专利模块,用于使用精确专利扩展模块对初次精确专利进行 扩展得到的扩展专利号在专利数据库中检索相关专利。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二次专利检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数据库包括网络专利数据库和本地专利数据库。
11、一种专利检索系统,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初次专利检 索装置和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二次专利检索装置。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专利检索系统,其特征在于初次专利 检索装置所得到的初次检索专利包括初次通用专利、初次类比专利、 初次特例专利和初次精确专利、以及二次专利检索装置所得到的二次 检索专利包括二次通用专利、二次类比专利、二次特例专利、二次精 确专利和相关专利。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专利检索系统,其特征在于将初次通 用专利、初次类比专利、初次特例专利和初次精确专利分别与二次通 用专利、二次类比专利、二次特例专利和二次精确专利进行合并,以 得到最终通用专利、最终类比专利、最终特例专利和最终精确专利。
14、一种用于检索初次专利的初次专利检索方法,包括:
基于语义知识库和关键词本体库,对接收到的用户的检索输入中 的关键词集合进行解析;
基于关键词本体库,对解析后的关键词进行扩展;以及
第一检索专利模块,用于扩展后的关键词在专利数据库中进行检 索,以得到初次检索专利。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初次专利检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 初次检索专利包括初次通用专利、初次类比专利、初次特例专利和初 次精确专利。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初次专利检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 扩展后的关键词包括原始关键词、上位关键词;同位关键词;下位关 键词。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初次专利检索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 原始关键词检索到的专利称为精确专利;使用上位关键词检索到的专 利称为初次通用专利;使用下位关键词检索到的专利称为初次特例专 利;使用同位关键词检索到的专利称为初次类比专利。
18、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初次专利检索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 括:使用接收到的用户的检索输入中的专利号,在专利数据库中检索 初次精确专利。
19、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初次专利检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数据库包括网络专利数据库和本地专利数据库。
20、一种用于检索二次专利的初次专利检索方法,包括:
基于相关文献知识库和分类号本体库,对初次专利检索所得到的 初次精确专利进行扩展;
基于关键词本体库,对初次精确专利进行扩展得到的关键词进行 扩展;
使用扩展后得到的关键词在专利数据库中进行检索;以及
使用对初次精确专利进行扩展得到的分类号对检索结果进行过 滤,以得到二次检索专利。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二次专利检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 二次检索专利包括二次通用专利、二次类比专利、二次特例专利和二 次精确专利。
22、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二次专利检索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 括:使用对初次精确专利进行扩展得到的扩展专利号在专利数据库中 检索相关专利。
23、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二次专利检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数据库包括网络专利数据库和本地专利数据库。
24、一种专利检索方法,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初次专利检 索方法和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二次专利检索方法。
25、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专利检索方法,其特征在于初次专利 检索方法所得到的初次检索专利包括初次通用专利、初次类比专利、 初次特例专利和初次精确专利、以及二次专利检索方法所得到的二次 检索专利包括二次通用专利、二次类比专利、二次特例专利、二次精 确专利和相关专利。
26、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专利检索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初次通 用专利、初次类比专利、初次特例专利和初次精确专利分别与二次通 用专利、二次类比专利、二次特例专利和二次精确专利进行合并,以 得到最终通用专利、最终类比专利、最终特例专利和最终精确专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信息检索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初次专利检索装 置、二次专利检索装置、专利检索系统、初次专利检索方法、二次专 利检索方法、以及专利检索方法,其中通过本体论的扩展应用,提高 了专利检索的查全率和查准率。
背景技术
通常,把专利检索分成两大类型:基本检索和专家检索。基本检 索是指根据所使用的检索工具的特点和功能划分的专利检索种类。
基本检索,根据检索使用的工具的特点,可划分为:手工检索和 计算机检索。
(1)手工检索
手工检索是从书本式或缩微形式的检索工具中,依靠检索人的脑 力劳动查专利信息。手工检索包括:主题检索、名字检索和号码检 索。
(2)计算机检索
计算机检索是指从可被计算机读取的各种载体的专利数据库中, 依靠电脑查专利信息的工作。计算机检索按照检索功能又可分为: 字段检索、一般逻辑组配检索、邻词检索和共存检索、字段间逻辑组 配检索。
专家检索,按检索人要达到的目的可划分为:专利技术信息检索、 新颖性检索、专利性检索、侵权检索、专利法律状态检索、同族专利 检索和技术引进检索等种类。
(1)专利技术信息检索
专利技术信息检索是指从任意一个技术主题对专利文献进行检 索,从而出一批参考文献的过程。专利技术信息检索又可分为:追 溯检索和定题检索。
(2)新颖性检索
新颖性检索是指专利审查员、专利申请人或代理人为确定申请专 利的发明创造是否具有新颖性,从发明创造的主题对包括专利文献在 内的全世界范围内的各种公开出版物进行的检索,其目的是出可进 行新颖性对比的文献。
(3)专利性检索
专利性检索是指专利审查员为对某项申请专利的发明创造获得 专利权的可能性进行判断而进行的检索,它是在确定发明创造的新颖 性基础上,再检出若干件用以确定发明的创造性的对比文献。
(4)侵权检索
侵权检索是防止侵权检索和被动侵权检索的总称。防止侵权检索 和被动侵权检索在一般情况下是指两种完全不同目的的检索。
防止侵权检索是指为避免发生专利纠纷而主动对某一新技术新 产品进行的专利检索,其目的是要出可能受到其侵害的专利。
被动侵权检索则是指被别人指控侵权时进行的专利检索,其目的 是要出对受到侵害的专利提无效诉讼的依据。
(5)专利法律状态检索
专利法律状态检索是指对专利的时间性和地域性进行的检索,它 分为:专利有效性检索和专利地域性检索。
专利有效性检索是指对一项专利或专利申请当前所处的状态进 行的检索,其目的是了解该项专利是否有效。
专利地域性检索是指对一项发明创造都在哪些国家和地区申请 了专利进行的检索,其目的是确定该项专利申请的国家范围。
(6)同族专利检索
同族专利检索是指对一项专利或专利申请在其它国家申请专利 并被公布等有关情况进行的检索,该检索的目的是出该专利或专利 申请在其它国家公布的文献(专利)号。
(7)技术引进检索
技术引进检索是一种综合性检索,它是指把专家检索中的专利技 术信息检索和专利法律状态检索结合到一起交叉进行的专利信息检 索,其目的是为对引进的技术做综合性评价提供依据。
目前的专利检索服务主要集中在关键词匹配(包括各个著录项目 的匹配,如专利号匹配等)。就目前使用本体论对专利检索式进行的扩 展而言,一般来说本体论的使用是基于关键词和基于概念的检索,以 及在特定知识领域使用本体论的分层关系。可参考美国专利 US6675159、US5940821、US5822731等。
在现有技术的检索方法中,检索冗余多,查全率和查准率均不理 想。专利不同于一般的科技文献,专利数据库有着更加离散化的信息 存储格式。单纯依靠对关键词的本体扩展,并不能很好地得到精确的 检索结果。
本体论是一种分层的词法结构,其中用词和词的组合定义的概念 彼此之间存在着语义关系。依据所描述的词和试图反映的关于特定领 域和周围世界的人的认识,本体论可以是特定领域的,也可以是通用 的。由于本体论代表了一个有价值的和可扩充的数据集合,在信息检 索中可以试用本体论来改善检索的精确性。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出了本发明,本发明的目的是提 出一种一种初次专利检索装置、二次专利检索装置、专利检索系统、 初次专利检索方法、二次专利检索方法、以及专利检索方法,其中通 过本体论的扩展应用,提高了专利检索的查全率和查准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用于检索初次专利 的初次专利检索装置,包括:解析模块,用于基于语义知识库和关键 词本体库,对接收到的用户的检索输入中的关键词集合进行解析;关 键词扩展模块,用于基于关键词本体库,对解析模块解析后的关键词 进行扩展;以及第一检索专利模块,用于使用关键词扩展模块扩展后 的关键词在专利数据库中进行检索,以得到初次检索专利。
优选地,所述初次检索专利包括初次通用专利、初次类比专利、 初次特例专利和初次精确专利。
优选地,所述扩展后的关键词包括原始关键词、上位关键词;同 位关键词;下位关键词。
优选地,使用原始关键词检索到的专利称为精确专利;使用上位 关键词检索到的专利称为初次通用专利;使用下位关键词检索到的专 利称为初次特例专利;使用同位关键词检索到的专利称为初次类比专 利。
优选地,所述初次专利检索装置还包括第二检索专利模块,用于 使用接收到的用户的检索输入中的专利号,在专利数据库中检索初次 精确专利。
优选地,所述专利数据库包括网络专利数据库和本地专利数据 库。
根据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用于检索二次专利的初次专利检索装 置,包括:精确专利扩展模块,用于基于相关文献知识库和分类号本 体库,对初次专利检索所得到的初次精确专利进行扩展;关键词扩展 模块,用于基于关键词本体库,对精确专利扩展模块对初次精确专利 进行扩展得到的关键词进行扩展;第一检索专利模块,用于使用关键 词扩展模块扩展后得到的关键词在专利数据库中进行检索;以及分类 号过滤模块,用于使用精确专利扩展模块对初次精确专利进行扩展得 到的分类号对第一检索专利模块的检索结果进行过滤,以得到二次检 索专利。
优选地,所述二次检索专利包括二次通用专利、二次类比专利、 二次特例专利和二次精确专利。
优选地,所述二次专利检索装置还包括第二检索专利模块,用于 使用精确专利扩展模块对初次精确专利进行扩展得到的扩展专利号在 专利数据库中检索相关专利。
优选地,所述专利数据库包括网络专利数据库和本地专利数据 库。
另外,根据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专利检索系统,包括如上所述 的初次专利检索装置和如上所述的二次专利检索装置。
优选地,初次专利检索装置所得到的初次检索专利包括初次通用 专利、初次类比专利、初次特例专利和初次精确专利、以及二次专利 检索装置所得到的二次检索专利包括二次通用专利、二次类比专利、 二次特例专利、二次精确专利和相关专利。
优选地,将初次通用专利、初次类比专利、初次特例专利和初次 精确专利分别与二次通用专利、二次类比专利、二次特例专利和二次 精确专利进行合并,以得到最终通用专利、最终类比专利、最终特例 专利和最终精确专利。
根据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用于检索初次专利的初次专利检索方 法,包括:基于语义知识库和关键词本体库,对接收到的用户的检索 输入中的关键词集合进行解析;基于关键词本体库,对解析后的关键 词进行扩展;以及第一检索专利模块,用于扩展后的关键词在专利数 据库中进行检索,以得到初次检索专利。
另外,根据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用于检索二次专利的初次专利 检索方法,包括:基于相关文献知识库和分类号本体库,对初次专利 检索所得到的初次精确专利进行扩展;基于关键词本体库,对初次精 确专利进行扩展得到的关键词进行扩展;使用扩展后得到的关键词在 专利数据库中进行检索;以及使用对初次精确专利进行扩展得到的分 类号对检索结果进行过滤,以得到二次检索专利。
根据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专利检索方法,包括如上所述的初次 专利检索方法和如上所述的二次专利检索方法。
附图说明
通过参考以下结合附图对所采用的优选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发 明的上述目的、优点和特征将变得显而易见,其中:
图1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专利检索系统的方框图;
图2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初次专利检索装置的方框 图;
图3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二次专利检索装置的方框 图;以及
图4是示出了IPC分类号的本体结构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考附图来描述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
图1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专利检索系统的方框图。
如图1所示,根据本发明的专利检索系统包括初次专利检索装置 100和二次专利检索装置200。
用户的检索输入001经过初次专利检索装置100的处理后,得到初 次通用专利311、初次类比专利321、初次特例专利331和初次精确专利 341。初次精确专利341经过二次专利检索装置200的处理,得到二次通 用专利312、二次类比专利322、二次特例专利332、二次精确专利342 和相关专利350。311和321做逻辑与操作,合并为最终通用专利310; 同样地,321和322合并为最终类比专利320,331和332合并为最终特例 专利330,341和342合并为最终精确专利340。
图2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初次专利检索装置的方框 图。
如图2所示,用户的检索输入001分为专利号270和关键词集合 090,090包括自然语言的检索式、一个或多个关键词以及结构化的检 索式。
用户的检索输入001进入初次专利检索装置100,参看图2。关键 词集合090首先在语义知识库050和关键词本体库060的基础上进入解 析模块110中进行解析。例如过滤掉虚词、提取名词或动词的词根等。 例如,输入一个自然语言的检索式“water cooling system of engine prevent high temperature of oil”,解析的时候,虚词“of”将会 被过滤掉。
经过解析模块110解析的关键词,在关键词本体库的基础上进入 关键词扩展模块120进行扩展。关键词扩展模块120扩展后的关键词包 括原始关键词、上位关键词、同位关键词和下位关键词。
使用关键词扩展模块120扩展后的关键词在专利数据库的基础上 进入检索专利模块090进行检索,得到初次检索结果130。这里,专利 数据库包括网络专利数据库070和本地专利数据库080。
根据本体论中的语义关系,使用原始关键词检索到的专利称为精 确专利;使用上位关键词检索到的专利称为通用专利;使用下位关键 词检索到的专利称为特例专利;以及使用同位关键词检索到的专利称 为类比专利。初次专利检索装置100中得到的初次检索专利按照上述分 类,可以分为初次通用专利311、初次类比专利321、初次特例专利331 和初次精确专利341。
另外,在检索专利模块010,使用专利号270在专利数据库中进行 检索,得到的专利认为是初次精确专利341。
图3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二次专利检索装置的方框 图。
如图3所示,初次精确专利341进入二次专利检索装置200。
初次精确专利341在相关文献知识库030和分类号本体库020的基 础上进入精确专利扩展模块210进行扩展。
相关文献知识库030是指某个专利的相关文献,可以是专利文献, 也可以是其他的科技期刊等文献。相关文献知识库030包括该专利的现 有技术文献、引证文献、被引证文献、父子关系专利、对比文献、同 族专利、审查员对该专利的检索范围(分类号)和检索用词(关键词), 等等。
分类号本体库020主要是按照分类号的等级式结构来构建的本 体,同时依据各个分类号之间的联系。可以是美国分类号(UPC)本体, 也可以是国际标准分类号(IPC)本体,具体参见图4所示。
初次精确专利341经过精确专利扩展模块210扩展后,得到以下三 种信息:分类号260、关键词250和扩展专利号270。扩展专利号270来 自于该精确专利的同族专利、父子关系专利、引证专利等;分类号260 来自于该精确专利所属的分类号、经过本体库扩展的分类号、审查员 检索时所用的分类号等;关键词250来自于审查员的检索用词等。
在检索专利模块011,使用扩展专利号270在专利数据库中进行检 索,得到的专利认为是相关专利350。
关键词250的处理类似初次专利检索装置100中对关键词集合090 的处理。关键词250在经过关键词扩展模块120的扩展后,进入检索专 利模块090进行专利检索。然后在分类号过滤模块230中和分类号260 进行诸如逻辑与等过滤操作后,得到二次检索专利240。同样的,根据 本体论中的语义关系,将二次检索专利240分为二次通用专利312、二 次类比专利322、二次特例专利332和二次精确专利342。
检索专利中所用的专利数据库,可以是本地专利数据库080,也 可以是任何一个网络专利数据库070。
根据本发明,为用户提供了多种方式的专利检索;提高了专利检 索的查全率和查准率;通过相关文献知识库的检索,可以给用户提供 更为关系密切的专利检索结果;并且通过对检索结果进行分类输出, 有利于用户的阅读和进一步使用。
在根据本发明的专利检索的过程中,使用了关键词本体库,分类 号本体库以及相关文献知识库。充分考虑了关键词的本体扩展、分类 号的本体扩展以及相关文献的扩展,使得检索结果更加精确,提高了 查全率和查准率。
尽管以上已经结合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示出了本发明,但是本领 域的技术人员将会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 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修改、替换和改变。因此,本发明不应由上述实 施例来限定,而应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价物来限定。
本文发布于:2023-03-12 19:00:2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patent/3/6790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