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发明属于汽车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
乘客行为检测与智能化呵护系统。
背景技术:
2.在现代社会,人们对汽车的依赖性越来越高,无论是长途旅行还是日常通勤,乘客都不可避免地会在车内从事其它活动,例如阅读和睡眠等。当乘客在车内从通常的标准坐姿切换到睡眠
状态或阅读状态时,其座椅靠背以及车内的灯光和音响等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以便为乘客提供最佳的舒适性。
3.在及时响应乘客的行为变化自动对座舱设备进行相应调节方面,现有技术中仍存在进一步改进的空间。
技术实现要素:
4.为此,本发明提供一种乘客行为检测与智能化呵护系统。该系统通过对车内乘客的状态进行实时检测,获得乘客处于睡眠状态或阅读状态的信息,并基于
所述信息自动对座舱设备进行相应调节,从而为乘客提供了智能化的呵护和关怀,极大提升了乘车体验。
5.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6.一种乘客行为检测与智能化呵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乘客状态检测
模块、控制模块、以及座舱设备调节模块,其中,所述乘客状态检测模块用于采集乘客的眼皮合拢情况和/或呼吸情况的信息,和/或用于采集乘客手持物品的信息以及乘客面部与手持物品之间的相对位置信息,并将所采集的信息发送给所述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根据从所述乘客状态检测模块接收到的信息来判断乘客所处的状态,并且当判定乘客处于睡眠状态或处于阅读状态时,向所述座舱设备调节模块发送相应的指令,控制所述座舱设备调节模块将座舱内部设备调节为适于乘客睡眠的模式或适于乘客阅读的模式。
7.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所述乘客状态检测模块包括以下至少之一:乘客睡眠状态检测模块,乘客阅读状态检测模块。
8.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所述乘客睡眠状态检测模块包括设置在乘客座椅前方的摄像头,所述摄像头采集乘客面部的图像和/或视频,并发送给所述控制模块。
9.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所述乘客睡眠状态检测模块还包括设置在乘客座椅处或附近的呼吸传感器,所述呼吸传感器用于采集乘客的呼吸情况信息,并发送给所述控制模块。
10.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当所述控制模块分析乘客的眼皮合拢和/或呼吸变慢持续超过预设的时间段阈值时,所述控制模块判定乘客处于睡眠状态。
11.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在所述适于乘客睡眠的模式下,所述座舱设备调节模块执行以下调节的至少之一:将乘客座椅的靠背、坐垫、腿托以及内置压力调整组件调整至乘客体压分布最佳均衡状态,将乘客安全带收紧至贴合状态,播放辅助睡眠音乐,关闭灯光。
12.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所述乘客阅读状态检测模块包括设置在乘客座椅侧方的
摄像头,所述摄像头采集乘客手持物品时乘客与手持物品两者的图像和/或视频,并发送给所述控制模块。
13.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当所述控制模块分析乘客手持的物品符合阅读物的特征、乘客面部的法线与手持物品展开面之间的夹角处于90-150
°
范围内并且乘客手持所述物品持续超过预设的时间段阈值时,所述控制模块判定乘客处于阅读状态。
14.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在所述适于乘客阅读的模式下,所述座舱设备调节模块执行以下调节的至少之一:将乘客座椅的靠背调节至设定角度,将乘客座椅的肩部向前调节,打开阅读灯。
15.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当所述控制模块分析乘客的阅读物进入光线最佳阅读区并且乘客面部的法线与阅读物展开面之间的夹角处于90-120
°
范围内时,所述控制模块向所述座舱设备调节模块发送指令以结束调节。
16.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能够及时响应乘客在车内的行为变化,自动对相应的座舱设备进行调节,从而为乘客提供了智能化的呵护与关怀,极大提高了乘客的乘车舒适性。
附图说明
17.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乘客行为检测与智能化呵护系统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18.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此说明仅以示例的方式给出,而不对本发明构成限制。
19.参见图1,其中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乘客行为检测与智能化呵护系统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框图。该系统总体用附图标记“10”指代,其主要包括乘客状态检测模块1、控制模块4、以及座舱设备调节模块5。
20.乘客状态检测模块1包括乘客睡眠状态检测模块2和乘客阅读状态检测模块3。当然,乘客状态检测模块也可以仅包括乘客睡眠状态检测模块和乘客阅读状态检测模块中的一者,并且在此情况下仅检测乘客的睡眠状态或仅检测乘客的阅读状态。
21.乘客睡眠状态检测模块2用于采集乘客的眼皮合拢情况和/或呼吸情况的信息,并将所采集的信息发送给控制模块4。
22.例如,乘客睡眠状态检测模块包括设置在乘客座椅前方的摄像头,该摄像头实时采集乘客面部的图像和/或视频,并发送给控制模块。控制模块对收到的乘客面部的图像和/或视频进行分析,提取出有关乘客眼皮合拢情况的信息,诸如乘客眼皮是否合拢、眼皮合拢持续时间等。当乘客的眼皮合拢持续时间超过预设的时间段阈值时,所述控制模块判定乘客处于睡眠状态。所述预设的时间段阈值例如可以设置为3分钟或其它合适的时间区间。
23.乘客睡眠状态检测模块2还可以包括设置在乘客座椅处或附近的呼吸传感器,所述呼吸传感器用于采集乘客的呼吸情况信息,并发送给所述控制模块。控制模块对收到的乘客呼吸情况信息进行分析,当发现乘客的呼吸频率变慢持续超过预设的时间段阈值时,所述控制模块判定乘客处于睡眠状态。所述预设的时间段阈值例如可以设置为3分钟或其
它合适的时间区间。此外,对于乘客呼吸情况的信息采集还可以与乘客心跳情况的信息采集相结合,并采用相应的心跳传感器。
24.控制模块4在判定乘客处于睡眠状态时,向座舱设备调节模块5发送相应的指令,控制所述座舱设备调节模块将座舱内部设备调节为适于乘客睡眠的模式。此时,座舱设备调节模块5执行以下调节的至少之一:将乘客座椅的靠背、坐垫、腿托以及内置压力调整组件调整至乘客体压分布最佳均衡状态,将乘客安全带收紧至贴合状态,播放辅助睡眠音乐,关闭灯光。这些调节将使得乘客处于舒适的睡眠状态下。
25.具体地,座舱设备调节模块5可以包括用于睡眠模式的多种调节模块。例如,座椅处的调节模块可以调节乘客座椅的靠背和腿托的角度,以使乘客处于放松的半躺卧体态(例如乘客上身与坐垫处于140-150
°
的角度);在靠背和坐垫内部的调节模块可以包括气袋形式的内置压力调整组件,以用于调整托举乘客身体的各部位的不同压力。联接至安全带的调节模块可以使安全带收紧至贴合状态,以确保乘客在睡眠状态下的乘车安全性。
26.辅助睡眠音乐可以通过车载音箱设备播放,或者在乘客为多人的情况下,可以通过局部音区控制技术为特定的乘客独立播放。
27.应指出,在以上示例性实施例中,乘客睡眠状态检测模块2仅具有采集乘客的眼皮合拢情况和/或呼吸情况的功能,而这些信息的分析和判断功能由控制模块执行。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显然也可以设想乘客睡眠状态检测模块既执行信息采集功能,也执行这些信息的分析和判断功能,并将判定结果发送给控制模块。例如,乘客睡眠状态检测模块可以仅在判定乘客睡眠的情况下才通知控制模块,以便由控制模块指令座舱设备调节模块进行相应调节。
28.乘客阅读状态检测模块3用于采集乘客手持物品的信息以及乘客面部与手持物品之间的相对位置信息,并将所采集的信息发送给控制模块4。
29.例如,乘客阅读状态检测模块包括设置在乘客座椅侧方的摄像头,该摄像头采集乘客手持物品时乘客与手持物品两者的图像和/或视频,并发送给控制模块。控制模块对收到的乘客与手持物品两者的图像和/或视频进行分析,当发现乘客手持的物品符合阅读物的特征、乘客面部的法线与手持物品展开面之间的夹角处于90-150
°
范围内并且乘客手持所述物品持续超过预设的时间段阈值时,所述控制模块判定乘客处于阅读状态。
30.具体地,控制模块仅对于收到的图像和/或视频中乘客手持物品的情况进行分析,而忽略乘客未手持物品的情况,如果控制模块识别出乘客手持的物品符合纸张、书本、杂志、电子平板或手机的特征,则判定该物品属于阅读物。
31.对于乘客是否处于阅读状态的判断,还需要确定乘客面部与手持物品之间的相对位置是否在特定范围内。这里,可以通过乘客面部的法线(其相当于乘客的视线)与手持物品展开面之间的夹角来进行判断,如果该夹角处于90-150
°
范围内并且乘客手持阅读物持续超过预设的时间段阈值时,控制模块可以判定乘客处于阅读状态。所述预设的时间段阈值例如可以设置为5秒钟或其它合适的时间区间。
32.控制模块4在判定乘客处于阅读状态时,向座舱设备调节模块5发送相应的指令,控制所述座舱设备调节模块将座舱内部设备调节为适于乘客阅读的模式。此时,座舱设备调节模块5执行以下调节的至少之一:将乘客座椅的靠背调节至设定角度,将乘客座椅的肩部向前调节,打开阅读灯。
33.具体地,座舱设备调节模块5可以包括用于阅读模式的多种调节模块。例如,座椅靠背处的调节模块可以将座椅的靠背调节至适于阅读的设定角度(例如座椅靠背与坐垫处于100-105
°
的角度);座椅肩部处的调节模块可以将座椅的肩部向前调节,以便更好地承托乘客的肩颈部,提高阅读舒适性。
34.不言而喻,座舱设备调节模块所包括的一些调节模块可以共用于睡眠模式和阅读模式两者。
35.进一步地,在阅读模式下,如果乘客的阅读物进入光线最佳阅读区并且乘客面部的法线与阅读物展开面之间的夹角处于90-120
°
范围内,这表示乘客已经处于最佳的阅读条件下,则控制模块可以向座舱设备调节模块发送指令以结束自动调节。
36.除了上文所述的自动调节以外,根据本发明的系统还可以提供辅助的主动调节。例如,在上述自动调节结束后,系统可以提示乘客是否需要继续进行肩部调节,例如可以通过设置在乘客座椅前方的显示屏进行提示,并且在一段时间(例如3秒)后提示界面退出,该主动调节结束。显然,除了肩部调节以外,这种辅助的主动调节也可以适用于上述在睡眠模式和阅读模式下的各种调节。
37.应指出,在以上示例性实施例中,乘客阅读状态检测模块仅具有采集乘客手持物品的信息以及乘客面部与手持物品之间的相对位置信息的功能,而这些信息的分析和判断功能由控制模块执行。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显然也可以设想乘客阅读状态检测模块既执行信息采集功能,也执行这些信息的分析和判断功能,并将判定结果发送给控制模块。例如,乘客阅读状态检测模块可以仅在判定乘客正在阅读的情况下才通知控制模块,以便由控制模块指令座舱设备调节模块进行相应调节。
38.还应指出,在以上示例性实施例中,对于乘客的睡眠状态和阅读状态的判断是由控制模块同时进行的,但是显然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可以设想根据特定的优先级来执行上述判断。例如,优先判断睡眠状态,如果确定乘客处于睡眠状态则直接进行相应调节,而无需再判断阅读状态,否则进一步判断乘客是否处于阅读状态,并进行相应的操作。
39.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乘客行为检测与智能化呵护方法,该方法可对应于上述系统所执行的各种操作,并且可由上述系统执行以实现本发明的有利效果。这里将不再详细描述。
40.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可以通过各种合适的硬件和软件来实现。例如,本发明可以由包含处理器和存储器的设备来实现,其中,存储器中存储有程序或指令,以便在由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本发明的各种实施例。或者,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还可以由非暂态存储介质来实现,其中,非暂态存储介质中存储有程序或指令,以便在由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本发明的各种实施例。
41.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披露如上,但本发明并非限于此。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所作的各种更动与修改,均应纳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为准。
技术特征:
1.一种乘客行为检测与智能化呵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乘客状态检测模块、控制模块、以及座舱设备调节模块,其中,所述乘客状态检测模块用于采集乘客的眼皮合拢情况和/或呼吸情况的信息,和/或用于采集乘客手持物品的信息以及乘客面部与手持物品之间的相对位置信息,并将所采集的信息发送给所述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根据从所述乘客状态检测模块接收到的信息来判断乘客所处的状态,并且当判定乘客处于睡眠状态或处于阅读状态时,向所述座舱设备调节模块发送相应的指令,控制所述座舱设备调节模块将座舱内部设备调节为适于乘客睡眠的模式或适于乘客阅读的模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乘客状态检测模块包括以下至少之一:乘客睡眠状态检测模块,乘客阅读状态检测模块。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乘客睡眠状态检测模块包括设置在乘客座椅前方的摄像头,所述摄像头采集乘客面部的图像和/或视频,并发送给所述控制模块。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乘客睡眠状态检测模块还包括设置在乘客座椅处或附近的呼吸传感器,所述呼吸传感器用于采集乘客的呼吸情况信息,并发送给所述控制模块。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控制模块分析乘客的眼皮合拢和/或呼吸变慢持续超过预设的时间段阈值时,所述控制模块判定乘客处于睡眠状态。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适于乘客睡眠的模式下,所述座舱设备调节模块执行以下调节的至少之一:将乘客座椅的靠背、坐垫、腿托以及内置压力调整组件调整至乘客体压分布最佳均衡状态,将乘客安全带收紧至贴合状态,播放辅助睡眠音乐,关闭灯光。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乘客阅读状态检测模块包括设置在乘客座椅侧方的摄像头,所述摄像头采集乘客手持物品时乘客与手持物品两者的图像和/或视频,并发送给所述控制模块。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控制模块分析乘客手持的物品符合阅读物的特征、乘客面部的法线与手持物品展开面之间的夹角处于90-150
°
范围内并且乘客手持所述物品持续超过预设的时间段阈值时,所述控制模块判定乘客处于阅读状态。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适于乘客阅读的模式下,所述座舱设备调节模块执行以下调节的至少之一:将乘客座椅的靠背调节至设定角度,将乘客座椅的肩部向前调节,打开阅读灯。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控制模块分析乘客的阅读物进入光线最佳阅读区并且乘客面部的法线与阅读物展开面之间的夹角处于90-120
°
范围内时,所述控制模块向所述座舱设备调节模块发送指令以结束调节。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乘客行为检测与智能化呵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乘客状态检测模块、控制模块以及座舱设备调节模块,其中,乘客状态检测模块用于采集乘客的眼皮合拢情况和/或呼吸情况的信息,和/或用于采集乘客手持物品的信息以及乘客面部与手持物品之间的相对位置信息,并将所采集的信息发送给所述控制模块;控制模块根据从乘客状态检测模块接收到的信息来判断乘客所处的状态,并且当判定乘客处于睡眠状态或处于阅读状态时,向座舱设备调节模块发送相应的指令,控制座舱设备调节模块将座舱内部设备调节为适于乘客睡眠的模式或适于乘客阅读的模式。本发明能及时响应乘客的行为变化自动对座舱设备进行相应调节,从而提升乘车体验。提升乘车体验。提升乘车体验。
技术研发人员:
张记伟 栾奕 郭晶帆 周蔚然 赵鹏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梅赛德斯-奔驰集团股份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3.01.10
技术公布日:
2023/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