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声音超材料的降噪装置
1.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2.本技术要求于2021年9月6日提交的、申请号为10-2021-0118240的韩国专利申请的优先权的权益,该韩国专利申请的全部内容通过引用并入本文。
技术领域
3.本公开涉及一种使用声音超材料(sound meta-material)的降噪装置。
背景技术:
4.降噪装置用于各种领域,例如演讲厅、表演厅、工业场所和公共交通,因为它发挥了减轻各种噪声的作用。
5.此外,一直努力通过防止车辆的发动机声音、道路噪声等流入车辆来提高驾驶员的驾驶能力。
6.降噪装置使用传统的吸音板或隔音板,其中吸音板和隔音板使用多孔纤维材料制造,或者使用亥姆霍兹谐振器的原理制造。作为这种传统的降噪装置的问题,存在以下缺点:吸音板和隔音板必须做得很厚,以阻挡低频带。
7.此外,由于降噪装置附接到反射声波的硬墙或地板上,因此如果由多孔纤维材料制成的吸音板的厚度与声波的波长相比非常小,则不能有效地衰减声波的能量从而降低吸音效率,因此,由多孔纤维材料制成的吸音板应加厚以吸收低频带。
8.即使在使用亥姆霍兹谐振器原理的构造的情况下,这种用于降低噪声的厚装置也是如此。也就是说,迄今为止,还没有厚度比声波的波长显著小的降噪装置。
9.声音超材料是一种人工结构,其有效密度和有效体积模量(efficient bulk modulus,体积弹性模量)超过自然界中存在的流体可以具有的密度和有效体积模量的范围,并且声音超材料的
晶胞元素(unit element)一般以阵列形式排列在流体中。此外,隔音超材料包括具有负泊松比的物理特性,因此,可以用作阻挡声波的隔音板。
10.随着使用声音超材料制造具有自然界中存在的材料无法实现的特性的声音介质变得可能,正在开发声音隐形斗篷、声音超级透镜、吸音板、隔声板和消声器。
11.特别地,如果使用有效体积模量远小于空气的超材料,则可以显著提高作为吸音板、隔音板和消音器的性能。
12.然而,即使在使用超材料的吸音剂的情况下,也需要根据使用环境来确保刚性,并且根据产生噪声和振动的频带需要超材料的形状特征。
13.本背景技术部分中公开的上述信息仅仅用于增强对本公开的背景技术的理解,因此,其可以包括不构成该国内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的信息。
技术实现要素:
14.在各种实施例中,晶胞单元(unit cell)的紧固结构包括对位于外部的声源进行隔音的超材料
面板层。实施例还可以包括
壳体的紧固结构,该壳体包括超材料面板层。
15.使用声音超材料的降噪装置可以包括以下构造。
16.作为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一种使用声音超材料的降噪装置包括:一个或多个壳体,形成有降噪装置;以及狭缝,位于壳体内部并且具有位于其中的一个或多个晶胞单元,其中位于狭缝内部的晶胞单元包括被构造成吸收从壳体内部的声源产生的噪声的吸音层;以及位于吸音层的一个表面上的超材料面板层。
17.此外,晶胞单元被构造成包括中心孔并且在其中包括空腔。
18.此外,超材料面板层由包括中心孔的第一面板与第三面板组成,并且由位于第一面板和第三面板之间的第二面板组成,并且包括被构造成形成空腔的开口部。
19.此外,使用声音超材料的降噪装置进一步包括一个或多个加强部,该一个或多个加强部被构造成位于第二面板内部的开口部中。
20.此外,加强部被构造成沿着第二面板的四个表面中的彼此对应的两个表面延伸到与中心孔相邻的位置。
21.此外,壳体包括:第一壳体,形成壳体的一端;第二壳体,对应于第一壳体以形成壳体的另一端;以及中心部,被构造成结合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
22.此外,使用声音超材料的降噪装置包括:闩锁部,位于壳体在第一方向上的一端以及壳体在第二方向上的一端;以及容纳部,位于壳体在第一方向上的另一端以及壳体在第二方向上的另一端。
23.此外,使用声音超材料的降噪装置包括形成在壳体的彼此面对的两个侧表面上的盖部,其中闩锁部被构造成位于一个盖部上,并且容纳部被构造成位于另一盖部上。
24.此外,位于壳体在第二方向上的一端的闩锁部以及位于壳体在第二方向上的另一端的容纳部位于位于壳体的侧表面上的盖部上。
25.此外,中心部的间隔形成为1mm以下。
26.此外,使用声音超材料的降噪装置具有在第一方向或第二方向上紧固的多个壳体。
27.本公开的实施例可以通过上述本示例性实施例以及稍后描述的构造、联接和使用关系来获得以下效果。
28.本公开的实施例可以包括包含吸音层和超材料面板层的降噪装置,从而降低从外部声源流入室内的噪声。
29.此外,本公开的实施例可以包括构成超材料面板层的晶胞单元,从而降低选择性声源的频带中的噪声。
30.此外,本公开的实施例可以包括通过构成能够容易地紧固的壳体使其使用范围不受限制的降噪装置。
31.理解的是,本文使用的术语“汽车”或“车辆”或其它类似术语通常包括机动车辆,例如包括运动型多用途车辆(运行suv)、公共汽车、卡车、各种商用车辆的乘用车,包括各种船艇和船舶的水运工具,飞机等,并包括混合动力车辆、电动车辆、插电式混合动力车辆、氢动力车辆和其它替代燃料(例如,除石油以外的资源衍生的燃料)车辆。如本文所指,混合动力汽车是具有两种或更多种动力源的汽车,例如汽油和电动双动力车辆。
附图说明
32.现在将参照附图中示出的本公开的某些示例性的示例来详细描述本公开的上述和其它特征,这些示例性的示例在下文中仅以示例的方式给出,因此并不限制本公开,并且其中:
33.图1示出了构成作为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的使用声音超材料的降噪装置的晶胞单元的截面图;
34.图2和图3示出了作为图1的超材料面板层的组件的晶胞单元的立体图;
35.图4示出了一个晶胞210的组装形式的截面图,即沿图2所示的线b-b'截取的截面;
36.图5示出了极限频率的区域;
37.图6示出了作为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的使用由第一壳体310和第二壳体320组成的声音超材料的降噪装置;
38.图7和图8示出了作为本公开的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的位于一个壳体300以及壳体300在第二方向上的两端上的盖部400;
39.图9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的彼此相邻的壳体300的紧固关系的正视图;以及
40.图10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基于壳体300在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上彼此相邻紧固的壳体300。
41.应理解的是,附图不一定按比例绘制,呈现了示出本公开的基本原理的各种优选特征的某种程度的简化表示。本文所公开的包括诸如具体尺寸、方向、位置和形状的本公开的具体设计特征将部分地由特定的预期应用和使用环境来确定。
42.在图中,附图标记在整个附图的多张图中指代本公开的相同或等同的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43.在下文中,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可以以各种形式修改,并且本公开的范围不应解释为受限于以下示例性实施例。提供本示例性实施例是为了向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充分地解释本公开。
44.此外,本说明书中描述的诸如“......层”、“......单元”、“......晶胞”等的术语是指处理至少一种功能或操作的单元,其可以由硬件、软件或其组合来实施。
45.此外,在本说明书中,之所以将组件的名称分为第一、第二等,是为了区分具有相同关系的组件的名称,并且在以下描述中,组件不一定受限于其顺序。
46.此外,在本说明书中,如果组件的名称是指第一方向,则第一方向是指与一个壳体在宽平面上的一侧相同的方向,第二方向是指与第一方向垂直的方向,因此,在以下描述中,组件不一定受限于其顺序。
47.本公开的实施例涉及一种使用声音超材料的降噪装置。在一些实施例中,降噪装置可以设置在壳体中,其中单个单元垂直或水平地堆叠以被紧固。
48.图1示出了构成作为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的使用声音超材料的降噪装置的晶胞单元的截面图。在图1中,晶胞单元210由被构造成最接近作为噪声的原因的声源的超材料面板层200以及堆叠在超材料面板层200上的吸音层100组成。
49.吸音层100被构造成吸收从声源产生并流入内部的噪声,以减少流入内部的噪声。
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吸音层100可以使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毡。
50.构成根据本公开的降噪装置的晶胞单元的一个或多个超材料面板层200可以位于平面上并且被联接。此外,插入稍后描述的壳体300的狭缝500中并位于壳体300的高度方向上的晶胞单元可以由多个晶胞单元210形成,多个晶胞单元210形成有一个或多个超材料面板层200。
51.由于降噪装置的晶胞单元210可以通过联接到波的带隙并形成不传递波的多个频率,因此可以通过晶胞单元210将多个频率设置为降噪的目标频带。
52.构成晶胞单元210的超材料面板层200的超材料可以由丙烯酸和聚乳酸(pla)中的至少一种形成,并且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可以由一个或多个晶胞单元210组成,并且晶胞单元210可以由丙烯酸和pla中的至少一种形成。
53.根据本公开的具有隔音效果的超材料除了包括丙烯酸和聚乳酸(pla)之外,还可以包括诸如聚丙烯(pp)、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和聚碳酸酯(pc)的所有塑料材料。
54.如上
所述,由于丙烯酸和pla可以被构造成具有不同的截止频带,因此由丙烯酸和pla制成的晶胞单元210可以根据超材料的类型而被构造成具有不同的截止频带。
55.在下文中,将描述包括超材料面板层200的晶胞210的构造。
56.图2示出了作为图1的超材料面板层200的组件的晶胞单元210的立体图。
57.如图所示,图2示出了晶胞单元210,此外,如图3所示,构成超材料面板层200的一个晶胞单元210被形成为第一面板221、第二面板222和第三面板223的堆叠结构。
58.第一面板221和第三面板223被构造成包括中心孔213,第二面板222包括开口部224。更优选地,在第一面板221和第三面板223的情况下,中心孔213可以被构造成位于构成晶胞单元210的第一面板221和第三面板223的中心部分上。此外,第一面板221和第三面板223可以被构造成彼此相同。
59.中心孔213被构造成具有在晶胞单元210堆叠的组装形式下穿透第一面板221至第三面板223的形状,并且第二面板222的开口部224被构造成具有晶胞单元210堆叠的组装形式的空腔211。优选地,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晶胞单元210进一步包括一个或多个加强部212,一个或多个加强部212定位成延伸到第二面板222中的开口部224。
60.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空腔211可以被构造成正方形,该正方形被构造成相对于加强部212在第二面板222的两侧上彼此对称。更优选地,根据本公开的加强部可以被构造成在沿着第二面板222的四个表面中的彼此对应的两个表面的长度方向上延伸到与中心孔213相邻的位置。
61.根据所示的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示出了晶胞单元210被构造成具有从面板的外侧朝向中心孔213延伸到空腔的两个加强部212的组装形式。更优选地,加强部212可以被构造成竖直或水平对称的形式。因此,第二面板222的两端形成有相对于具有对称形状的加强部212呈正方形的空腔211。
62.此外,根据本公开的超材料面板层200被构造成包括竖直的加强部212,并且加强部212被构造成位于不影响声音性能的位置处。
63.加强部212用于抑制形成有超材料面板层200的晶胞单元210的振动,以防止在屏蔽噪声时降噪装置中产生振动。
64.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可以根据中心孔213、空腔211的尺寸以及构成晶胞210的第一面板221至第三面板223的厚度来设置截止频带。此外,截止频带被构造成根据加强部212的长度而变化。
65.图4示出了一个晶胞单元210的组装形式的截面图,即沿图2所示的线b-b'截取的截面,并且示出了中心孔213的半径(rd)、空腔211的半径(rc)、第一面板221和第三面板223的厚度(td)以及由第二面板222形成的空腔211的厚度(tc)。
66.晶胞单元210的空腔211的一侧(2rc)的尺寸与噪声截止频率的带宽相关联,并且随着空腔211的一侧(2rc)的尺寸增大,噪声截止频率的带宽和相对带宽(rbw)减小。
67.相比之下,存在以下特性:随着中心孔213的半径(rd)增大,噪声截止频率的带宽减小而相对带宽(rbw)增大。
68.相比之下,示出了随着第一面板221和第三面板223的厚度(td)增大,噪声截止频率的带宽减小并且相对带宽(rbw)基本相同,并且存在以下特性:随着由第二面板222形成的空腔211的厚度(tc)增大,噪声截止频率的带宽增大并且相对带宽(rbw)也增大。
69.综上所述,根据本公开的降噪装置作为晶胞单元210由第一面板221和第三面板223构成,并且具有由第二面板222设置的空腔211,从而通过空腔211的压降衰减从噪声源引入噪声的波长。换言之,由超材料制成的晶胞单元210通过负物理特性衰减噪声源的波长。
70.如上所述,本公开提供了不同于现有技术的通过阻抗失配引起的能量损失来阻挡噪声的装置的构造,并且提供了一种通过耦联接由超材料制成的晶胞单元210通过负物理特性降低噪声的技术。
71.作为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降噪装置可以通过晶胞单元210的空腔211的一侧(2rc)以及中心孔213的半径(rd)来设置噪声截止频带,并且噪声截止频带根据晶胞单元210的空腔211的一侧(2rc)以及中心孔213的半径(rd)而不是构成晶胞单元210的第一面板221至第三面板223的厚度而敏感地改变。
72.在图5中,基于上述特性,将区域构造成在噪声截止频带中具有300hz的下限频率和4000hz的上限频率。更优选地,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噪声截止频率可以被构造成具有272hz至3219hz。
73.为了具有上述噪声截止频带,空腔211的内侧(2rc)被构造成具有90mm至130mm,并且中心孔213的外径(2rd)被构造成具有1至10mm。
74.此外,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晶胞单元210的厚度(tc+2td)可以形成为具有5mm以下的厚度,使得超材料面板层200的厚度被构造成20mm以下。
75.图6示出了作为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的使用由第一壳体310和第二壳体320组成的声音超材料的降噪装置。
76.超材料面板层200和吸音层100堆叠的晶胞单元被构造成位于形成在壳体300的侧表面中的一个或多个狭缝500中。此外,因为壳体300被构造成沿晶胞单元的两个侧表面紧固,因此壳体300包括基于晶胞单元沿其一端定位的第一壳体310以及沿其另一端定位的第二壳体320。
77.第一壳体310和第二壳体320可以包括沿晶胞单元210的长度方向(第一方向)或宽度方向(第二方向)形成的中心部330。
78.晶胞单元被构造成插入到一个或多个狭缝500中,并且一个或多个狭缝500可以位于壳体300的高度方向。因此,一个或多个晶胞被构造成位于壳体300的高度方向。
79.壳体300可以位于用于阻挡车辆噪声的位置,并且可以包括闩锁部410与容纳部420,该闩锁部410位于壳体300在第一方向上的一端以及壳体300在第二方向上的一端,该容纳部420位于壳体300在第一方向上的另一端以及壳体300在第二方向上的另一端。
80.更优选地,壳体300可以紧固到与其相邻的壳体300并且被构造在与车辆的地板或发动机室或车辆的下部相邻的位置处。
81.换言之,包括多个壳体300的降噪装置可以紧固到与壳体300在第一方向或第二方向上相邻的另一壳体300。更优选地,包括闩锁部410的壳体300被构造成面对与其相邻的另一壳体300的容纳部420并且被构造成具有相互锁定的形状。
82.如图所示,第一壳体310和第二壳体320中的每一个可以通过注射形成,并且分别由注射成型产品制成的第一壳体310和第二壳体320所面对的一端可以形成有中心部330。
83.中心部330可以具有粘合特性以紧固到第一壳体310和第二壳体320。优选地,中心部330的间隙可以形成为5mm以下,更优选地,中心部330的间隙可以形成为1mm以下。
84.如上所述,本公开提供了一种能够由于通过第一壳体310和第二壳体320的联接构造的壳体300在第一方向和/或第二方向上紧固而延伸的降噪装置,并且该降噪装置被构造成定位一个或多个壳体300,在壳体300中一个或多个晶胞单元位于用于执行吸音或隔音的位置。
85.图7和图8示出了作为本公开的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的位于一个壳体300以及壳体300在第二方向上的两端上的盖部400。
86.作为本公开的另一示例性实施例,壳体300形成为六面体或具有正方形的立方体。此外,壳体300由注射成型产品形成并且被构造成形成四个表面,并且可以包括位于两侧端部打开的盖部400。
87.一个盖部400包括闩锁部410,该闩锁部410形成为使得壳体300和与其相邻的另一壳体300彼此紧固,并且另一盖部400包括容纳部420,该容纳部420形成为使得壳体300和相邻的壳体300可以彼此紧固。
88.换言之,盖部400可以位于相对于壳体300的宽平面彼此对应的表面上,并且被定位成分别包括闩锁部410和容纳部420。
89.壳体300的闩锁部410被构造成对应于相邻的壳体300的容纳部420,更优选地,闩锁部410被构造成具有与容纳部420相同的形状,并且闩锁部410被构造成沿容纳部420的高度方向插入并紧固到容纳部420。容纳部420被构造成使得其两个侧表面的宽度随着其远离壳体300而减小,并且如果闩锁部410插入容纳部420中,则可以限制包括闩锁部410的壳体300的竖直和水平移动。
90.换言之,壳体300包括在彼此面对的一个壳体300的一个表面上的闩锁部410,以在侧面方向上紧固到与其相邻的壳体300上,并且面对一个壳体300的另一壳体300的一个表面可以被构造成包括容纳部420。
91.此外,根据包括盖部400的本公开的另一示例性实施例,一个盖部400可以包括闩锁部410,并且另一盖部400可以包括容纳部420。此外,壳体300中没有定位盖部400的其他侧表面也可以包括用于紧固到相邻的壳体300的闩锁部410或容纳部420。
92.因此,彼此相邻的壳体300可以基于一个壳体300沿四个表面选择性地紧固。
93.图9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的彼此相邻的壳体300的紧固关系的正视图。
94.如图所示,构造了在四个狭缝中包括晶胞单元210的壳体300,并且包括以下的构造,该构造包括在壳体300的一个侧表面上的闩锁部410以及位于与相邻壳体300的闩锁部410相对应的一个表面上的容纳部420。
95.闩锁部410被构造成与容纳部420相对应的形式,并且通过沿包括容纳部420的相邻壳体300的高度方向向下移动来紧固。更优选地,为了允许闩锁部410的宽度随着其在平面上远离壳体300的一个侧表面而增大,并且闩锁部410可以被构造成使得其两端倾斜。
96.此外,通过在壳体300的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上包括闩锁部410以及与相邻壳体300的闩锁部410相对应的容纳部420,可以提供能够选择性紧固的壳体300的联接关系。
97.如图10所示,示出了基于壳体300在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上彼此相邻紧固的其他壳体300。
98.图10示出了以下构造:壳体300和相邻的壳体300通过紧固闩锁部410和容纳部420而彼此连接并且基于一个壳体300在第一方向或/和第二方向上彼此连接以形成降噪装置。
99.每个壳体在高度方向上包括一个或多个狭缝500,并且形成有插入每个狭缝500中的晶胞单元210。
100.如上所述,本公开提供了一种降噪装置,该降噪装置能够包括一个壳体300和相邻壳体300的选择性扩展。
101.前述详细描述例示了本公开。此外,前述内容显示和描述了本公开的优选示例性实施例,并且本公开可以在各种不同的组合、变化和环境中使用。换言之,在不脱离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本公开的概念的范围、与所描述和公开的内容等同的范围以及/或者本领域技术或知识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进行改变或修改。所描述的示范性实施例描述了实施本公开的技术精神的最佳模式,也可以进行本公开的具体应用领域和使用中所需要各种改变。因此,前述详细描述并非旨在将本公开限制于所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此外,权利要求应被解释为还包括其他示例性实施例。
技术特征:
1.一种降噪装置,包括:壳体;以及狭缝,位于所述壳体内部并且具有位于所述狭缝中的晶胞单元,所述晶胞单元包括:被构造成吸收从所述壳体内部的声源产生的噪声的吸音层,以及超材料面板层,位于所述吸音层的一个表面上,所述超材料面板层包括声音超材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降噪装置,其中所述晶胞单元包括中心孔与空腔。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降噪装置,其中所述超材料面板层包括:第一面板与第三面板,包括所述中心孔;以及第二面板,位于所述第一面板和所述第三面板之间,所述第二面板包括被构造成形成所述空腔的开口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降噪装置,进一步包括:一个或多个加强部,位于所述第二面板内部的开口部中。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降噪装置,其中所述加强部被构造成沿着所述第二面板的四个表面中的彼此对应的两个表面延伸到与所述中心孔相邻的位置。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降噪装置,其中所述壳体包括:第一壳体,形成所述壳体的一端;第二壳体,对应于所述第一壳体以形成所述壳体的另一端;以及中心部,被构造成结合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降噪装置,包括:闩锁部,位于所述壳体在第一方向上的第一端以及所述壳体在第二方向上的第二端;以及容纳部,位于所述壳体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第三端以及所述壳体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第四端。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降噪装置,包括形成在所述壳体的彼此面对的两个侧表面上的盖部,其中所述闩锁部被构造成位于一个盖部上,并且所述容纳部被构造成位于另一盖部上。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降噪装置,其中位于所述壳体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第二端的闩锁部以及位于所述壳体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第四端的容纳部位于所述壳体的侧表面上的盖部上。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降噪装置,其中所述中心部的间隔形成为1mm以下。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降噪装置,进一步包括在第一方向或第二方向上紧固到所述壳体的其它壳体。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降噪装置,其中所述壳体内部的狭缝包括多个晶胞单元。13.一种系统,包括:彼此紧固的多个壳体,其中所述多个壳体中的第一壳体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壳体的第一端上的闩锁部,所述闩锁部联接到设置在所述多个壳体中的第二壳体的第二端上的容纳部,其中:所述多个壳体中的每个壳体包括设置在其各自壳体的狭缝内的晶胞单元,所述晶胞单
元包括吸音层以及设置在所述吸音层的一个表面上的超材料面板层,所述超材料面板层包括声音超材料。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多个壳体中的至少一个壳体包括多个闩锁部,并且多个容纳部设置在所述至少一个壳体的不同的端部上。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多个壳体中的至少一个壳体包括多个晶胞单元。16.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吸音层包括毡。17.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声音超材料包括具有不同频率截止带的多种超材料。18.一种使用降噪装置降低噪声的方法,所述降噪装置包括壳体,以及位于所述壳体内部并且其中具有晶胞单元的狭缝,所述晶胞单元包括被构造成吸收从所述壳体内部的声源产生的噪声的吸音层,以及位于所述吸音层的一个表面上的超材料面板层,所述超材料面板层包括声音超材料,所述方法包括:将所述降噪装置暴露于声源;并且使用所述降噪装置衰减由所述声源产生的声音。
技术总结
本公开涉及一种使用声音超材料的降噪装置,其包括壳体;以及狭缝,位于壳体内部并且具有位于狭缝中的晶胞单元,该晶胞包括被构造成吸收从壳体内部的声源产生的噪声的吸音层,以及位于吸音层的一个表面上的超材料面板层,该超材料面板层包括声音超材料。超材料面板层包括声音超材料。超材料面板层包括声音超材料。
技术研发人员:
黄珍皓 金智雅 赵民浩 朴炳哲 尹永焕 千康浩 金恩国 崔瑛敦 李镇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起亚株式会社 亚洲大学校产学协力团
技术研发日:
2022.09.06
技术公布日:
2023/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