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喷射泵的泵头装置的制作方法

阅读: 评论:0



1.本实用新型属于水泵技术领域,特指一种喷射泵的泵头装置。


背景技术:



2.目前市场上存在一种不锈钢喷射泵,相比于现有的铸铁泵,不锈钢不会生锈,从而不需要担心因为锈水而影响使用者的健康。
3.但是,不锈钢材质在加工时仅能通过简单的拉伸工艺或是弯折工艺进行,导致不锈钢喷射泵的外壳只能设置成简单形状,且在不锈钢喷射泵内部的文丘管不能一体成形在不锈钢喷射泵的外壳中,只能成形在位于不锈钢喷射泵外壳的塑料件中。
4.如中国实用新型201721517027.3中所公开的喷射泵,该喷射泵中的回流口是开放设置的,回流时,回流口上方的气体含量较高的液体以及位于回流口下方的气体含量较低的液体会同时回流至文丘管中,从而导致文丘管中的气体比例变高,进而导致喷射泵的扬程变小,从而影响文丘管的正常工作。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喷射泵的泵头装置。
6.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7.一种喷射泵的泵头装置,包括:
8.泵壳,其具有内腔、进液口以及连通所述内腔的出液口;以及
9.内流道组件,其设置在所述泵壳内;所述内流道组件中设有相连通的进水腔以及相对置的扩散腔与回流腔,所述进水腔的一端设有与所述进液口连接的流道进口,所述扩散腔以及回流腔的一端上设有分别连通所述内腔流道出口与回流口;
10.其中,所述回流口朝下设置,用于引导泵壳腔体下端的水流进入回流腔中,并隔绝泵壳腔体上端的水流。
11.进一步地,所述内流道组件中设有回流管,回流管中设有回流腔;所述回流管的一端与所述扩散腔相对,另一端上设有分隔罩,所述分隔罩上内朝下设有所述回流口。
12.进一步地,所述分隔罩包括设置所述内流道组件上的环壁以及连接在环壁一端上的隔板,所述环壁的下侧成形有所述回流口。
13.进一步地,所述回流口中设有连接所述隔板与内流道组件的支撑板。
14.进一步地,所述回流口垂直朝下设置。
15.进一步地,所述回流口设置在泵壳中轴线以下的位置。
16.进一步地,所述内流道组件包括相连接的第一流道部与第二流道部,所述第一流道部中设有扩散腔,所述第二流道部上设有所述回流腔,当所述第一流道部与第二流道部相连接时,与第一流道部与第二流道部之间成形有所述进水腔。
17.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流道部的外沿固定有若干滤板,滤板中分布有若干过滤孔。
18.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流道部的一侧设有支撑筋,所述滤板中设有适配第一流道部
截面形状的套装孔以及适配支撑筋截面形状的定位孔。
19.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突出且有益的技术效果是:
20.本专利通过设置朝下的分隔罩,来隔绝气体含量较高的上层液体,并吸入气体含量较低的下层液体,来降低回流时吸入的气体量,从而增加扬程,增加喷射泵性能。
附图说明
21.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22.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侧面剖视图。
23.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24.图4是内流道组件的爆炸示意图。
25.图5是回流管的下端示意图。
26.图6是回流管的结构示意图。
27.图7是滤板的结构示意图。
28.图中标号所表示的含义:
29.1、不锈钢泵壳;11、进液口;12、出液口;13、内腔;
30.2、内流道组件;21、流道进口;22、流道出口;23、回流口;24、第一流道部;241、支撑筋;242、扩口部;25、第二流道部;251、基板;252、回流管;26、滤板;261、过滤孔;262、套装孔;263、定位孔;27、进水腔;28、扩散腔;29、回流腔;
31.3、分隔罩;32、隔板;33、环壁;34、支撑板;
32.4、叶轮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33.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34.一种喷射泵的泵头装置,包括不锈钢泵壳1、内流道组件2。
35.如图1所示,所述不锈钢泵壳1通过拉伸工艺或是弯折工艺制造呈圆筒状,并在不锈钢泵壳1的一侧或上端成形出进液口11与出液口12。所述内流道组件 2中设有相连的进水腔27以及相对置的扩散腔28与回流腔29,所述进水腔27 的一端设有与所述进液口11连接的流道进口21,所述扩散腔28以及回流腔29 的一端上分别设有流道出口22与回流口23。
36.具体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的内流道组件2包括第一流道部24与第二流道部25,所述第一流道部24为一文丘管,文丘管内成形有所述扩散腔28,并在文丘管的一端上设有所述流道出口22,并在流道出口22的外沿连连接有喷射泵的叶轮结构4,所述第一流道部24的另一端设有扩口部242,扩口部242向上延伸,通过所述扩口部242使所述第一流道部24整体呈“l”形。所述扩口部242用于与所述第二流道部25的一端相连接,如图4所示,所述第二流道部 25由三部分组成,其包括基板251,基板251与所述扩口部242相适配并相连接,且在基板251与扩口部242相连接后,在两者之间成形有进水腔27;所在基板251的上端设有所述流道进口21,基板251的下端设有回流管252,回流管252呈喇叭状,其插设在基板251内用于回流,回流管252的窄口与所述扩口部242相对,回流管252的扩口朝外设置并连通泵体1的内腔13。第一流道部24与第二流道部25相连后,水流自进液口11进入第二流道部25的流道进口21,而后再从进水腔27进入第一流道部24内,再从第一流道部24的流道出口22流出进
入不锈钢泵壳1内,最后水流再从不锈钢泵壳1内通过回流管252 进入所述第二流道部25内。
37.其中,所述回流口23朝下设置,用于引导腔体下端的水流进入回流腔29 中,并隔绝腔体上端的水流。所述回流管252的另一端上设有分隔罩3,所述分隔罩3上设有朝下所述回流口23。结合图2、5所示,本专利中的分隔罩3包括设置所述流道进口21外的环壁33以及连接在环壁33一端上的隔板32,所述隔板32呈椭圆形,所述环壁33与所述隔板32形状适配;所述下侧的环壁33上开设有缺口部,在该缺口部中成形有所述回流口23。
38.传统的喷射泵中,水流在经过内流道组件2时,通过内流道组件2中的文丘管进行水气分离,分离后液体与气体同时从流道出口22流出至不锈钢泵壳1 内,此时气体往上走,液体往下走。若回流口23正常回流吸水的话,又会同时吸入气体含量较高的上层液体以及气体含量较低的下层液体,从而导致总体回流的水流中其气体含量较高,进而影响喷射泵的扬程。而本专利则通过设置回流口23朝下的分隔罩3,来隔绝气体含量较高的上层液体,并吸入气体含量较低的下层液体,来降低回流时吸入的气体量,从而增加扬程,增加喷射泵性能。
39.优选地,所述回流口23设置在不锈钢泵壳1中轴线以下位置,即可以通过调整分隔罩3的安装位置来调节回流口23位置。一般来说,不锈钢泵壳1中轴线属于液体气体含量大小的分水岭,中轴线往下液体的气体含量普遍低于中轴线往上液体的气体含量;因此,本专利将所述回流口23下置,来保证回流的液体都具有较小的气体含量。优选地,所述回流口23垂直朝下设置,为得是使回流口23与下层液体正对,从而可以更好的进行回流吸水。
40.进一步地,所述回流口23中设有连接所述隔板32与内流道组件2的支撑板34。设置支撑板34的目的在于:液体回流时,水压较大且会作用所述隔板 32上,而且本专利中的内流道组件2以及分隔罩3都由塑料材质制成,为了保证分隔罩3的强度以及使用寿命,故设置了所述支撑板34。
41.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流道部24的外沿固定有若干滤板26,滤板26中分布有若干过滤孔261。如图3、7所示,所述滤板26设有若干且呈圆形,若干滤板 26依次排布套装在所述第一流道部24上;所述滤板26的中心设有适配第一流道部24截面形状的套装孔262,且在所述套装孔262的外沿均匀分部有所述过滤孔261。滤板26可用于阻挡部分水流,并放行气流,来增加水气分离的效果。
42.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流道部24的一侧设有支撑筋241,所述滤板26中设有适配支撑筋241截面形状的定位孔263。如图4、7所示,所述支撑筋241呈平板状,其设置在第一流道部24的外沿并与所述扩口部242的外壁相连,其截面呈条状。所述定位孔263与所述支撑筋241截面适配,并同为条状,且定位孔 263与套装孔262相连为一整体。所述套装孔262用于套装在所述第一流道部 24外,使滤板26与第一流道部24相对限位,而所述定位孔263用于与所述支撑筋241过盈配合相固定,来将滤板26定位在第一流道部24上,实现安装。
43.上述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喷射泵的泵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泵壳(1),其具有内腔(13)、进液口(11)以及连通所述内腔(13)的出液口(12);以及内流道组件(2),其设置在所述泵壳(1)内;所述内流道组件(2)中设有相连通的进水腔(27)、扩散腔(28)和回流腔(29),所述进水腔(27)的一端设有与所述进液口(11)连接的流道进口(21),所述扩散腔(28)以及回流腔(29)的一端上分别设有连通所述内腔(13)的流道出口(22)与回流口(23);其中,所述回流口(23)朝下设置,用于引导泵壳(1)腔体下端的水流进入回流腔(29)中,并隔绝泵壳(1)腔体上端的水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喷射泵的泵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流道组件(2)中设有回流管(252),回流管(252)中设有回流腔(29);所述回流管(252)的一端与所述扩散腔(28)相对,另一端上设有分隔罩(3),所述分隔罩(3)内朝下设有所述回流口(23)。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喷射泵的泵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隔罩(3)包括设置所述内流道组件(2)上的环壁(33)以及连接在环壁(33)一端上的隔板(32),所述环壁(33)的下侧成形有所述回流口(23)。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喷射泵的泵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流口(23)中设有连接所述隔板(32)与内流道组件(2)的支撑板(34)。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喷射泵的泵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流口(23)垂直朝下设置。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喷射泵的泵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流口(23)设置在泵壳(1)中轴线以下的位置。7.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喷射泵的泵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流道组件(2)包括相连接的第一流道部(24)与第二流道部(25),所述第一流道部(24)中设有扩散腔(28),所述第二流道部(25)上设有所述回流腔(29),当所述第一流道部(24)与第二流道部(25)相连接时,与第一流道部(24)与第二流道部(25)之间成形有所述进水腔(27)。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喷射泵的泵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流道部(24)的外沿固定有若干滤板(26),滤板(26)中分布有若干过滤孔(261)。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喷射泵的泵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流道部(24)的一侧设有支撑筋(241),所述滤板(26)中设有适配第一流道部(24)截面形状的套装孔(262)以及适配支撑筋(241)截面形状的定位孔(263)。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属于水泵技术领域,特指一种喷射泵的泵头装置,包括:泵壳,其具有内腔、进液口以及连通所述内腔的出液口;以及内流道组件,其设置在所述泵壳内;所述内流道组件中设有相连通的进水腔以及相对置的扩散腔与回流腔,所述进水腔的一端设有与所述进液口连接的流道进口,所述扩散腔以及回流腔的一端上设有分别连通所述内腔流道出口与回流口;其中,所述回流口朝下设置,用于引导泵壳腔体下端的水流进入回流腔中,并隔绝泵壳腔体上端的水流。本专利通过设置朝下的分隔罩,来隔绝气体含量较高的上层液体,并吸入气体含量较低的下层液体,来降低回流时吸入的气体量,从而增加扬程,增加喷射泵性能。增加喷射泵性能。增加喷射泵性能。


技术研发人员:

莫利波 吴海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浙江日井泵业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2.06.30

技术公布日:

2023/3/3

本文发布于:2023-03-06 00:25:3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patent/3/6718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所述   组件   喷射泵   气体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