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物料除尘装置的制作方法

阅读: 评论:0



1.本实用新型属于物料除尘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物料除尘装置。


背景技术:



2.随着绿经济的发展,作为近几年里兴起和应用的铁基纳米品新型金属软磁功能材料,已被确认为环保、节能型的“双绿(节能环保)新材料”。该材料经过特定的退火工艺热处理,尤其是采用在特定温度下施加磁场退火工艺的热处理后,能够高效稳定获得纳米级(10-20nm)的超细尺寸晶粒,这样一种获得的晶粒尺寸小于磁交换作用长度,使其成为具有高饱和磁感应强度、高磁导率、低矫顽力、低损耗等优异特性的软磁合金材料。
3.以此材料制作的铁基纳米晶磁芯,是目前共模电感、高频变压器、各类电流互感器、磁放大器等磁电产品的关键元器件,已广泛应用于国家电网、光伏发电、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无线充电等众多领域。
4.在磁芯的加工过程中,生坯压制完后,需要将坯料存放在工装架或料车上一段时间。产品表面完全裸露在周围环境中,空气中的灰尘会吸附在软磁铁氧体的表面,造成生坯表面污染,在软磁铁氧体烧结时,易造成产品表面出现晶斑,使得产品合格率低下,严重影响成本。
5.现有公开号为cn211788626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软磁铁氧体磁芯的防尘装置,包括除尘管道、多个抽风管、除尘箱,软磁铁氧体磁芯放置在除尘箱内,除尘箱能朝除尘管道推进;除尘箱的底板设有出风管,出风管上连接有与抽风管连接的密封对接部,密封对接部包括套设在出风管外的滑动管及设于滑动管及底板之间的弹性件,滑动管的底面倾斜设置,滑动管的底面的倾斜方向与除尘箱的推进方向呈锐角,抽风管的顶面与滑动管的底面相适配,滑动管的底面设有密封元件;除尘箱的顶部设有进风口,进风口内设有除尘部。该方案虽然可有效减少软磁铁氧体磁芯生胚的表面污染,提高产品烧制合格率。但是将磁芯储存在除尘箱内,需要投入大量的除尘箱,且除尘箱的摆放需占用更多的面积,大大增加了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物料除尘装置,通过设置置物台、除尘罩、吸尘机构,除尘罩与置物台围合成一除尘腔,除尘罩上设有进气孔,进气孔对准网孔上的物料,在吸尘机构的作用下,从进气孔流入除尘罩内的气流将物料表面的灰尘吹走,实现在加工前将磁芯清理干净,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采用除尘箱存放磁芯,投入成本高、占用空间大的问题。
7.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8.本实用新型为一种物料除尘装置,包括置物台、除尘罩、吸尘机构,所述置物台的上表面设有用于放置物料的网孔部。所述除尘罩活动设置在置物台的上表面,所述网孔部位于除尘罩内,所述除尘罩与置物台围合成一除尘腔,所述除尘罩上设有进气孔,所述进气
孔对准网孔部上的物料。所述吸尘机构固定安装在置物台的下表面,所述吸尘机构透过网孔部与除尘腔连通。
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置物台的上表面开有一锥形孔,所述网孔部设置在锥形孔的上端。
1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网孔部包括一网孔板,所述置物台的上表面开有与网孔板适配的网孔板槽,所述锥形孔开设在网孔板槽的底面,所述网孔板放置在网孔板槽内。
1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除尘罩的一侧与置物台的一侧铰接。
12.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置物台的一侧设有用于带动除尘罩沿铰接处转动的翻转机构;所述翻转机构包括翻转伸缩缸,所述置物台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翻转架,所述翻转伸缩缸的周侧与翻转架铰接,所述翻转伸缩缸的活动端与除尘罩的一侧铰接。
13.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除尘罩的上表面开有一通孔,所述通孔处滑动配合有一滑板,所述进气孔开设在滑板的一表面。
14.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除尘罩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用于驱动滑板运动的滑动伸缩缸,所述滑动伸缩缸的活动端与滑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
15.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除尘罩的上表面在通孔的两侧固定安装有
“┏”
形导向板,所述滑板的两侧与
“┏”
形导向板滑动连接。
1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吸尘机构包括真空输送器,所述真空输送器的进料口与锥形孔的下端连接。采用真空输送器,一方面使得磁芯能稳固地吸在网孔板上,另一方面,兼顾了对磁芯上的灰尘良好的吸纳效果。
1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置物台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用于固定整个装置的支架。
18.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9.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置物台、除尘罩、吸尘机构,吸尘机构包括真空输送器,除尘罩与置物台围合成一除尘腔,除尘罩上设有进气孔,进气孔对准网孔上的物料,在真空输送器的吸力作用下,气流从进气孔流入除尘罩内,并将物料表面的灰尘吹走,灰尘并从网孔板流出到真空输送器,实现在将物料清理干净,提升后端称重测高等检测精度,同时避免灰尘附着在产品表面在加热过程中出现晶斑,提升产品质量。
20.2、本实用新型通过在除尘罩的的上表面开有一通孔,通孔处滑动配合有一滑板,进气孔开设在滑板的一表面,滑动伸缩缸带动滑板往复运动,使进气孔在通孔所占区域内来回运动,物料放置在通孔下方,经过进气孔的气流将对物料表面来回吹扫,保证了气流的强度,也实现了对物料表面的吹扫覆盖,提升除尘效果。
21.当然,实施本实用新型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
附图说明
2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
其他的附图。
23.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物料除尘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24.图2为物料除尘装置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25.图3为置物台的结构示意图;
26.图4为除尘罩闭合状态下的装置结构示意图;
27.图5为图4的半剖视图;
28.图6为实施例二中除尘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29.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30.1-置物台,101-锥形孔,102-网孔板槽,2-除尘罩,201-通孔,3-网孔板,4-翻转伸缩缸,5-翻转架,6-滑板,601-进气孔,7-滑动伸缩缸,8
‑“┏”
形导向板,9-真空输送器,10-支架,11-磁芯。
具体实施方式
31.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32.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开孔”、“上”、“下”、“厚度”、“顶”、“中”、“长度”、“内”、“四周”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组件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33.实施例一
34.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物料除尘装置,主要用于在将磁芯表面的灰尘清理干净,避免烧结过程中因灰尘导致产品表面出现晶斑,从而提升产品质量。
35.请参阅图1-图3所示,该除尘装置包括置物台1、除尘罩2和真空输送器9。置物台1为一平板形结构,置物台1的上表面开有网孔板槽102,网孔板槽102的底面开有一锥形孔101。在网孔板槽102内放置有一与网孔板槽102适配的网孔板3,网孔板3上用于放置待清理的磁芯11。网孔板3可从网孔板槽102内拿出,便于对锥形孔101的内壁就行清理。吸尘机构固定安装在置物台1的下表面,吸尘机构透过网孔部与除尘腔连通。其中,真空输送器9的进料口与锥形孔101的下端连接。
36.除尘罩2的一侧与置物台1的一侧铰接,除尘罩2与置物台1围合成一除尘腔,除尘罩2转动可将网孔板3和网孔板3上的磁芯11罩于除尘腔内。置物台1的一侧设有用于带动除尘罩2沿铰接处转动的翻转机构。请参阅图4所示,翻转机构包括翻转伸缩缸4和翻转架5,翻转伸缩缸4采用气缸,翻转架5固定安装在置物台1靠近与除尘罩2铰接处的侧面。翻转伸缩缸4的周侧与翻转架5铰接,翻转伸缩缸4的活动端与除尘罩2的侧面铰接。翻转伸缩缸4伸长,即可带动除尘罩2扣合在置物台1的上表面。
37.请参阅图3-图5所示,除尘罩2的上表面开有一通孔201,通孔201处滑动配合有一滑板6,滑板6的上表面开有进气孔601。其中,通孔201的大小不小于磁芯的截面大小。除尘罩2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用于驱动滑板6运动的滑动伸缩缸7,滑动伸缩缸7采用气缸。滑动伸
缩缸7的活动端与滑板6的上表面固定连接。其中,除尘罩2的上表面在通孔201的两侧分别固定安装有
“┏”
形导向板8,滑板6的两侧与两
“┏”
形导向板8滑动连接,提升滑板6运行的平稳性。
38.此外,置物台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用于固定整个装置的支架10。
39.实施例二
40.基于实施例一,实施例二提供了该物料除尘装置的除尘方法,请参阅图6所示,包括如下步骤:
41.s1:将磁芯11放置在网孔板3上。
42.s2:翻转伸缩缸4伸长,带动除尘罩2转动,使除尘罩2扣合在置物台1的上表面,并将磁芯11罩在除尘罩2内。
43.s3:启动真空输送器9,在真空输送器9的吸力作用下,气流从进气孔601流入除尘罩2内,并将磁芯11表面的灰尘吹走,灰尘并从网孔板3流出到真空输送器9。
44.s4:滑动伸缩缸7带动滑板6往复运动,使进气孔601在通孔201所占区域内来回运动,此时,磁芯11位于通孔201的正下方,经过进气孔601的气流将对磁芯11表面来回吹扫,该方式即保证了气流的强度,也实现了对磁芯11表面的吹扫覆盖,提升除尘效果。
45.s5:滑动伸缩缸7停止工作。
46.s6:翻转伸缩缸4收缩,带动除尘罩2打开。
47.s7:将除尘后的磁芯11取出,放入下一个待除尘磁芯11,重复s1~s7,即可实现对磁芯11的流水线除尘,除尘效率高。
48.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49.以上公开的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实用新型仅为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

技术特征:


1.一种物料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置物台(1),所述置物台(1)的上表面设有用于放置物料的网孔部;除尘罩(2),所述除尘罩(2)活动设置在置物台(1)的上表面,所述网孔部位于除尘罩(2)内,所述除尘罩(2)与置物台(1)围合成一除尘腔,所述除尘罩(2)上设有进气孔(601),所述进气孔(601)对准网孔部上的物料;吸尘机构,所述吸尘机构固定安装在置物台(1)的下表面,所述吸尘机构透过网孔部与除尘腔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物料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置物台(1)的上表面开有一锥形孔(101),所述网孔部设置在锥形孔(101)的上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物料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网孔部包括一网孔板(3),所述置物台(1)的上表面开有与网孔板(3)适配的网孔板槽(102),所述锥形孔(101)开设在网孔板槽(102)的底面,所述网孔板(3)放置在网孔板槽(102)内。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物料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除尘罩(2)的一侧与置物台(1)的一侧铰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物料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置物台(1)的一侧设有用于带动除尘罩(2)沿铰接处转动的翻转机构;所述翻转机构包括翻转伸缩缸(4),所述置物台(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翻转架(5),所述翻转伸缩缸(4)的周侧与翻转架(5)铰接,所述翻转伸缩缸(4)的活动端与除尘罩(2)的一侧铰接。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物料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除尘罩(2)的上表面开有一通孔(201),所述通孔(201)处滑动配合有一滑板(6),所述进气孔(601)开设在滑板(6)的一表面。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物料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除尘罩(2)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用于驱动滑板(6)运动的滑动伸缩缸(7),所述滑动伸缩缸(7)的活动端与滑板(6)的上表面固定连接。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物料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除尘罩(2)的上表面在通孔(201)的两侧分别固定安装有
“┏”
形导向板(8),所述滑板(6)的两侧与两
“┏”
形导向板(8)滑动连接。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物料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尘机构包括真空输送器(9),所述真空输送器(9)的进料口与锥形孔(101)的下端连接。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物料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置物台(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用于固定整个装置的支架(10)。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物料除尘装置,涉及物料除尘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包括置物台、除尘罩和吸尘机构,置物台上设有用于放置物料的网孔部;除尘罩活动设置在置物台上,网孔部位于除尘罩内,除尘罩与置物台围合成一除尘腔,除尘罩上设有进气孔,进气孔对准网孔上的物料;吸尘机构固定安装在置物台的下表面,吸尘机构透过网孔部与除尘腔连通。本实用新型通过通过设置置物台、除尘罩、吸尘机构,吸尘机构采用真空输送器,在真空输送器的吸力作用下,气流从进气孔流入除尘罩内,并将物料表面的灰尘吹走,灰尘并从网孔板流出到真空输送器,实现将物料表面的灰尘清理干净,提升后续称重测高等检测精度,同时避免灰尘附着在产品表面,提升产品质量。升产品质量。升产品质量。


技术研发人员:

杨俊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合肥旺和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2.09.28

技术公布日:

2023/3/3

本文发布于:2023-03-05 22:54:2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patent/3/6706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所述   物料   表面   实用新型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