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属于
蒸汽锅炉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蒸汽锅炉的循环加热装置。
背景技术:
2.蒸汽锅炉指的是生产蒸汽的锅炉设备,蒸汽锅炉属于特种设备,蒸汽锅炉按照燃料可以分为电蒸汽锅炉、燃油蒸汽锅炉、燃气蒸汽锅炉等;蒸汽锅炉按燃料供给方式可以分为手动燃烧蒸汽锅炉和全自动链条燃烧蒸汽锅炉,通常用于产生蒸汽与蒸汽的加工生产。现有的蒸汽锅炉难以对能量进行较好的利用。
3.申请号为cn201821540844.5的专利公开了一种蒸汽锅炉,包括蒸汽锅炉机箱,
所述蒸汽锅炉机箱的前端中部外表面设置有收纳盒,所述蒸汽锅炉机箱的下端外表面设置有机箱支撑脚,所述蒸汽锅炉机箱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输气
管道与进水管道,所述蒸汽锅炉机箱的内部设置有锅炉,且蒸汽锅炉机箱的一侧内表面设置有控温风扇,所述蒸汽锅炉机箱的另一侧内表面设置有红外感应器。然而该专利仍然难以对蒸汽锅炉的热量进行高效利用,难以对蒸汽锅炉进行循环加热。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蒸汽锅炉的循环加热装置,通过循环加热腔体和腔体进出液组件的作用,解决了现有的蒸汽锅炉难以对蒸汽锅炉的热量回收利用、循环加热的问题。
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6.本实用新型为一种用于蒸汽锅炉的循环加热装置,包括锅炉本体,所述锅炉本体包括壳体,以及设置于壳体外壁的支撑座;安装于支撑座上的循环加热腔体,所述循环加热腔体包括设置于内层并且与壳体贴合的导热层,以及设置于外层并且用于保温的隔热层;所述导热层与隔热层之间密封有待加热的第一
介质,并在所述介质内设置有用于对锅炉本体加热的循环加热管道;其中,所述循环加热管道内充满有待加热的第二介质;所述第二介质为沸点较高的油,第一介质为沸点较低的水;所述循环加热管道两端分别连接有用于补充第二介质的输入管道,以及用于排出第二介质的输出管道;腔体进出液组件,所述腔体进出液组件包括进液箱,以及连接于进液箱与循环加热腔体之间的腔体输入管道;所述进液箱内设置有加热组件,对其内液体进行加热。
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循环加热腔体为环形腔体结构,并在循环加热腔体顶部开口处配合有密封盖体,密封盖体也设置有保温层,对循环加热腔体内的水进行保温。
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腔体输入管道设置于循环加热腔体上方,并在腔体输入管道上设置有第一控制阀,控制腔体输入管道的开关。
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腔体进出液组件还包括用于回收循环
加热腔体内第一介质的集液罐,以及连接于集液罐与循环加热腔体之间的腔体出液管。
1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腔体出液管上设置有第二控制阀;所述集液罐内设置有用于抽出循环加热腔体内第一介质的水泵;当循环加热腔体内液体需要排出时,通过水泵即可将其抽出。
1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输入管道连接有用于补充第二介质的补液箱;所述补液箱内设置有用于加热补液箱内第二介质的加热装置,以及用于控制第二介质温度的温度控制器;当循环加热管道内油温较低时,通过加热装置加热循环加热管道内的油直至所需温度,温度控制器控制其温度。
12.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输出管道连接有用于收集循环加热管道内第二介质的收集罐。
13.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补液箱位于收集罐上方,并且两者为一体式结构,收集罐收集循环加热管道内还有热量的油,并对补液箱进行初步的预热,减少热量损失。
14.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5.1、本实用新型通过在锅炉本体上设置循环加热腔体,对锅炉本体散发的热量进行回收利用,连续对锅炉本体进行保温或加热,提高能量利用率。
16.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循环加热管道,并分别连通补液箱和收集罐,对锅炉本体进行循环加热,加热均匀,利用之前被加热的循环加热腔体内第一介质,提高能量利用。
17.当然,实施本实用新型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
附图说明
1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9.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蒸汽锅炉的循环加热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20.图2为图1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21.图3为锅炉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22.图4为锅炉本体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23.图5为循环加热腔体的结构示意图;
24.图6为循环加热腔体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25.图7为循环加热腔体与补液箱、收集罐的安装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6.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7.实施例一
28.请参阅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为一种用于蒸汽锅炉的循环加热装置,包括锅炉本体1,锅炉本体1包括壳体101,以及设置于壳体101外壁的支撑座102,便于安装以及对循环加热腔体2进行支撑;安装于支撑座102上的循环加热腔体2,循环加热腔体2包括设置于内层并且与壳体101贴合的导热层201,以及设置于外层并且用于保温的隔热层202;导热层201对锅炉本体1进行导热,将其热量加热第一介质,隔热层202对第一介质进行保温,对锅炉本体1散发的热量进行回收;导热层201与隔热层202之间密封有待加热的第一介质,并在介质内设置有用于对锅炉本体1加热的循环加热管道203,从而对锅炉本体1进行连续加热;其中,循环加热管道203内充满有待加热的第二介质2031;第二介质2031为沸点较高的油,第一介质为沸点较低的水;循环加热管道203两端分别连接有用于补充第二介质2031的输入管道2032,以及用于排出第二介质2031的输出管道2033,从而可以循环的对循环加热管道203内第二介质2031进行补充,不断的加热锅炉本体1;腔体进出液组件3,腔体进出液组件3包括进液箱301,以及连接于进液箱301与循环加热腔体2之间的腔体输入管道302;进液箱301内设置有加热组件,对其内液体进行加热,控制温度。
29.请参阅图1所示,循环加热腔体2为环形腔体结构,并在循环加热腔体2顶部开口处配合有密封盖体204,密封盖体204也设置有保温层,对循环加热腔体2内的水进行保温;腔体输入管道302设置于循环加热腔体2上方,并在腔体输入管道302上设置有第一控制阀,控制腔体输入管道302的开关。
30.实施例二
31.在上述实施例一的基础上,请参阅图1所示,腔体进出液组件3还包括用于回收循环加热腔体2内第一介质的集液罐303,以及连接于集液罐303与循环加热腔体2之间的腔体出液管304;通过腔体出液管304将第一介质汇入集液罐303;将集液罐303与进液箱301连通,从而有余温的第一介质不断的补充到循环加热腔体2内,提高能量利用率。腔体出液管304上设置有第二控制阀,控制腔体出液管304的启闭;集液罐303内设置有用于抽出循环加热腔体2内第一介质的水泵305;当循环加热腔体2内液体需要排出时,通过水泵305即可将其抽出,而且循环加热腔体2内液体可以连通生活上比如地热管道,避免浪费。
32.实施例三
33.在上述实施例二的基础上,请参阅图7所示,输入管道2032连接有用于补充第二介质2031的补液箱2034,当循环加热管道203内的油有损失时,通过补液箱2034补充损耗,从而对循环加热腔体2内的水不断进行加热,从而辅助加热锅炉本体1;补液箱2034内设置有用于加热补液箱2034内第二介质2031的加热装置,以及用于控制第二介质2031温度的温度控制器;当循环加热管道203内油温较低时,通过加热装置加热循环加热管道203内的油直至所需温度,温度控制器控制其温度。
34.请参阅图7所示,输出管道2033连接有用于收集循环加热管道203内第二介质2031的收集罐2035,用于收集还有余温的油,循环使用,或者重新进行加热后补充循环加热管道203,收集罐2035选用耐高温的罐体;补液箱2034位于收集罐2035上方,并且两者为一体式结构,收集罐2035收集循环加热管道203内还有热量的油,并对补液箱2034进行初步的预热,减少热量损失;收集罐2035与补液箱2034之间还可以设置有连通管道,收集罐2035收集的油进入补液箱2034内,对循环加热管道203内的油进行循环补充。
35.工作原理:锅炉本体1自行加热,散发的热量通过导热层201加热循环加热腔体2内
的水或其他介质,隔热层202对其保温,水加热循环加热管道203内的油至一定温度,锅炉本体1不工作后,循环加热腔体2内的介质对锅炉本体1进行保温,减少热量损失;通过循环加热管道203内的油可以对循环加热腔体2内的介质加热,继续保温或加热。
36.以上公开的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实用新型仅为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蒸汽锅炉技术领域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蒸汽锅炉的循环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锅炉本体(1),所述锅炉本体(1)包括壳体(101),以及设置于壳体(101)外壁的支撑座(102);安装于支撑座(102)上的循环加热腔体(2),所述循环加热腔体(2)包括设置于内层并且与壳体(101)贴合的导热层(201),以及设置于外层并且用于保温的隔热层(202);所述导热层(201)与隔热层(202)之间密封有待加热的第一介质,并在所述介质内设置有用于对锅炉本体(1)加热的循环加热管道(203);其中,所述循环加热管道(203)内充满有待加热的第二介质(2031);所述循环加热管道(203)两端分别连接有用于补充第二介质(2031)的输入管道(2032),以及用于排出第二介质(2031)的输出管道(2033);腔体进出液组件(3),所述腔体进出液组件(3)包括进液箱(301),以及连接于进液箱(301)与循环加热腔体(2)之间的腔体输入管道(30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蒸汽锅炉的循环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加热腔体(2)为环形腔体结构,并在循环加热腔体(2)顶部开口处配合有密封盖体(204)。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蒸汽锅炉的循环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腔体输入管道(302)设置于循环加热腔体(2)上方,并在腔体输入管道(302)上设置有第一控制阀。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蒸汽锅炉的循环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腔体进出液组件(3)还包括用于回收循环加热腔体(2)内第一介质的集液罐(303),以及连接于集液罐(303)与循环加热腔体(2)之间的腔体出液管(304)。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蒸汽锅炉的循环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腔体出液管(304)上设置有第二控制阀;所述集液罐(303)内设置有用于抽出循环加热腔体(2)内第一介质的水泵(305)。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蒸汽锅炉的循环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管道(2032)连接有用于补充第二介质(2031)的补液箱(2034);所述补液箱(2034)内设置有用于加热补液箱(2034)内第二介质(2031)的加热装置,以及用于控制第二介质(2031)温度的温度控制器。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用于蒸汽锅炉的循环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管道(2033)连接有用于收集循环加热管道(203)内第二介质(2031)的收集罐(2035)。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用于蒸汽锅炉的循环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补液箱(2034)位于收集罐(2035)上方,并且两者为一体式结构。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蒸汽锅炉的循环加热装置,涉及蒸汽锅炉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包括锅炉本体,锅炉本体包括壳体,以及设置于壳体外壁的支撑座;循环加热腔体,循环加热腔体包括导热层以及隔热层;导热层与隔热层之间密封有第一介质,并在介质内设置有循环加热管道;其中,循环加热管道内充满有待加热的第二介质;循环加热管道两端分别连接有输入管道以及输出管道;腔体进出液组件,腔体进出液组件包括进液箱,以及连接于进液箱与循环加热腔体之间的腔体输入管道;进液箱内设置有加热组件。本实用新型通过循环加热腔体和腔体进出液组件的作用,解决了现有的蒸汽锅炉难以对蒸汽锅炉的热量回收利用、循环加热的问题。循环加热的问题。循环加热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
黄乾礼 章文扬 林菁 何波 杨恩华 李洋 黄佳芸 杨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贵州金元智慧能源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2.10.21
技术公布日:
202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