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
船体防撞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
船舶用船体两侧防撞装置。
背景技术:
2.船舶,各种船只的总称,船舶是能航行或停泊于水域进行运输或作业的交通工具,按不同的使用要求而具有不同的技术性能、装备和结构形式,船舶是一种主要在地理水中运行的人造交通工具,另外,民用船一般称为船,军用船称为舰,小型船称为艇或舟,其总称为舰船或船艇,内部主要包括容纳空间、支撑结构和排水结构,具有利用外在或自带能源的推进系统,外形一般是利于克服流体阻力的流线性包络,材料随着科技进步不断更新,早期为木、竹、麻等自然材料,近代多是钢材以及铝、玻璃纤维、亚克力和各种复合材料。
3.现有的一种船舶用船体两侧防撞装置(专利号:cn202020935085.3),该装置在使用时通过防撞板进行防撞,在受到撞击时,弹簧通过自身的弹性对受到的撞击进行缓冲,避免在受到撞击时,对船体的冲击力较大,导致船体发生侧翻,同时,气囊圈能够对协助缓冲组件对震动进行缓冲,避免在局部受到撞击时,导致插杆和插筒之间发生变形,加强板所使用的碳纤维板材具有拉伸强度高、耐腐蚀性、抗震性、抗冲击性等良好性能,且碳纤维板的质量较轻,在减轻防撞板重量的同时,能够增加防撞板抗震性、抗冲击性的性能,但是现有的船舶用的船体在使用的过程中还存在以下问题:
4.现有船舶的船体使用气囊圈虽然能够对协助缓冲组件对震动进行缓冲,但是气囊圈容易出现漏气的现象,船舶的船体在行驶的过程中的修补成本高,且气囊圈减少船舶的船体在港口中移动时两船的距离,使得两船的转向更加不便,更加容易发生两个船只相撞的情况,增加维护成本,严重时还会造成人员伤亡,因此涉及到一种船舶用船体两侧防撞装置用于现有的船体防撞设备技术领域中是很有必要的。
技术实现要素:
5.(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6.针对现有的船舶的船体在港口中移动时,由于与其他船只的距离较近,转向出现不便,使得船体无法及时避让,有可能发生两个船只相撞的情况,撞击会损坏船体的两侧,增加维护成本,严重时还会造成人员伤亡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船舶用船体两侧防撞装置,具备提高对船体两侧的保护,减少维护成本,提高使用安全的优点,以解决背景技术提出的问题。
7.(二)技术方案
8.为实现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9.一种船舶用船体两侧防撞装置,包括船体连接板和防撞板,
所述的船体连接板的上表面和所述的防撞板的下表面均对称固定装配有两组装配板,每一组的两个装配板上均固定装配有安装管,安装管的内部均设置有调节腔,安装管的一端均活动装配有插杆,插杆活动贯穿安装管到调节腔中,并且插杆的一端均固定装配有限位板,限位板对应与调节腔
进行活动装配,所述的插杆的一端均固定装配有安装板,安装板位于安装管的一侧,安装板上均固定装配有固定板,固定板上均固定装配有连接杆,所述的安装管和所述的插杆上装配有伸缩弹簧,伸缩弹簧的两端分别与装配板和安装板进行固定装配,所述的船体连接板的上表面和所述的防撞板的下表面每一组装配板上的连接杆均对应活动装配有调节杆。
10.优选的,所述的船体连接板的上表面和所述的防撞板的下表面每一组装配板上的两个调节杆呈交叉状,且两个调节杆上活动装配有安装杆,便于两个调节杆在安装杆上转动,插杆的一端分别在安装管的内部进行移动。
11.优选的,所述的船体连接板的上表面固定装配有装配管,装配管位于船体连接板上的两组装配板之间,装配管的内部设置有活动腔,防撞板的下表面固定装配有活动杆,活动杆位于防撞板上的两组装配板之间,活动杆的一端活动贯穿装配管上的活动腔中,并且活动杆的底部固定装配有限位块,限位块与活动腔进行活动装配,所述的装配管和所述的活动杆上装配有弹力弹簧,弹力弹簧的两端分别与船体连接板的上表面和防撞板的下表面进行固定装配。
12.优选的,所述的防撞板的表面固定装配有橡胶软块,利用橡胶软块的弹性,减少撞击效果。
13.优选的,所述的安装管上均环形设置有多个第一连接孔,第一连接孔对应与调节腔进行连通,装配管环形设置有第二连接孔,第二连接孔对应与活动腔进行连通,海水顺着插杆和活动杆分别进入到安装管的调节腔中以及装配管的活动腔中,通过第一连接孔和第二连接孔,使得海水在调节腔和活动腔中进行排出,减少插杆和活动杆的移动阻力。
14.(三)有益效果
15.与现有技术对比,本实用新型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6.1、本实用新型中船舶用船体两侧防撞装置,将船体连接板固定安装在船体的两侧,船体在港口中移动时,转向出现不便,使得船体无法及时避让,发生两个船只相撞的情况时,防撞板上的橡胶软块对船体进行保护,使得防撞板上的橡胶软块进行受力,每一组的两个调节杆在安装杆上转动,插杆在安装管的内部移动,伸缩弹簧进行收缩,同时活动杆在装配管的内部移动,弹力弹簧进行收缩,有效地提高对船体两侧的保护,减少后期维护成本,提高使用安全。
17.2、本实用新型中船舶用船体两侧防撞装置,船体通过防撞装置进行防护时,海水容易顺着插杆和活动杆分别进入到安装管的调节腔中以及装配管的活动腔中,通过第一连接孔和第二连接孔,使得海水在调节腔和活动腔中进行排出,减少插杆和活动杆的移动阻力,提高装置的使用效果。
附图说明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船舶用船体两侧防撞装置结构示意图;
19.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船舶用船体两侧防撞装置剖视结构示意图。
20.图中:
21.10、船体连接板;11、防撞板;12、橡胶软块;13、装配板;
22.20、安装管;21、插杆;22、安装板;23、固定板;
23.30、伸缩弹簧;31、第一连接孔;32、连接杆;33、调节杆;
24.40、安装杆;41、装配管;42、活动杆;43、弹力弹簧;
25.50、第二连接孔;51、活动腔;52、限位块;53、调节腔;
26.60、限位板。
具体实施方式
27.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8.实施例1
29.如图1~2所示,其为本实用新型一优选实施方式的一种船舶用船体两侧防撞装置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的船舶用船体两侧防撞装置包括船体连接板10和防撞板11,所述的船体连接板10的上表面和所述的防撞板11的下表面均对称固定装配有两组装配板13,每一组的两个装配板13上均固定装配有安装管20,安装管20的内部均设置有调节腔53,安装管20的一端均活动装配有插杆21,插杆21活动贯穿安装管20到调节腔53中,并且插杆21的一端均固定装配有限位板60,限位板60对应与调节腔53进行活动装配,所述的插杆21的一端均固定装配有安装板22,安装板22位于安装管20的一侧,安装板22上均固定装配有固定板23,固定板23上均固定装配有连接杆32,所述的安装管20和所述的插杆21上装配有伸缩弹簧30,伸缩弹簧30的两端分别与装配板13和安装板22进行固定装配,所述的船体连接板10的上表面和所述的防撞板11的下表面每一组装配板13上的连接杆32均对应活动装配有调节杆33,所述的船体连接板10的上表面和所述的防撞板11的下表面每一组装配板13上的两个调节杆33呈交叉状,且两个调节杆33上活动装配有安装杆40。
30.所述的船体连接板10的上表面固定装配有装配管41,装配管41位于船体连接板10上的两组装配板13之间,装配管41的内部设置有活动腔51,防撞板11的下表面固定装配有活动杆42,活动杆42位于防撞板11上的两组装配板13之间,活动杆42的一端活动贯穿装配管41上的活动腔51中,并且活动杆42的底部固定装配有限位块52,限位块52与活动腔51进行活动装配,所述的装配管41和所述的活动杆42上装配有弹力弹簧43,弹力弹簧43的两端分别与船体连接板10的上表面和防撞板11的下表面进行固定装配,所述的防撞板11的表面固定装配有橡胶软块12。
31.本实施例中,将船体连接板10固定安装在船体的两侧,船体在港口中移动时,转向出现不便,使得船体无法及时避让,发生两个船只相撞的情况时,防撞板11上的橡胶软块12对船体进行保护,使得防撞板11上的橡胶软块12进行受力,每一组的两个调节杆33在安装杆40上转动,插杆21在安装管20的内部移动,伸缩弹簧30进行收缩,同时活动杆42在装配管41的内部移动,弹力弹簧43进行收缩,有效地提高对船体两侧的保护,减少后期维护成本,提高使用安全。
32.实施例2
33.如图1~2所示,其为本实用新型另一优选实施方式的一种船舶用船体两侧防撞装置结构示意图,船体通过防撞装置进行防护时,海水容易顺着插杆21和活动杆42分别进入到安装管20的调节腔53中以及装配管41的活动腔51中,使得调节腔53和活动腔51中的积水
不易排出,增加插杆21和活动杆42的移动阻力,因此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对装置进行改进,所述的安装管20上均环形设置有多个第一连接孔31,第一连接孔31对应与调节腔53进行连通,装配管41环形设置有第二连接孔50,第二连接孔50对应与活动腔51进行连通。
34.本实施例中,船体通过防撞装置进行防护时,海水容易顺着插杆21和活动杆42分别进入到安装管20的调节腔53中以及装配管41的活动腔51中,通过第一连接孔31和第二连接孔50,使得海水在调节腔53和活动腔51中进行排出,减少插杆21和活动杆42的移动阻力,提高装置的使用效果。
35.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技术特征:
1.一种船舶用船体两侧防撞装置,包括船体连接板(10)和防撞板(1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船体连接板(10)的上表面和所述的防撞板(11)的下表面均对称固定装配有两组装配板(13),每一组的两个装配板(13)上均固定装配有安装管(20),安装管(20)的内部均设置有调节腔(53),安装管(20)的一端均活动装配有插杆(21),插杆(21)活动贯穿安装管(20)到调节腔(53)中,并且插杆(21)的一端均固定装配有限位板(60),限位板(60)对应与调节腔(53)进行活动装配,所述的插杆(21)的一端均固定装配有安装板(22),安装板(22)位于安装管(20)的一侧,安装板(22)上均固定装配有固定板(23),固定板(23)上均固定装配有连接杆(32),所述的安装管(20)和所述的插杆(21)上装配有伸缩弹簧(30),伸缩弹簧(30)的两端分别与装配板(13)和安装板(22)进行固定装配,所述的船体连接板(10)的上表面和所述的防撞板(11)的下表面每一组装配板(13)上的连接杆(32)均对应活动装配有调节杆(3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船舶用船体两侧防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船体连接板(10)的上表面和所述的防撞板(11)的下表面每一组装配板(13)上的两个调节杆(33)呈交叉状,且两个调节杆(33)上活动装配有安装杆(40)。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船舶用船体两侧防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船体连接板(10)的上表面固定装配有装配管(41),装配管(41)位于船体连接板(10)上的两组装配板(13)之间,装配管(41)的内部设置有活动腔(51),防撞板(11)的下表面固定装配有活动杆(42),活动杆(42)位于防撞板(11)上的两组装配板(13)之间,活动杆(42)的一端活动贯穿装配管(41)上的活动腔(51)中,并且活动杆(42)的底部固定装配有限位块(52),限位块(52)与活动腔(51)进行活动装配,所述的装配管(41)和所述的活动杆(42)上装配有弹力弹簧(43),弹力弹簧(43)的两端分别与船体连接板(10)的上表面和防撞板(11)的下表面进行固定装配。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船舶用船体两侧防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防撞板(11)的表面固定装配有橡胶软块(12)。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船舶用船体两侧防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安装管(20)上均环形设置有多个第一连接孔(31),第一连接孔(31)对应与调节腔(53)进行连通,装配管(41)环形设置有第二连接孔(50),第二连接孔(50)对应与活动腔(51)进行连通。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船体防撞设备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船舶用船体两侧防撞装置包括船体连接板和防撞板,所述的船体连接板和防撞板装配有装配板,装配板装配有安装管,安装管设置有调节腔,安装管装配有插杆,插杆装配有限位板,限位板与调节腔装配,插杆装配有安装板,安装板装配有固定板,固定板装配有连接杆,安装管和插杆装配有伸缩弹簧,连接杆装配有调节杆,上述一种船舶用船体两侧防撞装置通过伸缩弹簧和调节杆的配合解决了现有的船舶的船体在港口中移动时,由于与其他船只的距离较近,转向出现不便,使得船体无法及时避让,有可能发生两个船只相撞的情况,撞击会损坏船体的两侧,增加维护成本,严重时还会造成人员伤亡的问题。问题。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
宋俊辰 孙汉泉 吴云飞 殷爽 遇培新 张泽林 薛建章 李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宋俊辰
技术研发日:
2022.09.27
技术公布日:
202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