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轨道探伤调整系统的制作方法

阅读: 评论:0



1.本发明涉及轨道探伤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轨道探伤调整系统。


背景技术:



2.在对轨道进行检测时,通常将检测装置固定在可移动的小车上,小车沿轨道运行,对轨道进行检测。检测装置的位置固定以后,其与轨道之间的位置始终不变,不能根据需要调整检测装置的位置,影响对轨道的检测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轨道探伤调整系统,解决不能根据需要调整检测装置的位置,影响对轨道的检测效果的问题。
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轨道探伤调整系统,包括有摆动装置、平移装置、升降装置和锁定装置;所述摆动装置用于调整检测装置的倾斜角度,所述平移装置与所述摆动装置连接,用于调整所述检测装置的纵向位置,所述升降装置与所述平移装置连接,用于调整所述检测装置的竖向位置,所述锁定装置设置在所述升降装置的侧面,用于锁定或解锁所述升降装置。
5.优选的,所述摆动装置包括摇摆机构、摇摆架和限摆机构,所述摇摆机构与所述摇摆架连接,所述摇摆机构用于使所述摇摆架摆动,所述限摆机构与所述摇摆架连接,用于锁定所述摇摆架。
6.优选的,所述平移装置包括有两个第一滑动组件,以及两个所述第一滑动组件之间的平移板,所述平移板与两个所述第一滑动组件均垂直设置,所述第一滑动组件包括有第一滑轨和与所述第一滑轨适配的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轨固定在所述摇摆架的两个长边之间,所述第一滑块固定在所述平移板的底面;所述平移板相对于所述第一滑轨滑动。
7.优选的,所述升降装置包括固定板、安装支架、移动支架、第二滑动组件和第二伸缩杆,所述固定板用于固定所述安装支架,所述安装支架的上端固定在所述固定板的下表面,所述第二滑动组件设置在所述安装支架的内侧,用于使所述移动支架相对于所述安装支架滑动,所述第二伸缩杆的固定端设置在所述固定板的下表面,所述第二伸缩杆的自由端连接所述移动支架,所述第二伸缩杆用于驱动所述移动支架滑动。
8.优选的,所述锁定装置包括有固定设置的凸头柱,以及卡设所述凸头柱的锁定挂钩,所述锁定挂钩卡设在凸头柱的凸头部,所述锁定装置锁定所述升降装置,所述锁定挂钩与凸头柱分离,所述锁定装置解锁。
9.优选的,所述摇摆机构包括有多个摇摆组件,所述摇摆组件包括有第一转臂,第二转臂,转臂轴以及连接子件,所述第一转臂和第二转臂的下端铰接,所述转臂轴设置在第一转臂和第二转臂的上端之间,所述第一转臂和第二转臂分别与所述转臂轴铰接;所述连接子件设置有两个,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转臂和第二转臂的外侧,两个所述连接子件分别与所述第一转臂和第二转臂铰接。
10.优选的,所述平移装置还包括有第一接近开关和第二接近开关,所述平移板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接近杆和第二接近杆,所述第一接近开关与所述第一接近杆对应,用于判断所述平移板左侧的移动极限;所述第二接近开关与所述第二接近杆对应,用于判断所述平移板右侧的移动极限。
11.优选的,所述移动支架的移动底板上设置有调整组件,所述调整组件包括有调整座、调整块、套杆和调整弹簧,所述套杆贯穿所述调整座和调整块,所述套杆的下端固定在所述移动底板上,所述套杆的上端突出于所述调整座的上表面;所述调整弹簧套设在所述套杆的外围,所述调整弹簧的下部贯穿所述调整座,所述调整弹簧的下端抵触在所述移动底板上,所述调整弹簧的上端抵触在所述调整块的下表面。
12.优选的,所述锁定装置还包括有驱动所述锁定挂钩锁定或解锁的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有驱动所述锁定挂钩卡设所述凸头柱的气缸,以及拉动所述锁定机构与所述凸头柱分离的拉伸弹簧。
13.优选的,所述调整系统还包括有分配器,所述分配器分别连接第一伸缩杆、第二伸缩杆、驱动机构和控制柜。
14.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调整系统调整检测装置的位置,调节安装在检测调整系统上的检测装置的倾斜角度、纵向位置、竖向位置,使检测装置邻近轨道,提高对轨道的检测效果。
附图说明
15.图1是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前侧的结构示意图;
16.图2是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后侧的结构示意图;
17.图3是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承载架的结构示意图;
18.图4是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摆动装置和平移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19.图5是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升降装置和锁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20.图6是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升降装置右侧的结构示意图;
21.图7是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升降装置左侧的结构示意图;
22.图8是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锁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23.图9是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锁定装置内部的结构示意图;
24.图10是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锁定壳的结构示意图;
25.图11是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滑靴装置和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26.图12是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第一安装机构处的结构示意图;
27.图13是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第二安装机构处的结构示意图;
28.图14是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耳座安装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29.图15是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30.图16是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检测装置内部的结构示意图;
31.图17是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检测装置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32.图18是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扣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33.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更详细的说明。附图中给出了本发明的较佳的实施例。但是,本发明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说明书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发明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34.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定义,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用于限制本发明。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35.图1-图18显示了本发明的一实施例,包括:承载架10、调整系统和检测装置70,承载架10用于在轨道上运行,以及承载所述调整系统和检测装置70,调整系统设置在承载架10上,用于调整检测装置70的位置,检测装置70设置在调整系统下侧,用于检测轨道。
36.承载架10承载调整系统和检测装置70在轨道上运行,能够快速的通过检测装置70对轨道进行检测,提高对轨道检测的效率,通过调整系统调整检测装置70的位置,能够根据不同场景的轨道调整不同的位置,使检测装置70邻近轨道,提高对轨道的检测效果。
37.承载架10下侧设置有滚轮(图中未显示),滚轮可沿轨道运行。可通过电机驱动滚轮,使承载架10沿轨道自动运行。
38.如图3所示,承载架10包括有前后间隔设置的两个支撑梁101,以及支撑梁101左右两端的连接板102。
39.连接板102的形状为π形,支撑梁101的两端分别设置在两侧连接板102的支腿之间。
40.支撑梁101的左右两端均设置有加固板103,支撑梁101通过加固板103与连接板102连接,由此提高支撑梁101与连接板102的连接强度。
41.优选的,加固板103上设置有滑槽104,连接板102上设置有与滑槽104适配的凸起105,通过凸起105能够提供在竖直方向上的支撑力,从而提高支撑梁101的承载能力。提高承载架10的稳固性。
42.调整系统包括有摆动装置20、平移装置30、升降装置40和锁定装置50。摆动装置20设置在承载架10上,平移装置30与摆动装置20连接,用于调整检测装置70的纵向位置,升降装置40与平移装置30连接,用于调整检测装置70的竖向位置,锁定装置50设置在升降装置40的侧面,用于锁定或解锁升降装置40。
43.通过调整系统调整检测装置70的位置,调节安装在检测调整系统上的检测装置70的倾斜角度、纵向位置、竖向位置,使检测装置70邻近轨道,提高对轨道的检测效果。
44.通过调整系统中的摆动装置20、平移装置30、升降装置40可分别调整检测装置70的倾斜角度、纵向位置、竖向位置,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可以将摆动装置20、平移装置30、升降装置40单独使用,即可将检测装置70安装在摆动装置20、平移装置30或升降装置40上,仅仅调节倾斜角度、纵向位置或竖向位置中的一项。
45.优选的,如图4所示,摆动装置20包括摇摆机构、摇摆架202和限摆机构203,摇摆结构与承载架10铰接,摇摆机构与摇摆架202连接,摇摆机构用于使摇摆架202摆动,限摆机构203设置在承载架10与摇摆架202之间,限摆机构203用于锁定摇摆架202。
46.通过摆动装置20,能够调整检测装置70的倾斜角度,从而能够适用于不同的应用场景。
47.摇摆机构包括有四个摇摆组件201,其中两个摇摆组件201与前侧的支撑梁101铰接,另外两个摇摆组件201与后侧的支撑梁101铰接。
48.摇摆组件201包括有第一转臂2011,第二转臂2012,转臂轴2013以及连接子件2014,第一转臂2011和第二转臂2012相对于支撑梁101的中轴线对称设置,第一转臂2011和第二转臂2012的下端与支撑梁101铰接,转臂轴2013设置在第一转臂2011和第二转臂2012的上端之间,第一转臂2011和第二转臂2012分别与转臂轴2013铰接,连接子件2014设置有两个,分别设置在第一转臂2011和第二转臂2012的外侧,两个连接子件2014分别与第一转臂2011和第二转臂2012铰接。
49.支撑梁101的两侧突出有与第一转臂2011或第二转臂2012铰接的连接轴。支撑梁101通过连接轴与第一转臂2011和第二转臂2012铰接。
50.第一转臂2011和第二转臂2012的外侧均设置有摇摆限位板2015,摇摆限位板2015固定在支撑梁101上,用于防止第一转臂2011或第二转臂2012的过度摆动。
51.摇摆限位板2015倾斜设置,相对于竖直方向的倾斜角度为10
°‑
30
°
。优选20
°

52.摇摆架202为方形框,摇摆架202设置在四个摇摆组件201之间,摇摆架202的长边与连接子件2014固定连接。
53.限摆机构203包括有第一锁杆2031和第二锁杆2032,第一锁杆2031的铰接端与连接板102铰接,第二锁杆2032的铰接端与摇摆架202铰接,第一锁杆2031的螺接端和第二锁杆2032的螺接端与一双头螺柱2033螺接。
54.第一锁杆2031的螺接端的螺纹为右旋螺纹,第二锁杆2032的螺接端的螺纹左旋螺纹,双头螺柱2033两端的螺纹分别与右旋螺纹和左旋螺纹适配。由此便于双头螺柱2033相对于第一锁杆2031和第二锁杆2032的转动。进而便于锁定摇摆架202。
55.优选的,连接板102的中部设置有第一铰接座204,第一锁杆2031的铰接端通过第一铰接轴与第一铰接座204铰接。
56.优选的,摇摆架202的长边的中部设置有第二铰接座205,第二锁杆2032的铰接端通过第二铰接轴与第二铰接座205铰接。
57.优选的,所述第一锁杆2031的铰接端和第二锁杆2032的铰接端的铰接处设置有套管2034,所述套管2034用于提高所述第一锁杆2031和所述第二锁杆2032转动的灵活性。
58.优选的,第一铰接轴和第二铰接轴的外侧均设置套管2034,套管2034相对于第一铰接轴或第二铰接轴转动,第一锁杆2031的铰接端或第二锁杆2032的铰接端套设在套管2034外围。由此能够便于第一锁杆2031相对于连接板102的转动,以及第二锁杆2032相对于摇摆架202的转动。
59.通过摆动装置20能够便捷的对检测装置70的倾斜角度进行调整,例如当需要着重对轨道的侧面进行检测时,可通过摆动装置20调整检测装置70的倾斜角度,使检测装置70平行于轨道的侧面,邻近轨道的侧面进行检测,提高检测效果。
60.如图4所示,摇摆架202上设置有平移装置30。平移装置30包括有两个第一滑动组件301,以及两个第一滑动组件301之间的平移板303,平移板303与两个第一滑动组件301均垂直设置,第一滑动组件301包括有第一滑轨3011和第一滑块3012,第一滑轨3011固定在摇
摆架202的两个长边之间,第一滑块3012固定在平移板303的底面,第一滑块3012与第一滑轨3011适配可在第一滑轨3011上滑动,所述平移板303相对于所述第一滑轨3011滑动;通过第一滑动组件301能够使平移板303相对于摇摆架202进行平移。
61.优选的,摇摆架202的两个长边之间设置有两个平移支撑板302,两个第一滑轨3011分别设置在两个平移支撑板302上,通过平移支撑板302固定第一滑轨3011,确保第一滑轨3011的牢固设置。
62.平移支撑板302的两端处均设置有平移限位块3031,平移限位块3031固定在摇摆架202的长边上。平移限位块3031用于限制平移板303的移动区间,避免平移板303的过度移动。
63.优选的,平移限位块3031的形状为t形。
64.平移板303的中部设置有加强板3032,加强板3032用于加强平移板303的强度。提高平移板303的承受能力。
65.所述平移装置30还包括有第一接近开关和第二接近开关,第一接近开关和第二接近开关(图中未显示)分别设置在摇摆架202的左右两侧,平移板303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接近杆3033和第二接近杆3034,第一接近开关与第一接近杆3033对应,用于判断平移板303左侧的移动极限。第二接近开关与第二接近杆3034对应,用于判断平移板303右侧的移动极限。
66.摇摆架202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用于固定第一接近开关或第二接近开关的接近开关座3035,接近开关座3035的截面形状为方形。平移板303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用于固定第一接近杆3033或第二接近杆3034的接近杆座3036。接近杆座3036的截面形状为l形。
67.平移装置30还包括有驱动平移板303平移的第一伸缩杆304,第一伸缩杆304的自由端与平移板303铰接,第一伸缩杆304的固定端与固定板401铰接。第一伸缩杆304可以为电动第一伸缩杆304或液压第一伸缩杆304。
68.平移板303中部的加强板3032上设置有第三铰接座305,第三铰接座305用于铰接第一伸缩杆304的铰接端。
69.优选的,邻近第一伸缩杆304的第二转臂2012的上端延伸出有突出部3061,突出部3061固定连接有安装板306。安装板306用于安装第一伸缩杆304,安装板306包括有中间部3062,中间部3062两端向平移板303方向分别延伸出的倾斜部3063,倾斜部3063向支撑梁101方向延伸出的固定部3064。固定部3064与突出部3061固定连接。安装板306的中间部3062远离平移板303,由此能够增加第三铰接座305与中间部3062之间的距离,便于第一伸缩杆304的使用安装。
70.通过平移装置30能够实时的调整检测装置70相对于轨道的位置,当检测装置70与轨道的位置发生偏差,能够及时的对检测装置70的位置进行调整,使检测装置70位于轨道的正上方时,提高对轨道的检测效率和检测效果。
71.如图5、图6和图7所示,平移装置30下侧设置有升降装置40。升降装置40包括固定板401、安装支架402、移动支架403、第二滑动组件404和第二伸缩杆405,固定板401固定设置,优选的固定板401固定设置在平移板303的下侧,用于固定安装支架402,安装支架402的上端固定在固定板401的下表面,第二滑动组件404设置在安装支架402的内侧,用于使移动支架403相对于安装支架402滑动,第二伸缩杆405的固定端设置在固定板401的下表面,第
二伸缩杆405的自由端连接移动支架403,第二伸缩杆405用于驱动移动支架403滑动。
72.优选的,安装支架402包括水平方向设置的上顶板4021,竖直方向设置的中间板4022,中间板4022两侧延伸出的两个安装侧板4023。
73.上顶板4021上具有孔洞,第二伸缩杆405的固定端穿过孔洞固定在固定板401的下表面。
74.第二滑动组件404设置有两个,分别设置在第二伸缩杆405的两侧。第二滑动组件404包括有第二滑轨4041和第二滑块4042。第二滑轨4041固定在安装支架402的中间板4022上。第二滑块4042设置在第二滑轨4041上,可相对于第二滑轨4041滑动。优选的,第二滑块4042设置有两个,由此能够提高移动支架403与第二滑块4042的接触面积,确保滑动的稳定进行。
75.优选的,移动支架403包括水平设置的移动底板4031,竖直设置的连接竖板4032,以及连接竖板4032两侧的移动侧板4033;连接竖板4032与第二滑块4042固定连接。
76.第二伸缩杆405的自由端可以固定在移动支架403的移动底板4031处。而如果直接固定在移动支架403的移动底板4031上时,移动支架403的移动不具有缓冲,容易造成第二伸缩杆405的损坏。
77.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优选的,移动支架403的移动底板4031上设置有缓冲移动支架403作用力的调整组件406,调整组件406包括有调整座4061、调整块4062、套杆4063和调整弹簧4064,套杆4063贯穿调整座4061和调整块4062,套杆4063竖直设置有两个,分别设置在调整座4061的两侧。套杆4063的下端固定在移动底板4031上,套杆4063的上端略突出于调整座4061的上表面。调整弹簧4064套设在套杆4063的外围,调整弹簧4064的下部贯穿调整座4061,调整弹簧4064的下端抵触在移动底板4031上,调整弹簧4064的上端抵触在调整块4062的下表面。
78.优选的,调整座4061包括有调整底板40611、调整底板40611两侧的调整侧板40612、调整侧板40612向内延伸的折板40613,调整底板40611的中部和折板40613的端部向连接竖板4032之间的间隙延伸有卡设部40614,连接竖板4032中部具有卡设孔洞40322,卡设部40614卡设在卡设孔洞40322处。通过卡设部40614与卡设孔洞40322的滑动配合,能够使调整座4061始终在两个连接竖板4032之间滑动,避免调整座4061的侧滑。
79.优选的,调整块4062包括有凹陷部40621和凹陷部40621两侧的穿设部40622,凹陷部40621用于连接第二伸缩杆405的自由端,穿设部40622用于穿设套杆4063和设置调整弹簧4064。第二伸缩杆405的自由端固定在凹陷部40621,便于第二伸缩杆405的安装,提高第二伸缩杆405的延长距离。
80.优选的,调整块4062的穿设部40622的下表面设置有与调整弹簧4064直径适配的凹槽,调整弹簧4064的上端设置在凹槽内。通过凹槽能够限制调整弹簧4064,避免调整弹簧4064的上端侧滑。
81.优选的,调整座4061远离连接竖板4032的侧面设置有固定孔,固定孔处设置有固定套杆4063的螺栓。
82.优选的,连接竖板4032邻近安装支架402的侧面延伸出有限位部40321,限位部40321上设置有限位挡块407,安装支架402的中间板4022的下部设置有限位柱408,限位挡块407位于限位柱408的正上方,限位柱408用于限制限位挡块407向下的移动位置。
83.优选的,限位挡块407设置有两个,分别竖直设置在限位部40321上。限位柱408设置有一个,水平设置在中间板4022的下部。
84.优选的,限位挡块407向限位部40321内延伸有突出部3061,通过突出部3061能够给连接竖板4032竖直方向上的支撑力,提高限位挡块407与连接竖板4032连接的牢固性。
85.优选的,限位柱408邻近调整座4061的侧面设置有倒角。由此能够避免调整座4061的卡设部40614与限位柱408发生触碰。便于调整座4061的滑动。
86.优选的,第二滑轨4041的上端设置有防尘罩409,防尘罩409优选风琴防尘罩409,通过风琴防尘罩409即能够起到防尘的效果,当第二滑块4042移动的上端时,又能够起到一定的缓冲效果。
87.优选的,连接竖板4032与中间板4022之间设置有密封垫4010。通过密封垫4010能够防止灰尘进入到第二滑动组件404内。
88.优选的,连接竖板4032的两侧设置有油口4011,油口4011处设置有可活动的挡板4012。通过挡板4012可打开和封闭油口4011,打开油口4011时,可从油口4011处向第二滑动组件404内添加润滑油。封闭油口4011后避免灰尘进入到第二滑动组件404内。
89.通过升降装置40能够便捷的调整检测装置70与轨道在竖向上的距离,在检测时,使检测装置70邻近轨道,提高对轨道的检测效果。当检测完成后,又能够提升检测装置70,使检测装置70远离轨道,避免轨道上的零件与检测装置70发生碰撞,提高安全性。
90.通过升降装置40能够带动检测装置70上下移动,可通过第二伸缩杆405限定升降位置。这种方式稳固性较差。
91.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如图8、图9和图10所示,优选的,还包括有锁定装置50。锁定装置50包括有固定设置的凸头柱501,以及卡设凸头柱501的锁定挂钩502,锁定挂钩502卡设在凸头柱501的凸头部时,锁定装置50锁定升降装置40,升降装置40不能进行升降运行。锁定挂钩502与凸头柱501分离时,锁定装置50解锁,升降装置40能够进行升降。
92.通过锁定挂钩502与凸头柱501的配合,锁定升降装置40,确保升降装置40在使用时的稳固性。
93.优选的,移动架的移动侧板4033外侧设置有t形的锁定座5011,凸头柱501竖直设置在锁定座5011的中间边。
94.锁定挂钩502可通过手动卡设在凸头柱501上,为了实现自动锁定和解锁。进一步的,锁定装置50还包括有驱动锁定挂钩502锁定或解锁的驱动机构504。驱动机构504可以为电动伸缩杆、液压伸缩杆、气缸等。
95.优选的,驱动机构504包括有驱动锁定挂钩502卡设凸头柱501的气缸,以及拉动锁定机构与凸头柱501分离的拉伸弹簧505。
96.锁定装置50还包括有锁定壳503,锁定挂钩502设置在锁定壳503内,锁定壳503固定在安装架的安装侧板4023的外侧。锁定挂钩502位于凸头柱501的正上方。
97.锁定壳503包括有与锁定挂钩502适配的容纳腔,容纳腔处设置有与铰接部5022铰接的铰接轴。
98.容纳腔上的锁定壳503上设置有安装驱动机构504的安装槽5031,安装槽5031处设置有穿设驱动机构504的第一通孔5032和穿设拉伸弹簧505的第二通孔5033。安装槽5031的上部设有卡槽5034,第二通孔5033的上侧卡设有卡件506,卡件506卡设在卡槽5034处,拉伸
弹簧505的上端与卡件506连接,下端与端头部5023连接。
99.锁定挂钩502包括有与凸头柱501适配的挂钩部5021,与锁定壳503铰接的铰接部5022,以及与拉伸弹簧505连接的端头部5023,端头部5023与铰接部5022之间为水平的下压部5024,铰接部5022与挂钩部5021之间为竖直的衔接部5025,挂钩部5021向端头的方向延伸,与下压部5024平行。
100.铰接部5022突出于下压部5024,以便于具有较大的连接面积。
101.气缸的自由端抵触在下压部5024的中部,拉伸弹簧505的下端与锁定挂钩502的端头部5023连接。当气缸向下延伸时,气缸的自由端向下移动,压动下压部5024,下压部5024以铰接部5022的连接处为支点,将挂钩部5021抬起,使挂钩部5021与凸头柱501分离。锁定装置50解锁,升降装置40能够进行升降。当气缸向上收缩时,气缸的自由端向上移动,拉伸弹簧505通过端头部5023拉动挂钩部5021,使挂钩部5021向下运动,卡设在凸头柱501的凸头部,锁定装置50锁定升降装置40,升降装置40不能进行升降运行。
102.通过气缸和拉伸弹簧505的配合,即可实现对升降装置40的自动锁定和解锁。提高使用的便捷性。
103.如图11-图12所示,升降装置40的下侧设置有用于导向的滑靴装置60,滑靴装置60包括有槽钢板601,以及槽钢板601下的滑靴602,滑靴602通过第一安装机构603或第二安装机构604安装在槽钢板601的下侧。通过第一安装机构603安装的滑靴602与槽钢板601平行,通过第二安装机构604安装的滑靴602与槽钢板601具有倾角。
104.在使用时,即可与同时使用两个第一安装机构603分别安装一个滑靴602,也可以同时使用两个第二安装机构604分别安装一个滑靴602,优选的,可以使用一个第一安装机构603和一个第二安装机构604分别安装一个滑靴602。
105.通过第一安装机构603安装的滑靴602与槽钢板601平行,通过第二安装机构604安装的滑靴602与槽钢板601具有倾角。既能够使滑靴602适用于直线的轨道,又能够使滑靴602适用于具有弯道的轨道上,便于对探伤车进行导向。
106.滑靴602包括有主体部6021,以及主体部6021两端向上延伸出的连接部6022。连接部6022处设有穿设转轴6046的通孔。
107.进一步的,连接部6022两端的转轴6046的外侧套设有横向压缩弹簧60461。通过横向压缩弹簧60461能够给滑靴602横向上的缓冲力。提高滑靴602连接时的稳定性。
108.第一安装机构603包括有第一导杆6031、第一浮动座6032、第一竖向弹簧6033和连接座6034,第一导杆6031的上端固定在槽钢板601的下表面,第一导杆6031的下端套设在第一浮动座6032内,第一导杆6031可相对于第一浮动座6032进行上下滑动,第一浮动座6032固定在连接座6034的上表面,第一竖向弹簧6033套设在第一浮动座6032的外围,第一竖向弹簧6033的上端设置在槽钢板601的下表面,第一竖向弹簧6033的下端设置在连接座6034的上表面,连接座6034向外延伸有突出部3061,突出部3061连接转轴6046,通过转轴6046使连接座6034与滑靴602铰接。
109.当滑靴602进行上下移动时,通过第一竖向弹簧6033能够起到缓冲的作用,避免滑靴602与第一导杆6031的硬性碰撞而损坏滑靴602。通过第一浮动座6032和第一导杆6031起到导向的作用,避免第一竖向弹簧6033的侧向变形。同时也避免滑靴602的侧歪。
110.优选的,滑靴602的两端均铰接有一连接座6034,连接座6034上均设置有两个第一
导杆6031,第一导杆6031均对应有第一浮动座6032和第一竖向弹簧6033。由此能够确保滑靴602的稳定连接。第一浮动座6032为中空的圆柱状结构。
111.第二安装机构604包括有侧滑耳座6041、转杆6043和连接杆6045,侧滑耳座6041设置在槽钢板601的外侧面,侧滑耳座6041的两端向下延伸有耳板6042,耳板6042均铰接转杆6043的一端,转杆6043的另一端与连接杆6045的下端连接,连接杆6045的上端固定在槽钢板601的内侧面,转杆6043通过转轴6046与滑靴602铰接。
112.优选的,连接杆6045的下部套设有第二竖向弹簧60451,第二竖向弹簧60451用于减震。确保滑靴602使用时的稳定性。
113.第二竖向弹簧60451的两端设置均设置有挡片60452,挡片60452用于防止第二竖向弹簧60451滑出。上侧的挡片60452位于槽钢板601底面的下侧,下侧的挡片60452位于转杆6043上表面的上侧,通过挡片60452限制第二竖向弹簧60451的上下端头,避免第二竖向弹簧60451的上下端头滑出。
114.优选的,转杆6043包括有铰接端60431和叉口端60432,铰接端60431通过圆柱销与耳板6042铰接,叉口端60432设有叉口,叉口卡设在连接杆6045下侧的头部外侧,连接杆6045的下端设置有扭杆6044,通过扭杆6044支撑转杆6043的叉口端60432。在安装时,可先将转杆6043的叉口端60432卡设在连接杆6045处,然后通过圆柱销将铰接端60431与耳板6042铰接,便于安装转杆6043,由此能够提高转杆6043的安装效率。
115.优选的,第二安装机构604还包括有缓冲侧滑耳座6041的耳座安装组件6047,耳座安装组件6047用于将侧滑耳座6041安装在槽钢板601的外侧。
116.耳座安装组件6047设置有两个,分别设置在侧滑耳座6041的前后两端。
117.优选的,耳座安装组件6047包括有耳座顶板60471,下底板60472,以及耳座顶板60471与下底板60472之间的耳座中间板60473和第二导向杆60474,耳座中间板60473竖向设置在槽钢板601的外侧,耳座顶板60471设置在耳座中间板60473的上端,下底板60472横向设置在侧滑耳座6041的下表面,侧滑耳座6041上设置有与耳座中间板60473适配的滑槽104,以及与第二导向杆60474适配的滑孔,第二导向杆60474穿设进侧滑耳座6041内,通过第二导向杆60474使侧滑耳座6041与槽钢板601能够进行竖向移动。
118.进一步的,耳座安装组件6047还包括有缓冲弹簧60475和第二浮动座60476,第二导向杆60474设置有两个,分别设置在中间板4022的前后两侧,一第二导向杆60474的外侧套设缓冲弹簧60475,另一第二导向杆60474下部的外侧套设第二浮动座60476。通过第二浮动座60476和缓冲弹簧60475确保侧滑耳座6041在竖向移动时的稳定性。
119.当通过第一安装机构603安装滑靴602时,可在两个连接座6034的内侧均设置弹性座6035,将检测装置70固定在两个弹性座6035之间。通过连接座6034可对检测装置70起到减震的作用。当通过第二安装机构604安装滑靴602时,可直接将检测装置70固定在槽钢板601的下表面。
120.如图14-图18所示,轨道探伤车设置有检测装置70,检测装置70用于对轨道进行检测。
121.检测装置70包括有设置在盖合壳701内的磁轭702,以及电磁传感器,盖合壳701设置在槽钢板601的下侧,磁轭702包括有电磁体7021和线圈7022,线圈7022设置在电磁体7021的外围,用于导电使电磁体7021产生磁场,电磁体7021得电用于磁化轨道,电磁传感器
(图中未显示)设置在槽钢板601下侧,用于检测磁化后轨道上的磁场。
122.在使用时,向线圈7022加电,使电磁体7021产生磁场,对临近检测装置70的轨道进行磁化,然后通过电磁传感器对磁化后轨道上的磁场进行检测,磁化效果较好,通过轨道上的磁场由计算机判断轨道是否具有伤损。检测准确度高的优点。
123.盖合壳701为不具有底板4031的壳体,去除底板4031能够便于磁轭702磁化轨道。提高对轨道的磁化效果。
124.电磁体7021包括有铁氧体、铜等;优选铁氧体。
125.优选的,检测装置70还包括有隔板703,隔板703设置在磁轭702与盖合壳701之间,用于隔离磁轭702与盖合壳701。
126.优选的,检测装置70还包括有扣板704,扣板704用于扣合磁轭702与隔板703。扣板704包括有u形部,以及u形部两端向上延伸出的卡扣部7042,隔板703上设置有与卡扣部7042适配的卡槽5034。卡扣部7042的形状为l形。
127.优选的,扣板704设置有三个,均匀分布在隔板703的下侧。
128.优选的,电磁传感器通过方形板固定在槽钢板601的下侧。
129.检测装置70还包括有喷水组件,喷水组件包括有水箱(图中未显示)、水泵(图中未显示)和多个喷头705,水箱与水泵,水泵与喷头705之间通过水管连接。通过水泵将水箱内的水输入到喷头705处,通过喷头705向轨道喷水,清理轨道上的浮沉等粘连物,避免轨道上的粘连物影响检测装置70,而使检测装置70产生误检,确保对轨道伤损检测的准确度。
130.优选的,喷头705为电磁喷头705,由此便于对喷头705的开启或关闭进行便捷的控制。
131.检测装置70还包括有毛刷706。毛刷706设置有三个,分别设置在槽钢板601的中部和两端。通过毛刷706能够清理轨道上粘连较为牢固的粘连物,避免轨道上的粘连物影响检测装置70,而使检测装置70产生误检,确保对轨道伤损检测的准确度。
132.槽钢板601的两端设置有辅助座707,喷头705和毛刷706设置在辅助座707上。
133.槽钢板601的两侧设置有吊耳6011,通过吊耳6011可对轨道探伤车进行悬吊。
134.检测装置70还包括有激光器708。激光器708设置在承载架10的后侧。通过激光器708,可对轨道探伤车是否在中间位置进行判断。
135.槽钢板601的上侧设置有航插分线盒80。通过航插分线盒80能够对探伤车中的线缆进行集中接线,便于线路的连接。航插分线盒80可分别连接接近开关、线圈7022等。
136.承载架10的中部还设置有分配器90。分配器90可连接控制柜(图中未显示),还分别连接第一伸缩杆304、第二伸缩杆405、驱动机构504等。通过控制柜对第一伸缩杆304、第二伸缩杆405、驱动机构504进行控制。进而便捷的调整检测装置70的位置。
137.由此可见,通过本发明能够快速的通过检测装置对轨道进行检测,提高对轨道检测的效率,提高对轨道的检测效果。具有检测效率高,检测准确度高的优点。
138.以上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轨道探伤调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有摆动装置、平移装置、升降装置和锁定装置;所述摆动装置用于调整检测装置的倾斜角度,所述平移装置与所述摆动装置连接,用于调整所述检测装置的纵向位置,所述升降装置与所述平移装置连接,用于调整所述检测装置的竖向位置,所述锁定装置设置在所述升降装置的侧面,用于锁定或解锁所述升降装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探伤调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摆动装置包括摇摆机构、摇摆架和限摆机构,所述摇摆机构与所述摇摆架连接,所述摇摆机构用于使所述摇摆架摆动,所述限摆机构与所述摇摆架连接,用于锁定所述摇摆架。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探伤调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平移装置包括有两个第一滑动组件,以及两个所述第一滑动组件之间的平移板,所述平移板与两个所述第一滑动组件均垂直设置,所述第一滑动组件包括有第一滑轨和与所述第一滑轨适配的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轨固定在摇摆架的两个长边之间,所述第一滑块固定在所述平移板的底面;所述平移板相对于所述第一滑轨滑动。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探伤调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装置包括固定板、安装支架、移动支架、第二滑动组件和第二伸缩杆,所述固定板用于固定所述安装支架,所述安装支架的上端固定在所述固定板的下表面,所述第二滑动组件设置在所述安装支架的内侧,用于使所述移动支架相对于所述安装支架滑动,所述第二伸缩杆的固定端设置在所述固定板的下表面,所述第二伸缩杆的自由端连接所述移动支架,所述第二伸缩杆用于驱动所述移动支架滑动。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探伤调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装置包括有固定设置的凸头柱,以及卡设所述凸头柱的锁定挂钩,所述锁定挂钩卡设在凸头柱的凸头部,所述锁定装置锁定所述升降装置,所述锁定挂钩与凸头柱分离,所述锁定装置解锁。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轨道探伤调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摇摆机构包括有多个摇摆组件,所述摇摆组件包括有第一转臂,第二转臂,转臂轴以及连接子件,所述第一转臂和第二转臂的下端铰接,所述转臂轴设置在第一转臂和第二转臂的上端之间,所述第一转臂和第二转臂分别与所述转臂轴铰接;所述连接子件设置有两个,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转臂和第二转臂的外侧,两个所述连接子件分别与所述第一转臂和第二转臂铰接。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轨道探伤调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平移装置还包括有第一接近开关和第二接近开关,所述平移板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接近杆和第二接近杆,所述第一接近开关与所述第一接近杆对应,用于判断所述平移板左侧的移动极限;所述第二接近开关与所述第二接近杆对应,用于判断所述平移板右侧的移动极限。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轨道探伤调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支架的移动底板上设置有调整组件,所述调整组件包括有调整座、调整块、套杆和调整弹簧,所述套杆贯穿所述调整座和调整块,所述套杆的下端固定在所述移动底板上,所述套杆的上端突出于所述调整座的上表面;所述调整弹簧套设在所述套杆的外围,所述调整弹簧的下部贯穿所述调整座,所述调整弹簧的下端抵触在所述移动底板上,所述调整弹簧的上端抵触在所述调整块的下表面。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轨道探伤调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装置还包括有驱动所述锁定挂钩锁定或解锁的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有驱动所述锁定挂钩卡设所述凸
头柱的气缸,以及拉动所述锁定机构与所述凸头柱分离的拉伸弹簧。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探伤调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系统还包括有分配器,所述分配器分别连接第一伸缩杆、第二伸缩杆、驱动机构和控制柜。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轨道探伤调整系统;包括有摆动装置、平移装置、升降装置和锁定装置;所述摆动装置用于调整检测装置的倾斜角度,所述平移装置与所述摆动装置连接,用于调整所述检测装置的纵向位置,所述升降装置与所述平移装置连接,用于调整所述检测装置的竖向位置,所述锁定装置设置在所述升降装置的侧面,用于锁定或解锁所述升降装置。通过调整系统调整检测装置的位置,调节安装在检测调整系统上的检测装置的倾斜角度、纵向位置、竖向位置,使检测装置邻近轨道,提高对轨道的检测效果。提高对轨道的检测效果。提高对轨道的检测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

王平 徐维磊 赵战军 刘昊宇 王鹏程 李荣茂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南京派光高速载运智慧感知研究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2.05.31

技术公布日:

2022/8/5

本文发布于:2023-03-05 21:11:2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patent/3/6687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所述   装置   轨道   弹簧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