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砂型铸造模具

阅读: 评论:0



1.本实用新型属于砂型铸造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砂型铸造模具。


背景技术:



2.砂型铸模是一种常见的铸模方式,也是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铸模方式,具有成本低廉,难度低,技术成熟等优点,在我国砂型铸模有很古老的历史,我国也同样是砂型铸模生产方式的大批量使用者,砂型铸模分为手工,机械化,半机械化等加工方式,操作方法十分灵活多变。
3.对比申请号为cn202122367380.0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砂型铸造模具,包含:下模体以及上模体,所述上模体设置在所述下模体的顶部,所述上模体和所述下模体内均设有模腔,所述下模体和所述上模体之间设有锁紧结构,所述下模体的左右两侧设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上设有开模结构;所述锁紧结构包含:一对导向槽、一对导向杆、第一电机、齿轮、一对导向轨、一对齿条、一对锁紧杆以及一对锁紧槽;一对所述导向槽开设在所述下模体的左右内壁内,一对所述导向杆设置在所述上模体的顶部下方,一对所述导向杆插入一对所述导向槽内,所述第一电机设置在所述下模体的内部,所述齿轮设置在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上,一对所述导向轨设置在所述下模体的内部上下两端,一对所述齿条分别滑动连接在一对所述导向轨上。
4.上述专利的缺点为:没有冷却流道或其他降温装置设计,浇筑后需要等待较长时间才能取出浇铸件,加工所需时间较长。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砂型铸造模具,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7.一种砂型铸造模具,包括用于承重与向上推举沙模完成脱模的底座装置,所述底座装置顶部设置有用于承载定位与循环冷却液的基台装置,所述基台装置底部设置有用于提供平移动力完成插拔安装的移送装置,所述基台装置顶部设置有用于进行合模铸造与拼接形成冷却液流道的模体装置;所述底座装置包括承重架,所述承重架中间对称安装有两个液压缸,所述液压缸上面设置有推板;所述模体装置包括下模体,所述下模体四角均匀固定设置有四个定位框,所述下模体顶部设置有下流道,所述下模体上面固定设置有密封框,所述下模体上方设置有上模体,所述上模体底部设置有上流道。
8.进一步地:所述基台装置包括加工台,所述加工台上面四角均匀固定设置有四个定位柱,所述加工台前面设置有冷却箱,所述冷却箱一侧设置有循环泵,所述循环泵与所述冷却箱后面均设置有波纹管,所述波纹管后端设置有连接头。
9.进一步地:所述移送装置包括支架,所述支架底部转动设置有丝杠,所述丝杠前端安装有电机,所述丝杠上方设置有光杠,所述丝杠与所述光杠之间设置有移动架。
10.进一步地:所述定位柱采用q235钢材料,所述定位柱与所述加工台焊接在一起。
11.进一步地:所述移动架为t型,所述移动架与基台装置螺栓连接。
12.进一步地:所述密封框与所述上模体插拔连接。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4.1、 通过上模体与下模体组合形成流道的设计,能使冷却液在浇筑后的工件周围循环吸热,便于快速冷却降温;
15.2、 通过密封框插入上流道的设计,既能起到防止冷却液泄露的效果,又能定位上模体,使合模更加准确;
16.3、 通过浇筑后推板推动沙模上升的设计,便于快速脱模,同时由于推板刮过模体内壁,还完成了模体的清洁。
附图说明
17.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砂型铸造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18.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砂型铸造模具的底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19.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砂型铸造模具的基台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20.图4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砂型铸造模具的移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21.图5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砂型铸造模具的模体装置的顶部的结构示意图;
22.图6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砂型铸造模具的模体装置的底部的结构示意图。
23.附图标记中:1、底座装置;101、承重架;102、液压缸;103、推板;2、基台装置;201、加工台;202、定位柱;203、冷却箱;204、循环泵;205、波纹管;206、连接头;3、移送装置;301、支架;302、丝杠;303、电机;304、光杠;305、移动架;4、模体装置;401、下模体;402、定位框;403、下流道;404、密封框;405、上模体;406、上流道。
具体实施方式
24.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5.请参阅图1-图6,一种砂型铸造模具,包括用于承重与向上推举沙模完成脱模的底座装置1,底座装置1顶部设置有用于承载定位与循环冷却液的基台装置2,基台装置2底部设置有用于提供平移动力完成插拔安装的移送装置3,基台装置2顶部设置有用于进行合模铸造与拼接形成冷却液流道的模体装置4。
26.本实施例中:底座装置1包括承重架101,承重架101中间对称安装有两个液压缸102,液压缸102上面设置有推板103,冷却结束后移动架305带动连接头206归位,承重架101支撑液压缸102向上推动推板103,推板103将沙模推出上模体405,完成脱模,在推出沙模的过程中推板103刮过下模体401与上模体405内壁,完成清洁流程;
27.本实施例中:基台装置2包括加工台201,加工台201上面四角均匀固定设置有四个定位柱202,加工台201前面设置有冷却箱203,冷却箱203一侧设置有循环泵204,循环泵204与冷却箱203后面均设置有波纹管205,波纹管205后端设置有连接头206,定位柱202采用
q235钢材料,定位柱202与加工台201焊接在一起,进行浇铸后,加工台201支撑循环泵204驱动冷却液经由波纹管205流入下流道403与上流道406合成的空腔内,吸收浇铸产生的热量并加快浇铸件的冷却,吸收完热量的冷却液流入冷却箱203内完成降温,完成冷却循环;
28.本实施例中:移送装置3包括支架301,支架301底部转动设置有丝杠302,丝杠302前端安装有电机303,丝杠302上方设置有光杠304,丝杠302与光杠304之间设置有移动架305,移动架305为t型,移动架305与基台装置2螺栓连接,支架301支撑电机303驱动丝杠302转动,带动移动架305沿光杠304后移,移动架305通过连接头206带动波纹管205伸长,直到连接头206插入下流道403与上流道406组合成的框体之中,形成完整的冷却液循环渠道;
29.本实施例中:模体装置4包括下模体401,下模体401四角均匀固定设置有四个定位框402,下模体401顶部设置有下流道403,下模体401上面固定设置有密封框404,下模体401上方设置有上模体405,上模体405底部设置有上流道406,密封框404与上模体405插拔连接,将下模体401放在加工台201上面,通过定位框402插入定位柱202完成下模体401的定位,将上模体405平放在下模体401上面,通过密封框404插入上流道406内完成上模体405的定位,此时下流道403与上流道406组合形成环绕一周的空腔。
30.工作原理:将下模体401放在加工台201上面,通过定位框402插入定位柱202完成下模体401的定位,将上模体405平放在下模体401上面,通过密封框404插入上流道406内完成上模体405的定位,此时下流道403与上流道406组合形成环绕一周的空腔,支架301支撑电机303驱动丝杠302转动,带动移动架305沿光杠304后移,移动架305通过连接头206带动波纹管205伸长,直到连接头206插入下流道403与上流道406组合成的框体之中,形成完整的冷却液循环渠道,进行浇铸后,加工台201支撑循环泵204驱动冷却液经由波纹管205流入下流道403与上流道406合成的空腔内,吸收浇铸产生的热量并加快浇铸件的冷却,吸收完热量的冷却液流入冷却箱203内完成降温,完成冷却循环,冷却结束后移动架305带动连接头206归位,承重架101支撑液压缸102向上推动推板103,推板103将沙模推出上模体405,完成脱模,在推出沙模的过程中推板103刮过下模体401与上模体405内壁,完成清洁流程。
31.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技术特征:


1.一种砂型铸造模具,包括用于承重与向上推举沙模完成脱模的底座装置(1),所述底座装置(1)顶部设置有用于承载定位与循环冷却液的基台装置(2),所述基台装置(2)底部设置有用于提供平移动力完成插拔安装的移送装置(3),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台装置(2)顶部设置有用于进行合模铸造与拼接形成冷却液流道的模体装置(4);所述底座装置(1)包括承重架(101),所述承重架(101)中间对称安装有两个液压缸(102),所述液压缸(102)上面设置有推板(103);所述模体装置(4)包括下模体(401),所述下模体(401)四角均匀固定设置有四个定位框(402),所述下模体(401)顶部设置有下流道(403),所述下模体(401)上面固定设置有密封框(404),所述下模体(401)上方设置有上模体(405),所述上模体(405)底部设置有上流道(40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砂型铸造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台装置(2)包括加工台(201),所述加工台(201)上面四角均匀固定设置有四个定位柱(202),所述加工台(201)前面设置有冷却箱(203),所述冷却箱(203)一侧设置有循环泵(204),所述循环泵(204)与所述冷却箱(203)后面均设置有波纹管(205),所述波纹管(205)后端设置有连接头(206)。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砂型铸造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移送装置(3)包括支架(301),所述支架(301)底部转动设置有丝杠(302),所述丝杠(302)前端安装有电机(303),所述丝杠(302)上方设置有光杠(304),所述丝杠(302)与所述光杠(304)之间设置有移动架(305)。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砂型铸造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柱(202)采用q235钢材料,所述定位柱(202)与所述加工台(201)焊接在一起。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砂型铸造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架(305)为t型,所述移动架(305)与基台装置(2)螺栓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砂型铸造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框(404)与所述上模体(405)插拔连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砂型铸造模具,包括用于承重与向上推举沙模完成脱模的底座装置,所述底座装置顶部设置有用于承载定位与循环冷却液的基台装置,所述基台装置底部设置有用于提供平移动力完成插拔安装的移送装置,所述基台装置顶部设置有用于进行合模铸造与拼接形成冷却液流道的模体装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砂型铸造模具,通过上模体与下模体组合形成流道的设计,能使冷却液在浇筑后的工件周围循环吸热,便于快速冷却降温;通过密封框插入上流道的设计,既能起到防止冷却液泄露的效果,又能定位上模体,使合模更加准确;通过浇筑后推板推动沙模上升的设计,便于快速脱模,同时由于推板刮过模体内壁,还完成了模体的清洁。洁。洁。


技术研发人员:

王浩 孙朝业 汪德坤 涂依毅 苏宇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郑州大学

技术研发日:

2022.11.10

技术公布日:

2023/3/3

本文发布于:2023-03-05 20:02:3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patent/3/6675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所述   装置   冷却液   砂型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