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水散热的照明设备

阅读: 评论:0



1.本实用新型涉及照明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水散热的照明设备。


背景技术:



2.现有的led照明装置多以生活照明为主,各类led照明装置解决的技术问题除了提高发光效率之外,就是提高装置的散热效率和防水性能。在众多的现有技术中存在着多种方案能够提高led照明装置的散热效率,其大致的解决方向可以分为设计散热灯座结构和采用高热导性散热材料等等。但是关于led照明装置的防水防火性能,在现有技术中并没有给出很好的解决方案,典型的防火方案是散热座和灯筒(或灯杯)采用金属材料制作,这样虽然能够起到防火作用,但是制作成本较高,灯体重量也较大,并且非常不便于部件的更换和维修,基本属于一次性的照明装置。在现有技术中典型的防水方案基本都是设置密封圈,设置方式非常单一,即使有多重密封方案的也仅仅是在多个位置设置单一结构的密封圈,虽然能够达到一定的密封效果,但是密封性能无法满足led照明装置在越来越多的潮湿环境下的使用。传统单一的密封圈设计方案已经不能满足led照明装置在新的领域和市场中的使用需求,必须对其进行全新设计。
3.公开号为cn208295565u的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防水驱虫灯具,其包括灯座主体、灯罩以及照明槽,照明槽上方设有散热腔,散热腔顶部设有多个散热翅片,在散热腔内设有螺旋带,在照明槽的两侧设有连接结构,连接结构包括v形槽,v形槽的端部设有l形凸台,在v形槽内插设有v形卡齿,v形卡齿的底部设有与l形凸台相匹配的圆锥体。该实用新型通过在散热腔内填充驱虫剂,实现对led灯珠的散热,同时利用螺旋带的旋转,加速驱虫剂的流动,进一步提升散热效果,驱虫剂吸收led灯珠产生的热量而挥发为气体,利用连接结构将灯座主体和灯罩紧密连接,避免雨水渗入到灯具内,但是该装置对驱虫剂的挥发效果一般,无法适用于大面积的驱虫和照明。此外,该装置的散热效果仅仅依靠散热翅片的热传导,其热传递效率无法满足高功率的照明装置的散热需求,因此需要一种能够进一步提高散热性能和防水性能的照明装置。
4.此外,一方面由于对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存在差异;另一方面由于发明人做出本实用新型时研究了大量文献和专利,但篇幅所限并未详细罗列所有的细节与内容,然而这绝非本实用新型不具备这些现有技术的特征,相反本实用新型已经具备现有技术的所有特征,而且申请人保留在背景技术中增加相关现有技术之权利。


技术实现要素:



5.针对现有技术之不足,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防水散热的照明设备,其至少包括能够限定出用于容纳照明单元的腔室的灯筒,在所述灯筒的侧壁上安装有多个能够排出所述腔室内的高温气体的散热组件,所述散热组件至少包括散热壳体和散热管路,所述散热管路布设在所述散热壳体的壳腔中,并且所述散热壳体与所述散热管路之间的间隙空间构成用于容纳能够受热挥发的驱虫剂的填充腔,所述散热管路的两个端口分别
连通所述腔室和外部环境,使得所述散热管路在排出所述腔室内的高温气体的同时能够透过其管壁向所述填充腔传递热量。
6.根据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散热管路是通过在其管体框架的外侧包裹管壁膜层的方式构建成型的,其中,所述管壁膜层是利用能够传递热量和透过挥发气体的空气滤网进行构建的,并且所述管壁膜层能够将固态的驱虫剂限制在所述填充腔中。
7.根据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填充腔的腔壁是由所述散热壳体的壳壁和所述管壁膜层共同构建的,在所述散热壳体的顶面上还开设有能够向所述填充腔中加入固态的驱虫剂的开口,所述开口的边缘连接有能够选择性地对其进行封堵的阀门。
8.根据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散热管路按照能够增大所述管壁膜层与驱虫剂之间的接触面积的方式将位于所述散热壳体的壳腔中的至少部分管路分割为多个首尾相连的子管路,所述子管路的两端分别连接第一交汇管路和第二交汇管路。
9.根据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一交汇管路远离所述子管路的一端能够与所述腔室连通,并且流入所述第一交汇管路的高温气体能够以分流的方式流入不同的所述子管路中;多个所述子管路的输出端与同一个所述第二交汇管路连接,使得分流后的高温气体能够在所述第二交汇管路中完成汇合。
10.根据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灯筒的轴向上端可拆卸地安装有灯座,所述灯座能够限定所述照明单元在所述灯筒限定的腔室中的位置。
11.根据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灯座按照贯穿其板体的方式开设有能够与所述散热组件相互配合构成散热通道的进气口,在所述进气口内安装有能够驱动气体定向流入所述腔室的进气风机,所述进气风机的轴向上方还设置有能够对气体中的水分进行去除的干燥单元。
12.根据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二交汇管路的输出端按照贯穿所述散热壳体的壳壁的方式设置在所述散热壳体的顶面上,并且所述灯座能够对所述第二交汇管路的输出端进行遮挡,从而限定从所述第二交汇管路的输出端流出的混合气体的扩散方向。
13.根据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灯座的轴向下端开设有能够安装所述照明单元的安装槽,所述进气口是以环绕所述安装槽的方式进行开设的。
14.根据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在所述灯座与所述灯筒连接的卡槽中还设置有密封圈。
15.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
16.本装置设置的散热组件在排出灯筒内的高温气体的同时还能够利用高温气体携带的热量对可挥发的驱虫剂进行加热,使得排出的高温气体能够携带挥发的驱虫剂对外部环境中种植的植物进行驱虫处理。本装置将散热管路设置为多条子管路并行的结构,使得散热管路与驱虫剂之间的接触面积增大,促使高温气体能够携带更多的驱虫剂排出装置,并且在大量的驱虫剂受热挥发的过程中高温气体含有的热量被有效地吸收,避免高温气体损伤在外部环境中种植的植物,因此,散热组件能够在转移高温气体以实现降低照明单元所处的工作环境的温度的同时能够以热量转移的方式避免高温气体直接接触植物,并且还能够利用热量来持续地向外部环境输送驱虫剂,从而实现对植物的驱虫处理。
附图说明
17.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一种优选的防水散热的照明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18.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一种优选的防水散热的照明设备的散热管路的横截面示意图。
19.附图标记列表
20.1:灯座;2:灯筒;3:照明单元;4:散热组件;11:进气口;12:进气风机;13:干燥单元;14:安装槽;15:密封圈;41:散热壳体;42:散热管路;43:填充腔;44:开口;45:阀门;421:管体框架;422:管壁膜层;423:子管路;424:第一交汇管路;425:第二交汇管路。
具体实施方式
21.下面结合附图进行详细说明。
22.实施例1
23.本技术涉及一种防水散热的照明设备,其可以包括灯座1、灯筒2、照明单元3和散热组件4。
24.根据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灯筒2以螺纹连接的方式安装在灯座1的轴向下端,使得灯座1能够对呈杯状的灯筒2的端口进行封挡。在灯座1的下端面上安装有照明单元3。当灯座1与灯筒2相连接时,照明单元3能够容纳于灯筒2的腔室中。在灯筒2的侧壁上还连接有能够排出其腔室内的高温气体的散热组件4,使得照明单元3能够始终处于一个温度合适的工作环境中。散热组件4能够持续地排出在灯筒2的腔室内的高温气体,并且利用其输送的高温气体促使固态的驱虫剂受热挥发,从而在降低其排出的高温气体的温度的同时向外部环境输送能够进行植物驱虫处理的挥发气体。
25.优选地,在灯座1的板体上开设有能够与散热组件4协同工作以实现气体单向流经灯筒2的腔室的进气口11。进气口11以贯穿灯座1的板体的方式进行开设。进气口11能够与散热组件4相互配合形成一个完整的散热通道。优选地,进气口11是气体流入腔室的进气通道,散热组件4是气体流出腔室的出气通道。优选地,在进气口11内安装有能够驱动气体定向流入腔室的进气风机12。在进气风机12的轴向上方还设置有能够对气体中的水分进行去除的干燥单元13。优选地,干燥单元13可以是对气体中存在的水分进行过滤的除湿滤网,并且除湿滤网能够根据使用情况进行更换。优选地,干燥单元13还可以是干燥剂。干燥剂利用透气膜进行封装,从而对流经进气口11的气体(空气)所含有的水分进行吸收。优选地,在灯座1的下端面上还开设有能够安装照明单元3的安装槽14。照明单元3能够按照其接电端插入安装槽14的方式与灯座1连接,使得照明单元3的位置跟随灯座1的位置的变化而发生改变。优选地,安装槽14是沿灯座1的轴向进行开设的,并且进气口11环绕在安装槽14的四周,使得从进气口11进入的气体能够快速地带走照明单元3产生的热量。优选地,在灯座1的底面上还开设有用于安装灯筒2的卡槽,并且在卡槽中设置有密封圈15。在灯筒2的端口连接至灯座1的卡槽中时,密封圈15能够封堵灯筒2的端口与灯座1的卡槽之间的间隙,实现灯筒2与灯座1之间的密封连接,从而避免湿度较高的气体从各组件之间的连接缝隙进入到灯筒2的腔室中。
26.优选地,散热组件4包括散热壳体41和散热管路42。散热管路42布设在散热壳体41的壳腔中,并且散热壳体41与散热管路42之间的间隙空间恰好构成用于容纳能够受热挥发
的驱虫剂的填充腔43。优选地,散热管路42贯穿散热壳体41的两个端口分别连通灯筒2的腔室和外部环境,使得散热管路42在排出灯筒2的腔室内的高温气体的同时能够将高温气体含有的热量透过其管壁传递至填充腔43中,从而固态的驱虫剂能够吸收进入填充腔43的热量而挥发,进而挥发气体能够在穿过散热管路42的管壁后跟随定向流动的高温气体流出散热管路42。优选地,挥发气体是指固态的驱虫剂受热挥发而生成的气态的驱虫剂。
27.根据图2示出的散热管路42的横截面的结构形态可以了解到,散热管路42是通过在其管体框架421的外侧包裹管壁膜层422的方式构建成型的。进一步优选地,管壁膜层422是利用能够传递热量和透过挥发气体的空气滤网进行构建的,并且管壁膜层422能够将固态的驱虫剂限制在填充腔43中,避免固态的驱虫剂穿过管壁膜层422进入散热管路中。进一步优选地,填充腔43的腔壁是由散热壳体41的壳壁和管壁膜层422共同构建的,使得在填充腔43中的驱虫剂既能够避免被外部环境污染,又能够通过散热管路42持续地向外部环境输送能够进行植物驱虫处理的挥发气体。在高温气体流入散热管路42时,处于填充腔43中的驱虫剂能够吸收高温气体携带的热量,从而降低高温气体的温度,避免高温气体从散热管路42中排出后损伤在外部环境中种植的植物。驱虫剂在对高温气体进行降温处理的同时能够吸热挥发,从而跟随高温气体排出散热组件4,进而持续地对外部环境中种植的植物进行驱虫处理。
28.优选地,在散热壳体41的顶面上还开设有能够向填充腔43中加入固态的驱虫剂的开口44。开口44的边缘连接有能够选择性地对开口44进行封堵的阀门45。优选地,散热管路42可以由依次连接的第一交汇管路424、子管路423和第二交汇管路425构成。优选地,散热管路42按照能够增大管壁膜层422与驱虫剂之间的接触面积的方式将位于散热壳体41的壳腔中的至少部分管路分割为多个首尾相连的子管路423。子管路423的两端分别连接第一交汇管路424和第二交汇管路425。优选地,第一交汇管路424远离子管路423的一端能够与腔室连通,并且流入第一交汇管路424的高温气体能够以分流的方式流入不同的子管路423中。优选地,多个子管路423的输出端与同一个第二交汇管路425连接,使得分流后的高温气体能够在第二交汇管路425中完成汇合。子管路423的设置能够有效地提高散热组件4对高温气体的降温效果,使得散热组件4能够尽可能多地转移高温气体含有的热量,避免高温气体直接与植物接触而损伤植物。优选地,分流的高温气体能够携带挥发气体进行流动,从而形成混合气体。此外,子管路423的设置能够使得更多受热挥发的驱虫剂进入外部环境,提高了装置的驱虫效果和驱虫有效范围。
29.优选地,第二交汇管路425的输出端按照贯穿散热壳体41的壳壁的方式设置在散热壳体41的顶面上。灯座1能够对第二交汇管路425的输出端进行遮挡,从而限定从第二交汇管路425的输出端流出的气体的扩散方向。灯座1能够使得向上排出的挥发气体能够被调整为向下扩散,使得挥发气体能够有效地覆盖植物的种植空间,并且灯座1对第二交汇管路425的输出端的遮挡是为了避免液化水汽进入到散热组件4中,从而防止液化水汽沿着散热管路42进入到灯筒2的腔室中,进而避免照明单元3的元器件受到水汽侵蚀。
30.需要注意的是,上述具体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本实用新型公开内容的启发下想出各种解决方案,而这些解决方案也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公开范围并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其附图均为说明性而并非构成对权利要求的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
限定。在全文中,“优选地”所引导的特征仅为一种可选方式,不应理解为必须设置,故此申请人保留随时放弃或删除相关优选特征之权利。

技术特征:


1.一种防水散热的照明设备,其至少包括能够限定出用于容纳照明单元(3)的腔室的灯筒(2),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灯筒(2)的侧壁上安装有多个能够排出所述腔室内的高温气体的散热组件(4),所述散热组件(4)至少包括散热壳体(41)和散热管路(42),所述散热管路(42)布设在所述散热壳体(41)的壳腔中,并且所述散热壳体(41)与所述散热管路(42)之间的间隙空间构成用于容纳能够受热挥发的驱虫剂的填充腔(43),所述散热管路(42)的两个端口分别连通所述腔室和外部环境,使得所述散热管路(42)在排出所述腔室内的高温气体的同时能够透过其管壁向所述填充腔(43)传递热量。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水散热的照明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管路(42)是通过在其管体框架(421)的外侧包裹管壁膜层(422)的方式构建成型的,其中,所述管壁膜层(422)是利用能够传递热量和透过挥发气体的空气滤网进行构建的,并且所述管壁膜层(422)能够将固态的驱虫剂限制在所述填充腔(43)中。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水散热的照明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填充腔(43)的腔壁是由所述散热壳体(41)的壳壁和所述管壁膜层(422)共同构建的,在所述散热壳体(41)的顶面上还开设有能够向所述填充腔(43)中加入固态的驱虫剂的开口(44),所述开口(44)的边缘连接有能够选择性地对其进行封堵的阀门(45)。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水散热的照明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管路(42)按照能够增大所述管壁膜层(422)与驱虫剂之间的接触面积的方式将位于所述散热壳体(41)的壳腔中的至少部分管路分割为多个首尾相连的子管路(423),所述子管路(423)的两端分别连接第一交汇管路(424)和第二交汇管路(425)。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水散热的照明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交汇管路(424)远离所述子管路(423)的一端能够与所述腔室连通,并且流入所述第一交汇管路(424)的高温气体能够以分流的方式流入不同的所述子管路(423)中;多个所述子管路(423)的输出端与同一个所述第二交汇管路(425)连接,使得分流后的高温气体能够在所述第二交汇管路(425)中完成汇合。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防水散热的照明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灯筒(2)的轴向上端可拆卸地安装有灯座(1),所述灯座(1)能够限定所述照明单元(3)在所述灯筒(2)限定的腔室中的位置。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防水散热的照明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灯座(1)按照贯穿其板体的方式开设有能够与所述散热组件(4)相互配合构成散热通道的进气口(11),在所述进气口(11)内安装有能够驱动气体定向流入所述腔室的进气风机(12),所述进气风机(12)的轴向上方还设置有能够对气体中的水分进行去除的干燥单元(13)。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防水散热的照明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交汇管路(425)的输出端按照贯穿所述散热壳体(41)的壳壁的方式设置在所述散热壳体(41)的顶面上,并且所述灯座(1)能够对所述第二交汇管路(425)的输出端进行遮挡,从而限定从所述第二交汇管路(425)的输出端流出的混合气体的扩散方向。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防水散热的照明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灯座(1)的轴向下端开设有能够安装所述照明单元(3)的安装槽(14),所述进气口(11)是以环绕所述安装槽(14)的方式进行开设的。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防水散热的照明设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灯座(1)与所述灯筒
(2)连接的卡槽中还设置有密封圈(15)。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水散热的照明设备,其至少包括能够限定出用于容纳照明单元(3)的腔室的灯筒(2),所述灯筒(2)的侧壁上安装有多个能够排出所述腔室内的高温气体的散热组件(4),所述散热组件(4)至少包括散热壳体(41)和散热管路(42),所述散热管路(42)布设在所述散热壳体(41)的壳腔中,并且所述散热壳体(41)与所述散热管路(42)之间的间隙空间构成用于容纳能够受热挥发的驱虫剂的填充腔(43),所述散热管路(42)的两个端口分别连通所述腔室和外部环境,使得所述散热管路(42)在排出所述腔室内的高温气体的同时能够透过其管壁向所述填充腔(43)传递热量。充腔(43)传递热量。充腔(43)传递热量。


技术研发人员:

王森 杨其长 李宗耕 周成波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中国农业科学院都市农业研究所

技术研发日:

2022.11.30

技术公布日:

2023/3/3

本文发布于:2023-03-05 19:44:5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patent/3/6671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所述   管路   气体   驱虫剂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