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发明涉及
铰链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铰链。
背景技术:
2.
阻尼铰链是指在开合或闭合时能够提供阻尼力的铰链,其在生活中被广泛的运用于,比如在机柜、通讯、轨道交通、家电、医疗器材等行业。现有的阻尼铰链通常由动铰链、静铰链、滚花轴和阻尼片组成,其中滚花轴连接于静铰链和静铰链之间,使得动铰链和静铰链组合形成转动副,同时通过阻尼片提供一定的阻尼力,从而使得动铰链在转动的过程中受到一定的阻尼力,实现阻尼转动的功能。但是,现有的具有阻尼功能的铰链在动铰链正向转动和反向转动时都具有阻尼效果,如专利申请号为201610247566的一种可调节阻尼铰链。而有的使用场合要求铰链在单向具有阻尼效果,因此现有的阻尼铰链无法适用于这类要求铰链具有单向阻尼效果的场合的应用需求。因此,一种具有单向阻尼功能的铰链是目前市场急需的。
技术实现要素:
3.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和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铰链,该铰链通过单向
轴承实现静铰链和阻尼轴的连接,从而使得动铰链朝着反向转动时具有阻尼效果,正向转动时不具有阻尼效果,从而实现铰链的单向转动具有阻尼效果的功能。
4.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铰链,包括:
5.动铰链,贯穿设置有装配孔;
6.阻尼片,设置于装配孔内;
7.阻尼轴,穿过
所述装配孔且所述阻尼片套设于阻尼轴之外;
8.两个单向轴承,阻尼轴的两端分别与两个单向轴承的内圈固定连接;
9.静铰链,两个单向轴承的外圈固定于所述静铰链。
10.其中,还包括:
11.两个连接帽,延伸设置于所述静铰链的同一侧,两个单向轴承分别设置于两个连接帽内,所述连接帽内设置有装配凸起,所述单向轴承的外圈开设有与所述装配凸起配合的装配槽;
12.两个轴套,分别套设于两个单向轴承之内且与单向轴承的内圈过盈配合连接,所述阻尼轴的两端分别套设于两个轴套之内。
13.其中,还包括:
14.限位平面,开设于所述阻尼轴的侧面;
15.限位凸起,凸设于所述轴套的内圈,与所述限位平面抵接配合,用于防止阻尼轴相对轴套转动。
16.其中,所述静铰链由静铰链上和静铰链下组成,其中一个连接帽位于静铰链上的上端,另一个连接帽位于静铰链下的下端,静铰链上设置有第一固定页,静铰链下设置有第
二固定页,第一固定页和第二固定页堆叠放置。
17.其中,还包括:
18.台阶孔,贯穿设置于所述静铰链下;
19.平垫片,设置于台阶孔内;
20.铆钉,穿过平垫片和台阶孔后与所述静铰链上固定连接。
21.其中,还包括:
22.两个台阶口,分别设置于所述装配孔的两端孔口处;
23.两组密封组件,分别设置于两个台阶口,用于密闭所述阻尼轴和台阶口之间的缝隙。
24.其中,所述密封组件包括:
25.定位件,设置于所述台阶口内且套设于所述阻尼轴之外;
26.第一垫圈,设置于台阶口内,套设于所述阻尼轴之外,且夹设于所述单向轴承和定位件的外端面之间。
27.其中,所述密封组件还包括:
28.外垫片,设置于所述连接帽内,套设于所述阻尼轴之外,且所述第一垫圈夹设于所述定位件和外垫片之间。
29.其中,所述密封组件还包括:
30.第二垫圈,所述定位件的内端面开设有环形槽,所述第二垫圈设置于所述环形槽内且套设于所述阻尼轴之外;
31.内垫片,设置于台阶口的底部,套设于阻尼轴之外,所述第二垫圈夹设于环形槽和内垫片之间。
32.其中,所述密封组件还包括:
33.定位块,凸设于所述定位件;
34.定位缺口,设置于所述台阶口的侧方,所述定位块卡入定位缺口内。
35.其中,还包括:
36.容置槽,设置于所述装配孔的侧方;
37.弹性圆柱销,放置于容置槽内;
38.所述阻尼片至少为一组,每组阻尼片由多片阻尼片堆叠而成,阻尼片的外端伸入容置槽后与所述弹性圆柱销的侧面抵接。
39.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40.本发明由于单向轴承的存在,阻尼轴无法相对单向轴承朝着反向方向转动,向反向方向转动动铰链,设置于装配孔内的阻尼片随着动铰链相对阻尼轴朝着反向方向转动,同时阻尼片和阻尼轴之间产生阻尼力,因此实现动铰链反向阻尼转动;正向转动动铰链时,由于阻尼轴可相对单向轴承朝着正向转动,因此,由于阻尼力的存在,此时动铰链、阻尼片以及阻尼轴之间不存在相对转动,动铰链朝着正向方向转动,同时带动阻尼轴相对单向轴承朝着正向方向转动,且转动时不存在阻尼力。
41.本发明通过固定于静铰链的单向轴承来实现阻尼轴反向方向的限制,从而使得动铰链反向转动时,阻尼片与阻尼轴之间产生相对转动而形成阻尼力,达到动铰链反向转动具有阻尼力的目的,正向转动时,由于单向轴承未对阻尼轴的正向转动方向进行限制,因
此,动铰链可带动阻尼轴朝着正向方向转动,且正向转动时阻尼片和阻尼轴之间未发生相对转动,不产生阻尼力,不存在阻尼效果,从而实现本发明的铰链正向转动没有阻尼效果,正向转动更为轻便,反向转动具有阻尼效果的功能,使得本发明的动铰链可以停止与某个位置,需要施加外力克服反向阻尼力方可朝着反向方向转动。
附图说明
42.图1是本发明的立体图;
43.图2是本发明的另一立体图;
44.图3是本发明的分解示意图;
45.图4是本发明的剖视图;
46.图5是本发明的另一剖视图。
47.附图标记为:动铰链1、装配孔2、阻尼片3、阻尼轴4、单向轴承5、连接帽6、装配凸起7、装配槽8、轴套9、限位平面10、限位凸起11、静铰链上12、静铰链下13、第一固定页14、第二固定页15、台阶孔16、平垫片17、销钉18、台阶口19、定位件20、定位块21、定位缺口22、内垫片23、环形槽24、第二垫圈25、第一垫圈26、外垫片27、容置槽28、弹性圆柱销29。
具体实施方式
48.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1-图5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方式提及的内容并非对本发明的限定。
49.一种铰链,包括:
50.动铰链1,贯穿设置有装配孔2;
51.阻尼片3,设置于装配孔2内;
52.阻尼轴4,穿过所述装配孔2且所述阻尼片3套设于阻尼轴4之外;
53.两个单向轴承5,阻尼轴4的两端分别与两个单向轴承5的内圈固定连接;
54.静铰链,两个单向轴承5的外圈固定于所述静铰链。
55.本发明由于单向轴承5的存在,阻尼轴4无法相对单向轴承5朝着反向方向转动,向反向方向转动动铰链1,设置于装配孔2内的阻尼片3随着动铰链1相对阻尼轴4朝着反向方向转动,同时阻尼片3和阻尼轴4之间产生阻尼力,因此实现动铰链1反向阻尼转动;正向转动动铰链1时,由于阻尼轴4可相对单向轴承5朝着正向转动,因此,由于阻尼片3和阻尼轴4之间存在阻尼力,此时动铰链1、阻尼片3以及阻尼轴4之间不存在相对转动,动铰链1朝着正向方向转动,同时带动阻尼轴4相对单向轴承5朝着正向方向转动,且转动时不存在阻尼力。
56.本发明通过固定于静铰链的单向轴承5来实现阻尼轴4反向方向的限制,从而使得动铰链1反向转动时,阻尼片3与阻尼轴4之间产生相对转动而形成阻尼力,达到动铰链1反向转动具有阻尼力的目的,正向转动时,由于单向轴承5未对阻尼轴4的正向转动方向进行限制,因此,动铰链1可带动阻尼轴4朝着正向方向转动,且正向转动时阻尼片3和阻尼轴4之间未发生相对转动,不产生阻尼力,不存在阻尼效果,从而实现本发明的铰链正向转动没有阻尼效果,正向转动更为轻便,反向转动具有阻尼效果的功能,使得本发明的动铰链1可以停止于某个位置,需要施加外力克服反向阻尼力方可朝着反向方向转动,根据实际使用需要,可以调整两个单向轴承5的安装方向,从而达到正向转动带有阻尼效果或是反向转动带
有阻尼效果。
57.其中,还包括:
58.两个连接帽6,延伸设置于所述静铰链的同一侧,两个单向轴承5分别设置于两个连接帽6内,所述连接帽6内设置有装配凸起7,所述单向轴承5的外圈开设有与所述装配凸起7配合的装配槽8;
59.两个轴套9,分别套设于两个单向轴承5之内且与单向轴承5的内圈过盈配合连接,所述阻尼轴4的两端分别套设于两个轴套9之内。
60.其中,还包括:
61.限位平面10,开设于所述阻尼轴4的侧面;
62.限位凸起11,凸设于所述轴套9的内圈,与所述限位平面10抵接配合,用于防止阻尼轴4相对轴套9转动。
63.具体地,两个连接帽6的开口端相对设置,所述装配槽8的开槽方向为轴向方向,装配时,轴套9套住阻尼轴4,限位凸起11与限位平面10抵接,从而确保阻尼轴4无法相对轴套9转动,再将单向轴承5套住轴套9,使得轴套9与单向轴承5的内圈过盈配合,从事实现轴套9与单向轴承5的内圈之间的固定连接,即实现阻尼轴4与单向轴承5的内圈之间的固定连接,再用连接帽6套住单向轴承5,此时,装配凸起7滑入装配槽8内,从而完成单向轴承5与连接帽6之间的连接,单向轴承5的外圈无法相对连接帽6转动。而现有专利申请201610247566采用滚花与连接帽6过盈配合的方式实现阻尼轴4的端部与连接帽6的硬连接,该连接方式滚花容易划伤并损坏连接帽6,而本技术则不会存在该技术问题。
64.其中,所述静铰链由静铰链上12和静铰链下13组成,其中一个连接帽6位于静铰链上12的上端,另一个连接帽6位于静铰链下13的下端,静铰链上12设置有第一固定页14,静铰链下13设置有第二固定页15,第一固定页14和第二固定页15堆叠放置。
65.其中,还包括:
66.台阶孔16,贯穿设置于所述静铰链下13;
67.平垫片17,设置于台阶孔16内;
68.铆钉,穿过平垫片17和台阶孔16后与所述静铰链上12固定连接。
69.具体地,本技术的第一固定页14和第二固定页15通过台阶孔16、平垫片17和铆钉实现静铰链上12和静铰链下13的连接,连接稳定性好,连接牢固。所述铆钉由销钉18铆压而成,销钉18与所述静铰链上12一体成型,第一固定页14和第二固定页15闭合时,销钉18穿过台阶孔16并穿过放置于台阶孔16内的平垫片17,再通过铆压销钉18的端部使得销钉18形成铆钉,从而实现静铰链上12和静铰链下13的连接。而现有专利申请201610247566仅仅通过凹槽和凸起配合实现静铰链上12和静铰链下13的连接,连接稳定性差,容易松动。
70.其中,还包括:
71.两个台阶口19,分别设置于所述装配孔2的两端孔口处;
72.两组密封组件,分别设置于两个台阶口19,用于密闭所述阻尼轴4和台阶口19之间的缝隙。
73.其中,所述密封组件包括:
74.定位件20,设置于所述台阶口19内且套设于所述阻尼轴4之外;
75.第一垫圈26,设置于台阶口19内,套设于所述阻尼轴4之外,且夹设于所述单向轴
承5和定位件20的外端面之间。
76.其中,所述密封组件还包括:
77.外垫片27,设置于所述连接帽6内,套设于所述阻尼轴4之外,且所述第一垫圈26夹设于所述定位件20和外垫片27之间。
78.其中,所述密封组件还包括:
79.第二垫圈25,所述定位件20的内端面开设有环形槽24,所述第二垫圈25设置于所述环形槽24内且套设于所述阻尼轴4之外;
80.内垫片23,设置于台阶口19的底部,套设于阻尼轴4之外,所述第二垫圈25夹设于环形槽24和内垫片23之间。
81.其中,所述密封组件还包括:
82.定位块21,凸设于所述定位件20;
83.定位缺口22,设置于所述台阶口19的侧方,所述定位块21卡入定位缺口22内。
84.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装配孔2内存在用于润滑的润滑油,现有专利申请201610247566仅仅采用一圈密封圈来实现装配孔2端部的密封,密封性较差,容易发生润滑油渗漏现象。而本发明采用第二垫圈25和第一垫圈26双重密封的密封结构设计,可以显著提升防渗漏效果。且本技术的第二垫圈25夹设于环形槽24和内垫片之间,第一垫圈26夹设于所述定位件20和外垫片27之间,装配完成后,内垫片23或外垫片27于轴向方向向第二垫圈25和第一垫圈26施加挤压力,从而将第二垫圈25压紧在环形槽24内,放置渗油,可以进一步增强密闭性,且内垫片23可以防止阻尼片3沿着轴向方向发生移位现象。
85.其中,还包括:
86.容置槽28,设置于所述装配孔2的侧方;
87.弹性圆柱销29,放置于容置槽28内;
88.所述阻尼片3至少为一组,每组阻尼片3由多片阻尼片3堆叠而成,多组阻尼片3的外端伸入容置槽28后与所述弹性圆柱销29的侧面抵接。
89.具体地,所述阻尼片3由四组组成,四组阻尼片3沿着轴向方向首尾相连设置,且相邻的两组阻尼片3的放置方向相反。所述阻尼片3为勾状阻尼片3。
90.在装配过程中,阻尼轴4插入阻尼片3中,再将阻尼轴4、阻尼片3和弹性圆柱销29装入装配孔2和容置槽28内,然后依次装入内垫片23、第二垫圈25、定位件20、第一垫圈26和外垫片27,再套入轴套9并装入单向轴承5,套入连接帽6,闭合第一固定页14和第二固定页15,铆压销钉18的端部使得销钉18形成铆钉,完成静铰链上12和静铰链下13的固定连接,装配完成。
91.上述实施例为本发明较佳的实现方案,除此之外,本发明还可以其它方式实现,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任何显而易见的替换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铰链,其特征在于:包括:动铰链(1),贯穿设置有装配孔(2);阻尼片(3),设置于装配孔(2)内;阻尼轴(4),穿过所述装配孔(2)且所述阻尼片(3)套设于阻尼轴(4)之外;两个单向轴承(5),阻尼轴(4)的两端分别与两个单向轴承(5)的内圈固定连接;静铰链,两个单向轴承(5)的外圈固定于所述静铰链。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铰链,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两个连接帽(6),延伸设置于所述静铰链的同一侧,两个单向轴承(5)分别设置于两个连接帽(6)内,所述连接帽(6)内设置有装配凸起(7),所述单向轴承(5)的外圈开设有与所述装配凸起(7)配合的装配槽(8);两个轴套(9),分别套设于两个单向轴承(5)之内且与单向轴承(5)的内圈过盈配合连接,所述阻尼轴(4)的两端分别套设于两个轴套(9)之内。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铰链,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限位平面(10),开设于所述阻尼轴(4)的侧面;限位凸起(11),凸设于所述轴套(9)的内圈,与所述限位平面(10)抵接配合,用于防止阻尼轴(4)相对轴套(9)转动。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铰链,其特征在于:所述静铰链由静铰链上(12)和静铰链下(13)组成,其中一个连接帽(6)位于静铰链上(12)的上端,另一个连接帽(6)位于静铰链下(13)的下端,静铰链上(12)设置有第一固定页(14),静铰链下(13)设置有第二固定页(15),第一固定页(14)和第二固定页(15)堆叠放置。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铰链,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台阶孔(16),贯穿设置于所述静铰链下(13);平垫片(17),设置于台阶孔(16)内;铆钉,穿过平垫片(17)和台阶孔(16)后与所述静铰链上(12)固定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铰链,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两个台阶口(19),分别设置于所述装配孔(2)的两端孔口处;两组密封组件,分别设置于两个台阶口(19),用于密闭所述阻尼轴(4)和台阶口(19)之间的缝隙。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铰链,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组件包括:定位件(20),设置于所述台阶口(19)内且套设于所述阻尼轴(4)之外;第一垫圈(26),设置于台阶口(19)内,套设于所述阻尼轴(4)之外,且夹设于所述单向轴承(5)和定位件(20)的外端面之间。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铰链,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组件还包括:外垫片(27),设置于所述连接帽(6)内,套设于所述阻尼轴(4)之外,且所述第一垫圈(26)夹设于所述定位件(20)和外垫片(27)之间。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铰链,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组件还包括:定位块(21),凸设于所述定位件(20);定位缺口(22),设置于所述台阶口(19)的侧方,所述定位块(21)卡入定位缺口(22)内。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铰链,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容置槽(28),设置于所述装配孔(2)的侧方;弹性圆柱销(29),放置于容置槽(28)内;所述阻尼片(3)至少为一组,每组阻尼片(3)由多片阻尼片(3)堆叠而成,阻尼片(3)的外端伸入容置槽(28)后与所述弹性圆柱销(29)的侧面抵接。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铰链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铰链,包括:动铰链,贯穿设置有装配孔;阻尼片,设置于装配孔内;阻尼轴,穿过所述装配孔且所述阻尼片套设于阻尼轴之外;两个单向轴承,阻尼轴的两端分别与两个单向轴承的内圈固定连接;静铰链,两个单向轴承的外圈固定于所述静铰链。该铰链通过单向轴承实现静铰链和阻尼轴的连接,从而使得动铰链朝着反向转动时具有阻尼效果,正向转动时不具有阻尼效果,从而实现铰链的单向转动具有阻尼效果的功能。链的单向转动具有阻尼效果的功能。链的单向转动具有阻尼效果的功能。
技术研发人员:
李根伟 沈达立 陈锡保 郯国庆 金立国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苏州怡合达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2.11.18
技术公布日:
202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