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轨膨胀装置以及方法与流程

阅读: 评论:0


导轨膨胀装置以及方法
1.本发明涉及导轨膨胀装置以及用于对设计成对导引式车辆进行导引的导轨的膨胀进行补偿的方法。
2.本发明基本上涉及导引式车辆的领域,其中,表述“导引式车辆”指的是诸如地铁、火车或火车子单元、公共汽车等之类的公共交通工具,所述公共交通工具构造成运送乘客并且对于所述公共交通工具来说安全性是非常重要的因素。这种导引式车辆通常沿着路线或铁路由至少一个导轨、一般地为两个导轨导引。更具体地,本发明涉及导轨膨胀装置,导轨膨胀装置也被称为膨胀接头,其安装在下述区域中:在所述区域中,必须对两个轴向直接相邻的导轨之间的相对纵向运动进行补偿。这种相对运动可能由导轨膨胀/收缩引起,或者由其中安装有导轨的桥结构与对轴向直接相邻的导轨进行支撑的压载物之间的相对运动引起。
3.本发明特别地涉及包括由安装在轨道上的单个导轨导引的导引单元的导引式车辆。当导引式车辆在所述轨道上移动时,导引单元遵循由所述单个导轨限定的轨迹。导引单元使得例如导引式车辆导引系统能够沿着所述轨迹对导引式车辆转向轴进行引导,使得所述导引式车辆不离开其轨道,从而保持由导轨限定的轨迹。通常,所述转向轴装配有转向架轮。
4.尽管导引单元不是本发明的一部分,但是对所述导引单元的简短描述将有助于理解本发明:
5.导引单元通常包括一对导引轮,导引轮也被称为导引辊,所述导引辊以v形安装并且配装有凸缘,从而使得导引单元可以抓持导轨。例如在文件us 7,228,803 b2或us 6,029,579 a1中对这种导引单元进行了描述。由这种类型的导引单元导引的车辆根据参照图1所描述的以下一般原理进行操作:所述导引单元借助于与导轨3接触的一对辊1、2遵循导轨3,并且为导引系统提供用以施加在导引式车辆的转向轴上的方向。适于对这种导引式车辆进行导引的导轨3通常由固定至地面5的基部板4和用以支撑头部7的芯部6制成,辊1、2经由踏面9支撑在头部7上。因此,同一对导引辊中的辊1、2中的每个辊具有其与头部7的表面接触的踏面9,该表面也被称为运行表面7a、7b并且对称地分布在头部7的上部部分的每一侧。当车辆移动时,辊1、2与头部7接触,并且辊1、2的相应凸缘10在标称模式下以不接触的方式环绕头部7,并且在其下方更靠近芯部6。
6.由于环绕头部7的两个凸缘10的下端部201、101之间的距离小于头部7的宽度w,因此将头部7从所述辊1、2的夹持中抽出、或者甚至从包括在踏面9与凸缘10之间的区域中抽出仅在角度11——辊以该角度被固定、即该角度与由一对导引辊的辊1、2中的每个辊的旋转轴线形成并由所述一对导引辊的对称平面切割成v形的扇形相对应——增加的情况下是可能的,并且/或者在凸缘10和/或头部7的外边缘变形的情况下是可能的。
7.因此,车辆的正确取向可以通过将导引系统的导引单元的所述一对导引辊与导引式车辆的转向轴联接来获得。如果辊恰当地抓持导轨3,则导引式车辆在其移动时遵循导轨3所描绘的轨迹。
8.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导轨膨胀装置以及方法,其能够允许显著的轨道膨胀且同时
易于安装、容易地适于不同的导轨构型、并且能够确保导轨-轮接触的连续性,导轨-轮接触的连续性确保了导引式车辆的安全移位。特别地,导轨膨胀装置及方法应当适用于如前所述的导引装置。
9.为了实现所述目的,本发明提出了如由独立权利要求的目的所公开的导轨膨胀装置以及用于对导轨的膨胀进行补偿的方法。本发明的其他优点在从属权利要求中给出。
10.根据本发明的导轨膨胀装置构造成将第一导轨连接至第二导轨,更具体地,将第一导轨的端部连接至第二导轨的端部,第一导轨的端部在下文中也被称为第一端部,第二导轨的端部在下文中也被称为第二端部,其中,第一端部优选地但不是必须地与第二端部纵向地对准;实际上,根据本发明的导轨膨胀装置也可以将第一导轨结合至第二导轨,其中,后者限定了曲线。在这种情况下,导轨膨胀装置的特征在于弯曲的几何形状,其基本上是构造成将第一端部结合至第二端部的曲线区段。
11.根据本发明,导轨膨胀装置构造成将所述第一导轨与所述第二导轨连接,其中,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优选地具有相同的横向横截面,特别地如图1所示。所述第一导轨以及所述第二导轨、或者换句话说其横截面优选地构造成对导引式车辆的导引单元进行导引,其中,所述导引单元包括以v形安装的一对导引辊1、2(参见图1),所述一对导引辊分别为第一辊1和第二辊2,其用于分别搁置在导轨3的第一运行表面7a和第二运行表面7b上,所述第一运行表面7a和所述第二运行表面7b定位在所述导轨3的中间纵向平面m的每一侧,辊中的每个辊优选地设置有凸缘10,所述一对导引辊1、2的凸缘10使得所述辊能够自由地抓持导轨3。在下文中,由第一导轨或第二导轨的头部几何形状限定并用于支撑导引式车辆的轮或辊的运行表面、例如所述第一运行表面7a或所述第二运行表面7b将被称为标称运行表面。
12.根据本发明的导轨膨胀装置包括:
[0013]-前连接导轨,该前连接导轨包括前端部fe1和后端部re1,其中,前端部fe1构造成例如通过焊接连接至第一导轨、例如连接至所述第一端部。优选地,前端部fe1具有与第一端部的横向横截面相同的横向横截面;
[0014]-后连接导轨,该后连接导轨包括前端部fe2和后端部re2,其中,后端部re2构造成例如通过焊接连接至第二导轨、例如连接至所述第二端部。优选地,后端部re2的特征在于横向横截面与第二端部和/或第一端部的横向横截面相同;
[0015]-可选地,连接盒构造成在第一侧夹持前连接导轨的基部,并且在相反的第二侧夹持后连接导轨的基部,所述连接盒构造成防止后端部re1相对于前端部fe2进行任何横向和/或竖向移位,同时允许后端部re1相对于前端部fe2进行纵向(或轴向)相对移位。优选地,连接盒构造成固定至地面并夹持所述基部,同时允许所述基部相对于彼此纵向滑动并在预定距离上滑动。可选地,所述连接盒不直接固定至地面,而是安装成能够在夹持系统中进行平移移动,其中,所述夹持系统构造成固定至地面并且允许连接盒相对于地面纵向平移,同时防止所述连接盒进行任何横向和/或竖向移位。有利地,连接盒与夹持系统一起使得能够累积多个连续的根据本发明的导轨膨胀装置的膨胀。
[0016]
根据本发明,导轨膨胀装置包括接合接头,该接合接头构造成将后端部re1以可滑动的方式连接至前端部fe2,所述接合接头限定了从前连接导轨到后连接导轨的连续运行表面,其中,所述连续运行表面的特征在于可变纵向长度,该可变纵向长度构造成根据将前连接导轨与后连接导轨分离开的膨胀间隙的宽度而变化。
[0017]
特别地,接合接头至少包括第一突出构件,该第一突出构件从前连接导轨朝向后连接导轨延伸,并且构造成以可滑动的方式交叠后连接导轨的第一可变部分,其中,所述第一突出构件和所述第一可变部分均包括所述连续运行表面的一部分,该连续运行表面特别地设计成对如在图1中所示出的导引单元的辊进行支撑。换句话说,根据本发明,用于辊/轮的运行表面在第一可变部分和第一突出构件之间是分开的。
[0018]
优选地,接合接头包括第二突出构件,该第二突出构件从前连接导轨朝向后连接导轨延伸,并且构造成以可滑动的方式交叠后连接导轨的第二可变部分。例如,第一突出构件可以安装在所述第二突出构件上方,以便限定第一纵向开口,该第一纵向开口被构造成接纳第三突出构件,其中,第三突出构件从后连接导轨朝向前连接导轨延伸,其中,该第三突出构件特别地与第二突出构件交叠。优选地,第二开口限定在后连接导轨与所述第三突出构件之间,以用于接纳第二突出构件。换句话说,第三突出构件被夹置在第一突出构件与第二突出构件之间,其中,第一突出构件和第二突出构件固定至前连接导轨或前连接导轨的一部分,并且第三突出构件固定至后连接导轨或后连接导轨的一部分,使得它们以可滑动的方式彼此交叠,其中,与膨胀间隙相关联的所述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使得前连接导轨能够进行相对的纵向移位,并且因此第一导轨相对于后连接导轨、也就是第二导轨进行相对纵向移位。
[0019]
根据优选实施方式,第一突出构件的特征在于宽度小于表征第一导轨头部或第二导轨头部的标称宽度。优选地,所述第一可变部分的特征在于宽度等于第一导轨头部或第二导轨头部的所述标称宽度。特别地,由第一突出构件限定的用于辊或轮的运行表面和由第一可变部分限定的用于所述相同辊或轮的运行表面具有相同的宽度。
[0020]
根据本发明,前连接导轨包括前接合件,并且后连接导轨包括后接合件。前接合件和后接合件是所述接合接头的一部分。换句话说,能够通过使用交叠构件将前连接导轨连接至后连接导轨的所述接合接头包括所述前接合件和所述后接合件。前接合件特别地构造成固定至前连接导轨、特别地固定至所述后端部re1,并且后接合件构造成固定至后连接导轨、特别地固定至所述前端部fe2。根据本发明,前接合件包括所述第一突出构件,所述第一突出构件构造成桥接膨胀间隙。膨胀间隙的宽度d是前连接导轨相对于后连接导轨的相对纵向位移的函数。
[0021]
优选地,后接合件包括所述第一可变部分,并且所述第一突出构件构造成朝向后连接导轨延伸并且以可滑动的方式搁置在后接合件的第一可变部分上。因此,后者包括交叠表面,其中,由第一突出构件交叠的所述表面的纵向长度取决于膨胀间隙的宽度d的值。因此,前接合件和后接合件各自包括由前接合件的第一突出构件和后接合件的所述第一可变部分限定的所述运行表面,其中,所述运行表面是邻接的并且/或者构造成限定用于辊/轮的连续运行表面,使得从后端部re1移动至前端部fe2的所述辊/轮与接触运行表面连续接触,这取决于辊/轮在所述后端部re1与所述前端部fe2之间的纵向位置和膨胀间隙的宽度d、第一突出构件的运行表面、或者可变部分的运行表面、或者可变部分和突出构件的运行表面。
[0022]
优选地,前接合件包括根据其长度朝向后连接导轨纵向延伸的顶部部分,所述顶部部分包括基部部分和所述第一突出构件,其中,基部部分构造成固定至前连接导轨,并且其中,所述第一突出构件从基部部分朝向后连接导轨延伸以用于桥接膨胀间隙,后者被明
显地限定在前连接导轨的基部与后连接导轨的基部之间。基部部分与第一突出构件一起限定了用于辊的连续运行表面,其中,对于相同的辊,基部部分运行表面的宽度等于第一突出构件运行表面的宽度加上可变部分运行表面的宽度。特别地,基部部分和可变部分两者限定了导轨头部,其特征在于宽度配置成与第一导轨头部和第二导轨头部的宽度相等。
[0023]
优选地,后接合件包括所述第三突出构件,所述第三突出构件可以构造成也桥接膨胀间隙。换句话说,后接合件的第三突出构件包括所述第一可变部分,所述第一可变部分限定了后接合件的构造成由第一突出构件交叠的所述表面,交叠的表面长度取决于膨胀间隙宽度。
[0024]
如前所述,第三突出构件优选地与第一突出构件和第二突出构件配合,以用于限定所述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所述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分别被构造成使得第三突出构件、相应的第二突出构件能够在膨胀间隙的宽度d减小的情况下朝向前连接导轨、相应的后连接导轨纵向移位,并且在所述宽度d增大的情况下反向地移位。特别地,当所述膨胀间隙的宽度d达到最小值时,所述开口中的两个或至少一个开口可以闭合。因此,所述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的纵向长度根据膨胀间隙的宽度d的值而变化。优选地,第一突出构件和第一可变部分各自针对设计成根据由所述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限定的轨迹对导引式车辆进行导引的导引单元的每个辊包括纵向延伸并用于支撑所考虑的辊的运行表面的一部分、优选地为一半,其中,所述运行表面优选地等于标称运行表面。
[0025]
优选地,前接合件包括底部部分,该底部部分构造成固定至前连接导轨并支撑顶部部分的基部部分,其中,所述底部部分包括所述第二突出构件或者是所述第二突出构件。换句话说,底部部分关于顶部部分朝向后连接导轨纵向延伸并桥接所述膨胀间隙。例如,底部部分具有由前连接导轨支撑的一个侧部以及由后连接导轨支撑的另一侧部。基部部分特别地构造成例如通过布置在底部部分中的孔直接固定至前连接导轨,并且/或者例如使用构造成将基部部分固定至底部部分的固定装置间接地固定至前连接导轨。布置在顶部部分与底部部分之间的空间构造成限定了所述第一开口,所述第一开口纵向地延伸并被布置在第一突出构件与底部部分的上表面之间,所述第一开口构造成接纳以可滑动的方式安装在上表面上方、因此在第三可变部分上方与底部部分交叠的第三突出构件。底部部分特别地至少包括以恒定宽度为特征的部分,所述部分至少从第一横向横截面纵向延伸至第二横向横截面,其中,所述第一横向横截面构造成位于第一开口的第一纵向末端部处,并且第二横向横截面位于第一开口的第二纵向末端部处,所述部分在所述第一开口处于其最大值时、即当宽度d达到膨胀间隙的最大值d”时被限定,其中,所述第一纵向末端部是指向前连接导轨的纵向末端部,并且所述第二纵向末端部是指向后连接导轨的纵向末端部,其中,所述恒定宽度配置成等于第一导轨或第二导轨的头部的宽度。换句话说,恒定宽度的所述部分因此对应于底部部分的下述部分:该部分在膨胀间隙处于其最大值时没有进行交叠,并且然后构造成在膨胀间隙的宽度从其最大值减小时被第三突出构件交叠。根据前面的描述,第三突出构件搁置在底部部分上并且用于对第一突出构件进行支撑,所述第三突出构件夹置在底部部分与顶部部分之间。
[0026]
根据本发明,前接合件因此包括由前连接导轨支撑的一个侧部和纵向相对的另一侧部,该另一侧部特别地包括构造成搁置在后接合件上的所述第一突出构件。对于后接合件,所述后接合件包括由后连接导轨支撑的一个侧部、以及由前接合件的底部部分支撑的
相对的纵向侧部,该纵向侧部包括所述第三突出构件。特别地,所述第三突出部分以桥接或不桥接膨胀间隙(例如,参见参照图3和图4中的320a)。优选地,前接合件与后接合件接触并且一起限定下述导轨头部:该导轨头部构造成支撑导引单元的每个辊或轮,该导引单元将从前连接导轨移动至后连接导轨。
[0027]
根据本发明并且特别地,连接盒构造成如上所述的那样夹持基部并对所述基部的相对纵向移位进行限制,从而为膨胀间隙的可变宽度d提供/限定例如最小值d’和最大值d”。对所述相对纵向移位的限制可以借助于槽-销系统来实现,其中,槽布置在连接盒内(和/或布置在所述基部中的一个基部内)并且被构造成接纳固定至第一连接导轨或第二连接导轨的基部(和/或相应地固定至连接盒)的销,其中,该槽纵向地延伸并因此限定了纵向区域,在该纵向区域内,销的纵向运动以及因此附接有所述销的基部(和/或相应的连接盒)的纵向运动是受限的。
[0028]
第一突出构件、基部部分、第一可变部分、恒定宽度的底部部分的宽度特别地是在如图1所示的横向横截面中测量的。优选地,前连接导轨包括从前端部fe1纵向延伸直到前接合件为止的导轨头部,并且其特征在于宽度等于所述标称宽度。换句话说,从所述前端部fe1直到所述第一突出构件,所述导轨膨胀装置包括以宽度等于所述标称宽度为特征的导轨头部。类似地,后连接导轨包括从后端部re2纵向延伸直到后接合件为止的导轨头部,并且其特征在于宽度等于所述标称宽度。有利地,由于导轨膨胀装置的夹置结构,上述特征确保导轨膨胀装置从前端部fe1到后端部re2连续地具有等于所述标称宽度的导轨头部宽度。此外,为了提高根据本发明的导轨膨胀装置的刚度,第一突出构件优选地包括加强结构件,该加强结构件安装在其顶部表面上并从前连接导轨延伸至第二连接导轨。特别地,由于纵向延伸的加强结构件安装在第一突出构件的顶部上,因此该第一突出构件的位置处的导轨高度大于第一导轨或第二导轨的标称导轨高度。为了使导引单元的滑动触靴能够爬上该额外的高度,导轨膨胀装置还包括将前连接导轨的导轨头部的顶部表面连接至加强结构件的顶部表面的第一倾斜件、以及将加强结构件的所述顶部表面连接至后连接导轨的导轨头部的顶部表面的第二倾斜件。
[0029]
本发明的构思可以应用于不同的导轨头部构型。根据本发明的导轨膨胀装置的优选用途涉及用于对导引单元进行导引的导轨,该导引单元包括如在图1中所示出的以v形安装的一对导引辊1、2。在这种情况下,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通常以下述导轨头部为特征(参见图1):该导轨头部的宽度w大于将导引辊1、2的凸缘10的下端部101、201分开的距离,以便防止导轨被抽出到由凸缘10形成的夹爪外部。如上所示,根据本发明的导轨膨胀装置特别地使得能够从第一端部直到第二端部为止连续地保持所述宽度w,从而防止凸缘和辊的任何竖向运动,或者换句话说,防止导轨膨胀装置从所述夹爪向外的任何抽出,因为所述抽出可能导致导引单元离开由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限定的轨迹。
[0030]
最后,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用于对第一导轨的端部(即、所谓的第一端部)相对于第二导轨的端部(即、所谓的第二端部)的膨胀、即纵向位移进行补偿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借助于如前所述的导轨膨胀装置将第一端部连接至第二端部。
[0031]
通过以下附图将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其他方面,在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用于相同和相应的部件:
[0032]
图1是导轨的示意性前视图,该导轨构造成用于对具有以v形安装的一对导引辊的
导引系统进行导引。
[0033]
图2是根据本发明的导轨膨胀装置的主要构思的示意性侧视图。
[0034]
图3是根据本发明的构思的第一优选实施方式的示意性侧视图。
[0035]
图4是根据本发明的构思的第二优选实施方式的示意性侧视图。
[0036]
图5是连接盒的优选实现方式的示意图,其中,膨胀间隙处于其最小值。
[0037]
图6是连接盒的优选实现方式的示意图,其中,膨胀间隙处于其最大值。
[0038]
图7是根据本发明的连接盒的优选构造的细节。
[0039]
图8是根据本发明的导轨膨胀装置的优选实施方式的横向横截面的细节。
[0040]
图9是根据本发明的前接合件和前连接导轨的优选实施方式的三维视图。
[0041]
图10是根据本发明的后接合件和后连接导轨的优选实施方式的三维视图。
[0042]
图11是根据本发明的导轨膨胀装置的优选实施方式的三维示意图。
[0043]
图12是针对图11所示的优选实施方式的不同横向横截面c1至c5的辊运行表面的示意图。
[0044]
图13是用于根据本发明的前斜坡的优选实施方式。
[0045]
图14是用于根据本发明的后斜坡的优选实施方式。
[0046]
图15是根据本发明的导轨膨胀装置的俯视图。
[0047]
图1图示了适于对导引单元进行导引的导轨3,该导引单元包括以v形安装的一对导引辊1、2,所述对导引辊1、2分别为第一辊1和第二辊2并且用于分别搁置在导轨3的第一运行表面7a和第二运行表面7b上,所述第一运行表面7a和所述第二运行表面7b定位在所述导轨3的中间纵向平面m的每一侧,辊中的每个辊优选地设置有凸缘10,所述凸缘10使得可以自由地夹持导轨3。
[0048]
在图2中示意性地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导轨膨胀装置30。该导轨膨胀装置30包括前连接导轨31和后连接导轨32,前连接导轨31和后连接导轨32构造成分别结合至、即固定至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例如,前连接导轨31的前端部fe1构造成固定至第一导轨的第一端部f1,并且第二连接导轨32的后端部re2构造成固定至第二导轨的第二端部r2。所述前端部fe1和后端部re2可以通过本领域中任何已知的手段如焊接、螺钉与螺栓系统、夹持装置、榫与榫眼系统等、或者后者的组合而分别固定至所述第一端部f1和第二端部r2。具体地,前连接导轨31和后连接导轨32各自均包括基部以及腹板和导轨头部,基部分别为用于前连接导轨31的基部b1和用于后连接导轨32的基部b2(例如参见图5和图6),腹板和导轨头部构造成对导引式车辆的导引单元进行支撑和导引。所述基部适于搁置在支撑表面、如地面或铁路枕木上。优选地,前端部fe1的基部b1的横向横截面特别地与后端部re2的基部b2的横向横截面相同,并且它们也优选地在几何形状上与第一端部f1或相应的第二端部r2的基部的横向横截面相同。实际上,前端部fe1、相应的后端部re2的横向横截面和/或几何形状优选地与第一端部f1、相应的第二端部r2的横向横截面和/或几何形状相同,以便为导轨提供连续性并使它们的连接变得容易。根据本发明,后端部re1的横向横截面和/或几何形状特别地与前端部fe2的横向横截面和/或几何形状明显不同,使得它们可以一起协作以用于对第一导轨相对于第二导轨的膨胀/收缩进行补偿。
[0049]
根据本发明,后端部re1和前端部fe2借助于导轨膨胀装置30的接合接头以可滑动的方式彼此连接。所述接合接头至少包括第一突出构件312a,第一突出构件312a从前连接
导轨31朝向后连接导轨32延伸并且构造成以可滑动的方式交叠后连接导轨32的第一可变部分。根据本发明,第一突出构件312a和所述第一可变部分一起限定了用于导引单元的辊的连续运行表面,其中,所述连续运行表面的特征在于可变纵向长度,该可变纵向长度的变化取决于将后端部re1与前端部fe2分离开的膨胀间隙g的宽度d的值。优选地,接合接头的前接件310包括所述第一突出构件312a,并且接合接头的后接件320包括所述第一可变部分。换句话说,前连接导轨31配备有所述前接件310,并且后连接导轨32配备有所述后接合件320。
[0050]
优选地,第一连接导轨31、相应的第二连接导轨32具有导轨的形状、即通常具有基部、腹板和头部的导轨的形状,并且从前端部fe1延伸至后端re1、相应地从后端部re2延伸至前端部fe2,其中,在所述后端部re1、相应的前端部fe2处,头部以及腹板的可选部分已经被切除/移除,以用于接纳所述前接合件310、相应的所述后接合件320,其包括用于导引单元的每个辊/轮的运行表面。前接合件310和后接合件320形成接合接头,该接合接头构造成对由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形成的导轨系统的长度的膨胀进行补偿。如在图3中所示出的,前接合件310以及可选的后接合件320构造成在特别地布置于基部b1、b2之间的膨胀间隙g上方纵向延伸,从而突出超过基部b1、相应地针对后接合件320超过基部b2,并且桥接将前连接导轨31的基部b1与后连接导轨32的基部b2分离开的所述膨胀间隙g。前接合件310、相应的后接合件320可以通过任何已知的方式如焊接、夹持系统、螺钉与螺栓系统、或者后者的组合而固定至前连接导轨31、相应的后连接导轨32的本体/结构。
[0051]
优选地,基部b1、相应的基部b2从前端部fe1、相应的fe2纵向延伸至后端部re1、相应的re2。根据本发明,基部b1与基部b2分隔开所述膨胀间隙g,这使得所述基部中的一个基部能够相对于另一个基部进行相对的纵向移位或平移。换句话说,例如在第一导轨的膨胀或扩张的情况下,第一端部f1将例如将前连接导轨31朝向后连接导轨32推动,从而减小了膨胀间隙g的宽度d。在相反的情况下,第一导轨的收缩将增加膨胀间隙g的宽度d。膨胀间隙g的所述可变宽度d因此使得导轨膨胀装置30能够对第一端部f1相对于第二端部r2的任何纵向相对运动进行补偿。膨胀间隙g的宽度d的最大值d”例如包括在100mm与200mm之间、优选地为150mm。最小值d’可以为零或大于零,但优选地接近零。
[0052]
所述基部b1、b2特别地构造成与连接盒8配合,连接盒8特别地构造成限制所述最大值d”,并且可选地限定膨胀间隙g的最小值d’,其中,d’可能等于零。所述连接盒8具有基本上矩形的形状,所述连接盒8从第一侧纵向延伸至与第一侧相反的第二侧,从而将后端部re1连接至前端部fe2。连接盒8优选地适于在第一侧夹持后端部re1并且在第二侧夹持前端部fe2,使得允许后端部re1相对于前端部fe2进行相对纵向平移,同时防止任何横向和/或竖向移位。
[0053]
图5至图8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连接盒8的优选实施方式的更多细节。所述连接盒8优选地包括:
[0054]-地板81,其显著特征在于矩形形状并且构造成从后端部re1延伸至前端部fe2,其中,地板81的纵向长度构造成使得膨胀间隙g的宽度d能够达到将基部b1的纵向末端部与基部b2的纵向末端部分开的所述最大宽度d”;
[0055]-一对纵向夹持部82,其构造成例如借助于螺钉83和/或螺栓固定至地板81,其中,地板81的一个纵向侧部构造成接纳所述纵向夹持部82中的一个纵向夹持部,并且相反的纵
向侧部构造成接纳另一纵向夹持部82,使得基部b1、b2的每个纵向侧部由所述纵向夹持部82中的一个纵向夹持部夹持。特别地,所述纵向夹持部82中的每个纵向夹持部的纵向长度与地板81的纵向长度相等。每个纵向夹持部82优选地包括突出部分821,该突出部分821指向导轨的腹板、即在导轨的腹板的方向上延伸,并且构造成使得基部b1和基部b2的纵向边缘能够被夹置在地板81与突出部分821之间(参见图8);
[0056]-可选地,连接盒包括用于每个纵向夹持部82的保护架86,保护架86构造成例如在纵向夹持部82的突出部分821上方固定至纵向夹持部82的顶部表面、并且构造成使一个纵向侧部接触优选地包括在导轨腹板与突出部分821的纵向边缘之间的导轨基部表面,使得位于所述纵向边缘与导轨基部之间的空间被封闭,并且因此保持在连接盒8内不存在可能阻碍基部b1、b2滑动的灰尘。
[0057]
连接盒8还包括用于限制一个基部相对于另一个基部在连接盒8内的相对移位的销。例如,一个或多个固定销84固定至地板81、优选地垂直于地板81延伸,并且构造成接纳在布置于前连接导轨31的基部b1中的对应的孔内(参见图5至图6),所述孔在布置于突出部分821中的另外的对应的孔中延伸并开孔,其中,系统“固定销84-接纳孔”(即、包括基部接纳孔和突出部分接纳孔的接纳孔)构造成防止基部相对于连接盒8的相对运动,该孔具有例如基本上与固定销的直径相等的直径。另外,至少一个滑动销85构造成在布置于后连接导轨32的基部b2中的槽322内滑动。当然,代替将基部b1固定至连接盒8,固定销84可以构造成将连接盒8固定至基部b2,并且在这种情况下,基部b1将因此包括所述槽322。可选地,连接盒仅包括布置在其地板81上的滑动销85,其中,所述滑动销85中的至少一个滑动销构造成在基部b1的槽322中滑动,而所述滑动销85中的至少另一滑动销构造成在基部b2的槽322中滑动。在任何情况下,所述槽322优选地是平行于导轨腹板延伸的纵向槽,并且所述槽322的长度构造成限制基部b1相对于基部b2的相对位移,因此从而限定了膨胀间隙g的所谓最小值d’和最大值d”。滑动销85优选地竖向延伸、即垂直于地板81延伸、穿过槽322并且然后被接纳在布置于纵向夹持部82的突出部分821中的孔中,如例如在图5和图6中所示出的。图5和图6具体示出了导轨膨胀装置30的两种构型,其中,在图5所示的第一构型中,膨胀间隙g处于其最小值、即其宽度d=d’,并且其中,在图6所示的第二构型中,膨胀间隙g处于其最大值、即其宽度d=d”。根据本发明、并且优选地,滑动销85和固定销84布置在地板81上,以便相对于垂直于地板81的纵向中间平面m对称地位于导轨的每一侧。当然,其他实施方式也是可能的,其中,例如突出部分821包括一个或多个槽,并且基部b1和/或基部b2包括与所述槽中的一个槽配合的滑动销。如果仅一个基部能够相对于连接盒移动,则另一个基部包括固定至突出部分821的至少一个固定销。
[0058]
可选地,根据优选实施方式,连接盒8可以直接固定至地面。根据另一优选实施方式,如在图11和图8中所示出的,连接盒8被安装成能够在夹持系统9中移动平移,其中,所述夹持系统9构造成固定至地面。夹持系统9特别地包括第一纵向主夹持部91和第二纵向主夹持部92,第一纵向主夹持部91和第二纵向主夹持部92各自构造成将连接盒8夹持成使得连接盒8在主夹持部91、92内的纵向移动是可能的,同时防止横向和/或竖向运动。例如,第一纵向主夹持部91构造成将纵向夹持部82中的一个纵向夹持部纵向地夹持,并且第二纵向主夹持部92构造成将所述纵向夹持部82中的另一个纵向夹持部纵向地夹持。例如,它们各自构造成夹持连接盒88的纵向夹持部82的外部突出部分822,该外部突出部分822沿着纵向夹
持部82的一部分或整个纵向长度布置,并且其中,所述外部突出部分822例如在垂直于中间平面m的方向上远离导轨或经夹持的基部bl、b2延伸。如在图11和图15中所示出的,夹持系统9、特别是所述第一纵向主夹持部91和第二纵向主夹持部92的纵向长度大于连接盒8的纵向长度。例如并且优选地,夹持系统9的纵向长度与连接盒的纵向长度加上膨胀间隙g的一倍或几倍的宽度相等。有利地,由于连接盒8构造成能够在夹持系统9内移动,因此其使得能够具有多个根据本发明的导轨膨胀装置30,这些膨胀装置串联地安装、例如一个紧接着另一个地安装,以便增加总膨胀间隙的最大宽度,后者是包括在所述串联中的每个导轨膨胀装置的膨胀间隙的最大宽度的总和。有利地,本发明使得能够将至少达三个根据本发明的导轨膨胀装置串联地连接,以便实现对于总膨胀间隙的例如等于45cm的最大宽度,所述串联的每个导轨膨胀装置通常允许其膨胀间隙的最大宽度为15cm。
[0059]
如在图2至图4中所示出的,接合接头包括至少一个突出构件、特别地所述第一突出构件312a,所述第一突出构件312a桥接膨胀间隙g并与后连接导轨32配合,以用于交叠后连接导轨32的可变部分并在后连接导轨32的可变部分上滑动。优选地、并且如已经解释的,后连接导轨32的前端部fe2包括后接合件320,后接合件320包括构造成由第一突出构件312交叠的所述可变部分,并且前连接导轨31包括前接合件310,前接合件310包括所述第一突出构件312a。导轨膨胀装置的前接合件310和后接合件320部件形成所述接合接头。根据图2,所述接合接头包括单个突出构件、即所述第一突出构件312a。根据图3和图4,接合接头包括多个、优选地三个突出构件,即第一突出构件312a、第二突出构件311a和第三突出构件320a。优选地,至少两个突出构件桥接膨胀间隙g。优选地,桥接膨胀间隙g的所述至少两个突出构件从前连接导轨31的后端部re1朝向后连接导轨32延伸,并且然后所述至少两个突出构件中的每个突出构件交叠后连接导轨31的可变部分并在后连接导轨31的可变部分上滑动。例如,图3和图4示出了在膨胀间隙g上方延伸的第一突出构件和第二突出构件,第一突出构件和第二突出构件分别交叠后接合件320的第一可变部分和后连接导轨32的第二可变部分并分别在后接合件320的第一可变部分和后连接导轨32的第二可变部分上滑动。所述第二可变部分是前端部fe2的构造成并适于以可滑动的方式接纳和支撑第二突出构件311a的部分。第一突出构件、相应的第二突出构件相对于第三突出构件320a、相应的后连接导轨和第三突出构件320a的本体/结构以可滑动的方式安装。如图3中所示出的,第三突出构件320——第三突出构件的一侧由后连接导轨32支撑并且一侧由前连接导轨31支撑——可以在膨胀间隙g上方延伸、即延伸超过前端部fe2的自由末端部,或者可以在所述膨胀间隙的方向上延伸、但是不延伸超过前端部fe2的所述自由末端部,所述自由末端是后连接导轨的指向后端部re1的末端部。
[0060]
借助于图9和图10图示了前接合件和后接合件的优选实施方式。如在图9中所示出的,前接合件构造成固定至前连接导轨31的后端部re1。对于后接合件,其构造成固定至后连接导轨32的前端部fe2(参见图10)。优选地使用像螺钉83和/或螺栓之类的固定装置将接合件310、320固定至它们相应的连接导轨31、32的本体/结构。前接合件310构造成朝向后连接导轨32纵向延伸,并且至少包括所述第一突出构件312a,所述第一突出构件312a延伸超过基部b1、桥接膨胀间隙g、并且因此使所述第一突出构件312a的末端部中的一个末端部由后连接导轨32支撑。根据第一实施方式,后接合件320构造成纵向延伸、优选地包括朝向前连接导轨31纵向延伸的所述第三突出构件320a,所述延伸超出基部b2,以便也桥接膨胀间
隙g,并且根据第二实施方式,所述延伸仅延伸至基部b2的端部为止,而不进一步在前连接导轨31的方向上延伸,使得其在前连接导轨31的方向上的纵向延伸终止于前端部fe2的端部处。
[0061]
优选地,前接合件310包括顶部部分312,顶部部分312根据其长度朝向后连接导轨32纵向延伸,并且构造成桥接所述延伸间隙g。顶部部分312包括基部部分312b和所述第一突出构件312a,其中,后者从基部部分312b朝向后连接导轨32延伸。基部部分312b构造成搁置并固定至前连接导轨31的本体/结构。可选地,前接合件312包括底部部分311,底部部分311构造成根据其长度朝向后连接导轨32纵向延伸,从而使其纵向末端部中的一个纵向末端部由前连接导轨31的本体/结构固定和支撑、并且使其另一纵向末端部构造成通过后连接导轨32被搁置和支撑。因此,底部部分311优选地也构造成桥接所述膨胀间隙g。优选地,基部部分312b构造成由底部部分311支撑,例如螺纹连接至底部部分311和/或前连接导轨31的本体/结构。在第一突出构件312a与底部部分311之间,第一开口310a纵向布置成用于接纳后连接导轨的后接合件320的第三突出构件320a。
[0062]
后接合件320还包括基部部分320b和所述第三突出构件320a,后者特别地构造成从所述基部部分320b朝向后端部re1延伸、即延伸超过基部部分320b。后者优选地构造成搁置和固定至后连接导轨32的本体/结构。如已经解释的那样,第三突出构件320a可以构造成桥接或不桥接膨胀间隙g。第三突出构件320a构造成在布置于第一突出构件312a与前接合件310的底部部分311之间的第一开口310a中滑动并搁置。特别地,所述第三突出构件320a延伸超过基部部分320b,以便产生第二开口321a(参见图3至图4以及图10),该第二开口321a布置在第三突出构件320a与后连接导轨32的本体/结构、更准确地说前端部fe2的本体/结构之间。第二开口321a构造成接纳第二突出构件311a,该第二突出构件311a是底部部分311的被构造成延伸超过前连接导轨31的后端部re1的部分。特别地,第二突出构件311a安装成在所述第二开口321a内滑动,并且第三突出构件320a安装成在第一开口310a内滑动。
[0063]
根据本发明,第一突出构件312a在下述可变长度上与后接合件320的对应的交叠部分交叠:该可变长度根据膨胀间隙g的可变宽度d来变化。所述交叠部分至少包括突出部分320a:例如,第一突出构件312a构造成在彼此连续的第三突出构件320a的顶部表面和基部部分320b的顶部表面上滑动。
[0064]
根据本发明,词语“顶部”、“底部”、“上部”指的是导轨膨胀装置相对于地面的竖向构造,其中,优选的竖向构造借助于图12的横向横截面t示出:前接合件底部部分311安装在后端部re1上方,该后端部re1至少包括基部b1和可选地腹板的底部部分。前接合件底部部分311至少包括导轨头部的底部部分121和可选地腹板的上部部分120,其中,后接合件320使其基部部分320b安装在前端部fe2上方,该前端部fe2至少包括基部b2和可选地腹板的底部部分,后接合件基部部分320b和第三突出构件320a至少包括导轨头部的中间部分122,所述基部部分320b还包括导轨头部的底部部分12并且可选地还包括腹板的所述上部部分120,第三突出构件320a安装在第二突出构件311a的顶部上,并且最终,前接合件310的顶部部分312安装在底部部分311和后接合件320的顶部上,所述顶部部分312至少包括从其基部部分312b延伸至其第一突出构件312a的导轨头部的上部部分123,其基部部分312b还包括导轨头部的所述中间部分122。导轨头部的上部部分、中间部分和底部部分的重叠、或者换
句话说它们在横向平面上的投影限定了外部形状基本上与第一导轨或第二导轨的导轨头部相同的导轨头部。值得注意的是,由于中间部分122和底部部分121构造成具有与第一导轨头部或第二导轨头部的宽度相等的宽度w,因此防止了导引单元的凸缘的抽出。
[0065]
如在图12中呈现的优选实施方式所示出的,第一突出构件312a和后接合件第一可变部分——该第一可变部分的长度根据所述第一突出构件312a的交叠而变化——各自针对设计成根据由所述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限定的轨迹对导引式车辆进行导引的导引单元的每个辊包括纵向延伸并用于支撑所考虑的辊的运行表面的一部分、优选地为一半。该特征确保了无论膨胀间隙g的宽度d是多少,辊或轮将总是接触例如当在第一导轨或第二导轨上运行时其将接触的运行表面的至少一半。为了说明该特征,图12针对在导轨膨胀装置的五个不同的纵向位置处截取的并且在图11中由它们的对应的横向横截面c1至c5标识的五个不同的横向横截面c1至c5示出了用于导引单元的每个辊的运行表面rs,该导引单元包括如在图1中所示出的以v形布置的一对导引辊。
[0066]
根据图11所示的导轨膨胀装置30的优选实施方式,一对相同的运行表面rs对称地布置在中间平面m(即、从第一导轨纵向延伸至第二导轨并穿过导轨膨胀装置的中部的竖向平面)的每一侧,如图12的横向横截面c3所示。导轨膨胀装置的所述运行表面构造成连续地延伸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的运行表面,使得通过经过根据本发明的导轨膨胀装置而在所述中间平面m的一侧上从第一导轨移动至第二导轨的导引辊根据膨胀间隙的宽度值d连续地与运行表面接触、即与由导轨膨胀装置在所述侧上所限定的导轨头部接触,其中,d包括在最小值d’与最大值d”之间。如在图1中所示出的,导轨膨胀装置的每个运行表面rs用于支撑导引单元的导引辊。为此目的,所述运行表面rs特别地与地面或轨道不平行,如在图3和图4中所示出的,而是相对于地面或轨道倾斜一倾斜角度,该倾斜角度等于由导引辊1、2的旋转轴线形成的角度11的一半(参见图1)。
[0067]
当从第一导轨移动至第二导轨时,导引辊将首先在其前端部fe1处遇到前连接导轨的头部的运行表面,其中,特别是由于它们的横向横截面的相同的外部形状,第一导轨和前连接导轨的头部的运行表面具有相同的宽度并且彼此连续。前连接导轨的头部的运行表面然后从前端部fe1连续延伸至直到后端部re1为止,其中,所述头部由前接合件310的形状限定。所述形状配置成沿着前接合件310的整个纵向长度提供连续的运行表面(即、辊总是与导轨头部接触)直到到达后接合件320为止,后接合件320在前端部fe2处限定了后连接导轨32的导轨头部的形状。由后接合件320限定的导轨头部的所述形状配置成确保从前接合件310于所述前端部fe2处直到后端部re2为止的所述运行表面的连续性,其中,第二导轨头部和后连接导轨头部的运行表面在所述后端部re2处具有相同的宽度并且彼此连续。例如,后连接导轨在其后端部re2处的特征在于下述导轨头部:该导轨头部的横向横截面外部形状优选地与第二导轨横向横截面的外部形状相同,因此确保了从后端部re2直到第二导轨的运行表面的连续性。通过运行表面的连续性,本发明意味着相邻/邻接的运行表面位于相同的平面中并且具有共同的线或边缘,使得当从一个运行表面经过到另一个相邻/邻接的运行表面时、或者当同时在两个相邻/邻接的运行表面上运行时,在所述运行表面上移动的辊将不会遇到间隙。
[0068]
因此,导轨膨胀装置的上述特征确保了导引辊运行表面从第一导轨到第二导轨的连续性。优选地,在导轨头部的横向横截面中测量的所述运行表面rs的宽度决不会小于在
这样的横向横截面中测量的第一导轨或第二导轨的标称运行表面的宽度的一半。实际上,当导引辊到达前接合件310时,该导引辊将搁置在其宽度由横向横截面cl限定的运行表面上(参见图4):在考虑横向横截面cl时,运行表面rs中的每个运行表面的运行表面宽度rsw与将在第一导轨或第二导轨的横向横截面上测量的标称运行表面中的每个标称运行表面的宽度均相等。换句话说,顶部部分312的基部部分312b包括运行表面rs,每个运行表面的特征在于下述宽度rsw:该宽度rsw与辊在所述第一导轨或第二导轨上移动时将接触的第一导轨或第二导轨的运行表面的宽度相等。当导引辊进一步在第二导轨的方向上移动时,该导引辊将或者在位于开口310a上方的运行表面上运行(这特别地对应于其中膨胀间隙g的宽度d具有大于d’的值并且其宽度由横向横截面c2限定的情况)、或者在其宽度由横向横截面c3限定的运行表面上运行(这特别地对应于其中膨胀间隙g具有宽度d=d’、即其最小值、例如d’=0的情况)。横向横截面c2穿过开口310a,即、当膨胀间隙g的宽度d大于d’时,顶部部分312桥接开口310a,使其基部部分312b搁置并固定至底部部分311并且使其第一突出构件312a在后接合件320上搁置和/或滑动。在这种情况下,横向横截面c2包括底部部分311的横向横截面和第一突出构件312a的横向横截面,其中,开口310a布置在底部部分311与第一突出构件312a之间并且构造成在膨胀间隙g减小期间接纳第三突出构件320a。如在图12中所示出的,第一突出构件312a的横向横截面包括如前所述的一对运行表面rs,其中,所述运行表面rs中的每个运行表面的宽度rsw优选地为辊在第一导轨或第二导轨上运行时将接触的标称运行表面的宽度的一半。实际上、并且如横向横截面c3和c4所示出的,第一突出构件312a包括标称运行表面的宽度的一半,并且后接合件320的交叠部分、即所述第一可变部分优选地包括由第一导轨或第二导轨限定的标称运行表面的宽度的另一半。因此,一旦例如由于膨胀间隙g的宽度d的增加而产生开口310a,第一突出构件312a将桥接所产生的开口310a,因此导轨膨胀装置的特征在于下述导轨头部横向横截面c2,该导轨头部横向横截面c2表征了从基部部分312b直到第一突出构件312a的在第一突出构件312a与后接合件320接触的点为止的导轨膨胀装置,其中,在所述接触点处的横向横截面限定了如横向横截面c3或c4中所示出的运行表面rs,即、其宽度是由第一突出构件312a限定的运行表面宽度和由后接合件的构造成由所述第一突出构件312a交叠的部分限定的运行表面宽度的总和,因此所述总和使得总运行表面宽度等于标称运行表面宽度。实际上,后接合件320优选地限定了两个相同的运行表面rs,所述两个运行表面rs如前所述地那样对称地布置在中间平面m的每一侧上,并且其特征在于在横向横截面中测量的宽度是标称运行表面的宽度的一半,如在横向横截面图c3至c5中所示出的。当被第一突出构件312a交叠时,如由横向横截面c3和c4所示,后接合件320的运行表面rs的宽度增加了第一突出构件312a的运行表面的宽度,使得得到的宽度对于被第一突出构件312a交叠的后接合件的整个长度等于所述标称宽度。然后,后接合件320的没有被第一突出构件312a交叠的任何剩余纵向长度的特征将是运行表面宽度rsw等于标称运行表面宽度的一半,如横向横截面c5所示。
[0069]
总之,前接合件310以及后接合件320在其整个长度上包括运行表面rs,其中,在横向横截面上测量的所述运行表面rs中的每个运行表面的宽度优选地至少等于辊在第一导轨或第二导轨上移动将接触的运行表面的宽度的一半。
[0070]
另外,如在图12中所示出的以及前面所述的,由根据本发明的导轨膨胀装置限定的导轨头部的宽度w从第一端部fe1直到后端部re2为止保持不变,并且优选地等于第一导
轨或第二导轨的导轨头部宽度。导轨头部的宽度垂直于中间平面m测量、即在如图12所示的横向横截面内测量。特别地,后接合件320的特征在于等于所述第一导轨头部宽度或第二导轨头部宽度的恒定的最大宽度。优选地,顶部部分312的基部部分312b的特征在于构造成用于限定导轨头部的最大宽度,该导轨头部的宽度w等于所述第一导轨头部宽度或第二导轨头部宽度。特别地,第一突出构件312a的特征在于小于第一导轨头部宽度或第二导轨头部宽度的最大宽度w’,如图12的横向横截面c2所示出的。然而,由于第一突出构件312a总是位于导轨膨胀装置的至少另一部分——该另一部分的特征在于等于第一导轨或第二导轨的导轨头部宽度的宽度,所述另一部分例如用于底部部分311和/或后接合件320——的上方,因此确保了所述第一突出部分312a与所述另一部分一起限定了等于第一导轨头部或第二导轨头部的宽度的导轨头部宽度。特别地,底部部分311的被构造成由第三突出构件320a交叠的纵向部分的显著特征在于等于第一导轨头部宽度或第二导轨头部宽度的恒定宽度。
[0071]
根据图11所示的优选实施方式,仅底部部分311和顶部部分312构造成桥接膨胀间隙g、特别是当膨胀间隙g的特征在于其最大宽度值d”时,从而使一侧由前连接导轨支撑并且另一侧由后连接导轨支撑,而后接合件320不延伸超过前端部fe2的端部。底部部分311固定至第一连接导轨31的本体/结构并且包括突出末端部、即所述第二突出构件311a,所述第二突出构件311a构造成在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远离彼此移动时桥接所述膨胀间隙g,所述第二突出构件311a安装成在第二连接导轨的本体/结构上、在所述第二开口321a内滑动,因此被夹置在第二连接导轨的本体/结构与第三突出构件320a之间。优选地,当膨胀间隙g处于其以宽度d’为特征的最小值时,底部部分311的所述第二突出构件311a接触后接合件320的基部部分320b。根据第三突出构件320a的长度以及它是否桥接膨胀间隙g,第一开口310a可以位于膨胀间隙g的上方(参见图4)、或者可以保持位于后端部re1的上方(参见图3)、或者也可以位于前端部fe2的上方(未示出)。在每种情况下,第三突出构件320a优选地夹置在底部部分311与顶部部分312之间,从而安装成在第一开口310a内滑动。当膨胀间隙g处于其以宽度d’为特征的最小值时、优选地d’=0时,所述第一开口310a和所述第二开口321a优选地闭合。
[0072]
如在图11和图12中所示出的,前接合件的顶部部分312包括加强结构件313,加强结构件313构造成对第一突出构件312a的刚性进行加强。优选地,所述加强结构件313在第一突出构件312a的整个长度上纵向延伸,并且还可选地在基部部分312b的方向上在基部部分312b上延伸。所述加强结构件313可以通过任何固定方式固定至顶部部分312、或者可以通过机械加工获得,即可以将顶部部分312及其加强结构件313加工成一个相同部件。根据高度h,加强结构件313在第一突出构件312a的顶部上竖向延伸、或者可选地在前接合件310的顶部上竖向延伸,该高度h为正的并且优选地包括在5mm至20mm之间,其中,15mm是优选值,所述加强结构件的顶部表面限定了相对于第一导轨头部或第二导轨头部的顶部表面的标称高度位于额外高度处的较高高度。
[0073]
因此,当在第一导轨或第二导轨的横向横截面中或者在如图12所示的横向横截面中测量时,从导轨的基部到其导轨头部的顶部竖向测量的导轨总高度是不相同的。为了对该高度差进行补偿、即对由加强结构件313产生的额外高度h进行补偿,根据本发明的导轨膨胀装置30还包括前倾斜件314和后倾斜件315,前倾斜件314和后倾斜件315构造成将导引单元的触靴从第一导轨或第二导轨的导轨头部的顶部表面的标称高度导引至加强结构件
的所述较高高度,所述较高高度相对于标称高度位于所述额外高度处。
[0074]
在图13和图14分别示出了所述前倾斜件和所述后倾斜件的优选实施方式。前倾斜件314具有构造成从前接合件朝向前连接导轨31的前端部fe1延伸的杆的基本形状。所述前倾斜件314优选地通过任何已知的固定方式如螺钉固定至前连接导轨31和前接合件310。前倾斜件314包括用于支撑导引单元的滑靴的顶部表面314s,所述顶部表面314s从构造成固定至前连接导轨的前端部fer1延伸到构造成固定至前接合件310的后端部rer1。优选地,前连接导轨31包括在其导轨头部的顶部处纵向延伸并且构造成接纳所述前倾斜件314的纵向槽或凹槽31s(参见图6和图9),其中,所述槽或凹槽31s的深度在逐渐靠近前接合件310时减小,使得前倾斜件314的前端部fer1的顶部表面314s处于第一导轨或第二导轨的导轨头部的顶部表面的标称高度并且后端部rer1的顶部表面314s处于加强结构件313的较高高度处。因此,顶部表面314s限定了从导轨头部的标称高度到加强结构件313的顶部表面的较高高度的倾斜平面。
[0075]
后倾斜件315具有构造成从后接合件320朝向后连接导轨32的后端部re2延伸的杆的基本形状。所述后倾斜件315优选地通过任何已知的固定方式如螺钉固定至后连接导轨31。所述后倾斜件315没有固定至后接合件320。优选地,所述后倾斜件315包括突出部分315p(参见图11和图14),突出部分315p构造成朝向第一突出构件312a延伸并且在位于第一突出构件312a上方的加强结构件313中所布置的槽或凹槽313s内滑动(参见图12、横截面t、或者图11)。该突出部分315p能够将后倾斜件315以可滑动的方式连接至前接合件310,以便对膨胀间隙g的宽度d的变化进行补偿。后倾斜件315包括用于支撑导引单元的滑靴的顶部表面315s,所述顶部表面315s从构造成固定至后连接导轨的后端rer2延伸到包括所述突出部分315p并构造成接触前接合件310的前端fer2。优选地,后连接导轨32包括在其导轨头部的顶部处纵向延伸并且构造成接纳所述后倾斜件315的纵向槽或凹槽32s(参见图10),其中,所述槽或凹槽32s的深度在逐渐靠近后接合件320时减小,使得后倾斜件315的后端rer2的顶部表面315s处于第一导轨或第二导轨的导轨头部的顶部表面的标称高度并且前端fer2的顶部表面315s处于加强结构件313的较高高度处。因此,顶部表面315s限定了从导轨头部的标称高度到加强结构件313的顶部表面的较高高度的倾斜平面。
[0076]
最后,图15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导轨膨胀装置的俯视图,其中,前倾斜件314为从第一导轨朝向第二导轨移动的滑靴提供了导轨头部的高度的连续增加,使得滑靴可以在导轨膨胀装置上方滑动,并且后倾斜件315为所述辊提供了导轨头部的所述高度的连续降低,使得所述辊可以从加强结构件的顶部表面滑动回到第二导轨头部的顶部表面的标称高度。
[0077]
总之,本发明提出借助于接合接头将第一导轨连接至第二导轨,接合接头包括前接合件和后接合件,前接合件和后接合件分别是用于将所述第一导轨连接至第二导轨的前连接导轨和后连接导轨的可拆卸部件,其中,前接合件310包括根据其长度向朝后连接导轨纵向延伸的顶部部分312,所述顶部部分312包括第一突出构件312a,第一突出构件312a构造成在可变长度上交叠后接合件320,其中,第一突出构件312a以及构造成被第一突出构件312a交叠的后接合件的顶部部分一起限定导轨头部并且各自针对构造成在所述第一导轨或第二导轨上运行的导引单元的每个辊包括由第一导轨或第二导轨限定的标称运行表面的一部分、例如一半。

技术特征:


1.一种导轨膨胀装置(30),所述导轨膨胀装置(30)构造成将第一导轨(f1)连接至第二导轨(r2),所述导轨膨胀装置(30)包括:-前连接导轨(31),所述前连接导轨(31)包括前端部fe1和后端部re1(re1),其中,所述前端部fe1构造成连接至所述第一导轨(f1);-后连接导轨(32),所述后连接导轨(32)包括前端部fe2(fe2)和后端部re2(re2),其中,所述后端部re2(re2)构造成连接至所述第二导轨(f2);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轨膨胀装置(30)包括接合接头,所述接合接头构造成将所述后端部re1(re1)以可滑动的方式连接至所述前端部fe2(fe2),所述接合接头限定了从所述前连接导轨(31)到所述后连接导轨(32)的连续运行表面(rs),其中,所述连续运行表面(rs)的特征在于可变纵向长度,所述可变纵向长度构造成根据将所述前连接导轨(31)与所述后连接导轨(32)分开的膨胀间隙(g)的宽度(d)而变化。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轨膨胀装置(30),其中,所述接合接头至少包括第一突出构件(312a),所述第一突出构件从所述前连接导轨(31)朝向所述后连接导轨(32)延伸,并且构造成以可滑动的方式交叠所述后连接导轨(32)的第一可变部分,其中,所述第一突出构件(312a)和所述第一可变部分均包括所述连续运行表面(rs)的一部分。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导轨膨胀装置(30),其中,所述接合接头包括第二突出构件(311a),所述第二突出构件(311a)从所述前连接导轨(31)朝向所述后连接导轨(32)延伸,并且构造成以可滑动的方式交叠所述后连接导轨(32)的第二可变部分。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导轨膨胀装置(30),其中,所述第一突出构件(312a)安装在所述第二突出构件(311a)上方,以便限定第一开口(310a),所述第一开口(310a)构造成接纳从所述后连接导轨(32)朝向所述前连接导轨(31)延伸的第三突出构件(320a),并且其中,在所述后连接导轨(32)与所述第三突出构件(320a)之间限定有第二开口(321a)并且所述第二开口(321a)构造成接纳所述第二突出构件(311a)。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一项所述的导轨膨胀装置(30),其中,所述第一突出构件(312a)的特征在于宽度小于表征第一导轨头部或第二导轨头部的标称宽度。6.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一项所述的导轨膨胀装置(30),其中,由所述第一突出构件(312a)限定的所述运行表面(rs)和由所述第一可变部分限定的所述运行表面(rs)具有相同的宽度。7.根据权利要求2至6中的一项所述的导轨膨胀装置(30),其中,所述接合接头包括前接合件(310)和后接合件(320),所述前接合件(310)构造成固定至所述前连接导轨(31),所述后接合件(320)构造成固定至所述后连接导轨(32),其中,所述前接合件(310)包括构造成桥接所述膨胀间隙(g)的所述第一突出构件(312a),其中,所述后接合件(320)包括所述第一可变部分,其中,所述第一突出构件(312a)构造成以可滑动的方式搁置在所述后接合件(320)的所述第一可变部分上。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导轨膨胀装置(30),其中,所述前接合件(310)包括顶部部分(312),所述顶部部分(312)根据其长度朝向所述后连接导轨(32)纵向延伸,所述顶部部分(312)包括基部部分(312b)和所述第一突出构件(312a),其中,所述基部部分(312b)构造成固定至所述前连接导轨(31),并且其中,所述第一突出构件(312a)从所述基部部分(312b)朝向所述后连接导轨(32)延伸,以用于桥接所述膨胀间隙(g)。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导轨膨胀装置(30),其中,所述后接合件(320)包括所述第三突出构件(320a),所述第三突出构件包括所述第一可变部分。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导轨膨胀装置(30),其中,所述前接合件(310)包括底部部分(311),所述底部部分(311)构造成固定至所述前连接导轨(31)并且支撑所述顶部部分(312)的所述基部部分(312b),其中,所述底部部分(311)包括所述第二突出构件(311a)。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导轨膨胀装置(30),其中,所述底部部分(311)至少包括以恒定宽度为特征的部分,所述部分至少从第一横向横截面纵向延伸至第二横向横截面,其中,所述第一横向截面构造成位于所述第一开口(310a)的第一纵向末端部处,并且所述第二横向截面位于所述第一开口(310a)的第二纵向末端部处,所述部分在所述第一开口处于其最大值时被限定,其中,所述第一纵向末端部是指向所述前连接导轨(31)的纵向末端部,并且所述第二纵向末端部是指向所述后连接导轨(32)的纵向末端部,其中,所述恒定宽度构造成等于所述第一导轨(f1)或所述第二导轨(r2)的头部的宽度。12.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一项所述的导轨膨胀装置(30),包括连接盒(8),所述连接盒(8)构造成用于夹持所述前连接导轨31的基部和所述后连接导轨32的基部,使得防止进行横向和/或竖向相对运动,同时允许进行相对纵向移位并对相对纵向移位进行限制。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导轨膨胀装置(30),其中,所述连接盒(8)安装成能够在夹持系统(9)中进行平移移动,其中,所述夹持系统(9)构造成固定至地面,并且允许所述连接盒相对于地面进行纵向平移,同时防止所述连接盒进行任何竖向和横向运动。14.根据权利要求1至14中的一项所述的导轨膨胀装置(30),其中,所述第一突出构件(312a)上安装有纵向延伸的加强结构件。15.一种用于对第一导轨的端部相对于第二导轨的端部的膨胀进行补偿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借助于根据权利要求1至14中的一项所述的导轨膨胀装置将所述第一导轨端部连接至所述第二导轨端部。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导轨膨胀装置(30)以及一种用于对第一导轨(F1)相对于第二导轨(R2)的膨胀进行补偿的方法,该导轨膨胀装置(30)构造成将第一导轨(F1)结合至第二导轨(R2),并且包括:-前连接导轨(31),其包括前端部FE1和后端RE1部(RE1),其中,前端部FE1构造成连接至第一导轨(F1);-后连接导轨(32),其包括前端部FE2(FE2)和后端部RE2(RE2),其中,后端部RE2(RE2)构造成连接至第二导轨(F2);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轨膨胀装置(30)包括接合接头,该接合接头构造成将后端部RE1(RE1)以可滑动的方式连接至前端FE2(FE2),所述接合接头限定了从前连接导轨(31)到后连接导轨(32)的连续运行表面(RS),其中,所述连续运行表面(RS)的特征在于可变纵向长度,所述可变纵向长度构造成根据将前连接导轨(31)与后连接导轨(32)分开的膨胀间隙(G)的宽度(D)而变化。的宽度(D)而变化。的宽度(D)而变化。


技术研发人员:

拉斐尔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西门子交通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1.06.16

技术公布日:

2023/3/3

本文发布于:2023-03-05 18:03:1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patent/3/6656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导轨   所述   构件   纵向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