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催花环境控制系统的制作方法

阅读: 评论:0



1.本发明涉及暖通空调领域,具体为一种催花环境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2.随着现代农业发展,花卉催花需求量日益增加。在花卉催花过程中,对于温湿度、气流组织、光照等环境要求严苛。
3.以蝴蝶兰为例,蝴蝶兰喜欢湿润、半阴凉爽和透气的生长环境,怕强光照射,明亮的散射光为宜。具体的,在夏季,要求白天温度低于23℃,夜晚温度低于18℃,单位面积冷负荷达300w/m2,相对湿度白天要求70%-75%,夜晚要求60%-65%。并且,还需要适宜的气流速度促通风,例如,气流速度优选为0.5m/s-1.5m/s。以及,光照强度要求10000lux-12000lux。以及,需要一定的新风量保障大棚内工作人员生理需求。然而,现有的催花环境控制系统存在着环境控制效果不佳的问题。
4.针对上述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催花环境控制系统,以至少提高环境控制效果。
6.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催花环境控制系统,所述系统包括保温围护结构、地源热泵机组、冬夏工况切换阀组、地源井、地源侧水泵、用户侧水泵、旋回送风空调器、辐射管、旋回送风空调器支路阀门、辐射管支路阀门、热回收新风机组和除湿机组;其中,所述保温围护结构围绕空调区设置;所述地源热泵机组用于基于水源供暖或者制冷;所述冬夏工况切换阀组连接所述旋回送风空调器和所述辐射管;所述地源侧水泵和所述用户侧水泵用于从所述地源井中抽取所述水源;所述旋回送风空调器设于大棚内地面,所述辐射管与所述旋回送风空调器并联设置,所述辐射管设于苗
7.床架下方;所述旋回送风空调器支路阀门用于控制所述旋回送风空调器支路阀门,所述辐射管支路阀门用于控制所述辐射管;所述热回收新风机组和所述除湿机组设于大棚内。
8.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冬夏工况切换阀组用于在夏季供冷时切换至第一阀组;以及,在冬季供暖时切换至第二阀组。
9.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旋回送风空调器支路阀门用于在所述冬夏工况切换阀组切换至所述第一阀组的情况下,控制所述旋回送风空调器开启;所述辐射管支路阀门用于在所述冬夏工况切换阀组切换至所述第一阀组的情况下,在白天控制所述辐射管开启,在夜晚控制所述辐射管关闭。
10.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旋回送风空调器支路阀门用于在所述冬夏工况切换阀组切换至所述第二阀组的情况下,控制所述旋回送风空调器关闭;所述辐射管支路阀门用于在所述冬夏工况切换阀组切换至所述第二阀组的情况下,控制所述辐射管开启。
11.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旋回送风空调器包括固定旋回导流板、风机和表
冷器;其中,所述固定旋回导流板用于形成旋流送风,所述表冷器为干式表冷器。
12.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地源热泵机组为磁悬浮地源热泵;其中,所述磁悬浮地源热泵用于根据环境参数调节主机开机模式和运行台数,以及,监测运行参数,以使所述运行参数处于预设的参数范围内。
13.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旋回送风空调器和所述辐射管均采用大温差供能。
14.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地源侧水泵和所述用户侧水泵为变频水泵,所述地源侧水泵和所述用户侧水泵用于根据供回水压差控制水泵的运行台数和频率,并根据供回水温差修正所述运行台数和所述频率。
15.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保温围护结构包括保温围墙、外遮阳塑料膜和气泡膜。
16.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以利用旋回送风空调器,形成分层置换通风效果,大幅降低大空间空调负荷,满足大跨度送风要求。还可以利用干式表冷器降温,利用独立式热泵除湿机除湿,实现温湿度独立精准控制。以及,可以采用高温冷冻水提高冷机效率,且空调箱不形成冷凝水。以及,采用冬夏工况切换阀组,利用旋回式送风空调器和辐射管联合制冷/供暖,满足夏冬季高效制冷/供暖需求。以及,采用大温差供能,大幅降低输配能耗。以及,采用磁悬浮地源热泵,保障长时间部分负荷下热泵机组高效运行。以及,提高环境控制设置热回收新风机组,保障人员舒适健康,降低门窗漏风量,减少空调负荷。以及,综合考虑空调负荷、室外温湿度、主机效率等因素,实时调节磁悬浮热泵台数、磁悬浮主机运行频率、水泵开启台数、水泵频率等,降低空调系统能耗。以及,采用保温围护结构,进一步降低空调负荷。综上,基于本技术的催花环境控制系统,能够提高环境控制效果。
附图说明
17.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18.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催花环境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19.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催花环境控制系统的大棚内布局图;
20.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催花环境控制系统的旋回送风空调器原理结构图;
21.图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催花环境控制系统的旋回送风空调器
22.图5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催花环境控制系统的围护结构立面图;
23.图6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催花环境控制系统的室内温度随高度变化示意图;
24.图7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催花环境控制系统的冬夏工况切换阀组原理图;
25.图8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催花环境控制系统的夏季白天运行模式示意图;
26.图9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催花环境控制系统的夏季晚上运行模式示意图;
27.图10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催花环境控制系统的冬季运行模式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8.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29.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发明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30.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可选的催花环境控制系统,如图1所示,该催花环境控制系统包括保温围护结构(未图示)、地源热泵机组1、冬夏工况切换阀组2、地源井3、地源侧水泵4、用户侧水泵5、旋回送风空调器6、辐射管7、旋回送风空调器支路阀门8、辐射管支路阀门9、热回收新风机组(未图示)和除湿机组(未图示);其中,所述保温围护结构围绕空调区设置;所述地源热泵机组1用于基于水源供暖或者制冷;所述冬夏工况切换阀组2连接所述旋回送风空调器6和所述辐射管7;所述地源侧水泵4和所述用户侧水泵5用于从所述地源井3中抽取所述水源;所述旋回送风空调器6设于大棚内地面,所述辐射管7与所述旋回送风空调器6并联设置,所述辐射管7设于苗床架下方;所述旋回送风空调器支路阀门8用于控制所述旋回送风空调器支路阀门8,所述辐射管支路阀门9用于控制所述辐射管7;所述热回收新风机组和所述除湿机组设于大棚内。
31.其中,保温围护结构可以围绕空调区设置,采用具有保温作用的围墙,减少空调区的传热量,以及,采用外遮阳和气泡膜内遮阳共同作用来降低太阳辐射负荷,并采用多层气泡膜减少空调区空间,从而降低空调负荷。可选的,保温围护结构可以设置于大棚外侧,围绕大棚内侧的空调区。另一种可选的,保温围护结构也可以设置于大棚内,围绕大棚内地面的空调区。这里的空调区可以包含上述的旋回送风空调器6。
32.并且,地源侧水泵4和用户侧水泵5可以从地源井3中抽取水源,并将水源传输给地源热泵机组1,以使地源热泵机组1基于水源供暖或者制冷。这里的地源热泵机组1优选采用磁悬浮地源热泵,能够利用自然能源供冷、供暖,供能效率高,且磁悬浮机组具有部分负荷效率高、调节灵活的优势,保障长时间部分负荷下热泵机组高效运行。
33.并且,冬夏工况切换阀组2能够连接所述旋回送风空调器6和所述辐射管7,用于在冬季和夏季采用不同的、针对旋回送风空调器6和所述辐射管7的控制方式,实现旋回送风空调器6和辐射管7联合制冷或者联合供暖。优选的,夏季白天负荷较高时采用旋回式送风空调器6和辐射管7联合制冷;夏季夜晚负荷较低时,采用旋回式送风空调器6供冷,保障制冷效果且形成良好的气流组织;冬季采用辐射管7供暖,供暖均匀且可采用低温热水供暖,提高热泵效率。同时满足夏冬季高效制冷/供暖需求,且保障均匀的气流组织。
34.并且,旋回送风空调器6用于进行旋回式置换送风。采用旋回式送风空调器,可形
成分层置换通风效果,只需保障1.5m高度空调区即可,可大幅降低大空间空调负荷;旋回送风距离长,送风距离可达40m,且气流组织均匀稳定,满足大跨度送风要求;采用干式表冷器降温,结合独立式热泵除湿机除湿,实现了温湿度独立精准控制,可采用高温冷冻水提高冷机效率,且空调箱不形成冷凝水。
35.并且,辐射管7用于进行辐射制冷或者辐射供暖。热回收新风机组设置在大棚内,为大棚内人员提供新风,热回收新风机组与进门人员联动,有人进入大棚内热回收新风机组开启。从而保障人员舒适健康,降低门窗漏风量;同时新风机组并与进门人员联动,有人进入大棚内热回收新风机组开启,可减少空调负荷。除湿机组为独立式热泵除湿机,均匀布置于大棚内,为大棚内空气除湿。
36.请一并参阅图2,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催花环境控制系统的大棚内布局图,如图2所示,大棚内部可以包括旋回送风空调器6、辐射管7、热回收新风机组10和除湿机组11。其中,旋回送风空调器6可以基于冷冻水进行螺旋送风,送风距离可达40m。
37.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冬夏工况切换阀组2用于在夏季供冷时切换至第一阀组;以及,在冬季供暖时切换至第二阀组。
38.在本实施方式中,冬夏工况切换阀组2可以在夏季供冷和冬季供暖时,切换至不同的阀组。其中,第一阀组和第二阀组不同。
39.请一并参阅图7,夏季供冷时,冬夏工况切换阀组2中,阀门22、23、26、27关闭,阀门21、24、25、28打开,切换为夏季模式,白天冷负荷较大时旋回送风空调器支路阀门8和辐射管支路阀门9均打开,旋回送风空调器6和辐射管7同时为室内制冷;夜晚冷负荷较低时,旋回送风空调器支路阀门8打开,辐射管支路阀门9关闭,旋回送风空调器6为室内制冷;冬季供暖时,冬夏工况切换阀组2中,阀门22、23、26、27开启,阀门21、24、25、28关闭,切换为冬季模式,同时旋回送风空调器支路阀门8关闭,辐射管支路阀门9开启,辐射管7为室内供暖。在图7中,阀门21、24、25、28即为上述的第一阀组,阀门22、23、26、27即为上述的第二阀组。
40.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旋回送风空调器支路阀门8用于在所述冬夏工况切换阀组2切换至所述第一阀组的情况下,控制所述旋回送风空调器6开启;所述辐射管支路阀门9用于在所述冬夏工况切换阀组2切换至所述第一阀组的情况下,在白天控制所述辐射管7开启,在夜晚控制所述辐射管7关闭。
41.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阀组对应夏季制冷,在冬夏工况切换阀组2切换至所述第一阀组的情况下,对于夏季白天,旋回送风空调器支路阀门8和辐射管支路阀门9均打开,旋回送风空调器6和辐射管7同时为室内制冷。对于夏季夜晚,旋回送风空调器支路阀门8打开,辐射管支路阀门9关闭,旋回送风空调器6为室内制冷,辐射管7关闭。通过实施这种可选的实施方式,能够在夏季白天和夏季夜晚区分不同的冷负荷,采用不同的制冷方式,从而提高了制冷控制的灵活性。
42.请一并参照图8和图9,图8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催花环境控制系统的夏季白天运行模式示意图,图9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催花环境控制系统的夏季晚上运行模式示意图。如图8所示,此时冬夏工况切换阀组2切换至所述第一阀组,第一阀组即为图8冬夏工况切换阀组2中的未标黑阀门。其中,图8冬夏工况切换阀组2中的标黑阀门为关闭状态的阀门。并且,在夏季白天运行时,旋回送风空调器支路阀门8和辐射管支路阀门9均打开,此时旋回送风空调器6和辐射管7同时为室内制冷。
43.进一步的,如图9所示,此时冬夏工况切换阀组2切换至所述第一阀组,第一阀组即为图9冬夏工况切换阀组2中的未标黑阀门。其中,图9冬夏工况切换阀组2中的标黑阀门为关闭状态的阀门。并且,在夏季夜晚运行时,旋回送风空调器支路阀门8打开,辐射管支路阀门9关闭,此时旋回送风空调器6为室内制冷,辐射管7关闭。
44.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旋回送风空调器支路阀门8用于在所述冬夏工况切换阀组2切换至所述第二阀组的情况下,控制所述旋回送风空调器6关闭;所述辐射管支路阀门9用于在所述冬夏工况切换阀组2切换至所述第二阀组的情况下,控制所述辐射管7开启。
45.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阀组对应冬季供暖,在冬夏工况切换阀组2切换至所述第二阀组的情况下,旋回送风空调器支路阀门8关闭,辐射管支路阀门9开启,控制旋回送风空调器6关闭,以及控制辐射管7开启。
46.请一并参照图10,图10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催花环境控制系统的冬季运行模式示意图,如图10所示,此时冬夏工况切换阀组2切换至第二阀组,第二阀组即为图10冬夏工况切换阀组2中的未标黑阀门。其中,图10冬夏工况切换阀组2中的标黑阀门为关闭状态的阀门。并且,在冬季运行时,旋回送风空调器支路阀门8关闭,辐射管支路阀门9开启,此时辐射管7为室内供暖,旋回送风空调器6关闭。
47.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旋回送风空调器6包括固定旋回导流板61、风机62和表冷器63;其中,所述固定旋回导流板61用于形成旋流送风,所述表冷器63为干式表冷器。
48.在本实现方式中,固定旋回导流板61用于形成旋流送风,风机62用于排送气体,表冷器63用于对空气进行冷却处理。具体的,表冷器63可以利用冷冻水对空气进行冷却,风机62用于将冷却后的空气传输给固定旋回导流板61,形成旋流送风,实现制冷。
49.请一并参阅图3,在固定旋回导流板61作用下,可形成旋流送风,诱引周围空气向远处缓慢推进,送风距离可达40m,形成1.5m低空空调区置换通风,气流组织均匀稳定且空调能耗低;所述的表冷器63为干式表冷器,只降温不除湿,可提高冷冻水温度,且不形成冷凝水。
50.请一并参阅图4,图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催花环境控制系统的旋回送风空调器正视图,如图4所示,固定旋回导流板61可以通过顺时针旋转或者逆时针旋转,形成旋流送风。
51.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地源热泵机组1为磁悬浮地源热泵;其中,所述磁悬浮地源热泵用于根据环境参数调节主机开机模式和运行台数,以及,监测运行参数,以使所述运行参数处于预设的参数范围内。
52.在本实现方式中,地源热泵机组1具有部分负荷效率高、调节灵活、长期运行效率不衰减等优势;运行时根据末端空调负荷需求、室外温湿度、主机效率等参数,综合分析运行经济性,以最经济的模式自动调节主机开机模式及运行台数,在自动运行过程中每台主机通过检测各自进出水压差与温差来保证各自流量需求是否在高效运行的范围内,确保主机系统安全高效运行。
53.其中,地源热泵机组1可以获取环境参数,环境参数可以包括但不限于末端空调负荷需求、室外温湿度、主机效率。之后,地源热泵机组1可以确定与环境参数相匹配的运行台
数,以及与环境参数相匹配的主机开机模式,从而根据环境参数灵活调节磁悬浮地源热泵台数和磁悬浮主机运行频率。其中,上述的开机模式至少包括磁悬浮主机运行频率。通过实施这种可选的实施方式,能够采用最节能的运行模式,降低空调系统能耗。
54.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旋回送风空调器6和所述辐射管7均采用大温差供能。
55.在本实现方式中,所述的旋回送风空调器6和辐射管7均为大温差末端,夏季供/回水温度为10/17℃,冬季供/回水温度为42/33℃,降低输配能耗。通过采用大温差供能,能够大幅降低输配能耗。其中,大温差供能指的是供回水温度的差值大于预设阈值的供能方式。
56.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地源侧水泵4和所述用户侧水泵5为变频水泵,所述地源侧水泵4和所述用户侧水泵5用于根据供回水压差控制水泵的运行台数和频率,并根据供回水温差修正所述运行台数和所述频率。
57.在本实现方式中,变频水泵能够根据末端供回水压差控制水泵的运行台数和频率,根据供回水温差进行修正,满足末端的负荷需求和节能运行。具体的,地源侧水泵4和用户侧水泵5能够获取供回水压差,并确定供回水压差对应的水泵的运行台数和频率,并按照该运行台数和频率确定初始的水泵。在水泵的运行过程中,还可以监测供回水温差,并根据供回水温差不断修正上述的运行台数和频率,从而采用最节能的运行模式。
58.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保温围护结构包括保温围墙、外遮阳塑料膜和气泡膜。
59.在本实现方式中,保温围护结构包括保温围墙、外遮阳塑料膜、气泡膜,采用保温效果好的围墙减少传热量,采用外遮阳和气泡膜内遮阳降低太阳辐射负荷、采用多层气泡膜减小空调区空间,可以大幅降低空调负荷。其中,保温围护结构由外及内依次为保温围墙、外遮阳塑料膜和气泡膜。
60.请一并参阅图5,图5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催花环境控制系统的围护结构立面图,如图5所示,旋回送风空调器6的送风距离为40m,形成高度1.5m的低空空调区置换通风,气流组织稳定且空调能耗低。室内温度出现明显分层,只需保障大棚内1.5m低空空调区温度,可大幅减低制冷负荷。以及,在高度3m区域,设置保温围护结构中的气泡膜,并在气泡膜外侧设置外遮阳(塑料膜)。
61.请一并参阅图6,图6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催花环境控制系统的室内温度随高度变化示意图,如图6所示,采用本技术中的催花环境控制系统,只需要保障低空空调区的温度,在出风温度保持在一定的温度区间时,1.5m以内的室内空气温度不高于预设的温度阈值即可。通过这种温度控制方式,能够大幅减低制冷负荷。
62.以及,目前基于民用空调设计理念建造的催花环境保障系统,普遍存在以下问题:花卉大棚为高大空间环境,传统的混合通风方式导致空调负荷居高不下;花卉大棚通常大跨度,需要远距离送风,传统的送风方式送风距离短、气流组织不均匀;通常的空调箱送风方式(上送下回、下送上回、风道送风等),难以在同时满足夏冬季高效制冷/供暖需求,且保障均匀的气流组织;传统的空调箱需要兼具降温和除湿功能,要求的冷水温度低,制冷能耗高,且通常供回水温度通常为7/12℃,供回水温差小导致输配能耗高;空调系统负荷调节困难,导致部分负荷时效率低下;围护结构遮阳、保温性能差,导致单位面积负荷居高不下。
63.对此,采用本技术中的催花控制系统,能够采用旋回式送风空调器,形成分层置换
通风效果,只需保障1.5m高度空调区即可,可大幅降低大空间空调负荷。并且,旋回送风距离长,送风距离可达40m,且气流组织均匀稳定,满足大跨度送风要求。并且,能够采用干式表冷器降温,结合独立式热泵除湿机除湿,实现了温湿度独立精准控制,可采用高温冷冻水提高冷机效率,且空调箱不形成冷凝水。
64.以及,本技术还可以采用旋回式送风空调器和辐射管联合制冷/供暖,夏季白天负荷较高时采用旋回式送风空调器和辐射管联合制冷;夏季夜晚负荷较低时,采用旋回式送风空调器供冷,保障制冷效果且形成良好的气流组织;冬季采用辐射管供暖,供暖均匀且可采用低温热水供暖,提高热泵效率。同时满足夏冬季高效制冷/供暖需求,且保障均匀的气流组织。
65.以及,本技术还可以采用大温差供能,夏季供/回水温度为10/17c,冬季供/回水温度为42/33c,大幅降低输配能耗。
66.以及,本技术还可以采用磁悬浮地源热泵,利用自然能源供冷、供暖,供能效率高,且磁悬浮机组具有部分负荷效率高、调节灵活的优势,保障长时间部分负荷下热泵机组高效运行。
67.以及,本技术还可以设置热回收新风机组,保障人员舒适健康,降低门窗漏风量;同时新风机组并与进门人员联动,有人进入大棚内热回收新风机组开启,可减少空调负荷。
68.以及,本技术还可以采用“源-网-荷”协同调节,综合考虑空调负荷、室外温湿度、主机效率等因素,实时调节磁悬浮热泵台数、磁悬浮主机运行频率、水泵开启台数、水泵频率等,采用最节能的运行模式,降低空调系统能耗。
69.以及,本技术还可以采用保温效果好的围墙减少传热量,采用外遮阳和气泡模内遮阳降低太阳辐射负荷、采用多层气泡膜减小空调区空间,可以大幅降低空调负荷。
70.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以利用旋回送风空调器,形成分层置换通风效果,大幅降低大空间空调负荷,满足大跨度送风要求。还可以利用干式表冷器降温,利用独立式热泵除湿机除湿,实现温湿度独立精准控制。以及,可以采用高温冷冻水提高冷机效率,且空调箱不形成冷凝水。以及,采用冬夏工况切换阀组,利用旋回式送风空调器和辐射管联合制冷/供暖,满足夏冬季高效制冷/供暖需求。以及,采用大温差供能,大幅降低输配能耗。以及,采用磁悬浮地源热泵,保障长时间部分负荷下热泵机组高效运行。以及,提高环境控制设置热回收新风机组,保障人员舒适健康,降低门窗漏风量,减少空调负荷。以及,综合考虑空调负荷、室外温湿度、主机效率等因素,实时调节磁悬浮热泵台数、磁悬浮主机运行频率、水泵开启台数、水泵频率等,降低空调系统能耗。以及,采用保温围护结构,进一步降低空调负荷。综上,基于本技术的催花环境控制系统,能够提高环境控制效果。
71.上述本发明实施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
72.上述实施例中的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上述计算机可读取的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或多台计算机设备(可为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
73.在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
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74.在本技术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客户端,可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其中,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单元或模块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或其它的形式。
75.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76.另外,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77.以上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催花环境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保温围护结构、地源热泵机组、冬夏工况切换阀组、地源井、地源侧水泵、用户侧水泵、旋回送风空调器、辐射管、旋回送风空调器支路阀门、辐射管支路阀门、热回收新风机组和除湿机组;其中,所述保温围护结构围绕空调区设置;所述地源热泵机组用于基于水源供暖或者制冷;所述冬夏工况切换阀组连接所述旋回送风空调器和所述辐射管;所述地源侧水泵和所述用户侧水泵用于从所述地源井中抽取所述水源;所述旋回送风空调器设于大棚内地面,所述辐射管与所述旋回送风空调器并联设置,所述辐射管设于苗床架下方;所述旋回送风空调器支路阀门用于控制所述旋回送风空调器支路阀门,所述辐射管支路阀门用于控制所述辐射管;所述热回收新风机组和所述除湿机组设于大棚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冬夏工况切换阀组用于在夏季供冷时切换至第一阀组;以及,在冬季供暖时切换至第二阀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旋回送风空调器支路阀门用于在所述冬夏工况切换阀组切换至所述第一阀组的情况下,控制所述旋回送风空调器开启;所述辐射管支路阀门用于在所述冬夏工况切换阀组切换至所述第一阀组的情况下,在白天控制所述辐射管开启,在夜晚控制所述辐射管关闭。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旋回送风空调器支路阀门用于在所述冬夏工况切换阀组切换至所述第二阀组的情况下,控制所述旋回送风空调器关闭;所述辐射管支路阀门用于在所述冬夏工况切换阀组切换至所述第二阀组的情况下,控制所述辐射管开启。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旋回送风空调器包括固定旋回导流板、风机和表冷器;其中,所述固定旋回导流板用于形成旋流送风,所述表冷器为干式表冷器。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地源热泵机组为磁悬浮地源热泵;其中,所述磁悬浮地源热泵用于根据环境参数调节主机开机模式和运行台数,以及,监测运行参数,以使所述运行参数处于预设的参数范围内。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旋回送风空调器和所述辐射管均采用大温差供能。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地源侧水泵和所述用户侧水泵为变频水泵,所述地源侧水泵和所述用户侧水泵用于根据供回水压差控制水泵的运行台数和频率,并根据供回水温差修正所述运行台数和所述频率。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围护结构包括保温围墙、外遮阳塑料膜和气泡膜。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催花环境控制系统,包括保温围护结构、地源热泵机组、冬夏工况切换阀组、地源井、地源侧水泵、用户侧水泵、旋回送风空调器、辐射管、旋回送风空调器支路阀门、辐射管支路阀门、热回收新风机组和除湿机组;保温围护结构围绕空调区设置;地源热泵机组用于基于水源供暖或者制冷;冬夏工况切换阀组连接旋回送风空调器和辐射管;地源侧水泵和用户侧水泵用于从地源井中抽取水源;旋回送风空调器设于大棚内地面,辐射管与旋回送风空调器并联设置,辐射管设于苗床架下方;旋回送风空调器支路阀门用于控制旋回送风空调器支路阀门,辐射管支路阀门用于控制辐射管;热回收新风机组和除湿机组设于大棚内。本发明能够提高环境控制效果。效果。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

田学书 尤鹏皓 李世彦 张伦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泰州市苏中园艺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2.10.14

技术公布日:

2023/3/3

本文发布于:2023-03-05 16:00:5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patent/3/6635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所述   空调器   支路   阀门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