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时计的表冠/推动件的制作方法

阅读: 评论:0


本发明涉及钟表学领域,并且更具体地涉及弹簧在表冠/推动件内部的布置。



背景技术:


装配到时计的表冠/推动件设有复位弹簧,该复位弹簧围绕表冠的柄轴定位。弹簧通常在一端处承靠在表冠头部下方,并且在另一端处承靠在表冠管的肩部上或承靠在布置在该同一肩部上的垫圈上。在使用中,弹簧与表冠/推动件的旋转部件之间的相对运动导致刮擦现象,从而导致弹簧的过早磨损。

为了克服这个缺点,美国专利8371745提出插入垫圈以便于在弹簧的每一端处滑动。尽管滑动是便利的,但是与表冠头部成一体的垫圈和弹簧之间的相对运动仍然产生摩擦,这不允许连续驱动表冠。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提出一种时计来克服上述缺点,该时计包括布置在表冠/推动件内部的弹簧,以便消除弹簧与旋转部件之间的摩擦。

为此,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设有弹簧的表冠/推动件,所述弹簧设置在与头部的运动成一体地旋转的保持架内部,所述弹簧布置在保持架内部以便被驱动成随保持架旋转。

弹簧在保持架内部的这种布置使得可以避免弹簧和表冠的凹入底部之间的任何刮擦,从而增加弹簧的寿命。由于保持架随弹簧旋转,当在表冠/推动件上执行动作时,弹簧不经受相对于部件的相对运动。此外,由于保持架具有与其所支承的表面的形状相似形状的表面,因此在支承区域中存在正常摩擦,这确保了表冠的连续驱动。

在参考附图阅读以下详细描述时,本发明的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显而易见。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设有表冠/推动件的时计的平面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表冠/推动件的纵向截面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弹簧保持架的三维视图。

图4a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弹簧保持架的平面图。图4b和4c分别是沿图4a的轴线a-a和b-b的截面图。

图5a是处于安装在时计中的最终位置中的根据本发明的表冠/推动件的纵向半截面图。图5b表示处于推入位置中的表冠/推进器的相同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涉及一种腕表型的时计。它可以是电子手表或机械手表。

参照图1和2,时计以常规方式包括表壳1,该表壳设置有中间部件2和表冠/推动件3,该表冠/推动件包括与柄轴7成一体的凹入/中空头部4,所述柄轴在附接至表壳中间件的管6内部运动。管6被连接到凹入头部4的柄轴7横穿。凹入头部4被安装成分别沿着和围绕柄轴7的轴线7a进行平移和旋转运动。根据图2所示的用于电子手表的变型,柄轴7在其基部处与保持元件8成一体。磁体9(例如多极磁体)被附接到柄轴7的远端,以便与一个或多个传感器(未示出)配合。对于机械手表,柄轴可以激活诸如计时功能的功能。

表冠/推动件3还包括围绕柄轴7布置的弹簧10。根据本发明,复位弹簧10被压缩在图3中更详细示出的保持架11内。保持架11被布置在管6和柄轴7之间。保持架在一个轴向端处承靠在凹入头部4的内表面上,并且在其另一轴向端处承靠在管6的基部6a上,或者优选地承靠在便于滑动的垫圈14上,垫圈14被布置在该同一基部6a上。保持架11由两个不同的部分制成:上部部分12和下部部分13,其中上部部分12与凹入头部4成一体。为此,上部部分12附接到芯部5上,该芯部从凹入头部4的内表面部分地围绕柄轴7延伸。这两个上部部分12和下部部分13相互配合,或者换句话说,相互互锁。保持架的上部部分12与凹入头部4一体地旋转,而保持架的下部部分13相对于凹入头部轴向自由,但是在凹入头部的旋转期间由保持架的上部部分驱动旋转。此外,上部部分12安装在下部部分13上,以便在表冠/推动件被推入时沿着柄轴7的轴线7a平移运动。可以设想不同的构造以确保两个部件的旋转配合和上部部分相对于下部部分的平移运动。根据下面更详细描述的图3和图4a-4c的变型,上部部分12具有至少一个部分12f,其被互锁在下部部分13的开口13b中。例如,根据未示出的另一变型,上部部分可以具有至少一个部分,其在设置在下部部分的内壁上的滑道内滑动。

参照图3和图4a-4c的变型,每个部分12、13具有带有侧壁12a、13a的圆柱形形状,所述侧壁12a、13a设有至少一个开口12b、13b,优选地两个开口,或者甚至三个、四个等开口。侧壁12a、13a在一端处由穿透有中心孔的基部12c、13c界定,在另一端处由完全敞开的基部12d、13d界定。切入到侧壁12a、13a中的开口12b、13b限定了“u”形的轮廓。在所示的示例中,数量为两个的开口在直径上相对。开口12b、13b由侧壁12a、13a的部分12f、13f界定。因此,侧壁12a、13a由开口12b、13b所侧面相接的部分12f、13f形成。根据本发明,两个部分12、13沿相对于彼此相反的方向并且沿着柄轴7同轴地被安装并且相对于彼此具有90°的角度偏移。因此,敞开的基部12d、13d彼此面对,并且上部部分12的侧壁12a的部分12f互锁在下部部分13的侧壁13a的开口13b中,以便一方面允许上部部分相对于下部部分平移运动,另一方面允许旋转的上部部分驱动下部部分进行运动。在表冠/推动件3的延伸位置中,如图2、3和5a所示,上部部分12的侧壁12a的部分12f轻微接合在下部部分13的相应开口13b中。在图5b所示的表冠/推动件3的推入位置中,侧壁12a的部分12f更深地接合在开口13b中。图5a中所示的最大行程d由凹入头部4的抵靠管6的边缘6b的下表面来限制。

弹簧10被容纳在保持架11中处于穿透有中心孔12c、13c的两个基部之间,位于由侧壁12a、13a和中心孔的边沿12e、13e界定的空间中。在使用期间,这种布置允许弹簧随表壳旋转,这防止了由弹簧与旋转部件之间的相对运动引起的过早磨损。

附图标记

1表壳

2表壳中间件

3表冠/推动件

4凹入头部

5芯部

6管

6a管的基部

6b管的边缘

7柄轴

7a柄轴的轴线

8保持元件

9多极磁体

10复位弹簧

11保持架

12保持架的上部部分

12a侧壁

12b开口

12c具有中心孔的基部

12d敞开的基部

12e中心孔的边沿

12f侧壁的部分

13保持架的下部部分

13a侧壁

13b开口

13c具有中心孔的基部

13d敞开的基部

13e中心孔的边沿

13f侧壁的部分

14垫圈

15衬垫

16帽。



技术特征:


1.一种表冠/推动件(3),包括:

-用于固定到表壳(1)上的管(6),

-凹入头部(4),所述凹入头部与延伸到其凹入部分中的柄轴(7)成一体,所述柄轴(7)限定轴线(7a),所述凹入头部(4)被安装成分别围绕和沿着所述柄轴(7)的所述轴线(7a)进行旋转和平移运动,

-复位弹簧(10),其围绕所述柄轴(7)设置,

所述表冠/推动件(3)的特征在于,其包括容纳所述弹簧(10)的保持架(11),所述保持架(11)被所述柄轴(7)横穿并且包括与所述凹入头部(4)成一体的上部部分(12)以及相对于所述凹入头部(4)自由安装的下部部分(13),所述上部部分(12)与所述下部部分(13)配合以便驱动所述下部部分(13)进行其旋转运动并且以便相对于所述下部部分(13)沿着所述轴线(7a)平移运动,所述弹簧在所述保持架(11)内部被压缩以便被驱动随所述保持架(11)旋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表冠/推动件(3),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部部分(12)和所述下部部分(13)具有带有侧壁(12a,13a)的相同的圆柱形形状,所述侧壁(12a,13a)设置有至少一个开口(12b,13b),所述侧壁(12a,13a)在一端处由穿透有中心孔(12c,13c)的基部(12c,13c)界定,并且在另一端处由完全敞开的基部(12d,13d)界定,所述上部部分(12)和所述下部部分(13)沿相对于彼此相反的方向并且围绕所述柄部(7)同轴地安装,其中所述上部部分(12)的所述侧壁(12a)的一个部分(12f)互锁在所述下部部分(13)的所述侧壁(13a)的开口(13b)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表冠/推动件(3),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口(12b,13b)限定u形的轮廓。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表冠/推动件(3),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上部部分(12)和所述下部部分(13)中存在两个开口(12b,13b),每个部分(12,13)的开口(12b,13b)相对于所述柄轴(7)的所述轴线(7a)在直径上相对。

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表冠/推动件(3),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持架(11)在其上部部分(12)中附接到芯部(5),所述芯部从所述凹入头部(4)的内表面延伸并且围绕所述柄轴(7)布置。

6.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表冠/推动件(3),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持架(11)在一个轴向端处承靠在所述凹入头部(4)的内表面上,并且在其另一轴向端处承靠在所述管(6)的基部(6a)上。

7.根据前一权利要求所述的表冠/推动件(3),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支承区域中,所述凹入头部(4)的内表面和所述基部(6a)分别具有与所述上部部分(12)和所述下部部分(13)的中心孔(12c,13c)的穿透基部的形状互补的形状。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表冠/推动件(3),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便于滑动的垫圈(14),所述垫圈(14)布置在所述管(6)的所述基部(6a)上。

9.根据前一权利要求所述的表冠/推动件(3),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支承区域中,所述凹入头部(4)的内表面和所述垫圈(14)分别具有所述上部部分(12)和所述下部部分(13)的中心孔(12c,13c)的穿透基部的形状互补的形状。

10.根据权利要求2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表冠/推进器(3),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10)被容纳在所述保持架(11)中处于穿透有所述中心孔(12c,13c)的两个基部之间,位于由侧壁(12a,13a)和所述中心孔的边沿(12e,13e)界定的空间中。

11.根据权利要求2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冠状物/推动件(3),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凹入头部(4)处于其轴向最远离所述管(6)的位置中时,所述上部部分(12)的侧壁(12a)的部分(12f)部分地接合在所述下部部分(13)的开口(13b)中;当所述凹入头部(4)处于其轴向最靠近所述管(6)的位置中时,所述上部部分(12)的侧壁(12a)的部分(12f)更深地接合在所述下部部分(13)的开口(13b)中。

12.一种时计,包括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表冠/推动件(3)。

13.根据前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时计,其特征在于,所述时计是电子或机械手表。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表冠/推动件(3),包括:附接到表壳(1)的管(6);与柄轴(7)成一体的凹入头部(4),柄轴能相对于管(6)运动并且限定轴线(7a),凹入头部(4)安装成分别围绕和沿着柄轴(7)的轴线(7a)旋转和平移运动;围绕柄轴(7)设置的复位弹簧(10),表冠/推动件(3)的特征在于,其包括容纳弹簧(10)的保持架(11),保持架(11)被柄轴(7)横穿并且包括与凹入头部(4)成一体的上部部分(12)和相对于凹入头部(4)自由安装的下部部分(13),上部部分(12)与下部部分(13)配合以便驱动下部部分(13)进行其旋转运动并且以便相对于下部部分(13)沿着轴线(7a)平移运动,弹簧在保持架(11)内部被压缩以被驱动随保持架(11)旋转。

技术研发人员:

H·艾维尔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梅科股份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0.11.27

技术公布日:

2021.06.01

本文发布于:2023-03-05 13:09:5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patent/3/6605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所述   侧壁   弹簧   基部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