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隔离栅,具体涉及一种防爆安全隔离装置。
背景技术:
2.目前,在制作成品的工厂车间中,将装有原料及成品的小车及其运行行车轨道的区域划分为危险区,其他区域则为安全区。然而目前对于危险区和安全区并没有明确的指示物来进行隔离,仅通过放置警示牌来对作业人员进行提示,这就导致若作业人员没有看到警示牌便会误入危险区的情况出现,由于危险区内随时会有小车从行车轨道上经过,若作业人员在此时进入危险区,运行中的小车会对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产生威胁。且出于对安全生产的考虑,在车间不可以使用大功率的电力设备,以免由于电火花导致意外发生,一旦发生意外,造成的经济损失是不可估量的。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分隔安全区和危险区的安全简单的防爆安全隔离装置。
4.本实用新型公开的这种防爆安全隔离装置,包括气动隔离栅、第一
位置传感器、第二位置传感器和控制器;在危险区与安全区之间设置有
所述气动隔离栅;在所述危险区的行车轨道上沿着行车方向依次设置有所述第一位置传感器和所述第二位置传感器;所述第一位置传感器和所述第二位置传感器分别位于所述气动隔离栅的两端,所述第一位置传感器和所述第二位置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均与所述控制器的信号输入端通过信号连接;所述控制器的信号输出端与所述气动隔离栅的
气缸的信号输入端通过信号连接。
5.进一步的,在所述安全区靠近所述气动隔离栅的一侧设置有所述红外传感器,在所述气动隔离栅的一端设置有声光报警器;所述红外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与所述控制器的信号输入端通过信号连接;所述控制器的信号输出端与所述声光报警器的信号输入端通过信号连接。
6.进一步的,所述气动隔离栅包括支撑架、所述气缸、圆盘、轴承座、转动杆和隔离杆;在所述支撑架上转动安装有所述气缸,所述圆盘与所述气缸的伸缩端铰接,所述转动杆的一端贯穿所述圆盘的中心孔并通过轴承座旋转固定在所述支撑架上,所述圆盘与所述转动杆固定连接,所述转动杆的另一端与所述隔离杆的一端侧壁固定连接。
7.进一步的,其还包括防护箱,所述防护箱罩设在所述气缸、所述圆盘、所述轴承座及所述支撑架外侧,所述转动杆活动贯穿所述防护箱;所述声光报警器放置在所述防护箱顶部。
8.进一步的,所述红外传感器安装在距离所述隔离杆水平垂直方向2m的位置。
9.进一步的,其还包括插杆和“凹”型的固定架,所述插杆两端设有外螺纹,在所述圆盘上开设有若干个通孔;所述插杆贯穿所述通孔,且所述插杆的两端穿过所述固定架并通过螺母固定,所述固定架的底部与所述气缸伸缩端的顶部固定连接。
10.本实用新型的优点:结构简单,易实现;通过在安全区与危险区中间设置本实用新型隔离栅,对于界限不明的区域进行了简单直观的划分。本实用新型结合红外传感器、第一位置传感器、第二位置传感器和声光报警器,对于何时开启隔离栅有了明确的认定。增加了生产车间的安全稳定性,保障了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
附图说明
1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2.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13.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气动隔离栅的侧视图。
14.图3是本实用新型图1的俯视图。
15.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控制系统图。
16.第一位置传感器1,第二位置传感器2,控制器3,红外传感器4,声光报警器5,气缸6,防护箱7,支撑架8,圆盘9,轴承座10,转动杆11,固定架12,插杆13,隔离杆14,气动隔离栅15,行车轨道16,小车17。
具体实施方式
17.如图1-3所示,一种防爆安全隔离装置,包括气动隔离栅15、第一位置传感器1、第二位置传感器2和控制器3;在危险区与安全区之间设置有气动隔离栅15;在危险区的行车轨道16上沿着行车方向依次设置有第一位置传感器1和第二位置传感器2;第一位置传感器1和第二位置传感器2分别位于气动隔离栅15的两端;在安全区靠近气动隔离栅15的一侧设置有红外传感器4,在气动隔离栅15的一端设置有声光报警器5。
18.气动隔离栅15包括支撑架8、气缸6、圆盘9、轴承座10、转动杆11和隔离杆14;在支撑架8上转动安装有气缸6,圆盘9与气缸6的伸缩端铰接,转动杆11的一端贯穿圆盘9的中心孔并通过轴承座10旋转固定在支撑架8上,圆盘9与转动杆11固定连接,转动杆11的另一端与隔离杆14的一端侧壁固定连接。
19.在气缸6、圆盘9、轴承座10及支撑架8的外侧罩设有防护箱7,转动杆11活动贯穿防护箱7;声光报警器5放置在防护箱7顶部;红外传感器4安装在距离隔离杆14水平垂直方向2m的位置。还包括插杆13和“凹”型的固定架12,插杆13两端设有外螺纹,圆盘9上开设有若干个通孔;插杆13贯穿通孔,且插杆13的两端穿过固定架12并通过螺母固定,固定架12的底部与气缸6伸缩端的顶部固定连接。
20.如图4所示,第一位置传感器1和第二位置传感器2的信号输出端均与控制器3的信号输入端通过信号连接;控制器3的信号输出端与气动隔离栅15的气缸6的信号输入端通过信号连接。红外传感器4的信号输出端与控制器3的信号输入端通过信号连接;控制器3的信号输出端与声光报警器5的信号输入端通过信号连接。
21.工作原理:
22.当小车17沿行车轨道16行驶至第一位置传感器1时,第一位置传感器1检测到小车
17,并将信号传输到控制器3上,控制器3控制气缸6运作,气缸6伸缩端缩短,带动圆盘9转动,从而使得隔离杆14落下,实现隔离安全区与危险区的作用。当小车17行驶至第二位置传感器2时,第二位置传感器2检测到小车17,并将信号传输到控制器3上,控制器3控制气缸6运作,气缸6伸缩端伸长,带动圆盘9转动,从而使得隔离杆14抬起,实现作业人员可安全通过的效果。
23.当隔离杆14位于落下位置时,若有人企图穿过隔离杆14进入危险区,位于隔离杆14前2m位置的红外传感器4检测到有人靠近,将信号传输到控制器3上,控制器3控制声光报警器5运作,达到警示作用。当小车17安全通过第二传感器后,控制器3接收到第二传感器传输的信号,控制气缸6运作,隔离杆14抬起,同时,声光报警器5解除报警,作业人员可顺利通过。且当隔离杆14属于抬起状态时,红外传感器4不启动。
24.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防爆安全隔离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气动隔离栅、第一位置传感器、第二位置传感器和控制器;在危险区与安全区之间设置有所述气动隔离栅;在所述危险区的行车轨道上沿着行车方向依次设置有所述第一位置传感器和所述第二位置传感器;所述第一位置传感器和所述第二位置传感器分别位于所述气动隔离栅的两端,所述第一位置传感器和所述第二位置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均与所述控制器的信号输入端通过信号连接;所述控制器的信号输出端与所述气动隔离栅的气缸的信号输入端通过信号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爆安全隔离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安全区靠近所述气动隔离栅的一侧设置有红外传感器,在所述气动隔离栅的一端设置有声光报警器;所述红外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与所述控制器的信号输入端通过信号连接;所述控制器的信号输出端与所述声光报警器的信号输入端通过信号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爆安全隔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动隔离栅包括支撑架、所述气缸、圆盘、轴承座、转动杆和隔离杆;在所述支撑架上转动安装有所述气缸,所述圆盘与所述气缸的伸缩端铰接,所述转动杆的一端贯穿所述圆盘的中心孔并通过轴承座旋转固定在所述支撑架上,所述圆盘与所述转动杆固定连接,所述转动杆的另一端与所述隔离杆的一端侧壁固定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防爆安全隔离装置,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防护箱,所述防护箱罩设在所述气缸、所述圆盘、所述轴承座及所述支撑架外侧,所述转动杆活动贯穿所述防护箱;所述声光报警器放置在所述防护箱顶部。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一种防爆安全隔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传感器安装在距离所述隔离杆水平垂直方向2m的位置。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防爆安全隔离装置,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插杆和“凹”型的固定架,所述插杆两端设有外螺纹,在所述圆盘上开设有若干个通孔;所述插杆贯穿所述通孔,且所述插杆的两端穿过所述固定架并通过螺母固定,所述固定架的底部与所述气缸伸缩端的顶部固定连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具体公开了一种防爆安全隔离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气动隔离栅、第一位置传感器、第二位置传感器和控制器;在危险区与安全区之间设置有所述气动隔离栅;在所述危险区的行车轨道上设置有所述第一位置传感器和所述第二位置传感器;所述第一位置传感器和所述第二位置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均与所述控制器的信号输入端通过信号连接;所述控制器的信号输出端与所述气动隔离栅的气缸的信号输入端通过信号连接。优点在于:通过在安全区与危险区中间设置本实用新型,对于界限不明的区域进行了简单直观的划分,增加了生产车间的安全稳定性,保障了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保障了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保障了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
技术研发人员:
解云江 高业伟 王向阳 赵国庆 姜华 刘志彬 冯志超 崔佳玉 蒋玉春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呼伦贝尔吉安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2.10.12
技术公布日:
202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