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
实用新型涉及方舱电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方舱电站的排
烟管座。
背景技术:
2.一般情况下,发动机的废气需要通过排烟管路排出舱外,来降低排烟废气对舱内温度的影响,从而提高方舱电站内的空气质量。为了满足舱内布局,常规的排烟管都会穿过
隔墙,隔墙对应位置需要预埋管座来满足管路的通过性,但是大部分管座固定后与隔墙成为一体,不方便拆卸,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排烟管座的调整和维护,对改善舱体布局有一定的限制和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供一种用于方舱电站的排烟管座。
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5.一种用于方舱电站的排烟管座,包括隔墙洞口,排烟管座安装在隔墙洞口;排烟管座包括第一管座和第二管座,第一管座包括与隔墙内侧固定连接的第一安装板,第一安装板上固定设有向外的
导管和第一定位框,第一定位框的形状与隔墙洞口匹配并位于隔墙洞口内;导管位于第一定位框内,且第一安装板上与导管对应位置设为通孔;
6.第二管座包括与隔墙外侧固定连接的第二安装板,第二安装板上固定设有向内的第二定位框,第二定位框与第一定位框配合形成隔热空间,隔热空间填充隔热材料;第二安装板上与导管对应位置设有导孔,导管向外穿过隔热空间并从导孔穿出,形成排烟管通道。
7.进一步的,所述隔墙洞口为矩形。
8.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定位框和第二定位框为矩形,第二定位框的尺寸小于第一定位框,使第二定位框位于第一定位框内,且第二定位框的外壁与第一定位框的内壁贴合。
9.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安装板上环绕第一定位框排布有多个第一定位孔,第一定位孔内穿过自攻钉或螺栓与隔墙固定连接。
10.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安装板上环绕第二定位框排布有多个第二定位孔,第二定位孔内穿过自攻钉或螺栓与隔墙固定连接。
11.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2.本实用新型从提高排烟管座安装灵活性的角度出发,改善排烟管座的内部结构及固定方式,以达到灵活调整、方便拆卸的目的;管座与隔墙之间可拆卸式固定连接,同时方便安装定位,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方便了后续舱内的维护调整,适应性强。
13.本实用新型加工简单、生产、安装方便,提高生产效率,并且不需要更改隔墙(尤其当舱内机组发生替换或升级时,隔墙结构不需重复设计,只需改变管座内管径大小,减少了设计成本,缩短生产周期),降低了生产成本,维修性、灵活性好,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14.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第一管座的立体示意图;
15.图2是图1的主视图;
16.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第二管座的立体示意图;
17.图4是图3的主视图;
18.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安装示意图;
19.图6是图5的主视图。
20.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为了更好说明本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
具体实施方式
21.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22.如图1至图6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方舱电站的排烟管座,包括隔墙洞口,排烟管座安装在隔墙洞口;排烟管座包括第一管座1和第二管座2,第一管座1包括与隔墙3内侧固定连接的第一安装板11,第一安装板11上固定设有向外的导管12和第一定位框13,第一定位框13的形状与隔墙洞口匹配并位于隔墙洞口内;导管12位于第一定位框13内,且第一安装板11上与导管12对应位置设为通孔。
23.第二管座2包括与隔墙3外侧固定连接的第二安装板21,第二安装板21上固定设有向内的第二定位框23,第二定位框23与第一定位框13配合形成隔热空间,隔热空间13填充隔热棉,能够对排烟管进行隔热处理,对舱板也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第二安装板21上与导管12对应位置设有导孔22,导管12向外穿过隔热空间并从导孔22穿出,形成排烟管通道。
24.本实施例中,隔墙洞口为矩形。与隔墙洞口相配合,第一定位框13和第二定位框23也为矩形。采用方框结构,方便与隔墙洞口定位。
25.第二定位框23的尺寸比第一定位框13小一圈,使第二定位框23位于第一定位框13内,且第二定位框23的外壁与第一定位框13的内壁贴合,从而使管座之间贴合更紧密,方便定位。
26.本实施例中,第一安装板11上环绕第一定位框13均匀排布有多个第一定位孔14,第一定位孔14内穿过自攻钉或螺栓与隔墙3固定连接,方便固定。
27.本实施例中,第二安装板21上环绕第二定位框23均匀排布有多个第二定位孔24,第二定位孔24内穿过自攻钉或螺栓与隔墙3固定连接,方便固定。
28.本实用新型从提高排烟管座安装灵活性的角度出发,改善排烟管座的内部结构及固定方式,以达到灵活调整、方便拆卸的目的;管座与隔墙之间可拆卸式固定连接,同时方便安装定位,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方便了后续舱内的维护调整,适应性强。
29.具体加工时,第一安装板11采用2mm厚钢板下料加工,第一定位框13由钢板制成的,导管12选用圆管,三部分拼焊成型形成第一管座1。第一安装板11中心开有与相应排烟管外径尺寸相配合的圆孔,焊好后再在第一安装板11的外侧钻好第一定位孔14,孔位均布。
30.第二安装板21采用2mm厚钢板下料加工,第二定位框23由钢板制成的,两部分拼焊
成型形成第二管座2,第二定位框23相比第一定位框13的尺寸向内整体缩小2mm,这样更加方便定位。第二安装板2上开有圆孔作为导孔,将两部分拼焊成型形成第二管座1。焊好后再在第二安装板21的外侧钻好第二定位孔24,孔位均布。
31.本实用新型加工简单、生产、安装方便,提高生产效率,并且不需要更改隔墙(尤其当舱内机组发生替换或升级时,隔墙结构不需重复设计,只需改变管座内管径大小,减少了设计成本,缩短生产周期),降低了生产成本,维修性、灵活性好,实用性强。
32.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而非限制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尽管参照上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依然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任何修改或局部替换,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33.如果本文中使用了“第一”、“第二”等词语来限定零部件的话,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知晓:“第一”、“第二”的使用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如没有另外声明,上述词语并没有特殊的含义。
34.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35.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方舱电站的排烟管座,其特征在于:包括隔墙洞口,排烟管座安装在隔墙洞口;排烟管座包括第一管座和第二管座,第一管座包括与隔墙内侧固定连接的第一安装板,第一安装板上固定设有向外的导管和第一定位框,第一定位框的形状与隔墙洞口匹配并位于隔墙洞口内;导管位于第一定位框内,且第一安装板上与导管对应位置设为通孔;第二管座包括与隔墙外侧固定连接的第二安装板,第二安装板上固定设有向内的第二定位框,第二定位框与第一定位框配合形成隔热空间,隔热空间填充隔热材料;第二安装板上与导管对应位置设有导孔,导管向外穿过隔热空间并从导孔穿出,形成排烟管通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方舱电站的排烟管座,其特征在于:所述隔墙洞口为矩形。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方舱电站的排烟管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框和第二定位框为矩形,第二定位框的尺寸小于第一定位框,使第二定位框位于第一定位框内,且第二定位框的外壁与第一定位框的内壁贴合。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用于方舱电站的排烟管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板上环绕第一定位框排布有多个第一定位孔,第一定位孔内穿过自攻钉或螺栓与隔墙固定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用于方舱电站的排烟管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安装板上环绕第二定位框排布有多个第二定位孔,第二定位孔内穿过自攻钉或螺栓与隔墙固定连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方舱电站的排烟管座,包括隔墙洞口,排烟管座安装在隔墙洞口;排烟管座包括第一管座和第二管座,第一管座包括与隔墙内侧固定连接的第一安装板,第一安装板上固定设有向外的导管和第一定位框,导管位于第一定位框内;第二管座包括与隔墙外侧固定连接的第二安装板,第二安装板上固定设有向内的第二定位框,第二定位框与第一定位框配合形成隔热空间,隔热空间填充隔热材料;第二安装板上与导管对应位置设有导孔,导管向外穿过隔热空间并从导孔穿出,形成排烟管通道。本实用新型从提高排烟管座安装灵活性的角度出发,改善排烟管座的内部结构及固定方式,以达到灵活调整、方便拆卸的目的。方便拆卸的目的。方便拆卸的目的。
技术研发人员:
赵学政 张建伟 林森 原崇税 王亚东 李小丽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郑州佛光发电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2.09.27
技术公布日:
202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