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属于烟草设备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涉及一种卷烟生产
蓄热器系统。
背景技术:
2.卷烟厂联合工房、打叶复烤分别装有蓄热器,出口管道上安装有汽水分离器、2只
截止阀、流量计,过热
蒸汽供至蓄热器,经蓄热器进行过热-饱和蒸汽转换后供生产车间使用。
3.联合工房蓄热器顶部出口汽水分离器后分设两根饱和蒸汽管道,一根管道送至冷凝水回收间的饱和蒸汽分汽缸供制丝车间生产线、糖料室、废丝回收、空调、真空回潮、喷射泵,一根管道供卷包空调。打叶复烤蓄热器出口一根蒸汽管道供打叶复烤干燥机、烤梗机、烤片机、加料机、主辅线二润、主辅线一润和真空回潮机。
4.因联合工房、打叶复烤蓄热器出口蒸汽直供生产车间进行使用,导致蓄热器无调峰调压功能,对蒸汽压力、温度和含水率的稳定性造成了较大影响。蓄热器进出口压力相同,蒸汽主管运行压力较高,致使生产车间部分蒸汽阀门存在超压运行风险;进、出口压力相同,导致蓄热器进口蒸汽管道上止回阀和进口截止阀故障频发;生产端负荷变化直接影响锅炉运行,锅炉负荷变化大,热负荷变化快,炉膛温度变化大,锅炉热胀冷缩热频繁,热膨胀变化大,对锅炉安全运行存在较大风险;因蓄热器无调峰调压功能,导致蒸汽压力、温度和含水率等各项指标不稳定,影响蒸汽品质,对制丝、复烤产品质量影响严重。
5.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卷烟生产蓄热器系统,提高锅炉安全运行能力,延长阀门寿命,消除安全隐患,提高蒸汽压力、温度和含水率等各项指标的稳定性,为制丝、复烤生产、产品质量提供有力保障。
技术实现要素:
6.为了克服背景技术中存在的蓄热器无调峰调压功能对设备安全、产品质量造成了较大影响,导致蒸汽压力、温度和含水率等各项指标不稳定,影响蒸汽品质,对制丝、复烤产品质量影响严重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卷烟生产蓄热器系统,提高了锅炉安全运行能力,延长了阀门寿命,消除了安全隐患,减小了蒸汽压力、温度波动,为复烤生产、产品质量提供了有力保障。
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8.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卷烟生产蓄热器系统,包括蓄热器1、过热蒸汽进汽管2、蓄热器液位计3、排污管4、补水管5、蒸汽供汽管道6;所述的蓄热器1上安装有蓄热器液位计3,过热蒸汽进汽管2、排污管4、补水管5和蒸汽供汽管道6分别安装在蓄热器1上并连通蓄热器1内腔,过热蒸汽进汽管2上自进汽端至蓄热器1依次安装有进汽管温度表7、进汽管压力表8、进汽管流量计9、进汽管截止阀10和进汽管止回阀11,排污管4上安装有排污阀12,补水管5上安装有补水阀组13和补水泵ⅰ14。
9.所述的蒸汽供汽管道6上安装有调控装置15,调控装置15和蓄热器1之间安装有出
口蒸汽母管截止阀16,调控装置15的前后两侧均安装有供汽管道压力表17,处于调控装置15后侧的供汽管道压力表17后侧的蒸汽供汽管道6上安装有压力变送器18、供汽管道流量计19和供汽管道温度表20,蓄热器1上还设置有蓄热器压力表21、蓄热器安全阀22和蓄热器排空阀23;
10.所述的调控装置15包括
疏水装置和减压阀组、供汽管道旁路截止阀ⅰ1505,疏水装置和减压阀组串联安装在蒸汽供汽管道6上,供汽管道旁路截止阀ⅰ1505并联在减压阀组所在管道上,疏水装置包括汽水分离器1501和疏水阀组1503,汽水分离器1501上连接有疏水管1502,疏水管1502上并联安装有疏水阀组1503和旁路截止阀1504,减压阀组包括截止阀ⅱ1506、截止阀ⅲ1507、气动调节阀1508,截止阀ⅱ1506、气动调节阀1508和截止阀ⅲ1507串联安装在蒸汽供汽管道6上,气动调节阀1508与压力变送器18电性连接。
11.作为优选,所述的补水阀组13包括补水泵ⅱ1301、补水截止阀1302、补水电动阀1303、补水止回阀1304,补水阀组13按照补水泵ⅱ1301-补水截止阀1302-补水电动阀1303-补水截止阀1302-补水止回阀1304布置安装,补水电动阀1303的控制开关与蓄热器液位计3电性连接。
12.作为优选,所述的疏水阀组1503包括疏水截止阀1509、疏水过滤器1510、疏水阀1511、窥视镜1512和疏水止回阀1513,疏水阀组1503按照疏水截止阀1509-疏水过滤器1510-疏水阀1511-窥视镜1512-疏水止回阀1513-疏水截止阀1509布置安装。
13.作为优选,所述的截止阀ⅱ1506和气动调节阀1508之间安装有过滤器1514。
14.作为优选,所述的过热蒸汽进汽管2上的进汽管温度表7、进汽管压力表8、进汽管流量计9分别电性连接锅炉中控室锅炉上位机控制器并通过锅炉上位机控制器调控,蒸汽供汽管道6上的供汽管道压力表17、供汽管道流量计19和供汽管道温度表20分别电性连接锅炉中控室锅炉上位机控制器并通过锅炉上位机控制器调控,调控装置15的气动调节阀1508电性连接锅炉中控室锅炉上位机控制器并通过锅炉上位机控制器进行气动调节阀1508自动模式和手动模式的切换。
15.作为优选,所述的蒸汽供汽管道6设置有管径不同、结构相同的两条。
16.作为优选,所述的蓄热器1为打叶复烤蓄热器,两条蒸汽供汽管道6分别连通复烤车间生产线用汽装置24和复烤车间真空回潮用汽装置25。
17.作为优选,所述的蓄热器1为联合工房蓄热器,两条蒸汽供汽管道6分别连通制丝车间用汽装置26和卷包车间用汽装置27。
18.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9.本实用新型优化了蓄热器系统配置,提高了蓄热器调峰调压、储能功能;稳定蒸汽使用压力、温度、含水率、提高蒸汽品质,降低了锅炉热胀冷缩热频次,热膨胀变化小,提高了锅炉安全运行能力,同时提高烟气排放符合环保要求的保障能力;减压阀组的设置也减少了用汽部门的蒸汽消耗,从而节约锅炉燃料,降低能耗;降低蒸汽主管和生产车间蒸汽阀门运行压力,延长了阀门寿命,消除安全隐患。
附图说明
20.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21.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22.图3是本实用新型调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23.图4是本实用新型疏水阀组的结构示意图;
24.图5是本实用新型补水阀组的结构示意图。
25.图中,1-蓄热器、2-过热蒸汽进汽管、3-蓄热器液位计、4-排污管、5-补水管、6-蒸汽供汽管道、7-进汽管温度表、8-进汽管压力表、9-进汽管流量计、10-进汽管截止阀、11-进汽管止回阀、12-排污阀、13-补水阀组、14-补水泵ⅰ、15-调控装置、16-出口蒸汽母管截止阀、17-供汽管道压力表、18-压力变送器、19-供汽管道流量计、20-供汽管道温度表、21-蓄热器压力表、22-蓄热器安全阀、23-蓄热器排空阀、24-复烤车间生产线用汽装置、25-复烤车间真空回潮用汽装置、26-制丝车间用汽装置、27-卷包车间用汽装置、1301-补水泵ⅱ、1302-补水截止阀、1303-补水电动阀、1304-补水止回阀、1501-汽水分离器、1502-疏水管、1503-疏水阀组、1504-旁路截止阀、1505-截止阀ⅰ、1506-截止阀ⅱ、1507-截止阀ⅲ、1508-气动调节阀、1509-疏水截止阀、1510-疏水过滤器、1511-疏水阀、1512-窥视镜、1513-疏水止回阀、1514-过滤器。
具体实施方式
26.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的说明,以方便技术人员理解。
27.如图1-5所示,所述的卷烟生产蓄热器系统包括蓄热器1、过热蒸汽进汽管2、蓄热器液位计3、排污管4、补水管5、蒸汽供汽管道6;所述的蓄热器1上安装有蓄热器液位计3,过热蒸汽进汽管2、排污管4、补水管5和蒸汽供汽管道6分别安装在蓄热器1上并连通蓄热器1内腔,过热蒸汽进汽管2上自进汽端至蓄热器1依次安装有进汽管温度表7、进汽管压力表8、进汽管流量计9、进汽管截止阀10和进汽管止回阀11,排污管4上安装有排污阀12,补水管5上安装有补水阀组13和补水泵ⅰ14。
28.所述的蒸汽供汽管道6上安装有调控装置15,调控装置15和蓄热器1之间安装有出口蒸汽母管截止阀16,调控装置15的前后两侧均安装有供汽管道压力表17,处于调控装置15后侧的供汽管道压力表17后侧的蒸汽供汽管道6上安装有压力变送器18、供汽管道流量计19和供汽管道温度表20,蓄热器1上还设置有蓄热器压力表21、蓄热器安全阀22和蓄热器排空阀23。
29.所述的调控装置15包括疏水装置和减压阀组、供汽管道旁路截止阀ⅰ1505,疏水装置和减压阀组串联安装在蒸汽供汽管道6上,供汽管道旁路截止阀ⅰ1505并联在减压阀组所在管道上,疏水装置包括汽水分离器1501和疏水阀组1503,汽水分离器1501上连接有疏水管1502,疏水管1502上并联安装有疏水阀组1503和旁路截止阀1504,过热蒸汽经过蓄热器1以后变成饱和蒸汽,蓄热器1出口的饱合蒸汽中有可能会含有一定的水分,蒸汽含水率就会比较高,为了让蒸汽的含水率达到用汽部门的要求,蓄热器1出口加装的汽水分离器1501能够达到汽水分离的作用,分离出来的冷凝水通过疏水阀组1503排至高压闪蒸罐内,疏水阀组1503正常工作时,旁路截止阀1504处于常闭状态,当疏水阀组1503不能正常工作(故障或者检修)进行疏水时,开启旁路截止阀1504进行疏水,保证疏水管1502疏水的正常进行。
30.所述的减压阀组包括供汽管道旁路截止阀ⅰ1505、截止阀ⅱ1506、截止阀ⅲ1507、气动调节阀1508,截止阀ⅱ1506、气动调节阀1508和截止阀ⅲ1507串联安装在蒸汽供汽管
道6上,气动调节阀1508与压力变送器18电性连接,通过压力变送器18检测蓄热器1出口管道蒸汽压力,将检测的压差信号传送至plc控制模块,根据plc控制模块信号,自动控制气动调节阀1508阀门开度。
31.供汽管道旁路截止阀ⅰ1505作为供汽旁路,当供汽主路减压阀组(即截止阀ⅱ1506、截止阀ⅲ1507和气动调节阀1508)正常工作时,供汽管道旁路截止阀ⅰ1505处于常闭状态,依靠截止阀ⅱ1506、截止阀ⅲ1507、气动调节阀1508保证蓄热器1出口蒸汽压力的稳定性,当供汽主路减压阀组不能正常工作(故障或者检修)进行供汽时,可手动开启旁路的供汽管道旁路截止阀ⅰ1505进行供汽,以保证生产的正常进行,对蒸汽汽压进行调节,实现供汽压力的手动、自动调节功能。
32.所述的补水阀组13包括补水泵ⅱ1301、补水截止阀1302、补水电动阀1303、补水止回阀1304,补水阀组13按照补水泵ⅱ1301-补水截止阀1302-补水电动阀1303-补水截止阀1302-补水止回阀1304布置安装,补水电动阀1303的控制开关与蓄热器液位计3电性连接,补水电动阀1303开关由蓄热器液位计3检测到的蓄热器1液位来进行控制,蓄热器1液位到低限开启,高限关闭。
33.所述的疏水阀组1503包括疏水截止阀1509、疏水过滤器1510、疏水阀1511、窥视镜1512和疏水止回阀1513,疏水阀组1503按照疏水截止阀1509-疏水过滤器1510-疏水阀1511-窥视镜1512-疏水止回阀1513-疏水截止阀1509布置安装。
34.所述的截止阀ⅱ1506和气动调节阀1508之间安装有过滤器1514,过滤蒸汽中的杂质。
35.所述的过热蒸汽进汽管2上的进汽管温度表7、进汽管压力表8、进汽管流量计9分别电性连接锅炉中控室锅炉上位机控制器并通过锅炉上位机控制器监测,蒸汽供汽管道6上的供汽管道压力表17、供汽管道流量计19和供汽管道温度表20分别电性连接锅炉中控室锅炉上位机控制器并通过锅炉上位机控制器监测,调控装置15的气动调节阀1508电性连接锅炉中控室锅炉上位机控制器并通过锅炉上位机控制器进行气动调节阀1508自动模式和手动模式的切换;通过锅炉中控室锅炉上位机控制器调控气动调节阀1508的自动模式和手动模式,对气动调节阀1508的出口压力进行调整设置,通过控制器控制调控装置15的阀门开度,然后通过调控装置15调节蓄热器1的出口蒸汽压力,自动模式下气动调节阀1508根据设定的压力参数对阀门的开度进行调节,手动模式下司炉工可以手动设置气动调节阀1508的阀门开度;还可以通过锅炉上位机控制器监测蓄热器进口压力、流量和温度和每根出口蒸汽管道上的流量、压力和温度,便于司炉工观察用汽部门的蒸汽实用情况和蒸汽的状态参数。
36.实施例1
37.如图1所示,所述的蒸汽供汽管道6设置有管径不同、结构相同的两条,蓄热器1为打叶复烤蓄热器,两条蒸汽供汽管道6分别连通复烤车间生产线用汽装置24和复烤车间真空回潮用汽装置25,通过在两根供汽管道上增设减压阀组,将蓄热器1出口供复烤车间生产线用汽装置24和复烤车间真空回潮用汽装置25的蒸汽压力均稳定在1.15mpa左右。
38.实施例2
39.如图2所示,所述的蒸汽供汽管道6设置有管径不同、结构相同的两条,蓄热器1为联合工房蓄热器,两条蒸汽供汽管道6分别连通制丝车间用汽装置26和卷包车间用汽装置
27,通过在两根供汽管道上增设减压阀组,将蓄热器1出口供制丝车间用汽装置26的蒸汽压力稳定在1.15mpa左右,将蓄热器1出口供卷包车间用汽装置27的蒸汽压力稳定在0.8mpa左右。
40.原先的蓄热器1出口无减压阀组,不具备调压功能,此项改造完成后,可以将供卷包车间的蒸汽压力由之前的1.2—1.3mpa降低并稳定在0.8mpa左右,节约了大量蒸汽。
41.本实用新型优化了蓄热器1系统配置,提高了蓄热器1调峰调压、储能功能;稳定蒸汽使用压力、温度、含水率、提高蒸汽品质,降低了锅炉热胀冷缩热频次,热膨胀变化小,提高了锅炉安全运行能力,同时提高烟气排放符合环保要求的保障能力;减压阀组的设置也减少了用汽部门的蒸汽消耗,从而节约锅炉燃料,降低能耗;降低蒸汽主管和生产车间蒸汽阀门运行压力,延长了阀门寿命,消除安全隐患。
42.最后说明的是,以上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通过上述优选实施例已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描述,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对其作出各种各样的改变,而不偏离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卷烟生产蓄热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卷烟生产蓄热器系统包括蓄热器(1)、过热蒸汽进汽管(2)、蓄热器液位计(3)、排污管(4)、补水管(5)、蒸汽供汽管道(6);所述的蓄热器(1)上安装有蓄热器液位计(3),过热蒸汽进汽管(2)、排污管(4)、补水管(5)和蒸汽供汽管道(6)分别安装在蓄热器(1)上并连通蓄热器(1)内腔,过热蒸汽进汽管(2)上自进汽端至蓄热器(1)依次安装有进汽管温度表(7)、进汽管压力表(8)、进汽管流量计(9)、进汽管截止阀(10)和进汽管止回阀(11),排污管(4)上安装有排污阀(12),补水管(5)上安装有补水阀组(13)和补水泵ⅰ(14);所述的蒸汽供汽管道(6)上安装有调控装置(15),调控装置(15)和蓄热器(1)之间安装有出口蒸汽母管截止阀(16),调控装置(15)的前后两侧均安装有供汽管道压力表(17),处于调控装置(15)后侧的供汽管道压力表(17)后侧的蒸汽供汽管道(6)上安装有压力变送器(18)、供汽管道流量计(19)和供汽管道温度表(20),蓄热器(1)上还设置有蓄热器压力表(21)、蓄热器安全阀(22)和蓄热器排空阀(23);所述的调控装置(15)包括疏水装置和减压阀组、供汽管道旁路截止阀ⅰ(1505),疏水装置和减压阀组串联安装在蒸汽供汽管道(6)上,供汽管道旁路截止阀ⅰ(1505)并联在减压阀组所在管道上,疏水装置包括汽水分离器(1501)和疏水阀组(1503),汽水分离器(1501)上连接有疏水管(1502),疏水管(1502)上并联安装有疏水阀组(1503)和旁路截止阀(1504),减压阀组包括截止阀ⅱ(1506)、截止阀ⅲ(1507)、气动调节阀(1508),截止阀ⅱ(1506)、气动调节阀(1508)和截止阀ⅲ(1507)串联安装在蒸汽供汽管道(6)上,气动调节阀(1508)与压力变送器(18)电性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卷烟生产蓄热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补水阀组(13)包括补水泵ⅱ(1301)、补水截止阀(1302)、补水电动阀(1303)、补水止回阀(1304),补水阀组(13)按照补水泵ⅱ(1301)-补水截止阀(1302)-补水电动阀(1303)-补水截止阀(1302)-补水止回阀(1304)布置安装,补水电动阀(1303)的控制开关与蓄热器液位计(3)电性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卷烟生产蓄热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疏水阀组(1503)包括疏水截止阀(1509)、疏水过滤器(1510)、疏水阀(1511)、窥视镜(1512)和疏水止回阀(1513),疏水阀组(1503)按照疏水截止阀(1509)-疏水过滤器(1510)-疏水阀(1511)-窥视镜(1512)-疏水止回阀(1513)-疏水截止阀(1509)布置安装。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卷烟生产蓄热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截止阀ⅱ(1506)和气动调节阀(1508)之间安装有过滤器(1514)。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卷烟生产蓄热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过热蒸汽进汽管(2)上的进汽管温度表(7)、进汽管压力表(8)、进汽管流量计(9)分别电性连接锅炉中控室锅炉上位机控制器并通过锅炉上位机控制器监测,蒸汽供汽管道(6)上的供汽管道压力表(17)、供汽管道流量计(19)和供汽管道温度表(20)分别电性连接锅炉中控室锅炉上位机控制器并通过锅炉上位机控制器监测,调控装置(15)的气动调节阀(1508)电性连接锅炉中控室锅炉上位机控制器并通过锅炉上位机控制器进行气动调节阀(1508)自动模式和手动模式的切换。6.根据权利要求1、2、4或5所述的一种卷烟生产蓄热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蒸汽供汽管道(6)设置有管径不同、结构相同的两条。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卷烟生产蓄热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蒸汽供汽管道
(6)设置有管径不同、结构相同的两条。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卷烟生产蓄热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蓄热器(1)为打叶复烤蓄热器,两条蒸汽供汽管道(6)分别连通复烤车间生产线用汽装置(24)和复烤车间真空回潮用汽装置(25)。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卷烟生产蓄热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蓄热器(1)为联合工房蓄热器,两条蒸汽供汽管道(6)分别连通制丝车间用汽装置(26)和卷包车间用汽装置(27)。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卷烟生产蓄热器系统,属于烟草设备技术领域。所述的卷烟生产蓄热器系统包括蓄热器、过热蒸汽进汽管、蓄热器液位计、排污管、补水管、蒸汽供汽管道;所述的蓄热器上安装有蓄热器液位计,过热蒸汽进汽管、排污管、补水管和蒸汽供汽管道分别安装在蓄热器上并连通蓄热器内腔,过热蒸汽进汽管上自进汽端至蓄热器依次安装有进汽管温度表、进汽管压力表、进汽管流量计、进汽管截止阀和进汽管止回阀,排污管上安装有排污阀,补水管上安装有补水阀组和补水泵Ⅰ。本实用新型提高了蓄热器调峰调压、储能功能,稳定蒸汽使用压力、温度、含水率、提高蒸汽品质,降低了蒸汽主管和生产车间蒸汽阀门运行压力,延长了设备寿命,消除安全隐患。安全隐患。安全隐患。
技术研发人员:
郭文斌 周文建 赵丽萍 欧继盛 施绍兴 字大勇 张如品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红塔烟草(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2.10.18
技术公布日:
2023/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