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源头碳减排设备
1.技术领域
2.本技术属于燃煤锅炉净洁燃烧和净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源头碳减排设备。
背景技术:
3.我国的能源结构以煤为主,而燃煤又是当前主要的污染源。前段时间提出煤改气,但受气源供应量的限制不能全部煤改气。最近,不少单位提出了燃煤超低排放和近零排放的要求,这种做法确实能减少污染,但近期有不少专家、学者对此提出慎重推广的看法,其主要理由是,超低排放的改造和运行成本都很高,即燃煤的利用率较低以及环境污染较大。
技术实现要素:
4.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源头碳减排设备,能够有效提高燃煤的利用率并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从而解决超低排放的改造和运行成本高的问题。
5.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源头碳减排设备,包括燃煤锅炉、消烟
装置、余热锅炉、脱硫装置和除尘器,其中,
所述燃煤锅炉的出烟口处连接有第一
烟道,所述第一烟道与所述余热锅炉相通,所述第一烟道上设置有所述消烟装置,所述消烟装置设置于所述燃煤锅炉的出火口处并用于将所述燃煤锅炉中未燃尽的物质燃尽,所述余热锅炉的出烟口处连接有第二烟道,所述第二烟道上设置有所述脱硫装置和除尘器,所述脱硫装置安装于所述余热锅炉的尾部,所述除尘器安装于所述脱硫装置的尾部,所述脱硫装置采用干法脱硫,所述除尘器为节电布袋除尘。
6.进一步地,所述消烟装置包括壳体和位于所述壳体外部的补氧机,所述壳体内部设置有底部燃烧器和竖向圆筒形状的燃烧室,所述壳体的其中一侧设有将所述燃烧室的下部与所述第一烟道连通的进火口,所述壳体的另一侧设有将所述燃烧室的上部与所述第一烟道连通的出火口,在所述壳体位于所述进火口与出火口之间的位置上,所述补氧机通过送氧通道与所述燃烧室切向连通。
7.进一步地,所述壳体由耐火材料内壳和保温外壳构成。
8.进一步地,所述脱硫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二烟道上的加粉机构,设置在所述加粉机构后方且位于所述第二烟道上的圆形反应器筒体以及喷射风机,所述加粉机构由石灰粉仓、引射风机和石灰粉喷射管组成,其中,所述石灰粉仓的出料口与所述石灰粉喷射管相连通,所述引射风机的吸气口与所述第二烟道连通,所述引射风机的喷气口与所述石灰粉喷射管的进气端连通,所述石灰粉喷射管的出气端与所述第二烟道连通,所述反应器筒体的上部设有与所述第二烟道连通的进烟气口,所述反应器筒体的下部设有与所述第二烟道连通的排烟气口,所述反应器筒体的底部设有放灰阀,所述喷射风机的吸气口与所述第二烟道连通,所述喷射风机的喷气口通过喷气通道与所述反应器筒体的上部切向连通。
9.进一步地,所述反应器筒体的上部为小截面积筒体,所述反应器筒体的中部为大
截面积筒体,所述反应器筒体的下部为截面逐渐缩小筒体,所述小截面积筒体与所述大截面积筒体之间为截面逐渐扩大筒体,所述小截面积筒体通过所述截面逐渐扩大筒体与所述大截面积筒体相连,所述反应器筒体的上部与所述第二烟道切向连通。
10.进一步地,所述除尘器包括除尘
箱体,位于所述除尘箱体内的挂架,将所述挂架挂接到所述除尘箱体上的挂接机构,位于所述除尘箱体内且连接在所述挂架上的布袋,以及用于按压所述挂接机构的按压机构。
11.进一步地,所述挂接机构由固定在所述除尘箱体顶部的横梁,插在所述横梁中且可相对所述横梁上下移动、下端与所述挂架固定连接、上端位于所述除尘箱体外的竖向压杆,设置在所述压杆上端的压板,以及套在所述压板与除尘箱体之间的所述压杆上的回位弹簧组成。
12.进一步地,所述挂接机构由固定在除尘箱体顶部的横梁,插在所述横梁中、可相对所述横梁上下移动、且下端与所述挂架固定连接、上端位于所述除尘箱体外的竖向压杆,设置在所述压杆上端的压板,对称设置在所述横梁左右两侧的挂梁,插在所述挂梁中、可相对所述挂梁上下移动、且下端与所述挂架固定连接、上端位于所述除尘箱体外的竖向挂杆,设置在所述挂杆上端的支撑板,以及套在所述支撑板与除尘箱体之间的所述挂杆上的挂簧组成。
13.进一步地,所述按压机构包括转轴,用于支撑所述转轴的轴座,固定连接在所述转轴上的拔叉,以及转动连接在所述拔叉上且与所述压板相配合的转轮。
14.进一步地,所述转轮由固定连接在所述拔叉上的销子和套在所述销子上的滚动轴承组成。
15.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具备以下有益效果:本发明实施例通过设置于第一烟道上的消烟装置,将所述燃煤锅炉中未燃尽的物质燃尽,从源头治理所述燃煤锅炉燃烧不充分的问题,有效提高燃煤的利用率并大大减少污染物的生成;再利用脱硫装置进行脱硫以及采用除尘器除尘,解决超低排放的改造,同时减轻净化设施的工作负荷和运行成本。另外,所述脱硫装置采用干法脱硫,能增加与烟气的接触面积和反应时间,达到脱硫要求;所述除尘器为节电布袋除尘,能够使得烟尘排放满足目前最严的排放标准。
16.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技术。
17.附图说明
18.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技术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的原理。
19.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源头碳减排设备的结构示意框图;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应用于图1中的消烟装置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应用于图1中的消烟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应用于图1中的脱硫装置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应用于图1中的脱硫装置的右视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应用于图1中的除尘器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应用于图1中的除尘器的右视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应用于图1中的另一种除尘器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20.图中附图标记为:1-燃煤锅炉;2-消烟装置、2.1-底部燃烧器、2.2-进火口、2.3-燃烧室、2.4-耐火材料内壳、2.5-保温外壳、2.6-出火口、2.7-送氧通道、2.8-补氧机;3-余热锅炉;4-脱硫装置、4.1-石灰粉仓、4.2-引射风机、4.3-石灰粉喷射管、4.4-进烟气口、4.5-排烟气口、4.6-放灰阀、4.7-喷射风机、4.8-喷气通道、4.9-小截面积筒体、4.10-大截面积筒体、4.11-截面逐渐扩大筒体、4.12-截面逐渐缩小筒体;5-除尘器、5.1-布袋、5.2-除尘箱体、5.3-挂架、5.4-横梁、5.5-压杆、5.6-压板、5.7-回位弹簧、5.8-转轴、5.9-轴座、5.10-拔叉、5.11-转轮、5.12-挂梁、5.13-挂杆、5.14-支撑板、5.15-挂簧;6-第一烟道;7-第二烟道。
具体实施方式
21.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 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 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22.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 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 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 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此外,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指至少两个。
实施例
23.参见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源头碳减排设备,适用于大型工业锅炉和燃煤发电厂流化床锅炉的技术改造,具有良好的经济实用性、操作简易性、安全运行性和环保性。该源头碳减排设备可以包括燃煤锅炉1、消烟装置2、余热锅炉3、脱硫装置4和除尘器5。在所述燃煤锅炉1的出烟口上连接有第一烟道6,所述燃煤锅炉1通过所述第一烟道6与所述余热锅炉3相通。所述余热锅炉3的出烟口上连接有第二烟道7,与所述燃煤锅炉1出烟口相通的所述第一烟道6上设有所述消烟装置2,与所述余热锅炉3出烟口相通的所述第二烟道7上设有所述脱硫装置4和除尘器5。
24.其中,所述脱硫装置4采用干法脱硫,所述除尘器5为节电布袋除尘。通过采用干法脱硫,能够增加烟气的接触面积和反应时间,达到脱硫要求,同时,可减少设备改造投资50%,减少运行费用80%。另外,采用节电布袋除尘,运行3年的节电费用可收回设备投资,烟尘排放可达到15mg/m3以内,满足目前最严的排放标准。
25.参见图2和图3,所述消烟装置2包括壳体和位于壳体外的补氧机2.8。所述壳体的内部设有底部燃烧器2.1和竖向圆筒形状的燃烧室2.3,所述壳体的其中一侧设有将燃烧室2.3的下部与第一烟道6连通的进火口2.2,所述壳体的另一侧设有将燃烧室2.3的上部与第一烟道6连通的出火口2.6。在所述进火口2.2与出火口2.6之间的壳体上、所述补氧机2.8通过送氧通道2.7与所述燃烧室2.3切向连通。其中,所述壳体由耐火材料内壳2.4和保温外壳2.5构成。
26.参见图4和图5,所述脱硫装置4包括设在第二烟道7上的加粉机构、设在加粉机构后方的第二烟道7上的圆形的反应器筒体以及喷射风机4.7。所述加粉机构由石灰粉仓4.1、引射风机4.2和石灰粉喷射管4.3组成,其中,石灰粉仓4.1的出料口与石灰粉喷射管4.3相连通,引射风机4.2的吸气口与第二烟道7连通,引射风机4.2的喷气口与石灰粉喷射管4.3的进气端连通,石灰粉喷射管4.3的出气端又与第二烟道7连通。所述反应器筒体的上部设有与第二烟道7连通的进烟气口4.4,反应器筒体4.4的下部设有与第二烟道7连通的排烟气口4.5,反应器筒体4.4的底部设有放灰阀4.6。所述喷射风机4.7的吸气口与第二烟道7连通,喷射风机4.7的喷气口通过喷气通道4.8与反应器筒体的上部切向连通。
27.所述反应器筒体的上部为小截面积筒体4.9,反应器筒体的中部为大截面积筒体4.10,反应器筒体的下部为截面逐渐缩小筒体4.12,所述小截面积筒体4.9与所述大截面积筒体4.10之间为截面逐渐扩大筒体4.11。所述小截面积筒体4.9通过所述截面逐渐扩大筒体4.11与所述大截面积筒体4.10相连。所述反应器筒体4.10的上部与第二烟道7切向连通。
28.参见图6-图8,所述除尘器5包括除尘箱体5.2,位于除尘箱体5.2内的挂架5.3,将挂架5.3挂接到除尘箱体5.2上的挂接机构,位于除尘箱体5.2内的连接在挂架上的布袋5.1,以及按压挂接机构用的按压机构。
29.所述除尘器中的挂接机构有两种。
30.进一步参见图6和图7,第一种挂接机构由固定在除尘箱体5.2顶部的横梁5.4,插在横梁中、可相对横梁上下移动、并且下端与挂架固定连接、上端位于除尘箱体5.2外的竖向的压杆5.5,设置在压杆上端的压板5.6,以及套在压板与除尘箱体5.2之间的压杆上的回位弹簧5.7组成。
31.再次参见图8,第二种挂接机构由固定在除尘箱体5.2顶部的横梁5.4,插在横梁中、可相对横梁上下移动、并且下端与挂架固定连接、上端位于除尘箱体5.2外的竖向的压杆5.5,设置在压杆上端的压板5.6,对称设置在横梁左右两侧的挂梁5.12,插在挂梁中、可相对挂梁上下移动、并且下端与挂架固定连接、上端位于除尘箱体5.2外的竖向的挂杆5.13,设置在挂杆上端的支撑板5.14,以及套在支撑板与除尘箱体5.2之间的挂杆上的挂簧5.15组成。
32.另外,所述按压机构包括转轴5.8,支撑转轴用的轴座5.9,固定连接在转轴上的拔叉5.10,以及转动连接在拔叉上的与压板相配合的转轮5.11。所述转轮5.11由固定连接在拔叉上的销子和套在销子上的滚动轴承组成。
33.本发明实施例的工作过程是,所述燃煤锅炉1产生的烟气进入消烟装置2,在所述消烟装置2内将未燃尽物质充分燃尽;高温烟气再进入余热锅炉3,产生蒸汽和高温水另用,比如发电或产热水;被降温的烟气进入脱硫装置4进行脱硫;再进入除尘器5除尘后达标排放。
34.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通过设置于第一烟道6上的消烟装置2,将所述燃煤锅炉1中未燃尽的物质燃尽,从源头治理所述燃煤锅炉1燃烧不充分的问题,有效提高燃煤的利用率并大大减少污染物的生成;再利用脱硫装置4进行脱硫以及采用除尘器5除尘,解决超低排放的改造,同时减轻净化设施的工作负荷和运行成本。另外,所述脱硫装置4采用干法脱硫,能增加与烟气的接触面积和反应时间,达到脱硫要求;所述除尘器5为节电布袋除尘,能够使得烟尘排放满足目前最严的排放标准。
35.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较佳的实施方式,并非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做任何简单修改,形式变化和修饰,均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源头碳减排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燃煤锅炉、消烟装置、余热锅炉、脱硫装置和除尘器,其中,所述燃煤锅炉的出烟口处连接有第一烟道,所述第一烟道与所述余热锅炉相通,所述第一烟道上设置有所述消烟装置,所述消烟装置设置于所述燃煤锅炉的出火口处并用于将所述燃煤锅炉中未燃尽的物质燃尽,所述余热锅炉的出烟口处连接有第二烟道,所述第二烟道上设置有所述脱硫装置和除尘器,所述脱硫装置安装于所述余热锅炉的尾部,所述除尘器安装于所述脱硫装置的尾部,所述脱硫装置采用干法脱硫,所述除尘器为节电布袋除尘。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源头碳减排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消烟装置包括壳体和位于所述壳体外部的补氧机,所述壳体内部设置有底部燃烧器和竖向圆筒形状的燃烧室,所述壳体的其中一侧设有将所述燃烧室的下部与所述第一烟道连通的进火口,所述壳体的另一侧设有将所述燃烧室的上部与所述第一烟道连通的出火口,在所述壳体位于所述进火口与出火口之间的位置上,所述补氧机通过送氧通道与所述燃烧室切向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源头碳减排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由耐火材料内壳和保温外壳构成。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源头碳减排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脱硫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二烟道上的加粉机构,设置在所述加粉机构后方且位于所述第二烟道上的圆形反应器筒体以及喷射风机,所述加粉机构由石灰粉仓、引射风机和石灰粉喷射管组成,其中,所述石灰粉仓的出料口与所述石灰粉喷射管相连通,所述引射风机的吸气口与所述第二烟道连通,所述引射风机的喷气口与所述石灰粉喷射管的进气端连通,所述石灰粉喷射管的出气端与所述第二烟道连通,所述反应器筒体的上部设有与所述第二烟道连通的进烟气口,所述反应器筒体的下部设有与所述第二烟道连通的排烟气口,所述反应器筒体的底部设有放灰阀,所述喷射风机的吸气口与所述第二烟道连通,所述喷射风机的喷气口通过喷气通道与所述反应器筒体的上部切向连通。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源头碳减排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器筒体的上部为小截面积筒体,所述反应器筒体的中部为大截面积筒体,所述反应器筒体的下部为截面逐渐缩小筒体,所述小截面积筒体与所述大截面积筒体之间为截面逐渐扩大筒体,所述小截面积筒体通过所述截面逐渐扩大筒体与所述大截面积筒体相连,所述反应器筒体的上部与所述第二烟道切向连通。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源头碳减排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除尘器包括除尘箱体,位于所述除尘箱体内的挂架,将所述挂架挂接到所述除尘箱体上的挂接机构,位于所述除尘箱体内且连接在所述挂架上的布袋,以及用于按压所述挂接机构的按压机构。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源头碳减排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挂接机构由固定在所述除尘箱体顶部的横梁,插在所述横梁中且可相对所述横梁上下移动、下端与所述挂架固定连接、上端位于所述除尘箱体外的竖向压杆,设置在所述压杆上端的压板,以及套在所述压板与除尘箱体之间的所述压杆上的回位弹簧组成。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源头碳减排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挂接机构由固定在除尘箱体顶部的横梁,插在所述横梁中、可相对所述横梁上下移动、且下端与所述挂架固定连接、上端位于所述除尘箱体外的竖向压杆,设置在所述压杆上端的压板,对称设置在所述横梁左右两侧的挂梁,插在所述挂梁中、可相对所述挂梁上下移动、且下端与所述挂架固定连
接、上端位于所述除尘箱体外的竖向挂杆,设置在所述挂杆上端的支撑板,以及套在所述支撑板与除尘箱体之间的所述挂杆上的挂簧组成。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源头碳减排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按压机构包括转轴,用于支撑所述转轴的轴座,固定连接在所述转轴上的拔叉,以及转动连接在所述拔叉上且与所述压板相配合的转轮。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源头碳减排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轮由固定连接在所述拔叉上的销子和套在所述销子上的滚动轴承组成。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源头碳减排设备,该源头碳减排设备包括燃煤锅炉、消烟装置、余热锅炉、脱硫装置和除尘器,所述燃煤锅炉的出烟口处连接有第一烟道,所述第一烟道与所述余热锅炉相通,所述第一烟道上设置有所述消烟装置,所述消烟装置设置于所述燃煤锅炉的出火口处并用于将所述燃煤锅炉中未燃尽的物质燃尽,所述余热锅炉的出烟口处连接有第二烟道,所述第二烟道上设置有所述脱硫装置和除尘器,所述脱硫装置安装于所述余热锅炉的尾部,所述除尘器安装于所述脱硫装置的尾部,所述脱硫装置采用干法脱硫,所述除尘器为节电布袋除尘。本发明能够有效提高燃煤的利用率并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从而解决超低排放的改造和运行成本高的问题。而解决超低排放的改造和运行成本高的问题。而解决超低排放的改造和运行成本高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
李树震 杨林鲜 任东发 李杨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山东光测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2.10.27
技术公布日:
2023/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