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生产太阳能电池串的新型叠瓦印刷装置和生产线的制作方法

阅读: 评论:0



1.本技术涉及光伏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生产太阳能电池串的新型叠瓦印刷装置和生产线。


背景技术:



2.随着国内光伏生产技术的进步及相关领域的深入推进,我国的光伏行业已进入高效产品生产的时代。而作为国内主流的高效叠瓦组件所构成的叠瓦生产线目前受到业内的广泛关注,叠瓦生产线主要是利用激光切割技术,将整张电池片按预定的图形设置进行划片切割至一定深度,然后在电池片的印刷点涂抹导电胶,将整张电池片裂片后每个小电池片叠加排布,焊接制作成串,再经过串并联排版后层压形成最后的组件,这种加工工艺使得电池片以更紧密的方式相互连结,在相同的面积下,叠瓦生产线可以放置更多的电池片,拥有更高的效率和更低的损耗,叠瓦生产技术无疑会对国内的太阳能光伏及其相关领域带来革命性的影响。因此,我国太阳能光伏等相关企业应积极推进叠瓦生产线的技术研发与大规模的生产制造。
3.现有技术中,目前国内现有的叠瓦生产线焊接电池串的生产工艺中,尤其是在印刷工艺中,电池板的导电胶通过刮刀和网版的配合而印刷到电池片上,而电池片和网版之间存在一定的错位,因此,导致电池片印刷效果不佳。
4.因此,现有技术的技术问题在于:电池片印刷效果不佳。


技术实现要素:



5.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生产太阳能电池串的新型叠瓦印刷装置和生产线,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电池片印刷效果不佳的技术问题,达到提高电池片印刷效果的技术效果。
6.一方面,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用于生产太阳能电池串的新型叠瓦印刷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7.一种用于生产太阳能电池串的新型叠瓦印刷装置,包括:座体;印刷机构,所述印刷机构连接于所述座体上,所述印刷机构包括:刮刀组件,所述刮刀组件活动连接于所述座体上;网版组件,所述网版组件位于所述刮刀组件的正下方,所述网版组件包括:网版座,所述网版座固定连接于所述座体上;调节件,所述调节件包括:第一调节板,所述第一调节板沿y轴方向滑移连接于所述网版座上;第一直线电机,所述第一直线电机连接于所述第一调节板和所述网版座上,所述第一直线电机沿y轴方向布置,所述第一直线电机用于驱动所述第一调节板沿y轴方向滑移;第二调节板,所述第二调节板位于所述第一调节板的下方,所述第一调节板以z轴为旋转中心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一调节板上;以及第二直线电机,所述第二直线电机连接于所述第一调节板和所述第二调节板之间,所述第二直线电机沿x轴方向布置,且所述第二直线电机的动子作用于所述第二调节板上,使得所述第二直线电机带动所述第二调节板发生旋转;以及网版,所述网版连接于所述第二调节板的下方;以及传输机构,所述传输机构位于所述印刷机构的下方,所述传输机构用于运输电池片至所述网版下
方完成印刷。
8.作为优选,所述第一调节板和所述第二调节板之间设置有:导轨,所述导轨呈圆弧形,所述导轨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调节板上;滑块,所述滑块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二调节板上,所述滑块滑移连接于所述导轨上。
9.作为优选,所述第一调节板和所述第二调节板之间设置有:导轨,所述导轨呈圆弧形,所述导轨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二调节板上;滑块,所述滑块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调节板上,所述滑块滑移连接于所述导轨上。
10.作为优选,所述导轨具有两个,且两个所述导轨位于同一虚拟圆上。
11.作为优选,所述第二调节板上具有一插槽,所述第二直线电机的动子上具有一插接部,所述插槽内具有一调节空间,所述插接部位于所述调节空间内,所述插接部可在所述调节空间内活动,使得第二直线电机驱动插接部沿x轴方向滑移而带动所述第二调节板旋转。
12.作为优选,所述第二调节板上设置有限位件,所述限位件用于第二调节板的限位,所述限位件包括:锁紧螺钉,所述锁紧螺钉通过螺纹连接于所述第二调节板上,所述锁紧螺钉的一端抵触于所述插接部上,使得所述第二调节板与所述插接部限位。
13.作为优选,所述网版位于所述第二调节板的下方,所述网版沿y轴方向滑移连接于所述第二调节板上。
14.作为优选,所述网版上固定连接有定位块,所述定位块用于与所述第二调节板抵触配合,使得所述网版定位。
15.作为优选,所述刮刀组件包括:刮刀座,所述刮刀座沿x轴方向滑移连接于所述座体上;刮刀,所述刮刀沿z轴方向滑移连接于所述刮刀座上,所述刮刀用于向下丝印电池片。
16.另一方面,本技术该提供一种用于生产太阳能电池串的新型叠瓦生产线,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17.一种用于生产太阳能电池串的新型叠瓦的生产线,包括:上料装置,所述上料装置用于电池片上料;印刷装置,所述印刷装置连接所述上料装置,用于接收来自所述上料装置的电池片并经过印刷后输出,所述印刷装置为所述的印刷装置;以及固化装置,所述固化装置用于接收来自所述印刷装置输出的电池片,所述固化装置用于对电池片加热固化。
18.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9.1、本技术提出的印刷机的网版组件上设置了调节件,调节件的设置实现网版在y轴方向滑移和z轴方向旋转,通过调节网版位置以配合电池片印刷,减小电池片与网版之间发生错位的可能,提高电池片的印刷品质;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电池片印刷效果不佳的技术问题,达到提高电池片印刷效果的技术效果。
20.2、本技术印刷机的网版组件中,第一调节板和第二调节板之间通过两组圆弧设置的导轨实心转动连接,代替传统的转轴旋转连接,减小结构占据的空间,并提高第一调节板和第二调节板之间转动连接的稳定性。
21.3、第二调节板通过第二直线电机带动,第二直线电机与第二调节板之间通过插槽和插接部配合,将第二直线电机的直线运动转化为第二调节板的旋转运动,简化第二直线电机和第二调节板之间活动连接的机械结构。
附图说明
22.图1是本技术所述印刷装置示意图;
23.图2是本技术所述印刷装置的印刷机构示意图;
24.图3是本技术所述印刷装置的网版组件示意图;
25.图4是本技术所述印刷装置的网版组件爆炸图;
26.图5是本技术所述印刷装置的第一调节板和第二调节板的配合示意图;
27.图6是本技术所述印刷装置的限位件示意图;
28.图7是图6中a的放大图。
29.附图标记说明:100、座体;110、竖直部;120、水平部;200、印刷机构;210、刮刀组件;211、刮刀座;212、刮刀;220、网版组件;221、网版座;222、调节件;2221、第一调节板;2222、第一直线电机;2223、导轨;2224、滑块;2225、第二调节板;2226、第二直线电机;2227、插槽;2228、插接部;2229、锁紧螺钉;2220、螺母;223、网版;2231、定位块;300、传输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30.本文中为部件所编序号本身,例如“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所描述的对象,不具有任何顺序或技术含义。而本技术所说“连接”、“联接”,如无特别说明,均包括直接和间接连接(联接)。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31.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32.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生产太阳能电池串的新型叠瓦印刷装置和生产线,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电池片印刷效果不佳的技术问题,达到提高电池片印刷效果的技术效果。
33.为了更好的理解上述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以及具体的实施方式对上述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34.第一方面,本实施例提出一种用于生产太阳能电池串的新型叠瓦印刷装置,用于太阳能电池片的印刷,如图1所示,印刷装置包括座体100、印刷机构200以及传输机构300,座体100用于作为印刷机构200和传输机构300的安装基础;印刷机构200用于对电池片进行印刷;传输机构300用于传输电池片至印刷机构200下方的印刷工位上,完成印刷后并输出。
35.座体100,如图2所示,座体100用于作为印刷机构200和传输机构300的安装基础。座体100具有一水平部120和竖直部110,水平部120固定连接于地面,竖直部110固定连接于水平部120上,使得竖直部110和水平部120形成l形,其中,印刷机构200连接于竖直部110
上,传输机构300连接于水平部120上,使得传输机构300能够将输入的电池片输送至印刷机构200的下方而完成印刷。
36.印刷机构200,印刷机构200用于对电池片进行印刷。印刷机构200包括刮刀组件210和网版组件220,刮刀组件210用于向下作用于在网版223上,并通过网版223将导电胶涂抹于电池片上;网版组件220用于设置于刮刀212和电池片之间,使得导电胶涂抹均匀化。
37.刮刀组件210,如图3所示,刮刀组件210用于向下作用于在网版223上,并通过网版223将导电胶涂抹于电池片上。刮刀组件210包括刮刀座211和刮刀212,刮刀座211沿x轴方向滑移连接于竖直部110上,在一个实施例中,刮刀座211通过直线电机滑移连接于竖直部110上;刮刀212连接于刮刀座211上,进一步的,刮刀212沿z轴方向滑移连接于刮刀座211上,进一步的,刮刀座211上连接有气缸,气缸用于驱动刮刀212在z轴上实现升降,下降接触网版223,直线电机驱动刮刀组件210整体在x轴上往复移动,从而实现刮刀212将导电胶通过网版223涂抹于电池片上,印刷完成之后通过气缸驱动刮刀212提升复位。
38.网版组件220,如图4所示,网版组件220用于设置于刮刀212和电池片之间,使得导电胶涂抹均匀化。网版组件220连接于座体100的竖直部110上,且网版组件220整体位于刮刀组件210的下方,使得刮刀212向下顶出能够作用在网版223上进行印刷;网版组件220包括网版座221、调节件222以及网版223,网版座221用于作为网版组件220各个部分的安装基础;调节件222用于调节网版223位置;网版223用于使刮刀212涂抹均匀化。
39.网版座221,如图4所示,网版座221用于作为网版组件220各个部分的安装基础。网版座221具有两个,网版座221位于刮刀组件210的下方,两个网版座221固定连接于座体100的竖直部110上,调节件222和网版223连接于网版座221的下方,通过调节件222调节网版223位置,使得上方刮刀212向下作用于网版223上,完成对电池片的印刷。
40.调节件222,如图4所示,调节件222用于调节网版223位置。调节件222连接于网版座221和网版223之间,通过调节件222调节网版223位置,调节件222包括第一调节板2221、第一直线电机2222、第二调节板2225以及第二直线电机2226,第一调节板2221用于沿y轴方向调节网版223位置,第一调节板2221沿y轴方向滑移连接于网版座221上,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调节板2221通过滑轨滑移连接于网版座221上;第一直线电机2222连接于网版座221和第一调节板2221之间,第一直线电机2222沿y轴方向设置,第一直线电机2222固定连接于网版座221上并作用于第一调节板2221,使得第一调节板2221能够在y轴方向上滑移调节。
41.第二调节板2225用于以竖直方向为旋转轴心转动调节网版223的位置,第二调节板2225位于第一调节板2221的下方,在第二调节板2225和第一调节板2221之间设置有导轨2223和滑块2224,导轨2223呈圆弧形设置,且导轨2223具有两组,两组导轨2223位于同一虚拟圆上,在一个实施例中,导轨2223固定连接于第一调节板2221的底面上,滑块2224固定连接于第二调节板2225的顶面上,且滑块2224和导轨2223相互滑移配合;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导轨2223固定连接于第二调节板2225的顶面上,滑块2224固定连接于第一调节板2221的底面上,且滑块2224和导轨2223相互滑移配合;如此,第二调节板2225通过两组弧形的导轨2223实现相对于第一调节板2221而旋转,从而实现网版223位置调节。
42.如图5、6所示,第二直线电机2226连接于第一调节板2221和第二调节板2225之间,第二直线电机2226用于驱动第二调节板2225旋转,第二直线电机2226连接于第一调节板
2221的底部,第二直线电机2226沿x轴方向设置,第二直线电机2226的动子和第二调节板2225之间活动连接,使得第二直线电机2226的动子沿x轴滑移时能够带动第二调节板2225发生旋转,进一步的,第二直线电机2226的动子上具有一插接部2228;第二调节板2225上开设有一插槽2227,插槽2227的内部形成有一调节空间;插接部2228位于调节空间内,且插接部2228可在调节空间活动,使得第二调节板2225在旋转过程中插接部2228不会与第二调节板2225形成位置干涉;在一个实施例中,插槽2227设置于第二调节板2225的边缘,插接部2228为一连接于第二直线电机2226上的转轴,转轴容置于插槽2227内,通过第二直线电机2226带动转轴沿x轴方向滑移,由于转轴在插槽2227中在y轴方向上具有一定的活动量,如此,转轴的直线运动带动第二调节板2225发生旋转。
43.进一步的,如图6、7所示,在第二调节板2225上还设置有限位件,限位件用于第二调节板2225的限位,限位件包括锁紧螺钉2229和螺母2220,锁紧螺钉2229通过螺纹连接于第二调节板2225上,锁紧螺钉2229穿设于第二调节板2225上并进入调节空间内,锁紧螺钉2229位于调节空间内的一端与插接部2228相抵触而实现第二调节板2225的限位;螺母2220通过螺纹连接于锁紧螺钉2229上进行锁紧。
44.网版223,如图4所示,网版223用于使刮刀212涂抹均匀化。网版223位于第二调节板2225的下方位置,网版223具有一网面,用于对导电胶的均匀化,网版223通过滑轨沿y轴方向滑移连接于第二调节板2225的底面,进一步的,在网版223上固定连接有限位块,限位块用于与滑轨或第二调节板2225抵触配合,使得网版223定位。
45.值得说明的是,网版座221、第一调节板2221以及第二调节板2225上具有通道,网版223连接于第二调节板2225的底面上,如此,刮刀212从上之下经过通道而作用于网版223上,从而进行印刷。
46.传输机构300,如图1所示,传输机构300用于传输电池片至印刷机构200下方的印刷工位上,完成印刷后并输出。传输机构300位于印刷机构200的下方,在一个实施例中,传输机构300可以采用传送带输入的方式进行电池片的传送,在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采用本技术人在先申请的专利:申请号为2022220360419、专利名称为一种电池片印刷传输装置中的传输结构,此处不再累述。
47.第二方面,本实施例提出一种用于生产太阳能电池串的新型叠瓦生产线,包括上料装置、印刷装置以及固化装置,上料装置用于印刷装置的电池片上料,在一个实施例中,上料装置可以采用传送带配合机械手夹取的方式进行上料,传送带输入电池电,机械手将传送带上的电池片夹取放置于印刷装置的传输机构300上进行入料;印刷装置结构与上述印刷装置结构相同,此处不再累述;进一步的,在完成电池片的单片印刷后,还需通过机械手对电池片进行叠置而形成电池串;固化装置用于对经过印刷后的电池片/电池串进行固化,固化装置包括机架、固化炉本体以及冷却装置,机架用于作为固化炉整体的安装基础;固化炉本体用于对电池串进行加热固化;冷却装置用于对待进入固化炉本体内的电池串冷却。
48.机架,机架用于作为固化装置整体的安装基础。在一个实施例中,机架用于安装冷却装置和固化炉本体,机架具有一平面,冷却装置和固化炉本体依次固定连接于机架的平面上。
49.固化炉本体,固化炉本体用于对电池串进行加热固化。固化炉本体内部具有加热
固化组件,能够实现电池串加热固化即可,不限于各种加热方式的加热固化组件,本实施例中不再对固化炉本体结构累述;其中,固化炉本体的两端分别为进料端和出料端,电池串通过循环的钢带进行传输,电池条在钢带的传输作用下,由固化炉本体的进料端进入固化炉本体内,并从固化炉本体的出料端输出,因此,在固化炉本体的两端对应形成有进料区和出料区。
50.冷却装置,冷却装置用于对待进入固化炉本体内的电池串冷却。冷却装置的结构与上述冷却装置的结构相同,此处不再对冷却装置的结构进行累述,值得说明的是,冷却装置固定连接于机架上,且冷却装置位于进料区上,其中,冷却装置与固化炉本体之间形成有间隙而非直接接触,如此,减少了固化炉本体产生的热量传导至冷却装置上。
51.工作原理/步骤:
52.本技术的印刷装置通过传输机构300进行电池片的传输,将待印刷的电池片输送至印刷装置下方,印刷之前通过调节件222调节网版223位置,首先通过第一直线电机2222驱动第一调节板2221在y轴方向上滑移,使得网版223在y轴方向上实现位置调节;再可通过第二直线电机2226驱动插接部2228在x轴方向上滑移,插接部2228位于插槽2227的调节空间内具有一定的可活动性,插接部2228带动第二调节板2225发生偏移,从而使得第二调节板2225以z轴为旋转中心实现旋转,从而使得网版223发生旋转而完成位置调节。
53.技术效果:
54.1、本技术提出的印刷机的网版组件220上设置了调节件222,调节件222的设置实现网版223在y轴方向滑移和z轴方向旋转,通过调节网版223位置以配合电池片印刷,减小电池片与网版223之间发生错位的可能,提高电池片的印刷品质;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电池片印刷效果不佳的技术问题,达到提高电池片印刷效果的技术效果。
55.2、本技术印刷机的网版组件220中,第一调节板2221和第二调节板2225之间通过两组圆弧设置的导轨2223实心转动连接,代替传统的转轴旋转连接,减小结构占据的空间,并提高第一调节板2221和第二调节板2225之间转动连接的稳定性。
56.3、第二调节板2225通过第二直线电机2226带动,第二直线电机2226与第二调节板2225之间通过插槽2227和插接部2228配合,将第二直线电机2226的直线运动转化为第二调节板2225的旋转运动,简化第二直线电机2226和第二调节板2225之间活动连接的机械结构。
57.尽管已描述了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作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技术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58.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技术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技术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技术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技术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生产太阳能电池串的新型叠瓦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座体;印刷机构,所述印刷机构连接于所述座体上,所述印刷机构包括:刮刀组件,所述刮刀组件活动连接于所述座体上;网版组件,所述网版组件位于所述刮刀组件的正下方,所述网版组件包括:网版座,所述网版座固定连接于所述座体上;调节件,所述调节件包括:第一调节板,所述第一调节板沿y轴方向滑移连接于所述网版座上;第一直线电机,所述第一直线电机连接于所述第一调节板和所述网版座上,所述第一直线电机沿y轴方向布置,所述第一直线电机用于驱动所述第一调节板沿y轴方向滑移;第二调节板,所述第二调节板位于所述第一调节板的下方,所述第一调节板以z轴为旋转中心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一调节板上;以及第二直线电机,所述第二直线电机连接于所述第一调节板和所述第二调节板之间,所述第二直线电机沿x轴方向布置,且所述第二直线电机的动子作用于所述第二调节板上,使得所述第二直线电机带动所述第二调节板发生旋转;以及网版,所述网版连接于所述第二调节板的下方;以及传输机构,所述传输机构位于所述印刷机构的下方,所述传输机构用于运输电池片至所述网版下方完成印刷。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生产太阳能电池串的新型叠瓦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调节板和所述第二调节板之间设置有:导轨,所述导轨呈圆弧形,所述导轨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调节板上;滑块,所述滑块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二调节板上,所述滑块滑移连接于所述导轨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生产太阳能电池串的新型叠瓦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调节板和所述第二调节板之间设置有:导轨,所述导轨呈圆弧形,所述导轨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二调节板上;滑块,所述滑块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调节板上,所述滑块滑移连接于所述导轨上。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用于生产太阳能电池串的新型叠瓦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轨具有两个,且两个所述导轨位于同一虚拟圆上。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用于生产太阳能电池串的新型叠瓦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调节板上具有一插槽,所述第二直线电机的动子上具有一插接部,所述插槽内具有一调节空间,所述插接部位于所述调节空间内,所述插接部可在所述调节空间内活动,使得第二直线电机驱动插接部沿x轴方向滑移而带动所述第二调节板旋转。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用于生产太阳能电池串的新型叠瓦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调节板上设置有限位件,所述限位件用于第二调节板的限位,所述限位件包括:锁紧螺钉,所述锁紧螺钉通过螺纹连接于所述第二调节板上,所述锁紧螺钉的一端抵触于所述插接部上,使得所述第二调节板与所述插接部限位。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生产太阳能电池串的新型叠瓦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版位于所述第二调节板的下方,所述网版沿y轴方向滑移连接于所述第二调节板
上。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用于生产太阳能电池串的新型叠瓦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版上固定连接有定位块,所述定位块用于与所述第二调节板抵触配合,使得所述网版定位。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生产太阳能电池串的新型叠瓦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刮刀组件包括:刮刀座,所述刮刀座沿x轴方向滑移连接于所述座体上;刮刀,所述刮刀沿z轴方向滑移连接于所述刮刀座上,所述刮刀用于向下丝印电池片。10.一种用于生产太阳能电池串的新型叠瓦的生产线,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料装置,所述上料装置用于电池片上料;印刷装置,所述印刷装置连接所述上料装置,用于接收来自所述上料装置的电池片并经过印刷后输出,所述印刷装置为权利要求1-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印刷装置;以及固化装置,所述固化装置用于接收来自所述印刷装置输出的电池片,所述固化装置用于对电池片加热固化。

技术总结


本申请涉及光伏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生产太阳能电池串的新型叠瓦印刷装置,包括:座体;印刷机构,所述印刷机构连接于所述座体上,所述印刷机构包括:刮刀组件,所述刮刀组件活动连接于所述座体上;网版组件,所述网版组件位于所述刮刀组件的正下方,所述网版组件包括:网版座,所述网版座固定连接于所述座体上;调节件;以及网版,所述网版连接于所述第二调节板的下方;以及传输机构,所述传输机构位于所述印刷机构的下方,所述传输机构用于运输电池片至所述网版下方完成印刷。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电池片印刷效果不佳的技术问题,达到提高电池片印刷效果的技术效果。电池片印刷效果的技术效果。电池片印刷效果的技术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

卢嘉彬 朱亮 曹建伟 高红刚 陈锋 王旭梁 陈志聪 聂魁宏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浙江晶盛机电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2.09.15

技术公布日:

2023/3/3

本文发布于:2023-03-05 03:36:5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patent/3/6510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所述   刮刀   装置   电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