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高空作业防护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一种高空作业多功能防护安全带。
背景技术:
2.现有的部分用于高空作业的防护安全带在使用的过程中,由于人员处在高空位置且手上带有防护手套,一旦有手机有紧急来电,直接通过手拿取手机进行接听,十分不便,且手机有存在掉落的风险,一旦手机从高空中掉落,手机摔坏的风险比较大,同时作业人员有可能处在人烟比较稀少的地区进行作业,在特殊情况下不能及时汇报具体的作业位置,一旦发生安全事故,无法通知人员进行及时救援。
技术实现要素:
3.鉴于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或不足,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高空作业多功能防护安全带,包括腰带、设置在腰带下方的腿带、设置在腰带上方的
肩带和背带以及设置在肩带之间的张紧带,
所述肩带的外侧分别设置有第一储藏袋和第二储藏袋,所述第一储藏袋的内部放置有电话接听装置,所述肩带位于第一储藏袋的上方设置有第一密封带,所述第二储藏袋的内部放置有gps定位器,所述肩带位于第二储藏袋的上方设置有第二密封带。
4.优选的,所述电话接听装置包括放置在第一储藏袋内侧且内部设置有振动器的
蓝牙传输模块,所述蓝牙传输模块的顶部插接有转接头,所述转接头的内部通过第一弹力
螺旋线电连接有设置有音量加减键、接听键和麦克风的控制组件,所述控制组件的内部通过第二弹力螺旋线电连接有外侧设置有c型挂钩的耳机。
5.优选的,所述肩带的外侧设置有与耳机相适配的卡座,且肩带位于卡座的上方设置有限位凸台。
6.优选的,所述第一密封带和第二密封带均采用魔术贴分别与第一储藏袋和第二储藏袋之间进行粘连。
7.优选的,所述gps定位器可设置间隔时间点进行位置分享。
8.有益效果:
9.1、该高空作业多功能防护安全带,通过在肩带上设置第一储藏袋使得防护安全带上能够放置蓝牙传输模块,进而通过蓝牙传输模块与手机进行蓝牙连接,使得作业人员在高空作业时,可通过将耳机塞入耳道内,并通过按压控制组件上的接听按键直接进行电话接听,相对用于拿取手机进行接听,存在的安全隐患较小,且比较方便。
10.2、该高空作业多功能防护安全带,通过在肩带上设置第二储藏袋使得防护安全带上能够放置gps定位器,进而通过gps定位器进行间隔时间段分享作业位置,确保作业人员的位置处于监控的状态,以保证在发生安全事故时,能够通过gps定位器分享的位置,及时确定事故发生点,以便于通知救援人员准确的到达事故发生点进行救援,从而保证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
附图说明
11.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所作的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12.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13.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的局部示意图;
14.图3为本实用新型电话接听装置的侧面局部示意图;
15.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储藏袋的侧面剖视图。
16.图中:1、腰带;2、腿带;3、肩带;4、背带;5、张紧带;6、第一储藏袋;7、第二储藏袋;8、电话接听装置;81、蓝牙传输模块;82、转接头;83、第一弹力螺旋线;84、控制组件;85、第二弹力螺旋线;86、耳机;9、第一密封带;10、gps定位器;11、第二密封带。
具体实施方式
17.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于解释相关实用新型,而非对该实用新型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
18.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图中不同种类的剖面线不是按照国标进行标注的,也不对元件的材料进行要求,是对图中元件的剖视图进行区分。
19.请参阅图1-4,一种高空作业多功能防护安全带,包括腰带1、设置在腰带1下方的腿带2、设置在腰带1上方的肩带3和背带4以及设置在肩带3之间的张紧带5,肩带3的外侧分别设置有第一储藏袋6和第二储藏袋7,第一储藏袋6的内部放置有电话接听装置8,肩带3位于第一储藏袋6的上方设置有第一密封带9,第二储藏袋7的内部放置有gps定位器10,肩带3位于第二储藏袋7的上方设置有第二密封带11。
20.其中,电话接听装置8包括放置在第一储藏袋6内侧且内部设置有振动器的蓝牙传输模块81,利用振动器能够产生振动,以便人员对手机的来电进行及时察觉,蓝牙传输模块81的顶部插接有转接头82,转接头82的内部通过第一弹力螺旋线83电连接有设置有音量加减键、接听键和麦克风的控制组件84,控制组件84的内部通过第二弹力螺旋线85电连接有外侧设置有c型挂钩的耳机86,利用c型挂钩便于将耳机86固定在耳朵上,防止耳机86受第一弹力螺旋线83和第二弹力螺旋线85的弹性收缩力从耳道内脱落,确保作业人员能够通过耳机86进行电话接听,通过第一弹力螺旋线83和第二弹力螺旋线85的配合使用,使得控制组件84和耳机86可以通过拉伸第一弹力螺旋线83和第二弹力螺旋线85而改变自身的位置,以取保作业人员方便将耳机86塞入耳道以及通过控制组件84进行电话接听和回复。
21.其中,肩带3的外侧设置有与耳机86相适配的卡座,利用卡座能够有对耳机86进行固定的同时便于对其进行拆卸,且肩带3位于卡座的上方设置有限位凸台,利用限位凸台能够对耳机86进行限位,防止耳机86从卡座的内侧脱落,确保耳机86能够稳定的卡接在卡座的内侧。
22.其中,第一密封带9和第二密封带11均采用魔术贴分别与第一储藏袋6和第二储藏袋7之间进行粘连,利用魔术贴便于通过第一密封带9和第二密封带11对蓝牙传输模块81和gps定位器10进行固定的同时便于对其进行拆卸,且蓝牙传输模块81和gps定位器10在没电的情况下可直接进行更换,对没电的蓝牙传输模块81和gps定位器10进行充电,将有电的蓝
牙传输模块81和gps定位器10替换上去,以取保作业人员能够穿戴防护安全带按时进行工作。
23.其中,gps定位器10可设置间隔时间点进行位置分享,gps定位器10可选择设定进行位置分享的时间间隔10min、20min、30min或者60min等,在节省电能的同时,确保位置点能够按设定的时间进行分享。
24.防护安全带使用时,作业人员可以通过将手机的蓝牙与蓝牙传输模块81进行连接,在有电话来电时,通过蓝牙传输模块81的振动,作业人员进行察觉,并将耳机86从卡座上取下塞入耳道后,将c型挂钩卡在耳朵外侧,通过按压控制组件84上的接听键进行电话接听和回复,同时作业人员在攀登至作业位置时也可提前将耳机86从卡座上取下塞入耳道,并将c型挂钩卡在耳朵外侧,本说明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25.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
26.以上描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以及对所运用技术原理的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技术中所涉及的实用新型范围,并不限于上述技术特征的特定组合而成的技术方案,同时也应涵盖在不脱离所述实用新型构思的情况下,由上述技术特征或其等同特征进行任意组合而形成的其它技术方案。例如上述特征与本技术中公开的(但不限于)具有类似功能的技术特征进行互相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
技术特征:
1.一种高空作业多功能防护安全带,包括腰带(1)、设置在腰带(1)下方的腿带(2)、设置在腰带(1)上方的肩带(3)和背带(4)以及设置在肩带(3)之间的张紧带(5),其特征在于:所述肩带(3)的外侧分别设置有第一储藏袋(6)和第二储藏袋(7),所述第一储藏袋(6)的内部放置有电话接听装置(8),所述肩带(3)位于第一储藏袋(6)的上方设置有第一密封带(9),所述第二储藏袋(7)的内部放置有gps定位器(10),所述肩带(3)位于第二储藏袋(7)的上方设置有第二密封带(1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空作业多功能防护安全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话接听装置(8)包括放置在第一储藏袋(6)内侧且内部设置有振动器的蓝牙传输模块(81),所述蓝牙传输模块(81)的顶部插接有转接头(82),所述转接头(82)的内部通过第一弹力螺旋线(83)电连接有设置有音量加减键、接听键和麦克风的控制组件(84),所述控制组件(84)的内部通过第二弹力螺旋线(85)电连接有外侧设置有c型挂钩的耳机(86)。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空作业多功能防护安全带,其特征在于:所述肩带(3)的外侧设置有与耳机(86)相适配的卡座,且肩带(3)位于卡座的上方设置有限位凸台。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空作业多功能防护安全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密封带(9)和第二密封带(11)均采用魔术贴分别与第一储藏袋(6)和第二储藏袋(7)之间进行粘连。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空作业多功能防护安全带,其特征在于:所述gps定位器(10)可设置间隔时间点进行位置分享。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有一种高空作业多功能防护安全带,包括腰带、设置在腰带下方的腿带、设置在腰带上方的肩带和背带以及设置在肩带之间的张紧带,所述肩带的外侧分别设置有第一储藏袋和第二储藏袋,所述第一储藏袋的内部放置有电话接听装置,所述肩带位于第一储藏袋的上方设置有第一密封带,所述第二储藏袋的内部放置有GPS定位器。该高空作业多功能防护安全带,通过在肩带上设置第一储藏袋使得防护安全带上能够放置蓝牙传输模块,进而通过蓝牙传输模块与手机进行蓝牙连接,使得作业人员在高空作业时,可通过将耳机塞入耳道内,并通过按压控制组件上的接听按键直接进行电话接听,相对用于拿取手机进行接听,存在的安全隐患较小,且比较方便。比较方便。比较方便。
技术研发人员:
杨旭阳 谢凡 蔡水利 林剑鸿 蔡伟鹏 陈慧琪 陈欣悦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泉州市吉鑫电力工程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2.11.24
技术公布日:
2023/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