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施工弧形清水墙接直墙阳角的
模板体系。
背景技术:
2.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通过木模板进行弧形清水墙与直墙阳角倒圆角对接处浇筑时,浇筑质量的控制一直是个难点。首先需要保证模板外侧的加固
结构要具有受力均匀、结构稳定的特点,辅助保证浇筑质量的合格。但是直墙阳角倒圆角位置的造型特殊,如果圆角的模板加固方式粗糙不合理,会导致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出现水泥浆从模板缝隙中流出、错台、涨模、污染墙面的质量问题,对于清水墙会极大增加后期的墙体修复成本,并且影响外观美感。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施工弧形清水墙接直墙阳角的模板体系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施工弧形清水墙接直墙阳角的模板体系,保证清水墙弧形拐角处的浇筑质量。
4.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5.一种用于施工弧形清水墙接直墙阳角的模板体系,包括模板结构和加固结构,
所述加固结构设在模板结构外侧;所述模板结构包括圆形模板块和单元模板块,所述单元模板块设在清水墙的墙面上,包括外墙模板、内墙模板和端面模板,所述圆形模板块设在外墙模板和端面模板的弧形墙角处;
6.所述单元模板块包括模板和次
龙骨,所述次龙骨设在模板外侧,包括横次龙骨和竖次龙骨,所述横次龙骨设在外墙模板和内墙模板上,其外端伸出模板与加固结构连接,所述竖次龙骨设在端面模板上;
7.所述圆形模板块包括圆模板和锥形次龙骨,所述圆模板与模板连接,所述锥形次龙骨设在圆模板外侧,并与次龙骨和加固结构连接。
8.进一步地,所述加固结构包括支撑杆、连接杆和固定杆,所述支撑杆设在次龙骨外侧,所述连接杆连接在支撑杆外侧,相邻的连接杆通过固定杆连接。
9.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杆包括竖支撑杆和横支撑杆,所述竖支撑杆间隔设置在横次龙骨外侧,所述横支撑杆间隔设置在竖次龙骨外侧,并与横次龙骨的伸出端连接。
10.进一步地,所述锥形次龙骨间隔设置在圆模板外侧,并与外墙模板的次龙骨、端面模板的次龙骨和支撑杆连接。
11.优选的,所述固定杆成组设置,所述连接杆的端部固定连接在固定杆上。
12.优选的,所述圆模板的内表面圆滑过渡与模板的内表面。
13.优选的,所述模板和圆模板为木模板,所述次龙骨为木方,所述支撑杆为方钢,所述连接杆为螺杆,所述固定杆为钢管。
14.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如下:
15.根据墙体外型设置圆形模板块进行弧形清水墙接直墙阳角处的弧形墙角的施工,使得弧形墙角的成型平顺,并根据墙面模板的外型设置锥形次龙骨进行龙骨搭接和固定,保证圆形模板连接的稳定,使得墙面成型质量好,节省后期维护成本。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俯视示意图;
18.图3为图2中a 部结构放大示意图;
19.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模板结构示意图;
20.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圆形模板块与单元模板块连接示意图;
21.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模板结构俯视示意图;
22.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圆形模板块结构示意图。
23.附图标记:1-模板结构,11-圆形模板块,111-圆模板,112-锥形次龙骨,12-单元模板块,121-模板,122-次龙骨,2-加固结果,21-支撑杆,22-连接杆,23-固定杆。
具体实施方式
24.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5.在本专利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
26.如图1、2、3所示,一种用于施工弧形清水墙接直墙阳角的模板体系,包括模板结构1和加固结构2,所述加固结构2设在模板结构1外侧;所述模板结构1包括圆形模板块11和单元模板块12,所述单元模板块12设在清水墙的墙面上,包括外墙模板、内墙模板和端面模板,所述圆形模板块11设在外墙模板和端面模板的弧形墙角处。
27.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是清水混凝土墙浇筑质量以及弧形圆角一次浇筑成型的问题,根据弧形墙角的外型设置圆形模板块11用于成型清水墙的弧形墙角,并将圆形模板块11与墙面上的单元模板块12进行平滑过渡,保证墙面成型的平顺,同时设置加固结构2保证模板结构1的位置和锁固状态的稳定,进而保证模板结构与混凝土墙面贴合紧密,避免了拆模后出现几何尺寸错误、接茬错台的质量问题。
28.如图4、5、6所示,所述单元模板块12包括模板121和次龙骨122,所述次龙骨122设在模板121外侧,包括横次龙骨和竖次龙骨,所述横次龙骨设在外墙模板和内墙模板上,其外端伸出模板121与加固结构2连接,所述竖次龙骨设在端面模板上。
29.如图4、5、7所示,所述圆形模板块11包括圆模板111和锥形次龙骨112,所述圆模板111与模板121连接,所述锥形次龙骨112设在圆模板111外侧,并与次龙骨122和加固结构2
连接。
30.优选的,所述锥形次龙骨112沿圆模板111长度方向间隔设置。
31.优选的,为了保证锥形次龙骨112与次龙骨122和支撑杆21的连接,锥形次龙骨112采用多片叠加加厚,以保证锥形次龙骨112的侧面面积。
32.如图1、2、3所示,进一步地,所述加固结构2包括支撑杆21、连接杆22和固定杆23,所述支撑杆21设在次龙骨122外侧,所述连接杆22连接在支撑杆21外侧,相邻的连接杆22通过固定杆23连接。
33.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杆21包括竖支撑杆和横支撑杆,所述竖支撑杆间隔设置在横次龙骨外侧,所述横支撑杆间隔设置在竖次龙骨外侧,并与横次龙骨的伸出端连接。
34.进一步地,所述锥形次龙骨112间隔设置在圆模板111外侧,并与外墙模板的次龙骨122、端面模板的次龙骨122和支撑杆21连接。
35.优选的,所述固定杆23成组设置,所述连接杆22的端部固定连接在固定杆23上。
36.优选的,所述圆模板111的内表面圆滑过渡与模板121的内表面。
37.优选的,所述模板121和圆模板111为木模板,所述次龙骨122为木方,所述支撑杆21为方钢,所述连接杆22为螺杆,所述固定杆23为钢管。
38.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施工步骤如下:
39.一、根据图纸要求,绘制模板加工图纸,并根据图纸进行模板构件的制作加工;
40.优选的,采用数控机床进行模板构件的加工,保证模板结构尺寸的精确度,进而保证合模时模板紧密贴合,从而控制浇筑质量;
41.二、按照图纸进行模板构件的拼装,先进行单元模板块12的模板121拼装,将相邻的模板121拼装并采用码钉进行连接,然后将圆模板111与拼装好的模板121进行连接,使用玻璃胶进行板缝的封堵,然后使用胶带进行密封保护;
42.三、将次龙骨122和锥形次龙骨112摆放在拼装好的模板外侧,将锥形次龙骨112通过码钉固定在拼装好的模板上,然后再进行次龙骨122的固定;
43.四、将拼装好的模板结构1运输至施工位置,将模板结构1安放在标高调整板上,调整标高调整板保证相邻模板结构1的接缝对齐,在模板结构1上进行配件的安装;
44.五、进行横支撑杆的安装,横支撑杆与横次龙骨伸出端交叉对接,然后进行连接杆22和固定杆23的安装,并与次龙骨122进行连接;加固结构2连接稳固后,将模板结构1固定就位,然后进行混凝土浇筑。
45.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施工弧形清水墙接直墙阳角的模板体系,其特征是,包括模板结构(1)和加固结构(2),所述加固结构(2)设在模板结构(1)外侧;所述模板结构(1)包括圆形模板块(11)和单元模板块(12),所述单元模板块(12)设在清水墙的墙面上,包括外墙模板、内墙模板和端面模板,所述圆形模板块(11)设在外墙模板和端面模板的弧形墙角处;所述单元模板块(12)包括模板(121)和次龙骨(122),所述次龙骨(122)设在模板(121)外侧,包括横次龙骨和竖次龙骨,所述横次龙骨设在外墙模板和内墙模板上,其外端伸出模板(121)与加固结构(2)连接,所述竖次龙骨设在端面模板上;所述圆形模板块(11)包括圆模板(111)和锥形次龙骨(112),所述圆模板(111)与模板(121)连接,所述锥形次龙骨(112)设在圆模板(111)外侧,并与次龙骨(122)和加固结构(2)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施工弧形清水墙接直墙阳角的模板体系,其特征是:所述加固结构(2)包括支撑杆(21)、连接杆(22)和固定杆(23),所述支撑杆(21)设在次龙骨(122)外侧,所述连接杆(22)连接在支撑杆(21)外侧,相邻的连接杆(22)通过固定杆(23)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施工弧形清水墙接直墙阳角的模板体系,其特征是:所述支撑杆(21)包括竖支撑杆和横支撑杆,所述竖支撑杆间隔设置在横次龙骨外侧,所述横支撑杆间隔设置在竖次龙骨外侧,并与横次龙骨的伸出端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施工弧形清水墙接直墙阳角的模板体系,其特征是:所述锥形次龙骨(112)间隔设置在圆模板(111)外侧,并与外墙模板的次龙骨(122)、端面模板的次龙骨(122)和支撑杆(21)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施工弧形清水墙接直墙阳角的模板体系,其特征是:所述固定杆(23)成组设置,所述连接杆(22)的端部固定连接在固定杆(23)上。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施工弧形清水墙接直墙阳角的模板体系,其特征是:所述圆模板(111)的内表面圆滑过渡与模板(121)的内表面。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施工弧形清水墙接直墙阳角的模板体系,其特征是:所述模板(121)和圆模板(111)为木模板,所述次龙骨(122)为木方,所述支撑杆(21)为方钢,所述连接杆(22)为螺杆,所述固定杆(23)为钢管。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施工弧形清水墙接直墙阳角的模板体系,包括模板结构和加固结构,所述加固结构设在模板结构外侧;所述模板结构包括圆形模板块和单元模板块,所述单元模板块设在清水墙的墙面上,包括外墙模板、内墙模板和端面模板,所述圆形模板块设在外墙模板和端面模板的弧形墙角处。本实用新型根据墙体外型设置圆形模板块进行弧形清水墙接直墙阳角处的弧形墙角的施工,使得弧形墙角的成型平顺,并根据墙面模板的外型设置锥形次龙骨进行龙骨搭接和固定,保证圆形模板连接的稳定,使得墙面成型质量好,节省后期维护成本。节省后期维护成本。节省后期维护成本。
技术研发人员:
王靖宇 李欣睿 杨波 徐海祥 王力平 李东 卢磊 覃玻玮 李岩 张文亮 艾云忠 王俊林 崔建滨 孟煜童 孙海文 任京文 刘增 马振国 张兴 李文博 袁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北京市第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2.07.18
技术公布日:
2023/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