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
带锯更换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带锯。
背景技术:
2.以环状无端锯条围绕两个锯轮,在同一方向作连续回转运动以进行锯切的锯木机械,带锯机效率高而锯路小,是国内制材设备中使用最广泛的主锯机,它用于原木剖料、剖分板方材、大板皮锯成薄板或小方,也可用于将毛边板裁为整边板或方材。
3.目前的带锯在使用时,通过转动的锯片对需要裁切与整边的木材进行切割的操作,带锯在长时间工作后,需要工作人员对带锯进行检修的操作,当工作人员通过检修操作发现带锯受磨损较严重,带锯刀口出现卷刃的情况时,即需要对带锯进行更换,但是目前的带锯多通过螺栓固定于带锯箱内部,工作人员在对带锯进行拆卸时,需要使用拆卸工具依次对固定螺栓进行拆卸,此操作过程较为繁琐,为此提出了一种带锯。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带锯拆卸更换步骤较为繁琐的问题,提供一种带锯。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带锯,包括带锯箱
主体,
所述带锯箱主体的一端转动连接有箱门,所述带锯箱主体的内部设置有
主动轮,所述主动轮的外壁啮合有带锯主体,所述带锯主体的内壁啮合有从动轮,所述从动轮位于主动轮的正下方,更换机构,所述更换机构包括通过螺栓固定于箱门一端的u型挡板,所述u型挡板的一侧通过焊接固定有第二l型杆,所述带锯箱主体的内部通过螺栓固定有固定盒,所述固定盒的顶端套接有u型架,所述u型架的一侧通过螺栓固定有延伸至固定盒外部的第一l 型杆,所述第一l型杆的底端通过焊接固定有挤压块。
6.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更换机构还包括设置在u型架底端的弹簧,所述弹簧与固定盒的内壁固定连接。
7.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主动轮的内部固定连接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与u型架的内壁通过轴承转动连接。
8.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固定盒的内部设置有与u型架移动轨迹相匹配的移动槽,所述固定盒的一侧设置有与第一l型杆移动轨迹相匹配的移动通槽。
9.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挤压块的底端设置为斜面状,所述第二l型杆的一端设置为弧面状,且所述挤压块与第二l型杆处于同一水平高度。
10.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从动轮的内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通过轴承与带锯箱主体的内壁转动连接。
11.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u型架的一端通过螺栓固定有驱动电机,所述主动轮通过联轴器与驱动电机的输出端相连接。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3.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更换机构,箱门转动通过机械传动带动第二l型杆转动,第二l 型杆转动并挤压挤压块向上移动,挤压块移动通过机械传动带动主动轮向上移动,主动轮移动并对松弛的带锯主体进行张紧的操作,当箱门完全与带锯箱主体的一端合上时,主动轮移动至与主动轮外壁与带锯主体内壁完全啮合,通过此结构有利于快速对带锯箱主体内部的带锯主体进行拆卸与更换的操作,同时也有利于工作人员对带锯箱主体内部的带锯主体进行快速检修的操作。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5.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带锯箱主体打开结构示意图;
16.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图2中的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17.图中:1、带锯箱主体;2、箱门;3、主动轮;4、更换机构;401、u型架;402、固定盒;403、弹簧;404、第一l型杆;405、挤压块;406、u型挡板;407、第二l型杆; 5、带锯主体;6、从动轮。
具体实施方式
18.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19.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带锯,包括带锯箱主体1,带锯箱主体1 的一端转动连接有箱门2,带锯箱主体1的内部设置有主动轮3,主动轮3的外壁啮合有带锯主体5,带锯主体5的内壁啮合有从动轮6,从动轮6位于主动轮3的正下方,更换机构4,更换机构4包括通过螺栓固定于箱门2一端的u型挡板406,u型挡板406的一侧通过焊接固定有第二l型杆407,带锯箱主体1的内部通过螺栓固定有固定盒402,固定盒402的顶端套接有u型架401,u型架401的一侧通过螺栓固定有延伸至固定盒402外部的第一l型杆404,第一l型杆404的底端通过焊接固定有挤压块405。
20.在本实施例中:主动轮3转动带动带锯主体5转动,带锯主体5转动带动从动轮6转动,通过主动轮3、带锯主体5与从动轮6转动有利于对需要切割的物品进行裁切的操作,通过设置更换机构4有利于快速对带锯箱主体1内部的带锯主体5进行拆卸与更换的操作,同时也有利于工作人员对带锯箱主体1内部的带锯主体5进行快速检修的操作。
21.请着重参阅图2、3,更换机构4还包括设置在u型架401底端的弹簧403,弹簧403 与固定盒402的内壁固定连接;主动轮3的内部固定连接有转动杆,转动杆与u型架401 的内壁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固定盒402的内部设置有与u型架401移动轨迹相匹配的移动槽,固定盒402的一侧设置有与第一l型杆404移动轨迹相匹配的移动通槽;挤压块405 的底端设置为斜面状,第二l型杆407的一端设置为弧面状,且挤压块405与第二l型杆 407处于同一水平高度;从动轮6的内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杆,连接杆通过轴承与带锯箱主体1的内壁转动连接;u型架401的一端通过螺栓固定有驱动电机,主动轮3通过联轴器与驱动电机的输出端相连接。
22.在本实施例中:箱门2转动通过机械传动带动第二l型杆407转动,第二l型杆407 转动并挤压挤压块405向上移动,挤压块405移动通过机械传动带动u型架401向上移动,同时弹簧403受力拉伸,u型架401移动同时带动主动轮3向上移动,主动轮3移动并对松弛的带锯主体5进行张紧的操作,当箱门2完全与带锯箱主体1的一端合上时,主动轮 3移动至与主动轮3外壁与带锯主体5内壁完全啮合,此时再通过插芯锁对带锯箱主体1 与箱门2进行固定的操作,之后u型架401一端的驱动电机工作,驱动电机的输出端转动带动主动轮3转动,主动轮3转动带动带锯主体5转动,带锯主体5转动即可对需要切割的物品进行切割的操作,通过此结构有利于快速对带锯箱主体1内部的带锯主体5进行拆卸与更换的操作,同时也有利于工作人员对带锯箱主体1内部的带锯主体5进行快速检修的操作。
23.工作原理:在需要对带锯箱主体1内部的带锯主体5进行拆卸更换时,转动打开箱门 2,箱门2转动带动u型挡板406转动,u型挡板406转动带动第二l型杆407转动,当第二l型杆407与挤压块405分离时,弹簧403恢复原状并带动u型架401向固定盒402的内部移动,u型架401移动带动主动轮3向下移动,主动轮3移动并使初始张紧状态的带锯主体5变得松弛,工作人员即可对主动轮3、从动轮6外壁啮合的带锯主体5进行拆卸的操作,之后将更换后的带锯主体5与主动轮3、从动轮6的外壁啮合,啮合完毕后复位转动箱门2,箱门2转动带动u型挡板406转动,u型挡板406转动带动第二l型杆407 转动,第二l型杆407转动至与挤压块405底端接触时,第二l型杆407继续转动并挤压挤压块405向上移动,挤压块405移动带动第一l型杆404移动,第一l型杆404移动带动u型架401向上移动,同时弹簧403受力拉伸,u型架401移动同时带动主动轮3向上移动,主动轮3移动并对松弛的带锯主体5进行张紧的操作,当箱门2完全与带锯箱主体 1的一端合上时,主动轮3移动至与主动轮3外壁与带锯主体5内壁完全啮合,此时再通过插芯锁对带锯箱主体1与箱门2进行固定的操作,之后u型架401一端的驱动电机工作,驱动电机的输出端转动带动主动轮3转动,主动轮3转动带动带锯主体5转动,带锯主体 5转动即可对需要切割的物品进行切割的操作,通过此结构有利于快速对带锯箱主体1内部的带锯主体5进行拆卸与更换的操作,同时也有利于工作人员对带锯箱主体1内部的带锯主体5进行快速检修的操作。
24.以上所述的,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带锯,包括带锯箱主体(1),所述带锯箱主体(1)的一端转动连接有箱门(2),所述带锯箱主体(1)的内部设置有主动轮(3),所述主动轮(3)的外壁啮合有带锯主体(5),所述带锯主体(5)的内壁啮合有从动轮(6),所述从动轮(6)位于主动轮(3)的正下方,其特征在于,更换机构(4),所述更换机构(4)包括固定于箱门(2)一端的u型挡板(406),所述u型挡板(406)的一侧固定有第二l型杆(407),所述带锯箱主体(1)的内部固定有固定盒(402),所述固定盒(402)的顶端套接有u型架(401),所述u型架(401)的一侧固定有延伸至固定盒(402)外部的第一l型杆(404),所述第一l型杆(404)的底端固定有挤压块(40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锯,其特征在于,所述更换机构(4)还包括设置在u型架(401)底端的弹簧(403),所述弹簧(403)与固定盒(402)的内壁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锯,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轮(3)的内部固定连接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与u型架(401)的内壁通过轴承转动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锯,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盒(402)的内部设置有与u型架(401)移动轨迹相匹配的移动槽,所述固定盒(402)的一侧设置有与第一l型杆(404)移动轨迹相匹配的移动通槽。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锯,其特征在于,所述挤压块(405)的底端设置为斜面状,所述第二l型杆(407)的一端设置为弧面状,且所述挤压块(405)与第二l型杆(407)处于同一水平高度。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锯,其特征在于,所述从动轮(6)的内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通过轴承与带锯箱主体(1)的内壁转动连接。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锯,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架(401)的一端固定有驱动电机,所述主动轮(3)通过联轴器与驱动电机的输出端相连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带锯,涉及带锯更换技术领域,包括带锯箱主体,箱门,主动轮,带锯主体,所述带锯主体的内壁啮合有从动轮,所述从动轮位于主动轮的正下方,更换机构。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更换机构,箱门转动通过机械传动带动第二L型杆转动,第二L型杆转动并挤压挤压块向上移动,挤压块移动通过机械传动带动主动轮向上移动,主动轮移动并对松弛的带锯主体进行张紧的操作,当箱门完全与带锯箱主体的一端合上时,主动轮移动至与主动轮外壁与带锯主体内壁完全啮合,通过此结构有利于快速对带锯箱主体内部的带锯主体进行拆卸与更换的操作,同时也有利于工作人员对带锯箱主体内部的带锯主体进行快速检修的操作。主体进行快速检修的操作。主体进行快速检修的操作。
技术研发人员:
李凌云 邓腾 刘玉涛 杨兰琼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佛山市米思瑞家具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2.11.01
技术公布日:
2023/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