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适应性河堤植被修复种植装置

阅读: 评论:0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多适应性河堤植被修复种植装置。


背景技术:



2.对于河堤修复,比较常见的方法是修建人工边坡,但这种方法不能达到美化环境的效果,有时甚至会进一步恶化人工边坡周边环境。但是植被护坡技术可以弥补传统护坡方法的这一缺陷,符合人工边坡治理的可持续发展要求。在植被修复方面,人们可以根据河堤现场的自然地理条件,进行植物的科学配置,这样既可以绿化河堤两岸,又可以稳固河堤,是比较有效的河堤植被修复的方法之一。
3.河道生态修复是目前国内外水环境修复研究的一个热点和难点,人类在水利方面对河流的研究和开发利用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但从生态角度研究河道生态修复课题是近几年才开始的。我国已有少数地区进行河道生态修复方面的研究探索,归纳起来为两类:一是单纯利用植物护岸技术,二是植物与工程措施相结合的护岸技术。无论哪一种,都需要在河岸上进行植物种植,而且相对于直接对水体进行修复,这项措施成本更低。但是在河道堤岸边沿会出现一些湿地,或者在水库四周会存在一些水田,这些区域的绿化或者植物种植虽然很有必要,但是该地区湿度较大,土壤比较粘稠易产生凹陷,自动化播种机械难以在该类型区域作业,因此便需要一种易于操作的植被种植机械来满足使用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4.为克服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多适应性河堤植被修复种植装置。
5.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多适应性河堤植被修复种植装置,包括中心筒、第一平台、第二平台、挖土机构、放苗拨苗机构、填土压实机构和履带行进机构;
6.所述第一平台的两侧各设有一个履带行进机构,履带行进机构实现装置从一处移动至另一处;第一平台中心设有圆孔,圆孔中设有可相对于第一平台升降的中心筒,中心筒的轴线垂直于第一平台;中心筒与第一平台顶面之间设有升降机构,中心筒与第一平台底面之间设有填土压实机构,填土压实机构随中心筒的升降实现填土压实;
7.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升降齿条、中心筒电机、传动齿轮和传动齿轮支架,所述中心筒中下部的左右两侧外壁各设有一个升降齿条,升降齿条沿竖直方向延伸;第一平台上设有与升降齿条相啮合的传动齿轮,传动齿轮通过传动齿轮支架固定安装于第一平台上,传动齿轮与中心筒电机传动连接;
8.所述填土压实机构包括支撑臂、滑动销、移动滑槽、压土连杆和拨土掌片,所述第一平台底面且位于中心筒的左右两侧各设有一支撑臂,支撑臂具有与第一平台安装的横杆、以及朝向中心筒的方向倾斜向下的斜杆;压土连杆呈l形,压土连杆的折角朝向中心筒的方向;压土连杆的上端与中心筒通过合页连接器铰接,压土连杆的上段设有移动滑槽,移动滑槽内设有滑动销,滑动销与支撑臂的下端铰接,压土连杆的下端设有拨土掌片;
9.所述中心筒内设有挖土装置,挖土装置包括蜗轮丝杆升降机构、锁销、电机支架和
钻头;中心筒的顶部开口设有中心筒盖,蜗轮丝杆升降机构包括蜗轮蜗杆减速机构和升降丝杆,蜗轮蜗杆减速机构安装在中心筒盖上;蜗杆带动蜗轮转动,蜗轮与升降丝杆组成丝杆螺母机构,将蜗轮的转动转变为升降丝杆的直线升降运动;升降丝杆的下端向下穿过中心筒盖,升降丝杆的底部通过锁销与电机支架相连;电机支架上安装有挖土电机,挖土电机的输出轴竖直向下并通过钻头联轴器与钻头相连,钻头用于在地面打孔;
10.所述中心筒上且位于第一平台的上方设有第二平台,第二平台由四个与水平面呈度的平面连接组成;第二平台的前后两个面上各设有一个拨苗装置,第二平台的前后两侧与放苗拨苗机构相对应的位置开有放苗孔;所述拨苗装置包括拨苗圆盘和拨苗电机,拨苗圆盘包括圆形底面和连连接在圆形底面边缘的环形侧面,环形侧面开有供幼苗进入的缺口,缺口与放苗孔的位置相对应;拨苗圆盘底部安装有拨苗电机,拨苗电机驱动拨苗圆盘转动,第二平台上的幼苗通过拨苗圆盘进入放苗孔,从放苗孔经过中心筒放入挖土装置挖好的孔中。
11.进一步,所述履带行进机构包括驱动电机、履带、驱动支撑轮和机架结构;机架结构与第一平台一侧相连,机架结构上安装有两个前后布置的驱动支撑轮,两个驱动支撑轮通过履带连接,其中一个驱动支撑轮与驱动电机相连。
12.进一步,所述放苗孔呈矩形,拨苗圆盘的圆形底面与水平面呈度。
13.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绿化修复装置可靠工作、绿化效率高、对多种河床地质适应性强的情况下,可实现自动绿化河床土地的目的。该装置在适应多种河床地质条件的同时完成了自动化的绿化种植,体积小,节省人力、效率高,使用方便灵活。
附图说明
14.图1是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15.图2a是本实用新型蜗轮丝杆升降机构结构示意图。
16.图2b是本实用新型除去第二平台的结构示意图。
17.图2c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平台和拨苗圆盘的结构示意图。
18.图3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的侧视图。
19.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图。
20.附图标记说明:1、升降螺杆;2、升降电机;3、中心桶盖;4、中心桶;5、锁销;6、第二平台;7、电机支架;8、挖土电机;9、升降齿条;10、中心桶升降电机;11、传动齿轮;12、传动齿轮支架; 13、履带;14、第一平台;15、驱动电机支架;16、驱动电机;17、压土连杆;18、拨土掌片;19、第二平台圆筒支架;20、拨苗电机; 21、拨苗圆盘;22、钻头联轴器;23、钻头;24、支撑臂;25、滑动销;26、驱动支撑轮。
具体实施方式
21.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专利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2.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如出现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如出现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23.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如出现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24.参照附图,一种多适应性河堤植被修复种植装置,包括中心筒4、第一平台14、第二平台6、挖土机构、放苗拨苗机构、填土压实机构和履带行进机构;
25.所述第一平台14的两侧各设有一个履带行进机构,履带行进机构实现装置从一处移动至另一处;第一平台14中心设有圆孔,圆孔中设有可相对于第一平台14升降的中心筒4,中心筒4的轴线垂直于第一平台14;中心筒4与第一平台14顶面之间设有升降机构,中心筒4与第一平台14底面之间设有填土压实机构,填土压实机构随中心筒4的升降实现填土压实;
26.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升降齿条9、中心筒电机10、传动齿轮11和传动齿轮支架12,所述中心筒4中下部的左右两侧外壁各设有一个升降齿条9,升降齿条9沿竖直方向延伸;第一平台14上设有与升降齿条9相啮合的传动齿轮11,传动齿轮11通过传动齿轮支架12 固定安装于第一平台14上,传动齿轮11与中心筒电机10传动连接;
27.所述填土压实机构包括支撑臂24、滑动销25、移动滑槽28、压土连杆17和拨土掌片18,所述第一平台14底面且位于中心筒4的左右两侧各设有一支撑臂24,支撑臂24具有与第一平台14安装的横杆、以及朝向中心筒4的方向倾斜向下的斜杆;压土连杆17呈l 形,压土连杆17的折角朝向中心筒4的方向;压土连杆17的上端与中心筒14通过合页连接器27铰接,压土连杆17的上段设有移动滑槽28,移动滑槽28内设有滑动销25,滑动销25与支撑臂24的下端铰接,压土连杆17的下端设有拨土掌片18;当筒壁上升下降时可实现压土连杆17的转动。压土连杆17中部位置也有滑槽28。此外,压土连杆末端连有拨土掌片18拨土掌片通过焊接和压土连杆相连。挖土传动电机:jgb37-3525直流减速无刷。
28.所述中心筒4内设有挖土装置,挖土装置包括蜗轮丝杆升降机构、锁销5、电机支架7和钻头23;中心筒4的顶部开口设有中心筒盖3,蜗轮丝杆升降机构包括蜗轮蜗杆减速机构和升降丝杆1,蜗轮蜗杆减速机构安装在中心筒盖3上;蜗杆带动蜗轮转动,蜗轮与升降丝杆1 组成丝杆螺母机构,将蜗轮的转动转变为升降丝杆1的直线升降运动;升降丝杆1的下端向下穿过中心筒盖3,升降丝杆1的底部通过锁销 5与电机支架7相连;电机支架7上安装有挖土电机8,挖土电机8 的输出轴竖直向下并通过钻头联轴器22与钻头23相连,钻头23用于在地面打孔;控制升降螺杆的电机:42blf30-24s。
29.所述中心筒4上且位于第一平台14的上方设有第二平台6,第二平台6由四个与水平面呈15度的平面连接组成;第二平台6的前后两个面上各设有一个拨苗装置,第二平台6的前后两侧与放苗拨苗机构相对应的位置开有放苗孔;所述拨苗装置包括拨苗圆盘21和拨
苗电机20,拨苗圆盘21包括圆形底面和连连接在圆形底面边缘的环形侧面,环形侧面开有供幼苗进入的缺口,缺口与放苗孔的位置相对应;拨苗圆盘21底部安装有拨苗电机20,拨苗电机20驱动拨苗圆盘21转动,第二平台6上的幼苗通过拨苗圆盘21进入放苗孔,从放苗孔经过中心筒4放入挖土装置挖好的孔中。拨苗电机20型号为 57bygh002,电压2.7v电流1.5a.
30.所述履带行进机构包括驱动电机16、履带13、驱动支撑轮26和机架结构15;机架结构15与第一平台14一侧相连,机架结构15上安装有两个前后布置的驱动支撑轮26,两个驱动支撑轮26通过履带 13连接,其中一个驱动支撑轮26与驱动电机16相连。履带驱动电机16:s60bl120-430。
31.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放苗孔呈矩形,拨苗圆盘21的圆形底面与水平面呈5度。
32.具体工作方式:
33.(1)装置挖坑
34.当装置到达预定位置时,根据所处河床地势情况、含水量等、中轴钻头会按照预设数据挖去相应的深度,可通过可调节升降螺杆进而调整挖洞的深度,实现针对不同类型河床进行挖坑。
35.(2)钻杆上升
36.当装置完成挖洞操作后,钻头在中间杆的操作下,实现钻头向上的移动,当到达指定位置时,即放苗口上方,钻头位置固定。由于步进电机的控制和桶壁上的限制点,可实现中心钻轴在垂直方向上的上下移动,保证打孔的垂直度,为后面直立放苗打下基础。
37.(3)拨苗器完成拨苗
38.当钻头达到预定位置后,第二平台的幼苗在重力的作用下,沿着坡面滑至既定的旋转圆盘拨苗器,拨苗器在旋转180度的过程中,把进入拨苗器的苗通过中心桶预留的放苗口,顺利进入中心桶,同时拨苗器的另一面也阻止了其他苗的惯性下滑。实现了每次单苗拨放。
39.(4)筒壁上升同时完成填土压实
40.在完成放苗后,中心桶在第一平台电机的带动下,垂直向上的上移动,中心桶的上升的同时带动下方的压土连杆,压土连杆末端的拨土掌片将第一步挖出来的图向幼苗聚拢,并随着筒壁的上升,实现压实的效果,进而完成土压实的过程。
41.(5)筒壁下降
42.压土结束后,中心桶在第一平台电机的带动下,向下移动,向下移动的同时,压土连杆张开,松开已经种好压实的苗,方便下一步整车移动和并且为第二过程压土做好准备。之后,行进装置推动机器前进至下一预定地点,完成下一次种苗过程。
43.本说明书实施例所述的内容仅仅是对实用新型构思的实现形式的列举,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应当被视为仅限于实施例所陈述的具体形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也及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实用新型构思所能够想到的等同技术手段。

技术特征:


1.一种多适应性河堤植被修复种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中心筒(4)、第一平台(14)、第二平台(6)、挖土机构、放苗拨苗机构、填土压实机构和履带行进机构;所述第一平台(14)的两侧各设有一个履带行进机构,履带行进机构实现装置从一处移动至另一处;第一平台(14)中心设有圆孔,圆孔中设有可相对于第一平台(14)升降的中心筒(4),中心筒(4)的轴线垂直于第一平台(14);中心筒(4)与第一平台(14)顶面之间设有升降机构,中心筒(4)与第一平台(14)底面之间设有填土压实机构,填土压实机构随中心筒(4)的升降实现填土压实;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升降齿条(9)、中心筒电机(10)、传动齿轮(11)和传动齿轮支架(12),所述中心筒(4)中下部的左右两侧外壁各设有一个升降齿条(9),升降齿条(9)沿竖直方向延伸;第一平台(14)上设有与升降齿条(9)相啮合的传动齿轮(11),传动齿轮(11)通过传动齿轮支架(12)固定安装于第一平台(14)上,传动齿轮(11)与中心筒电机(10)传动连接;所述填土压实机构包括支撑臂(24)、滑动销(25)、移动滑槽(28)、压土连杆(17)和拨土掌片(18),所述第一平台(14)底面且位于中心筒(4)的左右两侧各设有一支撑臂(24),支撑臂(24)具有与第一平台(14)安装的横杆、以及朝向中心筒(4)的方向倾斜向下的斜杆;压土连杆(17)呈l形,压土连杆(17)的折角朝向中心筒(4)的方向;压土连杆(17)的上端与中心筒(4)通过合页连接器(27)铰接,压土连杆(17)的上段设有移动滑槽(28),移动滑槽(28)内设有滑动销(25),滑动销(25)与支撑臂(24)的下端铰接,压土连杆(17)的下端设有拨土掌片(18);所述中心筒(4)内设有挖土装置,挖土装置包括蜗轮丝杆升降机构、锁销(5)、电机支架(7)和钻头(23);中心筒(4)的顶部开口设有中心筒盖(3),蜗轮丝杆升降机构包括蜗轮蜗杆减速机构和升降丝杆(1),蜗轮蜗杆减速机构安装在中心筒盖(3)上;蜗杆带动蜗轮转动,蜗轮与升降丝杆(1)组成丝杆螺母机构,将蜗轮的转动转变为升降丝杆(1)的直线升降运动;升降丝杆(1)的下端向下穿过中心筒盖(3),升降丝杆(1)的底部通过锁销(5)与电机支架(7)相连;电机支架(7)上安装有挖土电机(8),挖土电机(8)的输出轴竖直向下并通过钻头联轴器(22)与钻头(23)相连,钻头(23)用于在地面打孔;所述中心筒(4)上且位于第一平台(14)的上方设有第二平台(6),第二平台(6)由四个与水平面呈15度的平面连接组成;第二平台(6)的前后两个面上各设有一个拨苗装置,第二平台(6)的前后两侧与放苗拨苗机构相对应的位置开有放苗孔;所述拨苗装置包括拨苗圆盘(21)和拨苗电机(20),拨苗圆盘(21)包括圆形底面和连连接在圆形底面边缘的环形侧面,环形侧面开有供幼苗进入的缺口,缺口与放苗孔的位置相对应;拨苗圆盘(21)底部安装有拨苗电机(20),拨苗电机(20)驱动拨苗圆盘(21)转动,第二平台(6)上的幼苗通过拨苗圆盘(21)进入放苗孔,从放苗孔经过中心筒(4)放入挖土装置挖好的孔中。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适应性河堤植被修复种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履带行进机构包括驱动电机(16)、履带(13)、驱动支撑轮(26)和机架结构(15);机架结构(15)与第一平台(14)一侧相连,机架结构(15)上安装有两个前后布置的驱动支撑轮(26),两个驱动支撑轮(26)通过履带(13)连接,其中一个驱动支撑轮(26)与驱动电机(16)相连。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适应性河堤植被修复种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放苗孔呈矩形,拨苗圆盘(21)的圆形底面与水平面呈5度。

技术总结


一种多适应性河堤植被修复种植装置,包括中心筒、第一平台、第二平台、挖土机构、放苗拨苗机构、填土压实机构和履带行进机构;中心筒与第一平台顶面之间设有升降机构,中心筒与第一平台底面之间设有填土压实机构,填土压实机构随中心筒的升降实现填土压实;填土压实机构包括支撑臂、滑动销、移动滑槽、压土连杆和拨土掌片;中心筒内设有挖土装置,挖土装置包括蜗轮丝杆升降机构和钻头,钻头用于在地面打孔;放苗拨苗机构用于将幼苗通过拨苗圆盘进入放苗孔,从放苗孔经过中心筒放入挖土装置挖好的孔中。本实用新型适应多种河床地质条件的同时完成了自动化的绿化种植,体积小,节省人力、效率高,使用方便灵活。使用方便灵活。使用方便灵活。


技术研发人员:

孔子阳 王红梅 李姣 熊冰冰 杨祖亮 韩宇晨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浙江水利水电学院

技术研发日:

2022.08.10

技术公布日:

2023/3/3

本文发布于:2023-03-04 23:29:0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patent/3/6470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机构   中心   平台   电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