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属于养殖领域,特别涉及一种
雏鸡自动计数分装装置。
背景技术:
2.孵化厅给雏鸡注射疫苗后,雏鸡在传送带的作用下自动落入下面的框里,雏鸡框内分为四格,每格里面装鸡25只,因为雏鸡自动落入框中,需要人工进行二次分拣,确保每个隔层25只左右,这样会出现以下问题:
3.①ꢀ
增加工人工作量,且效率低下;
4.②ꢀ
人工分鸡在大量持续的单一工作下,误码率高,容易导致雏鸡框每格雏鸡数量不均匀。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雏鸡自动计数分装装置,能够自动清点雏鸡数量,保证雏鸡框中每格雏鸡数量相同,无需人工分拣,减少了工人的工作量,提高了工作效率。
6.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7.一种雏鸡自动计数分装装置,设置在雏鸡框上方,包括进雏
通道、出雏通道、第一
气缸、第二气缸及计数感应器;
8.
所述进雏通道和所述出雏通道均包括底板及设置在所述底板两侧第一围挡;所述进雏通道和所述出雏通道的两个所述底板通过第一转轴连接;
9.所述出雏通道包括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所述第二通道设置在所述第一通道的前方;所述第一通道与所述进雏通道的两个所述底板通过所述第一转轴连接;所述第一通道两侧的所述第一围挡均通过第二转轴与所述第二通道两侧的所述第一围挡转动连接;
10.所述第一气缸的缸筒固定在所述进雏通道的底部,所述第一气缸的活塞杆与所述第一通道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气缸的缸筒固定在所述第一通道的所述第一围挡上,活塞杆与所述第二通道的所述第一围挡固定连接;
11.所述计数感应器固定在所述第一通道远离所述第二气缸的所述第一围挡上。
12.优选地,还包括报警器和控制器,所述第一气缸、所述第二气缸、所述计数感应器与所述报警器均与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
13.优选地,所述进雏通道的前端为渐缩通道。
14.优选地,所述第一通道的所述底板向后端延伸形成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与所述进雏通道的所述底板通过所述第一转轴连接。
15.优选地,所述第一连接板为渐缩结构,且两侧均设置有第二围挡,所述第二围挡和与之对应的所述第一围挡一体成型;
16.所述第二围挡设置在所述进雏通道的所述第一围挡的外侧。
17.优选地,所述第一通道两侧的所述第一围挡均向前延伸形成第二连接板,所述第
二连接板设置在所述第二通道的所述第一围挡内侧;
18.所述第二连接板的前端与所述第二通道的所述第一围挡中间部位通过所述第二转轴连接;所述第二通道的所述底板设置在所述第一通道的所述底板下方。
19.优选地,所述第一通道两侧的所述第一围挡上方安装有遮挡板。
20.优选地,所述进雏通道的后端设置有第三连接板,所述第三连接板与所述进雏通道的所述底板之间的夹角为90
°
。
21.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雏鸡自动计数分装装置,第一通道在第一气缸的活塞杆的作用下,绕着第一转轴左右转动,改变出雏通道的方向,使得雏鸡能够落入到雏鸡框前的两个格中;第二通道在第二气缸的作用下,绕着第二转轴上下转动,缩短出雏通道的长度,使得雏鸡能够落入到雏鸡框后方的两个格中。本实用新型能够自动清单第一通道雏鸡的数量,从而保证雏鸡框中每个格内雏鸡数量相同,无需人工分拣,减少了工人的工作量,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22.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23.图2为本实用新型(含遮挡板)的结构示意图;
24.图3为本实用新型(出雏通道方位变化)的结构示意图;
25.图4为雏鸡落入雏鸡框(左前方的格中)的结构示意图;
26.图5为雏鸡落入雏鸡框(左后方的格中)的结构示意图;
27.图6为雏鸡落入雏鸡框(右前方的格中)的结构示意图;
28.图7为雏鸡落入雏鸡框(右后方的格中)的结构示意图。
29.图中:
30.1、进雏通道;2、出雏通道;3、第一气缸;4、第二气缸;5、计数感应器;6、雏鸡框;7、第一通道;8、第二通道;9、底板;10、第一围挡;11、第一转轴;12、第二转轴;13、第一连接板;14、第一围挡;15、第二连接板;16、遮挡板;17、格;18、第三连接板。
具体实施方式
31.下面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32.参见图1-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雏鸡自动计数分装装置,设置在雏鸡框6上方,包括进雏通道1、出雏通道2、第一气缸3、第二气缸4及计数感应器5。其中第一气缸3与第二气缸4可以调整出雏通道2的方向或位置,使得雏鸡能够分装到雏鸡框6的每个格17中,且每个格17雏鸡数量相同。
33.其中,进雏通道1和出雏通道2均包括底板9及设置在底板9两侧第一围挡。
34.出雏通道2包括第一通道7和第二通道8,第二通道8设置在第一通道7的前方;第一通道7与进雏通道1的两底板9通过第一转轴11连接,使得出雏通道2可绕着第一转轴11左右
转动,从而改变出雏通道2的方位,使得雏鸡可以进入到雏鸡框6前方的两个格17中。
35.第一通道7两侧的第一围挡均通过第二转轴12与第二通道8两侧的第一围挡转动连接,使得第二通道8可以绕着第二转轴12上下转动,进而改变出雏通道2的长度使得雏鸡可以进入到雏鸡框6后方的两个格17中。
36.第一气缸3的缸筒固定在进雏通道1的底部,第一气缸3的活塞杆与第一通道7底部固定连接。第一通道7在第一气缸3的活塞杆的作用下,绕着第一转轴11左右转动,进而改变出雏通道2的方向,使得雏鸡能够落入到雏鸡框6前方的两个格17中。
37.第二气缸4的缸筒固定在第一通道7的第一围挡上,活塞杆与第二通道8的第一围挡固定连接,第二通道8在第二气缸4的作用下,绕着第二转轴12上下转动,进而缩短出雏通道2的长度,使得雏鸡能够落入到雏鸡框6后方的两个格17中。
38.计数感应器5固定在第一通道7远离第二气缸4的第一围挡上,计数感应器5用于清点、记录通过第一通道7雏鸡的数量,可保证雏鸡框6的每个格17中雏鸡数量相同。
39.本实用新型中计数感应器5清点通过第一通道7雏鸡的数量
40.出雏通道2在第一气缸3与第二气缸4的作用下可以自动调整方向或位置,当计数感应器5感应到相应数量雏鸡落入到雏鸡框的一格内后,出雏通道2在第一气缸3和/或第二气缸4的作用下自动调整方向或位置,使下一批雏鸡落入到雏鸡框6的其他格17中,从而使雏鸡框6每个格17内雏鸡数量相同。
41.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还包括报警器和控制器,第一气缸3、第二气缸4、计数感应器5与报警器均与控制器电性连接。计数感应器5通过第一通道7雏鸡的数量传输给控制器,当雏鸡数量达到控制器中设定的雏鸡数量(雏鸡框6的每格17中雏鸡数量),控制器控制第一气缸3或第二气缸4工作,改变第一通道7或第二通道8的方向,使得雏鸡落入到雏鸡框6的其他格17中;当雏鸡数量达到控制器中设定的雏鸡数量,即雏鸡框6中每个格17中均装满雏鸡,控制器控制报警器发出警报,更换雏鸡框6。其中,报警器为声光报警器,控制器为plc控制器,且其上设置有开始按钮和停止按钮。
42.需要注意的是,报警器、控制器、气缸、计数感应器5均是市售产品,不存在对软件或方法等改进。
43.其中,进雏通道1的前端为渐缩通道。
44.进一步的,第一通道7的底板9向后端延伸形成第一连接板13,第一连接板13与进雏通道1的底板9通过第一转轴11连接。其中,为了避免出雏通道2转动时,进雏通道1的出口与第一通道7的进口之间出现缺口导致雏鸡容易卡在缺口或从缺口脱离本装置,第一连接板13设置在进雏通道1底板9的下方,第一连接板13的前端也为渐缩结构,且大于进雏通道1前端渐缩部分的面积;第一连接板13两侧均设置有第二围挡14,第二围挡14和与之对应的第一围挡一体成型,第二围挡14设置在进雏通道1第一围挡的外侧。
45.需要说明的是,第二围挡14一方面还能够限制第一通道7的转动角度。
46.进一步的,第一通道7两侧的第一围挡均向前延伸形成第二连接板15,第二连接板15设置在第二通道8的第一围挡内侧;第二连接板15的前端与第二通道8第一围挡中间部位通过第二转轴12连接;第二通道8的底板9设置在第一通道7底板9的下方。在第二气缸4的作用下第二通道8绕着第二转轴12向上转动,两个第二连接板15对应的区域由于没有底板9遮挡,第一通道7上的雏鸡直接从两个第二连接板15对应的区域落入雏鸡框6后方的一格17
中。
47.需要说明的是,为了避免外界对计数感应器5的干扰,第一通道7两侧的第一围挡上方可以安装有遮挡板16,可提高计数感应器5的计数准确性。
48.另外,为了便于将本实用新型安装到所需的位置,进雏通道1的后端设置有第三连接板18,第三连接板18与进雏通道1底板9之间的夹角为90
°
;其中,第三连接板18上开设有若干螺栓孔,第三连接板18通过螺栓可固定到所需的位置,如可将进雏通道1通过螺栓固定到传送带末端的支架上,当雏鸡注射完成后,通过传送带进入到进雏通道1并从出雏通道2落入雏鸡框6的格17中。
49.结合图1-7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工作流程:
50.首先设定雏鸡框6的每格17容纳雏鸡的数量为25个,将装置安装到传送带末端的支架上,雏鸡注射完成后,通过传送带上落入到进雏通道1并从出雏通道2落入雏鸡框6左前方的格17中,计数感应器5记录通过第一通道7雏鸡的数量,当记录到第25只雏鸡后,控制器控制第一气缸3(或第二气缸4)工作,调整第一通道7(或第二通道8)的方向或位置,使第26只雏鸡落入到右前方(或左后方)的格17中,并以此类推。当一个雏鸡框6装满后,控制器控制报警器会报警,更换雏鸡框6。
51.上文所列出的一系列的详细说明仅仅是针对本实用新型的可行性实施例的具体说明,它们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艺精神所作的等效实施例或变更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列。
技术特征:
1.一种雏鸡自动计数分装装置,设置在雏鸡框(6)上方,其特征在于,包括进雏通道(1)、出雏通道(2)、第一气缸(3)、第二气缸(4)及计数感应器(5);所述进雏通道(1)和所述出雏通道(2)均包括底板(9)及设置在所述底板(9)两侧第一围挡(10);所述进雏通道(1)和所述出雏通道(2)的两个所述底板(9)通过第一转轴(11)连接;所述出雏通道(2)包括第一通道(7)和第二通道(8),所述第二通道(8)设置在所述第一通道(7)的前方;所述第一通道(7)与所述进雏通道(1)的两个所述底板(9)通过所述第一转轴(11)连接;所述第一通道(7)两侧的所述第一围挡均通过第二转轴(12)与所述第二通道(8)两侧的所述第一围挡(10)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气缸(3)的缸筒固定在所述进雏通道(1)的底部,所述第一气缸(3)的活塞杆与所述第一通道(7)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气缸(4)的缸筒固定在所述第一通道(7)的所述第一围挡(10)上,活塞杆与所述第二通道(8)的所述第一围挡(10)固定连接;所述计数感应器(5)固定在所述第一通道(7)远离所述第二气缸(4)的所述第一围挡(10)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雏鸡自动计数分装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报警器和控制器,所述第一气缸(3)、所述第二气缸(4)、所述计数感应器(5)与所述报警器均与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雏鸡自动计数分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雏通道(1)的前端为渐缩通道。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雏鸡自动计数分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道(7)的所述底板(9)向后端延伸形成第一连接板(13),所述第一连接板(13)与所述进雏通道(1)的所述底板(9)通过所述第一转轴(11)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雏鸡自动计数分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板(13)为渐缩结构,且两侧均设置有第二围挡(14),所述第二围挡(14)和与之对应的所述第一围挡(10)一体成型;所述第二围挡(14)设置在所述进雏通道(1)的所述第一围挡(10)的外侧。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雏鸡自动计数分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道(7)两侧的所述第一围挡(10)均向前延伸形成第二连接板(15),所述第二连接板(15)设置在所述第二通道(8)的所述第一围挡(10)内侧;所述第二连接板(15)的前端与所述第二通道(8)的所述第一围挡(10)中间部位通过所述第二转轴(12)连接;所述第二通道(8)的所述底板(9)设置在所述第一通道(7)的所述底板(9)下方。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雏鸡自动计数分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道(7)两侧的所述第一围挡(10)上方安装有遮挡板(16)。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雏鸡自动计数分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雏通道(1)的后端设置有第三连接板(18),所述第三连接板(18)与所述进雏通道(1)的所述底板(9)之间的夹角为90
°
。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雏鸡自动计数分装装置,设置在雏鸡框上方,包括进雏通道、出雏通道、第一气缸、第二气缸及计数感应器;第一通道在第一气缸的活塞杆的作用下,绕着第一转轴左右转动,改变出雏通道的方向,使得雏鸡能够落入到雏鸡框前的两个格中;第二通道在第二气缸的作用下,绕着第二转轴上下转动,缩短出雏通道的长度,使得雏鸡能够落入到雏鸡框后方的两个格中。本实用新型能够自动清单第一通道雏鸡的数量,从而保证雏鸡框中每个格内雏鸡数量相同,无需人工分拣,减少了工人的工作量,提高了工作效率。工作效率。工作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
史艳涛 韩立方 杨殿林 王珏 邢千旺 李冬立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思玛特(北京)食品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2.08.12
技术公布日:
202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