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
无人机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无人机起飞平台。
背景技术:
2.无人驾驶飞机简称“无人机”,英文缩写为“uav”,是利用无线电遥控设备和自备的程序控制装置操纵的不载人飞机,或者由车载计算机完全地或间歇地自主地操作。
3.现有无人机起飞平台,大多都是在陆面使用,当用户乘坐小船或者游艇操作时,无人机升降的空间有限,缺少在水中灵活起飞的平台,不利于用户的使用。
4.因此,需要一种无人机起飞平台,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为一种无人机起飞平台:
6.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包括
底座框,
所述底座框内底部中间设置有电路机箱,所述电路机箱外部四周设置有充气泵,所述底座框内底部四角处设置有电动
推杆,所述底座框外部四周壁上设置有第一充气包,所述底座框底部设置有第二充气包,所述电路机箱内底部设置有蓄电池组,所述蓄电池组顶部设置有无线控制电路板。
7.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电路机箱通过螺钉固定于所述底座框内底部,所述蓄电池组通过卡槽固定于所述电路机箱内底部,所述无线控制电路板与所述蓄电池组导线连接。
8.蓄电池组有四组,可满足用户户外的长时间使用。
9.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无线控制电路板上焊接有gps定位芯片,所述电动推杆底部与所述底座框内壁焊接,所述电动推杆顶部通过转动连接座安装有起飞板。
10.gps定位芯片为高精度定位芯片。
11.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起飞板顶部四角处内嵌有照明指示灯,所述起飞板顶端中部内嵌有激光引导器,所述激光引导器与所述电路机箱之间电性连接有供电线。
12.照明指示灯可方便用户在夜间降落无人机时到装置。
13.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充气泵一侧设置有与所述底座框内底部滚动连接的卷线滚筒,所述卷线滚筒上缠绕有牵引线,所述牵引线贯穿所述底座框内壁。
14.牵引线较长,可在水面上较远的位置使用装置。
15.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转动连接座与所述起飞板焊接,所述电动推杆输出端与所述转动连接座内壁转动连接。
16.转动连接座可使得电动推杆独立控制时,调节起飞板的倾角。
17.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8.本实用新型通过设计一个由底座框、起飞板、电动推杆、充气泵、第一充气包、第二充气宝以及gps定位芯片等组件构成的水陆两种无人机起飞平台,可方便携带使用,有利于用户在陆面和水面灵活的起降旋翼无人机,增加操作的灵活性。
附图说明
19.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的示意图;
20.图2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中底座框的俯剖视图;
21.图3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中底座框的仰视图;
22.图4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中起飞板的正剖视图。
23.图中:1、底座框;2、起飞板;3、电动推杆;4、电路机箱;5、第一充气包;6、照明指示灯;7、无线控制电路板;8、蓄电池组;9、gps定位芯片;10、充气泵;11、第二充气包;12、转动连接座;13、供电线;14、牵引线;15、卷线滚筒;16、激光引导器。
具体实施方式
24.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进一步说明。
25.实施例:
26.如图1-图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无人机起飞平台,包括底座框1,底座框1内底部中间设置有电路机箱4,电路机箱4外部四周设置有充气泵10,底座框1内底部四角处设置有电动推杆3,底座框1外部四周壁上设置有第一充气包5,底座框1底部设置有第二充气包11,电路机箱4内底部设置有蓄电池组8,蓄电池组8顶部设置有无线控制电路板7。
27.本实施例中:电路机箱4通过螺钉固定于底座框1内底部,蓄电池组8通过卡槽固定于电路机箱4内底部,无线控制电路板7与蓄电池组8导线连接,电路机箱4为密封结构,可防水、防尘和耐高温,防碰撞损坏,无线控制电路板7用于装置的远程控制,与无人机的操作手柄匹配连接;无线控制电路板7上焊接有gps定位芯片9,电动推杆3底部与底座框1内壁焊接,电动推杆3顶部通过转动连接座12安装有起飞板2,gps定位芯片9的定位精度在10米以内,电动推杆3四组可两两控制,调节起飞板2的倾斜角度。
28.另外一个实施例中:起飞板2顶部四角处内嵌有照明指示灯6,起飞板2顶端中部内嵌有激光引导器16,激光引导器16与电路机箱4之间电性连接有供电线13,激光引导器16发出激光束,由无人机上增设的激光接收器作为接收端,可实现两者的匹配连接,进而当无人机通过gps定位芯片9模糊寻到装置周围时,用户自由操作无人机飞寻,当激光接收器与激光引导器16对应后,即可悬停无人机;充气泵10一侧设置有与底座框1内底部滚动连接的卷线滚筒15,卷线滚筒15上缠绕有牵引线14,牵引线14贯穿底座框1内壁,充气泵10有两个输出端,可给第一充气包5和第二充气包11同时充气,牵引线14便于用户从水面上收回起飞平台。
29.另外一个实施例中:转动连接座12与起飞板2焊接,电动推杆3输出端与转动连接座12内壁转动连接。
30.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如下:本装置在具体使用的时候,将无线控制电路板7与无人机的操作手柄匹配连接,使得本装置可通过无人机的操作手柄远程控制操作,启动电动推杆3同步上升起飞板2至最大高度,夜间使用的时候,点亮照明指示灯6,可方便用户寻装置,无人机在起飞的时候,放置在起飞板2上即可,降落的时候,当装置位于用户可肉眼观看的距离时,直接控制无人机悬停至起飞板2正上方,即可正常按照无人机降落的操作进行降落,当装置远离用户无法肉眼看到时,即可通过gps定位芯片9将装置的定位数据发送给无人机,无人机搜索到装置后,激光引导器16发出激光束,与无人机底部的接收装置对应,即
可使得无人机位于装置的正上方,即可正常采用降落的操作,将无人机降落于起飞板2上;另外,当装置位于水面上使用时,首先将牵引线14拉出,用户绑至身边固定结构上,然后启动充气泵10给四组第一充气包5和一组第二充气包11充气,使得装置能够漂浮于水面上,用于无人机的起飞和升降,此设计的出现,解决了用户乘船,无人机升降空间有限的弊端,大大的提高了装置的灵活性。
31.本说明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32.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无人机起飞平台,包括底座框,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框内底部中间设置有电路机箱,所述电路机箱外部四周设置有充气泵,所述底座框内底部四角处设置有电动推杆,所述底座框外部四周壁上设置有第一充气包,所述底座框底部设置有第二充气包,所述电路机箱内底部设置有蓄电池组,所述蓄电池组顶部设置有无线控制电路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人机起飞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机箱通过螺钉固定于所述底座框内底部,所述蓄电池组通过卡槽固定于所述电路机箱内底部,所述无线控制电路板与所述蓄电池组导线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无人机起飞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控制电路板上焊接有gps定位芯片,所述电动推杆底部与所述底座框内壁焊接,所述电动推杆顶部通过转动连接座安装有起飞板。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无人机起飞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起飞板顶部四角处内嵌有照明指示灯,所述起飞板顶端中部内嵌有激光引导器,所述激光引导器与所述电路机箱之间电性连接有供电线。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无人机起飞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气泵一侧设置有与所述底座框内底部滚动连接的卷线滚筒,所述卷线滚筒上缠绕有牵引线,所述牵引线贯穿所述底座框内壁。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无人机起飞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连接座与所述起飞板焊接,所述电动推杆输出端与所述转动连接座内壁转动连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无人机起飞平台,属于无人机技术领域,包括底座框,所述底座框内底部中间设置有电路机箱,所述电路机箱外部四周设置有充气泵,所述底座框内底部四角处设置有电动推杆,所述底座框外部四周壁上设置有第一充气包,所述底座框底部设置有第二充气包,所述电路机箱内底部设置有蓄电池组,所述蓄电池组顶部设置有无线控制电路板;本实用新型通过设计一个由底座框、起飞板、电动推杆、充气泵、第一充气包、第二充气宝以及GPS定位芯片等组件构成的水陆两种无人机起飞平台,可方便携带使用,有利于用户在陆面和水面灵活的起降旋翼无人机,增加操作的灵活性。增加操作的灵活性。增加操作的灵活性。
技术研发人员:
张坤林 舒雨乐 杨翔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四川不灭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2.10.08
技术公布日:
202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