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空域环境数据融合模型及方法与流程

阅读: 评论:0



1.本发明涉及航空及空中交通管理领域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全球空域环境数据融合模型及方法。


背景技术:



2.航空基础数据信息是保障空管业务运行的基本数据,涵盖了空域信息、航路航线信息、机场信息、导航设施信息等一系列核心信息,运行于航空情报系统中,为管制部门、空域用户、机场等单位提供管理、监控和决策所需的重要参考,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和综合国力的提升,我国海外利益的不断拓展,军事实力的不断增强,对全球航空数据信息的需求日益增多,军民航使用数据的要求质量越来越高,以保障航空器的飞行安全、正常和高效运行。
3.目前,我国军民航采用不同的航空数据信息标准,民航与国际航空信息均采用icao、aixm等相关标准,军航则采用国军标等标准,军民航与国外多类航空数据标准在覆盖范围、数据描述、数据格式、约束条件等方面均存在不一致的现象,无法互相识别、转换、交互和协同,无法实现对国内军航数据、民航naip数据、全球导航数据及其他航空数据的融合管理和应用,导致在使用军民航及国外航空数据时存在瓶颈,数据无法转换、信息重复甚至信息不统一的情况,对数据的更新及时性存在一定问题,无法满足对全球空域环境数据的一致性和时效性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意在提供一种全球空域环境数据融合模型及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5.本发明提供一种全球空域环境数据融合模型,包括:基础共用层、业务属性层和接口交换层;所述基础共用层用于提供包括国军标、民航naip、aixm模型以及arinc424的遵循标准,并根据遵循标准分别统一时间基准、统一地理空间绘制和统一数据规范;所述业务属性层用于根据所述基础共用层得到的统一时间基准、统一地理空间绘制和统一数据规范提供包括多项信息的全球空域环境数据,并存储至数据库服务器;所述接口交换层用于根据交换数据标准将所述业务属性层提供的全球空域环境数据转换为json格式或xml格式,对json格式数据以及xml格式数据进行封装,并对数据库服务器外部接口和内部接口规范进行定义,为不同用户提供数据支撑。
6.在上述的方案中,所述统一时间基准包括:通过公式t(t)=utc(t)+8实现国内时间与世界协调时时间之间的转换,其中t(t)为国内时间,utc(t)为世界协调时时间;根据aixm模型建立包括基线时间片、永久时间片、临时时间片和快照时间片的时间片模型;
获取基于时间片的全球空域环境数据表达式:,其中,uuid为实体的唯一标识,s为实体的空间信息,t为国内时间, 为实体的时态信息,a为实体的属性信息,e为事件,i为时间片类型,ts为实体生成时间,te为实体失效时间。
7.在上述的方案中,所述统一地理空间绘制包括:根据国军标将地理空间中的几何图形统一为长圆、圆形、扇形、椭圆、弧、线段、多边形以及复杂多边形。
8.在上述的方案中,所述统一数据规范包括:分析包括军航数据、民航naip、全球导航数据以及其他空域基础数据的不同来源数据的数据种类组成结构,分析不同来源数据覆盖的航空数据范围和分类方式,形成数据融合模型的数据架构,划分为一级分类和二级分类,其中,一级分类包括空域、航路航线、机场、重要点、飞行程序、障碍物以及组织机构七个航空领域,二级分类包括管制区、飞行情报区、飞行空域、特殊使用空域、机场、跑道、跑道方向、航路点、导航台、地标点、障碍物、标准进场程序、标准离场程序、标准进近程序、航路、航段、班机航线、训练航线、等待航线、空中交通服务单位、空域管理单位以及使用单位实体要素;分析不同来源数据中具体数据实体的数据属性,提取不同来源数据的公有属性作为核心业务属性,并提取不同来源数据的私有属性,作为扩展业务属性,其中,公有属性为存在于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来源数据的数据属性;根据国军标将核心业务属性和扩展业务属性在数据名称、数据格式以及计量单位上进行统一。
9.在上述的方案中,所述全球空域环境数据包括空域信息和机场信息,所述空域信息包括空域基本属性信息、空域扩展属性信息、空域空间信息、空域时间信息和空域关联信息,其中,所述空域基本属性信息包括空域uuid、空域代码、空域名称、军民航、空域类型、国家三字代码、所属管制单位、地区代码、用空时间、限制原因以及空域状态信息,所述空域扩展属性信息包括管制空域、情报区空域、放油区空域、低空空域、特殊使用空域的属性信息,其中管制空域属性信息包括管制区内码、呼号、扇区数、通信频率、高度类型、上级管制空域,情报区空域属性信息包括情报区内码、情报区英文名、情报区指示码,放油区空域属性信息包括飞行空域内码、呼号、频率、安全高度、进入点名称、进入点经度、进入点纬度、进入点高度、退出点名称、退出点经度、退出点纬度、退出点高度、用途、所属机场,低空空域属性信息包括低空空域类型、呼号、频率、用途,所述空域空间信息包括空域几何基本信息、空域几何组成信息和空域几何图形信息,所述空域时间信息包括时间片类型、序列号、校正号、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所述空域关联信息用于描述空域与管制单位、服务单位、使用单位、机场以及重要点之间的关联关系;所述机场信息包括机场基本属性信息、跑道信息、跑道方向信息、机场时间信息和机场关联信息,其中,所述机场基本属性信息包括机场uuid、机场中文名、机场英文名、四字代码、三字代码、军民航、机场类型、机场等级、纬度、经度、标高、磁差、磁差年变率、磁差参考年份、过渡高、过渡高度层、所在城市、所在国家、所在情报区、地区代码、所属管制单位、相对位置、坐标系、机场开放时间以及使用状态,所述跑道基本属性信息包括跑道编号、跑道长度、跑道宽度、跑道中心纬度、跑道中心经度、跑道道面、跑道
强度、跑道强度描述、升降带长和升降带宽基本信息,所述跑道方向基本属性信息包括跑道方向标识、真航向、磁航向、跑道坡度、跑道入口纬度、跑道入口经度、跑道入口标高、穿越跑道入口高、跑道入口内移、跑道末端内移、停止道长度、停止道宽度、停止道道面、净空道长度、净空道宽度、无障碍物区长度、无障碍物区宽度、可用起飞滑跑距离、可用起飞距离、可用着陆距离以及可用加速停止距离,所述机场时间信息包括时间片类型、序列号、校正号、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所述机场关联信息用于描述机场与跑道、情报区以及管制单位的关联关系,还用于描述跑道与跑道方向的关联关系。
10.在上述的方案中,所述全球空域环境数据还包括航路航线信息,所述航路航线信息包括航路基本属性信息、航段基本属性信息、班机航线基本属性信息、训练航线基本属性信息、等待航线信息、航路航线时间信息和航路航线关联信息,所述航路基本属性信息包括航路uuid、航路代号、航路名称、航路类型、航路总距离基本信息,所述航段基本属性信息主要包括序号、点代码、点名称、纬度、经度、点类型、航段距离、航段宽度、入航真航向、入航磁航向、出航真航向、出航磁航向、最低安全高度、逆向最低安全高度、高度下限、下限包含、高度上限、上限包含、飞行规则、航段方向、导航类型、rnp值和航路是否结束信息,所述班机航线基本属性信息包括班机航线uuid、班机航线编号、班机航线名称、班机航线类型、出发机场代码、出发城市或入境点、到达机场代码、到达城市或出境点、序号、点名称、点代码、纬度、经度、点呼号、点频率、频率单位、磁差、点类型、真航向、磁航向、航段最低安全高度、航路代号、航路是否结束、总距离、最低安全高度、8400米以下飞行高度层、航线走向和航路限制信息,所述训练航线基本属性信息包括训练航线uuid、训练航线名称、代码、类型、航线用途、航空器分类、航路点、航路点经纬度、高度上限、高度下限、最低安全高度以及所属机场信息,所述等待航线信息包括等待航线uuid、等待航线代码、等待航线名称、等待航线类型、点类型、距离、角度、转弯方向、转弯半径、长径、最小高度、最大高度、飞行高度层、入航角、出航角、速度限制、等待时间、磁差和航线描述信息,所述航路航线时间信息包括时间片类型、序列号、校正号、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所述航路航线关联信息用于描述航路与航路点、导航台实体间的关联关系,并用于描述班机航线与航路点、导航台、机场之间的关联关系,还用于描述训练航线与航路点、导航台、地标点、机场之间的关联关系,以及用于描述等待航线与航路点、导航台的关联关系。
11.在上述的方案中,所述全球空域环境数据还包括重要点信息,所述重要点信息包括导航台基本属性信息、航路点基本属性信息、地标点基本属性信息、重要点时间信息和重要点关联信息,所述导航台基本属性信息包括导航台uuid、导航台代码、导航台名称、导航台英文名、导航台类型、呼号、频率、频率单位、磁差、纬度、经度、标高、是否强制报告点、是否管制移交点、是否基于区域导航性能的导航、飞越点类型、是否进出入境点、是否在航路上、所属机场、所在情报区、国家三字代码、区域代码、所属管制单位和导航台坐标系信息,所述航路点基本属性信息包括航路点uuid、航路点代码、航路点名称 、航路点类型、呼号、标高、磁差、航路点纬度、航路点经度、是否强制报告点、是否管制移交点、是否基于区域导航性能的导航、飞越点类型、是否进出入境点、是否在航路上、所在情报区、国家三字代码、地区代码、点状态、和航路点坐标系信息,所述地标点基本属性信息包括地标点uuid、地标点代码、地标点名称、地标点等级、地标点纬度、地标点经度、地标点标高和地标点坐标系信息,所述重要点时间信息包括时间片类型、序列号、校正号、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所述重要
点关联信息用于描述导航台与情报区、机场、航路航线、管制单位之间的关联关系,并用于描述航路点与情报区、航路航线关联关系,以及用于描述地标点与航路航线之间的关联关系。
12.在上述的方案中,所述全球空域环境数据还包括飞行程序信息、障碍物信息和组织机构信息,所述飞行程序信息包括标准进场程序基本属性信息、标准离场程序信息、标准进近程序基本属性信息、飞行程序时间信息和飞行程序关联信息,所述标准进场程序基本属性信息包括程序名、通信故障时操作说明、飞行中操作说明、设计标准、程序是否飞行审核、是否只适用于符合rnav的飞行器、归属机场、安全高度描述、过渡程序、程序可用时段、适用机型、对应跑道和对应着陆点信息,所述标准离场程序信息包括离场程序代号、程序名、是否为应急路线、起飞跑道、服务机场、导航设施、安全高度、可用时段和适用机型信息,所述标准进近程序基本属性信息包括进近代号、程序名、服务机场、导航设施、安全高度描述、适用机型、导航设施类型、直升机程序的最后进近航向、目视盘旋程序代号、飞行中操作说明、着陆跑道和着陆点信息,所述飞行程序时间信息包括时间片类型、序列号、校正号、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所述飞行程序关联信息用于描述飞行程序与跑道、机场、航路点、导航台的关联关系;所述障碍物信息包括障碍物基本属性信息、障碍物时间信息和障碍物关联信息,所述障碍物基本属性信息包括障碍物名称、障碍物代号、障碍物所属机场、障碍物类型、障碍物等级、是否有障碍物灯、障碍物总体长度、障碍物总体宽度和圆形障碍物的半径信息,所述障碍物时间信息包括时间片类型、序列号、校正号、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所述障碍物关联信息用于描述障碍物与机场的关联关系;所述组织机构信息包括空域管理单位基本属性信息、空中交通服务单位基本属性信息和使用单位基本属性信息,所述空域管理单位基本属性信息包括空域管理单位代码、空域管理单位名称、空域管理单位类型、军民航、国家三字代码、所在城市、管制频率、地址、联系信息、单位描述和上级单位基本信息,所述空中交通服务单位基本属性信息包括空中交通服务单位代码、单位名称、单位类型、军民航、服务内容、国家三字代码、所在城市、地址、联系信息、单位描述和上级单位基本信息,所述使用单位基本属性信息包括使用单位代码、使用单位名称、使用单位类型、军民航、国家三字代码、所在城市、地址、联系信息和单位描述信息。
13.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全球空域环境数据融合方法,采用如上所述的全球空域环境数据融合模型进行数据融合,包括:对包括军航数据、民航naip、全球导航数据以及其他空域基础数据的不同来源数据的数据结构、数据属性和数据关联关系进行分析;根据军航数据、民航naip、全球导航数据以及其他空域基础数据的数据特点,分别对军航数据、民航naip、全球导航数据以及其他空域基础数据的数据分类、数据结构、数据属性、空间信息进行映射;基于包括军航数据、民航naip、全球导航数据以及其他空域基础数据的源数据与全球空域环境数据融合模型的映射关系,从数据的完整性、合法性、唯一性、一致性、准确性五个方面对全球空域环境数据融合模型中各项数据进行校验,建立数据校验规则,形成统一规范标准的全球空域环境数据。
14.在上述的方案中,从数据的完整性、合法性、唯一性、一致性、准确性五个方面对全球空域环境数据融合模型中数据库各类表的数据结构、数据库各类表的数据内容、要素信
息的数据格式、要素信息的数据类型、要素信息的数据取值范围、重复数据以及具有定位功能的各要素之间显示是否准确进行校验。
15.本发明实施例包括以下优点:1.本发明一方面将军航数据、民航naip以及全球导航数据的不同来源数据进行梳理、细化、规范化,形成符合军航和民航标准的更加规范、完整的全球空域环境数据融合模型,另一方面,根据数据关联关系,建立不同来源数据的连接和集成,实现相对独立的各类数据间的关联、整编、融合,切实解决现有信息重复甚至信息不统一等问题;2.在现有数据的基本上,兼容国内军航、民航及全球导航数据,从而实现融合国内外数据的全球空域环境数据;3.能够提供标准化数据交换接口,支持结构化json格式和xml格式,为使用者提供一种易传输、通用的数据交换标准,解决了现有数据无法转换的问题。
附图说明
16.图1是本发明的一种全球空域环境数据融合模型实施例的组成示意图;图2是本发明的一种全球空域环境数据融合方法的步骤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17.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18.如图1所示,本发明一种全球空域环境数据融合模型,包括:基础共用层、业务属性层和接口交换层;所述基础共用层用于提供包括国军标、民航naip、aixm模型以及arinc424的遵循标准,并根据遵循标准分别统一时间基准、统一地理空间绘制和统一数据规范;所述业务属性层用于根据所述基础共用层得到的时间基准、地理空间绘制和数据规范提供包括多项信息的全球空域环境数据,并存储至数据库服务器;所述接口交换层用于根据交换数据标准将所述业务属性层提供的全球空域环境数据转换为json格式或xml格式,对json格式数据以及xml格式数据进行封装,并对数据库服务器外部接口和内部接口规范进行定义,为不同用户提供数据支撑。
19.进一步地,所述统一时间基准包括:通过公式t(t)=utc(t)+8实现国内时间与世界协调时时间之间的转换,其中t(t)为国内时间,utc(t)为世界协调时时间;根据aixm模型建立包括基线时间片、永久时间片、临时时间片和快照时间片的时间片模型;获取基于时间片的全球空域环境数据表达式:,其中,uuid为实体的唯一标识,s为实体的空间信息,t为国内时间, 为实体的时态信息,a为实体的属性信息,e为事件,i为时间片类型,ts为实体生成时间,te为实体失效时间。
20.在本实施例中,时间片模型如下表所示:表1 时间片模型表
在本实施例中,为每一个数据实体维护一个基线时间片,当新建实体时,创建基线时间片,此时基线时间序列号置为1,当该实体信息发生变化时,基线时间片发生变更,序列号递增,通过查询某个实体的基线时间片,可以追溯该实体数据的历史变更情况;当数据实体发生永久性变更时,创建永久时间片,记录变更时间,建立基线时间片时,同时创建永久时间片;当数据实体发生临时性变更时,创建临时时间片,并记录临时变更的开始生效时间和失效时间,临时时间片不影响基线,临时时间片对应航行通告信息;用户需要查询某一时刻所有生效的数据实体时,为用户创建快照时间片,快照时间片为基线时间片与临时时间片的叠加,快照时间片用于用户快速查提取某时刻的所有有效数据实体。
21.在本实施例中,基线时间片如下表所示:表2 基线时间片表在本实施例中,永久时间片如下表所示:表3 永久时间片表
在本实施例中,临时时间片如下表所示:表4 临时时间片表在本实施例中,快照时间片如下表所示:表5 快照时间片表进一步地,所述统一地理空间绘制包括:根据民航naip将地理空间中的几何图形统一为长圆、圆形、扇形、椭圆、弧、线段、多边形以及复杂多边形。
22.在本实施例中,圆形为以经度、纬度为中心点,由半径组成的图形;扇形为以经度、纬度为中心,由半径射向角度起始角和终止角组成的图形;椭圆为由经度、纬度为中心,由长轴半径、短轴半径、长轴方位角组成的图形;弧,由起点、中心点、终点、弧线距离、起始终止角组成的图形;长圆为由经度、纬度四个顶点、两个圆弧顶点组成的图形;线段为由经度、纬度组成的未闭合图形;多边形为由线段组合构成闭合图形;复杂多边形为由弧、线段组合构成复杂多边形。
23.进一步地,所述统一数据规范包括:
分析包括军航数据、民航naip、全球导航数据以及其他空域基础数据的不同来源数据的数据种类组成结构,分析不同来源数据覆盖的航空数据范围和分类方式,形成数据融合模型的数据架构,划分为一级分类和二级分类,其中,一级分类包括空域、航路航线、机场、重要点、飞行程序、障碍物以及组织机构七个航空领域,二级分类包括管制区、飞行情报区、飞行空域、特殊使用空域、机场、跑道、跑道方向、航路点、导航台、地标点、障碍物、标准进场程序、标准离场程序、标准进近程序、航路、航段、班机航线、训练航线、等待航线、空中交通服务单位、空域管理单位以及使用单位实体要素;分析不同来源数据中具体数据实体的数据属性,提取不同来源数据的公有属性作为核心业务属性,并提取不同来源数据的私有属性,作为扩展业务属性,其中,公有属性为存在于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来源数据的数据属性;根据国军标将核心业务属性和扩展业务属性在数据名称、数据格式以及计量单位上进行统一。
24.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经纬度在民航naip中描述为:geo_lat_accuracy、geo_long_accuracy,在全球导航数据中描述为:纬度、经度,在基础数据描述为:latitude、longitude,通过统一数据规范,将经纬度统一命名为:latitude、longitude;通过统一数据规范,机场属性信息统一描述为机场中文名称、机场英文名称、icao代码、iata代码、机场类型、机场等级、经度、纬度、标高、过渡高度、过渡高度层、磁差、坐标系等;通过统一数据规范,将计量单位统一,如机场标高单位统一为米;通过统一数据规范,将数据格式统一,如将坐标格式统一为n392622000、e1173001000,采用度分秒格式,将十进制度数数据转换成坐标格式。
25.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以空域为例,生成json格式的交换数据标准如下:{"airspace" : [
ꢀꢀꢀꢀꢀꢀ
{"airspace_code" : "zbpe","airspace_fir_id" : "700a9f64d67841e0b492d9bcf6ef11ae","interpretation" : "baseline","sequence_number" : "1","correct_number" : "0","star_time" : "2019-12-05 00:00:00","end_time" : "2022-12-05 00:00:00","airspace_mngr_unit_id" : "","airspace_name" : "北京飞行情报区","country_code" : "chn","dist_ver_lower" : "","dist_ver_upper" : "","fir_en" : "beijing fir","fir_type" : "fir","is_lower_contain" : "",
"is_upper_contain" : "","region_code" : "eeu","shape_type" : "多边形","status" : "开放","use_time" : "每日0时-24时","val_lower_limit" : 9199,"val_upper_limit" : 12499,"airspace_border" : [
ꢀꢀꢀꢀꢀꢀꢀꢀꢀ
{"airspace_border_id":"700a9f64d67841e0b492d9bcf6ef11a1","airspace_id":"700a9f64d67841e0b492d9bcf6ef11ae","arc_angle" : "","arc_distance" : "","arc_latitude" : "","arc_longitude" : "","cdn_system" : "wgs-84","is_end" : "","landmark_point_id" : "","latitude" : "n381651000","longitude" : "e1144150000","sequence" : 1,"shape" : "线段"
ꢀꢀꢀꢀꢀꢀꢀꢀꢀꢀꢀꢀ
}]
ꢀꢀꢀꢀꢀꢀ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以空域为例,生成xml格式的交换数据标准如下:《airspace》《airspace_fir》《airspace_fir_id》700a9f64d67841e0b492d9bcf6efl1ae《/airspace_fir_id》《interpretaiion》baseline《/interpretaiion》《sequence_ntumber》1《/sequence_number》《corect_number》0《/correci_nomber》《star_time》2019-12-05 00:00:00《/star_time》《end_time》2022-12-05 00:00:00《/end_time》《airspace_code》zbpe《/airspace_code》《airspace_name》北京飞行情报区《/airspace_name》《fir_en》beijing fir《/fir_en》《fir_type》fir《/fir_type》
《country_code》chn《/country_code》《shape_type》多边形《/shape_type》《dist_ver_upper》《/dist_ver_upper》《val_upper_limit》12499《/val_upper_limit》《is_upper_contain》《/is_upper_contain》《dist_ver_lower》《/dist_ver_lower》《val_lower_limit》9199《/val_lower_limit》《is_loner_contain》《/is_lower_cointain》《airspace_mngr_unit_id》《/airspace_mngr_unit_id》《regi0n_c0de》eeu《/region_code》《use_time》每日0时-24时《/use_time》《status》开放《/status》《/airspace_fir》《airspace_border》《airspace_border_id》700a9f64d67841e0b492d9bcf6ef11a1《/airspace_border_id》《airspace_id》700a9f64d67841e0b492d9bcf6ef11ae《/airspace_id》《shape》线段《/shape》《sequence》1《/sequence》《landmark_point_id》《/landmark_poit_id》《latitude》n381651000《/latitude》《longitude》e1144150000《/l0ngitude》《arc_latiude》《/arc_latiude》《arc_longitude》《/arc_longitude》《arc_distance》《/arc_distance》《arc_angle》《/arc_angle》《is_end》《/is_end》《cdn_system》wgs-84《/cdn_system》《airspace_border_id》700a9f64d67841e0b492d9bcf6ef11a2《/airspace__border_id》《airspace_id》700a9f64d67841e0b492d9bcf6ef11ae《/airspace_id》《shape》线段《/shape》《sequence》2《/sequence》《ilandmak_point_id》《/landmark_point_id》《latitude》n381651000《/latitude》《longitude》e1144150000《/longitude》《arc_latitude》《/arc_latitude》《arc_longitude》《/arc_longitude》《arc_distance》《/arc_distance》
《arc_angle》《/arc_angle》《is_end》《/is_end》《cdn_system》wgs-84《/cdn_system》

《/airspace_border》《/airspace》进一步地,所述全球空域环境数据包括空域信息、机场信息、航路航线信息、重要点信息、飞行程序信息、障碍物信息和组织机构信息。
[0026]
进一步地,空域信息包括空域基本属性信息、空域扩展属性信息、空域空间信息、空域时间信息和空域关联信息,其中,所述空域基本属性信息包括空域uuid、空域代码、空域名称、军民航、空域类型、国家三字代码、所属管制单位、地区代码、用空时间、限制原因以及空域状态信息,所述空域扩展属性信息包括管制空域、情报区空域、放油区空域、低空空域、特殊使用空域的特有属性信息,其中管制空域属性信息包括管制区内码、呼号、扇区数、通信频率、高度类型、上级管制空域,情报区空域属性信息包括情报区内码、情报区英文名、情报区指示码,放油区空域属性信息包括飞行空域内码、呼号、频率、安全高度、进入点名称、进入点经度、进入点纬度、进入点高度、退出点名称、退出点经度、退出点纬度、退出点高度、用途、所属机场,低空空域属性信息包括低空空域类型、呼号、频率、用途,所述空域空间信息包括空域几何基本信息、空域几何组成信息和空域几何图形信息,所述空域时间信息包括时间片类型、序列号、校正号、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所述空域关联信息用于描述空域与管制单位、服务单位、使用单位、机场以及重要点之间的关联关系。进一步地,所述机场信息包括机场基本属性信息、跑道信息、跑道方向信息、机场时间信息和机场关联信息,其中,所述机场基本属性信息包括机场uuid、机场中文名、机场英文名、四字代码、三字代码、军民航、机场类型、机场等级、纬度、经度、标高、磁差、磁差年变率、磁差参考年份、过渡高、过渡高度层、所在城市、所在国家、所在情报区、地区代码、所属管制单位、相对位置、坐标系、机场开放时间以及使用状态,所述跑道基本属性信息包括跑道编号、跑道长度、跑道宽度、跑道中心纬度、跑道中心经度、跑道道面、跑道强度、跑道强度描述、升降带长和升降带宽基本信息,所述跑道方向基本属性信息包括跑道方向标识、真航向、磁航向、跑道坡度、跑道入口纬度、跑道入口经度、跑道入口标高、穿越跑道入口高、跑道入口内移、跑道末端内移、停止道长度、停止道宽度、停止道道面、净空道长度、净空道宽度、无障碍物区长度、无障碍物区宽度、可用起飞滑跑距离、可用起飞距离、可用着陆距离以及可用加速停止距离,所述机场时间信息包括时间片类型、序列号、校正号、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所述机场关联信息用于描述机场与跑道、情报区以及管制单位的关联关系,还用于描述跑道与跑道方向的关联关系。
[0027]
进一步地,航路航线信息包括航路基本属性信息、航段基本属性信息、班机航线基本属性信息、训练航线基本属性信息、等待航线信息、航路航线时间信息和航路航线关联信息,所述航路基本属性信息包括航路uuid、航路代号、航路名称、航路类型、航路总距离基本信息,所述航段基本属性信息主要包括序号、点代码、点名称、纬度、经度、点类型、航段距离、航段宽度、入航真航向、入航磁航向、出航真航向、出航磁航向、最低安全高度、逆向最低安全高度、高度下限、下限包含、高度上限、上限包含、飞行规则、航段方向、导航类型、rnp值
和航路是否结束信息,所述班机航线基本属性信息包括班机航线uuid、班机航线编号、班机航线名称、班机航线类型、出发机场代码、出发城市或入境点、到达机场代码、到达城市或出境点、序号、点名称、点代码、纬度、经度、点呼号、点频率、频率单位、磁差、点类型、真航向、磁航向、航段最低安全高度、航路代号、航路是否结束、总距离、最低安全高度、8400米以下飞行高度层、航线走向和航路限制信息,所述训练航线基本属性信息包括训练航线uuid、训练航线名称、代码、类型、航线用途、航空器分类、航路点、航路点经纬度、高度上限、高度下限、最低安全高度以及所属机场信息,所述等待航线基本属性信息包括等待航线uuid、等待航线代码、等待航线名称、等待航线类型、点类型、距离、角度、转弯方向、转弯半径、长径、最小高度、最大高度、飞行高度层、入航角、出航角、速度限制、等待时间、磁差和航线描述信息,所述航路航线时间信息包括时间片类型、序列号、校正号、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所述航路航线关联信息用于描述航路与航路点、导航台实体间的关联关系,并用于描述班机航线与航路点、导航台、机场之间的关联关系,还用于描述训练航线与航路点、导航台、地标点、机场之间的关联关系,以及用于描述等待航线与航路点、导航台的关联关系。
[0028]
进一步地,重要点信息包括导航台基本属性信息、航路点基本属性信息、地标点基本属性信息、重要点时间信息和重要点关联信息,所述导航台基本属性信息包括导航台uuid、导航台代码、导航台名称、导航台英文名、导航台类型、呼号、频率、频率单位、磁差、纬度、经度、标高、是否强制报告点、是否管制移交点、是否基于区域导航性能的导航、飞越点类型、是否进出入境点、是否在航路上、所属机场、所在情报区、国家三字代码、区域代码、所属管制单位和导航台坐标系信息,所述航路点基本属性信息包括航路点uuid、航路点代码、航路点名称 、航路点类型、呼号、标高、磁差、航路点纬度、航路点经度、是否强制报告点、是否管制移交点、是否基于区域导航性能的导航、飞越点类型、是否进出入境点、是否在航路上、所在情报区、国家三字代码、地区代码、点状态、和航路点坐标系信息,所述地标点基本属性信息包括地标点uuid、地标点代码、地标点名称、地标点等级、地标点纬度、地标点经度、地标点标高和地标点坐标系信息,所述重要点时间信息包括时间片类型、序列号、校正号、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所述重要点关联信息用于描述导航台与情报区、机场、航路航线、管制单位之间的关联关系,并用于描述航路点与情报区、航路航线关联关系,以及用于描述地标点与航路航线之间的关联关系。
[0029]
进一步地,飞行程序信息包括标准进场程序基本属性信息、标准离场程序信息、标准进近程序基本属性信息、飞行程序时间信息和飞行程序关联信息,所述标准进场程序基本属性信息包括程序名、通信故障时操作说明、飞行中操作说明、设计标准、程序是否飞行审核、是否只适用于符合rnav的飞行器、归属机场、安全高度描述、过渡程序、程序可用时段、适用机型、对应跑道和对应着陆点信息,所述标准离场程序基本属性信息包括离场程序代号、程序名、是否为应急路线、起飞跑道、服务机场、导航设施、安全高度、可用时段和适用机型信息,所述标准进近程序基本属性信息包括进近代号、程序名、服务机场、导航设施、安全高度描述、适用机型、导航设施类型、直升机程序的最后进近航向、目视盘旋程序代号、飞行中操作说明、着陆跑道和着陆点信息,所述飞行程序时间信息包括时间片类型、序列号、校正号、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所述飞行程序关联信息用于描述飞行程序与跑道、机场、航路点、导航台的关联关系。
[0030]
进一步地,所述障碍物信息包括障碍物基本属性信息、障碍物时间信息和障碍物
关联信息,所述障碍物基本属性信息包括障碍物uuid、障碍物名称、障碍物代号、障碍物所属机场、障碍物类型、障碍物等级、是否有障碍物灯、障碍物总体长度、障碍物总体宽度和圆形障碍物的半径信息,所述障碍物时间信息包括时间片类型、序列号、校正号、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所述障碍物关联信息用于描述障碍物与机场的关联关系。
[0031]
进一步地,所述组织机构信息包括空域管理单位基本属性信息、空中交通服务单位基本属性信息和使用单位基本属性信息,所述空域管理单位基本属性信息包括空域管理单位代码、空域管理单位名称、空域管理单位类型、军民航、国家三字代码、所在城市、管制频率、地址、联系信息、单位描述和上级单位基本信息,所述空中交通服务单位基本属性信息包括空中交通服务单位代码、单位名称、单位类型、军民航、服务内容、国家三字代码、所在城市、地址、联系信息、单位描述和上级单位基本信息,所述使用单位基本属性信息包括使用单位代码、使用单位名称、使用单位类型、军民航、国家三字代码、所在城市、地址、联系信息和单位描述信息。
[0032]
如图2所示,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全球空域环境数据融合方法,采用如上所述的全球空域环境数据融合模型进行数据融合,包括:步骤s1:对包括军航数据、民航naip、全球导航数据以及其他空域基础数据的不同来源数据的数据结构、数据属性和数据关联关系进行分析;步骤s2:根据军航数据、民航naip、全球导航数据以及其他空域基础数据的数据特点,分别对军航数据、民航naip、全球导航数据以及其他空域基础数据的数据分类、数据结构、数据属性、空间信息进行映射;步骤s3:基于包括军航数据、民航naip、全球导航数据以及其他空域基础数据的源数据与全球空域环境数据融合模型的映射关系,从数据的完整性、合法性、唯一性、一致性、准确性五个方面对全球空域环境数据融合模型中各项数据进行校验,建立数据校验规则,形成统一规范标准的全球空域环境数据。
[0033]
在本实施例中,分析全球导航源数据,数据结构包括管制区、限制区、情报区、航路航线、机场、跑道、航路点、ndb、vor等。
[0034]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以空域为例进行数据分析,空域数据结构由管制区、情报区和限制区信息构成;空域数据属性包括管制区属性信息、情报区属性信息和限制区属性信息,其中,管制区属性信息主要包括地区代码、icao码、管制中心地址、空域类型、空域分类、空域下限、空域上限、rnp值、高度类型、下限高度基准、上限高度基准、英文名称、序号、边界点纬度、边界点经度、线形描述、是否结束点、弧心纬度、弧心经度、弧线距离、弧线方位、国家/情报区等信息;情报区属性信息主要包括地区代码、情报区四码、所属国家、情报区指示码、飞行情报区上限、高空情报区下限、高空情报区上限、情报区英文名、情报区中文名、点序号、fir/uir纬度、fir/uir经度、形状描述、是否结束点、弧心纬度、弧心经度、弧线距离、弧线方位等信息;限制区属性信息主要包括地区代码、icao码、限制空域类型、限制区代号、限制区名称、空域下限、空域上限、高度类型、下限高度基准、上限高度基准、序号、线形描述、是否结束点、边界点纬度、边界点经度、弧心纬度、弧心经度、弧线距离、弧线方位、国家/情报区等信息;空域与机场、导航台等进行关联。
[0035]
在本实施例中,分别对军航数据、民航naip、全球导航数据以及其他空域基础数据的数据分类、映射,全球空域环境数据融合模型数据一级分类为空域、航路航线、机场、重要
点、障碍物、飞行程序、组织机构七个部分,将全球导航数据的管制区、情报区、限制区、机场、航路航线、航路点、ndb以及vor分别映射成融合模型分类标准,映射关系如下表。
[0036]
表6 数据分类映射表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以空域为例对全球导航数据与全球空域环境数据融合模型进行映射,建立空域数据属性映射关系,如下表所示:表7 空域数据属性映射表
在本实施例中,对全球导航数据的空间信息进行映射包括:根据空间几何图形标准将不同类型的空间绘制方法形成统一的地理空间中的几何图形绘制标准,并扩展现有图形类型,兼容不同来源的航空信息空间信息及复杂空间信息,如下表所示:表8 空间信息映射表
进一步地,从数据的完整性、合法性、唯一性、一致性、准确性五个方面对全球空域环境数据融合模型中数据库各类表的数据结构、数据库各类表的数据内容、要素信息的数据格式、要素信息的数据类型、要素信息的数据取值范围、重复数据以及具有定位功能的各要素之间显示是否准确进行校验。
[0037]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以空域为例从数据的完整性、合法性、唯一性、一致性、准确性五个方面对全球空域环境数据融合模型中各类数据进行校验,完整性校验主要用于对数据库各类表的数据结构和数据内容进行校验,包括核心关键字段的校验,其中,核心关键字段的校验包括对空域代码、空域名称、空域形状等关键字段进行校验规则的设置;合法性校验规则主要用于对要素信息的数据格式、数据类型、数据取值范围的校验,其中,对要素信息的数据格式校验包括统一规范要求,进行格式的转换,如经度、纬度,采用度分秒格式进行转换,统一转换为n392622000、e1173001000格式,如对千米、米、海里、英尺等空域上限、下限、安全高度单位统一转换成千米,对要素信息的数据类型校验包括校验高度字段数据类型数值型不能设置为字符型等,对要素信息的数据取值范围校验包括校验安全高度不能小于0等,要素信息的空域形状范围校验包括校验空域形状类型不能超出类型范围;唯一
性校验用于对重复数据的校验,包括对空域代码重复、空域名称重复、空域空间位置重复、所有项内容重复等的校验,对所有项内容重复校验包括对空域表中空域代码、空域名称、空域形状、国家地区、管制单位等所有项内容重复进行校验规则设置;准确性校验用于对具有定位功能的各要素之间显示是否准确的校验,包括对空域要素是否重叠等进行校验,其中,对空域要素是否重叠进行校验包括根据坐标信息校验空域是否有重叠现象。
[0038]
应该指出,上述详细说明都是示例性的,旨在对本技术提供进一步的说明。除非另有指明,本文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均具有与本技术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的通常理解所相同的含义。
[0039]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技术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0040]
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术语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技术的实施方式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
[0041]
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0042]
为了便于描述,在这里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如“在
……
之上”、“在
……
上方”、“在
……
上表面”、“上面的”等,用来描述如在图中所示的一个器件或特征与其他器件或特征的空间位置关系。应当理解的是,空间相对术语旨在包含除了器件在图中所描述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图中的器件被倒置,则描述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上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上”的器件之后将被定位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下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下”。因而,示例性术语“在
……
上方”可以包括“在
……
上方”和“在
……
下方”两种方位。该器件也可以其他不同方式定位,如旋转90度或处于其他方位,并且对这里所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作出相应解释。
[0043]
在上面详细的说明中,参考了附图,附图形成本文的一部分。在附图中,类似的符号典型地确定类似的部件,除非上下文以其他方式指明。在详细的说明书、附图及权利要求书中所描述的图示说明的实施方案不意味是限制性的。在不脱离本文所呈现的主题的精神或范围下,其他实施方案可以被使用,并且可以作其他改变。
[0044]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全球空域环境数据融合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型包括:基础共用层、业务属性层和接口交换层;所述基础共用层用于提供包括国军标、民航naip、aixm模型以及arinc424的遵循标准,并根据遵循标准分别统一时间基准、统一地理空间绘制和统一数据规范;所述业务属性层用于根据所述基础共用层得到的时间基准、地理空间绘制和数据规范提供包括多项信息的全球空域环境数据,并存储至数据库服务器;所述接口交换层用于根据交换数据标准将所述业务属性层提供的全球空域环境数据转换为json格式或xml格式,对json格式数据以及xml格式数据进行封装,并对数据库服务器外部接口和内部接口规范进行定义,为不同用户提供数据支撑。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球空域环境数据融合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统一时间基准包括:通过公式t(t)=utc(t)+8实现国内时间与世界协调时时间之间的转换,其中t(t)为国内时间,utc(t)为世界协调时时间;根据aixm模型建立包括基线时间片、永久时间片、临时时间片和快照时间片的时间片模型;获取基于时间片的全球空域环境数据表达式:,其中,uuid为实体的唯一标识,s为实体的空间信息,t为国内时间, 为实体的时态信息,a为实体的属性信息,e为事件,i为时间片类型,ts为实体生成时间,te为实体失效时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球空域环境数据融合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统一地理空间绘制包括:根据国军标将地理空间中的几何图形统一为长圆、圆形、扇形、椭圆、弧、线段、多边形以及复杂多边形。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球空域环境数据融合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统一数据规范包括:分析包括军航数据、民航naip、全球导航数据以及其他空域基础数据的不同来源数据的数据种类组成结构,分析不同来源数据覆盖的航空数据范围和分类方式,形成数据融合模型的数据架构,划分为一级分类和二级分类,其中,一级分类包括空域、航路航线、机场、重要点、飞行程序、障碍物以及组织机构七个航空领域,二级分类包括管制区、飞行情报区、飞行空域、特殊使用空域、机场、跑道、跑道方向、航路点、导航台、地标点、障碍物、标准进场程序、标准离场程序、标准进近程序、航路、航段、班机航线、训练航线、等待航线、空中交通服务单位、空域管理单位以及使用单位实体要素;分析不同来源数据中具体数据实体的数据属性,提取不同来源数据的公有属性作为核心业务属性,并提取不同来源数据的私有属性,作为扩展业务属性,其中,公有属性为存在于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来源数据的数据属性;根据国军标将核心业务属性和扩展业务属性在数据名称、数据格式以及计量单位上进行统一。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球空域环境数据融合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全球空域环境
数据包括空域信息和机场信息,所述空域信息包括空域基本属性信息、空域扩展属性信息、空域空间信息、空域时间信息和空域关联信息,其中,所述空域基本属性信息包括空域uuid、空域代码、空域名称、军民航、空域类型、国家三字代码、所属管制单位、地区代码、用空时间、限制原因以及空域状态信息,所述空域扩展属性信息包括管制空域、情报区空域、放油区空域、低空空域、特殊使用空域的特有属性信息,其中管制空域属性信息包括管制区内码、呼号、扇区数、通信频率、高度类型、上级管制空域,情报区空域属性信息包括情报区内码、情报区英文名、情报区指示码,放油区空域属性信息包括飞行空域内码、呼号、频率、安全高度、进入点名称、进入点经度、进入点纬度、进入点高度、退出点名称、退出点经度、退出点纬度、退出点高度、用途、所属机场,低空空域属性信息包括低空空域类型、呼号、频率、用途,所述空域空间信息包括空域几何基本信息、空域几何组成信息和空域几何图形信息,所述空域时间信息包括时间片类型、序列号、校正号、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所述空域关联信息用于描述空域与管制单位、服务单位、使用单位、机场以及重要点之间的关联关系;所述机场信息包括机场基本属性信息、跑道信息、跑道方向信息、机场时间信息和机场关联信息,其中,所述机场基本属性信息包括机场uuid、机场中文名、机场英文名、四字代码、三字代码、军民航、机场类型、机场等级、纬度、经度、标高、磁差、磁差年变率、磁差参考年份、过渡高、过渡高度层、所在城市、所在国家、所在情报区、地区代码、所属管制单位、相对位置、坐标系、机场开放时间以及使用状态,所述跑道信息包括跑道编号、跑道长度、跑道宽度、跑道中心纬度、跑道中心经度、跑道道面、跑道强度、跑道强度描述、升降带长和升降带宽基本信息,所述跑道方向信息包括跑道方向标识、真航向、磁航向、跑道坡度、跑道入口纬度、跑道入口经度、跑道入口标高、穿越跑道入口高、跑道入口内移、跑道末端内移、停止道长度、停止道宽度、停止道道面、净空道长度、净空道宽度、无障碍物区长度、无障碍物区宽度、可用起飞滑跑距离、可用起飞距离、可用着陆距离以及可用加速停止距离,所述机场时间信息包括时间片类型、序列号、校正号、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所述机场关联信息用于描述机场与跑道、情报区以及管制单位的关联关系,还用于描述跑道与跑道方向的关联关系。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全球空域环境数据融合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全球空域环境数据还包括航路航线信息,所述航路航线信息包括航路基本属性信息、航段基本属性信息、班机航线基本属性信息、训练航线基本属性信息、等待航线信息、航路航线时间信息和航路航线关联信息,所述航路基本属性信息包括航路uuid、航路代号、航路名称、航路类型、航路总距离基本信息,航段信息包括序号、点代码、点名称、纬度、经度、点类型、航段距离、航段宽度、入航真航向、入航磁航向、出航真航向、出航磁航向、最低安全高度、逆向最低安全高度、高度下限、下限包含、高度上限、上限包含、飞行规则、航段方向、导航类型、rnp值和航路是否结束信息,所述班机航线基本属性信息包括班机航线uuid、班机航线编号、班机航线名称、班机航线类型、出发机场代码、出发城市或入境点、到达机场代码、到达城市或出境点、序号、点名称、点代码、纬度、经度、点呼号、点频率、频率单位、磁差、点类型、真航向、磁航向、航段最低安全高度、航路代号、航路是否结束、总距离、最低安全高度、8400米以下飞行高度层、航线走向和航路限制信息,所述训练航线基本属性信息包括训练航线uuid、训练航线名称、代码、类型、航线用途、航空器分类、航路点、航路点经纬度、高度上限、高度下限、最低安全高度以及所属机场信息,所述等待航线基本属性信息包括等待航线uuid、待航线代码、等待航线名称、等待航线类型、点类型、距离、角度、转弯方向、转弯半径、长径、最小高
度、最大高度、飞行高度层、入航角、出航角、速度限制、等待时间、磁差和航线描述信息,所述航路航线时间信息包括时间片类型、序列号、校正号、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所述航路航线关联信息用于描述航路与航路点、导航台实体间的关联关系,并用于描述班机航线与航路点、导航台、机场之间的关联关系,还用于描述训练航线与航路点、导航台、地标点、机场之间的关联关系,以及用于描述等待航线与航路点、导航台的关联关系。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全球空域环境数据融合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全球空域环境数据还包括重要点信息,所述重要点信息包括导航台基本属性信息、航路点基本属性信息、地标点基本属性信息、重要点时间信息和重要点关联信息,所述导航台基本属性信息包括导航台uuid、导航台代码、导航台名称、导航台英文名、导航台类型、呼号、频率、频率单位、磁差、纬度、经度、标高、是否强制报告点、是否管制移交点、是否基于区域导航性能的导航、飞越点类型、是否进出入境点、是否在航路上、所属机场、所在情报区、国家三字代码、区域代码、所属管制单位和导航台坐标系信息,所述航路点基本属性信息包括航路点uuid、航路点代码、航路点名称 、航路点类型、呼号、标高、磁差、航路点纬度、航路点经度、是否强制报告点、是否管制移交点、是否基于区域导航性能的导航、飞越点类型、是否进出入境点、是否在航路上、所在情报区、国家三字代码、地区代码、点状态、和航路点坐标系信息,所述地标点基本属性信息包括地标点uuid、地标点代码、地标点名称、地标点等级、地标点纬度、地标点经度、地标点标高和地标点坐标系信息,所述重要点时间信息包括时间片类型、序列号、校正号、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所述重要点关联信息用于描述导航台与情报区、机场、航路航线、管制单位之间的关联关系,并用于描述航路点与情报区、航路航线关联关系,以及用于描述地标点与航路航线之间的关联关系。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全球空域环境数据融合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全球空域环境数据还包括飞行程序信息、障碍物信息和组织机构信息,所述飞行程序信息包括标准进场程序基本属性信息、标准离场程序信息、标准进近程序基本属性信息、飞行程序时间信息和飞行程序关联信息,所述标准进场程序基本属性信息包括程序名、通信故障时操作说明、飞行中操作说明、设计标准、程序是否飞行审核、是否只适用于符合rnav的飞行器、归属机场、安全高度描述、过渡程序、程序可用时段、适用机型、对应跑道和对应着陆点信息,所述标准离场程序基本属性信息包括离场程序代号、程序名、是否为应急路线、起飞跑道、服务机场、导航设施、安全高度、可用时段和适用机型信息,所述标准进近程序基本属性信息包括进近代号、程序名、服务机场、导航设施、安全高度描述、适用机型、导航设施类型、直升机程序的最后进近航向、目视盘旋程序代号、飞行中操作说明、着陆跑道和着陆点信息,所述飞行程序时间信息包括时间片类型、序列号、校正号、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所述飞行程序关联信息用于描述飞行程序与跑道、机场、航路点、导航台的关联关系;所述障碍物信息包括障碍物基本属性信息、障碍物时间信息和障碍物关联信息,所述障碍物基本属性信息包括障碍物名称、障碍物代号、障碍物所属机场、障碍物类型、障碍物等级、是否有障碍物灯、障碍物总体长度、障碍物总体宽度和圆形障碍物的半径信息,所述障碍物时间信息包括时间片类型、序列号、校正号、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所述障碍物关联信息用于描述障碍物与机场的关联关系;所述组织机构信息包括空域管理单位基本属性信息、空中交通服务单位基本属性信息和使用单位基本属性信息,所述空域管理单位基本属性信息包括空域管理单位代码、空域管理单位名称、空域管理单位类型、军民航、国家三字代码、所在城市、管制频率、地
址、联系信息、单位描述和上级单位基本信息,所述空中交通服务单位基本属性信息包括空中交通服务单位代码、单位名称、单位类型、军民航、服务内容、国家三字代码、所在城市、地址、联系信息、单位描述和上级单位基本信息,所述使用单位基本属性信息包括使用单位代码、使用单位名称、使用单位类型、军民航、国家三字代码、所在城市、地址、联系信息和单位描述信息。9.一种全球空域环境数据融合方法,采用如权利要求1-8任意一项所述的全球空域环境数据融合模型进行数据融合,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对包括军航数据、民航naip、全球导航数据以及其他空域基础数据的不同来源数据的数据结构、数据属性和数据关联关系进行分析;根据军航数据、民航naip、全球导航数据以及其他空域基础数据的数据特点,分别对军航数据、民航naip、全球导航数据以及其他空域基础数据的数据分类、数据结构、数据属性、空间信息进行映射;基于包括军航数据、民航naip、全球导航数据以及其他空域基础数据的源数据与全球空域环境数据融合模型的映射关系,从数据的完整性、合法性、唯一性、一致性、准确性五个方面对全球空域环境数据融合模型中各项数据进行校验,建立数据校验规则,形成统一规范标准的全球空域环境数据。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全球空域环境数据融合方法,其特征在于,从数据的完整性、合法性、唯一性、一致性、准确性五个方面对全球空域环境数据融合模型中数据库各类表的数据结构、数据库各类表的数据内容、要素信息的数据格式、要素信息的数据类型、要素信息的数据取值范围、重复数据以及具有定位功能的各要素之间显示是否准确进行校验。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全球空域环境数据融合模型及方法,属于航空及空中交通管理领域技术领域,所述模型包括基础共用层、业务属性层和接口交换层,基础共用层用于提供多个遵循标准,并根据遵循标准分别统一时间基准、统一地理空间绘制和统一数据规范;业务属性层用于提供包括多项信息的全球空域环境数据;接口交换层用于对业务属性层提供的全球空域环境数据进行转换以及封装,并对数据库服务器外部接口和内部接口规范进行定义。本申请提供的模型及方法可实现相对独立的各类数据间的关联、整编、融合,切实解决现有信息重复甚至信息不统一等问题,还能够提供标准化数据交换接口,为使用者提供易传输、通用的数据交换标准,解决了数据无法转换的问题。无法转换的问题。无法转换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

王家隆 李黎 刘永青 吴丽娜 李小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五研究所

技术研发日:

2022.12.12

技术公布日:

2023/3/3

本文发布于:2023-03-04 01:14:0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patent/3/6431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空域   信息   数据   航路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