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矿用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矿石
溜槽的防尘装置。
背景技术:
2.溜槽,通常指在地面上的从高处向低处运东西的槽,在矿冶作业中是常见的一种装置,用来实现矿料的转移。在采矿或选矿中,需要将矿石破碎或研磨,使得矿石中含有大量
粉尘,当从高处滑落至底部
输送带时,巨大的冲击力使得粉尘迅速向四周扩散。粉尘扩散是指粉尘从尘源处产生后,悬浮于周围空气中进而扩散蔓延的过程。粉尘扩散可以认为是如下两种气流连续作用造成的结果:一种是伴随生产过程产生的气流如诱导气流、剪切气流、热气流等,称为一次尘化气流。一次尘化气流将粉粒状物料扬起,使物料尘化,形成局部含尘空气。另一种是由于通风或冷热气流对流而形成的室内气流,称为二次气流。二次气流能把含尘空气从局部地点带走,使其在车间内扩散蔓延。
3.现有的抑尘装置无法快速收集矿石溜槽上产生的粉尘,使得仍有大量浮尘在空气中扩散,难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大量的扬尘一是影响工作环境,二是对设备造成损害,另外粉尘内含有的大量矿物不能回收而产生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新型矿石溜槽的防尘装置,能够快速收集并回收粉尘,有效地减少粉尘外溢。
5.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是:一种新型矿石溜槽的防尘装置,包括输送带,输送带的两侧设有防尘板,防尘板的顶部设有盖板,盖板与防尘板形成相对密闭空间;溜槽在相对输送带的上游、下游各设有防尘罩;防尘罩包括罩体,
所述罩体的底部为开口与所述盖板固定相连;所述防尘装置设有抑尘帘,所述抑尘帘通过夹板固定在支架上。
6.优选的,所述罩体上窄下宽。
7.优选的,所述防尘罩的中心位置与所述溜槽出料口的水平距离为1.5米-3米。
8.进一步,所述防尘罩与溜槽之间设有至少一道抑尘帘。优选的,所述抑尘帘设置在距离溜槽出料口处0.3米-0.5米处。
9.进一步,所述抑尘帘的宽度与防尘板内侧宽度相匹配,抑尘帘底部延伸至输送带上。每隔0.3-0.5米设置一道抑尘帘。
10.进一步,所述罩体的顶部设有开口,开口处安装有喷淋水管,罩体内喷淋水管的一端连接喷淋头。
11.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采用抑尘帘削弱矿石掉落时产生大量扬尘的扩散速度;通过防尘罩产生涡流隔断气流,能够快速有效收集粉尘防止扩散;配合喷淋的方式将收集的粉尘进行沉降回落至输送带上;另一方面,抑尘帘将输送带多段隔断,控制气流,有效减少粉尘外溢,保障厂区环境质量,减少设备损耗,同时回收粉尘中含有的矿物。
附图说明
12.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布置示意图。
13.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示意图。
14.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15.图4为图2在c处的截面图。
16.标号:溜槽1、输送带2、防尘板3、盖板4、防尘罩5、罩体51、喷淋头52、喷淋水管53、抑尘帘6、支架7。
具体实施方式
17.为了进一步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阐述。
18.如图1-图4所示,所述新型矿石溜槽的防尘装置包括输送带2,输送带2的两侧设有防尘板3,防尘板3的顶部设有盖板4,盖板4与防尘板3形成相对密闭空间;溜槽1在相对输送带2下游设有防尘罩5,防尘罩包括罩体51,与所述盖板4固定连接相连,罩体51的底部为开口;所述防尘装置设有抑尘帘6,所述抑尘帘6通过夹板固定在支架7上。
19.罩体51呈上窄下宽的形状,例如梯形或锥形。当矿石或矿粉从溜槽1落到输送带2时,巨大的冲击力使得粉尘悬浮于周围空气中并迅速向四周扩散蔓延。防尘罩5的作用在于,当粉尘伴随气流蔓延,经过防尘罩5时,由于空间体积由小突然变大,在罩体51内自然形成局部涡流,粉尘在此作用下快速进入防尘罩5中,使得粉尘在防尘罩5处聚集而不外溢,从而达到快速收集粉尘的技术效果。通过大量尝试与优化,溜槽1出料口中心位置与防尘罩5的中心位置之间相距1.5米-3米为优选的水平距离,距离过小则粉尘来不及进入防尘罩5,距离过大则输送带2上皮带的更换不方便。
20.优选的,在防尘罩5与溜槽1之间设有至少一道抑尘帘6,能够减缓溜槽1出料口扬尘扩散的速度。优选的,据溜槽1出料口处0.3-0.5米设有抑尘帘6。
21.优选的,输送带2上可设置多个抑尘帘6,各个抑尘帘的优选间距为0.3-0.5米。优选的,在输送带2的入料端与出料端各设抑尘帘6。抑尘帘6将输送带多段隔断,从而逐级沉降抑尘。抑尘帘6的宽度与防尘板内侧宽度相匹配,抑尘帘6的底部延伸至输送带2上,同时又不会干涉矿石正常送出。抑尘帘6通过夹板固定在支架7上。
22.进一步,罩体51的顶部设有开口,开口处安装有喷淋水管53,喷淋水管53一端连接喷淋头52。根据需要可以调节喷淋头52水量的大小。喷淋的作用是将聚集在防尘罩5内的粉尘,用喷淋出来的水雾捕捉,在重力作用下,沉入矿石堆里,从而达到沉降效果。喷淋方式可以是人工操作,也可以是自动化喷淋。
23.为了进一步控制粉尘外溢,可以在溜槽1相对输送带2上游与下游同时设有防尘罩5,如图1所示。也可以是只在溜槽1相对输送带2的下游设置防尘罩5(图中未示出)。防尘罩5或抑尘帘6的数量可根据具体需求进行调整,并不限于图1-图4中所示数量。
24.上述实施例和图式并非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产品形态和式样,任何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对其所做的适当变化或修饰,皆应视为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畴。
技术特征:
1.一种新型矿石溜槽的防尘装置,包括输送带,其特征在于,输送带的两侧设有防尘板,防尘板的顶部设有盖板,盖板与防尘板形成相对密闭空间;在溜槽相对输送带上、下游各设有防尘罩,所述防尘罩包括罩体,与所述盖板固定相连,所述罩体的底部为开口;所述防尘装置设有至少一个抑尘帘,所述抑尘帘通过夹板固定在支架上。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矿石溜槽的防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罩体呈上窄下宽形状。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矿石溜槽的防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尘罩中心位置与所述溜槽出料口的水平距离为1.5米-3米。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型矿石溜槽的防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尘罩与所述溜槽之间设有至少一道抑尘帘,所述抑尘帘设置在距离所述溜槽的出料口0.3米-0.5米处。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矿石溜槽的防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罩体的顶部设有开口,开口处安装有喷淋水管,罩体内喷淋水管的一端连接有喷淋头。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矿石溜槽的防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每隔0.3-0.5米设有一道抑尘帘。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矿石溜槽的防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抑尘帘的宽度与防尘板内侧宽度相匹配,其底部延伸至输送带上。
技术总结
一种新型矿石溜槽的防尘装置,包括输送带,输送带的两侧设有防尘板,防尘板的顶部设有盖板,盖板与防尘板形成相对密闭空间;在溜槽的两侧设有防尘罩,防尘罩包括罩体与喷淋装置,所述防尘装置还设有抑尘帘。本实用新型可以快速收集矿石掉落时产生的大量扬尘,将粉尘抑制在防尘罩内,有效减少粉尘外溢,保障厂区环境质量,减少设备损耗,同时回收粉尘中含有的矿物。的矿物。的矿物。
技术研发人员:
林阳辉 王澜 黄桂兴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福建马坑矿业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2.10.31
技术公布日:
2023/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