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有背胶的木皮卷材的制作方法

阅读: 评论:0



1.本发明涉及建筑材料,尤其涉及带有背胶的木皮卷材


背景技术:



2.家具制造业及装饰装修行业会使用薄木制品进行贴面,传统的薄木制品需要将木皮与基材进行复合,这样木皮才可以附着于基材上。
3.但是传统的薄木制品并不能实现直接将薄木制品于施工现场进行粘贴,需要人工将万能胶调和稀释剂并涂覆于传统薄木制品的背面,再对需要粘贴的地方进行贴面。由此可知传统的薄木制品在使用时,需要预先调胶,因此环境中灰尘、颗粒物可能会随胶水粘附于薄木制品的背面,从而影响胶水的粘性,时间一长,薄木制品可能会中粘附面脱落。并且人工涂覆胶水的方式可能会出现胶水涂覆不均匀的现象,同样会影响胶水的粘性。
4.传统的薄木制品中所使用的基材多为牛皮纸,而木皮纸容易吸收环境中的水分,木皮复合于潮湿的牛皮纸,也会造成木皮受潮,而传统的薄木制品受潮之后会发生起鼓、开裂、霉变等现象。
5.传统的薄木制品为片状,在铺设一块面积较大的铺设面时,往往需要将多个薄木制品拼接在一起以实现铺设,而不能根据实际铺设需求设计薄木制品的尺寸。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发明的一个优势在于提供带有背胶的木皮卷材,所述带有背胶的木皮卷材可于施工现场直接使用,无需工人调制胶水,方便使用,并且卷材所粘附的背胶分布均匀,确保胶水有很好的粘性。
7.本发明的一个优势在于提供带有背胶的木皮卷材,所述带有背胶的木皮卷材具有优良的防火性和防水性,因此可以延长所述带有背胶的木皮卷材的使用寿命。
8.本发明的一个优势在于提供带有背胶的木皮卷材,所述带有背胶的木皮卷材生产成预定长度和/或预定宽度,根据实际施工需求进行裁剪。
9.为达到本发明以上至少一个优势,本发明提供带有背胶的木皮卷材,所述带有背胶的木皮卷材包括:
10.一附着组合层,所述附着组合层包括一木质层、一增稳复合层和一第二胶层,所述增稳复合层用以维持所述木质层的形态,所述增稳复合层包括至少一防火维态层,所述防火维态层和所述木质层之间涂有所述第二胶层,所述防火维态层通过所述第二胶层粘合于所述木质层的下表面,所述防火维态层能够提高所述木质层的防火性,并且所述防火维态层能够维持所述木质层的形态;
11.一第一胶层,所述第一胶层附着于所述增稳复合层的下表面,所述附着组合层通过所述第一胶层粘贴于平面和/或曲面;
12.一底层,所述底层通过所述第一胶层粘附于所述增稳复合层的下表面,所述底层可从所述第一胶层的下表面揭去。
13.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多个所述木质层通过所述第二胶层连续拼接于所述增稳复合层。
14.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所述增稳复合层包括一第三胶层和一防水层,所述防火维态层与所述防水层之间涂有所述第三胶层,所述防水层的底层涂覆所述第一胶层,所述底层通过所述第一胶层粘合于所述防水层的底部,所述防水层能够防止所述木质层受潮。
15.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所述防火维态层设置有两层,所述增稳复合层还包括一增柔层和两第四胶层,所述增柔层位于两所述防火维态层之间,所述增柔层与两层所述防火维态层之间分别通过两层所述第四胶层粘合,所述增柔层能够增加两层所述防火维态层粘结的牢固性。
16.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所述增柔层的表面设置多个编织结构。
17.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所述防火维态层的表面设置多个凹纹,以此增大所述防火维态层的着胶面积,使得所述防火维态层与所述木质层以及所述防火维态层和所述防水层之间粘贴的更加牢固。
18.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所述增柔层被实施为玻璃纤维编织物,所述玻璃纤维编织物还能够防潮。
19.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所述防火维态层被实施为铝箔,所述防火维态层还能够防潮,所述防火维态层能够阻绝地面的水分进入所述木质层。
20.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所述底层被实施为离型纸。
21.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所述防水层被实施为塑料膜。
附图说明
22.图1示出了本发明所述带有背胶的木皮卷材一个实施例的剖视图。
23.图2示出了本发明所述带有背胶的木皮卷材的分解图。
24.图3示出了本发明所述带有背胶的木皮卷材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5.以下描述用于揭露本发明以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本发明。以下描述中的优选实施例只作为举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想到其他显而易见的变型。在以下描述中界定的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可以应用于其他实施方案、变形方案、改进方案、等同方案以及没有背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其他技术方案。
26.本领域技术人员应理解的是,在本发明的揭露中,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其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上述术语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27.可以理解的是,术语“一”应理解为“至少一”或“一个或多个”,即在一个实施例中,一个元件的数量可以为一个,而在另外的实施例中,该元件的数量可以为多个,术语“一”不能理解为对数量的限制。
28.参考图1至图3,依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的带有背胶的木皮卷材将在以下被详细地
阐述。所述带有背胶的木皮卷材包括一附着组合层10、一第一胶层20和一底层30,所述第一胶层20粘附于所述附着组合层10的下表面,所述底层30通过所述第一胶层20粘贴于所述附着组合层10,这样所述带有背胶的木皮卷材使用前在所述底层30的保护下可以确保所述第一胶层20的粘性,避免所述第一胶层20沾染灰尘等影响黏性。所述底层30可从所述第一胶层20的下表面撕下,因此,在需要使用所述带有背胶的木皮卷材时,撕下所述底层30,以此暴露附着于所述附着组合层10下表面的所述第一胶层20,通过所述第一胶层20将所述附着组合层10粘贴于平面和/或曲面。值得一提的是,所述底层30可供施工人员进行划线,以方便裁剪出满足实际需求的大小。
29.优选地,所述底层30被实施为离型纸,这样所述离型纸可以避免所述第一胶层20受污染。
30.所述附着组合层10包括一木质层11、一增稳复合层12和一第二胶层13,所述增稳复合层12用以维持所述木质层11的形态,可以理解的是,在所述木质层11直接粘贴于平面和/或曲面时,由于所述木质层11的天然性质,在环境的影响下容易开裂、变形等,而所述增稳复合层12通过所述第二胶层13复合于所述木质层11,所述增稳复合层12可以维持自身形态,以此能够维持所述木质层11所处形态,以便所述附着组合层10粘贴于平面和/或曲面而不易变形。
31.这样一来,多个所述木质层11通过所述增稳复合层12和所述第二胶层13连接起来,以此可生产出预定长度或/和预定宽度的所述附着组合层10。优选地,所述木质层11被实施为木皮。
32.所述增稳复合层12还包括至少一防火维态层121,所述防火维态层121和所述木质层11之间涂有所述第二胶层13,所述防火维态层121通过所述第二胶层13粘合于所述木质层11的下表面,所述底层30通过所述第一胶层20粘附于所述增稳复合层12的下表面。所述防火维态层121能够维持所述木质层11处于某一形态,并且所述防火维态层121用以提高所述带有背胶的木皮卷材的防火性。这样一来,所述附着组合层10被粘贴于地面,而地面出现电着火的现象时,所述防火维态层121能够隔断火源,防止所述木质层11被烧着。
33.作为优选地,所述防火维态层121被实施为铝箔,此时所述防火维态层121还能够防潮,所述防火维态层121能够阻绝地面的水分进入所述木质层11,防止所述木质层11受潮变形。可以理解的是,所述铝箔被弯曲后,不易恢复原态,因此所述防火维态层121复合于所述木质层11后,能够维持所述木质层11的形态。
34.所述增稳复合层12还包括一第三胶层122和一防水层123,所述防火维态层121与所述防水层123之间涂有所述第三胶层122,所述防水层123的底面涂覆所述第一胶层20,所述底层30通过所述第一胶层20粘合于所述防水层123的底部。所述防水层123能够防止所述木质层11受潮。
35.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防水层123被实施为塑料膜。
36.作为优选地,所述防火维态层121设置有两层,所述增稳复合层12还包括一增柔层124和两第四胶层125,所述增柔层124位于两层所述防火维态层121之间,所述增柔层124与两层所述防火维态层121之间通过两层所述第四胶层125粘合,值得一提的是,所述木质层11通过所述第二胶层13粘合于其中一所述防火维态层121的上表面,所述防水层123通过第三胶层122粘合于另一所述防火维态层121的下表面,所述增柔层124能够增加两层所述防
火维态层121粘结的牢固性。
37.优选地,所述增柔层124的表面设置有多个编织结构,所述编织结构能够增加所述增柔层124的着胶量。
38.作为优选地,所述增柔层124被实施为玻璃纤维编织物,所述玻璃纤维编织物还能够防潮,这样所述玻璃纤维编织物在增加所述防火维态层121粘合牢固性的同时还可以防止所述木质层11受潮开裂、变形、起鼓、发霉等情况。
39.同样作为优选地,所述防火维态层121的表面设置多个凹纹,以此增大所述防火维态层121的着胶面积,使得所述防火维态层121与所述木质层11之间以及所述防火维态层121与所述防水层123之间粘贴的更加牢固。
40.本实施例现提出一种所述带有背胶的木皮卷材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41.步骤一:所述增稳复合层12的制备,将所述增柔层124的上表面和下表面涂胶并通过复合设备与所述防火维态层121粘粘,其中一所述防火维态层121的下表面涂胶并且通过复合设备粘贴所述防水层123的上表面;
42.步骤二:所述附着组合层10的制备,将所述木质层11的下表面涂胶并通过复合设备连续性地粘连于所述增稳复合层12;
43.步骤三:所述附着组合层10覆胶,所述附着组合层10的下表面涂覆胶水;
44.步骤四:复合处理,将所述底层30通过一总辊轴粘附于所述附着组合层10。
45.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理解,上述描述及附图中所示的本发明的实施例只作为举例而并不限制本发明。本发明的优势已经完整并有效地实现。本发明的功能及结构原理已在实施例中展示和说明,在没有背离所述原理下,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可以有任何变形或修改。

技术特征:


1.带有背胶的木皮卷材,其特征在于,所述带有背胶的木皮卷材包括:一附着组合层,所述附着组合层包括一木质层、一增稳复合层和一第二胶层,所述增稳复合层用以维持所述木质层的形态,所述增稳复合层包括至少一防火维态层,所述防火维态层和所述木质层之间涂有所述第二胶层,所述防火维态层通过所述第二胶层粘合于所述木质层的下表面,所述防火维态层能够提高所述木质层的防火性,并且所述防火维态层能够维持所述木质层的形态;一第一胶层,所述第一胶层附着于所述增稳复合层的下表面,所述附着组合层通过所述第一胶层粘贴于平面和/或曲面;一底层,所述底层通过所述第一胶层粘附于所述增稳复合层的下表面,所述底层可从所述第一胶层的下表面揭去。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带有背胶的木皮卷材,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木质层通过所述第二胶层连续拼接于所述增稳复合层。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带有背胶的木皮卷材,其特征在于,所述增稳复合层包括一第三胶层和一防水层,所述防火维态层与所述防水层之间涂有所述第三胶层,所述防水层的底层涂覆所述第一胶层,所述底层通过所述第一胶层粘合于所述防水层的底部,所述防水层能够防止所述木质层受潮。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带有背胶的木皮卷材,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火维态层设置有两层,所述增稳复合层还包括一增柔层和两第四胶层,所述增柔层位于两所述防火维态层之间,所述增柔层与两层所述防火维态层之间分别通过两层所述第四胶层粘合,所述增柔层能够增加两层所述防火维态层粘结的牢固性。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带有背胶的木皮卷材,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火维态层的表面设置多个凹纹。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带有背胶的木皮卷材,其特征在于,所述增柔层的表面设置多个编织结构。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带有背胶的木皮卷材,其特征在于,所述增柔层被实施为玻璃纤维编织物。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带有背胶的木皮卷材,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火维态层被实施为铝箔。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带有背胶的木皮卷材,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层被实施为离型纸。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带有背胶的木皮卷材,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层被实施为塑料膜。

技术总结


本申请公开带有背胶的木皮卷材,所述带有背胶的木皮卷材包括一附着组合层、一第一胶层和一底层,所述附着组合层包括一木质层、一增稳复合层和一第二胶层,所述增稳复合层和所述木质层之间涂有所述第二胶层,所述增稳复合层通过所述第二胶层粘合于所述木质层的下表面,所述第一胶层附着于所述增稳复合层的下表面,所述附着组合层通过所述第一胶层粘贴于平面和/或曲面,所述底层通过所述第一胶层粘附于所述增稳复合层的下表面,所述底层可从所述第一胶层的下表面揭去,以便工人可于施工现场直接使用,无需工人调制胶水,方便使用,并且卷材所粘附的背胶分布均匀,确保胶水有很好的粘性。并且发明生产成预定长度和/或预定宽度,根据实际施工需求进行裁剪。据实际施工需求进行裁剪。据实际施工需求进行裁剪。


技术研发人员:

钮云涛 姜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上海恩加岛建筑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2.06.27

技术公布日:

2022/11/24

本文发布于:2023-03-03 22:15:1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patent/3/6399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所述   卷材   防水层   组合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